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灶

  • 炊具的变迁
    家家户户都是使用土灶台烧锅做饭,那时每家每户都有一大一小两口铁锅,大锅直径大约近一米,小锅直径大约也有半米。灶台旁边还有一个木制的风箱,便于控制锅灶里的火候。在每家大都人口众多的年代里,大锅主要用于做饭,小锅主要用于炒菜。不过,那时大米较少,大锅的作用通常是很杂的,平时大多是烧稀饭、煮山芋以及烧猪食。到了年关,蒸馒头、蒸年糕、蒸窝头、蒸包子,贴大饼子、下面条、烙饼,烧水,都是使用大锅。我最喜欢土灶做的干饭,尤其是土灶焖饭焖出的锅巴,不糊不硬,厚薄适中,软脆

    家长 2023年16期2023-08-22

  • 土灶的味道
    老屋,厨房里的大土灶最让我难忘。土灶很粗糙,用砖泥砌成,它并不光鲜亮丽,但结实耐用,宛如山中的敦厚壮汉。傍晚来临,土灶上方就会升起白烟。每到那时,不管电视里的武打片多精彩,手里的玩具多新奇,我都会一溜烟儿奔向灶台那头。暖黄色的灯光打在摆满菜品的灶台边,也打在奶奶忙碌的背影上。只见她将整个人的重量都压在刀背上,与菜板上那几条顽强的年糕较量。我站到准备烧火的爷爷身旁,看他擦亮一根火柴,用铁钳夹起墙角散落的松毛丝,点燃。晒干后的松毛丝一点即着,爷爷一鼓作气将其塞

    中学生天地(A版) 2023年3期2023-05-30

  •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宋扬这个土灶立在一畦菜地里,地的主人已搬走,村人懒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气力。土灶曾把炊煙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进田野,目送了一代又一代灶前人。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顺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静地,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铭写满土灶的尊严、辉煌和有人在此生活过的证据。 那些年,风横七竖八地从烟囱口钻进来,给土灶做过一番关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描述。土灶有自己的语言,在柴火噼噼啪啪的炸裂声中,土灶“嚯嚯”催逼烟和火往烟囱口冲——那些薄烟似乎真信

    知识窗 2023年2期2023-03-05

  •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宋扬这个土灶立在一畦菜地里,地的主人已搬走,村人懒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气力。土灶曾把炊煙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进田野,目送了一代又一代灶前人。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顺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静地,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铭写满土灶的尊严、辉煌和有人在此生活过的证据。 那些年,风横七竖八地从烟囱口钻进来,给土灶做过一番关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描述。土灶有自己的语言,在柴火噼噼啪啪的炸裂声中,土灶“嚯嚯”催逼烟和火往烟囱口冲——那些薄烟似乎真信

    知识窗 2023年2期2023-03-05

  • 土灶的光阴书
    宋扬这个土灶立在一畦蔬菜里。地是宅基。地的主人已搬走进城。捡荒地种的村人懒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气力。土灶曾把炊烟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进田野,把一代又一代灶前人送进土地中的某间幽室。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顺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静地,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铭写满土灶的尊严、辉煌以及有人在此生活过的证据。 ? ?那些年,风横七竖八,从烟囱口钻进来,给土灶做过一番关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描述。土灶有自己的语言,在柴火噼噼啪啪的炸裂声中,土灶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2年12期2022-12-09

  • 土灶的光阴书
    ◎ 宋 扬这个土灶立在一畦蔬菜里。地是宅基。地的主人已搬走进城。捡荒地种的村人懒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气力。土灶曾把炊烟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进田野,把一代又一代灶前人送进土地中的某间幽室。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顺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静地,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铭写满土灶的尊严、辉煌以及有人在此生活过的证据。那些年,风横七竖八,从烟囱口钻进来,给土灶做过一番关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描述。土灶有自己的语言,在柴火噼噼啪啪的炸裂声中,土灶

    思维与智慧 2022年34期2022-12-08

  • 让孩子们成为有根的人
    民歌中有许多关于土灶的故事,他便对土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时代发展,牧区用上了电磁炉,松巴江措担心藏族土灶文化衰微,就用老人教的法子,在学校里建了一座土灶。藏区的人们格外敬畏自然,但凡破土动工,都要举办仪式。举办建土灶的仪式时,主人会取一些值钱的东西,埋进土里,作为对大地的回礼。松巴江措从家里拿了一些珠宝,埋在学校的土灶下面,孩子们还以为是寻宝游戏。松巴江措告诉学生:“我们必须感恩大地,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补偿。这也是我们做人的道理。”这也是学校“有根教育”

