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

  • 董仲舒与公孙弘的人格和事业
    00)董仲舒、公孙弘是西汉武帝时期的两位著名儒者。董仲舒是公羊学大师。《史记·儒林列传》:“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①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 年)第3128 页。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不注页码。他是一位大思想家。《汉书·董仲舒传》:“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②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年)第2526 页。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不注页码。公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5期2024-01-02

  • “扑满”漫说
    记》卷五载:“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上为贤良,国人邹长倩……赠以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入而不出,积而不散,故扑之。士有聚敛而不能散者,将有扑满之败,可不戒欤!”这是喻诫不要贪婪,招至“满则之败”。公孙弘没有辜负,位极人臣而始终勤俭。薪给所余,不是“入窍”蓄藏,而是随时“出窍”,用来营建东阁馆、招纳贤才、共商国是,或举荐给皇帝。清廉自守、洁身自好,使其广受尊崇,颐养天年,寿终正寝,薨于任上,谥号献。公孙弘不是扑满,于是,他圆满。公孙弘追慕前贤,或

    检察风云 2023年11期2023-06-21

  • 这样的朋友
    汉武帝时,齐人公孙弘做了丞相。此人极具传奇色彩,他在十年内由平民做到丞相,开启了布衣封侯的先例。但最受人们称赞的,是他在国都修建并开设了三个大客馆来安置贤良人才,而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公孙弘官拜丞相之后,有个叫高贺的老朋友来投奔他。公孙弘请他吃的是粗茶淡饭,给他睡觉盖的也是布被。高贺因此抱怨说:“我哪里用得着老朋友的钱财,粗粮布被,我自己就有。”公孙弘有些愧疚,跟他解释说,自己的俸禄大部分都用于补贴客馆了,实在没有富余的银子。高贺不信,还到处宣扬,说公孙

    十几岁 2022年17期2022-11-20

  • 莫为“小人儒”
    儒”以警世人,公孙弘就是一例。公孙弘,西汉时菑川人,自幼家境贫寒,靠放猪养家糊口。到了四十多岁,他才恍然有所悟,这辈子不能就跟猪打交道了吧?于是,立志读书,专治《春秋》。功夫不负有心人,加之天资聪颖,公孙弘逐渐学有所成,成为远近闻名的《春秋》学家。那时,还没有科举,选拔官员是通过举孝廉的方法,公孙弘除了治学有方名声在外,还有一点使他饮誉乡里——特别孝顺后母。建元元年,汉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之士,菑川国便推举了公孙弘。他以耳顺之年西入函谷关,应征为博士,一大把

    杂文选刊 2022年8期2022-07-05

  • 公孙弘的进退智慧
    曾昭安公孙弘虽然贵为汉武帝时的丞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可谓位高权重、炙手可热,但是年轻时却家徒四壁,极度贫穷。他在那时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一直到他出人头地、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时也不曾忘却。他每天吃饭只要一个荤菜,晚上盖的被子也是普通棉被,不像其他达官贵人那样锦衣玉食,极尽奢华。时任都尉的汲黯却十分看不惯他,为此还参了他一本,说他位列三公,明明俸禄不少不差钱,却伪装勤俭节约,还盖着普通人家那样的棉被、吃粗茶淡饭。其目的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骗取俭朴清

    今日文摘 2022年8期2022-07-04

  • 横看成岭侧成峰
    人争辩西汉名臣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穷,过着清贫的日子。当了丞相后,他的生活依然十分简朴,没有锦衣玉食,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着普通棉被。他的仆人们也感叹:“我家主人才是真正的清廉啊!”这些话很快就传进了朝廷,文武百官为之感动不已。但大臣汲黯却向汉武帝参了一本:“公孙弘现在位列三公,不像当年生活困顿,他有相当可观的俸禄,为什么还盖普通棉被,吃简单的饭菜呢?依微臣所见,公孙弘实质上是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简朴清廉的美名。”汉武帝听后,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一次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11期2022-06-29

  • 三国战场也是秀场
    这两处。西汉的公孙弘是高级公务员,穿着却十分寒碜,后来他当上御史大夫,相當于副丞相了,还是布衣布被,很是低调。这事被他的同事汲黯向皇帝打了小报告:“公孙弘位至三公,俸祿很多,但却盖布被、穿布衣,他又不是缺少买好衣服的钱,这看似朴素,实则为奸诈行为啊。”皇上责问公孙弘公孙弘回答:“是有这样的事……晏婴为齐景公的丞相,吃饭时菜不超过两个,他的妻妾不穿丝织衣服,自己的衣着更加简朴,于是齐国治理得很好,这是晏婴向普通老百姓看齐,刻意做表率。如今我当御史大夫,盖布

