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

  • 旱作集雨节水高效栽培技术
    旱作集雨节水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应用旱作集雨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小麦喜获丰收洛宁县地处河南省豫西丘陵山区,全县耕地面积5.44 万公顷,其中水浇地不足0.67 万公顷,其余全是旱地,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体的农业生产大县。洛宁县年降雨量为500 毫米左右,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冬干、春旱加伏旱的年份经常发生。“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导致洛宁县粮食产量起伏较大,尤其是秋粮,遇到大旱年份减产幅度在50%~60%。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基础设施薄弱和技术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当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3年11期2023-12-08

  • 流域内伏流区面积占比较大水库设计洪水分析
    官桥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31 km2,其中,明流区集雨面积12.2 km2,伏流区集雨面积18.8 km2,明流区主河道长8.8 km,河道平均坡降23.2‰。设计流域属山区雨源型河流,洪水均由暴雨形成。流域内岩溶发育,分布有岩溶洼地、落水洞、伏流等,由于伏流区的滞洪作用,导致流域洪峰流量模数比周边流域偏小,洪水历时比邻近地区长,洪量主要集中在24 h内。水库坝址下游12.38 km处设有徐花屯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04.8 km2。其中,流域有两块伏流区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3年7期2023-08-15

  • 渭北旱作区春菜豆套种大蒜复种甘蓝高效集雨栽培模式
    大蒜复种甘蓝高效集雨栽培模式选用互补型作物,合理轮作倒茬,实现了两年三熟。前茬菜豆4月下旬采用秋季全膜双垄沟穴播,同时增施抗旱保水剂,生育期内最大限度接纳自然降水,春菜豆于7月中旬开始收获,越冬大蒜(蒜薹)翌年5月采收,后茬秋甘蓝9月份集中上市。据2020—2022年统计,该模式菜豆、大蒜(蒜薹)、甘蓝3种蔬菜作物667 m2产量可达6000 kg,产值1.8万元左右,扣除直接成本、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纯收益在1.2万元以上,适宜北方雨养旱作区推广应用。关

    中国瓜菜 2023年6期2023-07-04

  • ‘红梅杏’抗旱栽培技术研究
    。本研究通过不同集雨处理进行抗旱栽培,观测其生长发育情况,以期找到最佳的抗旱栽培模式,为宁南山区‘红梅杏’种植提供有效方案。1 材料与方法1.1 立地条件试验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盐土沟村杏树示范基地,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518.2h,年平均气温6.1℃,年平均降水量492.2mm,年蒸发量1753.2mm,≥10 ℃积温2 000~2 700 ℃,无霜期152 d,绝对无霜期83d。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

    北方果树 2023年3期2023-05-20

  • 增江流域派潭河上游段河道设计洪水研究
    大塘拦河坝以上总集雨面积为82.13 km2,其中包括大封门水库集雨面积25.8 km2,石马龙水库集雨面积10.82 km2(包括七星墩水库和白水寨水库集雨面积),大汾河水库集雨面积较小,仅有0.94 km2,对洪水调蓄影响较小。本次计算不考虑大汾河水库调洪的影响,仅考虑大封门水库、七星墩水库、白水寨水库、石马龙水库的调洪影响。2.1 大封门水库大封门水库位于派潭河干流上,南距派潭镇19 km,距增城市区42 km。水库于1969年12月动工兴建,197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2年11期2022-12-02

  • 沟垄集雨种植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近年来,在沟垄集雨系统下对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等作物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Ren等[3]研究表明,沟垄集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玉米产量,与露地平作相比,提高幅度分别在21.1%~51.6%和14.8%~32.3%;Li等[4]研究认为,沟垄集雨种植技术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状况,促进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使产量增幅高达28.3%~100.4%;Chen等[5]的研

    草业学报 2022年11期2022-11-23

  • 垄沟集雨种植的研究进展
    思想的萌芽。垄沟集雨种植技术在水分利用率和作物产量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节约水资源和提高作物产量,该技术已在全球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和半湿润地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4],尤其是在我国降雨量少的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地区非常受欢迎。垄沟集雨种植技术被称为根区集雨集水(图1,以垄∶沟=40∶60 的玉米种植为例),是一种有效的原位降雨采集与利用技术[5,6],在田间修筑交互排列的垄沟,由集雨垄收集雨水,沟内种植作物,来实现降水在种植沟内的叠加,该系统通

