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机、危机与转机:智媒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提升探论

2024-04-17 11:40张楷芹
理论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源泉和灵魂支撑。作为走在新时代前列的生力军,当代青年理应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伴随智媒时代的到来,智能分发、沉浸体验、高频交互和媒介深融的出场为提升青年文化自信创造了新契机;与此同时,政治意图的隐蔽扩张、技术裹挟的“茧房效应”、资本操纵的娱乐狂欢和感性支配的网络圈层也引发了新危机。智媒时代,面对提升青年文化自信契机与危机并存的局面,需从培育智媒素养、深耕内容生产、推动融合创新和加强规制监管等方面入手,积极探寻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智媒时代;文化自信;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D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4)04-0123-06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1]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使命。作为网络原住民,青年对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强烈的依附感,网络空间已然成为他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技术的划时代革新为提升青年文化自信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境外渗透、资本介入和技术异化等问题的衍生也引发了新的风险。当关涉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的时空环境发生变化时,亟须坚持问题导向,因时因势分析问题。总体来看,当前青年文化自信问题虽已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但将其置于智媒时代背景下综合考察的研究成果较少。鉴于此,立足智媒时代的现实语境,聚焦青年文化自信的核心主题,既要准确把握智媒技术带来的良好契机,充分释放技术优势,又要深入剖析其蕴含的潜在风险,积极寻找化解路径,这既是提升青年文化自信、助力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一、契机:智媒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提升的机遇呈现

智媒技术的发展既深刻影响并改变着社会生活诸多领域,也赋予了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的全新语境。在智媒技术的赋能加持下,以智能分发实现文化内容的精准推送、以沉浸体验促进文化记忆的深层唤醒、以高频交互助力文化自觉的有效激活、以媒介深融推动文化意义的有力彰显,为提升青年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智能分发:实现文化内容的精准推送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算法系统已悄无声息地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基于算法机制的个性化推送日益成为信息爆炸时代分发信息的重要方式。智能分发的出现为个体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契合互联网时代个体日益增长的分众化与个性化需求。文化内容的精准推送是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的前提。青年兴趣广泛、风格多样,个性化需求尤为强烈。只有当推送的文化信息精准匹配青年用户的兴趣喜好和价值取向时,才能吸引其关注。在智媒环境下,信息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亟须依托算法推荐构建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平台,根据青年的实际文化需求进行精准化的内容推送,为青年群体提供智能化的文化服务。通过对文化内容的智能分发,不仅能为青年受众提供更为独特的“私人定制”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年群体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而且能在不断供给适配信息中,逐步引导青年从短期驻足转向长期关注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用户黏性”,培养一批高黏性的青年“铁杆粉丝”,从而引导青年对中华文化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可见,算法技術能将中华文化以高效率、精准化的方式传递给青年受众,有效提高中华文化的目标抵达率和真实接受度,使强化青年文化自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沉浸体验:促进文化记忆的深层唤醒

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指出:“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是构成场景的五大技术力量,他们正在改变我们作为消费者、患者、观众或在线旅行者的体验。”[2]随着数字化媒介终端的普及,智能化可穿戴设备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VR、AR等技术的出现使场景体验日益变为现实。青年群体一向追求新颖有趣的事物,移动互联场景时代的到来,使得青年受众的浏览习惯悄然发生改变,他们对获取信息的质量及其呈现形式提出更高要求。文化记忆的深层唤醒是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的核心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革命文化蕴含着独特的精神价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如何让青年主动接受并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华文化的呈现样态。在智媒时代,依托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能够实现文化叙事模式的有效切换。将中华文化予以具象化、感性化表达,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感知文化经典、亲近革命历史、领悟先进文化的宝贵机会,让生于不同年代、身处不同地域的青年有机会“穿越”时空,实现身临其境般的现场体验。例如,现有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梅兰芳大师的真实复现,立体化呈现了国粹京剧艺术的魅力,这一形式“圈粉”了不少年轻人。一方面,这种场景化、全景化的文化叙事模式可以优化青年的体验方式,通过调动视、听、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让青年获得一种深度互动的沉浸式体验,满足青年受众全感官融入、全身心沉浸的现实诉求, 在寓教于乐中向青年传递更丰富和饱满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这种沉浸式的虚拟体验具有强大的情感冲击力与现场感受力,让青年经历从最初感官体验到动态互动体验再到深度精神体验的动态过程,搭建起文化与记忆之间的桥梁,使之在全新的认知体验中逐渐走近、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唤醒其对中华文化的深层记忆。

