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

  • 主持人:吴义勤 陈培浩
    本期聚焦从京派到京味的语言创造。京派在文学史上是指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活跃在京津地区的作家群形成的特定文学流派。京派作家大多疏离政治,看重生活,追求静穆的美学境界,有较突出的纯文学倾向。京派小说歌颂素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融诗情画意于乡风民俗的书写中,语言简约明净、神丰韵幽。公认的京派小说家包括沈从文、废名、凌淑华、汪曾祺、萧乾等。不过,从文学意义上来说,京派只是一个特定的文学群落的指称,而与此相关联的京味文学则是一个更大的概念或

    四川文学 2023年4期2023-08-21

  • 京味”文学的电影味
    。关键词:老舍;京味文学;电影;电影语言老舍以其富有“京味儿”“幽默”特色的市民文学深受人们的喜爱。1949年以后,其作品更是受到影视界的广泛关注。自新中国成立至今,老舍的作品不断被改编、翻拍为电影、电视剧。这一现象引起了文学界的关注,但文学界的目光多集中于老舍作品翻拍为电影的原因,及作品的翻拍数量及改编状况等方面。对老舍在作品中渗透的电影观念、运用的“电影语言”等关注不够。老舍在其作品中融入了许多与电影有关的内容,表达自己对电影这一新兴文化传播媒介的认知

    美与时代·下 2021年7期2021-09-05

  • 影像里的北京
    祎 胡洪春一、“京味”电影的发展历程电影诞生于城市,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特有的视听表达方式和合理想象,对城市形象进行复制、想象乃至重塑;另一方面,一座城市的特有气质,也成为电影的一种艺术要素,并反过来影响电影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作为中国电影的诞生之地之一,北京这座城市的形象,也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日渐清晰,并在20世纪90年代的电影中得到了丰富多彩的刻画和表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依托最初的“京味”文学,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文化和人文气质的“京味”电影。“

    电影评介 2021年6期2021-07-07

  • 社会变迁与城市意象
    古城、精神故园、京味新市民文化空间、国都都市等实质性空间意象。他们自觉承担起城市意象塑造和社会变迁叙述的重任。中国电影一方面体现了创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沦陷和民族文化意识淡漠的深切忧虑,另一方面又不禁感慨传统文化桎梏现代文明的消极因素。这种对城市的记忆、想象和对历史的感怀,蕴含着文化怀旧与文化批判的复杂情愫。关键词:文化怀旧;文化批判;共同体;京味中图分类号:J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1)06-0045-09国际D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6期2021-01-11

  • 京味文学英译研究的多维文化再现
    0037)一、 京味文学的发展及其英译研究管窥京味文学是以北京的百姓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具有显著的地方文学和城市文学特征。京味文学主要包括小说、话剧和诗歌等,随着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京味文学还涉及电视剧、电影以及新媒体文学等。京味文学特征集中体现在“京城”和“京事”上,可以概括为“地、事、风、话、性”[1]10,即运用北京方言叙事,展现北京的市井生活和风土人情。京味文学萌芽于清末民初的京味小说,其代表人物有蔡友梅、尹箴明等,早期的京味小说如蔡友梅的《连环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20年3期2020-12-20

  • 京味文学的“新状元”
    展示了叶广芩对于京味文学风格的突破和拓展。该书出版后即获得了“2012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的称号,并获得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的提名。从2008年在《北京文学》发表中篇小说《状元媒》,到2012年长篇小说《状元媒》出版,前后经历了四年,可以说这是一位作家不断酝酿、不断耕耘的艺术化过程,因此《状元媒》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也得到了文学界的公认。在这一背景下,《北京文学》重新发表12年前首次刊登的中篇小说《状元媒》,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又重读了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0年11期2020-11-28

  • 安全优质“京味”农产品亮相“绿博会”
    、安全、优质的“京味”农产品,展示了“品牌和市场在北京、生产基地在外阜”的“北京模式”受到关注。打造绿色食品产业的“北京模式”本届“绿博会”以“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为主题,以“展示成果、促进贸易、推动发展”为宗旨,展示“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成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贸易、培育优质消费市场,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记者在现场看到,北京展区布置有序,色调鲜明,风格突出,体现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鲜明

