企业项目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以国网泰州供电公司为例

2024-02-29 12:55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配电网协同流程

周 宪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江苏 泰州 225300)

面对国际能源发展的新趋势、能源供需格局的新变化,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能源电力发展提供了明确的行动纲领、科学的方法路径,给能源电力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和城乡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服务国家能源发展建设任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为主动快速适用能源电力转型大趋势,跟上国家战略步伐,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工作需要坚持目标导向和创新引领,缩短公司内部业务链条,更快地服务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实现电网、电源和负荷绿色低碳、协调发展,提升全社会综合能效[2]。国网泰州供电公司认真贯彻相关决策部署,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相关部门职责清晰,人员责任明确,配电网结构明显改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3]。但是,面对国家能源电力转型大趋势、国家电网公司战略新目标,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相关专业条块化管理问题逐步显现,在配电网规划引领、先进规划理念落实、管理和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提高空间[4-5],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工作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规划与目标

参照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规划与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要求,制定配电网规划可研设计全流程管理规范,明确责任主体,缩短业务环节,强化专业协同;结合配电网“网格化单元制”规划成果,打造规划可研设计全流程业务信息化平台,固化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制度、人力、信息化三方面保障,构建地市供电企业配电网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达成规划、可研、设计相关部门“职责清晰、协同配合、精益高效”的工作局面。配电网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整体工作框架图

围绕“制定配电网规划可研设计全流程管理规范”,梳理配电网项目前期涉及的规划、可研、设计业务流程和工作节点,研究融合方案,缩短业务环节;排查配电网项目前期重点业务流程、重要工作节点,研究关键总体工作任务和过程管控指标;明确重点业务流程、重要工作节点责任部门,指定关键任务和业务指标责任人。

围绕“打造规划可研设计全流程业务信息化平台”,依托“大云物移智链”技术,结合配电网“网格化单元制”规划成果,梳理配电网项目前期各业务流程信息化工作现状和改造需求,应用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共享数据,在规划专业全流程业务信息化平台上开发配电网项目可研设计工作涉及的智能化辅助工具。

围绕“构建地市供电企业配电网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横向研究规划、建设、运行、设计等专业部门协同,明确协同工作机制;纵向研究市、县沟通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市、县公司规划业务同质化。

二、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创建与优化

(一)精益化流程

配电网项目前期包含规划、可研、设计3个业务阶段,全流程包含现状分析、规划编制、规划评审、方案交接、可研编制、可研评审、初步设计、设计评审8个工作节点。其中,现状分析包含数据收集、需求获取、诊断分析3个分项工作;规划编制包含网格划分、负荷预测、电力平衡、方案编制4个分项工作;可研编制包含可研报告编制和规划许可办理;设计编制包含设计图编制和概算编制。

为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国网泰州供电公司将规划与可研业务进一步融合。规划编制后直接方案交接,将规划评审、可研评审、设计评审三者融合,规划项目直接做到设计深度,配电网项目前期业务阶段由3个合并成1个,形成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工作机制。业务全流程由8个工作节点缩短为5个,分别是现状分析、规划编制、方案交接、可研设计、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评审(图2)。工作节点合并后,流程链条缩减,管控的指标、部门、人员随之减少,为提质增效打下基础。

图2 业务流程示意图

与流程优化相对应的是管控指标的优化。可研设计阶段不仅是完成可研报告,还必须完成规划许可办理,此节点设置可研报告完成率和可研设计完成率两个指标。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评审需要对配电网现状地理接线图、过渡地理接线图、远景地理接线图、规划方案图、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图、概算表等资料进行评审,设置规划评审通过率和可研评审通过率两个指标。整个配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需要在每年8月份完成次年所有项目可研评审,按照项目开发进度,设置项目储备按时完成率和规划项目落地率两个总体指标。

(二)多元化协同

为了打破专业壁垒、推动配电网项目新理念快速落地,以技术部门为枢纽,研究对内、对外多元化协同方案,对内梳理配电网项目前期横向涉及的专业、纵向涉及的部门,加强业务配合,对外加强政企联动,提高服务水平。

1.横向专业协同。在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中,现状分析、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评审2个节点工作由发展部、运检部、营销部、调度中心、经济技术研究所5部门协同配合:发展部负责制定全市规划建设目标;运检部负责提出配电网设备类改造需求,排查配电网项目停电时户数;营销部负责提出业扩配套类建设需求,调度中心负责提出线路运行和负荷转供类建设需求;经济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经研所”)负责梳理配电网网架类建设需求,统筹汇总发展、运检、营销、调度部门需求,编制市级配电网现状分析表,作为后续项目开发的依据,负责组织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评审,确保储备项目落实。规划编制、方案交接、可研设计3个节点工作,由经研所、运检部、项目管理中心、设计单位4部门协同配合:经研所对每个规划方案均进行实地查勘,然后将规划方案移交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单位编制可研设计;运检部负责督促项目管理中心和设计单位完成可研设计。

