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肝

  • 儿童先天性门体分流的影像学表现
    胃底静脉曲张。2例肝外Ⅱ型患儿同期行MRA检查,检查结果与CTA一致,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引流静脉等大血管显示清晰,但肝内门脉细小分支显示较差。图1 肝外型门体分流CT图像Fig 1 Ex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PSS) CT images肝内型PSS共10例(Ⅰ型5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1例)。Ⅰ型病例均为门脉右支与下腔静脉形成分流,分流血管较粗短,位于肝门区;Ⅱ型均发生于门脉左支,2例均连接到肝左静脉;Ⅲ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3年5期2023-10-13

  • 肝内异位脾种植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究对我院收治的6例肝内E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其病史、影像学检查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加深临床医生对肝内ES的认识,避免误诊该类疾病。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1月—2022年1月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6例肝内E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1。回顾性分析6例肝内E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史、影像学检查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明确临床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表1 6例肝内ES患者的基本资料Table 1 Basic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3年1期2023-02-17

  • 选择性半肝血管阻断与Pringle法在肝肿瘤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行手术治疗的50例肝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ingle组(22例)和HHO组(28例)。Pringle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24~74岁,平均(52±16)岁;体质指数19.4~29.7 kg/m2,平均(24.9±2.7) kg/m2,其中6例合并乙型肝炎,6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HHO组男21例、女7例,年龄24~72岁,平均(55±14)岁;体质指数18.2~29.0 kg/m2,平均(24.4±2.6) kg/m2,其中7例合并乙型

    医学综述 2022年2期2022-03-02

  • 先天性肝内型门-体静脉分流的MSCT和MRI表现*
    均匀明显强化;1例肝右叶和尾状叶病变动脉期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图4),右叶和尾状叶肝组织呈轻度一过性灌注异常,门静脉期病变呈均匀明显强化(图5);1例肝右前叶下段病变呈椭圆形,动脉期表现为病变前部明显强化,后部轻度强化(图6),周围肝组织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的部分其强化稍减退,动脉期轻度强化的部分呈明显强化(图7)。2.3 血管后处理重建表现动脉期血管后处理重建,6例病变无明显强化者,肝动脉及分支的管径、走形均正常,2例动脉期病变强化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1期2021-12-21

  • 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月医院收治的62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CT增强、增强核磁及病理诊断对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效果及动脉期增强特征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2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2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并且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及病理学检查。62例患者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32~76岁,平均(53.92±21.86)岁;病灶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8期2021-11-01

  • 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2在不同病变肝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临床应用探讨
    管细胞癌标本,6例肝脏异型增生结节标本(4例低级别、2例高级别),6例肝腺瘤标本,6例肝局灶增生结节标本,30例肝硬化组织标本,13例正常肝组织标本。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1.2 方法 ①标本处理 108例标本均经甲醛溶液(40g/L)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度为4μm),其中1张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剩余切片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②ATAD2检测 切片通过脱蜡、水化后以免疫组化PV6000法实施检测,试剂盒购自英国Abcam公司:应用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1期2020-12-27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内钙化灶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患者中选择78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与41例肝内钙化灶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内容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要求,且患者本人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晓,入组前签署同意书,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或手术证实肝内胆管结石或者肝内钙化灶。纳入标准:①一般资料完整;②自愿入组;③意识状态稳定、正常。排除标准:①精神功能障碍;②恶性肿瘤患者;③认知功能缺失;④中途退出研究;⑤一般资料不全;⑥意识紊乱;⑦其他类型肝脏疾病患者。78 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中,男42 例,女36 例,年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21期2020-11-24

  • 探讨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现列举160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本院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60例肝血管瘤患者,将160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64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设置为研究组,将其CT平扫结果设置为参照组。观察两种不同诊断方法诊断后的疾病确诊率。160例肝血管瘤患者:男性61例,女性99例;年龄为32.36~52.39岁,平均年龄(45.91±3.62)岁。纳入标准:(1)均符合肝血管瘤的诊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1期2020-11-18

  • CDFI联合DCE-MRI对肝脏结节病变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研究选取我院76例肝脏结节病变患者,旨在探讨CDFI联合DCE-MRI对其诊断效能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76例我院肝脏结节病变患者(2018年6月~2019年6月),女35例,男41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1.84±10.92)岁。纳入标准:均存在不同程度腹部不适、腹痛、腹胀;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病变、MRI及超声检查禁忌证。附表 诊断结果1.2 方法 ①D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0期2020-11-04

