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

  • 困惑、觉醒与光芒 ——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自我成长之路
    。作品以主人公阿米尔和仆人哈森的感情为主线,讲述了因年少的阿米尔性格懦弱, 好耍诡计, 遇事逃避,导致哈森被人欺负,遭人误解,被迫离开阿米尔。对此,阿米尔内心深受煎熬。 阿米尔童年时的错误伦理道德选择,使自己内心愧疚、悔恨交加。 随着生活的变迁,他最终觉醒,在父亲的好友阿辛汗的召唤下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多年的内疚和悔恨促使他做出了正确的伦理道德选择, 最终完成了自我成长之路,实现了自我救赎。一、自我成长的困惑阿米尔和哈森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阶层、 不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3-22

  • 《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成长的心路历程
    ,描写了主人公阿米尔寻求灵魂救赎的成长历程,作者想要呼唤人们的良知,告诫人们“不善良的人终将会在痛苦的沼泽中不断挣扎”。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着与主人公同样的人生际遇,犯下的错误以及做出的背叛等等其实都对受伤心灵要进行一种弥补,而这也正是《追风筝的人》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一、《追风筝的人》简述Khaled·Husseini1965 年出生于喀布尔,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他与家人逃往法国躲避灾难,并于一年后移居到美国。《追风筝的人》是他创作的首部小说,这部以成长为题

    鄂州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3-01-02

  • 深夜日记
    都要死了。先是阿米尔,然后是奶奶、我和爸爸,我感觉我们会按这个顺序死去。我们就像火焰一样,将在安静的夜里熄灭。我的脑海里全是墨汁般的黑色,就仿佛有人把我关在了一个盒子里。五天前,我们还睡在卡兹的屋子里。卡兹,他现在在做什么呢?一想到这里,我的心都疼了。离开村子后,我们都太虚弱了,没走出多远,就找了一个有树荫的地方,彼此挨着躺了下来。每隔一会儿,爸爸就会捏一下我们的皮肤,检查我们的脉搏,然后盯着空气发呆。奶奶喃喃地祈祷着,还给我重新编了辫子。阿米尔平躺在他的

    小读者 2022年15期2022-08-26

  • 深夜日记
    都要死了。先是阿米尔,然后是奶奶、我和爸爸,我感觉我们会按这个顺序死去。我们就像火焰一样,将在安静的夜里熄灭。我的脑海里全是墨汁般的黑色,就仿佛有人把我关在了一个盒子里。五天前,我们还睡在卡兹的屋子里。卡兹,他现在在做什么呢?一想到这里,我的心都疼了。离开村子后,我们都太虚弱了,没走出多远,就找了一个有树荫的地方,彼此挨着躺了下来。每隔一会儿,爸爸就会捏一下我们的皮肤,检查我们的脉搏,然后盯着空气发呆。奶奶喃喃地祈祷着,还给我重新编了辫子。阿米尔平躺在他的

    小读者·阅世界 2022年8期2022-07-06

  •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受暴行的状况,阿米尔选择逃走而并没有出手解救好友;在无法承受自己良心的谴责的时候,阿米尔却又选择自私地陷害哈桑甚至逼迫他离开……每一次阿米尔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都是阿米尔性格和生活背景的共同驱使,这些行动的原因都需要从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中来探索答案。一、《追风筝的人》故事情节概述《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全篇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叙述的,重点讲述了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阿米尔所回忆的童年往事以及其中年后对自己儿时过错的一种赎罪的过程。在故事中,12 岁的富商少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2021-12-03

  • 浅析《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成长历程
    论,探究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历程,分析影响阿米尔成长的因素,展现其个人成长的轨迹和人性升华的魅力,激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呼吁人们重视成长过程,鼓励人们寻找人性中的美好。一、《追风筝的人》和心理创伤理论成长小说的杰出代表作《追风筝的人》有其自身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欢迎,它以一个儿童的视角讲述阿米尔从童年到中年的成长经历,具有典型的成长小说的风格。在《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中,不难看出,阿米尔受到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心理创伤这一词最初

    魅力中国 2021年51期2021-11-28

  • 成长之伤:《追风筝的人》中的成长创伤研究
    它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艰辛成长历程,主人翁在经历了天真、背叛、忏悔、救赎后,最终实现了心理和思想上的真正成长。全文以风筝为线索,贯穿主人公成长历程,本文试图从成长小说和创伤理论视角来解读主人公的成长创伤。一、创伤的界定与内涵所谓创伤就是指一些突发性的灾难事件或是不寻常的经历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的难以控制的伤害,这种伤害对人的影响并不是即时的、同步的,其往往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和持续性,以回忆的形式停留在受害者的心中,对受害者产生巨大的伤害。《追风筝的人》讲述的就是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7期2021-08-09

