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

  • 赫哲族民间音乐文化变迁与传承研究
    方式和悲欢情感;伊玛堪是赫哲族的说唱音乐;哈康布力是该民族传统歌舞的统称;无论哪种音乐类型,都有其代表性和独特性。赫哲族民间音乐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其传承与发展应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赫哲族民间音乐,要追溯其来源,研究其分类、特点及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一、赫哲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特征(一)嫁令阔赫哲族民间音乐中的嫁令阔与汉族民歌中的“山歌”或者“小调”的演唱形式有所不同,其包括除“依玛堪”“哈康布力”“萨满歌曲”外的所有民歌。嫁令阔一般是五声音阶,

    戏剧之家 2023年14期2023-09-05

  • 跨文化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译介探究—以伊玛堪说唱为例
    ”战略指导下,以伊玛堪说唱为例,研究其发展现状、外宣译介及相关策略,以帮助从事外宣领域的工作者更好地应对非遗类外宣项目。我国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政策的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下走出了国门。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我国非遗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契机。以赫哲族伊玛堪为例,2006年,赫哲族伊玛堪说唱经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产业 2023年6期2023-03-21

  • 卢艳华:让民族之音代代相传
    十大代表、赫哲族伊玛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艳华一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赫哲族的文化,让乡亲们能过上更幸福、更舒心的好日子。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世代传承、口耳相授的民间说唱艺术。在从事伊玛堪传承工作十余年的时间中,卢艳华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工作当中,先后完成了多个赫哲族民间神话传说的翻译工作,为民族文化的发扬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赫哲

    新青年 2023年2期2023-03-07

  • 赫哲族说唱艺术多元化发展研究
    陈 思一、伊玛堪:赫哲族的说唱艺术伊玛堪是赫哲族对其民族的传统说唱艺术的总称,也称为“伊玛坎”。刘忠波是一位在赫哲族文化和艺术方面有一定造诣的现代学者,他认为伊玛堪“不但在内容上有很大的篇幅,而且在韵律上也很合拍;长的要说唱好几天,短的也要说上好几天[1]。每一个故事的主干和几句话都要念,不能再加枝头。所以,并非每个人都会说唱。说唱伊玛堪,不用任何乐器,只用一句话,一句一句地唱着。千军万马,男女老少,飞禽走兽,神仙鬼怪,都是由说唱家们有声有色地说唱而成的”

    名家名作 2022年19期2022-12-21

  • 把赫哲人的歌声唱出黑龙江
    重。2006年,伊玛堪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赫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所有的传承都靠口口相传。”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卢艳华,该如何更好地传承赫哲族语言?“只要想学,就没啥是学不会的。”之所以说得如此有底气,是因为卢艳华就是用大概5年时间,从一句不会说成长为伊玛堪说唱艺术市级传承人的,这背后是她的全身心投入。从2013年在饶河县非遗保护中心的伊玛堪传习所上了第一节课,

    民生周刊 2022年23期2022-11-11

  • 赫哲族民间文化“伊玛堪”的价值*
    150086)“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民族史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说唱文学艺术,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记录了赫哲族至关重要的历史,浓缩了一个民族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具有典型的色彩,所以“伊玛堪”也是作为赫哲族研究的珍贵史料。在历史文化、美学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其独特民族精神文化,统一构成我国灿烂民族文化史。一、“伊玛堪”的基本情况和概述(一)相关内容赫哲族“伊玛堪”源自赫哲语中的Imuihan,它原本的含义是阎罗王围绕说唱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一种宗

    大众文艺 2021年24期2022-01-15

  •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演唱探析
    色艺术表现形式“伊玛堪”的表演方法、曲调、曲式结构开始逐渐定型,在传承传统民族艺术风格的同时引入全新的艺术文化元素,做好综合性的归类整合,合理利用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促进了我国本土化说唱艺术文化的广泛传播。新时代的文化研究者必须认识到赫哲族人民的社会生活环境与“伊玛堪”说唱艺术之间的联系,分析“伊玛堪”的基本特点与内在艺术元素架构方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表现形式较为直观、简约,曲式结构复杂、严谨,前后内容之间具备较为紧密的递进关系,能够将观众的注意力