  • 血管瘤剥除术与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比较研究
    疗效果 B组4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与A组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P>0.05,无统计学意义。2.2 不良反应 术后三个月B组4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A组(1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3 肝功能情况 手术之前两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外周血肝功能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手术后两组患者各外周血肝功能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3 讨论肝海绵状血管瘤早期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0期2020-10-24

  • MRI 联合MSCT 对肝小静脉闭塞症的诊断价值
    21 例,13 例肝实质密度未见明显改变,9 例胆囊增厚。增强扫描动脉期,10 例肝总动脉增粗,门静脉期8 例全肝强化不均匀;平衡期和延迟期,7 例肝呈斑片状。MRI 扫描:T1WI 信号减低,T2WI 信号增高,增强后门静脉期肝实质高低不等信号相间地图样强化。2.2 检出率对比MRI 联合MSCT 组的诊断情况显示,MSCT 联合MRI 组与CT 组、MRI 组相比,MSCT 联合MRI 组的检出率高于其余两组,具体见表。表 肝小静脉闭塞症检出率对比3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期2020-03-26

  • 肝衰竭继发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
    计后发现,169例肝衰竭继发性感染患者总共发生186次感染,其中17例患者存在2个部位感染情况,5例患者存在2个以上部位感染情况。其中腹腔感染率最高,为25.27%,其后依次为肺部、其他部位、胃肠道、上呼吸道、胆道、泌尿道、皮肤,这些部位的感染率分别为23.12%、18.28%、13.98%、11.29%、3.76%、2.15%、2.15%,如表1。表1 肝衰竭患者原发感染灶分布情况及感染率(n, %)2.2 不同分型下肝衰竭继发性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及其感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期2020-03-11

  • 普美显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细胞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究
    3月内收诊的1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与1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1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中,4例男性,7例女性,最小23岁,最大39岁,平均年龄(32.49±5.91)岁。1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10例男性,5例女性,最小21岁,最大43岁,平均年龄(33.48±5.13)岁。1.2 方法选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era 1.5T磁共振成像仪进行检查,配合应用48通道相控阵体部线圈,取仰卧位,予以扫描。常规扫描后,通过呼吸触发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3期2019-12-08

  • 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
    谊医院就诊的36例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33~70岁,平均年龄(48.72±10.49)岁;肝脓肿21例,肝结核5例,肝寄生虫1例,其他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在经临床及穿刺活检证实的21例肝脓肿患者中,单发病灶14例,多发病灶7例,病灶直径1.8~15.2 cm,平均直径(7.6±2.9)cm;5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结核,其中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4例,病灶直径1.2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10期2019-10-23

  • 螺旋CT在肝脏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提高。本次将90例肝脏肿瘤跟肿瘤样病变患者作为对象,随后就螺旋CT在临床上的诊断鉴别进行了探究,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0例肝脏肿瘤患者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在32~78岁,平均年龄(57.3±10.9)岁,其中有40例肝血管瘤,29例原发性肝癌,21例肝转移肿瘤;患者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确认。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患者在检查前禁食5h,扫描前30min常规饮用清水500ml,将发生器功率控制在100kV,工作

    医药前沿 2019年17期2019-08-01

  • 上腹部CT多期扫描与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血管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收治的60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进行上腹CT多期扫描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诊断技术对于肝血管瘤的诊断效果,结果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74岁,平均(47.46±5.28)男性21例,女性39例。24例患者瘤体直径>3cm,36例患者瘤体直径≤3cm。18例合并脂肪肝,42例未合并脂肪肝。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正是为肝血管瘤,并均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4期2019-07-02

  • 14例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分析
    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肝脓肿穿刺液或引流液细菌培养和血培养以及药敏结果、患者的治疗和转归等。表1 14例肝脓肿患者的一般资料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14 patients with liver abscess2 结果2.1临床表现14例肝脓肿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寒战(100%),其中体温最高峰>38.5 ℃者11例(78.6%)(见表2)。右上腹痛5例(35.7%)、腹胀6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9年2期2019-03-18

