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梅
英国著名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主要内涵可释义为文本分类、文本功能、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其翻译方法在翻译学界和英语教育界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新疆政法学院英语课堂教学为实践载体,通过选取散文体裁为英汉互译的蓝本,结合学生在课堂翻译模块中方法的应用,探索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1 彼得·纽马克(Peter·Newmark,以下简称P.N)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翻译界的元老,也是世界著名的实践性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其代表作《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于1988年在英国第一次出版,P.N的翻译理论立足于翻译实践进而不断总结,在实践性的翻译过程当中能够充分体现其具体翻译单位的可操作性和具象化的针对性,对于该理论下的实践过程起到了向导作用。
P.N理论更能体现交际、交流这一目的,而其本人以翻译作为双语对比分析的教学手段更是提倡重视语言的交际能力,这使得从事翻译专业的译者在进行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探究过程中能够在不完美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选择更加适合文本翻译分析的理论,从而达到目标语所需的翻译效果,传达出文本信息该有的真实度和忠诚度,进而达到译者转译文本内容最大的效应。
2 翻译理论和方法
P.N认为按照文本的语言功能对翻译源语言文本的类型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翻译文本类型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解构分析案例,方可有针对性地合理体现文本功能理论和文本类型理论在翻译实践当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有关P.N翻译理论中文本类型理论和文本功能理论的研究随着翻译学和时代的发展需求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补充,两个理论兼并融合发展,鉴于此,P.N在注重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综合吸纳了比勒和雅克布逊二人的语言功能理论模式,提出语言的六大功能。P.N在吸收总结前人有关基于语言功能划分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把翻译源语言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吁型文本。
(1)表达型文本对应语言的表达功能
P.N认为表达型文本可分为严肃的想象性文学作品(如诗歌和戏剧等)、权威性作品(如哲学著作和法律文献等),以及自传和个人散文等,表达型文本的核心在于原文作者,原文作者的地位是神圣的,译者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在目标语中应该再现原文语言表达形式特征以达到某种美学效果。P.N指出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说话者的思想,即说话者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某个事实或客观事件的感受,而且不考虑听者任何的反应,所要表达的文本尽量再现源语言文本意义。
(2)信息型文本对应语言的信息功能
P.N认为较为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包括教科书、论文学术报告和科学论文等,信息型文本的核心在于信息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和准确度。在翻译信息型文本过程中译者应该在目标语中把源文本中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完全呈现出来,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要以目标语为导向,注重交际的有效性和准确性。P.N表明语言的信息功能的核心在于外部的情景语境、话题的真实性以及语言之外的客观世界。译者判定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是翻译前期的必要条件,这会直接影响翻译过程中应该选取何种翻译策略,有效地纠正和修改不同群之间的对应目标语的描绘,从而更好地传递文章中翻译单位的信息点进而实现源语言和译入语之间某种形式上的对等。
(3)呼吁型文本对应语言的呼吁功能
P.N表明呼吁型文本包含了说明书、申请书和案情资料等,P.N强调翻译呼吁型文本过程中译者应当秉持目标语语言规则文化为导向的原则,以达成对等效应为首要目标,通过再创造的手法使得源语言和目的语存在巨大差距的背景下能够说服目标语言的受众群体。语言呼吁功能的核心在于听者或是语言接受者,所谓“呼吁”即发话者在情感层面上呼吁读者或者受话者去行动、思考或感受某一事物,具体来说也就是听话者按照发话者的意图做出某种反应。呼吁型文本的翻译需要考量源语言译者和原文读者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译介需要着重掌握源语言文本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将源语言再创造成能够等效地挑起受众情绪和思想共鸣的语言文本形式。
3 翻譯策略
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是译者在语言转换实践中根据P.N翻译理论指导下最主要的翻译策略。P.N在《翻译教程》一书中表示,依着传统的翻译过程而言,以文本本身为首的翻译思维标准下,二分法中的直译和意译一直处在翻译讨论的浪潮中,但是却很少把翻译目标、受众的背景、文本所属类型和文化差异等翻译要素纳入翻译过程中去。P.N提出此种二分法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给译者戴上了镣铐,桎梏了译者思维的发散,因而其创立了一个多元模式,其中包含了八种翻译方法,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强调源语言,有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另一类强调译入语而不是源语言,它们是改写、自由翻译、习语翻译、交际(流)翻译。其释义如表。
