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根

  • 祛风宣肺方通过背根神经反射降低咳嗽敏感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经源性炎症因为有背根神经反射参与故更容易诱发炎症瀑布[3]。本团队在对慢性咳嗽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用药经验创立祛风宣肺方,用于治疗慢性咳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探讨祛风宣肺方对咳嗽敏感性增高豚鼠背根神经节中TRPV1、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蛋白及基因的作用,进一步探讨祛风宣肺方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1 材料与方法

    世界中医药 2023年21期2024-01-08

  • 益气活血通络方联合针刺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Nav1.7和Nav1.8表达的影响
    生活质量[3]。背根神经节是疼痛的反应中枢。在DNP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外周刺激可使离子通道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导致背根神经节过度兴奋,从而引起疼痛[4]。研究表明,背根神经节中电压门控钠通道1.7(Nav1.7)和Nav1.8参与痛觉的发生和传导。外周神经损伤时,神经的自发性动作电位和异常的高频活动导致Nav1.7和Nav1.8在背根神经节中高度表达,Nav1.7和Nav1.8表达水平升高可以扩大疼痛信号,增强疼痛传导[5]。针药结合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常用方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6-13

  • 超声联合C 形臂对比CT 引导胸椎背根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回顾性研究*
    规使用神经阻滞、背根神经节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脉冲射频术[1](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 或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术等进行神经调控[2]。DRG 是感觉传导的初级神经元,有传输和调节机体感觉、接受和传导伤害性感受的功能。它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特点使其成为神经调控的理想目标,并在某些慢性神经性疼痛状态的治疗中观察到优异结果[3],因此国内外常使用DRG脉冲射频术进行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3年2期2023-03-01

  • 天麻素对坐骨神经痛模型大鼠TNF-α/STAT3通路及痛觉敏感性的影响①
    1.2.4 大鼠背根神经节标本采集 各组大鼠检测完PWT及PWL后,麻醉处死大鼠,迅速解剖手术同侧的L4、L6、L5段背根神经节,剪取约3 cm组织置于-80℃冰箱保存,其余组织迅速置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24 h后备用。1.2.5 大鼠背根神经节痛觉敏感相关物质CGRP及PGE2水平检测 取1.2.4项下-80℃冰箱保存的背根神经节,用组织匀浆研磨器匀浆、研磨后,离心取上清液,按CGRP及PGE2试剂盒说明书方法检测CGRP及PGE2水平。1.2.6 各组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2年18期2022-11-16

  • 苦参素通过调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抑制背根神经节生长和疼痛递质释放研究
    。苦参素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中肿瘤坏死因子-α 的表达减轻神经性疼痛,且此过程是呈剂量依赖性方式的[6]。苦参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7-9],但其在神经生长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明确。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是周围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周围神经系统感觉神经元构成,接收机体的感觉信息,具有将疼痛、温度和压力等感觉刺激信号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的功能[10]。DRG结构简单经典,体外DRG神经元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生长及

    陕西中医 2022年11期2022-11-11

  • miR-338靶向CaMKⅡγ调控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1次饮水瓶。大鼠背根神经元细胞(货号:CP-R126)购于武汉普诺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总RNA提取试剂盒、反转录试剂盒、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ELISA试剂盒、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货号:R1200、RP1105、SEKR-0009、SEKR-0008、SEKR-00

    河北医药 2022年19期2022-10-31

  • 背根神经节电刺激临床应用进展
    t)SCS 以及背根神经节电刺激等。背根神经节电刺激在国外已有超过10 年的临床应用,被作为下肢I 型或II 型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首选治疗,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腹股沟区疼痛等多种难治性疼痛中体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国内对于背根神经节电刺激的报道较少,但其特有的优势将为更多慢性疼痛病人带来希望。本文将综合国外现有的背根神经节电刺激相关报道,对其临床应用现状及电极置入方法进行阐述,并对目前可应用于国内的背根神经节电刺激进行简单介绍。相同水灰比的试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2年9期2022-09-29