  • CT引导下肝脓肿引流术临床效果观察
    医院收入治疗的4例肝脓肿患者予以临床项目资料分析,评估CT引导之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实施在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价值。1 病例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病例1:吴顺水,男性,73岁,由于发热2天在2018年1月12日到本医院就诊,入院诊断:1、老年性肺炎,2、高血压病,3、胆汁反流性胃炎,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对患者实施CT引导之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患者病情好转后予以出院,出院诊断:1、肝脓肿,2、老年性肺炎,3、高血压病,4、胆汁反流性胃炎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3期2019-03-17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脓肿诊断中的价值
    18年5月的35例肝脓肿患者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并与CT平扫进行对比,具体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到本院进行诊治的所有肝脓肿患者当中选取其中自愿参与本次试验研究的35例肝脓肿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本次选取的35例肝脓肿患者都经过超声穿刺、手术和病理学确诊为不典型肝脓肿患者,从临床表现来看,在本次的35例肝脓肿患者当中,这3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不适情况,其中有23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3期2019-01-24

  • 128层螺旋CT诊断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该院诊治的73例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128层螺旋CT表现行回顾性分析,对脓肿数目、形态、部位以及增强之后的CT表现进行重点观察,同时与临床资料进行充分结合,对其加强分析。结果 ①73例肝脓肿患者中,45例为单发,构成比为61.64%,28例为多发,构成比为38.36%;73例肝膿肿患者共检出病灶126个。②经CT平扫之后,可观察到126个病灶均呈现为不均匀或者均匀状态,出现在低于正常肝实质的区域,呈现为不规则形的病灶共有6个,呈现为花瓣状或者多房状

    中外医疗 2019年31期2019-01-13

  • 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
    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的临床、CT和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搜集本院2014-2017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血管源性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5例,女6例,年龄5~80岁,平均50.38岁。11例患者中出现右上腹不适症状6例,发热1例。2例HBsAg、HBeAg、HBcAg阳性,2例HbsAb、HBcAb阳性,4例HbsAb、HBeAb、HBcAb阳性,3例HbsAb、HBsAg、HBeAg、HBcAg

    放射学实践 2018年9期2018-10-08

  • MRI动态增强扫描及DWI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017年2月82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37例,男45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43.03±8.76)岁,包括肝脏良性肿瘤25例(11例肝囊肿,14例肝血管瘤),恶性肿瘤57例(26例肝转移瘤,31例原发性肝癌)。所有病患均进行了MRI平扫、Gd-DTPA增强扫描、DWI检查,且临床资料齐全。1.2 方法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3.0T核磁共振扫描仪对82例患者进行MRI检查。具体步骤:(1)MRI平扫:检查前嘱患者禁食4~6h,取平卧位。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2018-01-16

  • 肾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下段结石的临床观察
    山医院收治的70例肝内胆管结石及胆总管下段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以纤维胆道镜取石,观察组以肾镜辅助取石,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结石取净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石取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肾镜;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下段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属于一种胆管结石,包括两侧肝管汇合部之上分支胆管存在的结石,主要是胆红素结石[1]。位于胆总管内所有结石统称为胆总管结石,以胆色素结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9期2017-10-19

  • CT平扫加增强诊断肝多发转移瘤临床分析
    年3月收治的36例肝多发转移瘤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最后由具有资深经验的医师对得到的清晰度最高的图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CT平扫加增强扫描后,得到的36例肝多发转移瘤患者的图像显示为不均匀分布或多发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像,部分为不规则块状的低密度影像。结论:对肝多发转移瘤患者进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是一种比较敏感和准确高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与分析,防止发生漏诊或误诊等问题,从而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2017-09-23

  •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和MRI诊断及病理基础探究
    断措施。结果42例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CT平扫显示肿块为低密度,且其中36例患者病灶边界不清晰;MRI扫描发现肿块在T2WI表现为不均匀性高信号,而在T1WI则表现为均匀性信号;其中37例患者增强扫描发现病灶边缘强化;患者病灶平均直径为(5.39±0.25)cm,漏诊2例。CT诊断方法符合率为76.19%,MRI诊断方法符合率为78.57%,CT联合MRI诊断方法符合率为95.24%,单纯CT诊断和单纯MRI诊断符合率均显著低于CT联合MRI诊断符合率