翻译方法的选择还需根据实际的文本选择,P.N借用语言功能模式并以此为突破口提出以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并重的翻译策略。译者借以文学作品为文本从不同角度透过文本中的翻译实践分析进一步去探究课堂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语义翻译方法是否真的不适用于英汉翻译,交际翻译是否一定能突出英汉翻译信息达到真正意义上交流交际的目的,抑或是两者的结合才使得译介这一中间事物将自己的角色扮演得更加出色,非必须不必要执着于一种翻译方法,才是译者对文本最大的尊重。
4 语义翻译指导下的翻译实践
语义翻译策略旨在翻译过程中目标语语言的语义、语法或句法结构允许的最大限度下,尽可能地翻译出原文的具体语境意义。P.N认为倘若翻译过程中有任何因素的冲突,语义翻译则更注重原文信息,语义翻译要求译者尽量呈现出源语言文化,其追求的是语言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翻译的目的,倾向于超额翻译,语义翻译中译者没有权利对源语言做出任何的变动,要求忠于原文。
对于文学作品的不同译本在为不同译者提供参考和理解侧面的同时,也映衬出译者对源文本的理解深浅和视角存在异同,译本中译者对源语言释义的程度不宜过多过高否则会导致文学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被省译。
案例: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茅盾)。
译文1:White poplars are no ordinary tress. But these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China are as much ignored as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However, 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 I pay tribute to them because they symboliz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and,in particular,the spirit of honesty,tenacity and forging ahead-a spirit central to our struggle for national liberation.(张培基译)
译文2:Simply seen in the north-west, Baiyang, just similar to the northern farmers that not be respected, is not a kind of ordinary tree. Having the similarity to the farmers in some aspect that equip the strong power of vitality that can not be beaten or be knocked down.I sincerely acclaim the Baiyang, not only it symbolized the northern farmers, but also represent the plaint, striving, active spirit which in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national liberation.(赵译本)
译文3:Aspen is not an ordinary tree, it is very common in the northwest, people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just like farmers in the north; It has a strong vitality and cannot be worn down or oppressed. It is also similar to the farmers in the north. I praise poplar, because it is not only a symbol of the northern farmers,especially a symbol of our national liberation struggle in today's in-dispensable simple, strong, striving for progress of the spirit.(文译本)
源语言文本简述。该选段散文属于文学作品文本中的一种,《文学翻译》一书中指出,散文翻译的原则遵守个性化的话语方式和情趣的统一性。“形散神不散”常用来衡量散文作品的优秀。方遒认为,形即外在的结构和语言,而神是内在的精神凝聚力,内在的统一可以使外在的不统一化为统一。散文《白杨礼赞》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对白杨的赞美,热情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表达型文本的重要核心指意需关注源语言作者的地位,在信息的传递和表意过程中再现译入语文本的信息,兼顾文章的审美意义。P.N翻译实践結论认为“表达型文本多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相比交际翻译而言,或许更适用于信息型和呼吁型文本”。按照P.N文本分类理论,该源文本属于表达型兼信息型文本和呼吁型文本,对照P.N文本功能理论文本又融合了语言的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吁功能,但是本文主要体现表达功能和呼吁功能。
源语言文本审美。(1)意蕴审美:长在西部边陲的白杨树高耸入云,直插云霄,象征着西北人民吃苦耐劳、质朴坚韧的优良品格,借赞美白杨树来歌颂西北解放区民众百折不挠向上的精神。(2)形象审美:《白杨礼赞》选段中白杨象征着坚持、坚定、刚毅、自强不息的精神,行文通过“不是”“有”“极强”这类判定事物标准的文字表达对白杨这一高大、挺拔、耐苦寒的形象予以肯定的、高度的认可,使用“不但……尤其”这类逻辑字眼来歌颂为祖国奉献的边防战士和守边的人民战士的精神意义。(3)语义审美:选段用词短小简洁,段落结构明晰,行文的语言风格与白杨的形象合为一体,塑造一个质朴但坚韧的事物主体形象。(4)修辞审美:茅盾先生将“白杨”“北方农民”“极强的生命力”和“民族精神”四个词语类比,以白杨为喻体,把白杨和白杨精神分别比作西北的农民和力求上进的民族解放斗争精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特定的语言方式来提高作者高歌白杨精神的表达,增加喻体的感染力效果。(5)节奏审美:节奏平缓的语言把作者对白杨的赞美之情流淌于表。
译文分析。此处呈现了张培基先生的译本和同学们的两个译文,从对比分析视角来浅谈P.N理论和方法指导下的文本分析的可操作性。
选词层面。译文中对“白杨”的选词,三个译文依次选用“White poplars”“Baiyang”“Aspen”,根据牛津字典的解译“aspen”主要指的是美洲颤杨、大齿杨以及欧洲山杨;第二个“Baiyang”是直译白杨的英译形式;“poplar”指的是地理位置常位于欧亚,树皮呈白色或者灰白色的白杨,这个词描述跟文本白杨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契合,而语义翻译强调选词的准确性,再现了源语言信息中西北地区的小白杨。