    今日文摘 2022年13期2022-05-30

  • 公孙弘的智慧
    曾昭安公孙弘虽然贵为汉武帝时的丞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可谓位高权重、炙手可热,但是年轻时却家徒四壁,极度贫穷。他在那时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一直到他出人头地、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时也不曾忘却。他每天吃饭只要一个荤菜,晚上盖的被子也是普通棉被,不像其他达官贵人那样锦衣玉食,极尽奢华。时任都尉的汲黯却十分看不惯他,为此还参了他一本,说他位列三公,明明俸禄不少不差钱,却伪装勤俭节约,还盖着普通人家那样的棉被、吃粗茶淡饭。其目的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骗取俭朴清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6期2022-04-23

  • 公孙弘的进退智慧
    ◎ 曾昭安公孙弘虽然贵为汉武帝时的丞相,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可谓位高权重、炙手可热,但是年轻时却家徒四壁,极度贫穷。他在那时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一直到他出人头地、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时也不曾忘却。他每天吃饭只要一个荤菜,晚上盖的被子也是普通棉被,不像其他达官贵人那样锦衣玉食,极尽奢华。时任都尉的汲黯却十分看不惯他,为此还参了他一本,说他位列三公,明明俸禄不少不差钱,却伪装勤俭节约,还盖着普通人家那样的棉被、吃粗茶淡饭。其目的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骗取俭

    思维与智慧 2022年10期2022-04-08

  • 汉武帝需要怎样的臣子?
    子洗马的时候,公孙弘和张汤,不过是小吏,跟蚂蚁一样,根本不会有人注意。然而,汲黯的仕途卡在九卿的台阶上,再也进不了了,而公孙弘和张汤却步步高升——公孙弘做了宰相,而张汤做了御史大夫,相当于副宰相。西汉的体制,在汉武帝之前,是宰相当了大半个家。相府就是政府,无论国家财赋,还是人事升降,抑或军队调动和刑事案件,只要事情緊急,宰相都可以先斩后奏。甚至,当时的人都认为,宰相负有调和阴阳的职责,一旦有灾异,就要免宰相的职。当然,如果事情办得不好,皇帝是可以将宰相免职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9期2021-10-15

  • 后来居上
    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成语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8期2021-09-12

  •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向汉武帝推荐了公孙弘和张汤两个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好友,担任了博士和给事内史。公孙弘和张汤都非常有才干,汉武帝就经常把很多重要的工作都交给他们,而他们也都不辱使命,在短短几年里就为汉武帝作出了许多贡献。汉武帝则依功论赏,频频提拔他们,公孙弘先后被任为左内史和御史大夫直至相国,而张汤也先后被任为太中大夫和廷尉直至御史大夫,风头大有盖过汲黯之势。这样一来,汲黯就有些不悦了,他觉得公孙弘和张汤再能干也不能和自己平起平坐,于是就去找汉武帝想说几句公孙弘和张汤的坏话。他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9期2021-06-07

  • 沉默才是最高级的蔑视
    更舒坦和清净。公孙弘曾是汉武帝时的宰相,原本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但他为人却十分简朴低调。当时任都尉的汲黯却十分看不惯他,于是向汉武帝进谏说,公孙弘俸禄很多,但却伪装勤俭节约,就是为了哗众取宠。当汉武帝亲自问公孙弘,有没有这回事时,公孙弘的回答却是汲黯说的是事实,臣不多言。还有一次,公孙弘和大臣们在朝廷议事,可是上朝奏请皇帝定夺时,公孙弘却又有个更好的主意,于是临时改了想法。当时汲黯很生气,当众斥责公孙弘,你太奸诈了,刚跟我们商议时说的是一套,跟皇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1年2期2021-04-16

  • 三国战场也是秀场
    这两处。西汉的公孙弘是高级公务员,穿着却十分寒碜,后来他当上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了,还是布衣布被,很是低调。这事被他的同事汲黯向皇帝打了小报告:“公孙弘位至三公,俸祿很多,但却盖布被、穿布衣,他又不是缺少买好衣服的钱,这看似朴素,实则为奸诈行为啊。”皇上责问公孙弘公孙弘回答:“是有这样的事……晏婴为齐景公的丞相,吃饭时菜不超过两个,他的妻妾不穿丝织衣服,自己的衣着更加简朴,于是齐国治理得很好,这是晏婴向普通老百姓看齐,刻意做表率。如今我当御史大夫,盖布

    领导文萃 2021年24期2021-01-10

  • 人无幽显道在则尊
    长倩,他的旧友公孙弘当了丞相。邹长倩未曾向公孙弘谋求一官半职,却用堂堂正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胸怀和胆略,送给公孙弘青草一束、素丝一襚、扑满一枚,以此规劝好友做官要像玉石一样纯洁、多行善事、为政清廉。邹长倩在写给公孙弘的一封书信中说“人无幽显,道在则尊”,意思是:人是没有幽微渺小与显赫昭著之分的,唯有道德高尚的人,才会受到世人的尊重。公孙弘成为一个清正廉洁、关注民生的官员,与邹长倩的规劝是有一定关系的。从这一点来说,邹长倩不但自己安贫乐道、高风亮节,而且