(三)高频交互:助力文化自觉的有效激活

网络媒介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式、无边界突破了传统媒介的束缚,特别是社交媒介的普遍应用更是拓展了人们的交流讨论空间。青年群体的思想开放自由,思维敏捷活跃,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其主体意识更加凸显,表达诉求更为强烈。文化自觉的有效激活是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相比于后接触智能技术学习的数字移民群体,青年群体作为网络原住民,在网络空间中在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媒介运用的灵活性、技术操作的娴熟性上都明显更具优势,更擅长使用新技术和运用新载体,是媒介实践中最为活跃的主体。智媒时代赋予了青年更多自我表达、自我展现的机会,他们既能利用不同媒介创作出与中华文化紧密联系的作品,以自己擅长或喜爱的方式予以呈现表达,如“90后”姑娘夏晓梅将非遗历本袋改良为3D数字藏品,让不少年轻人领略到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又能借助不同平台开设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话题议题,共同参与中华文化的交流、分享与传播,在交流探讨中碰撞出文化创新的新火花。可见,智媒时代的到来,不仅深层激活了青年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性力量,调动起青年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同时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创新性表达,使中华文化焕发新活力、更具感召力,为青年参与文化实践提供现实基础,满足了青年自我价值实现的强烈诉求,增强了青年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

(四)媒介深融:推动文化意义的有力彰显

技术是媒介发展的助力器,在数字媒介高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推动着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媒体格局也正在加快重塑。新旧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各具优势,主流媒体立足宏大叙事以展现中国文化的整体面貌和形态,社交媒体则以微观叙事增添了中华文化的情感与温度,实现了文化传播的媒介互补。“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该民族文化的价值、意义和生命力的高度肯定、赞许与自豪。”[3]可见,文化意义的有力彰显是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的必要保证。赢得青年对中华文化意义的高度认同,离不开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释放彰显。要立足文化传播的世界格局与媒介深度融合的时代语境,让中华文化以稳健的步伐走向国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4],彰显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强化青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智媒时代,社交媒体因具有“彼此分享见解、信息、思想并建立关系”[5]等特质,在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释放了文化传播的多元力量。目前,已有不少青年加入文化传播的队伍当中,借助社交平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另一方面,智媒技术的迭代发展为创新中华文化的表达形式提供了有力支撑,以视听化的符号形象地呈现中华文化,减少了国外受众在解码过程中产生的“文化折扣”,让中华文化能在最大限度上被国外受众所认知和了解,使之更深入地感受中国文化的价值魅力。中华文化世界传播广度和深度的日益延伸拓展,为其扩大世界影响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创造了良好条件,这有助于青年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内心深处形成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二、危机:智媒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提升的风险表征

在智能技术助力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的同时,技术这把“双刃剑”也引发了负面效应,政治意图的隐蔽扩张冲击青年文化立场坚守,技术裹挟的“茧房效应”加剧青年文化认知偏差,资本操纵的娱乐狂欢消解青年文化价值认同,感性支配的网络圈层淡化青年文化身份归属,给青年文化自信的提升带来诸多风险与挑战。

(一)政治意图的隐蔽扩张冲击青年文化立场坚守

智媒时代的到来,为西方敌对势力加快推行文化扩张策略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利用多元媒体平台辐射范围广泛、信息传播迅速、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进一步掀起大规模文化渗透。一方面,境外敌对势力加快调整本国文化渗透策略,抓住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接受偏好,形成一套满足青年诉求、形式新颖多样、手法精准高效的隐蔽化渗透方式。不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年群体个性化推送本国产品,实现无孔不入的文化渗透,而且运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包装美化本国文化,以多样态交互的感官体验诱导青年全身心沉浸于西方文化的美好幻象。在这些感官刺激下,先入为主的感性体验无疑抢占了上风,致使青年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形成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追捧,却对其背后隐藏的政治图谋浑然不知。另一方面,境外敌对势力蓄意抹黑和贬抑我国文化,将矛头指向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利用各大新媒体平台、融合多种技术对中华文化频频出招。如对经典作品的庸俗改造,妄图诋毁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故意诋毁领袖人物,恶搞革命先烈,企图抹黑革命精神,歪曲革命历史;在社交媒介上刻意发布各种负面话题,专门挑选时代楷模、道德榜样大做文章,试图引起社会对先进典型的非议。在这场激烈复杂的文化博弈中,西方国家倚仗技术垄断地位,加速影响广大青年,而青年群体的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极易被错误观点所诱导,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敌对势力精心制造的文化圈套中,被消极文化所掌控,甚至走向推崇西方文化、亵渎中华文明的歧途。总之,智媒时代,西方国家的侵入力度日益强劲,渗透手段更加隐蔽,他们通过竭力宣扬西方文化的“先进性”,抹黑中华文化的价值性,企图模糊青年的文化方向感和方位感,进而动摇青年的文化立场,消解青年的文化自信,最终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意图。