    当代医学 2017年18期2017-07-03

  • 纹理特征分析在肝囊肿及肝血管瘤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院海南分院156例肝囊肿(A组:弥散加权成像呈等/低信号肝囊肿100例;B组: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肝囊肿56例)及100例肝血管瘤(C组),分别对其MRI常规T2WI序列轴位图像进行纹理特征分析(选取能量、对比度、自相关、逆差距、熵5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Aspin-Welch检验各组之间的纹理特征差异。结果 5个纹理特征参数在3组数据中能量、对比度、自相关、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组比C组:P能量=0.000,P对比度=0.000,P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5-09

  • 手术治疗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析。方法选取80例肝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肝胆结石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0 mL,没有出现术中死亡病例。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到3年的术后随访,治疗总有效率为85%。结论在治疗肝胆结石疾病时,应从患者病情出发,综合多种临床因素,科学制定出符合患者病情的手术方案,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手术治疗;肝胆结石;临床疗效肝胆结石属于一种常见肝胆疾病,其中以胆总管结石与胆囊结石最为常见。随着人们

    当代医学 2017年9期2017-04-13

  • 296例肝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病例分析
    要针对我院296例肝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其特征进行总结,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治疗肝衰竭患者296例,患者平均年龄(45.57±3.78)岁,男性196例,女性100例。296例患者中,有50例并发医院感染,患者平均年龄(45.69±4.08)岁,男性35例,女性15例。1.2 方法对研究中296例肝衰竭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情况、住院时间、归转情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7期2017-03-07

  • 肝结核的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
    院进行治疗的23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8~47岁,平均(37.9+6.5)岁,病程为6个月~2年。所有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确诊为肝结核,排除临床资料不全、治疗期间转院治疗、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未能按要求进行治疗的患者。此外,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在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的基础上,由其家属或本人签署知情确认书后方进行本次研究。研究方法本文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9期2016-11-09

  • 彩超在肝内三种常见强回声病灶中鉴别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值。方法 对30例肝内胆管结石和50例肝内钙化灶、10例肝内胆管积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彩超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上病例部分经由手术、CT、MRI、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等临床诊断所证实,部分经随访证实。结果 本组30例肝内胆管结石中,肝左右叶同时存在的7例,左叶占43.3%(13/30),右叶占33.3%(10/30),其彩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结石沿肝内胆管走行呈簇状分布,结石一般多发,呈斑点状、条索状、团块状或不规则形,一般为高、强回声,后方大多伴明

    当代医学 2016年26期2016-03-10

  •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中对延迟期不典型肝脏血管瘤的研究
    ovue对120例肝血管瘤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诊断为肝血管瘤的病灶在延迟期的特殊超声造影增强表现。结果 26例肝血管瘤在超声造影延迟期呈无增强或低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中延迟期无增强或低增强是肝血管瘤的不典型表现,其强化形式由血管瘤的病理基础所决定,在诊断中需谨慎,必要时结合增强CT 或穿刺活检等其他检查以除外恶性。超声造影;不典型;肝血管瘤肝脏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病灶,普通人群的发病率是7.3%[1],对于声像图典型的血管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1期2016-02-16

  •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我院收治的15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均行常规MRI平扫与增强肝脏扫描,观察其MRI动态增强扫描后肝脏实性占位病变的不同时相强化度。结果 本组62例肝细胞癌患者中54例呈动脉型增强,8例呈动脉期不均匀强化;52例肝转移瘤中44例呈门静脉、平衡期边缘环形强化,8例呈动脉期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良恶性病变中具较高诊断价值。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肝脏;病变慢性肝病属于高发疾病,若未及时得到诊治,可影响患者健康质量,故诊断肝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0期2016-02-15

  • 分析MRI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
    性的肝细胞癌,7例肝血管瘤,6例肝囊肿,2例胆管癌,5例转移瘤(原发灶2例来自肺癌,1例来自乳腺癌,1例来自胰腺癌,1例来自胃癌)。19例原发性的肝细胞癌患者通过穿刺活检或者手术证实病理,胆管癌2例均由病理证实,肝血管瘤1例由手术证实,其他6例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病例由DSA、CT和B超等综合性的影像诊断后确诊。1.2 方法1.2.1 仪器与设备:本次的仪器和设备选取超导全身磁共振扫描仪GE Hde 1.5T[2]以及TORSⅠBA 8通道相控阵列线圈。ME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2期2016-02-01