    时代邮刊 2022年11期2022-11-22

  • 大锅土灶的记忆
    文/徐永清土灶又叫锅灶、柴灶。早些年,我们家就有一眼土灶土灶配上一口大铁锅,就叫大锅土灶。我们家的土灶是父亲自己砌的。那时候,我们这个小区居住着百余户人家,但仅五六户人家有大锅土灶,可谓稀有。其实土灶通常扎根在乡村,它只烧柴火,而且是家家户户的必备“炉具”。城里人家有土灶,那简直是件令人羡慕的美事。早年间,城里人家家户户都有煤炉,可煤炉要烧煤,买煤要煤票,还要花钱。为了节约用煤,我们家的煤炉是与土灶交替使用的。时间宽裕,就用土灶,比如节假日,或是不着急赶

    新教育 2022年27期2022-10-13

  • 让孩子们成为有根的人
    民歌中有许多关于土灶的故事,他便对土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时代发展,牧区用上了电磁炉,松巴江措担心藏族土灶文化衰微,就用老人教的法子,在学校里建了一座土灶。藏区的人们格外敬畏自然,但凡破土动工,都要举办仪式。举办建土灶的仪式时,主人会取一些值钱的东西,埋进土里,作为对大地的回礼。松巴江措从家里拿了一些珠宝,埋在学校的土灶下面,孩子们还以为是寻宝游戏。松巴江措告诉学生:“我们必须感恩大地,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补偿。这也是我们做人的道理。”这也是学校“有根教育”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2年6期2022-06-22

  • 土灶
    黄国和母亲围着土灶转了一辈子,一家人吃饭穿衣,她都要操心。当年,我家紧挨胡祠堂小学。每次从学校放早学回家,揭开井罐盖,端起窑锅,就能喝到母亲盛在里面的米粥或者面糊糊。早饭总是热的,三九天也是。晚上洗澡,拿着竹筒水提就能从井罐里提上热水。口渴了,端起煨罐,倒满一碗黄大茶,咕噜咕噜几下就能灌满肠胃。中午放学回家围着母亲转,吵着闹着要吃饭。母亲围着锅灶转,锅上一把,锅下一把,既要添火,又要炒菜。饭后母亲把那锅巴攥成一个欢豆团递给我,吃起来又脆又香。母亲过世多年了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2年9期2022-05-30

  • 伏龙肝
    来了。二秋瞄一眼土灶,指着房顶上突突正冒的青烟,大声说:“天佑伯,你这土灶不能烧了。”天佑掠他一眼:“你说的?”二秋说:“我只是个村委,才懒得管这闲事。人家县上说的,污染环境。”天佑添把柴火,用烧火棍拨着,问:“县上还能看见我烧火?”二秋說:“那是,啥都看得见,卫星监控哩。村里就你一家冒烟,人家看得清清楚楚哩,不能再烧啦!”天佑问:“那我还做饭不?吃饭不?”二秋说:“那我不管,我只管你冒烟这事。”天佑舀一瓢水把灶里的火浇灭,拿起只空碗就往外走。二秋拦住他问

    百花园 2022年1期2022-05-30

  • 土灶的光阴书
    宋扬这个土灶立在一畦蔬菜里。地曾是宅基,地的主人已搬走进城。开荒种地的村人懒得移走它,那需要花不少气力。土灶曾把炊烟送上青云,把草木灰送进田野,把一代又一代灶前人送进土地中的某间幽室。土灶有些木然,它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顺其自然,土灶原地坐化,安静的,自己成了自己的墓碑。墓志铭写满土灶的尊严、辉煌以及有人在此生活过的证据。灶不关心《说文解字》如何描述繁体的自己,它只知道作为俗字的自己,必须与火和土扯上关系。《白虎通·五祀》载:“灶者,火之主,人之所以自

    辽河 2022年2期2022-03-03

  • 土灶情怀
    着城镇化后罕见的土灶。清晨去集市买了些食材,围绕土灶烟熏火燎地忙活了半天,伴随着袅袅炊烟从瓦缝间、烟囱里升起,久违的泥土味、烟火味、亲情味、乡愁味,一股脑儿糅杂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瞬间让美食变得味更美、情更浓了。以前,土灶可是庄户人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燃具。从字面上解释“灶”字,是把“火”与“土”连在一起就可烧火做饭,而“灶”中的“火”和“土”是截然分不开的,“灶”就是用土基和泥浆砌成的,让火在灶肚子里燃烧。讲究一点的人家还用上了瓷砖嵌面,所嵌的面上还配有鲤

