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幼

  • 黑猩猩人工育幼探讨
    园圈养黑猩猩人工育幼情况做初步探讨。1 人工育幼基本情况黑猩猩人工育幼简单的说就是饲养员来充当黑猩猩幼仔的“奶爸”“奶妈”的工作。动物园出生的黑猩猩幼仔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新手妈妈不会带,不给幼仔哺乳,出现弃仔的情况,或者出生的黑猩猩宝宝体重差、体况弱等情况,为了保证幼仔的健康成长,故由饲养员来进行人工哺育。我园于2022年8月出生的2只黑猩猩幼仔进行人工育幼。雌雄各1只,出生体重约为1500 g。2 育幼环境黑猩猩幼仔人工育幼配有专门的育幼室。

    新农民 2023年30期2023-11-15

  • 海狮人工育幼及其低血糖症治疗技术
    下及时将幼仔人工育幼,对于扩大种群至关重要,但人工育幼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此外,初生小崽对疾病抵抗能力差,相关疾病防治研究报道较少,目前关于海狮的研究报道尤其是针对人工育幼技术及幼畜疾病预防治疗的方面则更少[1]。本文探讨了某海洋馆海狮幼崽人工育幼技术,以及防治育幼过程中出现低血糖,旨在为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提供科学参考,从而扩大圈养动物的种群数量。1 海狮概述海狮生活地域基本条件:南美海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海岸线和沿海的小岛上。海狮可以旱养数周,尤其在水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9期2022-12-18

  • 环尾狐猴的人工育幼
    幼仔取出进行人工育幼。环尾狐猴幼仔,雄性,身被体毛,无牙,体长12.5 cm(头顶到尾巴根部的长度),体重60 g,由于出生后没有及时得到母兽哺乳,身体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略显虚弱。2 育幼所需物品育幼箱、毛巾、棉签、温度计、注射器、婴幼儿奶粉等。3 育幼方法3.1 育幼箱消毒,启动预热,铺上干净的棉垫。3.2 检查幼仔身体情况,观察是否有外伤,需不需要清理并联系兽医。经兽医检查,幼仔体表无外伤,未经清理,脐带未干。3.3 对于幼仔进行初步护理。用棉签蘸取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2期2022-12-08

  • 亚洲象母象伤婴行为的处置和分析
    ]。亚洲象的人工育幼技术尚不成熟,人工育幼死亡率高[5]。矫正母象的伤婴行为,实现自然育幼,是保证幼象成活的最佳方式。本案例记录了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饲养的1头亚洲象母象初产后的伤婴行为,以及采取的处置措施,不仅在现场紧急抢救下幼象,还成功矫正了母象的伤婴行为,为国内罕见报道,可为类似案例的处置提供参考。本案例还对整个过程中母象与幼象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与正常育幼的母幼象进行对比,探讨了母象伤婴行为的原因。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基本情况 本案

    中国兽医杂志 2022年10期2022-12-08

  • 黑猩猩繁殖与育幼技术
    回头看臀部。2 育幼小黑猩猩出生时体重2 300 g,经观察母兽无哺乳行为,于12月30日早送育幼室人工哺育。育幼室面积10 m2左右,室内温度30℃~34℃,湿度30%~45%,育幼室门口放置消毒槽,人员进入时做好消毒工作。2.1 黑猩猩幼崽的育幼方法。以人类婴儿牛乳配方奶粉替代黑猩猩母乳喂养[3],食物配方主要采用金领冠Ⅰ段奶粉,奶粉与水比例按13.2 g、30 ml进行配制,随着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奶量,5日龄时添加活菌颗粒1袋的1/4,每日1次,1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1期2022-11-25