    戏剧之家 2021年14期2021-11-12

  • 赫哲族口传文学“伊玛堪”的文本及文本化
    300457)“伊玛堪”是中国赫哲族的口传文学,故事情节大多围绕众多“莫日根”(赫哲语,“英雄”的意思)展开,反映了古代原始部落的征战史和迁徙史。赫哲族是一个有语言但无文字的民族,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赫哲语现已濒临灭绝。早在20世纪末,“伊玛堪”的主要传承人相继离世,在世传承人能够说唱的“伊玛堪”曲目数量极少,且大多为片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活态“伊玛堪”的留存将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保护这一濒危的口传艺术,必须借助不受时空限制的载体——纸质媒介或新技术的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2021-11-11

  • 赫哲族史诗“伊玛堪”的美学价值 ——评《伊玛堪:从民族史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民族史诗,是流传于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区的一种特殊说唱曲艺形式,向世人展示了赫哲族古老的历史、渔猎、爱情生活以及精神信仰。“伊玛堪”作为赫哲族审美观的集中体现,不仅是特定时代下该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同时是对赫哲族历史的忠实记录,对传承赫哲族的历史文化具有独特价值,被称为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以及“百科全书”。由韩成艳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伊玛堪:从民族史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对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赫哲族的

    社会科学家 2021年4期2021-09-13

  • 伊玛拉:阿联酋英雄》中的文化身份建构
    00089一、《伊玛拉:阿联酋英雄》与文化身份建构《伊玛拉:阿联酋英雄》(下简称《伊玛拉》)是食星工作室制作的五集短片动漫,每集片长为10分钟左右。2016年初,工作室正式宣布《伊玛拉》开始制作;2016年4月3日,其预告片上传至YouTube网站上;2016年5月18日,《伊玛拉》的第一集正片完成上传。此后,《伊玛拉》大致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在官方账号上更新。《伊玛拉》的剧情紧密围绕主人公伊玛拉展开。伊玛拉是阿联酋的神秘女英雄,她依靠自己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协助

    文化产业 2021年12期2021-03-08

  • 伊玛—图尔宾诺遗存发现与研究 ①
    翔内容提要: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因两座大型墓地——塞伊玛墓地及图尔宾诺墓地的发掘而得名,是欧亚草原青铜时代考古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该遗存因发达的金属铸造工艺及辨识度极高的金属兵器、工具闻名,近一个世纪以来,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于此。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史是俄罗斯考古学发展史的一个微缩,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可以大致勾勒出俄罗斯考古学的发展脉络。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因两座大型墓地——塞伊玛墓地及图尔宾诺墓地的发掘而得名,是欧亚草原青铜

    西域研究 2021年1期2021-03-02

  • 关于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的几点思考 ——从《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谈起①
    亚草原考古中,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Seima-Turbino)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的出版为进一步研究这类遗存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从该书出发,对“跨文化现象”还是“考古学文化”、新疆地区是否存在典型的“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与安德罗诺沃文化区的关系、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与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等四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在这个学术讨论中添砖加瓦。在欧亚草原考古中,塞伊玛—图尔宾诺遗存(Sei

    西域研究 2021年1期2021-03-02

  • 赫哲族“伊玛堪”和阿伊努族“优卡拉”的比较研究
    形式。赫哲族的“伊玛堪”和阿伊努族的“优卡拉”,是分属两个民族的叙事诗,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存在诸多异同。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从文学角度解读东北亚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情况,有助于我们认识东北亚地区土著居民的历史境遇及其文化关系。目前,国内对伊玛堪和优卡拉的比较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较少。黄任远和傅明静对伊玛堪和优卡拉从含义、类型、形式和结构四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伊玛堪和优卡拉之间存在众多相似之处,两者的可比性毋庸置疑。[2]但其研究视角建立在两种艺术形式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1-17