    节水灌溉 2022年10期2022-11-07

  • 机械化集雨整地人工造林技术分析
    利用先进的机械化集雨整地人工造林技术,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1 机械化集雨整地人工造林技术主要内容国外在径流截集、机械化技术等方面始终领先于我国,比如由意大利专家打造的瓦勒拉尼系统能够实现机械化作业,通过与人工林培育相互融合,实现干旱区域的整地处理,不仅具有高效、见效快的特点,还能切实提高林木成长速度。目前该技术已在10 多个国家推广使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瓦勒拉尼系统可以理解为借助多功能设备完成开沟整地、疏松土壤,利用改善土壤性质的方法,实现集水、蓄水,避

    大科技 2022年43期2022-11-07

  • 基于Meta 分析的垄沟集雨措施对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热点和难点。田间集雨种植是旱作区协调农田水分供需矛盾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原理是将非耕地上的雨水引导到耕地中,或通过减少有效耕地面积来实现“雨量叠加增值”,例如,垄沟集雨措施通过改变田间微地形将降水以局部截渗、富集和叠加收集等方式进行再分配,从而改善和调节农田土壤水分,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自20 世纪以来,田间集雨种植逐渐成为欧洲和南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民提高作物生产效益的有效抗旱耕作措施。20 世纪90年代,垄沟技术开始被广泛用于我国西北半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8期2022-08-12

  • 基于ArcSWAT的浏阳河坝流域面积提取
    工作即工程断面的集雨面积量取,在传统水文设计中,量取集雨面积一般是在1∶10 000地形图上勾出分水岭进行统计,这种方式在流域面积特别大的情况下,统计工作繁琐耗时,而勾画分水岭所需地形图资料也必须足够完整,在地形图资料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往往会影响整个设计工作的进程。因此,假如有一款分析软件能直接提取出工程断面的集雨面积,将能大大地提高水文设计的工作效率。1 ArcSWAT模型介绍ArcSWAT扩展模块是SWAT模型在ArcGIS平台上的图形用户界面[1]

    湖南水利水电 2022年1期2022-07-14

  • 贵州务川县青坪水库集雨面积论证
    水中心,库区地表集雨面积较小,仅为2.9 km2,区内以岩溶暗河向库区排泄,库区集雨面积难以确定,为水文计算、规模论证带来了困难。青坪水库集雨面积确定成为了水库规模论证,水文计算控制性因素,因此,需查明岩溶泉水地下集雨面积、分水岭位置、补径排关系、形成机理以及流量大小。1 工程概况青坪水库始建于1973年4月,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自治县泥高镇青坪村高洞河上。已建成的青坪水库总库容780万 m3,正常蓄水位1 142 m,相应库容725万 m3,死

    地下水 2022年3期2022-07-05

  • 覆膜模式、有机肥种类对花椒种植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无覆膜、常规覆膜集雨节水和侧膜集雨节水模式下,不施肥、施花椒专用有机肥和施腐熟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花椒优质栽培提供施肥技术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用的花椒专用有机肥为网上购买的沃福沃花椒专用有机肥,石家庄沃福沃肥业有限公司生产;腐熟畜禽粪便有机肥为遵义华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有机肥配方:油枯+牛粪+玉米秆+花生坚果采收后的地上茎、叶及根茎按一定比例(暂未公开数据),充分腐熟发酵。1.2 试验地点试验于201

    南方农业 2022年5期2022-04-13

  • 垄沟集雨模式下垄宽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63001)垄沟集雨栽培技术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行之有效的高效节水农业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技术采用田间垄沟相邻排列、垄上覆膜进行集雨、沟内种植作物的方式,可以收集无效降雨,减少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还可以降低地面无效蒸发,增加作物根域以及农田土壤的含水量,延长水分利用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垄沟集雨种植可以通过改变沟和垄的宽度来调整土壤微地形和作物的田间分布,改善对降雨的收集以及植物对光能的利用,因此选择合适的垄宽对提高作物光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4期2021-10-15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生态屋顶集雨系统设计研究
    市理念的生态屋顶集雨系统设计2.1 设计目标屋面雨水是城市低水质用水的理想水源,属于轻度污染水,有机物含量极低,溶解氧接近饱和,总硬度小,可直接作为绿化和生态补水为绿色植物生长所需。屋面雨水的有效利用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既实现了开源节流,又提升了城市的整体绿化率,创造出宜人的城市景观。塑料泡沫拥有质轻、绝热、吸音、防震、耐腐蚀等特点,生产、加工和设计简单方便,基于屋面雨水和塑料泡沫的以上特点,以“慢排缓释,源头分散,生态环保”等具有“海绵城市”特征的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4期2021-05-08