  • 背根神经节射频治疗不同病程阶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临床中提出了使用背根神经节射频治疗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脉冲射频(PRF)是一种创伤小、具有选择性的靶向技术,因而近年来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但不同研究报道的疗效、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等有所不同。本次研究针对背根神经节射频治疗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作出集中分析,并选择114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

    大医生 2022年8期2022-05-09

  • 温经通脉法对奥沙利铂致外周神经毒性大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的影响
    其对OXIN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通道的影响,为其防治OXIN提供实验理论依据。1 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 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180±20)g,由南京医科大学提供,动物合格证号:SYXK(苏)2021-0065。于相对恒温(22±2)℃、恒湿(湿度75%)的SPF级实验动物房中饲养,室内保持12 h照明与黑暗交替。实验内容经江苏省肿瘤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0210527015)。1.2实验药物及试剂 温经通脉法药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23期2022-02-20

  • 当归四逆汤含药血清对高糖培养SD大鼠背根神经元线粒体分裂及RhoA/ROCK通路的影响
    的发生,造成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凋亡,是DPN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3-4]。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认知障碍、DPN等多种神经疾病密切相关,抑制线粒体分裂,可缓解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轴突损伤[5-6]。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调控炎症及线粒体分裂过程,下调通路蛋白表达,可抑制炎症,减弱线粒体断裂,促使神经细胞存活,改善顺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7-8], 因而RhoA/ROCK可作为减轻背根神经元线粒体分裂的潜在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2年1期2022-01-28

  • 黄芪黄酮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背根神经节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糖尿病状态下的背根神经节十分脆弱,是高血糖损伤的直接靶点,该神经损伤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组成部分[3]。因此,寻找有效的背根神经节保护途径尤为重要。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黄芪黄酮是黄芪的有效成分之一,有研究显示,黄芪黄酮可降低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血糖、脂联素及胰岛素水平[4],但是黄芪黄酮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背根神经节损伤的影响及机制尚未明确。链脲佐菌素具有细胞毒性,常用于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5]。因此本研究利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

    广西医学 2021年22期2022-01-27

  • 背根神经节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在多西他赛化疗所致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通路在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组织中异常活化,在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ZHANG 等[6]研究报道抑制大脑伏隔核中cAMP/PKA 信号通路的活化对坐骨神经损伤致单神经病变引发的神经病理学疼痛具有镇痛效果。cAMP/PKA 信号通路在外周痛觉过敏的形成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过程扮演重要作用,然而cAMP/PKA 信号通路是否参与CINP尚未明确。为此本研究拟建立DTX化疗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探讨cAMP/PKA 信号通路抑制或激活对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16期2021-09-03

  • 电针对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磷酸化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干预作用
    实验动物模型中,背根神经节多种蛋白质的表达上调[3]。已有研究表明,磷酸化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在病理状态下易被激活,p-p38MAPK 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表达上调,p-p38MAPK 上调产生痛觉过敏,对糖尿病研究意义重大[4-6]。糖尿病神经痛较难治疗,且多数治疗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针刺能够有效治疗疼痛,其较好的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已广为接受和使用。本实验以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神经痛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电针对糖尿病神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8期2021-08-24

  • 推拿按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步态及背根神经节 白细胞介素-23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1]。研究表明,背根神经节的白细胞介素-23(IL-23)及其受体(IL-23R)能诱导初级中枢的外周敏化,从而参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发展和维持过程[2]。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有很好的镇痛作用[3],但其作用机制是否与背根神经节IL-23、IL-23R相关尚不明确。本实验拟观察推拿按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右后足步态参数的影响,以及对背根神经节IL-23、IL-23R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按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应及其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1年7期2021-07-09

  • TRPV4-P38α通路在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患者的生活质量。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CCD)模型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模型,可以很好地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的研究[1]。CCD 后大鼠能够产生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等现象,能很好地模拟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见症状[2]。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 TRPV4)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具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5-08

  • 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TLIF术后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过临床对比,探讨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TLIF术后根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6年2月~2020年2月本院共收治853例采用TLIF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80例发生术后根性疼痛,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此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2 选择

