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竹马灸法考证与应用

2024-03-14 07:40刘丽娟张佳丽鄢梁裕
吉林中医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痈疽医籍竹马

刘丽娟,张佳丽,鄢梁裕,惠 宏*

(1.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银川 750004;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骑竹马灸法是针灸中的一类特殊灸法,主治外科痈疽。其在古医籍中多有记载,如《卫济宝书》《备急灸法》《外科精要》《神应经》等,操作方法为:先用薄且细的竹条,依据男左女右的原则,量取患者手中指尖至肘横纹的长度后,截断竹条。再另取一根竹杠,让病人脱衣裸身,跨骑于竹杠之上,竹杠前后由两人抬起,使病人脚不着地,竹杠两边另站两人将病人扶稳,保持其上身正直。这时将之前截取的薄竹条,从病人的尾骶处延着脊背向上贴,在竹条的尽头用墨点记录。再另取一条薄竹条,量患者中指两横纹指尖的长度后截断,作为患者的同身一寸标准。最后用后取的一寸薄竹条,于前标记的墨点处左右点记,点记后的左右两穴,便是骑竹马灸穴。病人需保持骑竹马的姿势,两穴各灸五到七壮。

1 源流

早期有黄龙祥[1]对骑竹马灸法的源流做了初步整理,近期石洁洁[2]对其进行了详细考证,推断骑竹马灸法的雏形为宋代洪遵所辑的《洪氏集验方》。书中“郭廷圭知县传”“叶子昂丞相传”两篇,都先量取特定长度,自尾闾向上量起,再左右取手指同身一寸为是。这两篇虽在取穴过程和适应症上与后世的骑竹马灸法有相似之处,但取穴工具、腧穴定位甚至艾灸的壮数都不同,亦没有骑竹马活动,更没有明确提出灸法名称,只能算作骑竹马灸法的雏形。

关于最早明确提出“骑竹马灸法”的医籍,学界尚未有定论。早期学者[3]普遍认为,“骑竹马灸法”最早载录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 年)的外科专书《卫济宝书》。书载中详细介绍骑竹马灸法的操作与医理,但《卫济宝书》仅有四库全书本,无单行本现世。另有部分学者认为“骑竹马灸法”首载为南宋孙炬卿于淳祐五年(1245 年)重刊的《备急灸法》[4],书中除骑竹马灸法的操作适应症医理之外,还详细记载了灸疮的诊疗变化及施灸感受。该书的骑竹马灸法记载更为全面,且有宋刊本存留于世,相较于原貌未知的《卫济宝书》,学界[5]多认同“骑竹马灸法”的首载应为《备急灸法》。

骑竹马灸法最早出现于宋代,宋元时期主要被收录于针灸医籍如《备急灸法》《痈疽神秘灸经》和外科专著如《外科精要》中,随着医家们积极地临床实践,骑竹马灸法的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到了明清时期,骑竹马灸法有了更多更具体的医案记录,不仅被《针灸大成》《针灸大全》《针灸聚英》《神应经》《神灸经纶》等针灸典籍收录,使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景岳全书》《薛氏医案》等个人经验集及民间医籍《串雅外编》中。

2 定位考

骑竹马灸穴定位的第一步,是比量病人身体部位后,利用薄竹条截取这一段长度。这段长度的起止标准,有以《卫济宝书》为代表的“臂腕中曲处横纹起用薄篾一条量至中指齐肉尽处”,《痈疽神秘灸经》为代表的自“臂腕横纹处名曲池穴”量起和《神应经》为代表的“量患人手上尺泽穴横纹比起,循肉至中指尖止”三种。直臂取穴时,尺泽穴与曲池穴均以肘横纹为起点,故三者取穴方式实则相同。

骑竹马灸穴虽有具体名称,但在实际操作时,因人有高矮胖瘦等生理上的差异,骑竹马灸穴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位于不同的位置,现代研究有李志明[3]测量100 名发育正常成人,按《卫济宝书》的定位法,结果有75 人位于平第7 胸椎棘突或以下,19 人平第8胸椎棘突或以下,3 人平第9 胸椎棘突,1 人平第6 胸椎棘突,2 人平第5 胸椎棘突,定位并不能完全相同。骑竹马灸法在比量长度时遵循男左女右手的原则,结合应用了竹量法和手指同身寸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患者自身身体长度为标准,所有数据完全来自于患者自身,具有独一性,也体现了中医“因人制宜”的治疗思路。