(二)技术裹挟的“茧房效应”加剧青年文化认知偏差

随着算法技术在智媒时代的广泛应用,在网络空间中,青年群体最普遍、最感兴趣的关注点成为算法推荐的主打推送,而其他内容则被阻隔在外,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隐而不察地进入了自己和算法所编织的“茧房”之中。算法推荐机制的效用发挥越大,在为青年提供更为适配信息的同时就越易忽视优质内容的丰富面向和维度,当信息接收愈来愈同质化时,青年也将深陷“信息孤岛”。虽然与别人同样都在接收信息,也几乎使用相同的媒介平台,但是缘于最初认知的差异,文化传播在青年群体中形成明显分区,既可能让青年群体沉浸于优良文化的滋养中,也可能使低俗文化充斥青年群体的成长空间。一些甄别能力不强、媒介素养不高的青年深陷算法操控的泥潭而难以挣脱,认知局限于算法限定的范围之内,长此以往,他们对于不同文化的鉴别和批判能力随之降低。与此同时,算法推荐一味追求个体偏好迎合,构建起以个体偏好为主导的“拟态环境”,将不断窄化青年群体对信息的选择、接受和传播路径,助长青年的惰性心理,消耗青年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热情,致使青年对文化的思考与行动变得愈加狭隘,文化创新能力受到明显冲击。可见,“茧房效应”的生成不仅制约中华文化传播的全面性和广泛性,影响优秀文化对青年的塑造涵养,也会为错误思潮渗透提供可趁之机,误导青年的价值判断,腐蚀青年的精神世界。

(三)资本操纵的娱乐狂欢消解青年文化价值认同

娱乐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在高压力、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适度娱乐能使人们放松紧张情绪,促进其身心愉悦。文化的本质是涵养人、教化人、培育人,但伴随商业化、市场化的加速膨胀,资本逐利的魔爪伸向文化圈, “娱乐至上”的文化生态正逐渐形成。“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6],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他们不仅大量生产制造出庸俗、媚俗、粗俗的文化垃圾,甚至在追求流量最大化的驱动下,不顾民族文化尊严,将中华文化作为戏虐对象和娱乐素材,无形中也为错误思潮提供了生存土壤。在这场泛娱乐化思潮中,中华文化的厚重内涵被“娱乐”所侵蚀吞噬,本质功能被“娱乐”所遮蔽掩盖,致使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这场娱乐至死的文化景观中被不断消解,这种“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7]。“泛娱乐化”的实质是资本对文化的操纵,文化成为商品化的产物,而这股“泛娱乐化”思潮影响最大的受众就是广大的青年群体。在爆炸性的信息浪潮中,青年频繁接收各类感性丰富、搞笑幽默的有趣内容,看似“收获满满”,实则毫无“营养成分”,只是满足一时快感,青年的文化情趣和审美取向日趋浅薄与平庸。青年正处于“三观”的形塑期,尚未形成高度的自我約束意识,容易卷入到这场娱乐狂欢之中,如不少青年开始向娱乐膜拜臣服,以追捧低俗文化为主,以戏虐主流文化为乐,并逐渐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最终陷入“泛娱乐化”所建构的“乌托邦”之中,抛弃对文化价值的追问,放弃对文化内核的深思,坠入精神空场的危局。总之,这场肆无忌惮的娱乐狂欢逐步侵蚀着青年群体, 消解着青年对主流价值的认同。