    颈腰痛杂志 2021年2期2021-05-06

  • 体外电转染TGF-β1质粒对背根神经节轴突生长的影响①
    -β1质粒转染入背根神经节细胞中[5],培养背根神经节细胞,然后,观察TGF-β1对背根神经节细胞轴突生长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8~10周龄C57BL/6健康雄性小白鼠6只,体重25~35 g,来源于桂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小鼠的饲养与实验均在桂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环境温度控制在20~23 ℃,湿度控制在40%~50%,室内光照时间为10∶00 am至22∶00 pm,黑暗时间为22∶00 pm至10∶00 am。动物饲料及饮用水均按

    华夏医学 2021年6期2021-02-10

  • 颈2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
    术的改进,颈2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为治疗CEH 的新技术之一,不少学者认为此方式控制疼痛的作用更明显。目前有报道指出[1],连续硬膜外阻滞与颈2 背根神经节PRF 联合用于治疗CEH,其效果比单一使用颈2 背根神经节更突出。目前这方面报道较少,本研究现纳入60例CEH 患者探讨颈2 背根神经节PRF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CEH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2020-12-16

  • 内脏牵扯痛的新机制-背根神经节外周端的大劈叉
    递的一级神经元(背根神经节DRG 神经元)外周端存在分叉现象,为内脏牵扯痛提供新的解剖基础。方法:(1)双荧光标记法:DiI 注射到内脏器官(如远端结肠、膀胱和胃),CTB488 注射到相应的皮肤(如尾根部、胸背部),观察不同阶段DRG 神经元的荧光双标情况。(2)建立内脏痛模型,包括结肠炎、膀胱炎和胃炎。(3)在体电生理记录法:记录DiI 和CTB488 双标C 伤害性神经元的电生理学特性。结果:(1)结肠或膀胱与尾根部皮肤的双标细胞,主要集中在L6、S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2020-12-08

  • 集落刺激因子-1自背根节向脊髓转运在长春新碱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组、CINP组和背根切断(dorsal root rhizotomy,DRR)组,每组10只。CINP组:建立CINP模型,方法为隔日腹腔注射长春新碱,125 μg/kg,共计4次,第1次注射当天视为第1天。DRR组:切断腰4~6背根后,建立CINP模型。1.3 检测指标1.3.1 机械缩足反射阈值 用von Frey纤维丝以up-down法推算50%缩足阈值[6]:将一个有机玻璃箱(22 cm×12 cm×22 cm)置于金属筛网上,大鼠在其中适应15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9期2020-10-09

  •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卡压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纤维化机制探讨
    损伤是否也可导致背根神经节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并进一步探讨背根神经节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调控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7~8周龄普通级SD雄性大鼠30只(三峡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批,伦理批准号2018030E),体质量250~300 g,由三峡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照普通级动物标准饲养和管理大鼠(自由进食饮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1.2 实验试剂 蛋白抽提试剂盒(武汉拜意尔生物公司),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碧云

    山东医药 2020年25期2020-09-18

  • 针刀疗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背根神经节炎症的干预效果
    的效果,分析其对背根神经节炎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70只清洁级健康SD大鼠,雄性,8周龄,体质量200~250 g,购于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2001A046,大鼠常规饲养,室温25℃左右,自由进水、进食。1.2 主要试剂独活寄生汤(购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药局,药方组成:独活12 g,秦艽、杜仲、桑寄生、牛膝、细辛各9 g,防风、干地黄、当归、茯苓、川芎、肉桂心、芍药、人参各6 g,甘草3 g);酶联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6期2020-09-17

  • 联合超声与CT引导穿刺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胸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的应用
    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等。带状疱疹愈合后若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则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1-2]。最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带状疱疹和PHN的患病率分别为7.7%和2.3%,有29.8%的带状疱疹患者病情转变为PHN[3]。PHN是一种顽固性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剧烈且不易治愈,这与疼痛的中枢敏化及外周敏化有关[4-5]。文献报道,利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研究发现PHN患者大脑结构和功能均存在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8-12

