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路径探究

2024-03-13 09:11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黄文烨
家长 2024年1期
关键词:白鹅群文语篇

□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 黄文烨

群文阅读作为新课程改革后大受推崇的阅读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不容偏废。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融为一体,不仅可以凸显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推进核心素养发展。本文聚焦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价值意蕴,提出二者结合教学的路径,以期为当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提供一种新的实践样态。

阅读与写作本就是小学语文“一体两翼”的课程内容。随着新课程的纵深推进,群文阅读应运而生,其本质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细节展开多组文章、多篇文章阅读,实现“1+X”的系统化知识体系建构。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将为学生提供丰富鲜活的语言材料及优质的写作方法指导,让“一体两翼”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更富有特色,起到更大的教育效力。因此,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培育目标,以群文阅读为主要载体,引领学生汲取群文的优质内容,开展多样化写作活动,促进读写思维的延伸,增厚素养根基。

一、群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阐述

群文阅读作为新课标背景下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阅读教学实践形式,更强调学生对多文本的联合。教师根据所教学内容,提炼开放性的话题,整合多篇文本,引领学生阅读,将促进学生智慧共享,拓宽学习视野,发展综合学习效能。

群文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将获得丰富的语言文字信息,增强文本信息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延伸创作思维。学生在写作中则运用自己所收获的语言文字符号记叙事物、传递信息,表达自身的情感思想,展开创造性的输出活动。群文阅读与写作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串联。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将吸收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多元语言表达的方式与技巧,了解某篇文章布局的技巧及写作的多种形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能够运用丰富的语言文字符号,完成多维且准确的表达,同时能够以写作反作用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学生在写作中将综合反思阅读文本的内容,实践各种写作形式,写出更富有深意、体系的文章。

由此观之,群文阅读将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写作则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二者在语文课程中属于相互支撑、相互辅助的关系。基于群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空间,驱动他们在多文本阅读中感受主题思想,收获丰富的阅读经验。然后将自身的阅读经验转化为写作内容,从感性的多文本阅读转向深刻把握作品的表达方式,实现读与写的有效迁移。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价值意蕴

(一)深度品文,积累素材

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将改变部分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庞杂阅读信息、难以深层解读阅读主题的情况。阅读在促进写作的同时,写作也能反哺学生高效阅读。学生在写作中将自主回顾群文语篇中的线索及内容,深化对群文内涵与主旨的理解,实现深度品文。同时,学生在群文阅读中,阅读视野不仅停留于“点”上,还将呈“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的形式作立体化构建,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学生对群文语篇作初步分析与解读后,教师应围绕群文阅读主题拟定写作话题,引领学生以写作的形式表达群文内容与主旨的思考与见解。学生一边写作一边展开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联合丰富的群文语篇内容,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出发加以整合,以语言建构的形式传达自身的所思所想,将能反向驱动自身深度品读文章的能力。

(二)发散思维,创新写作

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将打破学生研读、讨论群文语篇后阅读教学进入尾声的单一死板、缺乏拓展性的桎梏模式。在不同题材、写作模式的群文语篇之下,可以衍生出多种不同的写作范本,同时多样的写作也能反哺学生展开多样化的阅读探究。如教师根据群文语篇题材、内容、中心引领学生完成续写、改写、仿写、缩写、扩写等,为学生思维发散提供广阔舞台。学生也将在多维写作中分析思考群文语篇的异同之处、汲取优质语言、提升写作技巧、完成写作任务、提高求同存异的能力、走向高效创写群读深思的境界。

(三)读写结合,培植根基

著名教育学者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由此观之,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交融和联系一直存在,也是教育学者研究的重要话题。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将进一步深化教师与学生读写结合的意识,培植读写共生、相互砥砺的根基。教师构建群文语篇时,聚焦教材内外,收集、整理与主题相关、契合学情的群文语篇,引领学生于群文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剖析写作方法、深谙写作话题,自主创作,能让学生形成读写结合意识。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将经历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联通“学”与“用”,贯彻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创,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逐层进阶。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路径探究

