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口

  • 径向磁液轴承的转子散热规律研究
    较低,这是由于出油口通入的均为恒温油液,不断对轴承转子进行冷却,随着油液流出油口流动速度变缓,油液的冷却速度下降,转子温度逐渐增高。轴承转子的平均温度为25.94 ℃。2.3 转子热变形分析将转子温度导入至Static Structural模块求解转子的应变,结果如图7所示。可知:转子的热变形呈均匀对称分布,随后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在磁极两端处热变形最大,达到1.83 μm。图7 导磁套应变云图3 参数变化对导磁套散热规律的影响导磁套热变形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

    机床与液压 2023年22期2023-12-20

  • 轴向柱塞泵的空穴流动特性分析与优化
    m,根据柱塞泵进油口处气穴的产生,评价优化过程的可靠性。1 计算模型1.1 柱塞运动图1所示的是轴向柱塞运动示意图。图1 轴向柱塞运动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axial plunger movement当柱塞随轴在z轴上以恒定的角转速 ω旋转时,柱塞在z轴方向的速度为式中:R为柱塞分布圆半径;β为斜盘倾角;θ 为缸体转角。1.2 柱塞腔压力轴向柱塞泵腔内压力Pi是由各柱塞腔控制容积中进入和排出的流量叠加所得,其表达式[1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23年8期2023-09-17

  • 基于有限元的盾构机主轴承腔内润滑特性研究*
    总功率,W。2 油口位置分析2.1 油口位置分布对于6 m级盾构机主轴承的油口位置分布,文中将对2种方案进行对比。方案1为传统盾构机主轴承润滑方案,是4个进油口位于轴承顶部且沿剖面对称分布,如图5所示。方案2为18个进油口位于轴承上半圈且非对称分布,如图6所示。油口位置剖面如图7所示,其中进油口X、出油口OX为主推一侧,Y、OY为副推一侧。图5 方案1油口位置分布图6 方案2油口位置分布图7 油口位置剖面示意对2种方案的润滑油油相分布进行对比。为保证对比条

    润滑与密封 2023年7期2023-07-29

  • 三相卧螺离心机性能分析及结构改进
    且控制出水口和出油口的径向高度,使得出水口与出油口的压力近似相等.图2 出水口、出油口以及螺旋输送器(3)在螺旋输送器圆柱段叶片上开孔,使挡油板挡住的油相可以通过开孔流回出油口,防止油相在挡油板处堆积,最后溢过挡油板,从出砂口流出.这种三相卧螺离心机的新颖性和优点主要有:挡油板可以防止油滴继续向出砂口移动;螺旋输送器叶片上开孔的设计可以使油相尽可能地从出油口流出,提高分离效率.2.2 数值模型构建根据三相卧螺离心机的结构模型建立数值模型.归纳其几何参数见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2-04

  • 基于线性回归的单柱塞泵单向阀参数优化
    在柱塞腔的进、出油口分别安装单向阀。单向阀是单柱塞泵系统中最核心的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近年来,国内外针对影响单向阀性能的参数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陶柳等人[3-4]基于AMESim软件,通过仿真分析了弹簧刚度、阀芯质量和液动力对单向阀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姚丽英等人[5]研究了阀芯活塞杆直径对FDY480/50型液控单向阀开启压力的影响。常玉连等人[6]利用Fluent软件中的动网格技术研究了弹簧刚度对单向阀开启过程的影响。李胜永[7]通过建立

    工程设计学报 2022年6期2023-01-12

  • 汽车自动变速箱星排数字式电液控制阀的设计与研究
    经过阀壳体表面的油口P、T、A和B,其中P口连接系统进油(油泵),T口连接系统油箱,A口和B口分别连接液压执行元件(AT星排作动器)的进油口与回油口。在阀芯体的圆周表面上,在与油孔a、b和a′、b′对应的位置,分别对称加工宽度为、深度为、圆心角为的4条扇形沉槽。在该扇形沉槽中,分别对称加工径向短孔平台e、f和平台c、d,并分别在2个平台上加工油孔m和n。-剖面与-剖面结构相同,方向为沿顺时针旋转90°,在-剖面沿阀芯体的轴向分别加工油孔x和y,并使-剖面与

    汽车与新动力 2022年5期2022-10-29

  • 基于速度预测的锻造操作机大车定位控制研究
    实测的马达进、出油口压力曲线、锻造操作机位移曲线,调节机械系统、液压系统参数设置,最终结果如图3所示,仿真精度较高,联合仿真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实际系统。如图3所示,在t=4.98 s时,比例阀全开,马达进油口压力瞬时升高至10 MPa;t=14 s时,比例阀开始关闭,由于大车惯性,马达出油口压力上升,进油口压力下降,马达开始反向制动;当出油口压力达到最大,大车速度降为0 m/s,但此时,由于马达出油口压力大于进油口压力,反向扭矩达到最大且大于操作机机械系统