  • 环尾狐猴人工育幼及回归种群准备
    录1)。1 人工育幼广州动物园灵长动物区小狐猴场出生了一对雄性环尾狐猴A 和B,由于A 相对弱小并不慎落地,使得母猴不愿对其进行喂养,甚至出现了弃子行为。发现该状况后,动物园对环尾狐猴A进行了人工育幼,环尾狐猴A 的初始体重为213 g,53日龄。1.1 物资准备 多功能育幼箱、简易笼箱、狗奶粉1 罐、合生元1 瓶、乳糖酶1 瓶、消化酶1 瓶、思密达1 瓶、包大人护理垫若干、毛巾若干、毛绒玩具1个、小型摇篮1个、抱枕1个、各类丰容型磨牙棒若干、狗奶瓶1 个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9期2022-10-29

  • 帮青壮年一代卸重担
    本不断攀升。护老育幼,两相叠加,让青壮年一代承担了比以往更多更大的责任和压力。“雷蕾们”的烦恼,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一老一幼”,牵动亿万家庭。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城乡社区时反复强调:“对老年人的服务要跟上”,“对孩子们的养育和培养等工作要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育幼事业,纳入党和政府重要工作规划,作为重要民生保障,提供兜底普惠服务。经过10年努力,我国已经建成了养老育幼制度及服务体系,“一老一幼”服务能力水平逐年提高。记者走访各地欣喜地看到,一项项

    民生周刊 2022年20期2022-10-11

  • 人工辅助小熊猫育活四胞胎
    考大熊猫人工辅助育幼的经验和技术,成功将4只幼仔全部哺育成活。人工辅助育幼技术在大熊猫育幼过程中极为成熟(李德生,邸志鹰,2005;黄祥明等,2011),在提高圈养大熊猫幼仔成活率和增加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同于大熊猫,小熊猫生性胆小、易受惊吓而弃仔或食仔。因此,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需建立母兽与饲养员的信任关系,同时在产箱内投放苜蓿草以提高人工辅助小熊猫的育幼成功率。4胞胎幼仔自2021年6月19日出生后由母兽哺育,2021年7月8日

    四川动物 2022年5期2022-10-08

  • 化石记录下1亿多年前昆虫的母爱
    。研究问题:昆虫育幼行为研究对象:157块卡拉划蝽化石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从157块卡拉划蝽化石中,找出了30块携卵的雌性成体。这个发现,将昆虫育幼行为的直接证据提前了近4000万年,记录下“1.65亿年前昆虫的母爱行为”。携卵行为是亲代抚育的一种形式,通常是单亲在产卵后携带卵或幼体以提供保護的行为,可以有效提高孵化率和后代存活率。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2022年10期2022-05-30

  • 合趾猿的人工育幼
    件下,尚未见人工育幼报道。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高淳湿地动物园于2019年开始饲养1对合趾猿,2020年12月,母猿难产,采取剖宫产方式将幼猿取出。由于母猿产后需要在治疗室的压缩笼内治疗和护理,奶水不足,故将幼猿采用人工育幼,且育幼成活。现将人工育幼的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人工育幼猿的基本情况和育幼环境合趾猿Lucky(呼名),雄性,2020年12月27日剖宫产出生。初生体重650 g,目前(2021年9月30日)体重2 500 g。幼猿

    野生动物学报 2022年2期2022-05-16

  • 东北虎的人工育幼研究
    以提供母虎理想的育幼环境, 常常出现弃仔现象[2],幼虎缺乏母源抗体,抵抗力弱,在人工育幼过程中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呼吸道疾病等问题[3-5]。 由于育幼经验不足, 在幼虎人工育幼过程中有失败也有成功的经验,现将经验总结如下,以便为东北虎的人工育幼及其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基础资料。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情况 2018 年5 月22 日零时, 母虎分娩出3 只幼仔,无舔仔、护仔行为且远离幼仔。 初生幼虎无法自主移动,其中2 只倒在出生处积水中,情况危急,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2期2022-04-02

  • 育幼经历对圈养成年雌性大熊猫尿液皮质醇含量的影响
    单一和空间狭小、育幼期过早的母子分离、饲喂时间固化以及刺激缺乏等,这些模式导致对大熊猫必需行为的剥夺、本能行为表达的抑制和异常行为表现的增加(Liu.,2003;张志和,魏辅文,2006),影响大熊猫正常行为的充分表达。圈养大熊猫暴露的一些生产上的实际问题(如自然繁殖能力差)始终没有得到解决(Swaisgood.,2003,2006),严重影响了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计划的实施,不符合科学繁育、健康饲养的大熊猫迁地保护国家战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极有可能与圈养