    中国科技财富 2020年11期2020-11-27

  • 电影《老大不小》中“京味”元素的细节化叙述
    电影发展史上,“京味”电影是伴随特定的地域和文化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类型电影,并在20世纪90年代,在诸如冯小刚、陈凯歌、姜文等第五代、第六代电影人的努力下,进入鼎盛时期,呈现出井喷之势,涌现出了诸如《甲方乙方》《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多部经典“京味”电影。“京味”电影的典型特征即“叙事围绕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展开”。从这个角度讲,2020年7月在爱奇艺平台上映的网络大电影《老大不小》就是典型的“京味”电影。虽然新世纪的“京味”电影注入了更多时代色彩,不像20世纪

    电影文学 2020年24期2020-11-14

  • 京味文学的“新状元”
    展示了叶广芩对于京味文学风格的突破和拓展。该书出版后即获得了“2012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的称号,并获得第11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的提名。从2008年在《北京文学》发表中篇小说《状元媒》,到2012年长篇小说《状元媒》出版,前后经历了4年,可以说这是一位作家不断酝酿、不断耕耘的艺术化过程,因此《状元媒》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也得到了文学界的公认。在这一背景下,《北京文学》重新出版12年前首次刊登的中篇小说《状元媒》,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当叶广芩写

    北京纪事 2020年11期2020-11-11

  • 关于北京文学70年的对谈
    张莉一、京派与京味:北京文学的传统张莉:孙老师好,很高兴和您一起梳理北京文学70年来的发展脉络。您写过一篇《近六十年的北京文学》,非常清晰地梳理了北京文学的发展脉络。如果我们讨论北京文学70年来的发展,恐怕首先要追溯北京文学的传统。孙郁:北京文学这个概念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只是一个对地域性文学生态的描述的话,则要考虑作家的流动性,不局限于土生土长的作家。自古以来,北京作家的身份比较复杂,许多人只是在古都居住过,文学活动是跨地域性的。北京作为古都,因为聚集了

    当代作家评论 2020年3期2020-09-06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影视剧中京味文化的传播
    蕴,以古都意象、京味文化创作的影视作品,从20世纪80年代起创作数目就不断攀升,其丰富多姿的城市形象也随之成为了艺术体验与想象化的各种流动性的投影。影视作品中对于北京城的整体想象更是历经了从动荡皇都、故土北平、城市建设和国际北京的各种变化。北京也逐渐显现出国际化大都市和著名古都的两面性。这种时尚与神秘的双向面貌,使得北京以传统与现代两种想象出现在影视剧作中,進一步丰富了地缘文化所打造的影视剧,成为当下地方影视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标志。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介对京味

    电影评介 2020年24期2020-04-02

  • 邓友梅小说中的“京味”探析
    摘 要: 京味文学由来已久,在开创者老舍的影响之下催生了一代代的京味作家,其中第二代京味作家邓友梅生于20世紀30年代,后因工作原因长期居于北京,工作需要以及个人的喜好使得他愿意深入到北京市民的生活之中,洞察市民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进而体验独特的北京文化。在其《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双猫图》等一系列市民风俗小说中,他描绘了风云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北京旗人的风俗生活,再现了19世纪末北京特有的时代风韵。关键词:邓友梅 民俗 京味一、纷繁各异北京风俗的还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4期2020-03-01

  • 传承与变迁:关于“京味文学”图书出版的若干思考
    图书订货会上,“京味文学”与文化方面的图书一直是人文社科类的重要项目。这里包括各类与北京有关的古籍、志书,以及文学、艺术、民俗和地方风物方面的图书。究其原因,就像我们在崔岱远的《京味儿》一书中所看到的,那些唯有北京才有的地道的北京滋味,正在消逝的京城字号,以及北京人特有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式,一直都是人们热切怀念的对象。这种地域喜好与怀旧的热忱,造就了关于“京味”想象的诸多偏好,以及由此而来的图书市场的繁荣。在此方面,京味文学类图书的发展脉络值得人们特别注意