  • 救赎是一个人的事 ——读《追风筝的人》
    人》的男主人公阿米尔,却也与无数的读者内心相暗合。在人生之路上,做错的种种,也许不再值得一提,也许严重得此生只愿把它忘记,无论哪种,都不妨碍在某一个记忆回转的时刻酿成心底满满的悔意,开始想象如果当时不是这么做的该多好。阿米尔和哈桑,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幼时的错失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逝,在哈桑死亡之后,阿米尔选择用一生去救赎。一、不平等的“友谊”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有着分明等级、种族歧视严重的地方,阿米尔和哈桑生活的阶级不一致,必然导致了两个孩子即便同吃一个乳母

    壹读 2021年4期2021-04-08

  • 从分析心理学看《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成长之路
    向。二、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之路(一)背叛忠贞的友谊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之间横亘着阶级、种族和宗教的隔阂。哈桑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等级观念:哈桑对阿米尔有求必应,他曾对阿米尔说过,“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然而,即使面对如此的忠诚,阿富汗的生活环境无时无刻地提醒阿米尔主仆有别:阿米尔在家住了十八年,但进入阿里和哈桑房间的次数屈指可数。阿米尔也从来没有把哈桑当作真朋友。他会时不时地因为哈桑不识字嘲弄和取笑他。同时,由于阿米尔觉察到哈桑一

    山西青年 2020年11期2020-12-08

  • 为你,千千万万遍
    ◎袁可梦故事从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桑的亲密友谊开始。阿米尔在阿富汗的童年本是温馨闲适的,可是因为一件突发的事,他自私说了谎,赶走了哈桑。多年来,这件事一直在阿米尔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阿米尔历经生死完成了自我救赎。读这本书时,我一次又一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既为哈桑的命运而流,也为阿米尔焦灼的内心而流。文如其名,“风筝”在这本小说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既象征着亲情、友情,也象征着正直、善良、诚实。谎言看似无足轻重,但是后果有时却很严重

    十几岁 2020年13期2020-11-26

  • 为你,千千万万遍
    撼,来自哈桑与阿米尔的故事,来自爱和救赎,来自“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对阿米尔的感情,是无条件的,从一而终,不离不弃。哈桑会在阿米尔被欺负的紧要关头,不顾后果地站出来拉紧弹弓;哈桑会在听了阿米尔创作的小说后,毫不吝啬地夸奖他、鼓励他;即使知道阿米尔的背叛,哈桑也愿意用自己的名誉弥补他的过错;甚至于,哈桑为了守护阿米尔家的房子,死在了塔利班的枪下……哈桑善良又忠诚,他的心没有哪一刻不是向着阿米尔的。心中有阳光的人,一定是在太阳的照耀下长大的。哈桑的身世是不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 2020年1期2020-10-21

  • 对父亲的爱和认可的追寻
    要:本文从分析阿米尔和爸爸的性格以及生活中父子相处的细节入手,指出在小说的前半段阿米爾一直在追寻爸爸的认可和爱。关键词:性格;爱和认可的追寻一、《追风筝的人》的简介《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这部小说在2003年6月在美国出版。这本书自出版起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欢迎。故事发生在阿富汗,主人公——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下人哈桑一起长大,一起玩耍,一起嬉闹,亲密无间。然而在一次风筝比赛中,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情,至此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和谐

    北方文学 2020年15期2020-10-09

  • 残忍与美丽并存的故事
    的小说,作品以阿米尔作为线索人物,叙述他与玩伴一起长大、失散,他们的家庭因战争而衰落的故事。阿米尔家是普什图族,仆人哈桑家是哈扎拉族。他们处于不同等级中,却又能和谐地生活。但是战争摧毁了他们的生活历程,阿米尔一家飘零到美国,哈桑死于战争。故事是残忍的,而他们的友谊最终是美丽的。友情篇阿米尔是少爷,哈桑是他的仆人,两人好像情同手足。他们喝着同样的奶水,在喀尔布的草地上奔跑,念诵故事与经文,摘野果,追逐风筝。哈桑总是知道阿米尔想要的是什么,那句“为你,千千万万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6期2020-07-04

  • 从《追风筝的人》中的父子关系看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
    述了阿富汗男孩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之间发生的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对阿富汗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深刻反思。小说凭借精巧玄妙的叙事结构,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震撼感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1]同时也引起了国内外文学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多从宗教、文化身份、成长主题、种族矛盾、原型批评、后殖民等角度对小说进行探讨。而父子关系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从父子间最初的隔阂到父子关系的不断修复再到最终的和解,伴随着父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3-16

  • 真诚去爱,勇敢去追
    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在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斗风筝比赛中,两人配合完美,一个负责割段风筝线,一个负责追回掉落的风筝。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写,充满激情的风筝大赛,热情的人们,充满异域风情的风俗传统,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热忱。“街上新霁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环境。阿富汗新霁的天空尽显祥和,而这平静之下却暗暗发酵着罪恶。越是热闹,越是兴奋,悲剧来得就越是猝不及防。在一如既往的“为你,千千万万遍”中,哈桑一如既往地为