    老友 2020年5期2020-05-21

  • 《史记》人物公孙弘的智慧
    何等,而汉代的公孙弘同样是一个传奇性的秘书人才。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公孙弘的智慧,希望通过分析公孙弘身上存在的智慧,给予现代秘书从业人员一些启示。关键词:史记 公孙弘 秘书之才秘书是以领导为核心的辅助性综合工作人员。我国对“秘书”这一名词的界定出现的很晚,但实质上我国的秘书工作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在中国古代,官员的分工不是特别明确,他们的基本职能都是辅助帝王,参与决策,因此,很多人身上都能看到现代秘书的缩影。公孙弘是《史记》里面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他是西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4期2020-05-20

  • 从猪倌到丞相
    。今天要说的是公孙弘,汉武帝时代,差不多属于第一名的平民宰相。公孙弘年轻的时候,也在政府干过的,虽然只是跑跑腿、当当差,可出了衙门大院,也算是个人物。咱们汉朝的高祖,当初不是也一样。可是,公孙弘在官衙没混多久,就被派遣回家了,是什么错误,是谁的错误,《汉书》一笔带过,肯定是弄不清楚了。那以后,公孙弘的人生彻底落入谷底,每天与他为伍的,你知道是谁吗?是一群猪。因为公孙弘只能靠放猪养活自己。公孙弘的家乡在齐地淄川国的薛县,一个临海的地方。每天,他把一群猪赶到海

    旗帜文摘 2020年2期2020-04-20

  • 法度严谨 挺秀润健 ——赵孟小楷《汲黯传》赏析
    ,三次斥骂丞相公孙弘和御史大夫张汤,言辞极为尖锐无情。汉武帝虽在背后骂他甚至起过杀心,但又因他是“社稷臣”而宽容几分。《汲黯传》寄托了司马迁深切的爱憎之情,可以说,汲黯是他批评现实政治的代言人。司马迁怀着极其钦敬的心情为汲黯树碑立传,不多叙政绩,而倾尽全力表彰他秉正嫉恶、忠直敢谏的杰出品格。围绕这个中心,运用辐辏之法将众多的零散材料交织在一起,从多方面的人际关系中反复刻画人物个性。尤其是一再描写汲黯同最高统治者汉武帝和公孙弘、张汤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使他那汉

    老年教育 2020年4期2020-04-05

  • 论《汉书》对《史记》中公孙弘形象的改造
    摘要:公孙弘在《史记》和《汉书》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前者使用了小说的笔法,而后者变得更为严肃、规整。在班固有意地安排下,通过增加公孙弘奏折、改变同传人物、改变段落位置、突出“福祸速焉”的政治环境这几种手段,成功地改变了司马迁所塑造的公孙弘形象。班固对官员的这种回护式的感情倾向,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是一以贯之的做法。关键词:公孙弘;《史记》;《汉书》;形象构建以往史家,从传统史学到现代史学,关于“史汉异同”的研究颇多,在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已有可观成果。公孙

    青年生活 2020年7期2020-03-30

  • 退让的智慧
    蒋光宇西汉名臣公孙弘,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粗布被子。有一天,大臣汲黯在朝堂上向汉武帝参了公孙弘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要职,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和寻常百姓一样只盖粗布被子,实际上欺诈世人,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汉武帝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是否都是事实?”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与询问的分量,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汲黯说的一点也没错。在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

    共产党员(辽宁) 2019年15期2019-11-18

  • 莫为“小人儒”
    儒”以警世人,公孙弘就是一例。公孙弘,西汉时菑川人,自幼家境贫寒,靠放猪养家糊口。到了40多岁,他才恍然有所悟,这辈子不能就跟猪打交道了吧?于是,立志读书,专治《春秋》。功夫不负有心人,加之天资聪颖,公孙弘逐渐学有所成,成为远近闻名的《春秋》学家。那时,还没发明科举,选拔官员是通过举孝廉的方法,公孙弘除了治学有方名声在外,还有一点使他饮誉乡里——特别孝顺后母。建元元年,汉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之士,菑川国便推举了公孙弘。他以耳顺之年西入函谷关,应征为博士,一大

    公务员文萃 2019年10期2019-11-06

  • 《三字经》名句学习
    这里讲的是西汉公孙弘的故事。③彼:他们,指路温舒与公孙弘公孙弘削竹简抄书。无书:意思是贫穷买不起书。无,没有。④勉:勤勉,勤奋。【译文】纸发明以前,所有的书都是逐字抄录在绢帛、羊皮、竹简和木牍上的,因此价格十分昂贵。西汉路温舒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但一心上进的他,把向别人借来的书抄在编起来的蒲草上阅读。西汉还有个名叫公孙弘的人,和路温舒一样穷得买不起书,就把竹子削成薄片,再把文字一个个刻在竹片上,编成书册,供自己平时苦读。路溫舒和公孙弘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尚