    四川动物 2022年1期2022-01-26

  • 华北豹的人工育幼
    理情况,分享人工育幼华北豹的经验,并总结数据供相关人员参考。1 基本情况福州动物园现饲养1对华北豹,雄豹11岁,雌豹8岁,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引入。雌豹胆小惧人,应激较大。2020年2月12日雌豹分别于12:00生出雌豹仔,17:00生出雄豹仔,由于雌豹缺乏母性,生仔2 h内未出现哺乳及护仔行为,时令冬季,且母豹产后应激大,经技术人员商讨决定,将2只幼豹取出进行人工育幼。2 育幼环境及条件2.1 育幼箱与育幼育幼箱采用BB-100婴儿培养箱(郑州

    野生动物学报 2021年4期2021-11-14

  • 破解育幼公共服务支出的难点
    断取得新的进展对育幼公共服务支出提出了新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育幼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要着力“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早期教育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2019年,中央经济

    中国经济评论 2021年3期2021-09-10

  • 川金丝猴全人工育幼失败原因探讨
    1例川金丝猴人工育幼过程,并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为川金丝猴在动物园中的饲养繁殖以及人工育幼技术研究提供参考。1 基本情况温州动物园现饲养有金丝猴2只,雄性(呼名“小宝”),15岁,2009年自杭州动物园引入,雌性(呼名“弯弯”),8岁,于2014年自上海动物园引入。我园金丝猴每年8-10月份进入交配高峰期,交配行为较多,交配后由于公猴有频繁强迫交配行为,于12月份后与母猴分笼饲养。2020年4月30日凌晨,“弯弯”产下雌性幼仔1只,由于母猴初产、育幼经验缺

    浙江畜牧兽医 2021年3期2021-06-23

  • 学习党史祭英烈,养老育幼守初心
    党史祭英烈,养老育幼守初心”主题党日活动,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激励全体党员传承弘扬革命精神。在罗瑞卿铜像前,党员和老人、儿童庄严肃立,为将军献上花篮,深情鞠躬缅怀先烈。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罗瑞卿生前使用过的生活遗物、将军生活雕塑像、陈列室以及大量珍贵实物、文史资料,瞻仰将军风采,认真聆听将军生平事迹。96岁高龄的老干部苗长青同志在馆内为党员上党课、讲党史故事。“今天回顾了罗瑞卿将军戎马一生、鞠躬尽瘁的革命生涯和艰

    福利中国 2021年2期2021-06-23

  • 斑马的人工育幼及饲养管理
    马几乎每年都会繁育幼崽,且斑马母性较强,尚未出现弃崽情况。斑马幼崽出生于2018年12月15日,出生7 d后方吮吸到初乳,考虑母体乳汁分泌不足,经专家商讨后决定与母体隔离,完全实行人工育幼。斑马幼崽于13日龄时首次称重为38.15 kg,经过216 d人工育幼后,经评估小斑马身体健康,可独立采食,表明此次人工育幼成功。2 斑马幼崽的人工育幼2.1 育幼环境对于刚出生的斑马幼崽,采取人工繁育时,首先要确保生存环境的适宜性,确保温度、湿度以及通风均满足幼崽生存

    吉林畜牧兽医 2021年4期2021-04-16

  • 社区“养老+育幼”照料模式:现实逻辑、融合机制与实现路径
    加剧了家庭对社会育幼服务的需求,使得公共育幼服务成为当下众多家庭的一项刚性的民生需求;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同样对社区养老服务带来巨大挑战。养老与育幼,作为两大基本民生工程,其服务成效对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国家稳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当前我国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主要模式。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和“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9期2021-02-13

