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瓷器质地演变的探究

2024-03-22 20:24王翔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3期

王翔宇

摘 要:德化窑是我国南方著名的非官窑窑场之一,主要以烧制白瓷为主,同时兼烧青釉瓷及釉下彩。其烧制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真正形成自己独特烧制瓷器风格当属宋代以后。在此时期,德化窑在不同朝代的不同地区虽然都烧制白釉瓷,但不同阶段烧制出的白釉瓷的瓷胎、釉层的质地和颜色均有细微的不同。文章主要以已发掘的德化窑址及出土器物标本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总结德化窑瓷器胎釉原料、窑炉及窑具的发展和演变规律,以揭示宋代以后德化窑瓷器发展的科学技术内涵。

关键词:德化窑;烧制工艺;演变与发展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3.031

福建德化坐落于福建省中部地区,四周环山,河流众多,森林资源和高岭土矿非常丰富,这造就了德化窑得天独厚的瓷器生产条件。德化窑是我国南方地区颇负盛名的地方窑场。德化在新石器晚期开始烧造陶器。唐朝时期的《陶业法》记载并传授制陶工艺,但此书现已失传,因此说唐五代时期德化已开始烧制瓷器的证据稍有不足。宋元时期青白瓷大量出口外销至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菲律宾发掘的遗址和墓葬中最多。明代德化窑的烧制达到巅峰,这一时期的德化窑瓷器釉色白如凝脂,胎质细腻,大量出口欧洲国家。以其特有“象牙白”闻名中外,法国人称其为“中国白”,是中华陶瓷烧造史上的艺术珍品。清代后期,因为“闭关锁国”政策,依赖出口贸易的德化在社会经济中开始由盛转衰,白瓷的原料加工和制作工艺已经不如前朝。除白釉瓷外,德化窑还烧制青白釉、釉下彩和黄黑釉瓷器。本文主要以已发掘的德化窑窑址及器物标本为对象进行研究,以揭示宋代以后德化窑瓷器发展的科学技术内涵。

1 德化窑不同時期的质地类型

不同时期的德化窑器物,其器型和胎釉是不同的。通过研究碗坪仑窑、屈斗宫窑和祖龙宫窑遗址出土的器物标本发现:宋元时期所烧青白瓷釉色偏白泛青,瓷胎的透光度不如明代,主要以刻花、划花纹装饰。器物以日用器皿为主,有碗、盘、碟、盒、壶等。其中盒子多见,式样有圆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种,盖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纹饰(图1、图2)。明代白瓷发展达到巅峰,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可见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德化窑因此闻名于世。器型除保留前朝的常见器型外,还增加了佛像和人物雕塑,如白瓷观音、达摩塑像等。这些塑像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画细腻,衣纹深而洗练,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这类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等人的印记(图3、图4)。清代德化白瓷与明代白瓷的区别在于釉层微微泛青,与明代器物相比,釉的质感较硬(图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胎釉和烧制工艺的演变。以下我们通过对胎釉进行化学分析以及从窑炉和窑具的演化发展来解释此现象。

2 瓷土原料的改变

陶瓷分三相,即晶相、气相和玻璃相,这是陶瓷的基本属性。晶相是陶瓷晶体结晶的微观结构,由晶体中高分子链的构象及其排布所决定。玻璃相又称为冷液相,陶瓷显微结构由非晶态固体构成的部分,存在于陶瓷的晶粒与晶粒之间,起着黏合的作用。气相是指陶瓷组织内的气孔。气孔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从本质上看,德化窑瓷器不同时期的主要区别在于三相的不同。

德化境内山地众多且多为瓷土矿山。《德化县志》记载:“泥产山中,穴而伐之,便出之。”中国著名地质学家高振西对德化地区调查后指出,德化的瓷土都是由石英斑岩或长英岩等富含长石的岩石风化后形成,多呈脉状不规则形状,主要产生于白垩纪的火山岩中,近地表的部分风化程度较深,可以制作瓷土(胎),深处的部分风化程度较轻,可以制作釉料。此调查报告也验证了《德化县志》的记载。

通过对碗坪仑窑中出土的北宋和南宋的陶瓷标本、屈斗宫窑出土的元代和清代陶瓷标本以及祖龙宫窑出土的明代陶瓷标本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宋代以后德化窑陶瓷的瓷胎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在71%~78%间波动,氧化铝则在16%~22%间变化。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也没有规律可循。这说明德化瓷器在近千年来的制瓷历史中,德化当地的制瓷工人并不在意瓷土原料的改变对德化窑瓷器的特征带来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德化窑瓷器在它的整个烧制历史中,始终采用原始瓷土作为生产原料,未加入新的材料,即通常所说的“一元土配方”。