    小读者之友 2019年8期2019-10-21

  • 地老鼠公孙弘
    在所自处耳。”公孙弘先前“在所自处”不太好,处“吏舍厕中”,实境比“吏舍”更糟糕,他曾当过小吏,或是因生活作风,或是因廉政纪律,他被开除出“公务员”队伍,当官只为己做主,须遣回去养猪(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当了养猪个体户,赚了些钱,转而想读书,“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老板当大了,还想弄个什么当当,算是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公元前130年,汉武帝再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本不想去了,七十岁的老头子,还考甚?不去。大家劝啊劝。好吧,去试

    钟山风雨 2019年4期2019-10-14

  • 退让的智慧
    蒋光宇西汉名臣公孙弘,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粗布被子。有一天,大臣汲黯在朝堂上向汉武帝参了公孙弘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要职,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和寻常百姓一样只盖粗布被子,实际上欺诈世人,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汉武帝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是否都是事实?”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与询问的分量,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汲黯说的一点也没错。在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當着众人的面指责

    共产党员·上 2019年8期2019-09-09

  • 在那个平民可以当皇帝的时代
    。今天要说的是公孙弘,汉武帝时代,差不多属于第一名的平民宰相。公孙弘年轻的时候,也在政府干过的,虽然只是跑跑腿、当当差,可出了衙门大院,也算是个人物。咱们汉朝的高祖,当初不是也一样。可是,公孙弘在官衙没混多久,就被派遣回家了,是什么错误,是谁的错误,《汉书》一笔带过,肯定是弄不清楚了。那以后,公孙弘的人生彻底落入谷底,每天与他为伍的,你知道是谁吗?是一群猪。因为公孙弘只能靠放猪养活自己。公孙弘的家乡在齐地淄川国的薛县,一个临海的地方。每天,他把一群猪赶到海

    领导文萃 2019年15期2019-08-16

  • 董仲舒的身份:士与儒
    代表即董仲舒与公孙弘。与公孙弘相比,董仲舒在《汉书》中的生平记载极少且都是正面化的。从文学的角度讲,人物塑造远不如公孙弘立体。班固赞语中则流露出反对过高评价董仲舒的倾向。《汉书》引刘歆语:“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奋,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筦燕弗及,伊吕不加,过矣。”班固以“士”的标准评价董子,认为其政治建树不足。而班马对公孙弘则有“曲学阿世”之讥。以《史记》一处记载为例:“今上初即位,复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8期2019-07-30

  • 汉丞相俭朴为何被人吐槽
    事情是这样的,公孙弘是汉武帝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任丞相前已位居三公,做御史大夫。照一般的想象,如此高位的人,他即便不过分讲究,穿衣吃饭与苍头百姓也绝不在一个档次上。偏偏我们都猜错了,公孙大人日常生活居然很俭朴,“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弘身食一肉,脱粟饭,故人宾客仰衣食,俸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公孙弘平时盖的是粗布被子,每顿饭只有一个荤菜,主食是糙米而非精细粮,另外亲朋好友多靠他接济,薪水几乎全让这些人花了,家中一个子儿不剩。作为官员,公孙大人这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9年2期2019-03-18

  • 近三十年来公孙弘研究述评
    5)当代学者对公孙弘其人其事其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大致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鉴于长期以来对公孙弘的研究一直是块空白,马勇、孟祥才、范学辉、宋艳萍等人纷纷撰写了公孙弘研究的相关论著。①近三十年来,学界围绕公孙弘的生平、性格及为人再评价、事功、儒学贡献以及公孙弘思想等问题展开探讨和论述,弥补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之前公孙弘研究的空白。在看到研究取得进展的同时,公孙弘研究也遇到了有待深化与突破的“瓶颈期”,如何突破瓶颈,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是向未来研究者提出的新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6期2019-03-05

  • 读懂“让”
    有两个大臣名叫公孙弘和汲黯。汲黯在汉武帝面前说,公孙弘生活节俭是沽名钓誉。汉武帝找到公孙弘,问:“你生活节俭是真的吗?”公孙弘说:“是真的。”汉武帝又问:“汲黯说你生活节俭是沽名钓誉,是真的吗?”公孙弘说:“是真的。”公孙弘的真诚和真实感动了汉武帝,此后汉武帝更加信任公孙弘了。由此可见,以退为进,退让可以让你赢得胜利。生活中的“让”无处不在。如果你学会了“让”,你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和谐。

