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清瓷器上的八吉祥纹

2024-03-22 20:24李概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3期
关键词:明代清代文化

李概

摘 要:中国瓷器自古以来凭借着精美的造型、典雅的外表、富有内涵的纹饰享誉全球。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高峰,这两个时期的瓷器纹饰具有鲜明的特点,极具研究价值,八吉祥纹饰是其中的代表。明清两代八吉祥纹饰在其组成、形象、用途和文化内涵方面既有共同特点也有不同之处。明代的八吉祥纹饰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且在民间流传较少。清代的八吉祥纹饰摆脱了宗教色彩,被赋予新的含义,在各地都广泛使用。

关键词:八吉祥纹饰;明代;清代;文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3.032

0 前言

明清时期是瓷器的发展高峰期。明清时期的瓷器纹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状况,明清瓷器上的八吉祥纹饰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纹饰。它取材于佛教文化,将法轮、法螺、宝伞、白盖(幢)、莲花、宝瓶(罐)、双鱼、盘肠的形象艺术化地绘于瓷器之上,作为吉祥象征。本文阐述八吉祥纹的起源,分析明清两代瓷器八吉祥纹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1 八吉祥纹饰的起源和发展概况

八吉祥纹是佛教纹饰之一,其起源来自当时的天竺佛教,也就是现在的印度佛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是东汉,印度佛教中的密宗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密宗的两位大师—善无畏三藏和金刚智三藏将印度佛教密宗文化传入中国,八吉祥纹饰也随之首次出现在唐代佛教绢画上,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八吉祥纹饰由佛教传入中原后,人们将它们绘于敦煌莫高窟的佛像壁画上,每两个八吉祥纹饰之间都用吉祥结串联在一起,并且没有固定的顺序,所以最初的八吉祥纹是由八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纹饰。

八吉祥纹分别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幢)、莲花、宝瓶(罐)、双鱼、盘肠八个图案组成,它们各有不同的寓意。法轮:在古印度,轮是武器的一种,后传入佛教,转变成一种循环往复不会停止的象征。法螺:传说佛家创始人释迦牟尼讲解佛法时的声音像通过海螺扩音一样传播甚远,所以如今法会经常通过吹响海螺来纪念释迦牟尼。宝伞:古印度时,贵族、皇室成员出行时将伞作为仪仗器具,来宣示自己的崇高地位。因此佛教也以伞作为器具来象征佛祖佛法的权威。白盖(幢):由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演变而来。佛教用此来象征佛门的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莲花:莲花在佛教中地位十分高崇,佛教以莲花来象征得道。宝瓶(罐):象征着吉祥如意,又象征着清净纯洁①。双鱼:在佛教中象征着自由与解脱,又象征着永生。盘肠:在佛教中代表奉献和智慧。在印度佛教的初期艺术中,它们大多出现在佛祖悟道成圣的壁像或图像中,作为佛祖手指所持之物,其中法螺、法轮和莲花居多。

八吉祥纹饰首次显现于瓷器上并且有切实文献记载和实物资料是在元代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窑卵白釉瓷上,用印花手法将八吉祥纹饰印制于瓷器表面。元代,八吉祥的主要用途依然是作用于佛教的各类贡品和器具上,并且还没有固定的纹饰顺序,风格也较为简约、敦厚。在随后的发展中,人们不断地将八吉祥纹饰用于装饰,它所蕴含的佛门宗教意义渐渐被淡化。直至明清两代,人们以它的独特造型用来寄托对于生活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在此背景下,八吉祥纹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清朝时期八吉祥纹饰已极为流行,常和折枝莲或缠枝莲组成莲托八吉祥纹,并成为皇家贡品。

2 明代瓷器上的八吉祥纹饰

明代统治者延续了元代对于藏族的统治,由明朝廷对西藏宗教统治者进行册封,使西藏承认明朝廷的统治权,每年明朝廷都会赏赐给西藏大量的绘有佛教纹饰的瓷器,其中八吉祥纹饰瓷器占绝大多数。明代早期的八吉祥纹饰主要继承了元代的风格样式。自元代起,西藏对这种形式的瓷器十分喜爱,因此明代大量烧制八吉祥纹饰瓷器并运往西藏地区。在此过程中八吉祥纹饰经历了发展变革,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样式。过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是—明早期:洪武至宣德朝;明中期:成化至嘉慶朝;明后期:万历至崇祯朝。