3 临床应用及医理

《卫济宝书》[6]载“骑竹马灸法,治发背、脑疽、肠痈、奶痈、下部痈、喉痈、牙痈、手足一切痈疽,或胸腹不测、丹痈紧硬之属”。《备急灸法》[7]载“骑竹马灸法,治发背脑疽、肠痈、牙痈、四肢下部一切痈疽、疔疮、鱼脐、鬼箭、瘭疽等,或胸腹不测,风痹肿瘤、紧硬赤肿、恶核瘰疬、发奶之属。”历代医籍对骑竹马灸法的认识较为统一,认为其在治疗外科痈疽方面,不论男女老少,不论痈疽的类型,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1 灸穴单用 早在宋代医籍的记载中,骑竹马灸法多为单独使用。如宋《洪氏集验方》[8]载“有亲戚姓陈者,得此疾,其妻儿告急,而陈苦之不信,迫不得已灸之,才十壮,其红肿处渐进消,于是欣然听命,再灸二十壮,觉热毒之气从肿处下,如以手拓,从尾闾骨发散,陈至今无恙。又云:庄妇忽背间痒痛,伛背以行,问知其状,使之法灸,随手即愈,如是非一,不能尽记。”后又有《简便验方》记载治疗治瘰疬初起,用骑竹马灸法治疗效果极佳。更有明《普济方》记载病人无论年纪大小,贫富远近,均可采用骑竹马灸法治疗。凡针灸医籍在介绍骑竹马灸法时,皆赞不绝口称其为神方。

3.2 配伍腧穴 随着后世医家对骑竹马灸法了解的深入,针对痈疽的具体类型,又出现了相应的配伍方式。如明代《类经图翼》记载,治疗外科发背疾病取心俞、委阳、骑竹马穴、会阳;治疗生于延颈的盘蛇疬,取肩髃、曲池、人迎、肩外俞、天井、骑竹马穴。清代《神灸经纶》继承前代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生于胸前的瓜藤疬的治疗方法,即取肘尖、少海、骑竹马灸穴施灸。清代《勉学堂针灸集成》治疗乳痈取足临泣、神门、太溪、下三里、内关、膈俞和骑竹马灸穴;治疗肺痈咳嗽上气,取天突、膻中、膏肓俞、肺俞和骑竹马穴;肠痈若还未成脓,可预先灸骑竹马穴。

3.3 配伍隔蒜灸 在治疗痈疽的医案中,骑竹马灸与隔蒜灸常有替代使用或共同应用的情况,如《赤水元珠》[9]载“一初患痈疽,便服内托散,以免后来口舌生疮。仍用骑竹马或隔蒜灸”。又《薛氏医案》[10]记载“痈疽多生于丹石房劳之人,凡人年四十已上,患发背等疮,……更以骑竹马法或隔蒜灸并明,灸足三里以发泄其毒。”以及《续名医类案》[11]记载“骑竹马灸穴是心脉所由之地,急灸之以泻心火,隔蒜灸以拔其毒,再以托里消毒果愈”。大蒜性味辛性温,有解毒消肿、扶正祛邪的功效,因此隔蒜灸相对于传统艾灸,不仅有艾灸温通扶正的效果,更能托毒排脓拔毒生肌,亦是治疗痈疽的常用疗法。骑竹马灸引火下行、泻火解毒,隔蒜灸扶正祛邪、消肿生肌,二者配伍共奏消痈之功。

《普济方》[12]记载“但头上疮及项以上见疮不可就,疮顶上轻意炙之,反生大祸,但可以骑竹马取穴法及足三里穴炙之,多获其效”。以及《薛氏医案》[10]中“李氏云:脑疽及胫项有疽,不可用隔蒜灸,恐引毒上攻,宜灸足三里穴五壮,气海穴三七壮,仍服凉血化毒之药,或以骑竹马穴法灸之。”在历代针灸医籍中,头颈部的痈疽常不用隔蒜灸,唯恐引毒上行使病情恶化,唯有骑竹马灸法能引毒气下归,弥补隔蒜灸的不足,配伍足三里、气海穴达到扶正驱邪泻火解毒的目的。

3.4 配合汤药 骑竹马灸法亦可配合服用汤药共治痈疽。如《薛氏医案》[10]“凡有此症,可用净土水调量大小作饼厚分,许以艾炷灸之,内服五香连翘汤,及铁浆醋调蚌壳灰涂之,更以骑竹马法灸之甚良。”“若热渴便秘脉沉实洪数,宜用大黄等药以泄其毒,后国老膏、万金散、黄矾丸、远志酒之类选而用之”。又见有《普济方》[12]“亦可骑竹马穴法炙之,……得此疾者,岂可坐以受毙,当信而用之,如五香连翘汤、漏芦汤、五香汤去大黄加人参黄耆犀角、国老膏、万全散皆可选用”。凡痈疽已成,切忌使用敷贴之药闭其毫孔,使毒不能出,其病愈笃。此时选用骑竹马灸引火下行,配合解毒消肿之汤药,双管齐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5 现代应用 在现代研究中,肖少芳[13]用骑竹马灸法配合灯火灸治疗多发性疖肿,根据不同部位配伍局部取穴,头面部疖配角孙、瘈脉;腰以上疖肿配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腰以下的疖肿配八翳穴,痊愈率达90%。高熙静[14]通过针刺第二腰椎至第五腰椎夹脊穴,同时运用运动灸与骑竹马灸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有效率达到93.1%。马兆勤[15]在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时,常在分型论治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骑竹马灸法、针刺和隔物灸等,均疗效显著。这些配伍方式使骑竹马灸法的应用有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6 医理 从中医理论角度而言,《内经》载“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外科精要》[16]指出:“盖此二穴,心脉所过之处,凡痈疽皆心火留滞之毒,灸此则心火流通,而毒散矣。起死回生之功,屡试屡验”,《普济方》[12]“亦可骑竹马穴法炙之,凡脑疽咽喉生疽古法皆不治之证,用此灸法引毒气归,下其理颇长”,骑竹马灸穴的具体位置虽因人而异,但都位于背俞穴附近,灸此可流通气血,凉血理气,治疗痈疽正对症。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提出[17]患者进行骑竹马灸时,会产生急性短暂性心理应激反应,继而对免疫系统造成良性刺激,这极有可能是骑竹马灸的起效机制之一。有大量文献研究从免疫学的角度[18]证明艾灸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然而这部分文献选取的穴位较集中单一,缺乏系统性,对骑竹马灸穴的免疫学研究更是处于空白,仍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4 骑竹马灸法特色