    小学生导刊 2018年35期2018-11-30

  • 被低估的治世人才 ——以《史记》公孙弘为例
    530006)公孙弘,字季,齐菑川国薛县人(今山东寿光境内)。他出身寒门,曾以海上养猪维持家计,是武帝时期以善终的丞相之一,亦是“以丞相褒侯”的第一人。然而历代名家贬评其人,如明代凌稚隆《史记评林》引康海曰:“公孙弘乃以人主不广大为言,孟子所谓逢君之恶欤?”[1]318直接指责公孙弘是“逢君之恶”的不入流之辈,虚伪逢迎君王喜乐;唐顺之《唐荆川精选批点史记》则评:“此传暗以‘曲学阿世’四字摹写平津侯,极得其髓。”[2]682指公孙弘以“曲学阿世”的手段,随波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1期2018-11-13

  • 发蒙振落
    准备反叛。他把公孙弘并不放在眼里,怕的倒是汲黯。为此,特地告诫手下人千万不要在汲黯那里露了馬脚。他说:“汲黯善于直言进谏,能为节义而死,很难迷惑他。至于丞相公孙弘,对付他就像揭开蒙盖在眼睛上的障碍、振落树上的枯叶那样容易。”后人根据这个故事,便引出“发蒙振落”这个成语。【智慧点拨】做人必须有一把良知的标尺——正确的是非观。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都离不开价值判断,要讲究一个是非。因此,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就是做人的首要问题。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2018年20期2018-09-04

  • 生病:古代中国官场的微妙规则
    漢武帝时,博士公孙弘出使匈奴,表现不合上意,惹得武帝大怒,于是引咎病免归家。当公孙弘上书称病请辞之际,汉武帝不可能不知其中原因,但他还是批准了。按照公孙弘的情况,他应该被罪免。但若被罪免,以后再要起用就会很艰难。汉武帝答应公孙弘的病免请求,恐怕也是为将来重新起用他留一条后路吧。果然,后来公孙弘又被重新起用为博士,并终老于相位之上。这病与不病之间,尽显中国传统中为人处事与政治运作的学问。(摘自《中华遗产》)

    华声文萃 2018年1期2018-08-13

  • 为什么存钱罐常常是小猪造型的?
    多年前,一名叫公孙弘的官员收到一份来自家乡长辈的礼物——扑满。长辈希望公孙弘懂得节俭会储蓄,用钱得当不吝啬,否则就像扑满一样因为钱太多而被击碎。因为公孙弘年轻时候做过猪倌(养猪的人),而对古代老百姓来说,猪就是财富的象征,所以慢慢地存钱罐就变成小猪的模样。欧洲中世纪的小猪存钱罐存钱罐在欧洲中世纪,人们会把多余的钱放在种陶罐里,制作这种陶罐的黏土英文是“pygg”,和猪的英文“pig”读音样。有个工匠想到猪和黏土的发音一样,就做了专门放钱的小猪陶罐。经推出,

    小火炬·智漫悦读 2018年10期2018-03-13

  • 皇权的左膀右臂
    兼儒生与酷吏的公孙弘受到重用,成為汉武帝时由儒生任丞相的第一人。公孙弘少为狱吏,年四十余始学《春秋》杂说,又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为人圆猾狡诈,外宽内忌,睚眦必报。在一次对策中,汉武帝擢“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儒者”,公孙弘为第一,随后迅即升为丞相。他事君奉命唯谨,善于察言观色,唯汉武帝马首是瞻,以八十高龄死于丞相之位。在他之后的六位丞相,除一人因“醇谨”寿终正寝外,其他人都因种种原因死于非命。公孙弘受重用成为政坛长青树,是汉武帝治国理念与手段的生动体现。

    华声 2017年24期2018-01-22

  • 趣味广场
    ”以退为进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一次,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汉武帝知道后,就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他对我的评价击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誊。如果不是汲黯

    山东国资 2017年10期2017-11-21

  • 劝君莫为『小人儒』
    儒”以警世人,公孙弘就是一例。公孙弘,西汉时菑川人,自幼家境贫寒,靠放猪养家糊口。到了四十多岁,他才恍然有所悟,这辈子不能就跟猪打交道了吧?于是,立志读书,专治《春秋》。功夫不负有心人,加之天资聪颖,公孙弘逐渐学有所成,成为远近闻名的《春秋》学家。建元元年,汉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之士,菑川国便推举了公孙弘。他以耳顺之年西入函谷关,应征为博士。一大把年纪的公孙弘,自然倍加珍惜这次机会。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归来后,他口若悬河,却不合武帝意思,被认为是庸才。公孙弘

    杂文月刊 2017年18期2017-11-12

  • 公孙弘,打破“功臣政治”的猪倌丞相
    主父偃等,其中公孙弘就是数位丞相之一。然而,这位公孙弘虽仅主政4年,似乎并没留下多少好名声。司马迁说他快速晋升的秘诀,不过是“希世用事”,善于迎合罢了。班固在《汉书》中则有更多不齿之词,“其性意忌,外宽内深。诸常与弘有隙,无近远,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杀主父偃,徙董仲舒胶西,皆弘力也”。活脱脱一个生性多疑、阳奉阴违的小人。书中还讲到一个故事:公元前125年,刘彻碰到一件难事,他的胞兄胶西王刘端骄横凶蛮,杀人如麻,在当地引起公愤,必须马上处理。但谁都不敢去,