    文苑·经典美文 2019年6期2019-06-17

  • 《追风筝的人》:爱的炮灰
    的确爱自己。当阿米尔——抑或作者——在怀念“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时,其实就是在渴望哈桑做自己的炮灰。那是阿米尔12岁哈桑11岁时,他们参加喀布尔的风筝大赛,这个大赛比的不是谁的风筝飞得更高更漂亮,而是比谁的风筝能摧毁别人的风筝,最后的幸存者便是胜利者,但这不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要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这一次,阿米尔的风筝是最后的幸存者,而哈桑也追到了最后一个被割断的蓝风筝。阿米尔无比渴望得到这个风筝,因为他最大的愿望是得到父亲的爱,他认为这个

    文苑·经典美文 2019年6期2019-06-17

  • 真诚去爱,勇敢去追
    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在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斗风筝比赛中,两人配合完美,一个负责割段风筝线,一个负责追回掉落的风筝。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写,充满激情的风筝大赛,热情的人们,充满异域风情的风俗传统,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热忱。“街上新霁的积雪银光闪闪,天空蓝得无可挑剔”,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环境。阿富汗新霁的天空尽显祥和,而这平静之下却暗暗发酵着罪恶。越是热闹,越是兴奋,悲剧来得就越是猝不及防。在一如既往的“为你,千千万万遍”中,哈桑一如既往地为

    文苑 2019年12期2019-06-12

  • 《追风筝的人》:爱的炮灰
    的确爱自己。当阿米尔——抑或作者——在怀念“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时,其实就是在渴望哈桑做自己的炮灰。那是阿米尔12岁哈桑11岁时,他们参加喀布尔的风筝大赛,这个大赛比的不是谁的风筝飞得更高更漂亮,而是比谁的风筝能摧毁别人的风筝,最后的幸存者便是胜利者,但这不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要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这一次,阿米尔的风筝是最后的幸存者,而哈桑也追到了最后一个被割断的蓝风筝。阿米尔无比渴望得到这个风筝,因为他最大的愿望是得到父亲的爱,他认为这个

    文苑 2019年12期2019-06-12

  • 一个爱恨交加涤荡心灵的故事
    ,就是富家公子阿米尔的童年印象。他的父亲,那个铁骨铮铮的硬汉亲手打造了这个光鲜亮丽的城堡。阿米尔怯懦、迷茫,父亲是他的英雄,是他一生崇拜的伟岸身影。生意上,父亲呕心沥血地投入;公益上,父亲满怀深情地奉献。在逃亡路上,年轻的父亲冒死阻止一名俄国士兵侮辱阿富汗妇女;初到美国时,父亲拒绝了救济金,力求自力更生……在阿米尔生命的大部分时光,都把这个父亲敬若神明,深爱着,惧怕着。所以我无法想象,当年幼的阿米尔无意中听到父亲向别人抱怨自己儿子懦弱的性格,甚至怀疑他是否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9年2期2019-04-08

  • 有的失去,需要用一生去弥补
    的人》里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时所说的话,为了阿米尔,哈桑可以心甘情愿地去追上一千次,一万次。他圆圆的小脸,正在阳光下绽放着最纯粹的笑容。时间仿佛停留在这一刻,这个笑,这句话里。在多年以后,萦绕在哈米尔心间的,还是这句话,如同一个爱的烙印,正在胸中隐隐作痛。此时他正接到父亲朋友拉辛汗的电话,呼唤他回到家乡,他望着窗外,往事浮现眼前。“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拉辛汗如此说。他放下听筒,告别妻子,踏上了归途。他去迎接一个新的自己,去挑战自己从前未曾战胜过的邪恶。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9年2期2019-03-20

  • 自我的迷失与追寻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形象研究
    题,其中主人公阿米尔的精神成长是备受研究者关注的主题,小说也因此被视为一部成长小说。少年时,因为特殊的成长环境,阿米尔产生了对自我身份的困惑乃至迷失;成年后,移民美国的阿米尔开始接受新文化,努力追寻自我价值;中年后的阿米尔重返故土,开启了自我救赎之路,战胜了心中的懦弱,完成了自我回归。一、阿米尔的身份迷失《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出生时母亲难产去世,父亲因此迁怒于他,父子之间隔阂颇深,导致在与父亲交往的过程中,阿米尔没能获得父亲的认同,感到自责与自卑。对阿米尔

    大众文艺 2019年19期2019-01-27

  •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的人》以主人公阿米尔与仆人,同时也是他从小的玩伴(后来发现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哈桑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主线,以充满种族歧视、等级观念又社会动荡的阿富汗国家为背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纯真、忠诚、勇敢的仆人哈桑,用无私的爱去陪伴、保护比自己还年长一岁的小主人阿米尔,在小主人阿米尔用奚落、谎言甚至是陷害去回报他时依然维护他。在阿米尔终于战胜自己的怯懦、自私,想去弥补这一切的时候,发现哈桑已经为了保护阿米尔家的房子而被杀害了,他的儿子索拉博也被老仇人阿塞夫囚禁虐待

    家教世界 2018年35期2018-12-25

  • 哈桑:千万遍为你,终成一曲悲歌
    以第一人称(“阿米尔”)为视角进行描写,具有一定自传体性质的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小孩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童年经历。小说的前半部分,或者说大部分都是讲述两个人童年的故事。小说中,他们是主仆关系,他们之间的友谊,(我暂且这样说)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深刻的阶级属性的烙印。而这一点,就从一开始注定了哈桑的卑微的身份,也为后面出现的悲剧性的情节埋下了一个不算伏笔的伏笔。这也就不难理解,当两个人在一起时,为什么总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支撑起这部小说

