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表演美育教育传播路径探究
——以北京老龄群体为例

2024-03-05 05:40刘文婧黄洪源
西部皮革 2024年3期
关键词:老龄美育线下

刘文婧,黄洪源

(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105)

0 引言

根据《202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4.2%,老龄社会新形态格局已经形成且无法逆转[1]。2022 年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进入急速发展阶段。伴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都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出台了很多“积极老龄化”的政策,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2]。在老龄教育中,美育教育尤为重要,它以艺术教育为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老龄群体的审美观念、促进老龄群体的全面发展。服装表演作为一种积极健康、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备受老龄群体关注并且服装表演作为美育教育的方式之一,在向老龄群体普及的过程中呈现出独特优势。

1 服装表演满足老龄群体的美育需求

人类社会有三个层次的享受,即生理、心理求生存的享受,精神上愉快欢乐上的享受,发展上的享受[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新一代老龄群体收入更多、受教育水平更高且对于未来生活预期更丰富,所以更注重文化娱乐、发展上的享受。在文化娱乐、发展享受中倡导老龄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接受再教育,在老龄群体再教育中美育教育发挥着特殊作用。美育教育对老龄群体来说不仅仅是关于审美的教育,更能深层次地作用于老龄群体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老龄群体的品行,促进老龄群体全面发展。

艺术教育是实现老龄群体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服装表演作为艺术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能够满足老龄群体多样化的需求,其作为美育教育的方式向老龄群体普及具备可行性。

第一,服装表演能够满足老龄群体的生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龄群体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退化,适宜的锻炼方式较少。服装表演相较于其他艺术实践学科练习强度低、构成要素简单易学,可以满足老龄群体锻炼身体的需求。

第二,服装表演有益于老龄群体的心理健康。据研究表明,体态不仅可以反映心态,而且良好的体态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心态。服装表演要求参与者保持挺拔、舒展的体态,这可以促进多巴胺等快乐因素的分泌,有助于老龄群体形成健康、乐观的心态。同时,在表演过程中,观众给予欢呼、鼓掌等正向、及时的反馈,还能帮助老龄群体树立自信,有益于塑造健康心理。

第三,服装表演能够为老龄群体提供审美导向。老龄群体在观看、参与服装表演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服饰美、模特形体美、造型美、灯光音乐等整体美,帮助老龄群体学习服装知识、搭配技巧,无意识的致使审美品位、艺术修养提升。

第四,服装表演有助于老龄群体增进社会交往。老龄群体在退休后离开原来的社交圈,参与职业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的机会逐渐减少。服装表演是老龄群体培养兴趣爱好、增进社交的最佳切入点。服装表演需要表演者熟记路线、不断调整并控制自己的位置及步速,与前一位表演者保持间距,默契配合。同时,老龄群体在参与、学习服装表演的过程中可以接触、认识到不同工种,与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有效地提升老龄群体的社会交往能力。

总之,服装表演可以满足新一代老龄群体生理、心理、审美、社交等多种需求,有益于老龄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帮助老龄群体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生活参与感与幸福度。如何更加有效地传播服装表演美育信息并找到适合老龄群体学习和接受的途径,是每个时尚从业者的责任与义务。

2 服装表演美育教育传播的路径

服装表演美育教育传播路径主要分为线下传播、媒体传播两种方式。线下传播基于面对面的人际互动,常见的方式有老年大学、社会培训机构、社区等。媒体传播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种传播方式。本文对208 位北京地区的老龄人员进行问卷调研,经调研发现有50%的老龄人员通过老年大学、42%的老龄人员通过培训机构、31%的老龄人员通过社区、25%的老龄人员通过媒体平台等途径了解或学习服装表演。如图1 所示。

图1 问卷数据—老龄群体学习服装表演的途径

2.1 运用线下传播服装表演信息

服装表演美育教育的线下传播分为老年大学、培训机构、社区等方式。

首先,老年大学是线下服装表演信息传播的常见途径。老年大学不仅向老龄群体传授专业知识,还为老龄群体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促进老龄群体身心健康发展。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老年大学开设服装表演专业课程,有的老年大学还与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业教师参与美育授课。如2023 年北京市老年干部大学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邀请服装表演专业教师讲授专业知识,制定系列课程内容并分阶段上课,赢得老龄群体的一致好评。老年大学具有课程内容设置专业化、系统化,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备等优点,但老年大学开办数量相较于老龄群体的需求量较少,受众人群相对有限。