    环球人物 2017年11期2017-06-10

  • 小议汉武帝选用官吏不拘一格 ——以丞相情况为视角重点
    行列。白衣丞相公孙弘的例子尤为明显。 《汉书·公孙弘传》记载:“公孙弘,菑川薛人也。少时为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 《春秋》杂说”。可以看出:公孙弘出身贫寒,没有任何政治背景,年轻时有过犯罪免职的记录,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人到中年才发奋于学。这些条件的限定,公孙弘似乎没有当上丞相的可能。但是公孙弘却偏偏遇上了汉武帝,正如武帝所言:“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汉武帝的吏治体系下,公孙弘一年由博士升迁至左内史,后来又出任武帝时期第六任丞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1期2017-03-31

  • 扑满哲学
    前130年),公孙弘被国士举荐入京。当时邹长倩送给他一个扑满,要他警戒“入而不出,积而不散”的危险。其实邹长倩所提出的“扑滿哲学”,不仅是提醒公孙弘一人,而且要提醒每一个人:当我们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只知道积聚而不知道散施,只知道不足而不知道知足,那么这幕击破扑满的悲剧,迟早会上演。元代诗人艾性夫曾有扑满诗道:“区区小器安足怜,黄金塞坞脐亦然!”像董卓一样,造了个万岁坞,藏了黄金无数,结果被人杀死后,肚子上的脂肪也被当作灯油去点火了。这诗讥笑那扑满小器,也

    读者 2017年8期2017-03-29

  • 董仲舒政治遭遇考辨
    》公羊学的学者公孙弘倒是很受武帝的重用。公孙弘位至三公,官拜丞相,位极人臣。而同样是上书言事的田千秋,数月即由郎超升为丞相。与他们比起来,董仲舒实未受到汉武帝的重用。董仲舒自己也认为未被重用,他在《诣丞相公孙弘记室书》中说:“江都相董仲舒……误被非任,无以称职”,希望丞相公孙弘“大开萧相国求贤之路,广选举之门。”②(南宋)章樵注:《古文苑》卷10。董仲舒晚年又作《士不遇赋》,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生平。董仲舒被人评价为“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年1期2017-03-12

  • 公孙弘在《史记》和《汉书》中的同与异
    内容摘要:公孙弘是西汉建立以来第一位以丞相封侯的人,开创了“以丞相褒侯”的先例。他在《史记》和《汉书》的传记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官高戒奢、躬行节俭;揣摩帝心,己无定见;忌贤妒能,伺机除掉。不同之处即司马迁和班固对公孙弘的态度不同,司马迁笔下是一个唯君是命的犬儒,在班固笔下,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个身不由己奋力挣扎的可怜虫的灵魂。 关键词:《史记》 《汉书》 公孙弘 公孙弘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人物。司马迁将他和主父偃放在《史记·平

    文学教育 2016年1期2016-09-10

  • 历史人物的公关心态(三十一)
    真实目的。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这是一种公关智慧。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无论他如何辩解,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也许在继续“使诈”。公孙弘深知这个指责的份量,采取了十分高明

    公关世界 2016年7期2016-06-20

  • 人生四题 ——读南宋洪迈《容斋随笔》
    史记》载,汉代公孙弘,幼时家贫,勤俭朴素。任宰相之位时,仍然保持俭朴之风,吃简单之食,睡简易之床。大臣汲黯看不惯,便向汉武帝奏本,曰:“弘位列三公,俸禄可观,却生活撙节,实乃沽名钓誉,骗取廉臣之美名耳。”武帝问弘:“是这样的吗?”公孙弘答:“汲黯说得对。在满朝文武之中,他与我交情最深,当然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众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臣虽贵为相,但生活水准与小吏差不多,确实是故意装的,有鬻声钓世之嫌疑。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皇上怎会听到对我的诚恳批评呢

    保健与生活 2016年4期2016-04-23

  • 后来居上:嘲讽有道理
    较宠信的张汤和公孙弘就时常跟汲黯发生争执,而汲黯从来不认输,遇到矛盾就扯开嗓子跟他们争论,唾沫横飞。后来,公孙弘当了丞相,借故将汲黯调去当了右内史,好在汲黯治理得井井有条,没让别人抓住把柄。但是,由于说话讨人厌,汉武帝一直有意压制汲黯。张汤和公孙弘的官位本来在他之下,后来都升为了大领导,而汲黯手下的郡丞、书吏也很快跟他平起平坐,甚至超过了他。汲黯心里很不爽,去找皇上理论。《史记》上这么记载汲黯当时说的话:“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意思就是:“陛