(一)品析群文语篇,积累写作材料

品析语篇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只有深入揣摩语篇,才能积累丰富的语料,流畅自如地创作。教师在构建群文篇目时,要秉持分析多样性、写作多元化、多文本之间有所关联的原则,合理建构语篇群组。在指引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感受语言特色,分析作者写作的艺术手法,思考、品鉴群文语篇特色。同时鼓励学生批注、摘取、铭记群文中的重点词句,做到高质量、深层次品析。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研究的最佳尝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作家笔下的动物”,写作话题为“我的动物朋友”,均可以围绕“可爱的动物朋友”这一主题实践。教师在构建群文语篇时,要从阅读文本、链接文本、课外文本出发落实。阅读文本为《猫》《母鸡》《白鹅》;链接文本为夏丏尊、周而复的《猫》和叶·诺索夫《白公鹅》片段;课外文本为季羡林《老猫》、丰子恺《阿咪》、老舍《小麻雀》。在引领学生品析语篇时,教师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构建读写一体化的品析思路:感受作家表达的情感——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的——尝试写出熟悉动物的特点。循着这一逻辑,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出发品析语篇,感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写法,鉴赏群文表达的艺术。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优秀作家们是如何给熟悉的动物“画像”的。

探究一:一群备受宠爱的猫。群文阅读老舍、夏丏尊、周而复的《猫》,提取关键信息,厘清文本结构,分析三位作者分别写了猫的哪些方面,又是如何将猫写具体的。而后拓展阅读季羡林《老猫》、丰子恺《阿咪》,类比这两篇与课内三篇文本的相同之处。

探究二:一只伟大的鸡母亲。群文阅读老舍的《猫》和《母鸡》,从情感表达、结构层次、事例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发现共同点。

探究三:一对高傲的鹅。群文阅读丰子恺的《白鹅》与叶·诺索夫的《白公鹅》,分析两个作家笔下鹅的相似之处,思辨两个作家究竟喜不喜欢鹅。

学生在阅读时,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批注、勾画、摘录等方式积累写作语料。如学生可勾画描写动物特点的语句或段落,批注作者的情感态度,不同颜色标记写作手法不同处等,用于写作时借鉴参考。

(二)立足议题研讨,构建写作思路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的最大难点在于学生写作思路较混乱,无法准确将群文阅读的收获融入写作。究其根源,是学生缺乏对群文语篇的深度梳理与研讨。不同语篇组合可以衍生不同议题。教师可以循着群文阅读语篇的具体内容及预备展开的写作训练活动,提出富有探究性、启发性、思考性的议题,引领学生研讨群文,获得对群文篇目的深刻认知,构建完整的写作思路。

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从不同维度深度品析群文篇目之后,便可聚焦单元人文主题“作家笔下的动物”,提出“作家对动物情感表达的异同”这一议题,让学生对比阅读《猫》《母鸡》《白鹅》,跟进导语:“同学们,《猫》《母鸡》《白鹅》三篇文章虽然写的是不同动物,但是三个作家在写法上做到了宏观的步调一致,微观的些许不同,研讨群文的脉络与情味。”学生将展开思辨、研讨,进一步梳理写作思路。学生研讨后,也从微观及宏观等两个视角作出了反馈。

1.微观:些许不同。

《猫》《白鹅》主要是围绕动物的一个特点写:《猫》通过“纵向剖析”与“横向列举”的形式详细阐述了猫的“古怪”不是缺点,而是独特与可爱之处。《白鹅》通过叫声、步态、吃相详细阐述了鹅的“高傲”。与《猫》相比,《白鹅》全文虽未表达喜爱之情,但处处透露着喜爱之情。

《母鸡》主要是围绕动物的多个特点写:欲扬先抑,刻画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特点。

2.宏观:步调一致。

《猫》《母鸡》《白鹅》在写法上虽有微妙差异,但是步调几乎一致:明贬实褒,表面不喜欢,实际表达了深深的喜爱之情。

学生聚焦议题完成了研讨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如果要写一个动物朋友,大家结合群文会如何构思呢?”学生交流后回答:“先确定所写动物,围绕特点运用不同手法写作。”学生通过这种议题研讨的形式,自主构建起了合理有序的写作思路。