    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1-07

  • 探究老舍影响下“京味”戏剧影视的创新发展
    摘要:本文试介绍京味戏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语言、素材、文化等方面的挑战,阐述在老舍的影响下京味戏剧展现的语言特色,提出寻求京味艺术题材、追求京味批判文化等创新发展思路。关键词:老舍 京味 戏剧影视老舍是京味戏剧的奠基人,随着京味文学的发展,将老舍话剧的传统风格经过创新形成了京味戏剧影视。这一变革为京味戏剧的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一、京味戏剧影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随着北京的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各种地域语言的冲击下,京味语言也

    参花(上) 2020年1期2020-01-03

  • 试论老舍作品的“京味”风格
    切、幽默,并且“京味”十足,他对北京民间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既有欣赏也有否定。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使用大量的北京方言将生活在城市大杂院内的下层市民的风土习俗和人情世态真实的描写出来。老舍先生是“京味小说”的源头,他的最具艺术成就的作品都与北京有关。关键词:京味;老舍;方言一、引言“京味”是指北京风味儿,北京地方特色。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北京这座古城的“味道”明显不同于其他地方,由此便被称为“京味”,有着自成一派的语言风格和人文气息。有人认为“京味小说”指的是对北

    北方文学 2019年30期2019-11-15

  • 鲜活地流淌在历史中的“京味
    。一、“老舍式”京味最初开始读老舍先生的文字,是源于他文字中透出的恰到火候的市井之气,仿佛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文化程度高的,染上沙龙气,只听得机敏的言辞滚滚滔滔,找不到生命激潮的涌动;文化程度低的,便不分场合耍弄机智,每每堕于刻薄和恶劣;再糟糕一点的,则走向市侩气乃至流氓气,成为街市间让人头痛的渣滓。”余秋雨在《上海人》中所述的这段话极好,老舍的文字恰在这两者之间。老舍这种通俗明白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市民语言(尤其是北京市民语言)和民间通俗文艺的熟悉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6期2019-07-22

  • 鲜活地流淌在历史中的“京味” ——谈老舍作品的艺术风格
    。一、“老舍式”京味最初开始读老舍先生的文字,是源于他文字中透出的恰到火候的市井之气,仿佛一个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文化程度高的,染上沙龙气,只听得机敏的言辞滚滚滔滔,找不到生命激潮的涌动;文化程度低的,便不分场合耍弄机智,每每堕于刻薄和恶劣;再糟糕一点的,则走向市侩气乃至流氓气,成为街市间让人头痛的渣滓。”余秋雨在《上海人》中所述的这段话极好,老舍的文字恰在这两者之间。老舍这种通俗明白的语言艺术得力于他对市民语言(尤其是北京市民语言)和民间通俗文艺的熟悉

    名作欣赏 2019年17期2019-07-12

  • 《芝麻胡同》获专家集体点赞
    评论家李准认为:京味题材的电视剧从《情满四合院》到《芝麻胡同》这样一批京味电视剧的连续播出和产生的重要影响,已经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风格鲜明的系列。对于全国影视创作乃至文艺创作如何打造地域文化系列提供了新启示,引领新潮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地域的才是全国的,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会上,李准着重通过该剧探讨了京味题材电视剧现实主义创作特点和趋势。第一,以北京普通人作为全剧的主人公。第二,聚焦北京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流程。第三,一切地域文化,京味题材的影视剧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11期2019-04-22

  • 论王朔小说语言的京味
    。关键词:王朔;京味;语言作者简介:任宗雷,南昌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01评论界对于王朔的人物形象具有极大争议,甚至针锋相对,支持者称之为反传统、反权威,反对者抨击其为“痞子”“流氓”,但对于其机智幽默的语言描写却大都持积极评价。毫无疑问,从文学本身来讲,王朔的人物存在着严重的类型化的倾向,韩少功评价说:“王朔小说的人物生动,但却太单一,男女老少都贫

    青年文学家 2019年6期2019-04-16

  • 从痞子形象看王朔小说的京味
    词:痞子 顽主 京味作者简介:任宗雷,南昌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0-01北京是20世纪中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一直是文学家们所着力描写的文学对象,而在现当代文学会史上,在以老舍为代表的第一代和以陈建功等为代表的第二代京味作家中,是以“胡同文化”为中心的北京作为描写对象的。作为第三代“京味”文学的代表作家王朔,则完全放弃了这一传统,以一个“大院文化”的

