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象征中华民族精神魂魄的战歌

2024-03-10 17:19廖向红
歌剧 2024年1期
关键词:义勇军进行曲风云

廖向红

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自1935年诞生以来,中国人民高唱着它,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走进了新世纪,走进了新时代!这一首歌作为当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经过近90年几代中国人民的传唱,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中国人民仍将高唱着这首歌,向着新时代,向着理想的未来迈进!因此,上海歌剧院决定创作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我非常感谢上海歌剧院的信任,把执导这部重大题材歌剧的任务交给了我,使我有了深切理解、解读、呈现《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始末的机会,有了走进、认识、致敬创作这一作品的前辈左翼艺术家的机会,有了与上海歌剧院艺术家合作的机会。

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题材创作的影视舞台剧作品很多,音乐戏剧作品也不少,仅上海歌剧院,就曾经创作过音乐剧《国之当歌》和歌剧《田汉》。这次创作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如何另辟蹊径、开拓新意?这是主创团队要认真思考的创作课题。

首先,剧名《义勇军进行曲》就为该剧确定了新的角度和高度,也拓展了新的天地。据我目前所知,尚没有直接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剧名的舞台剧作。同时,这一剧名也确定了该部歌剧的创作,必须紧紧围绕《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曲目的诞生始末,设置人物、提炼事件,纠葛冲突、构思剧情,挖掘主题立意。还需要回答这首成为国歌的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是什么人创作出来的?“为什么是他们能创作出这一永恒之作”等问题。

正如《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的作者吴海勇在该书“前奏”一章中所述:“风云时代涌现风云人物,风云人物演绎《风云儿女》,《风云儿女》孕生风云歌曲。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这样起来的!”我认为,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应该将“风云时代”“风云人物”“风云儿女”“风云歌曲”作为创作的核心词,围绕这四个核心词展开我们的艺术想象,释放我们的创造力!

一、风云时代

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背景,发生的时间是1932年3月至1935年5月。

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中国遭遇连年的自然灾害,蒋介石又对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多次进行围剿。1931年,日本侵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长驱直入,很快占领整个东北,在那里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抗战打响,中国人民面临国破家亡的民族危难时刻。(序曲《中国不会亡》。)

为了保家卫国,中国共产党高举抵御外侮的抗日先锋旗帜,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号召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抗日,坚持抗战,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于是,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义勇军纷纷揭竿而起,上海市民也自发地成立义勇军,在淞沪抗战中抵抗日军。与此同时,一批有家国情怀的热血文艺青年齐聚上海,共产党人抓住契机开展左翼文化运动,引领爱国有志有才华的艺术家,以手中的笔作刀枪,号召、鼓舞全国人民鼓起同仇敌忾的勇气和坚持抗战的斗志!(一幕一场情节内容。)

20世纪30年代的大上海同时也是中国商业、金融业、轻工业和文化中心。有一部纪录片的文字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其特征:“1930年代的上海是一个充满矛盾和魅力的城市,它既是中国最富裕、最开放、最现代化的都市,也是中国最贫困、最混乱、最危险的地方;它既是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重要据点,也是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的目标;它既有帝国主义列强划分出来的租界,也有中国人自己建设管理的政权和区域;它既有高楼大厦、豪华酒店、时尚舞厅、电影院等西方文化符号,也有传统街道、庙宇、茶馆等东方风情……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也面临严峻的政治社会生活挑战,日本在这里挑起了两次血腥的战争(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和1937年的淞沪会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上海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上海也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黑帮势力、毒品走私等。租界内外,无数普通百姓过着艰难困顿甚至悲惨绝望的生活。上海的租界,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地理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与世界的复杂关系。租界是上海文化多元化和融合的重要场所,孕育了许多新奇和创新的事物,也是上海社会矛盾和冲突的焦点,见证了许多悲欢离合和惊心动魄的故事。1930年代的上海,文化艺术方面十分活跃多样,涌现出了许多杰出或具有影响力的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等,他们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或表达个人情感思想的作品,在文学史或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或绚丽多姿的一笔……”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欧式建筑林立,河道商船齐聚,商铺贸易兴隆,灯红酒绿,车水马龙;“魔都”“东方的巴黎”“十里洋場”等,是上海的代名词。(一幕二场合唱《上海滩上》场景。)

1896年,电影传入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落地生根,逐渐发展为中国娱乐文化的重要一支。20世纪30年代,电影在上海得到长足发展。当时上海的影院众多(40余家),生产影片的公司前后有100多家,影片种类丰富,国产片与外国片(爱情片、剧情片、战争片、武侠片、科幻片、喜剧片、言情片等)平分秋色,一时间电影成为时尚的代名词。融合了商业电影应具备的元素,电影明星、技术特效、豪华影院、电影节等,形成了以类型、明星为主的电影商业模式、产业链,也造就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剧中呈现了两家左翼电影公司的拍摄,如艺华公司拍摄《民族生存》、电通公司拍摄《风云儿女》的片段,司徒慧敏发明“三友式”录音机,以及《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录制场面。)