(三)实施读后写作,完成写作内容

学生经历了语篇赏析及议题研讨等一系列活动的铺垫之后,对群文语篇的写作模式、语言风格、主旨内核已有所了解。教师便可以以此为基础,展开相应的写作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借鉴运用群文语篇中的写法模式,完成高效写作。对此,教师可以根据群文阅读语篇主题设计不同的读后写作任务,要保证任务具有多样性、开放性,能驱动学生自主投身于写作活动,阐述自己对群文语篇的思考与领悟。

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于动物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串联经验,选择印象深刻的动物为其制作“名片”,以短短几句话写出动物的突出特点。如教师可以播放《疯狂动物城》《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剪辑视频,引领学生结合群文阅读基础,激活“小练笔”经验,制作喜欢的动物名片。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文本,创设情境,让学生改写,落实段落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情境:

情境1:如果老舍、丰子恺的猫、母鸡或者白鹅丢了,他们在张贴“寻物启事”时,怎样介绍才算清楚呢?

情境2:假如老舍、丰子恺要出远门,准备将猫、母鸡或者白鹅寄养一段时间,又该怎样介绍呢?

情境1 重点是让学生聚焦动物的外形、叫声、步态、特别动作展开描写,情境2 重点是让学生聚焦动物的生活习性、脾气、饮食、睡眠、生活环境等方面展开描写。

最后,教师可以以“我的动物朋友”为主题,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描写动物朋友。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作家的表达方式(写出动物特点,表达对动物的情感)、谋篇布局技巧(在描写动物特点时,用先总后分的论述方式)、语言表达特色(明贬暗褒、欲扬先抑)等,写出动物朋友的特点,表达喜爱之情。

(四)写作成果评价,反思交流经验

评价是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学生之间存有个性差异,写出的文章自然不同。评价能帮助学生攻瑕索垢、酌盈剂虚、臻于至善,反思回顾群文语篇,完善优化写作内容,持续深化读写素养。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展评写作成果,共享经验,互相借鉴,将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推向高地。

比如,学生通过句到段、段到篇的练习,完成了不同的写作任务。那么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换作文,互相阅读,反思交流。学生在交流“动物名片”与“情境语段”的作文时,组内成员重点参照视频观看及群文语篇阅读经验,分析对方是否突出描写了动物特点,然后再次回顾课内文本,对比交流,以此来完成对群文语篇的创造性思考。

学生在交流“我的动物朋友”这一写作内容时,组内成员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分析评价:

1.主题是否明确,文章中动物的特点是否有依据,符合事实。

2.材料是否得当,所写动物的特点是否突出,细节描写是否得当。

3.情感是否清晰,字里行间是否表明了自己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

4.结构是否明朗,在描写动物特点时,是否按照一定的结构娓娓道来。

5.写作角度是否新颖,使用了独特的写作手法,比如明贬暗褒、欲扬先抑等(此为加分项)。

学生根据评价提示,将积极参与组内作文互评活动。教师可以让他们评出组内优秀作文,给出推荐理由。随后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的投影功能,依次展示优秀篇目。全班学生结合各小组推荐的阅读理由,再一次评价,做到全班互评。这样便能让学生从个体到群组、从群组到全体,逐渐拓展写作思维,明晰写作方向,借鉴更为新颖、独特的写作创意,全面提升写作素养。

四、结语

综上,阅读与写作作为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纵深推进下,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结合为学生提供的助力可见一斑。教师应该重视二者的融合,于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品析群文语篇,积累写作材料;立足议题研讨,构建写作思路;实施读后写作,完成写作内容;评价写作成果,反思交流经验。教师精心铺设结合教学的路径,帮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互通有无,持续深化读写一体思维,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猜你喜欢
白鹅群文语篇
“忘恩负义”的大白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只大白鹅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白鹅写生记
群文活动
可爱的大白鹅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