    液压与气动 2022年10期2022-10-17

  • 高频二维脉宽调制转阀流体控制特性研究
    相通,另一端与回油口T相通;阀套上开有均布的菱形窗口。随着阀芯旋转,主进油口P与负载口A、回油口T交替相通,阀芯锯齿沟槽与阀套菱形窗口配合形成平行四边形阀口。图1 二维脉宽调制转阀结构示意图Fig.1 Structural diagrams of two-dimensional PWM rotary valve图2 阀芯轴向位移调节流体“PWM波”占空比原理图Fig.2 Structural diagrams of duty cycle of fluid

    农业机械学报 2022年6期2022-08-05

  • 钻杆摩擦压接压力缓冲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制摩擦压力缓冲进油口P,位于活塞腔另一端的缓冲油缸盖上还设有油缸活塞处回油口T2;缓冲油缸盖外端开口中固定插设有先导阀座,并且先导阀座的中心沿轴向开设有遥控摩擦压力进油口A,缓冲油缸盖的外端且靠近先导阀座端的位置开设有锥形先导阀芯处回油口T1;开启压力调节传动轴的内端中心沿轴向开设有阀芯插槽,并且阀芯插槽中滑动插设有锥形先导阀芯;锥形先导阀芯上套设有3 个弹簧座,第一弹簧座滑动套设在锥形先导阀芯上且靠近阀芯插槽的一端,第一弹簧座与固定套设在锥形先导阀芯另一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12期2022-07-21

  • 接触网作业车平台下降问题分析
    升降电磁换向阀进油口;操作电气开关至“上升”,升降电磁换向阀阀芯移动到右位;压力油经升降电磁换向阀右位进油口、双单向节流阀、阀块B1口、平衡阀主油路、升降油缸无杆腔;升降油缸有杆腔内的油液经阀块A1口、双单向节流阀、升降电磁换向阀右位出油口、旋转电磁换向阀中位进出油口、回油滤清器、油箱;升降油缸的无杆腔接通压力油、有杆腔接通回油箱,实现升降油缸上升。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柱的内柱、作业台连接,油缸带动作业平台上升。如果此时电气开关至“停止”,升降电磁换向阀

    铁道运营技术 2022年2期2022-05-06

  • 适用于加工多种型号转向器阀体的钻铣夹具
    动力转向器进、出油口的要求为,进油口必须与油泵相连,出油口必须与油罐相连。油泵为高压油,油罐为低压油。由此,阀体进油口、出油口平面及孔加工的要求均比较高。2 零件结构分析为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企业生产的动力转向器型号较多,但结构基本类似。动力转向器外形如图1所示。转向器的主要零件是阀芯、阀体,其中阀体的结构形状如图2所示,但尺寸规格有多种不同。▲图1 动力转向器外形▲图2 转向器阀体图2所示的阀体,其进、出油口用箭头表示,形状不规则。不同型号的转向器阀体的

    机械制造 2022年12期2022-02-10

  • 单动力源驱动四配流窗口轴向柱塞马达特性分析
    流窗口中有2个进油口和2个排油口,且能实现4个进出油口独立控制;2个进油口中分别有单压力源驱动和双压力源驱动两种工况,本研究研究的是第一种工况,新型轴向马达与蓄能器组成相关回路可实现回转运动制动能量的回收再利用。图1 新型轴向马达配流盘结构新型轴向马达能量回收原理如图2所示[11],在此回路中,配流窗口A,B由4个二位二通电磁比例阀组成的回路独立控制进油和排油,从而降低系统的节流损耗。基于配流窗口A,B进出油液流量和负载旋转方向选取最优控制策略,提高旋转执

    液压与气动 2022年1期2022-01-23

  • 大牵引力连续油管牵引器设计及仿真
    。锁紧机构包括卸油口滑套、楔形燕尾滑块、燕尾滑块、燕尾滑块挡圈、压缩弹簧、左侧外套筒。伸缩往复机构包括内活塞滑套、空心活塞定位挡环、空心活塞、卡环。牵引机构包括内活塞滑套二、牵引活塞、压缩弹簧、牵引滑套、右中心管。燕尾滑块右侧与卸油口滑套相接,左侧与燕尾滑块挡圈相接。压缩弹簧一端固定在斜接头的右侧,另一端顶住燕尾滑块挡圈。楔形燕尾滑块通过楔形槽嵌在燕尾滑块之上。1为连续油管;2为接头部分包括打捞颈;3为锁紧卡瓦;4为密封接头;5为斜接头;6为压缩弹簧;7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年26期2021-10-08

  • 顺序阀在压力控制回路中的应用
    的最底部,此时进油口和出油口是隔绝的。当进油口通入压力油时,油液通过油道c、d进入控制活塞的底部,对控制活塞形成向上的推力。当推力能够克服弹簧阻力时,阀芯上移,进油口和出油口实现连通,顺序阀工作。这一通过进油口油液压力迫使阀芯上移,进而使顺序阀工作的控制方式称为内控。图1 顺序阀结构因为工作需要,出油口的油液压力需要保持一定的压力值,此时泄油口流出的油液需要通过单独的油管流回油箱,这一泄油方式称为外泄。当出油口的油液流回油箱时,可将泄油口堵塞,将上阀盖转动