  • 30例肝胆结石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分析
    22400)30例肝胆结石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分析赵士鹏(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 普外科,辽宁 朝阳 122400)目的 探讨分析肝胆结石并临床诊断和治疗状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接收治疗的30例肝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状况。结果 患者均采用B超和CT进行确诊,29例患者得到确诊,占比为96.67%。包含7例胆囊炎患者,占比为23.33%,8例胆囊萎缩患者,占比为26.6%,15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4期2016-01-29

  • 介入超声治疗46例肝脓肿的体会
    介入超声治疗46例肝脓肿的体会朱喜刚(中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中牟 451450)目的探讨分析介入超声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4.87%,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介入超声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介入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1期2015-10-21

  • 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在64例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与超声造影在64例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戴 璇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800目的 :对超声弹性成像(UE)与超声造影(CEUS)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64例肝肿瘤患者,对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经过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确诊良性20(31.25%)例,恶性44(68.75%)例。病理分型有:肝转移癌24例(37.50%),肝血管癌15例(23.4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8期2015-05-04

  • 肝衰竭与肝硬变继发感染637例临床分析
    :收集我院199例肝衰竭和438例肝硬变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肝衰竭、肝硬变患者继发感染率分别为43.72%和23.06%,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是肺炎、自发性腹膜炎、胆管感染、败血症、尿路感染、其他感染;病原菌检出率45.45%,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其他病原体;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的死亡率63.22%,未合并感染的死亡率30.36%;肝硬变患者合并感染的死亡率23.06%,

    现代临床医学 2015年5期2015-05-04

  • 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转移灶部位:27例肝左叶,14例肝右叶;病灶直径1.5-3.6cm,平均(2.74 ±0.35)cm;原发癌部位:18例升结肠,10例横结肠,8例降结肠,5例乙状结肠;病理类型:19例低分化腺癌,11例高分化腺癌,7例粘液癌,4例未分化癌。对照组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32-80 岁,平均(53.87 ±3.66)岁;转移灶部位:28例肝左叶,13例肝右叶;病灶直径1.6-4.0cm,平均(2.95 ±0.41)cm;原发癌部位:19例升结肠,11例横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2015-04-12

  • 超声造影对肝转移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月收治的73 例肝转移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将报告做如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抽选我院于2013 年3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82 例肝转移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50 例,女32 例,年龄均在29 ~68 岁间,平均年龄是(45 ±9)岁,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穿刺活检与螺旋CT、MRI 检查,病经半年以上的随访确诊,发现病灶均在6 ~60mm 大小间,多呈单个或2 ~3 个病灶,共选取了220 个病灶。1.2 方法仪器选用Sime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0期2015-03-30

  • 双排螺旋CT在肝脓肿诊断中的应用
    93.33%,1例肝转移瘤、1例肝血管瘤被误诊,误诊率为6.67%。28例肝脓肿患者中,22例单发脓肿,6例多发脓肿,脓肿直径达到2.5cm-11.5cm,肝右叶发生病变的为11例,肝左叶发生病变的为14例,肝两叶均发生脓肿的为3例。结论 采用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肝脓肿,能够较好的确诊患者病变部位,分析病变程度,值得推广。肝脓肿;双排螺旋CT;诊断肝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感染行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单发或多发于肝脏的任何一个部位。近年来,肝脓肿在影像技术的帮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0期2015-02-09

  • 超声影像与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我院住院的180例肝纤维化患者资料,分别采取超声影像与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观察诊断肝纤维化的相符率。结果 无明显变化的肝回声相符率为65.9%;肝实质回声增粗相符率为64.2%;肝回声增粗明显相符率为20.8%;肝脏弥散性损伤相符率为95.5%;早期肝硬化相符率为60.0%。结论 在临床中可将超声影像诊断作为肝纤维化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肝纤维化;超声影像慢性肝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肝穿刺活检进行,但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创口,因此易产生并发症。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4期2015-01-30

  •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肝血亏虚证失眠36例临床效果观察
    年8月收治的36例肝血亏虚证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加味酸枣仁汤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疗效。结果 所有36例肝血亏虚证失眠患者经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状况评分、睡眠持续时间、醒觉次数与用药前相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酸枣仁汤治疗肝血亏虚证失眠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加味酸枣仁汤;肝血亏虚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状况评分失眠是当前临床常见病症类型,且随着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而呈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2015-01-24