    青年文学家 2019年8期2019-04-16

  • 老舍作品在京味话剧中的艺术转换探析
    形象塑造,浓郁的京味幽默特质,使老舍先生的作品独树一帜,深得读者的赞誉。2010年,方旭创办“明戏坊戏剧工作室”,开始独立剧场创作,他集编剧、导演、主演一体,将老舍同名经典小说《我这一辈子》《离婚》《猫城记》改编成话剧,在全国许多大城市巡演。2019年4月为纪念老舍先生120周年诞辰,天津大剧院举办了“老舍戏剧周”活动,上演了方旭根据老舍原著改编的《老舍赶集》《二马》《老李对爱的幻想》三部话剧,6月福建大剧院也上演了话剧《二马》。这些老舍不同创作时期的作品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3-25

  • 情报站
    京味电视剧热播,通过地域文化自信构建整体文化自信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承办的电视剧《芝麻胡同》研讨会近日举行。该剧以1947年北京沁芳居酱菜铺为背景,讲述了老板严振声、妻子林翠卿及一心为父亲治病的牧春花三人之间相互扶持、风雨共担的情感故事。据了解,《芝麻胡同》不仅在北京地区收视率占据首位,而且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南方省市的综合收视数据也达到14.07%。“一批京味电视剧的连续播出,为全国影视创作乃至文艺创作如何

    环球时报 2019-03-222019-03-22

  • 何冰再战京昧剧《芝麻胡同》
    笔、刘家成导演的京味年代剧《芝麻胡同》将是2019年又一部值得关注的京味剧。该剧通过讲述住在芝麻胡同的严振声一家几十年的平凡生活,力图还原老北京有里有面、有滋有味的生活百态,何冰、王鸥、刘蓓领衔主演。《芝麻胡同》就是以家为原点,从衣食住行等多角度的细节出发,讲着老北京们几十年生活的点滴,其间的百态人生终归透着的是普通人的心暖情浓。对于《芝麻胡同》的创作初衷,导演刘家成一言以概之,“定当全力以赴,为京味题材撑起一片天”,而整个团队也正是在这条原则的指导下投入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9年1期2019-03-21

  • 《芝麻胡同》:还原地道京味文化
    鸥、刘蓓等演员的京味年代剧《芝麻胡同》于2月22日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双台联播,爱奇艺全网首播。《芝麻胡同》是导演刘家成继《傻春》《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京味三部曲”,以及《正阳门下小女人》之后,又一部描写时代变革大背景下老北京人故事的京味作品。刘家成坦言,他之前作品中的京味都多少有点“收着”,但《芝麻胡同》将更加“大胆”地展现京味文化。聚焦“非遗”京味题材是刘家成的一个重要创作方向,但他不想将自己禁锢在某个固定领域,因此在完成“京味三部曲”和《正阳门

    综艺报 2019年4期2019-03-04

  • 京味”西甜瓜香飘百蔬园
    炎炎夏日,正是吃瓜季节。而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小长假,不少市民在北京世园会里就体验到了一场西甜瓜的饕餮盛宴。进入6月,世园会百蔬园里欢声笑语,这里正在举办一场以西甜瓜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大型盆栽西瓜展、西甜瓜品鉴、特色演出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在可看、可赏、可吃的环境中体会北京西甜瓜的韵味。市民品尝着来自大兴、房山和延庆共6家西甜瓜种植企业的小型西瓜和网纹甜瓜,“超越梦想”“京颖”“伯格”“维密”……一个个品质好、颜值高的西甜瓜让市民大呼过瘾、流连忘返。据北京

    蔬菜 2019年7期2019-01-05

  • 期待新京味小说(评论)
    一种期待——对新京味小说的期待。北京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都城,应该有着充分体现自己文化韵味的文学流派和文学风格。京味小说曾经红火过,领风气之先的是大作家老舍先生。老舍把笔觸伸向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甚至大杂院,关注市民阶层、三教九流、民间习俗,为京味小说开了一个好头。后来又有邓友梅、刘绍棠、王朔、叶广芩等作家以各自的风格将京味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遗憾的是,这几位作家尽管风格鲜明,成就突出,但他们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并没有形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因此京味