    祖国 2018年21期2018-12-06

  • 一个演员的修养
    ■在印度,阿米尔·汗是国民心中的偶像,国宝级演员。他曾演绎过很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受到观众的喜欢。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里,阿米尔·汗要演绎剧中的主要角色——爸爸,这个人物要跨三个时代,即19岁、29岁和55岁。阿米尔·汗经常锻炼,身材保持得很好,稍微化点妆就顺利通过了19岁的戏,最难演的是55岁的戏。19岁跟55岁的身体有很大的区别,一个偏瘦,一个较胖。导演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因为利用先进的化妆技术,再塞点硅胶,一部戏一个演员跨越几个年龄段,都是这样通过

    中学时代 2018年1期2018-07-19

  • 追风筝的人
    遇。就像小说中阿米尔和哈桑一样,阿米尔在小时候都不承认哈桑是他的朋友,但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哈桑一直都是那个甘愿为他追风筝的人。每个人都在寻找那个为自己追风筝的人,那个人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你的。那个人或许脾气古怪,行为古怪,但恰好,你可以接纳他的一切。阿米尔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可是在哈桑心目中,他永远是最好的,也是他这一辈子都会尊敬的人。那个跟我形影不离的女孩,也许就是我生命中那个追风筝的人吧!我们都不够完美,可我们却总是可以玩到一块儿

    科教新报 2018年48期2018-06-11

  • 为你,千千万万遍
    的人》以主人公阿米尔与仆人,同时也是他从小的玩伴(后来发现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哈桑之间发生的故事为主线,以充满种族歧视、等级观念又社会动荡的阿富汗国家为背景,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纯真、忠诚、勇敢的仆人哈桑,用无私的爱去陪伴、保护比自己还年长一岁的小主人阿米尔,在小主人阿米尔用奚落、谎言甚至是陷害去回报他时依然维护他。在阿米尔终于战胜自己的怯懦、自私,想去弥补这一切的时候,发现哈桑已经为了保护阿米尔家的房子而被杀害了,他的儿子索拉博也被老仇人阿塞夫囚禁虐待

    家教世界·V家长 2018年12期2018-05-14

  • 《追风筝的人》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生动地讲述了阿米尔的童年往事和成年之后弥补儿时过错的救赎之路。《追风筝的人》自出版以来就引起国外学者关注,其中阿富汗元素是学者研究的焦点。除此之外,国外学者还关注小说的流散主题、伊斯兰教与文学的关系、小说中的权力关系以及胡塞尼的双重文化身份。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和评论主要集中于小说的成长与救赎的主题分析以及风筝的象征意义解读,或探讨文本主人公阿米尔的心路历程,或挖掘作品的意象,或从身份意识的角度解读阿米尔的身份建构。本文以上述研究为基础,通过主要人物的分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4-03

  • 电子时代与纸器时代
    该是7:00,阿米尔依旧在沉睡,机器人贝塔那讨厌的声音传来:“主人,起床!”洗脸、刷牙、梳头、换衣服……每一颗牙都有十五秒的震颤拂刷,每一根头发都与梳子有六次摩擦。贝塔的手艺依旧那么娴熟,那么按部就班。然而阿米尔却耷拉着眼皮,他多想再在床上赖一会儿啊!洗漱完毕,阿米尔和父母坐在桌旁,一家人静静地等早饭。今天的早餐是50克碳水化合物,外加一杯300毫升的营养液。这些食物都是特制的,吃了能快速补充身体需求。阿米尔家里有贝塔、伽马、德尔塔三台家务机器人,他们准备

    故事大王 2018年9期2018-03-12

  • 父子追逐之殇 ——探析《追风筝的人》
    部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出生在阿富汗喀布尔的一个富裕家庭,母亲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因生他而死于难产;爸爸(阿米尔称自己的父亲为爸爸)是成功的地毯商人,可算是喀布尔首屈一指的商贾。阿米尔的生活可谓是衣食无忧,从小还有仆人哈桑的陪伴。哈桑表面上是仆人阿里的儿子,实际上是爸爸同阿里的妻子所生的私生子,而这一事实也是在爸爸死后阿米尔才得知的,但对于哈桑而言却是终生的秘密。这部作品是以阿富汗为背景,以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为主线,同时呈现了友谊、背叛、罪恶及救赎等多样化主题。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7期2018-03-07

  • “整本的书”阅读实践探究 ——以《追风筝的人》为例
    说主要人物形象阿米尔的母亲因难产而去世,父亲又经常忙于和政商界的人来往,疏于对阿米尔的关爱,所以阿米尔的性格中有因缺少父母的爱而产生的一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导致了他性格中的软弱、敏感、甚至自私。所以当哈桑为了阿米尔去追那只最后被斗败的风筝,却遭到阿塞夫及其党羽三人的围堵,并被阿塞夫三人强暴,而随后赶到的阿米尔却未敢站出来,因为他的怯懦、自私和贪婪,如果风筝是他取回,他会得到更多父亲的赞赏。没有站出来救哈桑,阿米尔从此背负了沉重的负疚感。阿米尔之所以那么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6期2018-03-07