1930年代上海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极其复杂的地域特征,汇集而成了激荡的“风云时代”,孕育了《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毫无疑问,我们的歌剧要着力呈现“风云时代”。但是,鉴于舞台时空的制约,歌剧演剧样式的要求,我们不可能全面展现所有构成“风云时代”的背景因素和地域特征。采用局部写实的手法,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观和道具,点到即止,再结合灯光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创造高度提炼、简约的视觉形象,来勾勒、营造局部的物理时空,譬如摄影棚、提篮桥秘密创作基地、司徒慧敏家、田汉家与囚室、聂耳的亭子间等场景,构筑具有电影镜头感、剪辑感和黑白影调感的场景。同时,我们追求全剧28个大小场景的转换时,能随着音乐做到连绵不断,使其具有旋律感和音乐性。此外,我们还遵循表现的原则,将剧本的主题和人物的思绪意象象征化、诗化地表现,譬如“风云”“长城”“凤凰涅槃”“五月的风”等,创造虚实结合、大开大合、灵活多变、流畅转换的“风云时空”。

我们运用歌剧的音乐(演员的歌唱、乐团的演奏和音响效果),与视觉造型元素融合,共同呈现1930年代上海这座城市时代背景、地域特征,营造具有历史厚重感与时代特征的场景与氛围,呈现孕育《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

二、风云人物

说到《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不仅有词作者田汉与曲作者聂耳,更有众多的真实历史人物为这首歌曲的诞生做出了贡献。他们中有左翼戏剧运动、左翼美术运动、左翼音乐运动的引领者和文化健将,更有一大批左翼电影人。他们在创作电影《风云儿女》和主题曲的过程中,实现了一场精彩无比的风云际会。参与、亲历、见证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他们就是生活在“风云时代”大上海城中的“风云人物”。

作为歌剧的人物形象系统设置,不可能囊括所有参与《义勇军进行曲》的人物,只能从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双重角度,来选择、设置剧中的人物。

编剧游暐之十易其稿,在剧中设置了以下主要人物:

田汉——左翼戏剧文学作家代表性人物,湖南长沙人,30多岁,男中音;

聂耳——左翼音乐家代表人物,云南玉溪人,20多岁,男高音;

夏衍——左翼电影组织的领导,浙江杭州人,30岁左右,戏剧文学作家,男低音;

司徒慧敏——左翼电影组织核心成员,广东开平人,20多岁,录音师,男高音;

许幸之——左翼电影组织核心成员,江苏扬州人,30岁左右,导演,男中音;

王人美——思想进步的电影明星,湖南长沙人,20岁左右,抒情女高音;

司徒母亲——60岁左右,女中音;

白山——历史真实基础上的虚构人物,东北流亡学生,20岁,男高音;

晓月——历史真实基础上的虚构人物,华北流亡学生,19岁,民族女高音。

上述人物的设置,除白山、晓月为虚构人物外(即便虚构仍然符合历史真实),其余均为现实生活中有名有姓的真实人物,而且是影视作品和舞台剧作品多次演绎的人物。田汉、聂耳、夏衍等,早在1930年代就在上海乃至全国享有盛名,经过90年漫长岁月的大浪淘沙,已然名留青史,在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史上留下深刻印迹和传世作品。司徒慧敏是左翼电影运动成员,也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录音师,许幸之是电影《风云儿女》的导演,他们都为《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王人美是电影《风云儿女》的女主角,该影片结尾,她扮演的阿凤与诗人辛白华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行进在抗日征程的漫漫长路上……

就一般的歌剧来说,9个主要人物已不少了,且以男性角色为主。但是为了呈现诞生《义勇军进行曲》的风云时代,为了彰显歌剧音乐的魅力与合唱的特征,本剧还设置了非常丰富复杂的“风云人物”群像系统。这一系统由两大类人物构成:一类是遵循生活真实和历史真实设置的群像,诸如面临国破家亡的中国民众、义勇军战士、大上海街头巷尾的各色人等,还有左翼文化人、国民党特务、古北口七勇士、摄影棚中的职员等,他们是真实生活中具有一定个性特征、类型特征、职业特征的人物。另一类是根据剧本主题和主题歌的呈现需要,设置的意象化人物,如演唱《长城万里长》《时代召唤》《风云儿女》《五月的风》等的合唱演员,通过合唱、肢体动作、场面调度与服装、化妆结合,创造“长城”“风云”“风”等具有主题意蕴的象征形象。

第一类群像在服装、化妆的造型处理上,要严格遵循历史真实、生活真实,要有个性特征、职业特征、类型特征。第二类群像的服装和化妆可以根据“长城”“风云”“风”,遵循表现的原则,提炼出相对统一的非写实服装。主要人物的服装、化妆,还需以人物思想、性格、职业特征等为依据,做真实、鲜明、立体的刻画,总体追求历史的厚重感和久远感、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还要有岁月的痕迹,有生活的质感;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要鲜明,群像应有相对统一的色调,但式样要有个性化处理,不能千人一面。同时,作为歌劇舞台上的人物,服装需要一定的体量,要做适度的放大、强化处理,要有设计感,做工要讲究、精致、精良。