明早期,永乐和宣德年间。有不少的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都能够证明,在此期间官窑大量烧制绘有八吉祥纹饰的瓷器,以此作为宝物赏赐给西藏宗教领袖,特别是宣德八吉祥纹青花瓷,许多器物仍然保存于西藏寺庙以及故宫博物院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明宣德青花莲托八吉祥纹罐和甜白釉暗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例如,明宣德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高10.2厘米,口径28.1厘米,足径11.1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瓷器敞口,方唇,圈足。碗内白釉素面,碗外壁由青花装饰。碗口有两道弦纹,碗壁绘有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底处绘有莲瓣纹,足墙绘有朵梅纹,口沿下从右向左横书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一行款。又如明宣德甜白釉暗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高8.4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5.7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碗敞口,弧壁,圈足较高。通体及足内均施白釉,釉色白中略泛青。内口沿处暗划弦纹两道。碗心青花双圈内有一竖向长方形双线框,框内书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外壁暗划花纹装饰,近口沿处有弦纹两道,腹部为缠枝莲托八吉祥纹。近足处为一周莲瓣纹,足外墙为卷枝纹②。通过观察上述瓷器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八吉祥纹饰基本上与缠枝莲相搭配,这种缠枝莲基本上呈环形的波浪式结构,线条优美流畅,上方或者下方都留有空白,绘制纹饰的青料选用苏麻离青料,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这个时期的八吉祥纹饰的八种形态已经有了较为统一的规定,按照轮、螺、伞、幢、花、鱼、罐、肠的顺序排版。

明中期的八吉祥纹饰得到了再次发展,成化年间不但青花成就突出,而且斗彩的烧制也极为兴盛,因此八吉祥纹饰在斗彩瓷器上得以体现,并且不同于明早期的特点,它的纹饰呈现圆环状,将法轮置于纹饰的中心,四周的轮廓用单线描绘布局也显得较明早期疏松,空间也较为宽广,四周环绕其他七种八吉祥纹饰。这种组合的样式由此定型,并一直沿用到清朝。

明晚期的八吉祥纹饰在斗彩、五彩瓷器上较为多见。如明万历斗彩折枝莲托八吉祥纹碗,高8.7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7.1厘米,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外壁斗彩装饰,腹部绘8组折枝莲托八吉祥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款,外围绘有青花双方栏③。它的造型和纹饰根据成化时期的斗彩瓷器烧制,造型小巧,纹饰简单,构图疏朗,色彩丰富。

明代瓷器上的八吉祥纹饰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整个明代200多年时间内,八吉祥纹饰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因素导致的。明代的统治者对西藏的宗教文化不是特别感兴趣,只是下令烧制一批富有西藏宗教气息的瓷器作为赏赐品来巩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因此,明代八吉祥纹瓷器在民间流传使用很少。

3 清代瓷器上的八吉祥纹饰

清朝廷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比明朝更甚,设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机构来加强对西藏的统治。在严格的地域管理制度下,中原的文化在西藏地区空前的繁荣,八吉祥纹饰出现在各种瓷器上的频率远远高于明代。清代中后期,八吉祥纹饰在形式样式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清朝早期,即顺治至雍正时期。此时瓷器造型、纹饰、技法等方面大部分继承明朝的风格特色,尤其是受明代永乐、宣德的影响。明永乐、宣德瓷器上常用的海水瑞兽纹在清代瓷器上也有运用,并加绘了八吉祥纹。例如,清康熙素三彩海马八吉祥纹罐,罐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29.8厘米,口径13.2厘米,底径13.5厘米。罐唇口,短颈,圆肩,罐腹下敛,平底。内壁为白釉,外侧用素三彩修饰,它的口沿、肩、胫和罐底处有4条弦纹将纹饰分为5个部分。它的颈部和肩部分别用海水江崖和海水浪花与八吉祥纹相搭配,罐的腹部绘有四种颜色的海马,罐胫部绘海水浪花八吉祥纹,无款④。这一时期的八吉祥纹饰结构造型和布局较为精细,各部分之间留有余地。由于纹饰中没有红色颜料的原因,整体感觉典雅朴素,颇为大气,没有前朝的厚重之感,在细节方面,八吉祥纹饰的勾画方法也有些许不同,它所采用的是单线勾勒,线条明朗、细劲。在造型方面,八吉祥的排列组合顺序为轮、螺、伞、幢、花、鱼、罐、肠。八种图案的分布较为均匀,各个部分图案之间空白的面积基本相同,各个部分之间用海水纹相连接。