  • 超声诊断肝实质回声不均的情况分析
    总2.2 200例肝实质回声不均原因(主要是乙型肝炎、血吸虫、药物三大类)。见表2。2.3 50例肝实质回声不均2011年转为肝硬化情况见表3。表2 200例肝实质回声不均原因表3 50例肝实质回声不均2011年转为肝硬化的情况3 讨论通过统计分析表明, 目前引起肝脏弥漫性改变的原因中,乙型肝炎是引起的肝脏损害且是致使肝脏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因素。这说明明病毒性肝炎作为我国第一大肝病, 仍然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健康, 提醒我们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是非常紧迫的。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4期2014-09-05

  • 肝脓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全。方法 对31例肝脓肿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记录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 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31例肝脓肿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证实符合率高达93.55%, 两种诊断方法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肝脓肿疾病符合率较高, 具有较为准确的诊断率。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脓肿的诊断较为容易, 临床医师应充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根据临床各项检查结果结合患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0期2014-09-04

  • 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分析
    诊断出肝脓肿,2例肝转移瘤与1例肝血管瘤被误诊,确诊率为94%,误诊率为6%。50例病者中,单发脓肿28例,多发脓肿22例。脓肿直径为2.5~13cm。其中病变部位于肝右叶的患者有25例,肝左叶患者有21例,两叶均出现脓肿的患者有4例。结论 双排螺旋CT技术对于肝脓肿有十分高的确诊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双排螺旋CT;肝脓肿;诊断;价值通常情况下,细菌经过胆道、门静脉、肝外伤等感染肝脏,而在就医过程中,接受非正当抗生素等药物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肝脏感染严

    当代医学 2014年32期2014-08-07

  • 血浆置换治疗10例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浆置换治疗了10例肝衰竭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例肝衰竭患者诊断均符合2012年《肝衰竭诊疗指南》的标准[2],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36~69岁。慢性重型肝炎6例(均为HBV感染),酒精性肝病2例,药物性肝损害2例,住院期间均给予一般护肝、退黄及支持治疗。1.2 设备材料 瑞典金宝AK-95型血液透析机以及费森尤斯公司出产的Psu2S膜式血浆分离器。1.3 血管通路 7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例行右锁骨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9期2014-01-29

  • 肝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对其进行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然后分析其CT的表现。结果 4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CT大多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在增强扫描后,动脉期有明显的环形强化,而延迟期则呈现填充性的改变。结论 CT扫描,特别是采用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进行诊断,准确、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肝血管瘤;CT诊断;断层摄影术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自然人群尸检发现率为0.35%~7.3%,占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7期2014-01-24

  • 10例肝包虫病的超声误诊分析与鉴别诊断
    经病理证实的10例肝包虫病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提高超声对不典型肝包虫病的诊断积累一定的经验。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8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肝包虫病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3~48岁。其中5例超声表现为实性占位,2例囊实性占位,3例囊性占位;血液学检查2例有乙肝病史,1例胆红素稍高,其余7例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等肿瘤指标均无异常。1.2 超声检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2期2013-09-19

  • 肝衰竭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探析
    。结果 在101例肝衰竭死亡者中,4例急性重型肝炎,3例重型肝炎亚急性,18例肝硬化病,76例慢性重型肝炎。结论 肝衰竭死亡主要由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所致,病毒变异、HBV对病情恶性进展均有影响,要早行抗病毒诊治和并发症控制诊治,提升病情转归率。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死亡;感染;原发性腹膜炎回顾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我科101例死亡病因为肝衰竭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监测与临床数据,所有数据资料依照患者在生前最后所做的一次检查为准[1]。所做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2013-07-10

  • 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扫描技术对68 例肝脏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取得了较好的诊断结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3月应用CT增强延时扫描技术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 例(男41 例,女27 例)肝脏肿瘤患者,年龄36~78 岁,平均(49.27±3.64)岁。临床主要表现:肝区不适或偶有疼痛、食欲不振、胃肠道反应、面部发黄、消瘦等。1.2 方法1.2.1 仪器 采用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 层螺旋CT扫描机

    当代医学 2013年8期2013-05-30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术中镜下修复
    镜下修复,其中1例肝总管完全横断伤、1例胆总管完全横断伤及1例左肝管不完全横断伤、1例右肝管不完全横断伤、1例肝总管不完全横断伤采用胆管对端吻合T管引流术;1例左、右肝管汇合下方肝总管前壁直径10 mm缺损,采用转移胆囊管壁瓣修复肝管缺损T管引流术;1例肝总管不完全横断伤采用对端吻合,未留置T管。 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1例胆总管对端吻合病例术后胆漏,腹腔引流管引流20 d愈合。余无并发症出现。6例放置T管引流者术后1年拔除T管。7例术后随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年10期2013-02-03