  • 集雨井在森林消防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来说,林区内建设集雨井能有效解决灭火水源缺乏的问题,使人们在火灾发生初期就能迅速利用就近水源控制火情,提高灭火效率,降低森林资源的损失。21世纪以来,我国以水灭火扑救森林火灾主要聚焦于研发水陆两用装甲消防车、J-50 森林消防车、灭火水泵、吊桶洒水灭火作业的M-26重型直升机等各种新型装备[4],提高了我国森林火灾扑救效率,实现快速控制森林火灾,降低火灾损失,但野外火场寻找水源和供水困难,远距离输水会降低扑火装备的使用效率,增加扑救人员体力消耗。集雨井作为

    防护林科技 2020年1期2020-03-26

  • 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集雨垄径流、土壤水热和红豆草产量的影响*
    俊生物炭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集雨垄径流、土壤水热和红豆草产量的影响*张登奎1, 王 琦1**, 周旭姣1, 王小赟1, 赵晓乐1, 赵武成1, 雷 俊2(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70; 2. 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 定西 744300)为探索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垄沟集雨种植的可持续性, 寻求垄沟集雨种植红豆草的适宜生物炭覆盖类型和最佳垄宽, 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 以传统平作为对照, 研究不同集雨垄覆盖材料[土壤结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年2期2020-02-13

  • 集雨灌溉与高效节水技术相结合在崖底村的应用
    。因此,大力发展集雨节水灌溉是解决贫困山区缺水问题及改变其落后面貌的一个根本途径。2 山丘区发展集雨节水灌溉的技术可行性一个集雨节水灌溉工程要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有一定量的天然降水,有比较高效的集雨下垫面,有可以引、蓄雨水的工程措施,有配套的田间节水工程。对运城地区而言,其基本情况分析如下。2.1 降水量运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0-550mm,但大多集中在6-9月份,几乎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二以上,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集中期与作物生育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6期2020-01-15

  • 集雨托盘在樟子松、云杉等树种抗旱造林中的应用
    4]。本试验通过集雨托盘这种新产品在试验地进行大量对比试验,以期获得更好的抗旱造林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青海省大通县处于青海省东部的河湟谷地,海拔在2280~4622 m,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年均气温4.9 ℃,每年的8月降水最多,12月最少[5]。青海省乐都县境内的河流主要是湟水河。乐都县和平安县相邻,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均温0.3~6.4 ℃。青海省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南,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气温变幅-29.8~33 ℃

    防护林科技 2019年11期2019-12-10

  • 垄沟集雨种植对土壤水热效应及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
    、挖鱼鳞坑、垄沟集雨等措施。垄沟集雨覆盖种植技术采用田间沟垄相间集雨和覆盖等技术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和作物生长条件,减少土壤水分散失,降低土壤侵蚀,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等生理生态效应。垄沟集雨覆盖种植技术已成为全球干旱和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农业种植模式[4]。王琦等[5]研究结果表明,垄沟集雨覆盖种植技术可显著增加沟中土壤水分含量,垄覆盖减少垄表面土壤水分无效蒸发,增加沟中有效蒸腾,同时

    草业学报 2019年11期2019-11-18

  • 生物炭土壤结皮覆盖垄沟集雨种植对红豆草根系和根瘤特征的影响
    型拦蓄工程和垄沟集雨覆盖种植技术等[7-9]。垄沟集雨覆盖种植技术是干旱和半干旱区较为普遍的人工优化收集自然降雨的农业耕作措施,该农业耕作措施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成本低、效率高和适应性强等优点[10-11]。在垄沟集雨覆盖种植技术中,垄覆盖作为径流产生区,沟覆盖或无覆盖作为降雨径流入渗区或种植区,经过径流和降雨在入渗区或种植区叠加,无效降雨(5 mm),增加对无效降雨收集和利用[12]。前期研究[13]结果表明,人工土垄、生物可降解膜垄和塑料膜垄的降雨

    草地学报 2019年5期2019-11-07

  • 垄沟集雨覆盖种植对土壤水分特征及红豆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近年来,垄沟集雨覆盖种植作为半干旱地区一种重要的节水耕作措施,具有优化作物用水模式和控制土地退化等特点,有效保障了半干旱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生产[4-5]。垄沟集雨种植系统将降雨产生的垄面径流收集于沟中,增加沟内(种植区)土壤水分含量,有效提高作物对降水和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6]。目前,垄沟集雨种植系统,尤其是结合覆盖材料的垄沟集雨覆盖种植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国旱地农业生产[7]。垄沟集雨覆盖种植系统可以减少土壤蒸发,增加降水入渗时间,从而提高种植区内