    大江南北 2022年3期2022-02-26

  • 手撕腊肉的声音
    ,便取出来,放到土灶上方的竹排上,任由土灶里的烟火尽情熏烤。那时家里很少用煤,每天煮饭用的火力,基本上都是土灶供应。长时间的烟火熏烤,竹排上的腊肉很快就熏好了,成为了我们心心念念的腊肉。我们并不是经常能吃到肉。在我的记忆里,除了每年杀年猪和过年时能好好吃到几顿肉外,其他时间很少吃到肉,包括母亲制作的腊肉。那些腊肉,基本上都在春天插秧、秋天收稻时,招待前来帮忙的寨邻。我们也会偶尔吃到一次腊肉,就是母亲用水煮的腊肉,什么佐料也不放,直接从沸水中捞起来,用手撕着

    山花 2021年11期2021-11-22

  • 烟火土灶
    ,砌成朴素的农家土灶;一捆柴、一灶火,烹出喷香的乡间美食;一顿饭、一家人,过出和美的烟火日子。灶,似庄户人家的乳娘,默默地相伴岁月,哺育春秋。土灶的食物,是柴草;各种各类,兼容并“燃”。修剪林子,砍下的树枝;秋风过林,落下的枯叶;树木更新,露出的朽木;收获庄稼,剩下的秸秆……皆可入灶。为不断炊,农人稍有闲暇,便上山割柴、打柴、拾柴。制作美食,是土灶的使命与荣耀。各色应时的食材,本是孤立、纯粹;经过灶与火的催化,在锅内搭配、融合,变成色香俱佳、滋味十足的食物

    意林 2021年17期2021-09-26

  • 土灶
    下午,我和奶奶在土灶前炖腊肉、煮粥,妈妈和爸爸去了市场买瓜子、点心,一家人都在为马上到来的年夜饭而雀跃。农村的土灶连着锅,也连着比红砖房高一点点的矮烟囱。干燥得发脆的木柴,在灶旁紧贴着墙壁堆得整整齐齐,为即将到来的年夜饭做足了准备; 炉子里每时每刻都燃着发红光的裂纹木炭,不时发出火星爆开的噼啪声。木碗叠在土灶上,锅巴粥在大锅里熬得咕噜咕噜响,柄已经磨的油光发亮的炒菜的大勺,永远反扣在灶台的圆木锅盖上。这时候,寒冬腊月里的雪、里屋地板上的霉,都和土灶旁的温暖

    大学生 2021年3期2021-03-19

  • 家乡土灶饭菜香
    户户都使用自制的土灶台烧锅做饭。说起土灶台,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听说过,但见过的就很少了。别看土灶台其貌不扬,但一家人的顿顿饭食,都成就于它的胸腹中。早期的土灶制作很简易,用泥土混合上麦麸,加水搅拌,就像和面一样,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和好土后,依照铁锅的形状用手盘出一个约50公分高的圆筒土灶,圆筒壁厚度约6公分。为了美观,还要用手沾水来回将圆筒里外抹平,让灶壁厚实均匀,在太阳下晾晒干后,在表面再刷一层厚厚的黄土皮子,抹得油光滑亮。随着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土

    莫愁·时代人物 2021年3期2021-03-11

  • 土灶
    陆云锴土灶承载了过多的往事。———题记土灶是什么时候在那里的,我不知道。反正我出生之前,它就在那里了。冬天是土灶最受欢迎的季节,燃起一炉火,四周都变得暖洋洋的。这时候就可以把箍了一整天脚的棉鞋脱掉,凑近土灶烤火,驱散冬日的严寒。我家的土灶不大,就两个,每个上面都架着一口锅,锅下面是灶灰。可别小看灶灰,那可是农家人肥田的好材料。外婆烧晚饭时,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两个土灶一齐烧着,外婆熟练地在两个土灶前忙碌着。那时候,家里的灯不怎么亮,土灶里的火光将外婆的脸映成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0年12期2020-12-31

  • 土灶与风箱
    己的家,而家里的土灶上会有一锅或甜或咸的饭食在等待着饥肠辘辘的我。炊烟属于乡村,它从土灶上升起,歌颂的是绵绵不绝的亲情和乡情,还有生活和生命。记得老家的土灶有两种,一种是用胶泥掺了麦糠搅拌,然后根据铁锅的大小,塑型成灶。这种灶方便适用,可以屋里屋外挪动。还有一种用土坯垒砌而成,固定在厨房里,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锅口,大的蒸馍烧饭,小的炒菜烧汤。讲究的人家,还会在灶台的两个锅口中间靠后的地方,垒进去一口小缸,用来温水,也是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土灶台烧柴草、