  • 浅析《追风筝的人》中的人性本质
    懦弱小说主人公阿米尔从小就性格懦弱,他胆小怕事,缺乏安全感——这与他从小丧失母爱且得不到足够的父爱有很大关系。他依赖仆人哈桑,处处受到哈桑的保护。但当哈桑遭遇恶棍强暴时,阿米尔远远地看着,却不敢出手相救。他的懦弱战胜了他对朋友的忠诚,而他的懦弱饱受良心的拷问,最终他设计赶走哈桑。从此,阿米尔与他懦弱的性格导致的背叛开始了长期斗争。阿米尔的父亲之所以更偏爱私生子哈桑,也是他性格懦弱所致。他与阿里的妻子生下哈桑,却无法对哈桑给予应有的父爱。他不敢因此而舍去名利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2018-01-24

  • 不一样的风筝
    。一次是哈桑为阿米尔追逐风筝时所说,另一次是阿米尔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风筝时所言。同是追风筝,但这风筝对于他们各自而言有着不一样的含义。对于哈桑而言,风筝代表责任和回报。哈桑与阿米尔同年出生,童年时,他们形影不离。但因为种族问题,哈桑一出生就注定是阿米尔的人。他对阿米尔总是称呼“少爷”,一次一次为阿米尔少爷背黑锅、挡拳头,他毫无怨言,因为他以为这是仆人的职责。哈桑勇敢、正义、刚强,而相比之下阿米尔像个懦夫。这不仅使得阿米尔的父亲对哈桑疼爱有加,也使得阿

    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11期2017-12-04

  • 主流文化意识下《追风筝的人》的改编
    的故事。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富家子弟,他的仆人哈桑也是他最好的玩伴。阿米尔生性胆小怕事,对写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分,热衷于比赛放风筝。哈桑生性善良、耿直憨厚,尽一切可能满足主人阿米尔的愿望,一切都为了阿米尔着想,甚至在阿米尔放风筝时,甘愿与阿米尔一同追逐被击落的风筝。在一次风筝比赛中,哈桑为了追逐阿米尔击落的第二名的风筝,被仰慕纳粹的阿塞夫等人堵在巷子里强暴了,而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却由于胆怯而逃跑了。阿米尔无法终日面对哈桑的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内心谴责,在1

    电影文学 2017年7期2017-11-16

  •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格成长之旅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格成长之旅张 珍(西安航空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小说《追风筝的人》的发表让读者对这片灾难深重的阿富汗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中哈桑“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承诺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最终也成为主人公阿米尔对索拉博的诺言。阿米尔的人格发展是这部小说的重要线索。本文拟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出发,分析阿米尔成长过程中本我,超我和自我之间的矛盾与融合,从而让读者深入了解阿米尔迷失的原因,如何形成强大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9期2017-09-25

  • 阿米尔?汗:不仅没有被世界改变,而且正在改变世界
    度国宝级男演员阿米尔·汗。8年前,阿米尔·汗在《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演了一个向教育体制宣战的大学生。因为演技爆棚,没有人敢相信电影里一脸青涩和无畏的他已经44岁!如今,阿米尔·汗的最新作品《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上映,上映第一天就拿下了豆瓣9.3的高分。在男尊女卑的印度,这部电影也使得印度观众在观影时自发地起立致敬。因为他所饰演的父亲角色,为女性探寻了一种新的可能。在电影里,51岁的阿米尔·汗没用任何特效,实力演绎了男主人公19岁、29岁、55岁三个跨度很大的

    读者·校园版 2017年16期2017-07-29

  • 人性的闪光与精神的自救 ——《追风筝的人》解读
    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喝着同样的奶水长大,从小形影不离。在一次风筝大赛中,哈桑为了替阿米尔追回象征胜利的风筝,遭到强暴,年幼懦弱的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却没有站出来保护哈桑。事后阿米尔内心自责愤恨,最终诬陷并逼走哈桑。不久,阿米尔因战争随父亲一同逃往了美国。多年之后,阿米尔再度回到久违的故乡,可此时哈桑已死,自己与哈桑为同父异母兄弟的事实也被告知。为了实现自我救赎,阿米尔踏上了拯救哈桑之子索拉博的道路。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阿米尔和哈桑喝着同样的

    名作欣赏 2017年1期2017-07-15

  • 心灵的救赎
    凡。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出身优越,祖父是受人敬仰的法官,父親是日进斗金的巨贾,他们是高贵的普什图人。而哈桑的人生却是另一番模样,他的父母出身卑贱,家庭在烽火中支离破碎。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被这些世俗的标签所桎梏。阿米尔曾是哈桑最信任的朋友,哈桑是阿米尔最忠贞的伙伴。阿米尔说,哈桑从未拒绝过他任何事;哈桑说,他永远不会欺骗阿米尔。他们在一起蹒跚学步,一起爬树,一起在恶作剧中度过了悠长的童年岁月。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75年的冬天,阿米尔和哈桑净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4期2017-05-16