    北京文学 2018年12期2018-12-07

  • 何冰王鸥刘蓓入住《芝麻胡同》
    笔、刘家成导演的京味年代剧《芝麻胡同》历经126天的拍摄顺利杀青,该剧通过讲述住在芝麻胡同的严振声一家几十年的平凡生活,力图还原老北京有里有面、有滋有味的生活百态。本剧由新丽电视传媒、诚成影业出品,何冰、王鸥、刘蓓领衔主演。对于《芝麻胡同》的创作初衷,导演刘家成一言以概之,“定当全力以赴,为京味题材撑起一片天”,而整个团队也正是在这条原则的指导下投入到拍摄制作中。剧本由刘雁担当,为写出好故事,他不仅走访了身邊的老辈北京人,而且深入到一线酱菜厂了解整套制作工

    北广人物 2018年34期2018-09-29

  • 刘一达 讲京味说变迁
    馆举办了“北广报京味儿文化传播与推广”活动,到场的嘉宾有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运营总监吴键先生,北京广播电视报劲松读者生活馆馆长侯亚平女士,北京人民廣播电台诵读小站节目制作人、主持人靳桥女士等。作为报社2018文化行活动的第一站,我们有幸请到了著名京味作家刘一达先生,他也是京味语言“北京话”非遗的第四代传人。刘一达为在场的近200名读者朋友讲述北京胡同的变迁、北京人生活的变化……他风趣幽默的现身说法,引得观众笑声和掌声不断。最后,在现场举办的刘一达先生新书《胡同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3期2018-08-05

  • 浅析老舍作品中京味的成因及描写手法
    体现出了浓厚的“京味”。出身于市民阶层的老舍,用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开启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将这种独具魅力的语言特色贯穿于他的作品始终。从最初的《老张的哲学》《二马》等以北京的生活和北京人在海外的生活为题材,到后来重新回到北京市民生活题材的《离婚》《牛天赐传》,尤其是老舍的巅峰之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老舍都能巧妙地避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文艺腔”,立足于民间立场。由此可见,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多年来,老舍的京味小说因为细腻

    世界家苑 2018年3期2018-04-27

  • 京味文化的内涵、特点及传承发展
    八百多年建都史,京味文化是代表北京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具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文化价值。京味文化主要体现在古都北京的外在风貌与内在品格上,具体包括皇家文化、寺庙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京味文化也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扬、如何走出去的重要课题。京味文化的内涵皇家文化是京味文化的首要元素。主要表現在以皇城为中心的皇家建筑上,包括宫殿、坛庙和御园等。紫禁城的重重宫阙,黄瓦红墙、金扉朱楹、巍峨壮观,彰显着皇家气象。还有孔庙、国子监等古建筑都是礼制

    前线 2018年3期2018-04-17

  • 《老炮儿》:都市变奏中的京味文化余响
    近千年积淀而成的京味文化与代表现代外来文化的上海形成遥相对峙的格局,京味与海派成为传统与现代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风格。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不同正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而迅速改变,北京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两三千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原来的城市文化格局也面临新的转型,传统的京味文化正在向更加现代化的城市文化方向发展。身为北京胡同长大的地道北京人,管虎拍摄《老炮儿》有自己鲜明的创作理念,那就是对北京传统胡同文化进行一次全面审视,这其中自然也包含了他对京味文化

    电影文学 2017年4期2017-11-16

  • 邓友梅 “京味”作家的文才与心史
    4年学却领一代“京味小说”之风骚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老舍先生因写作“京味小说”而成就经典。约半个世纪后,邓友梅继之成为又一位重量级的“京味小说”作家,与同时期的陆文夫并称为当代两位以写南北城市小说而著称的名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人们刚从“文革”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反思苦难的“伤痕”文学应时而生,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在铺天盖地的“伤痕”之中,邓友梅于1979年发表作品《话说陶然亭》,立即以一种迥然不同的奇异姿态震惊文坛。此后,邓友梅又发表了《