    思维与智慧 2020年24期2020-12-26

  • 土灶与风箱
    己的家,而家里的土灶上会有一锅或甜或咸的饭食在等待着饥肠辘辘的我。炊烟属于乡村,它从土灶上升起,歌颂的是绵绵不绝的亲情和乡情,还有生活和生命。记得老家的土灶有两种,一种是用胶泥掺了麦糠搅拌,然后根据铁锅的大小,塑型成灶。这种灶方便适用,可以屋里屋外挪動。还有一种用土坯垒砌而成,固定在厨房里,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锅口,大的蒸馍烧饭,小的炒菜烧汤。讲究的人家,还会在灶台的两个锅口中间靠后的地方,垒进去一口小缸,用来温水,也是充分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土灶台烧柴草、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0年12期2020-01-07

  • 家乡的土灶
    稼人生火做饭都用土灶。这简陋的土灶是岁月里抹不掉的记忆,也是娘的影子。我家的土灶在院子的东墙边,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娘就在庄稼地里耕作了。忙过一阵子农活儿,太阳升到了东山头,娘收拾农具开始回家做早饭。一回到家,娘就走进厨房,娘的影子便在东墙边的土灶旁晃动起来。我家的土灶很简易,用泥砖砌成,灶台表面用水泥提浆抹匀,光亮平滑。土灶上坐一口铁锅,一旁是一个储水的水缸,舀子放在水缸上面。土灶对侧堆放着生火的柴火,豆秸、棉柴、树叶、枯草等,随季节变化轮番塞进

    农家参谋 2020年3期2020-01-03

  • 乡村土灶
    家,见到母亲在用土灶的大铁锅煎豆腐酿。豆腐酿是家乡的特色菜,用土灶、铁锅细火慢煎,方显其色、香、味,那是家乡特有的风味。去年,父母家建了新房,而老屋的厨房还在,使用多年的土灶也保留着。逢年过节,母亲爱用土灶煎原汁原味的豆腐酿,或熬煮浓香扑鼻的粽子。乡村的土灶是粗糙的,大都用泥砖砌成,灶面以水泥提浆抹匀。灶头有两个灶洞,中间用铁条分隔。上层的灰烬,只要用烧火棍拨动,就会漏到下层。灶台后方,高高的烟囱穿过屋顶延伸到屋外。灶台和铁锅比邻而造,两口圆形的大铁锅一前

    西江月 2019年1期2019-11-20

  • 母亲的位置
    量着这张母亲烧着土灶时的旧照片。我看到的似乎不是土灶,而是一个人的时光和轨迹。我的村庄消失之后,我用了5年时间筹划一本关于故乡和青春的集子。中间有一页插图,是设计师坚持用的。我开始觉得并不好,那是我用手机随手拍的一张老家灶台照片,画面灰暗,灶膛里的火光是照片的“亮点”,但以黑白图片的方式印出来,就看不出这个“亮点”了。而且,“设计感”弱了一点。“你听我的,没错。”设计师是我的石友。这是他活了三十多年设计的第一本书。2013年春天的某个时候,母亲在土灶前烧饭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9年5期2019-06-09

  • 老家的土灶
    张淑清老家的土灶很简单,用土坯垒成的,上面抹一层水泥压实,大铁锅都是父亲徒步从七里外的乡供销社买好扣在头上,顶回来的。土灶左下方泊着风匣,旁边立着一口盛水的泥瓦缸,缸上趴着一只铁舀子。土灶右侧堆积着斧子剁好的苞米秸秆,细细的刺槐枝儿。灶台是故乡的一种语言,每天第一个醒来,袅袅的炊烟点缀着村庄时,我们枕着小煎鱼和苞米粥的饭菜香不肯起床。炕的温度刚刚好,母亲自菜园子里摘几枚顶花黄瓜,插板子插好拌了大豆酱,那清醇的黄瓜味一波一波溜进房间。必须起来上学了,在灶台对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5-28