  • 肝动脉瘤的早期多普勒超声诊断
    结果发现的47例肝动脉瘤患者,在肝右叶上发现20例肝动脉瘤,肝的左叶上发现12例,其它15例发现在肝门附近的位置。肝动脉瘤大小在(1.1×0.9)cm~(1.6×1.8)cm之间。呈圆形、囊状,壁光滑边缘规则,回声较强;患者瘤体内无回声区域,为色彩填充血流,多呈波动状血流。诊断为:肝外动脉瘤。3 讨论肝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动脉硬化、动脉炎、胆道炎症、动脉中层退行性变、胰腺炎、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易发于中老年人。患者临床表现与瘤体大小及有无破裂有关,如瘤体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2013-01-31

  • 670例肝衰竭的病因与转归分析
    丹 刘勇鹏670例肝衰竭的病因与转归分析沈丹 刘勇鹏目的探讨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和慢性肝衰竭(CLF)的病因及转归。方法回顾性总结670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因、转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LF的前3位病因是:HEV感染、HBV感染与病因未明的肝病;SALF前三位为药物性肝病、HEV感染、HBV感染和病因未明的肝病;CLF前三位为HBV感染、HBV与HEV重叠感染、洒精性肝病。HBV感染在嗜肝病毒感染中占绝对优势。HEV、HBV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4期2012-10-26

  • GPC3、Hep-Par-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价值
    6例FNH、12例肝内ICC、11例肝内MAC等作为对照研究。选取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1.2 方法所有选取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制片。免疫组织化学采用EliVision法(产品编号:KIT-9903),人抗Glypican-3(GPC3)、Hep-Par-1等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操作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进行。1.3 结果判定GPC3阳性定位于胞质或胞膜,Hep阳性定位于胞质。染色程度评分标准:无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4期2012-01-09

  • 28例肝结核诊治分析
    李炳杰28例肝结核诊治分析李炳杰肺外结核病例中,肝结核并不少见,由于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尤其早期病变可无任何症状,或被肺和其他器官结核的症状所掩盖,过程隐匿,所以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不少患者常被延误诊断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抗结核治疗。1 临床资料28例患者,男 16例,女12例,年龄 15~70岁,平均 37.4岁,其中 50及 50岁以下的患者 20例,占72%。临床表现:发热 22例;11例有腹痛、右上腹及肝区间断性及持续性的痛或胀痛,17例有腹胀症状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期2011-08-15

  • 肝血管瘤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的特征性回顾分析
    果中发现,在80例肝血管瘤患者中,仅有25例出现轻微管径直径增粗(0.45 cm±0.032),余下则无明显改变(<0.4 cm);25例中Vmax=64±5.25,仅有 1例 Vmax=72.3 cm/s,其余 55例中,Vmax=55±4.23,RI=0.54±5.13,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674)。2.3 肝血管瘤中肝静脉血流速度及测量HV的Dv/Sv来衡量中静脉血流速度 结果显示,在肝血管瘤中,肝静脉血流波形均为HV0,瘤体内外静脉血流Dv/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6期2011-05-30

  • 35例经肝实质切开胆管取石术的疗效分析
    年5月,共有3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我科实施了经肝实质切开胆管取石术,现回顾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结果①3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9例患者接受了单纯性肝实质切开取石术,26例患者接受了肝实质切开取石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②3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5例患者并发胆汁漏,3例患者并发膈下脓肿,2例患者肝内胆管结石有残留,并发症发生率为28.6%。③经过长达5年的随访,3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有12例患者复发,结石复发率为34.3%。结论经肝实质切开胆管取石术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9期2011-02-10

  • 78例肝纤维化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临床观察
    年8月收治的78例肝纤维化患者与7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蛋白及Ⅲ型前胶原测定,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盘县中医院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8例肝纤维化患者为本组观察对象,78例肝纤维化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年龄17~79岁,平均为(46.5±2.3)岁;其中轻度慢性肝炎者12例,中度者23例,重度者25例,肝硬化者18例。选取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构成、年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6期201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