  • 应用代乳粉人工育幼华南虎结果初探
    衰退。母性缺失,育幼压力大致使母虎弃仔、不哺乳等行为,因此适时选择人工育幼是提高华南虎成活率,扩大华南虎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3,5]。近年来,国内华南虎饲养单位已各自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华南虎人工育幼技术措施,采用的人工育幼奶粉几乎都是猫(Felis)用宠物奶粉,其配方是以宠物猫为标准,在育幼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采用团队研制的“老虎代乳粉”对2胎3只幼龄华南虎进行人工哺乳,严格按照既定育幼措施,取得使用该代乳粉应用的第一手资

    野生动物学报 2021年1期2021-01-13

  • 金钱豹人工育幼
    代替母乳进行人工育幼。经过60天的人工育幼,小金钱豹体重由初生时的468g增加至2000g,体长(含尾长)由38cm增长至62cm。根据幼豹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观察结果,总结出幼豹在不同发育时期对温度、湿度及营养等生长条件的要求。1 饲养环境条件1.1 温度温度对幼豹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根据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温度作相应的调整。1.1.1 1~10d:此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极为严格,由于幼豹体温调节能力极差,不能抵御外界的温度变化,所以一定要保持相对稳定的较高的育

    兽医导刊 2020年16期2020-12-29

  • 两只人工育幼黑猩猩回群技术对比
    为偶有发生,人工育幼的黑猩猩在成年后易于出现刻板行为。King 和Mellen(1994)报告指出如果幼黑猩猩在两岁前与母亲分离,那么这个幼黑猩猩就有可能无法出现正常的繁殖行为[3]。Meredith 等[4]提出,现代人工育幼方案包括早期就将幼黑猩猩引入到一个黑猩猩群体,可以减少人工育幼的不良后果。为了让人工育幼的黑猩猩能够得到足够的社群学习,应该在年幼时即将其送回同类群体。将黑猩猩幼崽尽早归还给弃仔的雌黑猩猩可以帮助她学习如何抚育后代,为下一次繁殖提供

    特产研究 2020年6期2020-12-15

  • 野生斑羚人工育幼的初步观察
    的行为。2 人工育幼条件与方法2.1 常规育幼条件与方法2.1.1 人工育幼环境 斑羚育幼阶段,固定育幼人员进行饲喂。育幼笼舍分内外两间,外间为活动场,面积40 m2,地面用砖块铺设,四周为铁网围栏,活动场周围树木浓密;内间为面积12 m2,高2.8 m,四周带有门窗的水泥墙,水泥地面。室内设面积1.5 m2左右、高1.2 m的木箱,供其休息。木箱内铺设暴晒过的干草或草垫,每天更换草垫,暴晒后重复使用。白天光照充分时让其在室外活动场自由活动,晚上和阴雨天时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3期2020-11-13

  • 圈养小熊猫育幼期行为对幼仔成活率的影响
    增长的主要难题。育幼期,母兽对环境要求高,要有独立产房,产房光线弱,产箱照度50 Lux[4],通风良好;特别是在产仔5 d内,母兽极敏感,稍大的噪音或人为走动等环境干扰,均会受惊,从而减少抚育时间,甚至遗弃或噬食幼仔[1-7],导致小熊猫幼仔1月龄死亡率较高。为探索影响小熊猫幼仔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在育幼期,观察研究母兽的各种行为极为重要。在以往针对小熊猫育幼行为的众多研究中[7-8],所报道的母兽育幼期各种育幼行为的频次存在较大差距,如在育幼前期3日龄内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4期2020-10-27

  • 野外引种与圈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巢穴期的育幼能力比较
    ,611830)育幼行为是动物为了延续自身基因和拓展种群规模的一种必要手段,亲代的照顾对幼仔的生存和行为发育有着重要作用[1]。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在繁育方面,雄性大熊猫只参加交配,而育幼工作全部由雌性负责,是典型的单亲育幼物种[2]。由于大熊猫初生幼仔十分脆弱,身体质量是母兽质量的一千分之一左右[3],除能发出洪亮的叫声外,视觉、听觉、嗅觉和运动能力都十分低下,因此出生幼兽完全依赖于母兽的照顾[4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4期2020-10-27

