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成为班主任的“好搭档”

2024-03-13 09:10徐晨亮
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好搭档小雨小路

□徐晨亮

学校与家庭是孩子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环境,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班集体是孩子在校园中的“大家”,既能让孩子享受集体的温暖、感受团队的力量,又能够培养孩子团结协作的能力。一个班集体就如同一棵树,有树根要汲取营养,有树冠能吸收阳光,有树干能有力支撑。因此,班主任在面对班集体时,就要像照料一棵树那样,研究树木成长的规律与需求,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施肥、灌溉、修剪。

每一个学生都是班集体中的一分子,班级发展的好坏与学生的进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可以说,学生的进步能够推动和促进班级的发展,班级的前进也能更好地助力学生的进步。然而,班集体中的学生分别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性格与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理念,想要让班级稳步前进,班主任需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家长也要充分理解并配合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做班主任的“好搭档”。只有家校双方相互配合,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才能走得更快、更远。

动之以情让家庭成为孩子的“避风港”

学校是孩子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场所,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会尽可能给予每一个孩子鼓励,让他们享受来自班集体的爱与温暖。然而,一个班级中有几十名学生,即使班主任想要细致入微地关注孩子们的情绪与感受,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观察孩子的状态,及时察觉和发现孩子的“异常”,并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这一重任就要落在家长的肩上。

没有孩子在成长中不需要爱与关心,充足且合适的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更是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武器。然而,很多家长却将过多的关注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在情感支持与鼓励上却给予甚少,长此以往,孩子很可能会出现消极、自卑等负面心理,甚至对生活与学习产生严重影响。想要让孩子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热情主动地参与班集体活动,享受班集体带来的温暖与快乐,家长要让家庭成为孩子的“避风港”。当一艘船有了停靠的港湾,才能在汪洋大海上扬帆远航。

小雨是三年级学生,作为刚刚接手新班级的班主任,这个学生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小雨胆子小,爱哭,对参与班级活动积极性不高,害怕跟老师交流且敏感,有时候同学一句无心的玩笑话都会让小雨多想。这样的性格特点让他成了班级中的“隐身人”,各个任课老师在教学中都对小雨的表现“束手无措”,担心话说重了会伤害小雨,可是一言带过小雨又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

于是,我请来了小雨的妈妈。小雨的妈妈刚进办公室时表现出了较强的防备心,一直眉头紧皱,她用很不理解的话问我:“我们家小雨成绩没有大问题,为什么要请家长?”当我提到小雨爱哭、胆小且敏感的问题时,小雨的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这孩子从小就爱哭,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随着谈话的逐步深入,我了解了小雨的成长环境,也意识到他为什么会形成如今的性格特点。

小雨的母亲是一位知识分子,父亲是某大型国企的高管,他们对小雨期望颇高,面对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时,难免会急躁。因此,成长中小雨收获的不是激励与支持,而是批评与否定,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小雨形成了如今的性格,也让他抗拒同学、老师,甚至拒绝参与班级活动。

通过深入交流和探讨,小雨妈妈被“软化”了,意识到了自身的教育问题,并承诺给小雨多一些支持、少一些批评。后来,在我与小雨父母的配合下,小雨渐渐摆脱了敏感、胆小与自卑心理,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活动。

每一个班级都有几十个孩子组成,让自己适应并融入集体生活,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学习是一条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曲折之路,孩子难免会在校园生活中受挫,如果无法处理好他们的心理状态,学生不仅难以享受班级生活,还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成长与学习。因此,我一直和家长们强调——要让家庭成为孩子的“避风港”。当孩子在学校中受挫时,家庭要成为孩子最有力的后盾,尤其是孩子要清晰地感受到父母不会因为成绩一时的好坏而停止对自己的爱,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努力与进步,只要孩子全力以赴、勤奋刻苦,就值得被肯定和赞扬。只有在这种家庭氛围中,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各种挫折,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晓之以理杜绝溺爱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有些家长认为,作为班主任或老师,保证学生安全、提高成绩就算是完成了份内任务。其实不然,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多方面合作的过程。只有老师与家长统一目标、相互配合,才能让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最令老师头疼的不是“严厉型”家庭对孩子造成的打击,而是“溺爱型”家庭对孩子的纵容。这类孩子很容易在班级生活中表现出过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经常会违反班规班纪,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较差,对老师的管理与批评往往“不屑一顾”。不仅如此,这类学生还很容易造成班级整体的散漫、松懈,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本来就有待提高,且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如果有学生不守规矩、不听指令,就很容易影响其他学生,造成班级整体的混乱。

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被父母和长辈溺爱的学生不在少数,只是程度深浅的问题。溺爱是害不是爱。试想,孩子迟早有一天要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没有父母的保护与包容,如果他们不能自我约束、自我管理、遵守规则,以后会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班级生活就是学生走上社会之前的“演练”,为他们提供了集体生活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因此,我经常提醒家长:真正的爱不是溺爱、纵容,更不是一味地给予,而是要让孩子能够全面掌握为人处事的原则与道理。

小路是我们班一个“特别”的学生,刚刚带班时,他就因“表现突出”被任课老师频频点名。语文课上,小路经常接话;数学课上,小路想睡就睡;体育课上,小路因为不听指令受到老师的批评。但面对老师的提醒与教育,小路往往左耳听右耳冒。

不仅小路受到老师们的格外“关注”,小路的妈妈也在各科老师那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路的妈妈经常给老师打电话,两天一小聊,五天一长谈。本来老师是很喜欢与家长沟通的,但是小路的妈妈打电话基本只有一个问题——让老师多关照、包容小路。后来,在一次家访中我了解到小路的父母年龄比较大,“老来得子”让他们对小路关爱备至,只要小路想要的,爸妈都会尽力做到,这也是小路在班级中为所欲为的“底气”。针对这一情况,我定期与小路的家长沟通,通过推荐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和家教专家的讲座视频,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引导他们通过宽严相济的方式进行教育。一段时间后,小路的“王子病”好了不少,也能够在班级中遵守纪律、团结同学了。

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家庭和班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家长与老师作为孩子的“引路人”,自然应该成为彼此的好搭档。家庭中父母只针对自己的孩子,而班级中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要想让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家校携手,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好地“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好搭档小雨小路
早读“好搭档”
顽皮的小路
小路
蘑菇有哪些好搭档
小路
让试卷成为孩子的好搭档
卧薪尝胆
那条小路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