  • 土灶旁的快乐
    茶靖博土灶,蹲在瓦屋一角,宽大、厚实、纯朴、温暖,总在不经意间,温暖我的记忆。土灶的模样不算俊俏,但足够结实和庞大——青砖水泥垒砌的锅台,有一米多高。高高的烟囱傲然耸立,烟囱口直冲云霄,灶台上被勤劳的奶奶擦得光滑透亮,上面嵌着两口大铁锅。我记忆中,奶奶总是坐在灶口往里面添柴,一日三餐,她总是围着土灶转,想着法儿准备全家的吃喝,把平淡的日子煎炸烹煮得有滋有味。土灶是个演出场,这回终于轮到我出场了。食材从哪儿来?自然是就地取材——看到屋后是菜地,我拿起锄头,鼓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9期2019-05-20

  • 土灶
    知道土地神,可对土灶神也许很陌生。关于土地神,我是小时候看《西游记》才知道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凡到某地不知道地名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必唤土地神来问。我们桂西北壮家人把土地神叫社王。晚上,小伙子们到别的村“撩拐”,来到村头就唱“人到村头问村主,鬼到村头问社王”之类的探路歌,姑娘们听到后便出来唱歌应答,然后邀请小伙子们到家中做客。除夕夜吃年夜饭之前,必拿一挂肉到社庙里敬社王,烧几张纸钱,放响一挂鞭炮,然后回家在八仙桌上敬祖宗。我们村子只有十多户人家,没有像模

    三月三 2019年1期2019-04-25

  • 误读的岂止土灶
    子很多,享用农家土灶煮出的饭菜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一来是真香,二来在袅袅炊烟中多少找回些许飘荡在心中的乡愁。乡间的炊烟来自于农家土灶,但近来有专家称将要在农村普及天然气而禁用土灶,理由是土灶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秸秆、柴禾,燃烧后颗粒状污染物散布空间,污染大气,而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云云。乍听觉得比较振奋,貌似说得很有道理呀,但仔细想想却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其中必定有什么概念被混淆或者被偷换了,因为现实生活绝不会如此简单。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人们对乡间生活的记忆,但

    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2期2019-03-13

  • 误读的岂止土灶
    子很多,享用农家土灶煮出的饭菜大概就是其中之一,一来是真香,二来在袅袅炊烟中多少找回些许飘荡在心中的乡愁。乡间的炊烟来自于农家土灶,但近来有专家称将要在农村普及天然气而禁用土灶,理由是土灶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秸秆、柴禾,燃烧后颗粒状污染物散布空间,污染大气,而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云云。乍听觉得比较振奋,貌似说得很有道理呀,但仔细想想却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其中必定有什么概念被混淆或者被偷换了,因为现实生活绝不会如此简单。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是人们对乡间生活的记忆,但

    莫愁 2019年5期2019-02-22

  • 土灶
    文 / 戚思翠土灶,出身卑微。一堆土坯,几块砖头,就着河水泥土黏合,垒砌成或方或圆的灶台。再坐上两口黑铁锅,像两只审视的大眼睛,盯着上方,期待主人是否投放满意的内容,从而判断家境的困窘或殷实。中间的烟囱直穿屋顶,似乎向往外界。炊烟升起了,日子才有盼头。袅袅炊烟,随风飘逸,流向远方,发布消息,撩拨味蕾,牵引乡愁。我生长在苏北里下河地区,儿时乡村,土灶是家家户户必备的,也是唯一的饮食燃具。农村砌灶颇讲究,土灶通常建在厨房一角,要请手艺好、有经验的瓦匠师傅来砌。

    饮食科学 2018年5期2018-06-01

  • 会唱歌的土灶
    黑着,母亲起床,土灶醒了,大口大口地吞吃着柴火,风箱也开始了欢快地歌唱,葱花在锅里刺啦刺啦地响着,热气在房梁上缠着绕着,真像一曲温暖动听的乡村小调。小时候,家里祖孙三代,十几口人,加上鸡鸭猪狗,全张着嘴,等着吃。一个土灶,守着一个风箱,站成了永恒。我家的土灶很贪吃,柴火总是不够烧,幸好还有树叶子接济。奶奶大概不知道,“观一叶落而知秋”,但是,叶子一黄,她就背上竹耙子搂树叶去了。奶奶扭着小脚,我像小尾巴一样,跟在身后,拿着父亲做的铁签子,穿树叶。长长的粗铁丝

    就业与保障 2018年5期2018-04-27

  • 你吃的不是情怀,而是套路
    娘一般,在柴屋的土灶里生火煮饭。另一个视频里,同样,人回到最原始的生活,吃饭,需要先到山上刨几根竹笋,然后回家,用井水洗干净,从房梁上拿下一挂腊肉,在树墩做的案板上徐徐切几片。又是那只土灶,那只一看就可以烧出好吃米饭的土灶,隆重亮相,像美食江湖里那位隐藏到决战关头的扫地僧。我家曾经有这么一只土灶。10岁之前,这只柴火灶旁永远坐着我高龄的太奶奶,除了她,没人喜欢用土灶。一开始我爸弄回了一只煤球爐,后来所有人都用起了煤气灶。土灶最大的问题是不好控制火候,那得需

