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居秋暝》看王维山水诗禅趣

2024-03-07 14:57姚君
课外语文·上 2024年1期
关键词:王孙山居隐士

姚君

唐朝诗人中,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仙”李白,有充满现实主义意味的“诗圣”杜甫,有充满神魔色彩的“诗鬼”李贺……而王维似乎显得与众不同,他的作品禅趣盎然。本文通过《山居秋暝》与大家一起学习这位诗人的禅趣。

一、其人其诗

王维,唐代诗人。他状元及第,一直是朝廷的大臣,后官至尚书右丞,可以说一直都处于“庙堂之高”。他擅长山水诗,留下了4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他不但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其书画艺术之高超更被后人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这样的一个“牛人”,即使放在新时代的今天也是特别的存在。当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俯视人间的时候,他却喜欢上了“自然山水色”,放弃了高官厚禄,做一个无拘无束的隐士。在旁人看来,他是受了某种刺激。除了现实中李林甫把持朝政抹杀了王维的政治热情之外,其实也是因为王维心中的那份“禅心”在“作祟”。王维在母亲的影响下信佛,从他的字——“摩诘”可见一斑。为什么这么说呢?唐朝时代有部佛经叫《维摩诘经》,是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而维摩诘是印度著名的佛教居士,更是王维一生最敬仰的人,所以他的号也叫“摩诘居士”。因此,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远到广袤无垠之大漠,还是近到小桥流水之人家,常常蕴含无穷的禅趣。

二、从《山居秋暝》看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

《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代表作,这首诗写于经过雨水洗礼之后的傍晚时分,这个时候,山村目之所及皆清新自然,山村的村民更是淳朴无间,似乎还原了自然的、原始的美态。这种自然的美恰好与王维的心境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诗中的景物有山水、松林、明月、清泉、山石这些大自然之优美景象,也有浣女归来的悠闲之乐,更有渔人驾着扁舟穿越荷花,仿佛一幅动态的画面一样,给人清新自然的感觉,而且读后会感觉王维的思绪、禅趣都在其中,让此诗历经千年仍隽永十足。

(一)首联有“禅语”

首联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本意是空旷的山谷里面经过了一场秋雨的洗礼,整个山谷回荡着清新、自然的味道,显得清爽,感觉是晚来的秋意。请注意,诗人特意强调“晚来秋”无非表达对“初秋”的期望,毕竟夏季还是太热了,而经过雨水的冲刷后,凉意涌满了整个山谷。看似随意的描写,实则是别有深意的“禅语”。首先体现在“空山”一词上,在佛家看来,“空”是“空无”,但明明是偌大的一个森林,有的是巍峨、高耸入云的山峰,而且山中有林、有鸟、有花、有草,更有野兽出没,又怎会“空无”呢?似乎不可思议。佛家一向强调“万物皆空”,所以这里实则是诗人看透人生的表现,在诗人的眼中这里的山林仿佛是世外桃源。这首诗与《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目之所及都是深远、空荡,远离了喧嚣的人世间,更远离了公务繁忙的朝廷政务,难得独享这一片宁静与自然。这也是王维毕生的追求,在山林过日子、在山林寻觅自己,在偌大的森林里安放灵魂,可谓充满“禅趣”。

(二)颔联有“禪画”

颔联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文谈及,王维是诗人的同时,也是一位画家,他的画宁静自然,让人赏心悦目,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让人陶醉其间。颔联这两句诗就是一幅充满禅意的画面。经过大雨冲刷的山林终于迎来了傍晚时分,皓皓之明月从半空中升起来了,挂在苍穹之上,普照着大千世界,经过雨水冲刷的松树林下,月光的光影稀稀疏疏地落到草丛中,更落在了每一针松叶上,闪闪发光,让整个山林都闪烁着光芒。这里的描写充满画面的质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明月”与“青松”代表着人性的纯洁,一如王维的高尚人格,他与世无争,明月普照大地、青松傲立人间,两者交相辉映,描绘着亮丽的风景线。这个时候,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潺潺的清泉激荡山石的声音,这声音穿透了山林的夜空;另外,松针都能反射明月的光芒,更何况是潺潺之清泉呢?在明月的照耀下,泉水就像一条纯洁的白练飘荡在山谷当中。王维曾经说过:“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济上四贤咏》)可见,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的世界就是无拘无束的大自然。只要细细品读,就能发现整句诗仿如一幅画一样充满无限的“禅趣”。

(三)颈联有“禅物”

颈联是“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此联应该是诗人由远方的山林转到山下的竹林,只听见竹林里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原来是山村里面洗衣服归来的女子,她们的唱歌声、嬉戏声打破了夏日山谷的宁静。这种声音更值得诗人品悟,因为它是生活的、自然的反映,远比朝廷之上尔虞我诈的争吵声音来得温馨和自然。其中,竹子这一意象象征着王维正直的人格。另外,诗人似乎还听到了一个渔人驾驶着轻舟轻轻拨动莲花,或许是采摘莲蓬,或许是撒下渔网,或许纯粹是有人轻舟荡漾在荷塘月色之间,观赏着美丽四射的大自然。这个画面更多还是诗人的联想,毕竟夜幕降临,有谁会做这样的事情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诗人自己。他幻想自己是一个渔人,在扁舟上静静观赏着世间的一切,多么惬意和自由啊。另外,“莲”是佛家的圣物,大家应该从神话小说当中知道,莲花是观音菩萨的坐坛,天庭之上更有莲花灯,莲花更是一个人纯洁品格的象征。只要将这些事物(竹林、莲花)串联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王维笔下之物如此有禅趣。

(四)尾联有“禅念”

尾联是“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两句的意思是“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有的人总是慨叹时光飞逝,芳菲不再,话里面充满消极的意味。但是,王维偏不这样想,他认为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值得伤感的,生命还得绽放,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的豁达和洒脱。另外,“王孙自可留”一句饱含深意。这句话来自《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意思是不要留在山林当中,不如回朝廷做官。但是诗人“反其言而行之”,在王维看来,“山中”比“朝中”好,这里洁净纯朴,表达自己决然归隐山林,做个与世无争的隐士的坚定决心。古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以匡扶社稷为自己一生的抱负,但当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时候,王维最终走出了心理障碍,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归隐。可谓是“芳菲尽,隐士出”,充满禅趣。

大自然接纳所有人。王维,最终也像陶渊明、谢灵运一样归隐山林,在宁静的自然当中寻找自由的心灵。后世很多人不能看懂他的选择,苏轼却是他的知音。苏轼曾经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简直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啊!幸运如我们,千年之后仍能品读王维之诗,感受无限禅趣。

猜你喜欢
王孙山居隐士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都是自负惹的祸
寻访竹林隐士
山居秋暝
山居图
隐士的文艺范儿
富贵山居
作文门诊室
小老鼠的烦恼
萋萋芳草忆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