    草原与草坪 2019年3期2019-07-19

  • 膜际集雨补灌对绿豆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研究的主要方向。集雨补灌技术,通过工程措施收集多余的自然降水,在干旱季节进行补灌。大量研究表明,集雨补灌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国内对绿豆的集雨补灌研究较少[4],王永新等[5]对绿豆研究表明,绿豆在幼苗期抗旱性较强,需水较少,分枝期以后需水量逐渐增加,花荚期达到需水高峰。受旱则花荚脱落严重,此时,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抗旱;山仑等[6]在宁夏固原试验表明,拔节期给予春小麦每 600 m3·hm-2补充供水,产量可达到 3915 kg·hm-2,高出对照 76

    榆林学院学报 2019年2期2019-03-22

  • 集雨型绿地雨水净化功能效果评估 ——以北京望和公园为例
    100102)集雨型绿地通过各种技术和设施,在一定降雨量内,能消纳绿地产生的雨水径流,还可以接收绿地范围以外的一定量雨水,在削减洪峰流量和削减径流污染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当前的“集雨型绿地”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透水地面、渗透井、渗水边沟、坡地蓄水沟、绿地地下雨水收集管网、雨水湿地花园、雨旱两宜型雨水池、下凹式绿地、小型雨水截留坑和大型雨水蓄坑池。其中雨水花园是指绿地中具有一定渗透结构的低洼地,利用土壤和植物来管理和控制城市的雨水径流,减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2-22

  • 集雨型绿地在山地公园中的应用
    50224)1 集雨型绿地的形成与发展1.1 集雨型绿地的概念集雨型绿地是指通过适宜的规划设计,在一定降雨量条件下合理安排集雨型设施,消纳雨水径流的绿地[1]。集雨型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微观体现。1.2 集雨型绿地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研究现状。“最佳管理措施”[2]由美国最早提出,强调通过如生态滞留池、生态沟渠、过滤设施、植被浅沟、雨水湿地等雨水设施就近处理雨水,减少雨水径流量、控制径流速度以及污染物[3];LID 理

    现代园艺 2019年9期2019-01-15

  • 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析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技术的应用,进而能够推动农业种植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马铃薯种植的现象,并分析了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所发挥的作用,笔者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1、马铃薯的种植分析据实际调查与分析,马铃薯种植在我国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其种植的规模在不断的增大,进而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在实际开展种植的过程中,相关种植用户不仅需要重视相关技术的应用,同时需要合理的控制气温与湿度,进而能够提高马铃薯的质量与产量。虽然马铃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5期2019-01-13

  • 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分析
    旱地区采用了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进行栽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的优势马铃薯生长喜好冷凉的环境,而且在其生长的过程中,薯块要求土壤环境疏松透气、凉爽湿润。在结薯期对水分要求比较敏感,遇到干旱,土壤水分主要维持其植株生长,薯块就会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是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这一情况,在旱作马铃薯生产中采用了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有效的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内容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年6期2018-11-02

  • 城市边缘区集雨型绿地营建策略初探*
    ,推进城市边缘区集雨型绿地的建设不仅可以保护城市边缘区脆弱敏感的生态系统,抑制城市无序扩张,维持整个城市生态格局的稳定,防止新的城市内涝点产生,使新城镇远离雨洪的威胁;还能够营造城市边缘区优美绿色空间,满足居民城郊休闲的需求,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要求。1 城市边缘区的绿地特征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城市边缘区绿地与建成区绿地相比,在规划和建设中具有更加繁杂的特点[3]。城市边缘区绿地生态更加敏感和脆弱,绿地功能更加复杂多样,建设方式更加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5期2018-10-30

  • 集雨保墒措施对陇东黄土旱塬区红富士苹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测,对深层立体化集雨入渗技术改善果园产量与果实品质进行分析,旨在为水资源匮乏及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的陇东黄土旱塬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区概况定位试验于2009—2017年连续8 a在位于甘肃省东部陇东地区镇原县上肖乡的农业部西北旱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进行。试验区属北方典型的半湿润偏旱农业区。试验地海拔1 254 m,近30年年均降水量503 mm,年平均温度8.3℃,无霜期165 d,土壤为土层深厚的黑垆土。该区年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9期2018-10-09

  • 宁南旱区沟垄集雨结合补灌对土壤水分利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明,旱作农田沟垄集雨种植技术通过田间起垄覆膜、沟内集雨种植可使无效降水叠加为有效降水,种植沟内降雨得以富集,同时因垄面覆膜显著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面积,种植沟中的土壤水分条件得以显著改善,进而有效地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生产力[8-11]。沟垄集雨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可以提高作物生育期的土壤贮水量,进而提高作物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及籽粒产量等[8]。沟垄集雨结合农作物需水关键期进行有限补灌,能大幅提高作物的产量、灌溉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12-14],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年4期2018-08-08