    意林原创版 2018年2期2018-03-04

  • 家乡的土灶
    碌着,自己就坐在土灶边烧火。花生叶放进去,再抓几片玉米叶引火。擦亮火柴,放在玉米叶下,火苗呼的一下燃起来,伴着花生叶的噼啪声,火势很快就旺了。火苗被空气的吸力往灶台后方吸,时而回旋,时而跳跃着,变幻着不同的形状。看着炽热而又稳健的火焰,内心渴望回家的躁动得以释然。那种渴望,依然强烈,却像燃烧的火焰一样,可以在灶台里盛放,土灶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将我这份思乡之情恰到好处地控制在热烈的胸腔里,而不会打破这种限度。父亲熟练地从灶台边的盆里舀起一铲油倒进锅里,锅里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7-12-29

  • 烟火土灶
    ,砌成朴素的农家土灶;一捆柴、一灶火,烹出喷香的乡间美食;一顿饭、一家人,过出和美的烟火日子。灶,似庄户人家的乳娘,默默地相伴岁月,哺育春秋。土灶,出身微轻。几块黄土敲打的土坯或煅烧的青砖,靠着土泥粘合,垒砌成或方或圆的灶台,再坐上一口黑铁锅;没有任何仪式,土灶便诞生在了厨房内或屋檐下。清代吴趼人《恨海》第四回记述:“東面墙脚下,打了一口土灶,树叶树枝,高粱秆子,铺满一地。”这便是土灶的舞台,虽不绚烂,甚至芜杂,但却暖心暖胃、养人养家。土灶的“食物”,是柴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7年12期2017-12-25

  • 古法生活
    切几片。又是那只土灶,那只一看就可以烧出好吃米饭的土灶,隆重亮相,像江湖里那位隐藏到决战关头的扫地僧。我家曾经有这么一只土灶。十岁之前,这只柴火灶旁永远坐着我高龄的太奶奶,一个矮小、勤奋的老太太,八十来岁过着跟十几岁一样的生活。除了她,没人喜欢用土灶土灶最大的问题是不好控制火候,那得需要我太奶奶这种烧了几十年柴火饭的人。她会指挥你放一把柴进去,然后你扔进去,轰地一下热浪袭人,夏天忙着逃命,冬天坐一会儿,身上就带着一股烟熏火燎的浓重气息。啊,生活,扑面而来

    中外文摘 2017年24期2017-12-04

  • 土灶
    其冲的大事就是打土灶。关于打土灶,早在清代赵翼的《扈从途次杂咏·土灶》诗题自注中记载:“掘地为灶”,这是远祖村民最原始的“灶具”,后来人类发明了固化的容器,才有了高出地面用砖块砌成的灶,其制成或结构一直流传延续至今。打土灶是个技术活,一般要预备好土砖、河沙、黄泥等材料,请村里手艺娴熟的泥水匠来完成每道工序。土灶一般建在厨房一隅,紧靠窗口下,有长方形和半椭圆形两种,灶台中间依次放置三口大小不一的铁锅。最大的锅贴着墙壁,紧挨着两口锅渐次小下去。在两口锅的中间,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3期2017-11-07

  • 温中止血的伏龙肝
    柴草或木柴熏烧的土灶内的土块(烧煤的灶心土不宜用)。分布于全国各地,多自产自销。伏龙肝经过加工者为棕红色的块状或粉末状,块状者的破碎面可见蜂窝状小孔,质稍硬,微有烟熏气,味淡。具吸湿性。以块大、色棕红、破碎面细腻、质松、无杂石者为佳。伏龙肝性辛,微温,归脾、胃经。有温中和胃、止泻、止血之功效,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妊娠恶阻,吐血,便血,月经过多等症。作煎剂用量15至30g,最好以纱布包之。外用适量,研末敷。得名 说起伏龙肝的得名,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传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3期2017-10-27