    中华儿女 2017年18期2017-10-26

  • 老舍小说的国民性批判
    漫着一股浓浓的“京味”,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刻的讽刺意味,这是深思熟虑后的痛彻心扉的批判。这种强烈的批判意识始终贯穿于他的小说创作之中,从而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位倾力于国民性批判的伟大作家。关键词:国民性;京味;批判老舍是中国市民阶层的主要表现者和批判者,他的小说展现了一个十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市民世界。从他的开山之作《小铃儿》到最后一部作品《正红旗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活跃在他的每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正儿八经老北京市民,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0期2017-10-21

  • 尹智君 老舍茶馆,探索文化餐饮新玩法
    》:您曾经说过“京味文化是老舍茶馆的活力源泉”,如何理解这句话?尹智君:老舍茶馆地处北京,而北京又是六朝文化古都,我父亲尹盛喜先生1988年创立老舍茶馆时把“振兴古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作为经营宗旨,一直沿用至今。中华文化涵盖很广,老舍茶馆地处北京,所以以京味文化为核心,胡絜青女士曾说:“老舍茶馆除了它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文化性质,传统色彩,地方风格,具有明显的精神文化效益。”目前,老舍茶馆以京味文化为灵魂,包含有茶事服务、文化演出、特色餐

    餐饮世界 2017年9期2017-10-19

  • 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民俗
    李镕铄摘 要:“京味”是老舍小说很有代表性的创作特征。作为北京市民生活出色的表现者,老舍擅长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内细致的描写北京各类市民的生活百态,老舍本人也因擅长刻画民俗而被称为“风俗画家”。这个特征在其各类作品中十分明显。老舍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对北京民俗的细腻描写,不仅内容中穿插了客观的民俗特征,在主观的人物塑造上也有俗味浓厚的职业特征。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分析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民俗味道。关键词:老舍;民俗;京味中图分类号:K8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7期2017-08-17

  • 探究李碧华小说创作中的京味
    人情,有着浓厚的京味儿。本文则以她的《霸王别姬》、《生死桥》两部作品为例,发掘她创作中的京味元素,并对这背后隐含的文化倾向进行分析。關键词:李碧华;京味;文化心理[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01李碧华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在她笔下既有哀婉凄美的爱情故事,比如《霸王别姬》、《生死桥》、《胭脂扣》,也有诡谲的都市惊情系列,比如《饺子》,还有意味深长的“故事新编”,比如《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1期2017-05-18

  • 京味文学语言的风格及特点
    )【文学评论】论京味文学语言的风格及特点粟向军(遵义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京味文学语言是方言入文的产物,其总体风格统一但特点各异。本文重点分析老舍、邓友梅和王朔三代京味小说代表作家的京味文学语言特点,并探讨京味文学语言风格及特点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共同的语言风格是京味文学自成一体的基础,而不同的语言特点则是京味文学发展演变的动力。京味文学语言;三代京味小说;风格;特点京味文学是古都北京土生土长的一种文学形式,主要以“京味”取胜。[1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2017-03-11

  • 论老舍《骆驼祥子》的京味特色
    舍《骆驼祥子》的京味特色马晓萍*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骆驼祥子》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作品,叙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老北京特色,如今,学者们纷纷研究《骆驼祥子》,试图重新发掘它的意义。《骆驼祥子》;老舍;语言;京味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满了“京味”,其中,《骆驼祥子》最具代表性。本文就从《骆驼祥子》这篇著作入手,分析其中的北京口语词汇,探讨“京味”特色中的深刻内涵,进而了解“京味”之下的北京人和北京

    山西青年 2017年7期2017-01-29

  • 为农业农村增添十足“京味”—北京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纪实
    业农村增添十足“京味”—北京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纪实北京,一座与农业有着不解之缘的国际性特大型都市。论农业所占GDP比重,已不足1%,常被忽略;论现代化水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却已超70%,高于全国。人们不禁发问,在这样一座城市开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何去何从?对此,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一语道破:“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北京而言,重点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改革。”北京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卢彦有着更细致的表述。在2017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上,他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7期2017-01-21

  • 戏剧:“北京怀旧”与认同危机:对近年“京味话剧”的深层解读
    同危机:对近年“京味话剧”的深层解读某种程度而言,“京味”意味着现代北京人乃至现代国人对自己的文化特性的坚守。一个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进程当中势必不断与其他国家、地区相互接触、碰撞和竞争。在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我的地方性、民族性则是这种互动的必要前提。因此民族国家需要调动集体的历史、文化、记忆、情感等不断塑造民族的自我形象以强化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和认同感。可见,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三重危机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三重危机自身也是紧密相连而互有交