    金色少年(美绘小文学) 2016年1期2016-04-08

  • 董仲舒与公孙弘的对策
    元元年)(二)公孙弘对策菑川人公孙弘⑤对策曰:“臣闻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则遇民信也;末世贵爵厚赏而民不劝,深刑重罚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夫厚赏重刑,未足以劝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官,则分职治;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之器,则赋敛省;不夺民时,不妨民力,则百姓富;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逡①;罚当罪,则奸邪止;赏当贤,则臣下劝。凡此八者,治之本也。故民者,业之则

    月读 2015年2期2015-05-18

  • 雄才大略汉武帝: 评所谓“独尊儒术”
    大约十年之后,公孙弘第二次对策之时?第二,汉武帝是否真的如《汉书·武帝纪》“赞”总结的那样,“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还是尊儒的同时,依然“悉延百端之学”?①第一个问题涉及提出政策的确切时间,属于技术性问题,可以不具论②。第二个问题涉及汉武帝治国理政的方针和政策问题,不能不论。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最早记载了汉武帝政策转向之事:“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

    月读 2015年2期2015-05-18

  • 公孙弘儒法结合的思想理论与实践
    450001)公孙弘,生于公元前200年,卒于公元前121年,齐地菑川(今山东寿光)人。他曾为一介布衣,年轻时家中贫穷,曾经在海边放猪为生;他大器晚成,四十岁才读书,学习《公羊》杂说;他枯木逢春,六十岁出仕为官,深受汉武帝的器重;他在官场上游刃有余,从花甲走到耄耋,最终以八十岁的高龄病逝于丞相的位上。《汉书·艺文志》曾记载公孙弘著作十篇,今已遗失无从可考,但其思想内涵显见于史书记载。笔者拟从历史史料中分析公孙弘儒法结合的思想和实践,从中探讨公孙弘在西汉乃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3-17

  • 汉朝“雷锋”卜式的困境
    皇上又说给丞相公孙弘听。公孙弘皱着眉头说:“这不合人之常情,卜式心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心怀叵测之人会扰乱我们的风气和法度,希望陛下不要接受他的捐献。”武帝觉得公孙弘说得有道理,不但没有接受卜式的捐献,而且把他关了起来,好几年后,卜式才被释放。再说卜式被释放后,仍旧经营着种植业和畜牧业。一年多后,匈奴浑邪等人投降,朝廷开支更大,国库空虚,贫民大量迁徙,所有费用皆由朝廷支出,朝廷负担不起来。就在这时,卜式拿了二十万两钱财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5期2015-02-03

  • 不争的智慧
    代连华公孙弘在汉武帝时曾任宰相,从一介贫寒布衣到位高权重的宰相,公孙弘走的是以退为进的路线。 公孙弘曾担任狱吏,因为过失而被撤职。回家后他发愤苦读,六十岁时被汉武帝以贤良征为博士,出使匈奴时,因为陈述情况不符合皇帝心意而被免职。七十岁时,公孙弘再次被征为文学儒士,因为博学多才,很快被提升为左内史。 公孙弘见闻博广,每当议事时,他总是先把事情详细陈述出来,然后让皇帝自己去选择,如果遇到不同意见或者遭到同僚们的驳斥,公孙弘亦不争不辩。 公孙弘位高权重,生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5年1期2015-01-20

  • 退让的智慧
    幽兰汉代一个叫公孙弘的人,年轻时家里十分贫穷。后来当了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有一天,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他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汉武帝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的一点也没错。在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2014年9期2015-01-20

  • 《史记·公孙弘列传》的职场启示
    将探讨《史记·公孙弘列传》中的职场启示。《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长达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以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传记串起了这上下三千年的历史的,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史记》中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各色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黎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他们或成功或失败的人生经历,在今天可以引起我们的深思,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借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的得失。《史记·公孙弘列传》中的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7期2014-12-11

  • 汉相公孙弘述评
    武帝时期的丞相公孙弘,平民布衣出身,研习《春秋》出名,以举贤良文学入仕,时至耄耋之年才拜相封侯,其仕途、为人处事、历史影响多为世人评说。[关键词]公孙弘;仕途;为人处事;历史影响西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前200年—前120年),字季,菑川薛(今山东省青州市北)人。他是以儒生身份而荣登相位的第一人,死后被封为平津侯,然而人们对其评价却褒贬不一。公孙弘以六十高龄入朝为官却一直得到汉武帝的重用,被视为肱骨之臣,最后善终于相位,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值得探究。一、两度