    装备机械 2021年2期2021-07-02

  • 山地输电线路微型桩基础施工机具的研究
    (1)的两个工作油口以及油箱连通;包括闭式泵(5),带有变量缸(8)和补油泵(6),该闭式泵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液压马达回转机构两个工作油口连通;包括控制阀(3),该控制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上述变量缸的两个工作油口连通,同时,分别与第一溢流阀(9)、补油泵和闭式泵连通。第一溢流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补油泵和闭式泵壳体泄油口连通,作为补油泵压力控制阀;其中第二溢流阀(4)与第一高压溢流阀(13)组成A 口多功能阀,该A 口多功能阀的两个工作油口分别与闭式泵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18期2021-06-23

  • 基于AMESim的电液制动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
    压油,液压泵的出油口和马达进油口为低压。超越负载作用下,马达加速运动。1.2 制动系统设计要求电液制动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在下坡路况,整车在重力作用下产生超速现象,应设置限速回路;(2)背压可调,且整车在前进与后退时均可调节;(3)下坡时,要求车辆平稳运行,否则横梁会剧烈摇晃;(4)下坡时,可对车辆施加紧急制动。1.3 行车制动液压系统原理闭式驱动系统的制动原理图如图2所示(流动式架桥机行车制动液压系统为先导式平衡回路[6])。图2 行车制动

    机电工程 2021年6期2021-06-22

  • 四配流窗口轴向柱塞马达机液耦合仿真分析
    窗口,其中2个进油口和2个出油口,在工作过程中可同时处于马达或泵工况。使用该马达进行能量回收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液压系统的复杂程度。轴向柱塞马达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噪声大、磨损严重等。由于轴向柱塞马达工作时受力比较复杂,对轴向柱塞马达的运行机理和受力情况尚未做到完全解析,无法得到其运行过程中准确的受力及应力应变值。采用传统的理论计算和试验方法不但耗费工时,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目前基于物理样机的多体动力学联合仿真技术在工程领域得到广

    液压与气动 2021年6期2021-06-16

  • 一种全液压助力制动叉车液压系统
    路控制阀8 的进油口P1,流经环形油道30 进入稳定分流阀31,将油液分成两路,一路油液供给升降换向阀5 和倾斜换向阀7,另一路油液通过稳定分流油口PF 供给全液压助力制动阀19。当无转向和制动操作时,油液流入全液压助力制动阀19 的进油口P2,流经二位三通流量顺序阀22 的油口b1,通过控制油道,推动阀芯右移,将油液分成两路。一路油液通过油道b1 供给全液压制动系统,另一路通过分流油口N 供给全液压转向系统,通过全液压转向器16 的进油口P3、回油口T3

    安徽科技 2021年3期2021-04-06

  • 船用液压系统平衡阀的应用和系统故障排除
    活塞弹簧腔;A—油口(接阀侧压力油);B—油口(接工作负载,油缸或油马达);X—控制油接入口;M—测压口;T—回油口。当液流从A至B时,其控制油口X不工作,压力油只需克服主阀芯弹簧的压紧力,便将主阀芯2打开,油液通过打开的阀口实现了流动。此工况条件下平衡阀具有单向阀的功能,可以确保当与A口相连的管路突然爆裂或者系统换向阀切换至中位等情况下,主阀芯在油腔8的负载油压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直接关闭。由于锥形主阀芯与阀座形成线密封,可以达到接近于零泄漏的截止状态,这

    江苏船舶 2021年6期2021-02-10

  • 新型电磁阀流通特性研究
    达A,这个时候回油口T关闭[5]。最终确定HCD模型如图2所示。图2 HCD电磁换挡阀模型3.2 原始参数液压阀原始参数见表1。表1 液压阀原始参数3.3 流通特性研究对于液压元件的流通能力,可以通过进出口的压差损失来反应,压差损失越小流通能力越好,阀的性能也越好[6],压差损失特性如图3所示。图3 压差损失特性3.3.1 进油口流量与流通特性关系车辆最初设计为2.8 L/min,现在探究流量为2.4、2.8、3.2 L/min流量下进出口压强特性,仿真数

    汽车零部件 2020年12期2020-12-28

  • 油口位置对标准金属量器计量油品容积的影响分析*
    陈奕森 陈立玲进油口位置对标准金属量器计量油品容积的影响分析*张强 陈国宇 陈房勇 赖法全 陈奕森 陈立玲(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广东 广州,510000)针对不同进油口位置对标准金属量器计量油品容积的影响问题,对比分析进油口位置分别在计量颈部、下锥体底部2个位置的标准金属量器液位刻度随静置时长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从0 s~600 s,进油口在计量颈部、下锥体底部时的标准金属量器容积变化量分别为0.54 mL,0.26 mL;进油口在下锥体底部时读取的液位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 2020年4期2020-08-26