4.1 形式特色 当病人骑在竹马之上,双脚离地,为保持平衡必需精神高度集中,这使患者能更好地凝神于施灸处,到达“守神”的状态。《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了“守神”的概念,即“小针之要……粗守形,上守神”,《素问·宝命全形论》载“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言之为针,针艾同理。“守神”既要求医者在诊治时,应当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也要求患者在针刺全过程都要心无旁骛,集中注意力于针刺治疗。做到了“守神”才更容易充分调动人体正气抵御疾病,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2 文化特色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而言,古籍中“骑竹马”为儿童游戏,多用于形容男性孩童时期,或是作为小儿迎接之礼,如《水经注》[19]载“数百小儿各骑竹马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曰:闻使君到,喜,故迎”。骑竹马玩耍这种多见于儿童的行为,是如何演变为治疗成年人痈疽的灸疗方法呢?结合文献,此法的灵感或是来自于当时的乘轿活动。宋朝的乘轿活动经历了仅限帝王乘轿到特赐臣子乘轿再到有条件的百姓普遍乘轿的过程。南宋时期朱熹曾感叹“至今则无人不乘轿矣”,据学者考证[20],南宋时期上至君臣下至百姓,从经济发达的京畿地区到一些州县地区甚至山区,乘轿活动日益普遍。乘轿制度在明朝初期逐渐形成和完善[21],虽然明中后期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乘轿,但明朝社会中乘轿之风依然盛行,民间乘轿活动屡禁不止。自宋代以后,从中央到民间都出现了相应的抬轿人员,北宋时期汴京区域内已经出现了名为“轿番”的职业轿夫[22],到了南宋时期,随着农业成产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轿夫的标准降至普通村民。乘轿之风的兴盛与抬轿群体的扩大或亦是解释《澹察集验秘方》中两人扛竹马的“旧法”比桌子扛竹马的“新法”流传更广的原因。

5 结语与展望

相对于传统艾灸来说,骑竹马灸法的现代研究相对较少。原因首先是卫生条件的改善及抗生素药物的预防使用,降低了痈疽类疾病的发病率,其次是治疗方式上外科手术的普及和消炎药物的方便性,使人们更倾向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最重要的还是现代人们对骑竹马灸法的认识和研究严重不足,首先是未能认识到骑竹马灸法在痈疽早期良好的“治未病”效果,在脓成之前消灭痈疽,能够极大的减少病人的痛苦。可效仿现在广为流行的“三伏贴”形式,作为保健型灸穴,应用推广于痈疽的易感人群,在家做好未病先防。二是未能认识到艾灸的便利性和疗效性,目前痈疽的主流治疗方式多为外科手术或药物注射,骑竹马灸法施灸于背部,和外科手术相比,操作简便风险低,和药物注射相比,除了能治疗疾病减轻痛苦,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骑竹马灸法不应拘泥于单穴的应用,要针对痈疽的具体类型积极尝试多穴位配伍,或是配合汤药膏贴,或是配合运动疗法,甚至作为保健灸穴预防疾病,内外兼施、标本兼治。

综上而论,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研究,骑竹马灸法作为古代中医针灸学治疗皮外科疾病的一种独特且有效的方法,在古代医籍医案中有着丰富的记述和理论支撑,在当今临床中被重视和有效利用。骑竹马灸法的现代研究相对较少,谨希望有学者能在古典医籍给予的灵感与思路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创新型治疗方式,用更高效便捷的疗法造福社会。

猜你喜欢
痈疽医籍竹马
痈疽源流考*
狠狠代入了!300封假情书救回绝境“竹马”
郎骑竹马何处来
《痈疽神秘灸经》与《洞天奥旨》学术思想比较探析❋
3种医籍考对比
竹马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探微
NO.5竹马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
医籍整理“群体事件”现象、由来及避免其再次酿发的对策思考
历代有关医籍中导引内容之评析(续完)——兼再述导引之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