总体上看,清代早期的八吉祥纹饰较为写实,从绘画手法上来看,八吉祥纹饰的描绘技法精细,且由于烧制温度的掌控精准,使之艺术效果更上一层楼。

清代中期,即乾隆至道光时期,是中原与西藏地区文化、艺术交流最为繁荣的时期,尤其是乾隆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于佛教文化的极度崇拜,所以这一时期的佛教文化在瓷器纹饰上得到了重视,大量绘制佛教文化纹饰的瓷器被送入皇宫成为贡品。而作为佛教文化中的经典纹饰之一—八吉祥纹饰也因此得以流行。例如,道光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双耳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32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9.3厘米。双耳瓶为撇口,长颈,瓶颈上有一对耳朵,状似如意,瓶腹部为弧形,底为圈足,周身绘有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再以其他纹饰如蝙蝠纹、云纹、莲瓣纹加以装饰⑤。这件瓷器造型沉稳,纹饰色彩较为鲜艳,纹饰结构在紧凑的前提下又不显得混乱。这一时期的八吉祥纹饰经过了长时间的演化,其形态顺序已经基本定型,排列顺序是轮、螺、伞、幢、花、罐、鱼、肠。此外,八吉祥紋饰的构图形式上也有了一些改良和精进,在八吉祥纹饰的周围环绕以莲瓣和云状的飘带,增加了纹饰的观赏性。

清晚期,即咸丰至宣统时期,八吉祥纹饰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烧制的八吉祥纹饰的瓷器,基本延续清中期的风格和烧制手法。但在清代末期,八吉祥纹饰在排列组合上有了新的创意:将八种纹饰分成4组,每组2个纹饰。例如,清晚期粉彩八吉祥盖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7.6厘米,口径10.7厘米,足径6.2厘米,八吉祥纹饰在碗盖上以两两相组合。

4 明清两代八吉祥纹饰异同比较

明清两代八吉祥纹饰在其组成、形象、用途和文化内涵方面都有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试分析如下。

4.1 明清两代的八吉祥纹饰的相同点

4.1.1 纹饰的组成和形象

明清两代的八吉祥纹饰都由轮、螺、伞、幢、花、罐、鱼、肠八种纹饰组成,而且都与其他纹饰如莲瓣、海水纹、云纹一起组合出现。明中期和清早期的八吉祥纹饰中都有飘带或其他连接物,纹饰看起来更加生动,不会显得死板。在纹饰的搭配方面,由于宗教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明清两代的御窑厂都曾经烧制过瓷器作为赏赐品传入西藏地区,相应的瓷器上的纹饰也要符合西藏地区的审美观,因此八吉祥纹饰和其他如梵文、藏文相结合的瓷器纹饰应运而生。例如,明宣德青花藏文莲托八吉祥纹僧帽壶,高22.5厘米,口径14厘米,足径9厘米,西藏博物馆收藏。这件瓷器因形似僧人所戴的帽子,故名僧帽壶。造型为平直壶嘴,粗颈,扁圆球腹,底为圈足,壶口的内外皆绘有青花纹,颈部绘缠枝莲托八宝吉祥纹。中部有藏文装饰,足底是如意纹,底款为双圈二行六字款,上书“大明宣德年制”⑥。