  • 疫情防控常态下稳妥推进育幼行业复工复产
    赵玉峰 李璐育幼行业包括0—3岁婴幼儿托育和3—6岁儿童幼教行业。因为服务对象是低龄儿童,无论是对家庭职能的外延性支撑,还是对人力资本早期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新冠疫情暴发后,全国育幼机构全面停止线下服务,疫情期间大多数育幼机构没有营收,又必须支付场地租金和人工成本,使得很多机构面临生存挑战,由此引发就业缩减、机构破产、合同纠纷等问题。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进入防控常态化阶段。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但育幼行业仍严重滞后,不仅对该行业影响巨大,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22期2020-10-09

  • 小熊猫的人工育幼
    因而不能顺利自然育幼的情况时有发生,该情况下只有选择人工育幼来确保幼仔存活,掌握人工育幼技术可提高小熊猫幼仔的存活率。小熊猫人工育幼的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关于小熊猫人工育幼的报道较少,可借鉴的经验仅见寥寥几篇文献[2-4]。2018年7月19日,福州熊猫世界1只七岁小熊猫罗妹产下3仔,母兽紧张、食仔,发现时仅1只雄性幼仔(唤名为罗仔)存活,取出幼仔进行人工育幼。同年8月11日,发现1只29日龄雄性幼仔(唤名耷仔),由于母兽叼仔造成颈部受伤感染,于31日龄时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2期2020-05-30

  • 半散放大熊猫育幼期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情、求偶、交配和育幼。其中育幼行为是后代生存质量和种群延续的关键行为[11]。在亲代的育幼行为中,幼体主要表现出随时间变化的行为发育,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是亲代对子代的影响。育幼行为的研究对揭示幼体生长发育和存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易危物种(IUCN 2016),在野外繁殖率和存活率极低。现今对于大熊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栖息地质量评估[12-14]、行为生态[15-16]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2期2020-04-30

  • 非洲狮的人工育幼观察与分析
    ♂)。2 材料和育幼2.1 材料2.1.1 代乳美国PetAg 出产的Esbilac Powder 犬用全效代母乳粉。2.1.2 添加剂及药品多酶片,乳酸菌素片,四磨汤口服液,VitAD 软胶囊,21金维他。2.1.3 用具消毒柜、奶瓶、不锈钢杯、不锈钢勺、注射器、毛巾垫、电子秤、体温计、婴儿专用喂药器、皮软尺。2.2 育幼2.2.1 育幼环境将幼狮放进育婴房内的木箱(200mm×120mm×100mm)中,箱内垫上毛巾垫,育婴室内温度设定为30~31℃,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2期2020-04-01

  • 北极狼的人工育幼方法
    价值,它的繁殖和育幼技术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内学者对于狼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狼的分布[1-2]、食性[3-4]、生态习性[5]等方面,以及圈养狼的繁殖育幼行为学[6-9]、狼文化研究[10]等方面;国外学者对狼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繁殖学[11-12]、行为学[13]、头骨变化[14]、疾病[15]、自然分布[16]等方面。北极狼在国内多家动物园均有饲养,是动物园常见兽类观赏动物的一种,但有关北极狼繁殖育幼技术等方面未见报道。温州动物园于201

    浙江畜牧兽医 2020年2期2020-01-12

  • 环尾狐猴的饲养与繁殖策略分析
    猴科;逐只投喂;育幼;饲养中图分类号:$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20-0046-021前言野生环尾狐猴生活在非洲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南部和西南部,生活环境地理条件较干燥,周围植被物种丰富,有出露的地表岩石,生活区附近有足够的水源,野生环尾狐猴主要以果实、植物、树皮和各林层的树胶为食。幼体环尾狐猴被母亲紧紧拥到腹部,长大一点后被母亲放在背上。环尾狐猴不同于其他狐猴在夜间活动,其通常在白天活动并且喜欢晒太阳来驱逐潮湿。环尾