(四)感性支配的网络圈层淡化青年文化身份归属

圈层现象古已有之,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随着社交媒介的革命性迭代,受限于现实时空隔阂的交往模式被改变,这为网络圈层的广泛形成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空间中最为活跃的青年群体推动了网络圈层结构的形成,他们根据自身需要不断向外拓展新的圈层,由此逐渐衍生出类型不同、特征各异的网络圈层,诸如“饭圈”“古风圈”“电竞圈”“二次元圈”等。网络圈层的“出场”满足了青年群体渴望得到身份认同、寻求心理归属的现实需要,所属圈层成为青年信息分享、情感表露、个性彰显的重要场域。处在同一圈层的个体在交往互动中逐渐形成圈内文化,不同圈层则形成各具特色的圈层文化,圈层间存在着明确的文化边界。在网络空间,文化差异筑起圈层围墙,青年群体大多只认同自身所属的圈层文化,而对圈外文化普遍存在抵触心理。伴随着圈层壁垒的日益牢固,圈层内部的联系更为紧密,与圈层外部的联系则逐渐疏远,形成“圈内同化、圈际异化”的消极文化景观,而这恰恰与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特质相异。青年圈层文化“并不刻意迎合主流文化”[9],大多以亚文化题材为对象,这种圈层结构的异质性使得主流文化难以有效“入圈”。随着网络圈层的不断发展,亚文化内容也随之扩张,主流文化则被边缘化。青年群体若一味沉溺于封闭的文化圈层,那么与中华文化的接触机会则会少之又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也会逐渐降低,如此一来,则会加重青年群体对中华文化的陌生感和疏远感,导致青年对中华文化身份的归属感更加模糊,责任感更加淡薄。

三、转机:智媒时代青年文化自信提升的实践策略

智媒技术的发展不可逆转,面对智媒环境的新契机与新挑战,既要顺势而上,勇于抓住有利契机,又要直面困境,积极探寻现实出路。智媒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提升,要着力于培育智媒素养,以理性思维保持青年的文化清醒;深耕内容生产,以优质供给夯实青年的文化底气;推动融合创新,以技术赋能增强青年的文化信心;加强规制监管,以良好生态涵养青年的文化自信。

(一)培育智媒素养,以理性思维保持青年的文化清醒

面对数字媒介的迭代发展以及媒介环境的瞬息万变,引导青年群体树立正确媒介意识,科学利用智能媒介,理性甄别媒介信息,不仅是对青年群体正确融入智媒环境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规避智媒时代所衍生的技术陷阱和应对文化渗透的必然之举。一要加强对青年智能媒介知识的普及,提升青年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要引导青年摆脱“信息茧房”文化牢笼。算法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个体主动寻找信息的积极性,易使青年沉浸于算法和自身构筑的文化舒适圈。为此,要引导青年群体了解算法的运行逻辑,重塑青年群体的信息接受习惯,鼓励他们勇于跳出文化“舒适圈”,有意识地涉猎和接触其他信息,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规避“信息茧房”所带来的信息窄化和视野受限等弊端。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破除“部落圈层”文化壁垒。网络圈层看似只是青年相互交流的场域,背后实则隐藏着青年群体不同的思想主张和多元的价值诉求。因此,要深入把握青年的思想实际,尊重青年的情感需求,以柔性方式引导青年远离不良文化观念,学会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看待不同圈层的差异,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了解圈外文化。要鼓励青年主动“出圈”,加强与其他圈层的沟通交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反哺自身的认知提升、视野拓展和思维创新。二要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提高青年的理性甄别能力。一方面,伴随智媒时代的到来,话语主体更加多元,网络声音更加嘈杂。面对復杂多变的信息环境,要引导青年群体增强对信息的辨别取舍能力,在选择和批判过程中主动关注和了解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警惕和远离各种低俗、庸俗、媚俗的网络文化,增强对各种负面信息和不良思想的免疫力。另一方面,媒介技术赋权让青年有了更多表达诉求的机会,要引导青年珍惜自我表达的权利,在日趋复杂的网络空间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力避被各种消极信息、负面情绪、群体压力等所影响和裹挟。与此同时,“权利伴随着责任产生了”[10],这就要求青年强化责任意识,自觉将主流价值作为文化生产与传播的起始点,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主动宣传主流思想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贡献力量。

(二)深耕内容生产,以优质供给夯实青年的文化底气

随着智媒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数量虽呈裂变性增长,但人们对于内容质量的要求反而有增无减,“内容为王”原则始终不会过时。持续深耕内容生产,是增强青年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一要遵循青年群体的信息接受规律,挖掘和阐释好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一方面,要提炼加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挖掘发扬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及时呈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动态,促使中华文化优秀成果实现创新发展,为优质文化内容供给提供持续的动力资源。另一方面,要注重转化文化的叙事模式和呈现方式。优质文化供给既要有内容力,也需要有表现力。缺乏表现力,内容力纵然再强,同样不能引起青年群体的关注。要适应智媒时代青年对于信息接收和浏览的动态变化,及时以青年群体喜爱的语言范式和表达模式推送信息,以生动叙事提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青年对中华文化产生悦纳感,进而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更好地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二要观照青年群体的多元文化诉求,积极学习和汲取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一方面,要以平等宽容的心态看待青年亚文化。网络空间的发展,给予了青年亚文化空前的生存宽容,青年亚文化中虽有独特新颖的健康文化,但也不乏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化。因此,对待青年亚文化不能一味持排斥的态度,切忌采取规训的态度,而要观照青年群体追求个性的心理诉求,深入剖析青年亚文化的优缺点,既借鉴有益成分,也注重以主流文化引领青年亚文化的科学发展,推动青年亚文化的自我净化与自我完善。另一方面,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加强与外来文化的对话交流,既有利于充分汲取其有益部分推动中华文化自身发展,也能彰显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重要品质,有利于增进青年群体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推动融合创新,以技术赋能增强青年的文化信心