  • 黄土丘陵沟壑区雨水资源化途径及潜力分析
    水资源,精准确定集雨工程位置并修建适宜的工程类型,可以有效的增加雨水资源利用率,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1,2]。利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潜在的集雨工程位置和类型,掌握可收集雨水资源量和水土保持生态用水量意义重大[3]。确定集雨工程的位置和类型,需要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和质地、坡度、集水路径及地表径流潜力等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评价[4-6]。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科学(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快速发展,为确定集雨工程位置和类型提供新的技术、丰富的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年7期2018-08-02

  • 垄沟集雨种植系统水分入渗特性模拟研究
    要选择。农田垄沟集雨种植技术(又称微集水种植技术)作为旱作农田雨水就地富集叠加利用的一种重要模式,将垄作种植与覆膜种植的优点相结合,借助垄上覆膜等农艺措施使降落于垄面上的雨水汇流入沟内,实现降水由垄面(集水区)向集水沟(种植区)中汇集,从而达到自然降雨集中利用和改善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状况的目的,已成为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并在多种作物和牧草上推广应用[1-7]。垄和沟是组成垄沟集雨种植系统的2个重要构件,垄沟带型(垄沟宽度及其比例)是垄沟集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7-23

  • 半干旱区沟垄集雨种植谷子的肥料效应及其增产贡献
    发展[1]。沟垄集雨结合覆膜种植作为主要的一种旱作农业技术能有效改善土壤供水能力及生育期集水保水效果, 缓解旱区作物水分供需错位矛盾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 且作物生长前期覆膜的增温作用使生育期提前, 较传统露地显著提高了产量[3-6]。实践证明, 旱作农业中充分利用水分和养分的耦合效应才能获得最大的增产效果[7-10]。合理的氮磷钾配施, 可以增加叶面积并提高光合效率[11]; 促进作物根系生长, 扩大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空间, 提高蒸腾耗水量减少无

    作物学报 2018年7期2018-07-13

  • 一种用于促进苗木生长的灌溉装置的设计
    本文创新研发一种集雨润湿灌溉器,尺寸500mm×500mm,高度50mm,中央蓄水池容量790mL,由厚度0.6mm不透明的PET或者PLA材料吸塑成型。集雨润湿灌溉装置用以解决如贵州等降雨量丰富的地区,由于地质原因无法保水蓄水,刚种植的树苗常常会发生缺水,严重影响其成活率的问题,也可针对云南、西北等气候性缺水地区,起到收集雨水的缓释作用。图1 集雨润湿灌溉装置技术原理与结构示意图集雨润湿灌溉器由托盘、托盘盖、连接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托盘(1)的中部设置有

    时代农机 2018年4期2018-07-04

  • 垄沟集雨系统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优化*
    , 张永梅垄沟集雨系统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及优化*尹鑫卫1,2, 李晓玲3, 王 琦4**, 张永梅1,2(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阜康荒漠生态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乌鲁木齐 83001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兰州 730070; 4.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兰州 730070)水文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优化和验证对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8年5期2018-05-10

  • 关中西部灌区限量节水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关键[4-6]。集雨技术是通过在田间修筑交替的沟垄,垄面覆膜,沟内种植作物的一种田间集水农业技术,为旱区农业主要的节水措施之一。通过垄上覆盖地膜可使当季无效和微效降水形成径流,叠加到种植沟内,促进降水入渗,转变为可供作物利用的土壤水[7-9]。同时由于集雨区覆盖地膜,又可抑制膜下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进一步提高土壤有效贮水量,改善作物根域土壤水分状况[10, 11]。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玉米、马铃薯、谷子、苜蓿、燕麦等[12-15]。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及水

    节水灌溉 2018年1期2018-03-21

  • 浅析集雨节水灌溉技术在运城旱作区农业中的推广应用
    重要的位置,完善集雨灌溉工程,做好旱地农业综合开发,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一、集雨灌溉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集雨灌溉工程现状集雨灌溉工程是指采取工程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蓄存和调节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主要由集流工程、蓄水设施(水窖、旱井等)、提水设施(潜水泵、发电机、管道等)及田间灌溉渠道(管道)组成,其蓄水部分一般都进行防渗处理,容积一般不大于500 m3。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当地群众就自发在路边地头打旱井、沟道修塘坝收