    绿色科技 2019年20期2019-11-26

  • 实现幼有所育关系国家未来
    切实加大了对包括育幼在内的非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但育幼领域仍存在没有明确责任部门、无法定支出预算、缺乏优惠政策支持、标准体系不健全、服务监管不规范的问题。面对育儿社会焦虑,不仅要补托育服务短板,更应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制度建设的高度去系统谋划,加以解决。一、加快将育幼纳入公共服务支持体系社会育儿服务已成为家庭的一项基本需要。由于机构育幼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沉重的育儿照护重任牵制着女性的职业发展,普遍的隔代养育则以祖父母巨大的付出为代价。缺乏社会服

    团结 2019年2期2019-11-19

  • 全人工育幼小羊驼一例
    小羊驼进行全人工育幼。参考人工育幼白唇鹿、麋鹿等食草动物人工育幼的经验[3],现小羊驼精神状态良好,基本能独立采食,全人共育幼取得成功。2 动物喂养状况2.1 饲喂环境与另一只较温顺羊驼(雄性)隔离饲养,内舍活动空间约50m2,墙角喜卧处地面铺有干羊草,每周定期更换。室外活动空间较大,小羊驼10日龄时,每天9点至12点外放与其他羊驼混居,偶尔受其他羊驼欺负,习惯尾随“义母”。(注意尽量不离开所在群体)2.2 奶源选择2日龄小羊驼体质还较弱,考虑到羊驼属于反

    兽医导刊 2019年4期2019-08-18

  • 阿拉伯狒狒的人工育幼研究
    性阿拉伯狒狒在哺育幼仔时,常常因为母性不强,容易受外界条件影响,出现弃仔现象,导致圈养阿拉伯狒狒的繁殖成活率不高。因此,对其幼仔进行人工育幼可提高圈养阿拉伯狒狒的繁殖率[3-5]。本文以三明动物园的1只被母狒狒遗弃的阿拉伯狒狒幼仔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价羊乳粉(美国一号)和营养米粉进行阿拉伯狒狒人工哺育,取得成功。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及育幼环境 以三明市动物园于2017年5月23日新生的1只雌性阿拉伯狒狒为研究对象。由于母狒狒母性不强,受外界条件干扰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4期2019-08-01

  • 黑美洲豹(美洲虎)的人工育幼
    养经验,阐述人工育幼黑美洲豹的经历,并总结数据供相关人员参考。1 基本情况南昌动物园现饲养1对黑美洲豹,公豹(8周岁)和母豹(10周岁),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引入园,其中母豹归属新余动物园,与南昌动物园雄豹合作繁殖。2017年1月20日8:00,母豹在南昌动物园首次分娩1只体重为730 g的豹崽(母)。经观察发现,母豹缺乏母性,未出现哺乳行为。由于美洲豹笼舍缺乏保暖设备,经饲养团队商讨决定,在12:30将幼豹取出进行人工育幼。2 育幼场所2.1 保

    野生动物学报 2019年2期2019-04-18

  • 上海和雅安两地不同育幼方式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前,圈养大熊猫的育幼主要分为母兽哺育、人工辅助育幼和全人工育幼3种方式。根据母兽及幼仔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育幼方式,不断改进各项技术,幼仔成活率进一步提高到90.32%(王鹏彦等,2003)。2015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显示,圈养种群数量达到375只。大熊猫喜气侯温暖、雨量充沛的阴湿凉爽环境,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等高海拔地区。目前,关于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的主要研究地集中于四川成都、卧龙、雅安等高海拔地区,及低海拔的北京。但同时研究高、低海

    四川动物 2019年1期2019-02-15

  • 圈养黄颊长臂猿的繁殖行为研究
    中有7 只为人工育幼。为了避免黄颊长臂猿近亲繁殖,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先后和国内多家动物园交流合作,调换血统,保证了繁殖个体的健康(纯度),目前动物园内有22只黄颊长臂猿个体,其中能够繁殖后代的有6对,另有10 只为亚成体。1 配对原则1.1 合笼亚成体黄颊长臂猿合笼比成年黄颊长臂猿更容易些,因为亚成体之间发生攻击行为较少,只要能够隔网出现相互靠近、理毛的现象,即可合笼。成年黄颊长臂猿合笼前一般要经过相互理毛和“二重唱”行为的阶段,合笼时注意观察两者的表现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年12期2019-01-08