  •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哈桑对阿米尔一生的承诺,也是我读《追风筝的人》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哈桑不是轻许诺言,而是一次次用行动真正践行了诺言。故事讲述了两个好玩伴——阿米尔和哈桑因为一次风筝比赛后的事故而友谊破碎,阿米尔跟随父亲逃亡美国。二十年后,阿米尔重返故乡,却发现原以为的“仆人的儿子”哈桑,却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再度陷入困境……读完整本书后,“为你,千千万万遍”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为了阿米尔,哈桑愿意做千千万万的事。他的一生都在为阿米尔作牺牲,展现了一个孩子到一个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7年5期2017-05-11

  •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哈桑对阿米尔一生的承诺,也是我读《追风筝的人》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哈桑不是轻许诺言,而是一次次用行动真正践行了诺言。故事讲述了两个好玩伴——阿米尔和哈桑因为一次风筝比赛后的事故而友谊破碎,阿米尔跟随父亲逃亡美国。二十年后,阿米尔重返故乡,却发现原以为的“仆人的儿子”哈桑,却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阿米尔再度陷入困境……读完整本书后,“为你,千千万万遍”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为了阿米尔,哈桑愿意做千千万万的事。他的一生都在为阿米尔作牺牲,展现了一个孩子到一个

    莫愁 2017年15期2017-05-11

  • 罪与赎
    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家中仆人哈桑和风筝展开,为我们展示了一段背叛与救赎的旅程。大多数学者认为,本书中阿米尔及其父亲是罪孽的承担者,哈桑是良善的代表者,而本文的观点却有所不同。笔者认为,无论是阿米尔、父亲还是哈桑,都犯下了不同的罪,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他们都得承担自己的罪。同时,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关键词】罪;救赎;风筝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一个人曾对你说过“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是罪孽的开端,亦或是救赎的源头?我想,《追风筝的人》就是在给我们一个答

    青春岁月 2016年24期2017-04-15

  • 为你,千千万万遍
    的故事。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富家公子,他和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十分亲密。然而,两人的友情却因为一场风筝比赛而出现了分歧。最后,阿里和哈桑被迫离开了阿米尔。战争爆发以后,阿米尔父子一起逃亡海外。在美国,阿米尔有了家业。这时,父亲旧时的挚友打来电话,请他回到阿富汗,那里有“重新成为好人的机会”,阿米尔因为对哈桑的愧疚,没有动身。这时,父亲的挚友还告诉他一个惊人的秘密:哈桑和阿米尔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怀着惊讶和愧疚,阿米尔踏上赎罪的道路,他冒着生命危险来到阿富汗,却

    周末·校园文学 2017年4期2017-04-07

  •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伤”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伤”王 燕(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处女作。小说展示了20世纪70年代的阿富汗社会,讲述了富贾之子阿米尔与其仆人哈桑的友谊以及阿米尔童年的心理创伤事件。通过深入探讨阿米尔遭受童年创伤前后的心理状态,揭示童年的心理创伤以及父亲带对他人生成长的深刻影响。创伤记忆也是阿米尔敢于在移居美国多年后重回阿富汗实现自我救赎的根源所在。创伤;记忆;救赎;复原小说《追风筝的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4-01

  •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遍……”哈桑和阿米尔无比亲密的友谊,没有无病呻吟,更没有故弄玄虚,感情简单真挚,哈桑为了阿米尔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哈桑是阿米尔家的仆人,是杰出的“风筝斗士”,也是一个数一数二的“风筝追逐者”。那次风筝比赛,哈桑为了证明阿米尔是第一名的战绩,便去追逐第二只风筝。原本,这样的天空是多么澄澈明亮,这样的友谊如同云朵一般轻盈。但就在归途中,哈桑却被阿赛夫半路截住了,这个仰慕纳粹的富人阶层的孩子竟然施暴于哈桑,哈桑没有反抗,默然地接受了这样的命运!而此时,阿米尔却在

    初中生写作 2017年9期2017-02-17

  • 试论《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格成长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格成长李凌飞 王桂莲《追风筝的人》是阿富汗裔美籍作家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阿米尔为了年少时犯下的错误,寻找自我救赎的历程。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出发,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方面解读阿米尔的人格成长历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人格 阿米尔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追风筝的人》自2003年出版以来就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这本书以阿富汗为背景,讲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尔和仆人哈桑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全文从倒

    文学教育 2017年35期2017-02-08

  • 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条救赎之路——阿米尔是阿富汗富商之子,故事开始的时候他十二岁。哈桑是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之子,那年十三岁。他们常一起爬上山坡玩耍,在树干上刻下彼此的名字,成为最好的朋友。阿米尔的父亲是喀布尔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阿米尔心目中的完美偶像。他高大、正直、勇敢、仁慈,无所不能。然而生性懦弱、常常沉溺于文学幻想之中的阿米尔跟他几乎毫无相似之处,阿米尔始终觉得父亲似乎更喜欢单纯、勇敢的哈桑,心中对哈桑一直有一种隐秘的嫉妒。阿米尔是斗风筝的高手,唯有通过斗风筝这件事,他才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6年5期2016-11-09