2.纵向业务协同。对于规划编制节点工作,市公司发展部、经济技术研究所与县公司发建部协同:市公司发展部提出建设目标,县公司发建部负责区域内现状诊断、规划编制、方案交接、可研设计、可研设计内审工作。对于可研设计节点工作,市公司运检部、经济技术研究所与县公司运检部协同:市公司运检部提出设备类项目改造目标,督促全市可研设计一体化工作;县公司运检部负责可研编制,区域内储备项目许可办理;经研所负责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评审、出具评审意见、将县公司储备项目纳入国网储备库,起到串联指导作用。

3.政企内外协同。在项目需求阶段,营销部、发展部、经研所与政府协同:营销部准确掌握市场动态,积极对接政府招商引资区域和重点建设需求,并将业扩需求及时提交发展部和经研所;经研所按照网格化单元制规划,提前开展网架延伸布局,缩短用户接入时间。在可研设计阶段,运检部、项目管理中心与政府协同:运检部督促可研设计编制进度,项目管理中心负责规划红线编制和许可办理工作。为了最大化争取电网有利的外部条件,国网泰州供电公司与地方政府沟通并构建了关于电网规划建设的合作框架,将电网发展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于站点选址、通道资源占用等事宜形成常态联络机制,从而提高规划项目可实施性,为企业和政府的合作共赢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流程化管控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要求配电网网架项目按照单体项目管理,8月份完成次年所有配电网项目可研设计一体化评审及入库工作,项目精细化要求高、开发时间紧,需要针对性地制定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内控计划,按月对各流程节点进行跟踪,督促规划各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完成开发工作,确保规划成果按时完成。

市公司发展部在1月份启动现状分析工作,经研所和县公司发建部在2月底完成现状分析表编制和核对工作;规划编制单位在3月份制定规划成果月度工作计划,3月至6月底,规划编制单位将规划方案交接给可研编制单位;4月至7月经研所分4个批次组织开展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评审,8月底完成次年所有配电网项目可研设计一体化评审工作,并将储备项目入库。

(四)信息化支撑

为了提高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工作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网架项目全流程进度可视化,有效提高管控能力、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配电网现状诊断分析工作是配电网规划的首要任务。针对配电网现状诊断分析环节存在工作量大、精细不足、客观性不强问题,在数据中台基础上开发配电网现状诊断分析应用,固化诊断计算公式,提高规划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深度整合数据中台PMS、D5000、用电信息采集、营销业务系统数据,对数据进行筛选、补全、逻辑判断。在直采数据基础上,进行衍生计算,完善规划相关数据,打造配电网规划“数据库”。对配电网“数据库”基础信息进行智能诊断分析,全面排查配电网线路及配变在电网结构、设备水平、供电能力等方面问题,形成电网发展诊断分析资料,建立起以线路为单元、以设备为节点,分地区、分等级的配电网诊断“问题库”。“问题库”将电网精准投资建设目标有效传递到具体的线路及设备,并将问题进行分类和分级,为后期配电网项目开发和储备评审提供依据。

三、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效果

(一)专业部门有效融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地市供电企业配电网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打破了专业壁垒、提高了工作效率,配电网项目开发业务流程由8个工作节点缩短为5个,储备项目平均开发时间由3个月降低为1个月。制定规划月报制度,指标实现全过程实时管控,市、县公司项目储备按时完成率达到100%,规划评审通过率由61%提高到95%,可研设计评审通过率由47%提高到75%。

(二)精益投资有效加强,经济效益持续向好

实施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规划项目做到设计深度、项目可行性和经济性提高,项目变更率由8%下降到3%,投资偏差率由19%下降至7%,有效利用电网资金1200万元。打造规划专业全流程业务信息化平台,开发配电网诊断分析应用,数据实现系统采集,现状诊断实现智能分析。市、县现状诊断分析工作由原先25人完成降低为5人完成,降低用工成本200余万元,并在《中国电力报》发表文章2篇,获得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个。

(三)服务质量有效提高,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通过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的管理与实施,在规划阶段就统筹考虑接入工程、迁改工程、居配工程建设,目标网架加快形成,重复停电问题有效规避,故障恢复时间提高60%,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由155分钟下降至82分钟。按照网格化单元制规划,提前沿布网架,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用户平均接电距离由3.2公里下降至1.3公里,平均接电时间由2个月下降至2周。结合变电站布局,按时配套出线,电网平均供电裕度提高25%,新能源消纳实现100%,新能源汽车保有率提升12%,有效降低碳排放。

四、结语

为响应国家战略意图、打造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新型配电网,配电网项目规划可研设计一体化管理体系得以构建与优化。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打破了专业壁垒,缩短了业务流程,增加了协同配合,加强了流程管控和信息化支撑,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了精益规划、精准投资,有效提高了项目落地率。

猜你喜欢
配电网协同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