  • 双向非对称柱塞泵的联合仿真与泄漏特性研究
    式,研究EHA三油口非对称柱塞泵的泄漏特性。1 新配流方案图1a所示为EHA非对称三油口柱塞泵配流盘的结构,其中油口A为大腔,对应图1b中非对称缸回路的无杆一端,油口B为小腔,对应图1b中回路的有杆一端,油口T代表蓄能器,与作动器的油箱连接,用于平衡泵的总流量。工作中,只要使配流窗口A和B面积的比值等于差动缸两腔面积比,就可实现通过一台柱塞泵直接控制非对称缸[7]。M点与N点分别代表配流盘的上下死点,P点为小腔与蓄能器口之间的非止点过渡区,由于柱塞经过此区

    液压与气动 2020年6期2020-06-15

  • 变压差自动恒流阀的仿真研究
    所示,阀上有三个油口:进油口、出油口和卸油口。来自上游的高压油从进油口进入,经阀体腔室从出油口流出,同时通过反馈流道反馈在阀芯左侧的受控腔,对阀芯产生一个向右的液压推动力,该力与弹簧的预紧力相平衡。当出油口压力未达到阀的设定压力时,阀芯处于最左端,槽口开度最大。当出油口压力达到阀的设定压力时,阀芯动密封的弹簧右移,槽口开度减小,从而实现出油口的稳压和节流,使出油口的压力和流量不因进油口压力的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另一方面,阀芯动密封在长期使用后必然有一定的泄

    机械制造 2020年5期2020-06-09

  • 平衡阀在冶金设备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和故障分析
    同于单向阀。如果油口A的压力大于油口B的压力,油口A压力油克服控制腔(8)中的弹簧力及油口B内压力对主阀芯(2)的负载力,将主阀芯(2)打开,实现油口A至油口B导通;如果油口B的压力大于油口A的压力,主阀芯(2)在控制腔(8)中的弹簧力及油口B内压力的作用下复位,实现油口B至油口A截止且无泄漏。随着x口控制油压力不断增加,逐步克服控制腔(9)中弹簧力驱动控制阀芯(4)向右运动,当控制阀芯(4)与先导体(3)接触后,进一步推动先导体(3)向右运动,先导体(3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7期2020-04-21

  • 新能源轻卡EHPS管路接头密封方式浅析
    与液压转向器进出油口和动转油泵高压油口之间连接处漏油。本文重点对新能源轻卡EHPS动转管路几种连接密封方式进行结构和装配分析,在设计过程提高动转管路接头密封性,提前规避管路漏油点,解决动转管路漏油顽疾。1 扩口式管接头螺母扩口式接头螺母用于动转管路与液压转向器进出油口之间连接。该连接方式密封原理为按照(45~50)N·m扭紧力矩对扩口式管接头螺母进行定扭时,动转钢管喇叭扩口内锥面与连接接头的球面挤压形成线密封,扩口式管接头螺母内锥面与动转钢管喇叭扩口外弧面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21期2019-11-22

  • 推土机转向制动阀性能分析与研究
    作用面积 P.进油口 T泄油口 A.离合器腔 B.制动器腔 X.摇臂位移 X0.制动阀空行程 L0.总行程图1 转向制动阀结构图当推动摇臂1往右移动时,由于离合器调制弹簧k1预压紧力大于复位弹簧k2预压紧力,因此,摇臂1通过推动转向阀先导阀2及弹簧座4推动离合器阀5向右侧移动, 此时, 油口P和油口A之间的通道逐渐打开, 油口A和油口T之间的通道逐渐关闭, 发生此情况时,离合器内的压力pA开始升高,同时pA通过阻尼孔R2进入柱塞腔,作用于离合器阀5压力作用

    液压与气动 2019年9期2019-09-17

  • 某输油泵出油口压力波动分析与优化
    能。特对输油泵压油口进行压差波动测试。图1是对高压油口压力抖动剧烈的输油泵进行压力波动测试。纵坐标单位为KPa,电机与输油泵转速比1:1,电机转速2520rpm,出油口设定位500KPa,发现测试点(输油泵出油口区域)压力波动幅值约5000KPa,是设定值的10倍左右,且周期性变化。由于输油泵转速为2520rpm,且内、外转子齿数分别为5和6,很容易算出每齿压力波动时间约为0.00476s,与图1波动峰值相同。说明对于转子式输油泵由于困油的存在,会有周期性

    时代汽车 2019年12期2019-09-13

  • 三位两挡控制型多路开关阀的研制及应用
    作位,这时,从进油口P输入的高压油流量Q全部进入执行油口A,控制工作油缸工作;b.右工作位(右挡):当DT2通电(+)时,集装式电磁气阀控制气体进入进气口b,气缸活塞推动推杆M,驱动阀芯F进行换向工作,阀芯F处于右工作位,这时,从进油口P输入的高压油流量Q全部进入执行油口B,控制工作油缸工作。c.中位:当DT1和DT2均不通电(-)时,从进油口P输入的高压油流量Q通过中位进入回油口后全部返回油箱,执行油口A/B不输出高压油,油缸停止工作。2.2 技术短板从