  • 背根神经节STAT3/CCL2信号通路在泰素诱导慢性疼痛中的作用
    而,目前并不清楚背根神经节CCL2 是否参与泰素诱导的慢性疼痛,且其上调机制也无文献报道。本研究拟观察连续腹腔注射泰素后,背根神经节CCL2 和转录因子STAT3 表达变化,同时观察抑制CCL2 或STAT3 功能后,机械性慢性疼痛的变化;最后明确STAT3 是介导CCL2 上调的上游分子。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和分组SPF 级成年雄性SD 大鼠,体质量220~280 g,桂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于12 h 光照-黑暗循环、安静环境下单笼饲养,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02

  • 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疼痛1例报告
    的生活质量。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以切开和损伤特定节段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在较为顽固的臂丛神经损伤疼痛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32年前左上肢巩固上1/3骨折后明确诊断“左臂丛神经损伤”,左上肢间断电击样,刀剜样疼痛,左上肢运动能力丧失,于多家医院求诊,行口服加巴喷丁、曲马多等多方法治疗无效,近2年加重,间断性疼痛转为持续性,到我院求诊。口服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控制可,现加巴喷丁0.4 g 2~3次/d口服,疼痛加重时加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2020-04-22

  • 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电射频治疗急性/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探讨
    论证,认为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电射频治疗急性/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疼痛科探索与实践的新方向。为此,我院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电射频治疗急性/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与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新诊断急性/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性别:男25例,女15例;年龄24~59周岁,平均(41.95±5.98)周岁;病程1~3个月,

    医药前沿 2020年3期2020-04-03

  •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椎体转移瘤根性痛
    疼痛的治疗。对于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椎体转移瘤根性痛研究甚少[4]。本研究旨在评估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椎体转移瘤根性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治疗前均与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选择椎体转移瘤根性痛患者40 例,年龄41 ~80 岁。患者失联3 例,肿瘤进展导致死亡3 例,肿瘤进展导致无法交流2 例,共导致病例缺失8 例,最终32 例患者成为研究对象,

    实用医学杂志 2019年23期2020-01-17

  • 鞘内注射ZD7288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痛及血糖的作用
    痛的发生[1]。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为初级感觉传入神经元胞体所在地,研究发现多种亚型HCN通道表达于背根节:HCN1表达于大、中型神经元,HCN2主要分布于感受伤害性刺激的小型神经元,HCN3、HCN4表达较少[2]。既往研究显示背根节HCN1,2通道表达增加促进了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与发展:外周炎性痛和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的神经痛模型中,背根节神经元HCN1、HCN2表达增加、Ih幅值增大;给予HCN通道拮抗剂可减小Ih幅值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11-29

  • 远志对DPN大鼠背根节神经元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
    过观察DPN大鼠背根节神经元凋亡的变化,探讨远志对DPN大鼠背根节神经元胞体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 成年Wistar大鼠36只,雄性,体质量(200±20)g,河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905075。远志水煎液的制备:将中药远志浸泡、煎煮、过滤,浓缩成含生药1g/ml的水煎液;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美国Sigma公司);小鼠抗Bcl-2、Bax单克隆抗体(美国Santa Cruz公司);TUNE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7-09

  • 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CEH,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5年2月~2017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72例CEH患者,按诊断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2背根神经节PRF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连续硬膜外阻滞。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CEH患者的一般

    颈腰痛杂志 2019年3期2019-06-19

  • 胱硫醚-β-合成酶参与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作用
    。以往研究均表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对疼痛刺激产生兴奋信号,再将信号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致疼痛的增敏反应[1-2],是痛觉信号传入的初级神经元。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神经活性物质的气体信号分子,内源性H2S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广泛参与慢性内脏痛、炎症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过程[3-5]。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广泛存在于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是多种基因表达