4.1.2 造型方面

明清两代绘有八吉祥纹饰的瓷器造型大多是碗、瓶、罐和僧帽壶,如明宣德青花藏文莲托八吉祥纹僧帽壶,又如清代乾隆皇帝赏赐给西藏班禅的青花八吉祥纹碗。这两件瓷器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4.1.3 主要用途

明清两代的八吉祥纹饰的瓷器很大一部分是用来赏赐给西藏统治者的赏赐品,因此这些瓷器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直至明清两代的中后期,八吉祥纹饰的瓷器才逐渐摆脱宗教意义,作为普通的装饰性纹饰在中原地区流传。

4.1.4 文化内涵

八吉祥纹饰的演变作为当时汉藏两地的文化交流的缩影,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汉藏文化的碰撞、交融。加强了汉藏两地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汉藏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领土的完整。

4.2 明清两代八吉祥纹饰的不同点

4.2.1 纹饰的组成和形象

明代早期八吉祥纹饰大部分与缠枝莲结合在一起,这些缠枝莲呈现出环形的上下起伏造型。明代中期,斗彩瓷器上开始出现八吉祥纹饰,纹饰的色彩清新秀丽,周身都绘有飘带等物作为装饰。明代后期,五彩瓷器上也开始出现八吉祥纹饰,纹饰的描绘手法得到改变,纹饰呈平面化,周身的飘带也做了改动,呈现一大一小的山峰状。

清代早期八吉祥纹饰大多仿制明中期,但是构图较为严谨,纹饰描绘精细。清代中期,由于统治者的极度推崇,这个时期的八吉祥纹饰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八吉祥纹饰绘制最为用心,烧制温度色彩有严格的限制,所以烧制出的瓷器大多色彩绚丽,这个时期的瓷器在西藏和北京故宫博物院都有收藏。清代后期,烧制工艺多仿其中期,只有八吉祥纹饰的组合产生了变化,由原先的一一排列变为两两组合。

4.2.2 用途

明代八吉祥纹饰瓷器基本用于赐给西藏管理者,民间和皇宫内部很少有出现。清代,八吉祥纹饰瓷器不仅仅作为赏赐品,经过不断的演化,它已经在民间和皇宫内广泛使用,变得大众化。

4.2.3 文化内涵

明代八吉祥纹饰瓷器具有宗教特色,汉藏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甚少,也没有在民间流传。清代八吉祥纹饰瓷器在两地得到流通,朝廷和民间都有此类瓷器,八吉祥纹饰在此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宗教束缚,有了新的寓意。

5 结语

综上所述,有如下小结:

第一,八吉祥纹饰在唐宋时期便传入中原,直至元代首次出现在瓷器上。

第二,明清两代的八吉祥纹饰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过程。明代由繁到简,从典雅到柔美。清代庄严肃穆,样式繁华。

第三,八吉祥纹饰至清代中期发展至最高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中,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

注释

①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西藏文物精粹[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

②徐巍.甜白釉暗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EB/OL].[2023-12-27].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7637.

③陈润民.斗彩折枝莲托八吉祥纹碗[EB/OL].[2023-12-27].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7410.

④郑宏.素三彩海马八吉祥纹罐[EB/OL].[2023-12-27].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7272.

⑤陈润民.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双耳瓶[EB/OL].[2023-12-27].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6840.

⑥上海博物馆.雪域珍藏:西藏文物精华[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霍华,张浦生.天下收藏系列:青花瓷鉴定[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12.

[2]叶喆.中国陶瓷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534-538,601-613.

[3]吴明娣.明代瓷器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J].中国藏学,2002(3):107-116,2.

[4]石婷婷.明清瓷器八吉祥紋的发展演变[J].中国藏学,2015(3):367-371,421.

[5]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西藏文物精粹[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2.

[6]徐家星.浅谈明代陶瓷上的八宝纹饰演变:藏传佛教八吉祥纹的演变[J].景德镇陶瓷,2013(2):31-32.

[7]徐巍.甜白釉暗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EB/OL].[2023-12-27].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ceramic/227637.

猜你喜欢
明代清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