  • 毛师傅
    ,首先得有一個好土灶。搬到新居后,我常去观察前院邻居家的土灶,还义务烧了两次火。前院阿姨家的灶头,虽然只安装了一口锅,但是省柴。放一根进去,噼里啪啦的,红火得很,那真是火热的生活啊!烧完的灰则很少,那是充分燃烧的原因。我坐在阿姨家的土灶前,将包里的超市小票、废报纸什么的整理出来,然后塞进了灶膛内,“轰”的一声,一团纸顷刻间就剩下了一点灰。阿姨说,她家不装鼓风机,附近的装土灶的人家都没装鼓风机,因为灶头好使,就没必要鼓风机了。附近有土灶的人家的土灶,都是毛师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9期2017-09-21

  • 年味里的湾安康中的人
    说明即将彻底告别土灶金阊新城的建设日新月异,一恍惚就会忘了是哪里,脚踏实地,方能体会到江南水乡的韵味:西塘河的水流环绕而过,河面上竟有两只大白鹅游水。这儿是不会混淆的。白洋湾街道花泾村村民王德福和华秀英夫妇的家门前,支架上挂着为过年腌制的鸡鸭鱼猪肉,阳光下闪着油亮,沾着浓郁的花椒香。乡间过年,“冬至”是开端,到了农历腊月廿四,就进入了真正的新年倒计时。之后从腊月二十四的一碗“廿四夜团”开始,白洋湾人启动了过年的节奏,送灶、办年货、祭祖,到除夕一家人团聚吃年

    现代苏州 2017年3期2017-02-17

  • 老刀土灶月饼【塘栖中秋的独家记忆】
    老刀土灶月饼【塘栖中秋的独家记忆】每逢中秋,塘栖的老刀食品厂就忙得不可开交。老刀土灶月饼为何如此受欢迎?原因就在于一个字——「土」。在馅料方面,老刀土灶月饼采用紫薯、南瓜、芋艿等五谷杂粮做主料;在制法上,月饼制作车间里也看不到任何机器,从制作配料、纯手工摊皮,到包馅等一系列环节,全部人工搞定。土灶月饼的做法源自塘栖一带的农村。据了解,余杭老底子过中秋,大部分人家都舍不得去买月饼吃,于是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做面皮子,用豆沙、果仁、番薯、芋艿等作馅料,再用土灶

    美食 2016年9期2016-10-28

  • 好婆家的土灶
    顾曦⊙文好婆家的土灶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四年三班何顾曦⊙文一口小小土灶,几缕青烟,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味可口的饭菜,还有那感动人心的温暖和抹不去的儿时记忆。让我们跟着小记者去看看那口土灶吧!我跟爸爸妈妈在好婆家过周末。一进门,我就见到了那熟悉的土灶,总想去烧火取暖,嘻嘻。土灶其实可以申请为文物了,它已经过时了,人们几乎都抛弃了它。好婆家虽然换上了天然气,但还保留了那口土灶。这口灶已经有30多年了,灶门早已被黑烟熏黑。这些黑色的污迹看起来真像泼墨的国画,

    小布老虎 2016年7期2016-08-31

  • 怀念儿时的老土灶
    晓春怀念儿时的老土灶◎陈晓春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做菜做饭用的都是老土灶,砖砌的灶台,大铁锅、小汤罐,高高的烟囱穿过屋面伸向天空,每到做饭时,整个农庄炊烟袅袅,很有一番风味。农村土灶很有讲究,砌灶时一般要请先生看风水、定朝向,择吉日吉时开工,当然更要请手艺好、有经验的瓦匠老师傅来砌。老师傅砌的灶,省柴,火力集中,烟囱出烟顺畅,不倒烟。手巧的师傅还能在新砌的灶台表面描绘云水图案、各种花草或人物图像,简单的就用黑墨汁,而用水彩颜料画出的图案就更漂亮了。新灶台砌好

    参花(上) 2016年8期2016-08-23

  • 怀念土灶
    梦野土灶像个失恋的人,心灰意冷,似乎早被人遗忘,但我心怀敬意,它一直在我的生命世界里,点亮我的青春年少,让我的那份乡情,燃烧得更加炽热。我生在陕北乡村,在土炕上度过了婴儿期。可以说,最初的温存是土灶给的。那个时候家家都穷,我家也不例外。饥饿这个入侵者,只有食物才能击退。村里的小伙伴可多了,我们爬上土崖畔上的老榆树,一把一把的嫩榆钱竟吃坏了肚子;我们还向邻村“进军”,偷偷窜到王家梁村的大石沟里,将老光棍的酸杏揣在兜里,慌乱中树枝划破了小脸蛋……偷吃只是偶尔的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6年5期2016-08-11