    实用医学杂志 2019年6期2019-04-22

  • 超声引导颈2背根神经节联合颈3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顽固性头痛
    使用[1]。颈2背根神经节及颈3脊神经后支都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头痛的神经阻滞方法,常常在C形臂或CT的引导下进行,以骨骼为标志物并不能直接观察到神经及其周围的血管,所以穿刺经常风险较大。而近年来,超声在慢性疼痛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拟探索超声引导下颈2背根神经节阻滞与颈3脊神经后支阻滞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并观察颈2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颈3脊神经后支阻滞对顽固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 法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9 月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年6期2018-06-21

  • 运动训练对脊神经背根损伤大鼠痛觉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与组织胚胎学系)背根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损伤导致的部分感觉缺失可引起患者一系列的感觉和运动损伤症状。脊神经背根损伤后,脊髓胶质反应增强,脊髓后角神经元凋亡丢失,相应脊髓节段神经元失去了感觉信息传入,从而引起患侧感觉缺失和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1,2]。目前,临床上对于脊神经背根损伤的治疗大多处于实验阶段,如自体神经移植术及利用雪旺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来促进功能恢复[3,4],但这些治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5]。运动训练是一种可以提高神

    山东医药 2018年11期2018-04-11

  • 逆神经走行方向探寻并摘取大鼠背根神经节的改进方法
    730000)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作为感觉传入的第一级换能神经元的集中位置[1-2],在外周信号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神经、疼痛、骨科等多领域的研究对象,因此获取完好无损的DRG成为相关研究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体积小、位置深、被脊椎椎间孔所嵌顿,同时周围有大量结缔组织包绕[3],给相关研究人员获取DRG带来一定难度。为短时间获得完好DRG,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DRG的取材方法,证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8年3期2018-03-29

  • miR-454-3p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轴突生长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3p表达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轴突生长能力的影响,现分析结果并探讨其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实验动物:出生3天的Wistar大鼠5只,雌雄不限,由天津市放射研究所提供,大鼠神经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在天津翼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中心细胞室完成。饲养条件符合各等级动物的卫生质量要求。主要试剂:细胞用培养基购自上海立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胎牛血清购自美国Life technology公司,Lipofectmin2000与miRNA模拟物购自美国Gensc

    山东医药 2018年20期2018-03-19

  • CT引导下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究发现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DRG)对该类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不过DRG位置较深,且毗邻脊髓,存在许多潜在风险,因此如何精准、可视地对患者实施治疗成为一个问题[1]。本研究分析CT引导下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抽取胸背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展开研讨,患者在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对所有患者实施CT引导下脉冲射频胸背根神经节治疗。所有患者均被确

    医药前沿 2018年6期2018-03-13

  • 溶血磷脂酸对背根神经髓鞘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1)溶血磷脂酸对背根神经髓鞘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陈素昌1△彭良玉2王喜连1周忠群1唐 杰1谢 斌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疼痛科;2麻醉科,衡阳 421001)目的:探讨单次鞘内注射溶血磷脂酸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对背根神经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e-associated glycoprotein, MAG)表达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1:C5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人造脑脊液(arti fi cial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年5期2017-11-20

  • 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复合阿霉素注射在控制难治性肺癌肋骨转移相关疼痛中的应用*
    州450000)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复合阿霉素注射在控制难治性肺癌肋骨转移相关疼痛中的应用*谢广伦△郭大鹏 李志刚 刘 畅(河南省肿瘤医院疼痛科,郑州450000)肋骨转移是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1]。由于肿瘤压迫肋间神经造成神经病理性疼痛,肿瘤侵犯导致病理性骨折,肿瘤侵袭性生长刺激胸膜造成胸膜痛等原因,导致一部分病人即使应用放疗、局部治疗、双膦酸盐药物以及三阶梯止痛药物等治疗方法[2]仍然难以控制。背根神经节射频和阿霉素椎旁注射作为治疗难治性神经病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7年7期2017-11-20

  •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背根神经节交感神经芽生的机制研究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背根神经节交感神经芽生的机制研究张华胜561000安顺市人民医院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交感神经芽生的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大鼠脊神经结扎模型组、糖皮质激素大鼠脊神经结扎模型组、Normal+TA和Norml对照组4组。SNL+TA组和Normal+TA组的大鼠在建立大鼠脊神经结扎模型时需要在局部将20 μL TA悬液注射到背根神经节处,对大鼠术后1、3、5、7 d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将糖皮质激素注射到脊神经损伤的地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4期2017-01-20

