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融入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的策略研究

2024-03-22 16:49覃元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3期
关键词:五育博物馆教学策略

覃元励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融入博物馆开展的研学课程实践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先是阐述了博物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五育”并举和博物馆教育理论进行概念解析,提出了教育目标和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探讨实践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的策略,以期为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教学策略;中小学生研学;博物馆;“五育”并举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3.020

0 前言

博物館作为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的重要场所,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接触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而且通过观察、互动和实践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演进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逐渐备受关注。这一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研学是通过实地参观、体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能力。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旨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由此,将义务教育新课改教学理念融入博物馆开展的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不仅可以深化博物馆教育改革、提高博物馆教育的专业性、促进社会教育质量的提升,还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然而,目前博物馆对中小学生开展的研学实践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与学校教育脱节、教育内容及形式单一、教育效果难以评估等。因此,博物馆如何创新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丰富研学课程内容、增强博物馆和学生的黏性,已成为博物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博物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1 延展学科知识

博物馆作为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宝库,收藏、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传统文化艺术、自然生物标本、科技文化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实际的学习场所。通过参观博物馆,学生感受真实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各个学科、领域的丰富知识和发展进程。学生通过近距离观察历史文化遗存,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和变迁;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衰历程,体会传承的意义;还可以认识自然、生物标本,了解动植物的特征和生态环境,进而深入学习生物、地理等科学知识;更可以触碰研学实践互动装置,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技能。

1.2 激发学习兴趣

博物馆精心策划和布置的展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思考。通过生动的描述结合多媒体技术辅助等展示方式,将知识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观展时,学生可以通过聆听、触摸、操作等体验方式,深入了解展品的特点和原理,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动力。此外,一些博物馆的文保实验室会不定期地对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深入学习和参观机会,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实践需求,让他们在研学实践教育中感受学以致用的魅力。另外,博物馆也会提供专业的讲解和导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展览,快速地掌握知识点。博物馆所呈现的学习氛围可以对学生产生正向的教育引导,鼓励学生愉快、自主地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内驱力。

1.3 培育审美素养

文化艺术作品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们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所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在博物馆里,首先学生可以近距离观赏到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文化艺术作品,如书画、雕刻、陶瓷、服饰等。通过欣赏不同的作品,可以去理解、归纳创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感受作品的创作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其次学生可根据学校里习得的艺术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色彩运用、构图结构、线条表现等,深入剖析展品,加深对展品的理解,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提升审美情趣。最后文化艺术作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欣赏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学会在不同的事物中发现美。

1.4 启发思考和创造力

对展品的观察和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在研学实践教育中,通过细节观察、结构分析、内容整理、提出问题等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建立批判性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理性地思考问题、深入地剖析问题,并且快速地解决问题。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对展品的解读和理解,发挥想象力,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并与他人展开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创意。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智育水平和社交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5 培养社会责任感

博物馆内展示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历史遗迹、传统文化艺术作品、民俗文化、非遗技艺等。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可以在博物馆中寻到它们的身影。通过学习和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存在价值,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可以向学生传递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遗址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可以给学生带来最直接的身心震撼,使他们切身地感受到文化遗产的脆弱,了解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保护的紧迫性,从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通过研学课程实践教育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的行动中,如参与志愿者活动、学习非遗技艺等,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2 概念解析

2.1 “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五育”并举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仅要注重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艺术修养和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智慧、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通过德育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是智育。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以及广泛获得综合知识的能力。通过智育教育,使学生启思益智,扎实学习学科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分析思维、求解性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提高学习效能,塑造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是体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育,不仅使学生强健体魄,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四是美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提升个体的艺术素质和创造力。通过美育教育,如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增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判断力,培养学生的坚毅力、持恒力和创造力,提升审美情趣,拓宽视野,丰富人生体验。

五是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劳动价值观,学生通过参与博物馆研学课程中的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可以获得劳动技能,提升生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2.2 博物馆教育理论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不仅是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文化场所,还担负着社会教育的功能。博物馆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了多种体验,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展览及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公众的求知兴趣。博物馆教育注重多感官参与式体验,可以通过开展儿童夏令营、专题工作坊、讲座等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发挥社会教育的职能。

一是博物馆教育强调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参加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通过观察、触摸、聆听、互动体验等教学方式,可以与陈列展品进行交流互动,从中获得知识和思考。

二是博物馆内的展览常以多学科知识综合展示的方式呈现,如历史、人文、艺术、科学等,突出展示社会文明的多样性,展现不同的文化、观点和经验,有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是博物馆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研究性学习。科学地开发利用博物馆馆藏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通过观察、分析、提问、讨论等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博物馆教育强调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馆校合作是促进场馆教育职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方式,可以使馆、校特有的优势形成资源互补,创新教育内容的生产和传授模式,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3 策略研究