  • 怀念土灶
    梦野土灶像个失恋的人,心灰意冷,似乎早被人遗忘,但我心怀敬意,它一直在我的生命世界里,点亮我的青春年少,让我的那份乡情,燃烧得更加炽热。我生在陕北乡村,在土炕上度过了婴儿期。可以说,最初的温存是土灶给的。那个时候家家都穷,我家也不例外。饥饿这个入侵者,只有食物才能击退。村里的小伙伴可多了,我们爬上土崖畔上的老榆树,一把一把的嫩榆钱竟吃坏了肚子;我们还向邻村“进军”,偷偷窜到王家梁村的大石沟里,将老光棍的酸杏揣在兜里,慌乱中树枝划破了小脸蛋……偷吃只是偶尔的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老宅的土灶
    宅灶坑里的火光。土灶(俗称“老虎灶”)在农村家家都一样,用砖石砌成,灶台上两口铁锅夹着一口小汤罐,柴火生起来后,一缕炊烟升起,在空中飘浮着淡雅、宁静的乡情。土灶在我心中是家的象征。女人们围着锅台转是一辈子的命运,小孩们围着大人要吃的是割不断的恋情,每年春节前送、接灶神活动演绎着千百年人天交流的故事……我在老宅生活了15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旧社会的苦难中度过的,许多记忆都离不开土灶。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的土灶堆砌在西侧耳房,从来没有变换过地方、也没有翻修过。

    铁军 2016年5期2016-05-06

  • 外婆家的土灶
    ◎施奕帆外婆家的土灶头◎施奕帆放假了,我三天两头就往外婆家跑。勾我心的不是外婆家的枣树,也不是外婆家满院的小动物,而是外婆家的土灶头。外婆家的土灶头灶身很是敦实,白白净净,一根冲天辫子——烟囱直插屋顶,一口大铁锅黑黑的,却闪闪发亮。最吸引我眼球的便是灶膛了。从外面看感觉灶膛不大,实则却很宽敞,颇有海纳百川的气量。只见外婆一手拿着火柴梗,一手拿着火柴盒,轻轻一划就擦出了火花。外婆顺势用手一遮,拿起一堆枯树叶,往火花上一点,火苗就像吃了开心果似的,不住地往上蹿

    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6年36期2016-04-10

  • 好婆家的土灶
    何顾曦一口小小土灶,几缕青烟,留下的不仅仅是美味可口的饭菜,还有那感动人心的温暖和抹不去的儿时记忆。让我们跟着小记者去看看那口土灶吧!我跟爸爸妈妈在好婆家过周末。一进门,我就见到了那熟悉的土灶,总想去烧火取暖,嘻嘻。土灶其实可以申请为文物了,它已经过时了,人们几乎都抛弃了它。好婆家虽然换上了天然气,但还保留了那口土灶。这口灶已经有30多年了,灶门早已被黑烟熏黑。这些黑色的污迹看起来真像泼墨的国画,有的是连绵起伏的山,有的是白练垂空的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15年10期2015-10-21

  • 土灶“嗞嗞”快乐多
    烧出来的菜都不如土灶烧出来的好吃。烧土灶,可是别有一番滋味哦!一到黄昏,乡村各家各户的烟囱便冒出袅袅炊烟,整个乡村都像是笼罩在炊烟里。开始烧晚饭了,外婆乐呵呵地说:“今天你烧火,我炒菜,怎么样?”“好呀,正合我意,我还没有烧过土灶呢!”我拿起一根火柴,轻轻在火柴盒上划了一下,“嘶——”小火苗蹿了出来。“哎呀,会不会烧到手指啊?”吓得我立刻扔掉火柴。外婆见我惊慌失措的样子,连忙说:“你看,火柴棍这么长,不会烧到你的手指的,火柴点燃后把玉米秸秆凑上去,火一下子

    创新作文(5-6年级) 2015年6期2015-06-26

  • 土 灶
    蓝紫(在老屋,土灶是一家人的生命之源……)虽然,老屋和贫穷已被久远地拆除,只是那方土灶,仍在我的记忆里节奏分明……苦菜花般的日子,母亲用柔弱的双肩驮着日子,带我们匆匆赶路。那时的土灶,唯一能使我们脸上闪过健康光泽的生存之土,给我们苍白的日子带来一丝生活的色彩。土灶的光芒依次舔过母亲慈祥的面容和父亲沧桑的背影,那跃动的精灵,滋养着我和弟弟甜甜的笑靥。父母一天天把日子塞进土灶一天天把我们抚养长大,土灶年年衰老而日子越过越新,终于在一个莺歌燕舞的春天,土灶被我们

    星星·散文诗 2015年4期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