其次,培训机构是线下服装表演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据本文统计有65%的老龄人员未曾专业化、系统化地学习过服装表演知识,因此会自主报名参加一些社会个体开办的老龄服装表演培训机构。如北京某模特培训机构就专门设有中老年模特培训课程,系统化的教授中老龄群体台步基础、镜前展示技巧、时尚搭配等课程。这些机构一般以商业性为主要目的,在专业性和教学质量上参差不齐,但不可否认的是老龄模特培训机构的出现,满足了部分老龄群体学习服装表演知识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服装表演美育教育传播的社会化。

第三,社区是线下服装表演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是城市老年人活动、交往、生活的主要场所,大部分老年人的休闲生活主要是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的。据本文统计有31%的老龄人员通过社区学习服装表演美育课程。如在2021 年北京市朝阳区联手北京服装学院打造“时尚朝阳”系列美育课程,涉及朝阳区三十余街道,向近千名老龄人员讲授、传播服装表演美育知识。社区具有便捷性、广泛性等特点,但当前的社区美育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地区差异等因素致使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服装表演美育传播效果。

2.2 运用媒体传播服装表演信息

服装表演美育信息线下传播具有反馈及时、互动性强、体验感强等优点,但会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影响传播的范围和效果。媒体传播突破时空局限性,弥补了线下传播的不足,具有广泛性、交互性、灵活性等优势。媒体传播分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种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杂志、电视、报纸等。在传统媒体语境下,服装表演美育信息主要通过时尚杂志和时尚类电视节目进行传播。首先,时尚杂志具有图片精美、排版优良、富有趣味性等特征,符合老龄受众的观看喜好,易于老龄群体阅读理解。同时,时尚杂志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能够为老龄群体带来健康、专业化的时尚潮流资讯,潜移默化地影响老龄群体的审美观念和时尚艺术化思维。但时尚杂志存在发行周期较长、缺乏时效性,印刷成本高等局限性,影响传播的受众面与传播效果。其次,老龄群体通过观看时尚类电视节目获取服装表演时尚资讯。时尚类电视节目具有呈现动态内容、兼具视听艺术性与娱乐性等特征,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老龄群体的注意力,加深老龄群体对设计师、时尚品牌的认知。但时尚类电视节目相对较为小众,存在内容同质化、原创性不足,广告插入较多等局限性,老龄群体不易接收。

新媒体包括短视频、社交媒体、互联网等数字化媒介形式,呈现扁平式的传播形态,具有交互性、多媒体性、时效性等特征。在新媒体时代下,各大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层出不穷,服装表演作为传播时尚的载体,在这样的环境下蓬勃发展。据本文统计,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是服装表演美育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

抖音是服装表演美育信息传播的首要阵地。据本文统计,有79%的老龄人员选择在抖音观看服装表演资讯,如图2 所示。抖音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易于服装表演信息传播:第一,时尚类视频时长较短、一般控制在一分钟以内,这种碎片化的呈现方式降低了视频内容的深度,易于老龄人员观看、学习。第二,抖音运用个性化推荐算法推测出受众喜爱观看的视频类型或风格,满足受众的观看喜好,贴合受众的兴趣。第三,抖音的操作界面简单、便捷。受众可以无需登录或注册便可以观看视频,提高了受众活跃度。

图2 问卷数据-老龄群体线上观看或学习服装表演信息的平台

微信视频号是服装表演美育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据本文统计,有65%的老龄人员在微信视频号观看服装表演资讯。微信视频号具有以下两个特征易于服装表演信息传播:第一,微信视频号是依托微信衍生出来的一个产品,起始用户数量相较于其他新媒体平台较多,受众面广泛。第二,微信视频号突破朋友圈实现公开传播的传播链路,本质上是基于熟人社交加算法的推荐机制[4]。视频点赞、转发后微信好友都可以观看或转发,这种传播模式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使得内容可信度更高,易于传播。