    专用汽车 2019年6期2019-06-29

  • Clinical outcomes of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s in cirrhotics vs non-cirrhotics: Α
    -0204油缸进油口之间的液压油列出不可压缩流体的一般能量方程如式(11)所示:Bleeding occurred in one patient in each group as detailed abov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were seen in five non-cirrhotic and two cirrhotic patients. Recurrence of PFC needing reinterventi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19年6期2019-06-20

  • 盖板式插装单向阀对系统过滤器造成损坏的原因分析
    单向阀主要包括进油口A,出油口B,控制口X,控制油口X内部含有节流器。图1 盖板式插装阀结构Fig.1 Structure of cover-plate cartridge check valve图2 液压元件图形符号Fig.2 Graphic symbol for hydraulic components1.4 面积比盖板式插装单向阀插件有3个面积(图3),我们把锥阀芯暴露于A油口的有效面积称为AA,锥阀芯暴露于B油口的有效面积称为AB,锥阀芯暴露于弹簧

    有色金属加工 2019年2期2019-04-19

  • 一种新型双作用二级液压缸
    小、重量轻、进出油口均设置在一级伸出活塞杆端部、双向承受载荷、动作顺序确定且唯一等。此时,普通的二级液压缸难以满足以上要求,并且由于要双向承受载荷,因此在活塞杆和缸筒上均需要加工油孔,进而导致二级液压缸结构尺寸大、重量大。另外,普通的二级液压缸的动作顺序是由一级活塞杆和二级活塞杆受力确定的,为了保证动作顺序,一般在设计时,要求一级活塞杆伸出时油液作用面积是二级活塞杆油液作用面积的1.5倍,二级活塞杆收回时油液作用面积是一级活塞杆油液作用面积的1.5倍。以往

    建筑机械 2018年11期2018-11-22

  • 蓄能器结构参数对其减震性能趋势的影响
    体主要指蓄能器进油口直径、压力腔直径、泄油口直径对压力减小率的影响趋势,特基于一款横置6DCT液压系统的部分支路建立理论模型并开展仿真分析,旨在提供一种分析思路及手段。蓄能器;液压系统;减震能力;仿真分析1 绪言蓄能器是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中常见的零部件,其结构相对简单且常采取弹簧式蓄能器布置于液压模块中,有以下几点主要作用:1、吸收脉动,减震,平稳系统油路压力;2、缓和冲击,保护系统;3、起储存作用,可一定程度补偿系统泄漏。下图1所示为一款横置6DCT变速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20期2018-10-26

  • 液压传动中溢流阀和顺序阀图形符号表示法的商榷
    图1。其中P为进油口,T为回油口。直动式顺序阀的结构原理图与图形符号见图2,其中A为进油口,B为出油口,Y为外泄口,X为外控口。若将外控口X和外泄口Y一起堵塞,就得到内控内泄式顺序阀,图形符号见图2(b)。上述直动式溢流阀和直动式顺序阀的图形符号显然都遵循了国家标准对液压图形符号的规定[2-4],但是从图1(b)和图2(b)中可以看出,直动式溢流阀和内控内泄式顺序阀的图形符号完全相同,虽然图1和图2表明:两者结构基本相似,工作原理也相似;但是直动式溢流阀具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8年1期2018-04-02

  • 水电站接力器控制环跳动原因分析和处理
    制环;跳动;缓冲油口0 引言某水电站位于浙江省云和县境内的瓯江上游龙泉溪上,安装有6台单机容量50 MW的水轮发电机组,担负着浙江和华东电网的调峰和事故备用任务。接力器是调速器的操作机构,是水轮机调节的重要部件,接力器的开、关推动控制环的转动,从而带动导水叶的开、关,调节着机组的运行。接力器检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质量。1 事件详情该水电站1号机在1次A级检修(扩大性大修)的修前试验时发现,接力器在全开、全关2个位置时控制环有跳动现象,并伴有“咯吱

    电力安全技术 2017年11期2017-12-21

  • KD424:小型挖掘机用泵
    触;负载敏感阀的油口与压力切断阀和功率阀的油口相通;伺服活塞通过顶杆与功率杠杆底部相接触,液压油通过伺服活塞小孔对顶杆进行作用,然后作用于功率杠杆,同时回转泵出油口引一压力油作用于回转阀芯,使总功率恒定;回转泵与主泵串接,其中回转泵的进油口连接油箱,出油口连接回转推土回路。本发明制造成本低、稳定性高、可靠性好。授权号:CN201310687259.3endprint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7年9期2017-10-20

  • 胶带运输系统排土机干油集中润滑系统的设计改造
    环一次,那么每出油口依次出油一次。相对二级分配器同样,为解决摩擦副需脂多少,在设计系统时,可以改变分配器出油口,既上一出油口与下一出油口联通,然后堵住下一出油口,油脂经上一出油口双倍排出。系统在管路和分配器上装有溢流阀和指示器,可以直接观察堵塞状况。由于两条供油主管的油路在设计和实际安装都存在,故只对注油机注油控制进行设计改造。3 原理3.1 机械原理采用真空吸压式双活塞泵,滑叉向左进行运动,则下组活塞1、2也会向左运动,在弹簧顶推作用下当活塞2位于极限位