  • 颈2、3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在颈源性头痛患者中的应用
    王延艳颈2、3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在颈源性头痛患者中的应用王延艳目的 探析对颈源性头痛患者予以颈2、3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颈2、3背根神经节阻滞治疗,研究组实施颈2、3背根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3期2017-01-14

  • 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的机制
    痛觉阈值后取大鼠背根神经,采用RT-PCR法检测Na1.8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av1.8蛋白表达。结果 三组t0、t1时热痛觉阈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瑞芬太尼组、A-803467组t2、t3、t4时热痛觉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可能为激活Nav1.8 通道,增加Nav1.8 通道蛋白表达。痛觉过敏;瑞芬太尼;Nav1.8;背根神经节瑞芬太尼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和镇痛,但可诱发痛觉

    山东医药 2016年44期2017-01-06

  • CD147参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SNL)后脊髓与背根神经节CD147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内CD147 mRNA的表达。大鼠背根神经节内注射CD147过表达RNA或干涉RNA后,观察机械性缩足反应阈值(MWT)的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脊髓几乎不表达CD147,且SNL后脊髓CD147表达几乎无变化;正常大鼠背根神经节有少量CD147表达,SNL后CD147和mRNA表达均升高;大鼠背根神经节内注射对照RNA或过表达RNA后,对照组大鼠MWT未见明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2016-12-06

  • NGF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神经突起生长作用的机制研究
    民NGF对鸡胚背根神经节神经突起生长作用的机制研究方琳1,李世鹏2,李佳彧3,吕晓民4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采用9 d的鸡胚分离背根神经节,原代培养法,观察鸡胚DRG的体外生长情况。通过半定量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采用NO检测试剂盒检测NO释放水平。结果NGF能明显促进鸡胚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9期2016-10-31

  • 木丹颗粒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
    Z诱导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李莹莹,于世家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目的:探究木丹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1只)、模型组(13只)、甲钴胺片组(13只)和木丹颗粒组(13只),采用STZ诱导复制糖尿病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甲钴胺片组和木丹颗粒组分别灌胃甲钴胺片和木丹颗粒,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变化、背根神经节细胞凋亡阳性

    西部中医药 2016年6期2016-08-27

  • 疏肝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TRPV1表达的影响*
    食管反流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TRPV1表达的影响*曹会杰1刘春芳2程艳梅2张秀莲2王宏伟2朱生樑2△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200002;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对胃食管反流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内脏敏感因子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机理。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行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4期2016-06-30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背根神经节异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盘突出症合并异位背根神经节的患者,探讨术前诊断、术中方法及术后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19~50岁,平均45.5岁。发生平面L5-S130例,L4-L58例。38例中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例。入院时患者都有下肢的根性症状,以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为主。疼痛较剧烈。直腿抬高试验阳性。L5或S1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减退。5例足下垂。术前CT常规平扫见病侧神经根有膨大者20例。MRI对椎间盘突出显示较为清楚。

    颈腰痛杂志 2015年4期2015-04-15

  • 模拟失重对雄性大鼠背根神经节尼氏小体形态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拟失重对雄性大鼠背根神经节尼氏小体形态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任宁涛1,张 恒1,李 洁1,雷 伟2,刘 宁2,毕 龙2,吴子祥2,张 然1,张永刚1,崔 赓11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骨科,陕西西安 710032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对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4-01

  • Nav1.7在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表达的研究
    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表达的研究王 波1,邵先舫2*,刘志军2,陈绍军2,李 前2,贺渊哲1,钟 佳2(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目的 观察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1.7(Nav1.7)在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n=12)及福尔马林模型组(n=12)。空白对照组左后足底注射0.1 mL生理盐水,模型组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06-12

