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机制探索

2024-03-20 20:07
山西青年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校园文化素质

宋 玲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应当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将职业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结合起来,依据行业发展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通过职业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能够为用人单位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市场经济和社会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展开职业素质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职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进入工作岗位,无法立即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了确保高职学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应当重视职业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认识到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职业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指导。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学生一直处于学校环境中,不了解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进入职场后,较难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无法承受较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甚至会对就业产生逃避和抗拒心理。第二,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薄弱。由于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未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导致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比较薄弱,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没有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没有为了个人的职业发展提前做好准备。第三,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较低。高职院校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不够合理,实践课程相对较少,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看,职业素质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学校对职业素质重视程度不足,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但是学校的知识、技能与企业工作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即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很难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第二,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内容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学校没有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将专业课程与职业素质结合起来。第三,高职院校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无法保证职业素质培养效果。

三、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一)创新教育理念,构建层次化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分析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和素养方面的要求,根据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创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确保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如果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满足工作要求,就可以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不必在岗前培训环节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高职院校要树立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使学生深刻认识职业特点,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就业方向,还要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使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就业导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要建立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升人才的职业素质,为用人单位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将职业素质培养内容融到课程体系中,建立层次化课程体系,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职业认识,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还要对学生展开职业素质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对学生展开就业创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要在各自的课程中深入职业素质的相关内容,将职业素质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人文教育和其他通识课程中。

(二)建立职业素质标准体系

高职院校教师要明确职业素质的主要内容,建立完善的职业素质标准体系。

1.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要让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青年。在职场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进入工作岗位后,应当正直诚信,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让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和职业,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要想完成某个项目和工作任务,往往需要多人共同合作,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素质会影响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只有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保障平和心态,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3.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同事相处时,要保持文明礼貌,与其他工作人员团结互助,在工作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4.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学生需要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职业理想,对未来工作的种类和性质有所规划,对工作中的成就有所追求,职业理想能够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关键时刻为学生提供指导,使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

5.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当学生具备更高的职业能力时,就会具有更高的职业活动效率,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应当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教师还要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体现出学生独特的优势。

6.教导学生职业礼仪,在职场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良好的职业礼仪有利于推动学生个人发展,使学生获得事业上的成就。

7.培养学生的职业交往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要在教学和实践指导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8.提升学生的职业创新素质,使高职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三)建立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

高职院校要注重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就业导向下建立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为基地的建设提供资金、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在实践教育和创业指导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创建对应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高校可以和企业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在双方的合作中,还可以制定实习生签署计划,让学生参加企业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习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很多高职学生的创业积极性较低,为了激励学生参加创业活动,高职院校要大力支持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在创业孵化基地中展开创业指导,在创业创新中,学生会充分了解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对类似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创业计划,在创业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创业过程中积累创业经验。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以此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创业[1]。

(四)采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

高职院校对职业技能型人才进行培养时,要想有效提高人才的职业素质,需要创新教育方法,高职院校可以在人才培养中采用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确保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校企合作中采用“2+1”合作办学模式。当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时,需要了解和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了解企业的工作要求,按照工作岗位的要求展开各项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工作人员接触,还要处理好自己与上级的关系,在实习期间,学生会了解基本的社交礼仪。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下,学生必须调整自己的状态,认识到学校生活与职场生活的差异,要独立处理复杂的工作,还要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与合作,当工作出现问题后,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对于“2+1”合作办学模式来说,高职学生需要学习两年的理论知识,在第三年应走进企业顶岗实习。通过“2+1”合作办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联系起来,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工作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在未来就业中更快适应工作环境,转换到工作状态[2]。

(五)通过校园文化培养职业素质

高职院校要在就业指导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将职业素质的相关内涵融入校园文化中,通过校园文化影响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诚信敬业的重要性,重视个人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实习和工作中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高职院校要明确各专业的特点,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大力支持学习型社团,确保社团成员能够掌握职业技能,在社团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职业品质,遵守一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兴趣社团的管理,如合唱团等,对社团中的学生展开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开拓进取的崇高精神。高职院校还可以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由协会成员提供公益活动信息,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在公益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就业指导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会全面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的职业技能。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协作能力。高职院校要利用校园文化熏陶学生,开展模拟招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就业创业活动等,在多种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3]。

(六)将职业认证与专业考核相结合

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实施双重毕业制度,将职业认证与专业考核结合到一起,学生不仅要获得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还要参加职业认证考试,获得职业证书,确保学生具有职业资格。毕业证书能够证明学生顺利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掌握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但是在社会中,职业证书具有更大的效力,企业更看重职业证书,如果学生只拥有毕业证书,没有获得职业证书,有可能会因此降低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为了提升学校的就业率,使学生成功就业,高职院校重视职业认证,将专业教学和职业认证指导结合起来。高职院校要建立职业认证体系,将职业认证融入专业考核中,在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在未来就业中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4]。

(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了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对企业工作经历比较丰富的教师进行培养,确保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充分了解当前企业的实际状况,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让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确保教师能够了解行业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就业指导和职业素质培养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可以从社会层面聘请专业技术人才,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对学生进行教育,为学生介绍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高职院校可以向社会公开招聘技术人才,邀请工程技术人才进行教学,在课程中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应当在就业导向下展开职业素质教育,树立就业导向教育理念,根据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建立层次化课程体系和职业素质标准体系,积极创建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学校还要将职业素质融入校园文化中,将职业认证与专业考核相结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职业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校园文化素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