    化工设计通讯 2017年5期2017-06-05

  • 液压泵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PID算法实现出油口、回油口压力控制;设计了人性化的报警功能;通过ODBC接口,每隔1 s将系统运行参数存入数据库,以便分析故障;软件调试界面大大缩短现场调试时间;经过运行测试,系统满足设计要求。液压泵;LabWindows/CVI;滞环控制;PID控制;数据库0 引言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以其结构小巧、可靠性高,控制精度高,输出功率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包括机床、船舶、锻压、冶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液压泵作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将机械能转化为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6年6期2016-11-17

  • 动力转向器控制阀结构设计的优化
    均匀分布着三个进油口、三个回油口和六个出油口(其中三个油口通往壳体上腔、另外三个油口通壳体下腔),其内表面上开有同阀套相配合的六个同样宽度的纵向油槽。图1 三件套式控制阀结构示意图Fig.1 Three-piece type control valve structure diagram阀套的外表面上切有六条不贯通的纵向油槽,且每两个油槽之间分布有等值的键宽,用来与螺杆轴内表面的纵向油槽配合形成油液的流动间隙。阀套外圆面的下端开有矩形缺口,而输入轴下端安装

    传动技术 2016年1期2016-11-11

  • 海洋平台起重机的恒张力压力补偿控制系统
    、B、C、D四个油口,所述第二手动换向阀为二位四通换向阀A1、B1、C1、D1的四个油口,所述电磁换向阀为二位三通电磁阀有A2、B2、C2的三个油口,所述动力继电器控制电磁换向阀的切换;所述液压泵和第一溢流阀并联后与单向阀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手动换向阀的油口A和第二手动换向阀的油口A1并联后与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液压马达并联后与第一手动换向阀的油口D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和液压马达的另一端油口分别与第二手动换向阀的油口D1和油口C1的两个油口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4期2016-10-10

  • 回转系统的加载系统设计
    比例溢流阀,其进油口与DS1出油口相通。图1 比例溢流阀加载原理图电信号输入到比例溢流阀的比例放大器中,通过控制电信号来实现控制比例溢流阀中弹簧的预压缩量,进而控制阀口的开启压力。BYA1进油口与DS1出油口接通,BYA1阀口开启压力和DS1出油口压力保持一致,因而BYA1阀口开启压力升高或降低到某一值,DS1出油口压力也会升高或降低到某一值。而DS1出油口的压力值又决定了回转系统执行元件马达输出轴上模拟载荷的大小,这样,就由DS1出油口的压力值控制了马达

    装备制造技术 2016年6期2016-09-19

  • 带有转阀换向机构的手动油泵
    泵,包括泵体、进油口、出油口、高压泵口和低压泵口,所述带有转阀换向机构的手动油泵设有转阀系统,所述转阀系统包括阀芯和转动把,所述转阀与所述进油口、出油口、高压泵口、低压泵口连接,所述转动把控制所述阀芯转动,所述閥芯用于进油口和高压泵口连通或出油口和高压泵口连通,所述转阀换向机构的手动油泵具有转阀系统,转阀系统能够通过阀芯的转动使进油口和高压泵口连通同时使出油口和低压泵口连通、也可使出油口和高压泵口连通时进油口和低压泵口连通,进而达到使带有转阀换向机构的手动

    科技资讯 2016年23期2016-05-30

  • 水下卧式采油树油管挂出油口角度的优化设计
    式采油树油管挂出油口角度的优化设计秦 蕊1,李清平1,罗晓兰2,段梦兰2(1. 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8;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洋油气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针对减少流动损失这一工程问题,通过分析油管悬挂器的结构特点,综合考虑其在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的位置和功能,基于阻力系数方法提出了油管悬挂器出油口角度的优化设计方法。同时,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出油口角度下的油管悬挂器内部流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为理论设计方法提供证明和依据。最终得到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5年1期2015-12-09

  • 齿轮泵与重型自卸车的取力器直连型式浅析
    ,就采用侧进侧出油口的齿轮泵安装方式(见图5)。齿轮泵安装位置处于车架的横梁下方时,如采用侧进侧出油口的齿轮泵安装方式,齿轮泵的进油管与车架横梁下方干涉安装不了,这种情况采用后进后出油口的齿轮泵安装方式(见图6),可解决齿轮泵与车架横梁干涉及进油管安装问题。2.2齿轮泵直连形式及参数为达到齿轮泵直连取力器,国外普遍采用取力器输出端接口形式为B8×32×36 DIN 5462型内花键,法兰连接尺寸80 mm×80 mm,孔4-Φ13 mm,国内也有部分采用。

    专用车与零部件 2015年12期2015-09-20

  • 现行液压气动标准目录
    OD液压传动 四油口方向控制阀安装面GB/T2877-2007液压二通盖板式插装阀 安装连接尺寸GB/T2878.1-2011ISO6149-1:2006,IDT液压传动连接 带米制螺纹和O形圈密封的油口和螺柱端 第1部分:油口GB/T2878.2-2011ISO6149-2:2006,MOD液压传动连接 带米制螺纹和O形圈密封的油口和螺柱端 第2部分:重型螺柱端(S系列)GB/T2878.4-2011ISO6149-4:2006,MOD液压传动连接 带米