  • 追风筝的孩子
    遥远的阿富汗。阿米尔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爷,生活养尊处优。他瘦小,胆怯,软弱,有点蔫儿坏。阿米尔与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桑是再铁不过的好朋友。哈桑勇敢,忠诚,心地善良。他瘦小的身上穿着肥大的长袍,对每个人都绽放出憨厚的笑容,活得那样纯粹。哈桑对阿米尔有着绝对的忠诚,无论何时,他都会保护懦弱的阿米尔。哪怕是被一群大孩子围攻的时候,矮小的哈桑也会果断地拉起弹弓,毫不胆怯地护住阿米尔,对坏孩子们说:“是,你们人多,但现在只有我一人手里有弹弓!”阿米尔和哈桑常常在一起放

    小布老虎 2016年11期2016-09-01

  • 为你,千千万万
    》一书中哈桑对阿米尔说的。初次从朋友家里见到,就让我怦然心动。于是,请爸妈帮我买,于是,迫不及待地读。原来,书里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悲伤而感人的故事: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自幼成天黏在一起。阿米尔少爷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那是他们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阿米尔以为,哈桑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但那场风筝比赛,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负,胆小、懦弱、自私的阿米尔,却装不知道!在逃跑的那一刻,没人懂得阿米尔的内心世界多么复杂:“为了赢回爸

    青少年日记 2016年3期2016-05-30

  • 风筝已逝线犹存——从情感角度解读《追风筝的人》
    容。沿着主人公阿米尔“迷失—背叛—追寻—救赎”的成长轨迹,我们目睹了人性的挣扎、道德的零落,也见证了灵魂的回归与升华。这部作品如同深湖,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汹涌,颇为节制的叙述之下隐伏着万千情思。本文将从情感角度入手,解读小说所蕴藏的深刻内涵。一、凄恻迷离的兄弟之情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的友情十分微妙。单纯善良的哈桑对阿米尔倾尽忠诚,“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承诺曾照彻了阿米尔的整个童年。然而令人悲伤的是,阿米尔看似与哈桑亲如兄弟,内心深处却从

    现代语文 2016年2期2016-03-25

  • 谈电影《追风筝的人》中人性的迷失与复归
    伤,以及主人公阿米尔长大成人后对自己童年时期犯下的过错进行忏悔和心灵救赎的过程。小说表现了深沉的父爱、无私的友情、残酷的战争、无情的种族歧视等种种主题,最终落脚于人性的迷失与内心的激烈挣扎,以及罪责被爱所救赎的内容主旨。小说最打动读者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也成为2007年好莱坞梦工厂进行影视改编的中心着眼点,人与人之间的良善和美丽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一、故事梗概电影《追风筝的人》很好地还原了原著的故事情节和思想情感,讲述了阿富汗喀布尔市的一个富家

    电影评介 2015年24期2015-12-10

  • 心灵的救赎——从小说到电影看《追风筝的人》
    医生。这本书中阿米尔的成长经历主要来自于他自己,作品出版后受到极大的赞赏,同时也获得各种奖项,后又被梦工厂拍成电影,放映后再一次受到观众的嘉奖。他曾经在一次颁奖典礼上讲到:“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并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小说的故事发生地点是阿富汗,年少的阿米尔是一个富家少爷,哈桑是他们家的仆人的儿子,尽管是主仆关系,但是私底下如兄弟一般亲密。阿米尔和哈桑参加了一次阿富汗一年一度的斗风筝比赛,阿

    电影评介 2015年18期2015-11-25

  • 探析《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抗争之路
    处女作。主人公阿米尔是阿富汗的富家少爷,与仆人哈桑是最好的玩伴。虽然哈桑愿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但阿米尔却并未将哈桑视为朋友。在一场风筝比赛中,哈桑为阿米尔追寻并拿到第二名比赛者的断了线的风筝以证明阿米尔的战绩时,被阿塞夫等人截住并鸡奸,而这一切也被阿米尔亲眼目睹。但由于嫉妒和懦弱,他没有挺身而出,而是背叛了哈桑,逃走了。此后,阿米尔倍感自责的苦楚,无法面对哈桑,于是诬陷哈桑偷走了自己的生日礼物和钱财逼走了哈桑一家。不久,由于战乱,阿米尔跟随父亲逃往了美

    电影评介 2015年7期2015-11-17

  • 追风筝的人
    汗少年的故事,阿米尔是少爷,而小他一岁的、天生便是兔唇的哈桑是仆人,他们都失去了妈妈,阿米尔的妈妈生阿米尔时死于难产,哈桑的妈妈则在哈桑出生几天后跟一群江湖艺人私奔了。这两个男孩吃一个奶妈的奶长大,拥有似乎牢不可破的情谊。然而,当哈桑为捍卫阿米尔的荣誉而被人凌辱时,阿米尔却选择了逃避。不仅如此,阿米尔还设计将哈桑驱逐出自己家门。后来,已移居美国并成为知名小说家的阿米尔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边是阿米尔父亲的好友拉辛汗,他说哈桑已死,他要阿米尔回阿富汗,要他将哈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5年2期2015-05-25