“与……相似”译文依次选用了“like”“the similarity to”“similar to”,根据汉语句式中原文的需要,译文对“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分别采用了主动顺译、动名词和顺译的翻译技巧,基于再现源语言的需要译文信息中表达了白杨和西北农民坚韧的相似性。
“普遍”表意平凡的、普通的和寻常的意义,与“common,ordinary”指意相同。“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中的“极强”三位译者充分领会了译入语需要表达的是某人或某物充满了某种情感、能量或特质,“bursting with、...equip the strong power of ...、It has a strong...”,而三种表达都尽显源语言的语义,符合译入语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形式,都具有充满、持有、具有的意思,这便是语义翻译方法中P.N提到的译文和原文思想形式更契合的观点。“磨折、压迫”在译文中以词性转换的翻译技巧将动词词性转换成“of+名词”的形式。按照句意是主动再现坚韧不屈的精神,译文2和译文3以被动变主动将文字意义直接表述为“can not be beaten or be knocked down和cannot be worn down or oppressed”,对照译文1的“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缺少了语境意义中对于挣扎求存这一信息的体现,“surviving”对应文本意义中的求存、(在危险或者苦难之后)存活下来,还原了语境意义,实现了超额翻译的效果。
茅盾先生对白杨物化形象和精神释义的肯定,在对称赞和表扬的译语适用于“pay attribute to、acclaim和praise”三种译文中的任何一种,但是“pay attribute to”带有敬重之意,而“praise”带有崇拜感激之情,因此张译的选词更加地符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语境,文同学的选词出现了会意不足的问题,在课堂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提醒学生这一要义。对于词的翻译而言,译者在选词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地挑选用词,词本身承载着不同的信息会给读者造成不同的文化解读,目标语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会因为误解造成语义的偏颇从而丢失更深层次理解该信息的细节处。
句法层面。译者秉持忠于原作者的原则,通过解构源语言的信息和词段、结合语境和受众的需要、打破且分化文章原有的架构解析之后,整合重构语境意义。原文“我赞美……因为它不但象征……,尤其象征……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张译“I pay tribute to them because they symboliz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and, in particular, the spirit of honesty, tenacity and forging ahead--a spirit central to our struggle for national liberation.”;赵译“I sincerely acclaim the Baiyang, not only it symbolized the northern farmers, but also represent the plaint, striving, active spirit which in the period of the war of national liberation.”;文譯“I praise poplar, because it is not only a symbol of the northern farmers, especially a symbol of our national liberation struggle in today's indispensable simple, strong, striving for progress of the spirit.”。张译拆解句子结构,根据原作者的意图重组句子结构、重塑深层次的语言点并准确地表述了锐意进取的民族斗争精神。相比较而言,赵同学运用综合法解构句意内容,通过嵌套从句的方式阐释了所属信息文本、表达文本外的呼吁文本功能,转而嫁接给语言接受者,其在情感层面受呼吁者的影响而产生对白杨和革命斗争精神的高度赞扬。文同学的译文有待修正,“indispensable simple, strong”,此处文同学在挑起受众情绪的时候,忽略了英语中词性的正确选择方法,形容词应该修饰名词,造成整个句子句意有误。
整体结构。译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在语篇的逻辑语言上,三种对照译文都有在语言逻辑上的体现,译文为了实现文义上的连贯,通过理性的逻辑语言再现原文作者的表达形式和文本意义,在译入语中把源文本中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完整地呈现出来。例如“我赞美白杨树……因为……不但……尤其……”,而“尤其”强调在同样的事物当中某个事物更为显著,张培基先生转译为因果逻辑“because...in particular...”来解释对白杨的喜爱,探寻爱意的来源进而高度地赞美和称颂;赵同学在理解段落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把本句译为递进的关系“not only...but also...”;文同学也在理清文段逻辑思路的前提下译为“...because...not only...especially....”,虽然综合了译文1和2的逻辑关系但是重译了“象征symbol”这个词使得译文在英语语言的选词排版上显得赘述。综上所述译文1的语言表达形式与逻辑连贯性比较突出,能够传达信息型和表达型文本中的文本信号。
5 结语
P.N翻译理论来源于对大量翻译实践的总体概括,作为指导性意义的存在,辅助译者在翻译实践操作时能够灵活运用,而对于翻译实践和文本分析来讲其能够辅助译者认知基本的翻译理论内涵。
从文本的角度去提出翻译理论能够更加深化翻译实践中转译策略的合理选择,相对应的选取吻合该理论的特例不能作为译文实践中体现全文的代表,而且译者的文本分析会有局限性,但是以此来体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也是文本案例中有的句式采用语义翻译方法,有的则是语义和交际结合相互交错使用,此能够体现文意的功能性和翻译的策略性,学生在此过程中产出的译出语文本多方体现P.N翻译理论的策略和方法内涵。
本文系新疆政法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ZJG2022021。
(作者单位:新疆政法学院人文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