  • 犬用羊奶粉、婴幼儿奶粉应用于白化孟加拉虎人工育幼结果初报
    虎采用代乳犬人工育幼方法,取得成功。因动物园对珍稀动物的疫病防控严格,代乳犬人工育幼存在较多不便,太原动物园从2012年开始采用婴幼儿奶粉进行人工育幼。本文首次选用维斯康犬用羊奶粉与婴幼儿奶粉对幼虎进行人工育幼,并比较幼虎的生长发育情况,旨在为促进幼龄孟加拉白虎健康成长,提高成活率提供技术参考。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太原动物园在2008年引进白虎,现有8只,2雄6雌。母虎(编号13-4)4岁,于2017年4月28日首次生产,存活虎崽1只(17-

    饲料博览 2018年9期2018-10-09

  • 野生豹猫人工育幼的初步观察
    幼崽,开展了人工育幼工作。本文就本次野生豹猫的人工育幼进行初步观察,以便为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和豹猫的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基础资料。1 观察对象2016年3月15日,救护中心接到广西森林公安送救豹猫幼崽3只。接收时3只豹猫身体团成一团,微微发抖,运动方式为爬行,腹部着地,眼睛尚未睁开,耳朵下折,感觉到周围环境变化后发出虚弱叫声,初步判断为出生10日龄左右的幼猫,据森林公安描述已超过24 h未进食。根据体重大小依次编号,b01(♂):210 g,b02(♂):17

    野生动物学报 2018年1期2018-03-17

  • 非洲狮人工哺育的研究
    离且安静的环境来育幼,噪音是展区中动物的主要干扰源,当受到干扰和应激时,母兽更倾向忽视或吃掉后代。如果明确存在弃仔风险时,应及时将幼仔从母兽中转移进行人工育幼,人工育幼应是动物幼仔被遗弃时的最终手段。大型猫科动物如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is)、东北虎(Pantheratigrisaltaica)、猎豹(Acinonyxjubatus)等的人工育幼已经有很多报道[2-7],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关于非洲狮的人工育幼的资料较少,

    野生动物学报 2018年1期2018-03-17

  • 对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的公共危机分析
    会的未来。孩子在育幼机构的安全和健康必然牵动父母和社会。反之,如果孩子在托幼园的安全和健康得不到保障,甚至受到人为侵犯,必然深深伤害孩子和父母,也会触怒全社会。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在育幼机构受到侵犯,它的负面影响力必然会波及社会,引发公共危机。为此,携程方必须在选择合作方的时候,要有安全管理的敏感意识和幼儿保育的保障意识,要有充分的前置风险管控意识和措施。而管控措施,主要体现在严格选择有资质和能力的育幼机构、严格拟定项目协议书、严格拟定并落实对托幼园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期2018-02-07

  • 人工辅助育幼小熊猫及饲养管理
    001)人工辅助育幼小熊猫及饲养管理何晓聪(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福建福州 350001)2015年,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小熊猫馆的雌性小熊猫“辣妹”在产下双胞胎幼仔“大妞”“小妞”68天后,兽医和饲养员发现双胞胎幼仔体重增长缓慢,“辣妹”身体消瘦、背部脱毛,哺乳时间明显减少,分泌的母乳量和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双胞胎幼仔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为避免意外,随即小熊猫馆的饲养员对“辣妹”的双胞胎幼仔进行了人工辅助育幼育幼至339日龄断奶,双胞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2017-10-11

