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艺术在博物馆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与实践研究

2024-03-22 16:49杲晓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3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博物馆

杲晓丹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讲解艺术是普及大众知识、建构文化回忆的主要手段,其在博物馆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越来越突出的角色。如何通过讲解艺术提高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效率,实现大众化、高质量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是当前博物馆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讲解艺术;博物馆;文化传播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3.026

0 引言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有更多人愿意在业余时间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博物馆具有传播历史文化的社会功能,为实现这一功能,讲解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并对文物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向参观者传播历史文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博物馆讲解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讲解员对文物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1 讲解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1.1 提供知识来源,提高参观者文化层次

博物馆中的文物是无法被取代的,它能直接呈现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讲述一个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文物讲解工作是通过对每一件文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进行阐述的方式,引导参观者跟随讲解,跨越时间,进入文物所处的年代,领略古人的智慧和璀璨的文明,在不经意间对每一位参观者产生影响,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文物讲解的主要目的是让博物馆展柜中的文物“活”起来,参观者可以通过讲解员的讲述更加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讲解员应根据参观者的不同性格及年龄,在讲解中进行多种讲解风格的转换。但真正吸引游客的,是讲解内容的知识含量,这也是提高观众文化层次的重要内容。

1.2 满足参观者学习兴趣,并深入体验文物带来的乐趣

参观者来到博物馆,他们对博物馆陈列的文物有一定的兴趣,讲解员可以对藏品特点、历史价值等进行全面的讲解,使其求知欲与探索欲得到充分满足,从而给参观者较好的参观体验。参观者在职业方向与年龄方面存在很大差别,自然而然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讲解员在对每一件文物都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征,根据参观者的兴趣对文物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可以调动现场的氛围,也可以提升参观者的参观体验价值,还可以让他们更愿意接受新的知识。讲解员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在讲解中要留意参观者的反应,提供他们所喜欢的讲解,同时讲解中也要与他们进行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

1.3 拉近文物与参观者的距离,增强其文物保护意识

随着更多的参观者走进博物馆,文物讲解可以提高参观者对文物的重视,增强他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讲解员可通过讲解让参观者深入了解文物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并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传递给他们,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所以在具体的讲解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阐释。例如,对文物蕴含的多重内涵、历史价值等进行阐释,使参观者置身于有关的情景之中;为人们展示文物发掘、文物保护相关视频和文字资料,向参观者宣传文物保护工作的内容,加深大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了解,增强其文物保护意识。一般情况下,文物的展示形式以陈列为主,并不能充分满足参观者的需求。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不断变化,有更多人喜欢上了博物馆,应当将博物馆看作一个可以让公众陶冶精神的地方,缩短文物和参观者之间的距离。

1.4 了解城市变迁和发展规划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对它进行有效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对文物进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现代博物馆不仅展示历史文物,还展示城市的历史变化和发展规划,让游客在讲解中回忆过去,了解这个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

2 博物馆文化传播中讲解员需要具备的能力

2.1 以“讲”为主,做到“讲”与“解”结合

在博物馆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讲解员要由点及面地对文物和文化知识進行讲解,这是博物馆讲解人员的基本技能。重点是“讲”,把最基础的东西用口述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位参观者。在讲述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的“解”,以便更好、更直接地展现文物的价值和意义。博物馆讲解工作不仅要忠于文物本身,还要反映时代精神,这就需要讲解内容是通俗易懂的,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讲解的时候要旁征博引,有理有据。

2.2 注意讲解的艺术性,使工作极富魅力

在进行讲解前,要编写出高质量的讲解词,这是做好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基本和前提。一篇优秀的讲解词,首先要保证其表述的准确性,解说员要努力使讲解内容通俗易懂。同时,博物馆的讲解员也要确保讲解语言的真实性、专业性,避免讲解内容的张冠李戴。其次,在讲解的时候还可以融入一些鲜为人知的知识点,这会成为讲解的精彩之处。为此,讲解员应挖掘文物的所有背景资料,将一些鲜为人知的知识点穿插到讲解之中,从而更好地展现文物的文化内涵。或是以绘声绘色的情节点缀其中,展示文物的制作技艺、使用方法。在具体的讲解中,要做到资料准确、解释科学,但又不能过多掺杂,否则会使主题变得很混乱。

3 博物馆文化传播中的讲解艺术

3.1 语言艺术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可以让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使观众与文物建立起一种强烈的共鸣,从而让观众能够积极地去了解历史和文化。超过90%的国有博物馆都是对参观者免费开放的。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许多参观者乐于走进博物馆,走近文物、走近历史。

山丹县博物馆每年都会不定期举办社教活动,如流动展览进乡村系列活动,通过展示文物、讲解文物知识、派发宣传单等方式,将文物带到老百姓的家门口,为老百姓提供面对面的、贴心的服务。开展这些宣传活动,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文物是见证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据,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对文物的认知和理解,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举办这些活动也能把大量的观众都吸引过来,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讲解员语言艺术技巧的熟练度和控场能力。此外,也让博物馆的观众范围变得更广,包括小学生、老年人,他们都要依赖于讲解员才能真正理解历史。同时,对于不同的观众,讲解人员所运用的表述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与未成年群体进行沟通时,应该采用简洁、活泼的语言,以充满感情的语气并结合某些身体动作,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这个文物的相关知识。若观众有较高的学历和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则可以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解。其实,为了使文物表现出最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符合观众的需要。讲解员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保持栩栩如生的语言艺术性,讲解人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以及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撰写有差异的讲解词,还可以适当地添加叙述情节,让受众能够更容易接受。讲解员还要注意情境的渲染,用生动的语言来增强讲解的感染力。