    液压与气动 2015年3期2015-04-16

  • 气动测试旋转阀性能的研究及应用
    转一个角度后,进油口和左腔节油口沟通打开,左气动量仪浮标上升,随着开口增大,气流增大,气动量仪浮标上升越高。即:顺时针旋转主阀时,进油口打开,左气动量仪浮标先于右气动量仪浮标上升,但可以观察到两浮标上升的差值;逆时针旋转主阀时,回油口打开,右气动量仪浮标先于左气动量仪浮标上升,同样可以观察到两浮标上升的差值;开口越大,气动量仪浮标上升越高。通过旋转主阀,气动量仪浮标高低变化,有效分析阀开口的大小和进、回油开口大小。同时可以测算出遮盖量,顺时针旋转时,进油口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4年3期2014-11-28

  • 基于AMESim的油气润滑递进式分配器特性的仿真与分析
    损失时,分配器出油口流量与进油口流量是相同的。而在此仿真中,在分配器进油口处设置了一节流阀,故节流阀出口流量及压力在理论上等于分配器进油口的流量及压力。节流阀出油口的理论流量为:式中:A为节流面积,Cdc为流量系数,Δp为节流孔前后压差,ρ为油液密度。2 递进式分配器的仿真模型2.1 递进式分配器的工作原理及仿真模型目前分配器的结构主要有递进式和非递进式两类,递进式分配器主要有片式和块式两种类型。在油气润滑系统中多采用片式,即每一个递进式分配器都由1个起始

    机床与液压 2014年11期2014-07-18

  • 旋装式机油滤清器止回功能失效原因分析
    器的结构简图,进油口14(常见周布6或8个)和出油口1均加工在底板2上,底板与连接板4通过焊接连接,连接板与外壳5采用包边密封连接,密封圈4安装在连接板上的凹槽内,起到与发动机缸体或缸盖之间的密封作用;过滤组件包括滤芯6和固定滤芯的中心管7、上端盖12、下端盖11;支撑弹簧8将过滤组件压紧在底板的内侧,起固定防松作用。图示形式的旋装式机油滤清器通过出油口的内螺纹安装在发动机上,发动机工作时,机油经机油泵加压后从进油口进入滤清器,顶开止回阀片13(橡胶膜片)

    汽车零部件 2014年4期2014-06-23

  • 轻松识别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图形符号
    阀是根据系统中进油口的油液作用力作用在阀芯上与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控制阀芯的启闭动作,以控制进油口处的油液压力。减压阀是使出口压力(二次压力)低于进口压力(一次压力)的一种压力控制阀,其工作时利用出油口的油液作用于阀芯上的液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来控制阀芯移动,保持出口压力恒定。顺序阀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各元件先后动作顺序的液压元件。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顺序阀可分为内控式和外控式两大类,内控式用阀的进口压力控制阀芯的启闭;外控式用外来的控制压力油控制阀芯的启闭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3-17

  • 船用低速智能柴油机排气阀驱动特性
    阀液压控制单元进油口倒角(通向排气阀驱动系统活塞下部,决定了伺服油到活塞的连通时刻),排气阀液压控制单元回油口倒角(排气阀驱动系统活塞下部燃油通向低压油路,决定了伺服油到低压油路的连通时刻),节流孔(决定了排气阀处伺服油的回油量)等关键参数对排气阀开启过程及关闭过程的影响规律.3.1 排气阀液压控制单元进油口倒角图4、5为不同伺服油压力条件下(140 bar,200 bar),进油口倒角在初始值基础上每增加0.5 mm时对排气阀开启及关闭过程的影响规律.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3年7期2013-10-25

  • 液力驱动注聚泵旋转式配流阀结构与分析
    。阀套外有15个油口,分别与15根油管相连接。其中:A 油口、B油口为高、低压油进口,分别与高压油泵、低压油泵连接;C 油口为回油口,与回油箱连接。油口1~3为配流阀高压油的输出口,分别与3个动力端液缸的无杆腔连接;油口4~6为配流阀低压油的输出口,分别与3个动力端液缸的有杆腔连接;油口7~12为配流阀的回油口油口7~9分别与3个动力端液缸的无杆腔连接,油口10~12分别与3个动力端液缸的有杆腔连接。图2 配流阀油路连接示意2.2.2 工作过程通过配流阀

    石油矿场机械 2013年8期2013-07-08

  • 广州地铁数控不落轮镟床驱动轮控制回路的分析与改进
    阀芯移至最右,回油口T 完全关闭,工作油口A只和进油口P联通,驱动轮从原始位直接上升到工作位,此时外置压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轴重值P1转换成信号值传递到PLC,当驱动轮到达工作位后,再控制夹紧装置下压轮对轴箱。图2 轮对装夹示意图(2)加工在加工前,驱动轮将自动恒压,恒压的含义就是驱动轮的支撑力P 保持不变,如图3 所示。在恒压前,夹紧装置的下压力P2需要操作人员在程序内手动设置,由于此时已经获得轴重值P1,因此恒压后,支撑值P=轴重值P1+下压值P2,在加