    艺术评论 2016年1期2016-12-11

  • 浅尝京味竹枝词
    京特色的美味,即京味,就是其中的一种。到底什么味才算竹枝词的京味京味不仅在竹枝词中有,在其它诗体乃至京剧、北京曲艺、小说等文艺形式中也有。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文艺形式中的京味去探讨竹枝词中的京味。但共性不能代替个性,它的那种京味已经是被它那种文艺工作者加工了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以适合它那种艺术形式的京味,不一定适合竹枝词。所以,探讨竹枝词中的京味,最好的方法,是到已有的京味竹枝词作品中去找,因为那是已经被诗人加工了的、实践证明适合竹枝词的京味。一凉果炸糕甜

    中华诗词 2016年7期2016-05-14

  • 分析老舍作品的“京味”语言
    绕老舍作品中的“京味”语言进行阐述,对其在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的语言表达特色,形成全景式的分析。并结合老舍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形成对“京味”表达的全面阐述。关键词:老舍;系列作品;京味语言作者简介:韩泽宇 (1995.2-),男,本科,籍贯:河北省衡水市,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1“京味”语言在老舍作品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其独有的语言表达力,形成了现代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5期2016-05-06

  • 老舍作品“京味”特色内涵探究
    77)老舍作品“京味”特色内涵探究李婧怡(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中国香港,999077)中国著名现代作家老舍的作品,其一大语言特色就是“京味”。笔者选取了老舍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骆驼祥子》,对其“京味”特色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探究了老舍作品“京味”特色所传递的深刻内涵。“京味”塑造了鲜活的北京人、北京事;“京味”表达了浓郁色彩的风土习俗和人情世态;“京味”展现了原汁原味的时代历史画卷。老舍;京味;内涵说起中国著名现代作家老舍的作品,其一大语言特色就是“京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3-16

  • “他者”视角下北京形象变迁研究
    周春霞+田丽艳京味文化固然形成了一些被人们所认为的固定特征,如独特的京味语言(京片儿),以胡同、四合院为标志的建筑,但是,也从来没有停止变化的步伐。于是,“他者”视角成为考察京味文化变迁的一个合理有效的角度。京味文化的形成是在汉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满、蒙等少数民族文化,并经多年融合、转化形成一样,京味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在与其他地域、民族、国家文化相互磨合、碰撞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着自己的内容与表现形态的。因而,从城市移发的“他者”视角对京味文化的变迁进行研究有

    山花 2015年20期2016-01-11

  • “他者”视角下北京形象变迁研究
    究周春霞 田丽艳京味文化固然形成了一些被人们所认为的固定特征,如独特的京味语言(京片儿),以胡同、四合院为标志的建筑,但是,也从来没有停止变化的步伐。于是,“他者”视角成为考察京味文化变迁的一个合理有效的角度。京味文化的形成是在汉文化的基础上,融合满、蒙等少数民族文化,并经多年融合、转化形成一样,京味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在与其他地域、民族、国家文化相互磨合、碰撞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着自己的内容与表现形态的。因而,从城市移发的“他者”视角对京味文化的变迁进行研究

    山花 2015年20期2016-01-11

  • 难忘的京味
    的生活是老舍作品京味的来源,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地道的京味,用顶平凡的话写出了生动有力的白话的“京味”。这样的京味当中,又包含着北京人特有的京味幽默。【关键词】老舍 北京生活 地方语言【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93-02一提起老舍先生,人们大多就会想起老北京那四合小院,听到那小胡同深处传来的叫卖声,憨厚老实的祥子,泼辣凶蛮的虎妞……这位语言大师,用他那鲜活有生命的文笔,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京腔京韵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2015-08-28