    中国水利 2018年3期2018-01-30

  • 烟草膜下集雨抗旱移栽技术初探
    多,比如垄沟微型集雨种植[5,6]、覆膜集雨栽培[7]、全膜双垄集雨集雨以及集雨灌溉[8,9]、山地移动式节水灌溉装置[10,11]。集雨灌溉多以小水窖为主,有连接式集雨系统[12]、势能集雨池自喷灌技术[13]等。李玉玲等人在旱区采用集雨方式栽培玉米研究表明:沟垄集雨种植方式可明显改善宁南半干旱地区土壤浅层水分状况,提高土壤温度,增加物质积累量;沟播垄膜种植在降水较少的年份集雨优势明显,双垄沟全覆膜、沟播垄膜单行种植的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最佳[14]。贵

    作物研究 2018年1期2018-01-23

  • 西部集雨饮用水地区安全饮水的发展方向
    家的屋顶和庭院收集雨水,利用水窖储存雨水,这类雨水污染物可控,可主要用于饮用水水源;另一类则是城市道路、荒山荒坡等作为集流面收集雨水,利用塘坝、人工湖泊等蓄水设施储存雨水,这类雨水污染物复杂,因此,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城市景观等。我国西部地区利用窖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尤其是近20年以来,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资助下,修建了大量的混凝土水窖,其中仅甘肃省就有200万个,年蓄水量高达7 800 万m3,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而且98%的水窖依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8年1期2018-01-18

  • 温室膜面集雨新型材料应用效果研究
    术推广站温室膜面集雨新型材料应用效果研究肖长坤1石文学2项阳2李权辉2李海燕2安顺伟31、北京市密云区优质农产品服务站2、密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3、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针对传统砖砌混凝土膜面集雨系统存在的施工速度慢、防渗效果差、雨水易滋生绿藻、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引进了温室膜面集雨新型材料,具有安装方便省工、对耕地属性破坏性小和可回收利用等优点。全年共收集雨水284.3m3,全年平均集雨率为83.7%。收集的雨水与井水相比,呈弱酸性,电导率降低了28.5%,总

    河北农机 2017年5期2017-06-05

  • 建筑造型与雨水回用一体化设计
    水回用;一体化;集雨方式;策略1 研究背景当前,大多数城市一方面面临着洪涝灾害频发,大雨天积水成灾的问题,另一方面因城市用水量日益增加导致城市供水不足,这些现象都是因水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产生的后果。雨水的收集再利用将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大量雨水资源却白白流失,雨水利用率不到10%。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北京市共拦蓄雨水7 000多万m3,但是城区年利用雨水只有200余万m3,仅相当于城区1d的市政水用量[1]。

    福建建筑 2017年4期2017-06-05

  • 覆盖材料和沟垄比对土壤水分和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7 mm。垄沟集雨种植第1年龄和第2年龄紫花苜蓿根层没有出现明显干层。与平作相比,SR30、SR45和SR60的连续2a紫花苜蓿平均实际干草产量分别降低3%、8%和13%,WUE分别提高52%、58%和55%;BMR30、BMR45、BMR60、CMR30、CMR45和CMR60的连续2a紫花苜蓿平均实际干草产量分别提高14%、12%、7%、17%、19%和9%,WUE分别提高49%、62%、59%、51%、67%和56%。当紫花苜蓿生育期降雨量为380

    生态学报 2017年3期2017-04-10

  • 运城市发展集雨灌溉工程的可行性与潜力分析
    00)运城市发展集雨灌溉工程的可行性与潜力分析仝文红(运城市水资源动态监测站 山西运城 044000)通过对运城市水资源现状及供需状况的分析,论述了运城市发展集雨灌溉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经济性,展望了运城市发展集雨灌溉的前景和潜力,最终提出了发展集雨灌溉是解决运城市山丘区农业灌溉及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而有效的途径的结论。集雨灌溉;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潜力1 运城市发展集雨灌溉的必要性运城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区,但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其人均

    山西水利科技 2017年3期2017-04-08

  • 山西:两个水果地方标准通过初步评审
    果园起垄覆膜保墒集雨技术规程》《苹果果园间伐改形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进行了初审。2017年,为了推进全省水果标准化生产,省果业总站成立了地方标准研究编制小组,结合全省水果生产实际,研究和编制了 《果园起垄覆膜保墒集雨技术规程》《苹果果园间伐改形技术规程》两个水果地方标准。《果园起垄覆膜保墒集雨技术规程》基于干旱少雨是制约黄土高原雨养区苹果园优质高效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山西省年降雨量大多集中在 430~560 mm,并且呈现出年际和月际间降雨分布不