  • 点亮生命之光的“本真” ——《追风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精神救赎
    筝的人》主人公阿米尔的精神救赎谭 静 (广州商学院 外语系,广东 广州 510530)卡勒德•胡赛尼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尔,由于年少时的“虚荣”和“懦弱”,不仅深深地伤害了自己最忠诚的朋友哈桑,还使自己生活在良心的谴责和痛苦的精神折磨中。用萨特和加缪“本真”的理论来分析,阿米尔只有通过“选择”和“行动”,追寻“本真”,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救赎。《追风筝的人》;阿米尔;“本真”;精神救赎《追风筝的人》出版于2003年,作者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4-10

  • 从后殖民视角阐释电影《追风筝的人》
    关注。电影中以阿米尔和哈桑两个孩子的命运为主线,展现了成长与救赎,战争与和平、人性黑暗与光明等方方面面的冲突。在主体身份、风筝意象和内在成长三个方面体现了西方价值观下的东方学者救赎策略。一、本土文化特征导致主体身份不同影片开始的场景是和平时期的阿富汗,阿米尔在他的故乡喀布尔度过幸福的童年。他是不幸的,出生就没有母亲,母亲因他难产死亡,他又是幸运的,有一个叫哈桑的亲密无间的朋友。然而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承受到来自于文化根系的考验,而且这种文化考验无不残忍。哈桑

    电影评介 2015年22期2015-03-01

  • 为你,千千万万遍
    纪以来的生活,阿米尔和他父亲的关系,哈桑与阿米尔的关系,都描写得极为缜密,富有说服力。小说一开始,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在昔日繁华安宁的阿富汗,阿米尔和哈桑那无比亲密的友谊。然而,这一切却被一只风筝给无情地打碎了。阿米尔为了赢得冷漠的父亲注意,奋力竞争,最终拿到了风筝大赛的冠军。然而,就在他想拿着风筝去领奖的时候,风筝却被一阵大风吹远了。哈桑拼命为阿米尔追回那只拿了冠军的风筝,却因此不幸遭到了流氓阿塞夫的侮辱。眼看着好朋友为自己遭受着奇耻大辱,阿米尔却懦弱地躲

    莫愁·时代人物 2014年12期2014-04-08

  • 论《追风筝的人》的成长母题
    们叙说了主人公阿米尔12~38岁之间所遭逢的成长之“殇”:天真—背叛—忏悔—救赎—长大成人,这样一个U型的成长模式。小说以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历程为主,同时也阐释了其他人的成长过程。并将“风筝”这一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意象贯穿文本始终,借助于风筝向我们具体诠释这一成长母题,以深挚的悲悯情怀谅解了人性的堕落与重生。“成长母题”是文学中常见母题之一。艾布拉姆斯将“成长母题”定义为“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幼年开始所经历的各种遭遇。主人公通常要经历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4年2期2014-04-06

  • “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情感分析
    曲折的故事1.阿米尔与哈桑 阿米尔是故事的主人公,普什图人,1963年出生于阿富汗,由于他的出生导致了母亲难产,所以他一直深深自责,并努力想要得到父亲全部的爱和承认。阿米尔喜欢读书,创作故事,并受到了他父亲的朋友拉辛汗的鼓励进行写作。十八岁时,阿米尔和父亲为了逃避前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飞去美国,使得阿米尔得以实现自己的写作梦想。哈桑是阿米尔家的仆人,哈扎拉人,自小跟阿米尔一起长大,跟阿米尔一个奶妈喂养。在阿米尔会叫爸爸的时候,哈桑人生的第一句是:阿米尔。哈

    名作欣赏 2014年6期2014-01-28

  • 简析《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形象
    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无法面对哈桑,于是用计逼走了哈桑。不久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被迫与父亲逃亡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为了赎罪再次回到故乡,却发现儿时好友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赎罪,他把哈桑的儿子带到美国,在一次聚会上,阿米尔再次放起了风筝……这是阿米尔多年后第一次放飞风筝,而小说中的风筝也成为一种意象,它代表的是内心获得解脱后的自由,也是阿米尔“再次

    职业技术 2012年9期2012-08-15

  • 追逐心中的风筝
    的风筝。那个叫阿米尔的男孩是少爷,在他身边和他年龄相仿的少年叫哈桑,是阿米尔忠实的仆从和玩伴。他们总是并肩而行,每当阿米尔被人欺负的时候,哈桑总是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保护他。当阿米尔问哈桑为什么一定会知道,断了线绳的风筝的掉落点时,哈桑就是那样诚恳带着点骄傲地对阿米尔说:“我就是知道。”然后反问阿米尔,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阿米尔却不能确定地轻声疑问:“我怎么知道你有没有骗过我。”于是哈桑发誓,为了你,我宁可啃烂泥。阿米尔有点不相信地再次确认,你真的会为我啃烂泥?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4期200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