各时期德化窑瓷片标本的瓷胎透光度不同,在研究瓷片标本后发现,二氧化硅和氧化铝比例的改变直接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德化瓷工采集高岭土矿后,经过水碓的作用将矿石舂捣成粉,在水池中经过沉淀后,上层漂浮的是软土,下层沉淀的是硬土,氧化铝的分子量大于二氧化硅,故氧化铝沉淀在池底,这一工艺将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分开。将软、硬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通常是软三硬七,此技术可以解决原生高岭土矿所制瓷器烧制过程中不耐高温、易变形的缺点。需注意的是,淘洗次数越多,虽然能提高氧化铝的含量使其不易变形,但也会提高三氧化二铁的含量,这对于制作精良的白瓷来说是致命的伤害,所以说并不是淘洗的越精越好。另外,瓷胎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非常低,含量为0.3%~0.6%,这是历史上其他任何窑口瓷器都没有的特征。氧化钾的含量高,通常约占5%,而明清时期高于6%。钾长石含量的增加,直接提高了瓷胎的玻璃相,使瓷器透光度变强。由此可见,德化古代制瓷工人虽不在意瓷土原料的选取,但对瓷土加工技术的改进却影响着德化窑瓷器瓷胎的质地。

3 制釉工艺的改进

德化瓷土资源丰富,瓷土直接掺入釉灰和石灰石即可作为釉料。通过对盖德碗坪仑窑、屈斗宫窑和祖龙宫窑三个窑址的器物标本釉层进行化学分析,可以看出德化瓷的釉料也分成两个类型:一类是氧化钙的含量大于10%,大概范围为10%~12%,氧化钾的含量少于5%,这类釉料属于钙钾釉的类型;另一类氧化钙的含量在6%上下变化,氧化钾的含量多于氧化钙,属于钾钙釉的类型。这些成分改变的原因是制釉工艺不断进步的结果。同时也说明德化窑的制釉工艺随着时代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宋元时期,主要是以钙钾釉为主,但在明清时期,又以钾钙釉为主。这种变化对釉的影响是很大的。钾元素含量的增多可以明显提升釉的高温黏度。这对防止釉料在高温时的流淌性以及增加釉面的光泽度是非常有利的,尤其是对明清时期生产的陶瓷雕塑非常必要。这种高钾含量的氧化硅制玻璃釉,搭配上半透光的瓷胎,使德化白瓷呈现出玉石的质感。这种鲜明的特色可以让人们直接区分德化窑和其他窑口的瓷器,例如北方邢窑和定窑生产的高氧化铝含量白瓷,它们仅仅使用白色的釉料来掩盖粗糙的瓷胎。受益于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德化高岭土矿三氧化二铁含量极少),让德化白瓷在中国古代的陶瓷工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釉料成分配比的改变,对德化窑器物质地特征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4 窑炉结构的优化

1976年,在对盖德碗坪仑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两座损坏严重的窑址,从窑址中遗留的器物来看,其中一座窑址属于北宋时期,另一座属于南宋时期。虽然无法看出它们的尺寸和角度变化,但根据残存的窑基形态可判断属于龙窑,属于平焰式窑炉。龙窑建造在山坡上,窑口位于下方,烟道位于上方。由于有高度差,这就对火焰形成了吸力。图6为龙窑的火焰走向示意图(平焰式)。同年在对屈斗宫窑址进行发掘的时候,发现了一座形态保存相对完整的元代窑址,此窑依山而建,倾斜角度为12~22°。它的外形依旧和龙窑相似,平面呈长方形,但内部用砖砌筑了多道挡火隔墙,将一座完整的龙窑分为17个大小不同的窑室,隔墙的底部开多个孔洞,使前后窑室相接,故将此形制的龙窑命名为“分室龙窑”,当地人也称此窑炉为“鸡笼窑”。

明代以后,又出现了阶级窑。它是由原始龙窑经过分室龙窑而逐渐演化改进的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半倒焰式窑炉。阶级窑同样是在山坡上修建的,但是要比龙窑的倾斜角度更大。它由多个独立的窑室组成,各个窑室之间按序连接,呈一条直线。上边的一层窑室高于下层的窑室。每个窑室前边都有一个火膛,相邻窑室之间的火墙下部开有通火孔,将两个窑室互相连接。实际烧窑时先烧制最底部的窑室,待此窑室的器物烧制成功后,再烧制下一个窑室。按照顺序依次烧制,火焰会沿着火膛窜至窑室顶端,随后由火墙下部的火孔吸引进入下一窑室,经由最后窑室的烟囱排出。这种经过改进的窑室相比传统的龙窑可以更好地节约燃料,提高窑室的温度,控制窑室内的氧化还原气氛,并且可以增加单次烧制的产量,比龙窑更具有优越性。在燃料的选取上,德化窑只使用松木,松木天然油脂含量高,相对于其他的木材,可以更好地达到烧制温度,这也得益于德化县丰富的自然森林资源。图7是阶级窑的火焰走向示意图(半倒焰式)。