小红书是服装表演美育信息传播的常见途径。据本文统计,有25%的老龄人员在小红书观看服装表演资讯。小红书具有以下特征易于服装表演信息传播:第一,小红书的用户群体以女性为主,女性对于审美的需求相对较高,更易于服装表演信息传播。第二,小红书内容类目较为全面并设置标签笔记,发布者与受众都可以根据笔记标签搜索相关类目,受众观看起来更加清晰。

服装表演美育信息除了借助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渠道进行传播,还充分利用微博、新闻网页、视频APP 等平台形成网络传播矩阵,根据受众的需求、平台的特征差异化传播服装表演信息。

新媒体平台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内容,满足了老龄群体多样化的需要,也有益于服装表演信息的传播。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也为老龄群体的“第三人生”创造了一些机遇,有部分老龄群体在学习服装表演的过程中,借助自媒体成为“意见领袖、时尚偶像”。如75 岁超模梅耶·马斯克,在今天依旧活跃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在INS 上有163 万粉丝、小红书有52.6 万粉丝,分享时尚观念和时尚知识,依旧在时尚界创造价值。在国内也出现越来越多的老龄时尚博主,“北海爷爷”“时尚奶奶”等意见领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时尚穿搭、时尚观念,既传播积极老龄观又创造银发经济。

3 服装表演美育教育传播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新一代老龄群体收入更多、受教育水平更高且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更丰富,为满足新一代老龄群体多元化的需求,服装表演美育教育传播将从路径、内容、方式等方面不断完善。

第一,服装表演美育传播应该将“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种传播路径多维度立体整合起来,形成全媒体矩阵,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运用互补优势,实现服装表演美育信息传播的社会化。如2023 年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北京服装学院、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共同发起《全国中老年时尚风采大会》,此次大会从全国招募中老龄人员,通过线下服装表演发布、线上多媒体融合报道的形式,充分发挥“内容+平台+技术”整合优势,展现新时代老年人的独有风采,传递了健康、积极向上的老龄观念,是一次服装表演美育教育向老龄群体传播的成功示范。

第二,服装表演美育教育传播的内容应该更多元化、专业化、系统化。美育课程内容除了站姿、台步、造型、转身等基础训练,还需增设针对不同类型服装、特殊道具展示等专门训练,增加课程的丰富度,提升老龄美育教育质量。同时,服装表演美育教育应注重增强媒体平台传播内容的丰富性。据本文统计,老龄群体在媒体平台上观看视频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类:服装表演专业讲解、教学视频类,时尚资讯、时尚搭配类,时装周品牌发布类。目前结合服饰对模特表演形式解读的视频相对较少,媒体平台要增设此种视频类型,满足老龄群体多元化需求。此外,还应该对现存的服装表演美育知识进行筛选,深度提炼适合老龄群体学习的专业性知识,制定服装表演美育课程大纲。并邀请专业院校、学者参与美育授课,提升老龄美育教育内容的专业性。

第三,服装表演美育传播方式应更符合老龄群体的需求。教学内容应以更直白、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解核心要点,必要条件下可以使用一些特殊道具进行辅助讲解或者是插入一些秀场视频、案例,便于老龄群体理解、学习和传播。同时,教师可以录制时长1~2 分钟以内的短视频,有针对性地讲授某一具体技巧或知识,再通过媒体平台上传,便于老龄群体利用业余时间观看和传播。

4 结语

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新一代老龄群体受教育水平更高,对未来生活的预期要求更丰富,对美育的诉求也随之提升。服装表演作为美育教育的方式之一能够满足老龄群体多样化的需求。服装表演美育教育除了借助线下传播,还积极顺应数字化潮流,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差异化传播美育知识。服装表演美育教育应整合线上、线下,形成全媒体矩阵,以多维度立体整合的方式传播服装表演美育知识,实现服装表演美育教育的社会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老龄美育线下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老龄工作者之歌》——老龄工作者的心声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