  • 赫哲族史诗伊玛堪的母题意蕴
    口头讲唱文学——伊玛堪,堪称“渔猎时代人民口头文学罕有的标本”[1]6,其人物立体、情节饱满、内容丰富、叙述特征鲜明,而且,它不只是“北方的大鼓”或“南方的苏滩”那样的通俗说唱文学,可以说“是赫哲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1]175,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史诗。民间艺人每次讲唱伊玛堪,都会根据现实情境和听众状态对作品进行丰富或者删减,但无论什么样的改编都不会影响情节的推进和故事的完整,伊玛堪作品的情节内容和叙述风格都有可以掌握的规律,而作品中蕴含的母题是其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1年5期2021-01-11

  • 从民族史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的代表性建构历程
    韩成艳引 言伊玛堪是赫哲族最重要的口承文学,以讲述和唱诵相结合的方式叙述赫哲人的英雄传说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内容。①通常认为最早大量搜集、记录这类作品的人是凌纯声。在1934年出版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他将这些作品统称为“赫哲故事”,一共记录了19篇,其中14篇是英雄故事,其他归入宗族故事、狐仙故事和普通故事。(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46页。)在1950年代初的民族调查中发现了被当地人称为伊玛堪的这种体裁,并

    民间文化论坛 2020年3期2020-12-01

  •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馆藏塞伊玛 ——图尔宾诺式铜矛简介及相关研究
    □ 古慧莹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部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因1912年发现于苏联塞伊玛火车站旁的墓地及1891年发现的图尔宾诺墓地而得名[1]。该文化发源于阿尔泰山地区,横跨欧亚草原,东起南西伯利亚,经乌拉尔山,西至乌兰克草原,南界大致在中国西北。迄今为止,发现的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铜器数量并不多,除塞伊玛、图尔宾诺、列什诺耶、罗斯托夫卡及萨特加墓地外,其余塞伊玛—图尔宾诺铜器均为零星发现,但其分布范围不小于三百万平方公里。塞伊玛—图尔宾

    文物季刊 2020年4期2020-07-30

  • 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生命历程研究 ——以尤文凤为个案
    承人、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她出生在伊玛堪世家,母亲尤翠玉是赫哲族聚居地唯一会制作鱼皮衣的人,也会唱伊玛堪。外祖父尤贵连、舅舅尤金良都是著名的伊玛堪歌手。叔叔尤志贤是伊玛堪翻译家,大姐尤文兰也是省级赫哲族伊玛堪代表性传承人。受家庭环境影响,尤文凤的赫哲语十分流利,擅长伊玛堪“老调”“长调”。尤文凤见证了伊玛堪的繁荣、破坏、复兴,打破了伊玛堪“传男不传女”的传统,且在伊玛堪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成绩斐然。她出生、成长的时间与空间的特殊性、典型性,使她成为本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2期2020-03-02

  • 从“伊玛堪”说唱特征中探索传承与发展新途径*
    4007)一、“伊玛堪”的采集与整理世代聚居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的赫哲族以其惊人的想象、丰富的民间口语、生动的比喻共同创作出记载着赫哲族的民族历史、民族英雄、民族精神,以及赫哲族悠久的渔猎生产生活的发展历程的民族史诗——伊玛堪。在捕鱼的场所、在狩猎的宿营地、在欢乐喜庆节日里,伊玛堪成为赫哲人精神的依托和消遣时光的主要方式;对于只有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的赫哲族来说,伊玛堪更是研究赫哲族历史与神话、早期社会制度与风俗习惯、原始宗教与萨满教信仰、渔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2-11

  • 赫哲族口头文学传承问题探究* ——以民族节日“乌日贡”中的传承情况为例
    族的口头文学有“伊玛堪”、“嫁令阔”、“说胡力”和“特伦固”等四种主要样态。在赫哲族的民间文化中,这些口头文学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活态性的方式,为赫哲族的民族历史与生活传统等发挥着重要的寓教于乐的功能。赫哲人“凭借民间口头文学传扬民族历史,歌颂英雄人物,形成民族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完成婚丧嫁娶等各种生活仪式,甚至组织渔猎生产活动,联系亲朋好友,教育后代,开发智力,抒发感情。”[1]17因口头文学内含丰富的民族生产与生活的知识,具体涉及到赫哲族的哲学、历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2-10