    机电工程技术 2013年4期2013-06-01

  • 液控单向阀的应用与分析
    不需要克服反向出油口P2对活塞向下的力,使控制油压力Pk大大减小.同时将外泄油口同油箱相连,这样活塞杆上端面压力为零,使活塞杆上下活动自如.它消除了内泄式液控单向阀P2腔只能为零的限制条件,扩大了液控单向阀的使用范围.图1中(c)则是更为合理先进的泄压式液控单向阀,外泄式液控单向阀解决了P2下推力问题,但P1作用在主阀芯上表面的下推力依旧很大,控制油路克服压力很大.同时单向阀主阀芯在打开的瞬间,油液瞬间通过打开的阀芯,将会造成强烈的冲击,损坏液控单向阀内部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5-14

  • 拖拉机强压入土机构中的耕深控制方案
    分体式限位阀的C油口和D油口阻断,实现了良好的限位控制,手动调节螺母在调节螺杆的螺纹上无级调节,实现了耕深的无级控制。该结构包括分体式限位阀、调节螺杆、手动调节螺母、预紧/复位弹簧和调节套管,分体式限位阀上设有互相垂直的两个油口D油口和C油口,D油口和C油口分别与双作用油缸的活塞腔和活塞杆连接,分体式限位阀的阀芯和调节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与外提升臂转动连接,在调节螺杆上设有螺纹,在调节螺杆的外圆面上从一端到另一端套有手动调节螺母、预紧/复位

    机械工程师 2013年1期2013-03-25

  • 基于AMESim的电控喷油器的结构仿真与分析
    后,一部分通过进油口进控制腔,另一部分通向蓄压腔。电磁阀通电时,控制阀开启,控制腔内的高压燃油通过出油口泻出,针阀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快速减小,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针阀抬起,开始喷油。控制脉宽过后,电磁阀未通电,控制阀关闭,从而密封住控制腔内的高压燃油,控制腔和蓄压腔压强相等时,针阀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力,重新关闭,喷油结束。电控喷油器根据电控单元(ECU)发出的控制信号,将高压燃油以最佳的喷油定时、喷油量、喷油率和喷射方式喷射到燃烧室中[1]。图1

    机床与液压 2013年17期2013-03-17

  • 基于颤振效应的电液比例方向阀进油口压力波动分析
    和频率对比例阀进油口压力波动的影响,并通过Simulink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现场测试数据一致,证明了分析的正确性,对比例阀的调试与应用具有参考价值。1 液压系统原理图1所示为某核电站调功机组液压系统原理。泵1出来的油经阻尼2进入电液比例换向阀3,再经过阀后阻尼4进入油缸6。阻尼2是为了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保证一路出现故障,其他回路能不受干扰并正常工作。阻尼4是为了防止因负载突然变化造成的管路波动,阀前阻尼2和比例阀进油口采用金属软管连接。泵1出口压力为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3期2013-03-07

  • 二通插装阀方向控制回路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始调试时冲洗工作油口流量小、流速慢,压力建立不起来,经测试换向控制阀块进油口P口的进油流量基本上与泵的额定流量相符,说明换向控制阀块之前的油路没有故障,综合分析后把故障确定在换向控制阀块上.换向控制阀块液压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2 换向控制阀块液压原理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reversing valves piece of hydraulic2.1 两油口都有油液,流量一大一小,均达不到正常的流量从图2可知换向控制阀块由二通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2年4期2012-07-25

  • 油气分离缓冲罐的改进
    :油气混合物从进油口进入缓冲罐,经过能量吸收器后喷到缓冲隔板上,因压力降低加之扩散作用,使原油中溶解的天然气游离出来。分离后的油靠自重落到底部,经过破沫网破沫后从油出口排出,而携带有小油滴的天然气,又经过气体整流器和捕雾器后,从出气口排出。2.存在的问题。由于不同油藏及油藏的不同时期的油气比存在差别,油气分离缓冲罐在使用中逐渐暴露出工艺设计存在的缺陷。一是生产出来的天然气气量调节范围小。在实际生产中,在一些油田开采初期或者油气比高的油田,增压点或接转站上的

    中国设备工程 2011年11期2011-10-21

  • 并联式三油口轴向变量柱塞泵设计、建模与仿真
    。柱塞泵工作时,油口2、3分别与柱塞独立连通(并联式),调整柱塞与油口2、3连通的数目比值,即可实现油口2、3输出流量的变化。图4是以新的配流原理为基础设计的变排量三油口轴向比例柱塞泵应用于泵控差动缸回路原理图。油口1接通差动缸无杆腔,油口2接通差动缸有杆腔,通过调整柱塞与油口2连通数目来补偿差动缸的两端输入/输出流量的差异。相比于图2所示的泵控回路,系统省去了因引入补油泵而带来的额外能耗损失,同时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图5为并联式三油口轴向柱塞泵并

    中国机械工程 2011年7期201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