3.1 教育目标

要实现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实施的机制创新,需明确相应的教育目标,切实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有机结合,实现由“五育”并举到“五育”融通的演进,深化博物馆教育革新。

3.1.1 德育目标

利用博物馆的展覽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社会伦理、公民意识、个性自由意识、个人权利意识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3.1.2 智育目标

博物馆在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的设计上,既有贴近生活的古人服饰、美食等内容,又有语文阅读、美术设计、历史研究等多学科知识,将博物馆资源与学科资源巧妙结合,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科应用兴趣,拓展知识领域和学科视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创新思维。

3.1.3 体育目标

博物馆可以将传统体育活动和运动项目相融合,尤其是体育类博物馆,可以衍生出的投壶、弹弓等各种形式的竞技游艺活动创新体验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体能、动能、协调性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1.4 美育目标

博物馆展览是美育的重要平台和途径,展览的设计、展品的陈列和展品本身都具有艺术性,博物馆创新展览展示,优化公共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艺术涵养,增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1.5 劳动教育目标

博物馆可以将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开发与工作坊相配合,开启劳动研学之旅,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可以了解到许多书本知识所无法传授的实际经验。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工作,也能体会劳动的辛苦,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又能铸牢其勤勉自律、创新实干的实践精神。

3.2 教学设计

在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博物馆可根据馆藏特色设计科学合理的研学主题和内容,选择适配的教学方法,结合导览解说、实地观察、互动体验等研学方式,融会“五育”的教学目标,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同时有计划、有目标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写作、展示等学习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德育方面,可以通过展示历史人物的品德和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在智育方面,可以通过展示社会、自然、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激发学生建立对比思维,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在体育方面,可以通过展示传统民间运动的发明历史和发展等,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在美育方面,可以通过欣赏文物艺术展品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五在劳动教育方面,可以通过展示传统手工艺品、农具和活态非遗展示等,引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实施与评价

4.1 实施策略

4.1.1 整合课程资源

将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与各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深化博物馆第二课堂的功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如将历史授课安排在博物馆内,研学老师一边解读文物,一边梳理时间脉络,让学生在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的同时,加深对知识框架的构建。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在博物馆开展传统文物鉴赏活动和艺术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和创造力。此外,在地理、生物、物理等学科中,可以引导学生到自然生态博物馆、科技博物馆中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究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时,研学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将知识融会贯通,提升学习成效和综合能力。此外,不仅要推进学科教育融入博物馆教育,还要实施反向教学倒流,让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走进校园,加强馆校合作,优化综合实践课程形式,形成长效良性的教学互动。

4.1.2 制定教学计划

对于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的规划与设计,应加强顶层设计,可根据义务教育新课改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年级特点,明确可融合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制定详细、标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相匹配,切实加强“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的推进和落实。

4.1.3 培养师资队伍

应加强博物馆师资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多由讲解员充当研学老师的身份,讲解员综合知识储备虽相对突出,但教学理论方面相对薄弱。博物馆应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培育专业专职的研学老师,为优化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和提供优质教学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博物馆还应展开对研学老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培训,针对学校教学大纲、学生学龄特点、学生心理特點等方面进行培训,编撰适配中小学生不同学段的讲解词,规范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实施的行为规范等。

4.2 评价体系

博物馆应结合“五育”的教育目标,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同时要具备快速整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校、家庭高效地开展教育观察,及时反馈研学活动的成效。

一是德育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的行为举止、参与度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价。

二是智育评价。通过考查学生对博物馆展览或是文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知识面的拓展度及应用能力等方面来评价。

三是体育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博物馆体育类研学活动中的身体活动和运动能力表现等方面来评价。

四是美育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博物馆展品的审美体验,树立“美”的标杆,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以此评价美育效果。

五是劳动教育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博物馆劳动类研学活动中实践操作和技能掌握程度等,以此评价劳动教育效果。

以上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合使用,具体有行为评判、互动问答、问卷调查、作品评选、教师评分、自我评分等评价方式,以全面评估学生在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中的“五育”发展情况。同时,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他们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博物馆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场所,可以通过研学实践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结语

总之,将“五育”并举融入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通过合理设计研学课程和实施相关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加强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成本投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活动,博物馆应精心设计策划研学实践教育课程的内容,经常性组织开展参与面广、实践性强的展示教育活动,推动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的开展。

猜你喜欢
五育博物馆教学策略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博物馆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