  • 豹的人工育幼
    000)豹的人工育幼丁爱萍1李德中1袁 丽2刘智明3(1.郑州市动物园,郑州,450008;2.河南农业大学,郑州,250002;3.河南省畜牧局,郑州,450000)稿件运行过程金钱豹; 人工育幼; 山羊奶豹(Pantherapardus)为食肉目(Carnivora)猫科(Felidae),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森林丘陵中生活。因全身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也称为“金钱豹”。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孕期约3个月,每胎产2~3仔[1]。在圈养条件下,因

    野生动物学报 2017年1期2017-09-18

  • 小熊猫辅助人工育幼
    幼仔进行辅助人工育幼,取得成功。1 材料动物:1#2010年6月9日出生,雄性,68日龄开始辅助人工育幼,体重1040克;2#2010年6月9日出生,雄性,68日龄开始辅助人工育幼,体重890克。代乳品:伊利全脂奶粉。2 方法辅助人工育幼时间为10:30、13:30、16:30。每次哺乳前1个小时,将产仔雌猫与幼仔分开,幼仔留在产箱内,用食物将雌猫引出产房。奶水比例为3∶1,首次用针管由舌头下方挤喂20毫升,注意速度与姿势,避免呛奶。2只幼仔分别在73日龄

    新农业 2017年3期2017-05-17

  • 小熊猫育幼期间时间分配、活动节律以及育幼行为的研究
    5500)小熊猫育幼期间时间分配、活动节律以及育幼行为的研究薛 芮1,2,杨建东1*,冯菲菲2,陈超2,李有绪2,侯 蓉2,张志和2周材权3,蒲春林4,牟永强5,齐敦武2*(1.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2.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省部共建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81;3.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4.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5.天全县林业局,四川 雅安 625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2期2017-05-11

  • 斑鬣狗的饲养繁殖与人工育幼
    的饲养繁殖与人工育幼姚 琳, 毕延台(大连森林动物园,辽宁 大连 116013)斑鬣狗(Crocuta crocuta)属于食肉目鬣狗科,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较开阔地区,南至南非联邦(除热带雨林地区),是鬣狗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最著名和捕食性最强的一种,可以成群捕食较大的猎物,是非洲除了狮子以外最强大的肉食行动物[1]。大连森林动物园于2008年引进了8只斑鬣狗,经过2年的饲养,成功繁殖4只。现将斑鬣狗的饲养繁殖及人工育幼工作进行总结。1 饲养管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7年2期2017-05-02

  • 非洲灰鹦鹉的人工育幼及训练
    非洲灰鹦鹉的人工育幼及训练赵芳菊(沈阡森林动物园管理有限公司,辽宁沈阡 110164)本文以沈阳森林动物园救护的1只非洲灰鹦鹉为研究对象,初步记录了非洲灰鹦鹉人工育幼流程、人工育雏饲料配方及训练等。并以收集雏鸟增重的数据为依据,对人工育幼非洲灰鹦鹉的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定期监测非洲灰鹦鹉的体重,提供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育幼成功的关键,同时人工育幼也是扩大非洲灰鹦鹉种群的重要手段,非洲灰鹦鹉育雏期约70~80d。非洲灰鹦鹉 人工育幼 驯化 饲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5期2016-01-31

  • 海草床育幼功能及其机理
    00049海草床育幼功能及其机理刘松林1,2,3,江志坚1,2,吴云超1,2,3,张景平1,2,黄小平1,2,*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 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海草床是近岸海域中生产力极高的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洋水生动物的重要育幼场所。从生物幼体的密度、生长率、存活率和生境迁移4个方面阐述海草床育幼

    生态学报 2015年24期2015-02-13

  • 雪豹两种人工育幼方式比较
    开,野生动物人工育幼成活的报道逐渐增多,如北极熊、华南虎、环尾狐猴、猎豹、大熊猫、豚鹿、山魈等[1-8]的人工育幼工作。北京动物园自1992年开始,先后成功开展大熊猫[9]、黑猩猩、黑叶猴、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雪豹(Pantherauncia)属食肉目,猫科,雪豹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10]。中国主要分布于甘肃、内蒙古、青海、四川,新疆,西藏、云南等地[11]。见于

    生物学杂志 2014年1期201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