    黑龙江史志 2014年7期2014-11-24

  • “后来居上”原是牢骚话
    床边见他;亟相公孙弘来见,汉武帝也不一定戴帽穿靴那么严整。但一旦汲黯来见他,汉武帝一定穿戴整齐,态度庄重,如果一时无法着装,那宁肯不见面而让人传话。所以在和别的臣子讨论朝中大臣时,汉武帝也不得不感慨地说:“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随着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数次胜利,汉武帝愈发宠幸一直支持他北伐的公孙弘与张汤等人,而对严肃正直、苛责刻薄的汲黯没什么好感。于是渐渐公孙弘、张汤的地位不断上升,最后公孙弘当了丞相,被封为侯,张汤也当了御史大夫,甚至最早和汲黯同

    月读 2014年5期2014-11-15

  • 西汉新儒家的建构与西汉盛世
    :黄老,无为,公孙弘,董仲舒,霸王道咸阳皇家图书馆先秦典籍的焚毁殆尽,项羽自然是第一罪人;但是,作为汉王朝开国皇帝的刘邦,却也难脱干系。翦伯赞在《秦汉史》一书里就直指他“是一位毫无文化教养的小土豪”[1]。刘邦在与项羽的较劲中,是“先入关者”。但他于公元前206年攻入咸阳后,却只知道搜集阿房宫中的珍宝、美人和田赋、户口的册籍,对于皇家图书馆那满当当的古典文献,竟毫无所动;以致后来粗野的项羽入关,添加了一把大火,使这一库仅存的古典文献,终化为灰烬。假使当时这

    文史杂志 2014年6期2014-11-06

  • 读《史记》《汉书》札记三题
    两说并存。二、公孙弘年寿及生年《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徵以贤良为博士。”[1]2949《史记》不言公孙弘年寿,只言卒于元狩二年[1]1030,建元元年(前 140)公孙弘年六十,以此推之,元狩二年(前121)公孙弘当年七十九。《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年八十,终丞相位。”[2]2623《汉书》记公孙弘事全本于《史记》,为什么《汉书》记载与据《史记》所推公孙弘年寿差一岁?我们认为,这是除本与并本的差

    运城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8-15

  • 关键要看“下半场”
    帝时代御史大夫公孙弘,官居高位,生活十分俭朴,“弘为布被,食不重肉”,群众反映很好。后来同僚汲黯就在武帝面前告了他一状,认为他虚伪,沽名钓誉。汉武帝查问此事时,公孙弘诚恳地向皇帝谢罪,说汲黯确实说中了自己的缺点和毛病,这番自我批评竟赢得了大家的好感。这是他的“上半场”。事实上,公孙弘为人猜疑忌恨,外表宽宏大量,内心却城府很深。那些曾经同公孙弘有仇怨的人,公孙弘虽然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但暗中却嫁祸于人,予以报复。《史记》里说,后来,这老倌当了丞相,就一直想收

    杂文选刊 2013年10期2013-05-14

  • 关键要看“下半场”
    帝时代御史大夫公孙弘,官居高位,生活十分俭朴,“弘为布被,食不重肉”,群众反映很好。后来同僚汲黯就在武帝面前告了他一状,认为他虚伪,沽名钓誉。汉武帝查问此事时,公孙弘诚恳地向皇帝谢罪,说汲黯确实说中了自己的缺点和毛病,这番自我批评竟赢得了大家的好感。这是他的“上半场”。事实上,公孙弘为人猜疑忌恨,外表宽宏大量,内心却城府很深。那些曾经同公孙弘有仇怨的人,公孙弘虽然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但暗中却嫁祸于人,予以报复。《史记》里说,后来,这老倌当了丞相,就一直想收

    杂文选刊 2013年10期2013-05-14

  • 西汉名臣汲黯为何“被”后来居上
    里难以平衡的是公孙弘和张汤,似乎转眼之间就由一个小吏一跃而成为丞相和御史大夫,可谓“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面对自己的遭遇,汲黯心里大为不满,甚至当着汉武帝的面抱怨:“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汉武帝也是一时默然,没说什么。但当汲黯离开后,汉武帝恨恨地对其他人说,汲黯的言论也太过分了。汲黯这位被皇帝看好的“社稷之臣”,之所以落到这步田地,其实,完全是他咎由自取。汉武帝好大喜功,广招文学儒生润色鸿业,汲黯当着众臣的面指责他:陛下表面上要实行

    百家讲坛 2012年16期2012-02-11

  • 本月阅读套题参考答案
    才能,不能表现公孙弘的谦让,据此可将A、D排除,⑤是表现他勇于自责,可将B排除)8、B(A中公孙弘做的是齐淄川国薛县的监狱官,而不是汉朝的监狱官;C中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了汉武帝的肯定;D中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时,公孙弘官位升到丞相)9、(1)译:因为无能而罢官归来,希望更换推举的人选。(3分)(2)泽:我恐怕先要如犬马般死去。最终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德并完成(或尽到)自己的职责。(3分)(3)译:现在的事情稍微少了些,希望你少用心思,集中精力,再以医药辅助治疗。(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09年5期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