    中国果业信息 2017年10期2017-01-13

  • 建设集雨设施 打造海绵城市
    ◎文/朱永生建设集雨设施 打造海绵城市◎文/朱永生笔者拟通过阐述建设集雨设施的必要性,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提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发展集雨工程的几条建议。海绵城市;集雨设施;水资源;财政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精神,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16年4月27日,天津市被财政部列入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范围。天津市应抓住这个契机,结合城市地下管廊建设,加

    天津经济 2016年8期2016-12-29

  • 不同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设置了不同的覆膜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通过分析不同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对土壤含水量、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和产量WUE的影响,为制定该地区最佳的马铃薯覆膜集雨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区基本概况试验于2015年4-10月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头营科研基地进行,该年为干旱年份,降雨量仅为243 mm。试验地位于北纬36°44′,东经106°44′,海拔为1 586 m,年降水量350 mm左右,属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7.4 ℃,≥10 ℃

    节水灌溉 2016年7期2016-03-23

  • 承德市集雨工程建设工作回顾
    □刘明辉承德市集雨工程建设工作回顾□刘明辉缺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当今世界的难题之一,承德市作为资源性缺水城市,通过集雨工程建设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短缺。探讨承德市集雨节水工程中多渠道融资、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分类施工以及建后管护,对今后乃至其他地区的集雨节水有借鉴意义。集雨;工程;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属于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半湿润山地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0mm,降雨时空分配极不均衡,降雨量的70%以上集中在6至9月,冬、春、秋季干旱少

    河北水利 2016年2期2016-03-12

  • 活动式集雨场技术探索
    02)1 活动式集雨场1.1 基本概念活动式集雨场是指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中的集雨子系统的集流面是活动的,可以拆装。通常使用防雨布和支架组建,可以在雨前临时搭建,雨后可随时拆移。另外,在特殊需要的时候,蓄水子系统也可以采用可移动的设施。活动式集雨场是相对于传统的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中的集雨场地而言的。传统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中的雨水集流面一般分为天然坡面、现有人工建筑物的弱透水面以及修建的专用集流面等三种类型[1]。这三种集流场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活动式集雨场可以根

    地下水 2015年4期2015-12-15

  • 大沙河水库老龙洞岩溶泉地下集雨面积的论证
    全密不可分。水库集雨面积的大小又是水文最基础的工作。当水库涉及地表与地下集雨面积时水文计算显较为复杂,但若有实测资料予以验证的话是相当准确的。道真大沙河水库曾在改革开放前已经准备开工建设,并设置水库专门水文站,并取得1977~1979年3年的实际观测资料。经水文资料验证大沙河老龙洞泉水控制集雨积约为22.5 km2,经地形图量测老龙洞地表集雨面积不会超过18.5 km2。项目在咨询的过程中集雨面积的争论成为了该项目是否上马的关键,若不能查清该泉水控制的集雨

    地下水 2015年3期2015-12-15

  • 居民小区集雨工程数学模型
    科技成果居民小区集雨工程数学模型曲寿飞(大连市金州新区水利管理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10)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屋面材质、路面状态、下垫面组成计算出不同下垫面产流系数。选择小区为单元,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试验,以供居民小区集雨工程规划设计与城市集雨规划设计应用。集雨;渗透;吸湿性;汇流;人居环境0 前 言在承接城市集雨工程研究中,发现城市小区集雨计算很复杂,小区面积虽小,但地面覆盖类型很多,这些下垫面的径流系数资料很少,管网汇流计算,全城区集雨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年2期2015-06-23

  • 陇东台塬区双垄全膜集雨沟播土地整治模式研究
    东台塬区双垄全膜集雨沟播土地整治模式研究林忆南,金晓斌,郭贝贝,杨绪红,周寅康(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研究目的:结合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已形成的旱作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围绕土地整治特点和要求,完善并形成适宜陇东台塬区的区域性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模式。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农业气候背景与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条件,提出由降水供需分析、集雨设施设计、土地平整规划、农业生产措施等构成的陇东黄土台塬区双垄全膜集雨沟播土地整治模式,通过典

    中国土地科学 2014年12期2014-04-25

  • 集雨补灌综合节水技术模式
    省土壤肥料工作站集雨补灌综合节水技术模式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集雨补灌综合节水技术模式是以修建集雨窖池蓄水补灌,综合应用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技术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在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差、耕地不集中、不适合建设较大的水利设施的地方,通过建设集雨蓄水窖池,截留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平时用于农业生产。集雨补灌节水技术与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技术组装配套,能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10%,延长作物抗旱时间15~20天,并对减轻农民劳动强