三、风云儿女

以田汉、聂耳为代表的文人和艺术家,在面临民族危难、家国危亡之际,肩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以笔做刀枪,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以夏衍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引领上海左翼文化运动的展开;以司徒慧敏、许幸之为代表的左翼电影人,以电影作为武器,发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呼声与号召。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当时的电通影业公司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控的左翼电影大本营。

电通公司筹拍的第二部影片《风云儿女》,以东北诗人辛白华、革命志士梁质夫、逃难流落上海的长城脚下的姑娘阿凤为男女主人公,通过展现他们在风云激荡年代的沉沦、觉醒和奋起,前赴后继奔赴抗日前线的主要情节,不仅成功塑造了一组“风云儿女”的形象,更为有深远意义的是为该影片创作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提供了创作契机。这一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热血歌曲,由男女主人公于影片结尾处奔赴战场时高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激昂的旋律、奋进的歌词,迸发出了中华民族的吼声,唱出了民众保家卫国的心声,成为一首筑成民族救亡新长城的战歌!

在我们的歌剧中,更重要、更要着力的是,刻画田汉、聂耳、夏衍、司徒慧敏、许幸之、王人美等“文化义勇军”的形象,他们是风云时代的风云人物,更是中华民族的“风云儿女”。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极富激情和青春活力。他们视野开阔,聪颖智慧,意识超前,胆识过人,在各自擅长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电影等领域彰显才华和无穷的创造力。因此,是他们(而不是别人)创作出了“风云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合唱团员在剧中的任务,不仅要表现1930年代中国民众、上海市民的众生相,以及特定戏剧情境中的群像,还需要扮演象征意蕴的形象“长城”“风云儿女”“五月的风”等。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有精彩的演唱,还要有准确而鲜明的表演和肢体表现。为了扮演多个角色,还需要频繁快速地换装。

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群像人物,距离今天都已有近90年的岁月,我们的全体演员需要遵循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拉近时间、地域和人物特征的距离,创造一个个有生命力、有个性特征的形象,才能被观众接受、相信、认可。

所以,我们要遵循“真实体验基础上的鲜明体现”的现实主义表演原则,运用现实主义的表演方法,通过深刻、细腻的体验,揣摩人物所处的规定情境,体会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质感,进而在历史真实和生活真实感的基础上,通过准确、质朴、细腻与鲜明的表演,综合运用演唱、台词和肢体语言,来鲜明体现人物的思想、精神和艺术气质,传达人物丰富、细腻而深沉的情感,刻画人物的内外部性格特征,努力将“风云时代”的“风云人物,风云儿女”演绎得栩栩如生。

四、风云歌曲

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了故事梗概以及主题歌歌词;夏衍承担起据此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的任务,并指定了该影片导演许幸之、摄影师吴印咸等摄制人员;聂耳主动承担了为该歌作曲的任务;孙师毅、许幸之在作曲过程中协助聂耳调整了相关词句。聂耳从日本给孙师毅、司徒慧敏寄来乐谱定稿后,由七名演职员演唱、司徒慧敏录制,“……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风云儿女》盘旋着《义勇军进行曲》的壮音,横空出世”。

在我們的歌剧中,不仅要通过剧本的情节,台词、歌词的表述,合唱团的演唱,布景、多媒体和灯光的视觉造型,来形象地呈现“风云时代”、演绎剧情,通过人物造型和演员塑造“风云人物”,刻画双重的“风云儿女”形象(戏中戏拍摄电影的“风云儿女”,创作出“风云歌曲”的文人志士),还需要重视“风云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形象塑造,以及视觉形象的创造。

毫无疑问,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歌剧的主题曲,处理时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很艺术。我们要让剧情演绎这一主题曲,犹如从萌芽到长成、开花、结果的过程,作曲也需将主题曲的动机如同种子一样,从序曲开始植入,有机渗透在田汉、聂耳、夏衍、司徒慧敏、许幸之几个主要人物的曲目,以及一些相关的合唱曲目中……逐步发展、成长、成形……直至剧终前,司徒慧敏等7人演唱小组录制这首“风云歌曲”时,才第一次出现完整的《义勇军进行曲》演唱,再变奏、发展成大合唱。

希望在我们的歌剧演出结束前,舞台上全体演员振聋发聩高唱的《义勇军进行曲》,能动人心魄,触发观众的家国情怀、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以及火热的爱国热情,使得观众内心也能“引吭高歌”起来,形成舞台与观众席的共振——这首象征中华民族精神魂魄的战歌,将在剧场里久久震荡;观众走出剧场后,也将仍在他们的脑海里久久回响……

猜你喜欢
义勇军进行曲风云
抗日义勇军英雄
——李海青
风云三号E星初样星
窃听风云(九)
春之进行曲:看现场春意盎然
MAKE COOL 夏日清凉进行曲
象甲风云
永远的进行曲——田汉和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象甲风云
“包饺子”进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