3.2 情感艺术

在没有发现新的东西以前,人们往往会重复地去看同样的东西。在此情形下,若再以同样的方式来讲解,则会使观众的兴趣大打折扣。讲解员要依托于情感艺术充实讲解内容,使观众与文物、讲解员、博物馆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情感认同常常是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假如两个民族之间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就很难感受到文物故事中蕴含的感情。这就需要讲解员与参观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对参观者都是来自哪个城市或国家进行充分了解,并及时发现观众的文化认知与博物馆当地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此外,本地博物馆也会引进许多其他地区的特色展览,以“求新”的观点让观众从各个方面去感受文物,讲解员此时就要做好文化引导,让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其他地区的文化。

3.3 态势艺术

讲解艺术也表现在礼节上,中国是一个文化之邦,在讲解的同时也要继承礼节。讲解员们的讲解风格各不相同,或轻松幽默,或温和优雅。讲解是真正展现讲解员人格魅力的时候,首先要确保自己的语句通顺流畅,避免在与观众进行沟通的时候产生磕巴、语句不连贯的情况。其次,说话的声音要尽可能的柔和,不要太过强硬,以免引起听众的紧张情绪。要像和观众谈心一样来做讲解工作,充分体现出讲解的艺术。在任何场合,讲解人员都必须举止优雅,不得佝偻着身子,或随便倚着扶手。在讲解刚开始的时候,应该面向观众,侧着身子,在介绍的时候,可以用手势来引导,但是要注意保持一个正确的姿态,不要用一只手去指什么东西,也不要去指什么人,那样会很失礼。

4 提升博物馆讲解员讲解水平的措施

4.1 讲解要做到因人而异

博物馆的讲解是面向大众的。博物馆的受众具有不同的人口学特点,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参观目的等方面存在不同,这也直接导致受众的兴趣点不同以及对参观内容的不同接受度。但是,他们都对博物馆中的文物、文化、历史等十分关注。为了让讲解能够符合参观者的需要,并取得最佳的讲解效果,就必须对参观者进行调查和分类。比如,要了解参观者的兴趣、需求和特征,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向参观者传达相应的信息。例如:2022年11月2日,山丹县博物馆在马营镇马营村开展了流动展览进乡村活动,工作人员为群众派发了一份文物小册子,并做了文物展板的讲解,为群众讲解文物知识;之后又在当地学校开展了“博物馆文物走进学校”的活动,讲解老师为八年级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精彩的“世界文物共享课”,并向孩子们分发了一本关于馆藏文物的小册子,带领孩子们参观了馆藏精品文物展示展板。从这两个例子来看,他们的文化程度和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区别,所以讲解工作人员在进行讲解时也要因人而异进行。

4.2 利用新技术优化讲解手段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博物馆加大投资引入了许多辅助仪器,为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讲解员在讲述历史文化的同时,还会示范如何使用各类仪器,以使解说工作变得更加生动。2020年,山丹县博物馆以“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为核心,举办了一场以“古韵青花”为核心的网络直播展览。展览在抖音和快手两个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展出了一批由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先生捐献的精美青花瓷。这一场现场直播不仅向人们传达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还让人们对这座博物馆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弘扬艾黎的精神、讲述我们的文物背后的故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博物馆运用新技术进行社会教育工作的有效路线。

4.3 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

要成为一个称职的讲解员,光靠背诵并熟悉解说词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层次、较高的知识水平、完整的知识结构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驾驭语言的技能。因此,讲解员要仔细地对文物知识进行学习和分析,并对讲解内容进行梳理,做好案头工作。只有这样,讲解员才可以将想要表达的内容流利讲述下来。在讲解结束后,便要开始解答听众的疑问,面对参观者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人甚至会感到手足无措,将自己熟知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要想应对这一难题,就必须提高应变能力,对展品的有关内容进行多次阅读,并将其背得滚瓜烂熟,对观众可能会问的问题进行预演,为解说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博物馆还应该通过举办研讨会,强化讲解人员之间的交流,将最先进的讲解技能传播出去,充实讲解人员的工作经验,从而提高讲解人员的综合素质。

4.4 重视对肢体语言的运用

肢体语言,也被称为“身体语言”,它是一种用身体动作来替代或补充言语的沟通手段。在讲解时,恰当的身体语言可以拉近讲解员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能更有效地传达讯息,达到最佳的解说效果。在心理学中有个术语叫作“首因效应”,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另一个人时,往往会因为最初的印象而对其做出评价。根据调查,在45秒的时间里,你就会对一个人有一个第一印象的产生,如果你对这个人的印象不是特别好,那么以后想要再见到一个人都很难,更别说以后的合作了。讲解员要想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就需要遵循相应的礼节。博物馆讲解员若能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便可与有声语相结合,传达讯息。例如,通过手指的动作来表示物体的数目或类型,为了表达心中的情感,还可以以手掌或手臂的动作进行辅助,对语言进行补充。通过表情语、手势语和体态语等多种方式来向参观者表达出真实情感。肢体语言的运用能极大地提高通过声音来传达的讲解效果。

5 结论

随着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越来越凸出,文物讲解工作也越来越重要。这不仅仅是对文化的科普,同时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才能让讲解工作变得更理性、更规范,让它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笔者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文物的保护和宣传做出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参考文献

[1]李思陆.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与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6):240-241.

[2]张南.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技巧探究[J].中文信息,2023(4):206-208.

[3]王艳冰.基于激發文物活力的博物馆讲解艺术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0):77-80.

[4]冯婉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的分层培训和管理:以广州起义纪念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13):70-73.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博物馆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