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教育经济学》

2024-05-16 14:43崔萨础拉杜朝勒蒙
统计与决策 2024年7期
关键词:经济学公平经济

崔萨础拉,杜朝勒蒙

(1.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 010028;2.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

教育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与个人未来的发展前景息息相关,而且会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每一个家庭都要为自己的子女做出教育选择,每一个国家都要选择如何开展教育。这种选择体现在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教育投入决策中。因此,须高度重视教育的选择,且在做出决策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基于此,由北京大学闵维方教授和马莉萍副教授编著的《教育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年12 月出版)一书,通过对教育经济学历史演变的概述,全面阐释了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展示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架构及其逻辑脉络,同时深入总结了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尤其是将国际视野与国内教育经济实践进行融合,进而为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总览全书,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对教育经济学的认识系统全面

首先,该书介绍了教育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包括早期教育经济思想的萌芽和不断积累,重点阐述了现代教育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形成过程、面临的挑战和近年来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作者指出,教育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展,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一是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原有理论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二是更加重视基于因果推断的实证研究;三是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生产,更加注重教育生产函数研究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更加注重教育与社会公平,更加注重信息化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这些总结内容深入透彻,能指导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其次,该书阐述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近年来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特别注意的因果推断方法,以及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其中,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分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和教育内部的经济问题;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包括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讨与实践调研相结合;教育经济学中的因果推断方法包括回归分析、随机控制实验、断点回归、双重差分法、倾向性得分匹配和工具变量法,从而体现了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独特性。最后,该书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形成机制,特别是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即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个人收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深化为我们深刻理解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教育与经济关系分析逻辑清晰

该书在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过程中,从教育投资过程、教育投资经济收益、教育投资的社会效益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投资的性质与特点;详细分析了财政拨款、税费附加、学杂费缴纳、企业投入、社会投资、基金会投资、科研投入、贷款等方面的教育投资来源和政府、企业、个人三个教育投资主体的特点;从教育需求的角度、供给的角度、国际比较的角度论证了教育投资的合理水平标准,进一步讨论了教育投资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合理分配问题;介绍了当前全球教育投资的总体发展趋势,包括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性教育投资,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多方面筹措教育经费,增加教育投资总量,以及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制度,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随着教育投资不断增加,大量的资源进入教育领域,如何有效地配置和使用这些资源,以实现教育产出的最大化,成为教育生产的关键问题。该书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教育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展示了作为人力资本的知识和能力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具体介绍了教育生产函数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教育生产函数在进行教育决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中的重要意义,使读者对教育生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用教育生产函数解释学校教育形成的经济社会效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各种教育投入要素对学生学业成就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物质生产中的任何领域一样,教育生产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成本。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育作为能够给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同时带来收益的公共事业,产生的教育成本自然而然地需要多主体共同分担,即由教育的受益者各方分担一部分相应的教育费用,用于补偿教育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而这些分担主体都非常关心所投入的资源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因此,该书对教育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去研究消耗巨大的教育能够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多少实际收益,以及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多大的实际贡献。作者指出,认真研究教育成本,深刻认识教育成本及其变化规律,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增强成本意识,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制定教育拨款制度和学费标准;有利于加强对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这一研究对于优化教育投资结构,减少教育投入成本,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三、教育促进就业和社会公平的路向明确

教育投资的经济回报不只是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而是在学生毕业并融入劳动力市场之后体现出来的。因此,教育经济学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作用关系。该书首先简要介绍了在劳动力市场作用缺失的情况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讨论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这种周而复始的相互作用自发地调节着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最后阐述了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机制,从理论上分析了教育扩张与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从效率、质量和公平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在教育与收入分配关系方面,该书在阐述收入分配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测量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多种指标,并论证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影响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受教育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并指出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由结构效应和压缩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分析了教育机会分配、教育收益率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作者通过研究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受教育的水平和类型相关。在教育与社会公平方面,该书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教育公平的社会经济因素,并论证了教育公平对经济公平的影响机制以及教育公平如何影响代内收入水平和代际收入水平。作者提出,在代内经济公平方面,受教育程度越低的社会群体,反映群体内经济收入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越高。普遍提高教育水平有利于消除代内经济收入不平等。教育在代际流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较低收入群体的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其进入较高收入群体。与教育再生产原有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相比,教育促进经济收入代际流动,改善经济收入分配格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经济公平的功能更强。

综上所述,该书的研究主线重点突出,内容设计思路清晰,研究方法丰富多样,研究结论深刻全面,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育经济领域研究著作。

猜你喜欢
经济学公平经济
不公平
公平对抗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怎样才公平
简明经济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公平比较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