  • 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表达水平
    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表达水平贺渊哲1,2,邵先舫1,熊 辉3,刘志军1,李 前1,严 望1,汤思敏2(1.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德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2.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湖南 长沙 410208;3.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目的 评价福尔马林足底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的疼痛行为学表现,并对该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辣椒素受体表达水平进行分析。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n=12)及福尔马林模型组(n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6-12

  • 施万细胞与背根节神经元体外共培养成髓鞘模型的建立*
    01)施万细胞与背根节神经元体外共培养成髓鞘模型的建立*苏文凤**,韦中亚,顾 芸,沈筠恬,陈 罡(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江苏226001)目的:探讨施万细胞与背根节神经元髓鞘化共培养的标准化方法,为研究周围神经髓鞘化的形成机制提供稳定的周围神经髓鞘化体外模型。方法:取出生1~3 d新生SD大鼠,培养施万细胞,经纯化鉴定后用于共培养。取孕14~15 d的SD大鼠胚鼠背根神经节,经纯化后用于共培养;将2种分别纯化的细胞进行共培养,加抗坏血酸诱导髓

    交通医学 2014年4期2014-02-22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奥沙利铂诱导的外周神经病变大鼠模型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表达及作用*
    为学变化及其脊髓背根神经节中CGRP的表达,及CGRP在OXIPN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防治OXIPN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分组与造模健康Wistar大鼠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学部提供,20只,8周龄,150~200g,自由摄食饮水,室温条件并普通饲料喂养,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使用奥沙利铂(批号:H20000686,规格:50mg/瓶,由南京制药公司提供),以5%葡萄糖溶解成20mg/L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6期2014-01-01

  • 大鼠背根神经节ERK5/CREB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实验研究·大鼠背根神经节ERK5/CREB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肖 纯 孙建良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嘉兴 314000卢 波 姚 娟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麻醉科目的:探讨脊髓与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坐骨神经结扎(CCI)建立神经病理性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I大鼠DRG磷酸化ERK5(p-ERK5)表达的变化;鞘内注射ERK5反义寡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3期2013-06-05

  • 坐骨神经损伤与再生过程中背根节神经元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断后的再生主要是背根节神经元的轴突再生。L4-6节神经元是联系坐骨神经的背根节神经元[2],因此,坐骨神经的内源再生能力主要有L4-6节的背根节神经元的基因表达控制。然而在众多基因中哪些基因启动和调控神经元的内源再生能力,周围神经再生启动及调控分子调控模式和机理,轴突再生分子理论假说是什么都不清楚。基因芯片在研究基因的表达变化中有快速高效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基因调控研究的强大工具[3-5]。背根节神经元的轴突再生是由基因调控的,进一步探讨轴突再生的分子调控

    交通医学 2013年6期2013-04-11

  •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瘙痒的疗效
    的临床研究, 如背根节脉冲射频、射频热凝、神经根阻滞等, 但对带状疱疹后瘙痒的研究报道极少,仅局限在药物和神经阻滞的治疗。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T4~9分布区的带状疱疹后瘙痒患者11例, 采用DSA引导下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11例带状疱疹后瘙痒患者。男4例,女7例, 平均年龄(61.8±10.1)岁;病程3~9个月;病变累及范围:T4~90脊神经分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33期2013-02-02

  • 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激轴突生长和改善背根神经元的存活,从而直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3]。丁咯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能阻滞血管平滑肌肾上腺素能受体兼弱Ca2+拮抗作用[4-5],其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有确切的保护作用[6]。作者建立周围神经嵌压伤动物模型,以丁咯地尔预处理后应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和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丁咯地尔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丁咯地尔(批号021104,南京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5期2011-09-18

  • 胚胎大鼠背根神经节摘取方法的研究*
    100005)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又称脊神经节,是躯体和内脏感觉的初级中枢,富含感觉神经元[1]。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将背根神经元植入耳蜗后,可以替代受损的感觉上皮并与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成连接,具有初步的传导功能,这为临床治疗感音神经性聋带来了希望。但采用文献报道[3~7]的传统摘取方法,操作难度相对较大,获取神经节数量相对较少。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快速简便、实用性更强、效果更佳的背根神经节摘取方法,为神经元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0年6期201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