  • 北京·京嘴儿肖家河店盛大开幕
    河诞生了一家演绎京味传统美食的店面,专为满足北京城的吃客们的“京嘴儿”餐厅。其历经三年的精心打造,融合京城文化与京城传统美食为一体,是一家以京味饺子、烤鸭、京味菜为主的餐饮连锁店,其制作的饺子、馅饼、锅贴,把精肉绞成馅配以各种时鲜蔬菜,手工包制而成,包括其他系列京味菜品均以老北京传统饮食文化与大众消费习俗相结合。3月21日忆天香都市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旗下京嘴第五家分店开业,开业期间餐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优惠酬宾,满100送300元的大力变优惠为企业迎来了大量

    餐饮世界 2015年5期2015-06-28

  • 京味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员我相信,伴随着京味文化走出去,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必将进一步增强,这座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京味文化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在北京形成的一种文化,是宫廷文化、缙绅文化和庶民文化三者相互结合的产物。经历漫长的历史长河,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宫廷、缙绅、庶民文化之间相斥相吸,历经自然筛选、融合、演变,共同构成了京味文化。如今,京味文化被宽泛地定义为老北京文化。京味文化融合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文化精粹,京味文化不同之处在于其多元化,它的形成有赖于各民族

    北京观察 2013年3期2013-12-05

  • 舌尖上的经济
    刊特约记者 晨浩京味斋在北京城拥有15家连锁店,外面的装修依然能看到清朝的痕迹,不看名字你就知道这是京城特色餐厅。从落座到开始点餐需要10分钟,如果不是在饭点来的话,下单后20分钟第一道菜就可以端上你的餐桌了,最后一道菜上来的时候就宣告你的用餐时间结束。在任何餐厅,这样的现象都可以被称为“生意兴隆”,顾客与服务员的摩擦确是风起云涌,“顾客是上帝”这句餐饮业的名言在这家店似乎并不实用。镜头一 迟来的豆浆周末加班,对于刚来北京没有女友的小陈来说算是有事情打发周

    中国新时代 2012年7期2012-08-18

  • 漫谈老舍京味小说的独特魅力
    张杏丽漫谈老舍京味小说的独特魅力张杏丽从题材、语言、主题、情节等方面分析了老舍的京味小说的特点。老舍的小说主要取材于北京的平民社会,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京式口语,能够化俚俗为高雅,同时有着鲜明的反帝反封建主题。老舍的小说;题材;主题;语言;市民社会;市民文化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他生活的那个环境。老舍的京味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与北京市民社会、市民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北京情结是老舍京味小说的生命之源老舍的北京情结引导着他去“放胆地写”他熟悉的北京生活,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1期2012-08-15

  • 老舍影响下“京味”戏剧影视的发展与新变
    纵向发展来考察“京味”戏剧的话,20世纪50、60年代,在老舍的影响和带动下,“京味”戏剧初成规模,随后由于“文革”的发生,“京味”文学也随之中断,及至新时期,以苏叔阳、李龙云等人为代表,明显承接了老舍“京味”话剧的传统和风格,不仅使老舍奠定的“京味”话剧得以延续和发展,而且使这一创作达到一个新的境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时代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全球化浪潮语境下的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变异,“京味”戏剧及影视等不同类型的作品也都相应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中国文学研究 2011年3期2011-11-20

  • 京味小说*
    050091)论京味小说*崔志远(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京味小说实际是北京市井味小说,其京味在于以独特的京味语言描绘出北京的文化景观、文化风俗和文化性格。京味小说萌生于清末民初的北京报人白话小说;20世纪 20年代以来,老舍从文化景观、文化风俗和文化性格诸方面对北京四合院文化进行了深刻揭示,标志着京味小说的真正诞生。20世纪 80年代初,第二代的邓友梅、刘心武、陈建功等继承发展了老舍的四合院文学;80年代中后期以来,第三代的王朔等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5期2010-02-17

  • 以现代目光烧出北京味
    关键词:京味 温情幽默 大俗大雅摘 要:本文以老舍的戏剧语言为研究对象,在文学语言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地域性与普遍性、雅与俗的张力结构中来分析老舍文学语言的审美成就,并分析他戏剧语言独特的幽默和上口的特点,总结老舍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审美建构和探索上做出的独特贡献。老舍的戏剧创作走了一条具有鲜明自我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的路子。一般戏剧是以情节和矛盾冲突来推动戏剧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讲究的是起承转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老舍的戏剧却主要以真实的细节和语言营造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11期200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