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温暖而积极的妈妈

2024-03-13 09:10□学
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大儿子小儿子闪光点

□学 勇

初冬的脚步悄然而至,银杏叶在寒风中轻轻飘落,像是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清冷的街道上,让人感到一种独特的宁静和安详。人们穿上了厚重的衣物,走在风中感受冬天的寒冷。初冬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感慨,仿佛所有的生命都在这个季节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静静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

此刻,在咨询室里有一位妈妈正静静地等待着老师,等待着她的希望。这位妈妈的孩子叫小明,她来这里主要是咨询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妈妈在电话里描述说孩子忽然间判若两人,原来那个一直懂事、乖巧的孩子不见了,转而成了一个学习懒惰、没有任何上进心的孩子。面对孩子如此大的变化,妈妈有些措手不及,她迷茫、彷徨,无言以对。

一段真实的对话

走进咨询室,我还没有来得及脱去身上的外套,小明的妈妈径直迎上来,直奔主题。

妈妈:我想带他来找您,我感觉他彻底放弃自己了。以前初中时,他可是全校第一,现在完全是摆烂,经常迟到不说,还懒得要命!

我:嗯,听起来妈妈对孩子有失望的感觉,很不满意孩子现在的状态。

妈妈:我都愁死了,怎么办啊!反正我是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了。

我:哦,那你有和孩子平静地聊过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吗?

妈妈:我问过他,但是他都是不耐烦的语气,嫌我烦,而且我每次看到他迟到的那副懒散相就气不打一处来,要么不理他,要么骂他一通……为什么其他孩子做得到,他就做不到?

我:说完了、骂完了,那一刻你是什么感觉?

妈妈:解气,懊恼!我怎么生了这么一个没有用的孩子!我每天要照顾他弟弟,还要上班,我真的撑不住了。

我:听起来你每天都处在高压和繁忙的状态中,我能感受到你的辛苦,在这么紧绷的状态下,一定会有透不过气的时候。

小明的妈妈眼眶发红,眼泪流了下来……

妈妈:我感觉每天都处在崩溃的边缘,我好累啊!可他现在的状态又是这样的颓废,我真的快要撑不下去了。

我:是的,这种状态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难。听你描述,我会心疼你,为了孩子把自己都忘了。刚才听你说丈夫虽然跟大儿子关系很僵,但是跟小儿子处得还可以,有没有考虑过让丈夫带小儿子,这样你就可以安心陪伴大儿子了。

妈妈:其实,丈夫偶尔也会带小儿子,小儿子也喜欢爸爸,但是我感觉他更黏我,而且丈夫根本不会照顾人,洗澡洗不干净,吃饭也不喂,导致孩子光吃肉不吃青菜,我不太放心让他带孩子。

我:听起来你认为自己对孩子更重要。那你觉得洗澡没洗干净、吃菜光吃肉会怎样?

妈妈:后果可严重了。没洗干净,沐浴露会渗进皮肤得病,不吃青菜会导致口臭、营养不均衡,我家小明我喂饭喂到小学四年级呢。

我:那是否可以请你丈夫隔几天给孩子用一次沐浴露,或者饭后给孩子弄点喜欢的水果?

妈妈:这样好像也可以,以后我会让丈夫带小的,我自己安心陪大的,试一段时间。

我:非常好的安排,可以尝试一下。这样你就不会那么累,还可以用更稳定的状态陪伴大儿子。小明的妈妈若有所思,似乎有所触动。

解构妈妈的心理

通过上述对话,我们可以解构小明妈妈的心理状态。对话是对当下焦虑的妈妈进行的心理托举和稳定感的锚定,类似于受伤后就地进行的临时包扎,是应急处理,紧接着需要到医院进行清理、消毒和消炎工作。我们先看一下小明妈妈心理上的“毒”,以便后期的去“毒”工作。

“毒”性一:两极化思维。第一段看似在做一个现象描述,可我们静下来仔细看妈妈的表述,“彻底”“完全”“第一和摆烂”“要么不理,要么骂他”,这是典型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两极化思维表现。两极思维状态里的个体特别容易情绪波动,他们常表现出“爱之深、责之切”的情感,要么“爱得要命”,要么“恨之入骨”。妈妈摆荡的负面情绪会淹没孩子表达的愿望,孩子被情绪裹挟,无法发展出稳定的内在自体结构。

“毒”性二:贴标签行为。妈妈内心对孩子有一个期待,当孩子的行为与状态符合妈妈的期待时,妈妈内在情感是饱和的,表现出爱的一面。反之,妈妈情感匮乏的一面会被激活,无法涵容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便通过给孩子贴上标签以避免自己再次体验内在的匮乏感。潜在语言是:“他是那样的人,所以错不在我!”

“毒”性三:讨好型与灾难化思维。在谈到妈妈的辛苦时,可以感受到妈妈是一个讨好型的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偏弱,习惯于自己扛,不擅于寻求支持与资源。当建议让丈夫带小儿子时,妈妈随即表达了担忧,担心丈夫不能照顾好孩子,甚至拿“得病”的方式危言耸听。特别是妈妈说给大儿子喂饭喂到四年级时,内在焦虑与不安全感表现得一览无余,显然是灾难化思维在作祟。灾难化思维的人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往往会产生不安和恐惧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强化不良思维,从而使人们更加倾向于想象最坏的结果。面对灾难化思维的父母,孩子很难完成内在人格结构的完善。

做一个温暖而积极的妈妈

当我们把镜头拉回,我告诉小明的妈妈,如果你真心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那么从现在开始需要努力学习,做一个温暖而积极的妈妈。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的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小明的身心发展。

为了帮助小明的妈妈进行心理“消毒”,我提出三个实践原则。

以平常心对待。小明的妈妈需要学会以平常心对待小明,不要过度关注小明的学业成绩。在和小明沟通时多关注他的饮食起居,而不要主动谈论学习。例如,可以说:“你今天想吃什么,我给你做美食。”“天气凉了,你需要妈妈为你准备什么?”为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努力,让小明感受到被关心和被理解。

每天记录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妈妈每天记录、发现小明的闪光点,并放大它,多鼓励多欣赏。例如:可以记录小明在生活中的点滴进步,如主动做家务、帮助他人、有礼貌等。这些闪光点是值得被欣赏和鼓励的,这会帮助小明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持续学习开启自我成长模式。妈妈需要持续学习并开启自我成长模式,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家长培训、个体咨询等方式来提升自己,并学会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和问题。只有当自己的情绪稳定时,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健康一大步。以上三步只是个引子,希望小明的妈妈能意识到自我改变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想要孩子成为一个健康、自信、有爱心的人,那么就做一个温暖而积极的妈妈吧!

猜你喜欢
大儿子小儿子闪光点
动物学校放寒假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掰断筷子
山鸡舞镜
掰断筷子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爷仨钓王八
没收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