纵观发掘出土的德化窑瓷器标本,不难发现德化窑器物在不同时期外观颜色上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白色中透露出微微的青色,即青白瓷;第二类是白色中微微泛黄,即象牙白。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烧窑时窑内的氧化还原气氛。德化窑瓷器釉料中含有三氧化二铁,此物质在还原气氛时,极容易转化为低价态的铁元素,呈现青色;在氧化气氛时,很难转化为低价态,故呈黄色。因为釉料中含有很少的三氧化二铁,所以只会呈现淡淡的青色或黄色。宋代以前,德化窑瓷器都是在龙窑中烧制的,由于窑室构造的原因,恰当的控制进气量,如适当的关闭进气孔洞,窑室内部形成缺氧状态,就会形成还原气氛,容易烧出还原焰。同时火龙窑的冷却速度也很快,器物都泛青色,所以龙窑适合生产青瓷或青白瓷。明代以后,由于窑工对火龙窑的改进,制造出了阶级窑,燃料燃烧极为充分,更容易烧出氧化焰,这就使德化窑瓷器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即“象牙白”。如果这种颜色再深一些,就会微微泛红,这种颜色被称为“孩儿红(像婴儿皮肤一样的颜色)”,这是极其珍稀的颜色。由此可见,窑炉结构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化窑器物的特征。

5 窑具的改进

窑具的改进通常也影响着一个窑厂的烧制水平。窑具包括托盘、托柱、支钉、垫圈和匣钵等。在清理发掘碗坪仑窑遗址的北宋堆积层时,发现最多的是托盘和托柱(图8)。这类窑具是烧制盒类器物的专用器物。烧制时把托盘、托柱一起叠放,上面放置待烧的盒子。一般可以堆叠5个左右。这一层的堆积没有发现匣钵,说明当时的烧制工艺是让器物直接接触火焰烧制,此工艺容易使器物上落柴灰,导致洁白无瑕的白瓷出现黑点瑕疵,并且火焰直接接触器物,会使器物受热不均匀,器物容易变形。在南宋的堆积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匣钵,没有发现北宋时常用的托盤和托柱。同时发现了垫圈,这是专门烧制芒口瓷器的辅助工具。实际操作时,将待烧的器物倒扣在垫圈上,整体放在匣钵中,依次叠放,匣钵层层相叠。说明南宋时期德化窑场普遍采用芒口覆烧工艺,此工艺避免了器物与火焰的直接接触,使器物受热均匀,并且不易落灰。覆烧工艺进一步使器物不易变形,可以生产更加轻薄的器物;在对屈斗宫的窑址进行发掘时,在元代的堆积层中发现大量烧制芒口瓷器的垫圈,匣钵的种类也变得丰富起来。说明元代时期的德化窑烧制工艺在宋代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有所发展。同时也发现各类垫钵,这种异形匣钵的使用可支撑匣钵的摆放。此外还发现少量的托盘和托柱,这是烧制口沿和底部无釉的碗碟等器物时使用的。

6 结论

德化窑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在瓷土的选择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在釉料配方的比例上,三氧化二铁变少,氧化钾含量增加,氧化钙逐渐减半,钙钾釉向钾钙釉过渡,使德化窑瓷器透光度增强,玻璃相变高。再加上窑工对窑炉形制的改进,让德化窑瓷器在氧化烧制气氛或中性烧制气氛中,保证了器物可以稳定地形成“猪油白”或“象牙白”的独有特征,这种平焰式窑向半倒焰式窑的发展,是窑炉发展史上的一个突破,也是窑炉技术进步的标志。匣钵的使用使这种“白”更加“一尘不染”。从德化窑器物的各种物理性质来看(白度、密度、吸水率、玻璃相、气相等),后期的德化窑白瓷拥有相当高的品质,与当代烧制的瓷器一般无二。

参考文献

[1]栗建安.德化明代窑址的发现与发掘[C]//郭景坤.02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2]李伟东,鲁晓珂,粟建安,等.德化窑白瓷的科学研究[C]//王龙根,周健儿.12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2.

[3]德化古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队,《屈斗宫窑址发掘简报》编写组.福建德化屈斗宫窑址发掘简报[J].文物,1979(5):51-61,103.

[4]李清临,孙燃.中国古代陶瓷窑炉分类浅议[J].江汉考古,2017(6):61-70.

[5]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人文分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