智媒技术的变革式突破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工具支持。要把握时代趋势,推动融合創新,将技术应用于中华文化的生产、分发与传播等各个环节,以技术赋能推动中华文化的智能升级,增强青年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信心。一要创新中华文化的表达形式。加大对中华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利用,准确把握青年群体的媒介接触规律,善用视频、图片等方式进行视听化的叙事表达,活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情景体验,将中华文化以生动有趣的表达形式、平易亲和的叙事方式加以呈现,强化青年的体验感和互动感。二要拓展中华文化的生长空间。近年来,西方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加大对本国意识形态及其价值观念的输出,手段也愈加隐蔽高明,加之各种非主流文化也借助新兴媒介和网络平台加速传播,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中华文化的生长空间。因此,既要利用算法技术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送力度,为青年创造更多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机会,又要结合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有效识别各种消极文化,遏制此类文化在网络空间肆意传播扩散,防止各种错误观念对青年群体的侵蚀毒害。三要实现中华文化的精准推送。要精准识别和捕捉青年群体的内在需求,借助算法技术为青年提供适配的文化内容,达成有效的价值满足,提高青年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度和接受度。四要搭建中华文化的传播矩阵。要推动中华文化的多平台分发、多渠道推送和多终端传播,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以跨媒介传播助力跨文化传播,实现广泛辐射,推动中华文化广泛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加强规制监管,以良好生态涵养青年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指出:“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11]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网络生态的涵养,良好网络生态的构建则离不开法律规范和严格监管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加强规制监管,切实推动良好网络生态建设,为提升青年文化自信提供健康有序的能力场。一要完善法律法规,让别有用心的人“无机可乘”。“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12],智媒时代的网络环境更为复杂,更需要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政府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法律边界,用法律手段引导智媒时代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二要加大法治监管力度,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可逃”。网络空间的复杂性、技术载体的不确定性增大了治理难度,这对政府的法治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要加强政策法规的落实,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特别是要警惕外来势力的扩张渗透以及商业资本的暗中操控,严厉打击、依法处置各种恶意抹黑和故意丑化中华文化的不法行为,敦促网络信息生产者和使用者依法依规行事,清朗网络空间。三要创新升级监管手段,让隐蔽不良行径“无处遁形”。相关部门要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技术治网管网的水平。要精准识别各种不良信息,快速追踪信息的源头出处,通过人工与机器的联合监管,打造严密的信息监控网络,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及时甄别和有效遏制各种消极内容。通过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形成规范有力的监管体系、运用人机结合的监管手段,推进良好网络秩序的生成,从而构建起良好的网络生态。总而言之,智媒时代的到来给青年文化自信的提升带来了双重境遇。只有科学把握智媒时代的发展机遇,合理规避其衍生的潜在风险,才能更好释放智媒技术的创新动能,为提升青年文化自信助力。本研究尝试系统探寻智媒时代提升青年文化自信的实践策略,正是对政治意图的隐蔽扩张、技术裹挟的“茧房效应”、资本操纵的娱乐狂欢和感性支配的网络圈层等风险问题的主动回应。未来智媒技术还会持续革新升级,其对青年文化自信的发展将产生何种影响,是后续研究需探索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0.

[2]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赵乾坤,周宝曜,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3]刘波.习近平新时代文化自信思想的时代意涵与价值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1):97-104.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6.

[5]大卫·斯科特.新规则:用社会化媒体做营销和公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98.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1.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9]罗琳.青年网络“圈层化”的时代特征、生成机制与风险防控[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2,41(3):75-83.

[10]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艳,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25.

[11]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71-72.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体系创新研究”(19BKS101)。作者简介:张楷芹(1998—),女,广东汕头人,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张晓妍】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
论融媒体形态演进与智媒时代的开启
未来的“智媒时代”是什么样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