    湖南农业 2014年1期2014-03-31

  • 基于生态理念的高尔夫球场水域管理与实践
    球场;水域管理;集雨;生态缓冲带中图分类号:G 849.3;S 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3)05-0111-04收稿日期:2013-08-24; 修回日期:2013-10-11基金项目:奥林高尔夫教育与研究基金(AL2013011)资助作者简介:田雪(1990-),女,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E-mail:447269580@qq.com苏德荣为通讯作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尔夫球场逐年增多。目前,全国建有

    草原与草坪 2013年5期2013-11-26

  • 湘西州旱作农业集雨节水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
    岩溶山区旱作农业集雨节水综合技术,开展了湘西州旱作农业集雨节水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 旱作农业集雨节水技术推广的必要性“水”是制约湘西州旱作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首先湘西州面积约50%属岩溶山区,地表千疮百孔,地下阴河纵横,一些大的水库、山塘等水利设施均无法建设,而远距离引水又因水源位置低、田地分散、工程投资大,经济效益差等诸多因素而难以付诸实施,其中典型问题就是坡地旱土的灌溉难。其次由于基础设施缺乏,投入严重不足,农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15期2012-09-25

  • 地面不同垄沟形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1-5]。沟垄集雨种植技术将降雨资源适时、适量和适地聚集起来,解决供水时期和作物需水时期错位矛盾,使雨水达到时空协调和高效利用的目的,同时减少水土流失,保持该地区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6-9]。沟垄集雨种植土地利用可分为2部分,即集水区和作物种植区。集水区的目的是产生最大径流和最小入渗,使作物种植区得到的水分资源富集,有效减少土壤表面蒸发和作物 耗水系数,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6-10]。作物种植区沟中的土壤水分分布及其变化是研究农田水量平衡的重要因素,对作

    草原与草坪 2012年5期2012-06-04

  • 甘肃中部地区集雨补灌生态农业综合效应分析
    。因此,大力发展集雨补灌生态农业不仅能有效利用降水资源,而且有助于减轻水土流失和干旱威胁,使农业生产由被动防旱转变为主动抗旱,增强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5]。将集雨补灌与农作物种植管理、节水措施布设相结合,可有效化解降水与作物需水在时间上的供需错位矛盾,保障作物在整个生长时段都处在相对良好的供水环境中,提高在有限降水条件下的粮食生产保证率,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恢复和改善自然生态与稳定农业生产的有效统一。1 研究区概况甘肃中部地

    中国水土保持 2011年12期2011-07-26

  • 垄覆膜集雨种植对二年龄苜蓿草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究表明,实施垄沟集雨种植,能够使垄上降水流入沟中,产生水分叠加[7],同时田间沟垄可以减小风速,抑制蒸发,提高入渗深度[8],从而达到蓄积雨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墒情、延长水分有效期和对天然降水资源实现空间调控,满足作物对水分的生长需求[9-11]。在我国垄覆膜集雨种植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土壤蓄水供水[12,13]、农田水热环境[14,15]、水肥效应[16]以及集雨效率[17]等方面,并最终落脚于作物产量,

    草业学报 2011年5期2011-06-08

  • 雨水集流灌溉在农业示范区的应用
    古人对雨养农业和集雨农业已有朴素的认识[1]。现在,我国雨水集蓄主要应用在生活及农业灌溉两个方面,尤其是近20年来,雨水集蓄技术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甘肃省实施的“121”雨水集流工程、内蒙古的“112”集雨节灌工程、陕西的“甘露工程”、宁夏的“窖水蓄流工程”等雨水集蓄工程等。据国际先进节水农业技术资料,降水(折合灌水量0.67 m3/667m2)生产潜力可达2~25 kg/mm谷物或更多。在我国北方,年降雨量为250~550mm的半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9期2011-03-10

  • 用图解法确定小水库的灌溉库容
    深,m m;F为集雨面积;β为水库系数;m为灌溉定额,m3/666.7 h m2。以上公式计算简单,但精度较差,而用水平衡法计算精度高,但工作量大,在实践中发现,以灌溉为主的水库,在自然地理、水文气象条件、耕作制度相似的地区,降雨量和集雨面积决定了水库的来水过程,灌溉面积决定了水库的用水过程,在确定了某个灌溉保证率时水库的设计代表率后,如果集雨面积不变,则水库的灌溉库容与灌溉面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若选1 k m2集雨面积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建立起灌溉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0年2期201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