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地标农产品 赋能乡村振兴

2024-04-01 10:01张亚林
农业知识 2024年3期
关键词:威海市威海标志

摘 要:威海市现有农产品地理标志40个,通过加强产业扶持、强化科技创新、促进融合发展、创新品牌推介等措施,不仅保护了威海名优特色资源而且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威海农业绿色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培育;融合发展

近年来,威海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统揽,以培育壮大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聚焦优势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实践探索出了“精选一个申报主体、壮大一个主导产业、规建一批产业集群、制定一套质量标准、创建一套监管体系、完善一套追溯系統、培育一个响当当的地标品牌”的“七个一”地标生产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品牌培育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的绿色生态循环之路。

1 优势特色农产品赋能乡村振兴

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地理标志40个,其中种植业25个、渔业12个、畜牧业3个,基本涵盖了苹果、西洋参、无花果、大花生和海参、牡蛎、鲍鱼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全市地标农产品核心种(养)殖基地认证规模达167万亩,批准产量总计168万吨,地标农产品年产值总计达100多亿元,有效带动了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威海农业绿色发展、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1.1 保护了名优特色农产品种质资源

农产品地理标志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名片,有着浓郁地方特色,且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为威海特色农产品贴上威海标签,提高了外界对威海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和知晓率,使威海具有独特性的农产品得到相应保护和开发。威海苹果 201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登记保护,以其独特的品质、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品牌溢价能力不断提升,2022苹果种植规模达到46.35万亩,产量达到98.46吨,销售收入54.21亿元,直接带动6万农户均增收1万余元。

1.2 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现阶段,农产品市场竞争已经从价格、质量竞争转变为品牌和文化竞争。农产品地理标志正是产品品质和传统工艺、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和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有效载体。文登区西洋参2011年获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后,全区已有3000户种植西洋参,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参农人均增收5100元。

1.3 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地理标志农产品源于特定区域,根据地域范围大小、类型不同,可将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成特定地理区域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也可在更大地域范围以多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形成地理标志农产品集聚区、产业带。“乳山大花生”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威海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2023年全市产业基地总规模达28万亩,产量8.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7亿元,大花生产业成为该市富民强县优势主导产业。

1.4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通过地理标志宣传促销作用和品牌效应,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村发展。“荣成海带”2006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登记保护,当地把“荣成海带”作为全市海水养殖主要产业之一,把“小众产业”做成“支柱产业”。全市海带养殖面积 14.4万余亩,养殖主体 100多家,从事海带养殖人员3万余人,带动农民增收5.2亿元,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产业基础。

2 四项措施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

威海市通过产业培育、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和品牌培育等措施,较好地促进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2.1 加强产业扶持

将地标产业纳入乡村振兴“大盘子”统筹推进。通过制定《乡村振兴十条激励政策》、成立农业农村专家顾问团、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等措施,从政策、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发力扶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先后成功创建了荣成(苹果)、文登(西洋参、苹果)、环翠区(苹果)、乳山(大姜、花生)四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威海市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苹果栽培区,文登区被誉为“中国西洋参之都”,乳山是著名的“中国牡蛎之乡”,无花果、花生、海带等特色地理标志产业的规模也居全国前列。

2.2 强化科技创新

把地理标志产业的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突破点,在科技平台打造、研究机构创设、科技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倾斜。威海市先后创建了院士工作站(苹果)、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威海综合试验站、山东省水果创新团队威海试验站和山东省茶叶创新体系茶叶试验站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20年成立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和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农业农村局三方共建的济南果品研究院威海分院,针对威海市在果蔬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方面的短板开展攻坚。2023年研发的无花果全程冷链贮运技术,已经实现高成熟度无花果的长时间、长距离运输。

2.3 促进融合发展

威海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精致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链条升级、组织创新、科技赋能、管理增效、设施配套等五个方面,加快推进地标产业融合发展;将地标资源与丰富的旅游资源相融合,将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倾力打造成“千里山海乡村振兴路”,串联起沿途地标产业园区、乡村振兴样板片区、美丽乡村等高品质乡村资源,培育了无花果、草莓、樱桃、茶园、葡萄等5条休闲农业采摘带,促进了地标产业与“千里山海乡村振兴路”的相交相融、共促发展。

2.4 创新品牌推介

把地标品牌作为“1+20+N”农业品牌推广体系的重要内容,按照“北上、南下、西进”的思路,坚持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同步推进。线下组织有关地标农产品行业协会及企业走出去推介威海地标农产品,近年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重庆等大城市组织了5次威海优质农产品推介会;线上利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等平台,积极组织有关地标农产品协会、企业与其合作,共同开展地标农产品的线上展销与直播带货。2022年,推荐的首批1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已经入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其中文登大花生、荣成苹果、乳山大花生作为第一期线上直播产品代表,在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线上推广中受到好评。

3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提升

3.1 打造核心产区,提升生产能力

通过项目整合和资金统筹,改善地理标志产业园区的道路、水力、电力等生产条件及配套仓储保鲜设施条件;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在做好原有优良品种保护、利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优品种的繁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切实夯实地理产业发展的种业基础;加大绿色生产模式示范推广力度,加快构建地标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技术体系,不断提升优质地标产品的生产能力。

3.2 健全产业链条,打造利益共同体

以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为重点,聚焦重点产业、重点环节,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联农带农紧的地理标志产业链;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整体配套、大中小企业密切协作、产供销一体联动,努力构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良性发展格局。支持文登、荣成、乳山等有条件的区市,每年优选一个基础好、潜力大、成长性强的地理标志产业,打造县域特色地理标志产业链。

3.3 加强品牌培育,赋能产业发展

通过整合区域品牌、加强宣传展览、推动融合发展、实施文化赋能等措施,加大对地理标志品牌的培育力度。用好“地理标志农展馆”等线上平台和“地标展”“世界地理标志中国行”等线下平台,遴选优质地标产品,广泛展示推介地理标志产品;积极探索“地理标志+”模式,扩大产业覆盖,推动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文化价值。

3.4 加大交流合作,促进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

积极参与地理标志国际合作,落实中欧、中法、中泰等地理标志保护方面的协定、协议,支持更多威海地理标志参与国际地理标志互认,加快威海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鼓励企业参加面向海内外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推介展示活动,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多双边平台积极推介威海地理标志产品。

作者简介:张亚林,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监管等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威海市威海标志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威海港口》
是“生”不是“牛”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我变丑了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小舞台”唱出“多彩戏”——威海市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纪实
威海五百年“云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