  • 唱响幸福生活新船歌
    、图案艺术精美、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参观了赫哲族民俗展,观看了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教学,称赞“伊玛堪说唱很有韵味”。这句赞扬让赫哲人对赫哲文化的传承更有信心了。为了让民族文化迸发新活力,村里扩办了伊玛堪传习所,开办了赫哲手工艺品培训,赫哲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如今的同江已成为全国赫哲文化传承保护最为完备的地区之一,民族传统文化

    奋斗 2019年19期2019-10-25

  • 阿联酋:推出服务中国游客的微信
    长国迪拜旅游局、伊玛尔房地产集团和中国腾讯公司下属微信团队日前在迪拜联合宣布,推出服务中国游客的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据微信团队介绍,由伊玛尔房地产集团管理的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为进一步优化中国游客观光体验,将推出导览小程序“AT THE TOP”,向中國游客全方位展示哈利法塔,并设置微信支付订票、语音导览等功能。此外,游客还可通过哈利法塔制作的“直通天际”微信小游戏,趣味化体验世界第一高楼的魅力。迪拜旅游局负责人伊萨姆·卡齐姆表示,迪拜希望持续加强其对

    东西南北 2019年14期2019-09-09

  • 浅析赫哲族伊玛堪的艺术特征
    、抚远县爪吉村。伊玛堪是赫哲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赫哲族心中神秘而古老的英雄叙事诗,是反映原始渔猎生活和古风民俗的百科全书,是黑龙江流域古老文明的重要篇章,是屹立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的一座丰碑。伊玛堪不是随便说唱的,从艺术的视角总结起来,它在说唱传播、艺术性、伴奏乐器、说唱形式、说唱时间、说唱情景模式方面,具有六大艺术特征。一、历史背景赫哲族所处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以及以渔猎为主的生产方式,使他们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食生鱼、穿鱼皮、乘画皮船、踏滑雪板

    黑龙江史志 2019年6期2019-08-23

  • 赫哲族民间文化“伊玛堪”的历史价值研究
    2627)一、“伊玛堪”的相关概述(一)赫哲族“伊玛堪”的内涵和保护现状“伊玛堪”源于赫哲语中的Imuihan,本意是阎罗王,它以说唱的艺术形式表达一种宗教崇拜,与阎罗王以及萨满教有着密切的关联,“伊玛堪”被称颂为赫哲族的民族史诗,是赫哲族人们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用祖祖辈辈的智慧和汗水创作出来的独特的民族文化,是赫哲族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赫哲族古老的历史人文、渔猎生活、风土人情等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重要的文学和艺术审美价值,除此之外,在历史学、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3期2019-03-17

  • 从选择性心理角度探讨民族文学的传播机制 ——以赫哲族“伊玛堪”为例
    中南民族大学“伊玛堪”是以赫哲语为载体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其在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人文习俗的同时也浓缩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与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作为小众文化的特色民族文化遭受了来自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尽管民族融合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但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迫在眉睫的课题。同时,泛娱乐化功利化,以及过度消费少数民族文化导致其传承内容空洞;形式化同质化撕裂了民族文化的传承链;本地区保护传承发扬自身文化观念落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4期2018-03-27

  • 构建主义视角下赫哲族“伊玛堪”英译研究
    一、赫哲族史诗“伊玛堪”及其英译本介绍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有语言而无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口头传统。“伊玛堪”(Yimakan)是赫哲族流传最广、最具特色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包含很多篇不同内容的史诗,但故事情节大多围绕众多的莫日根(赫哲族语“英雄”)主人公展开,反映了古代原始部落的征战史和迁徙史,是一部赫哲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口头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随着“伊玛堪”的说唱传承人

    中国轻工教育 2018年1期2018-02-09

  • 纸本书籍的设计理念研究 ——以伊玛•布及其设计作品为例
    理念研究 ——以伊玛•布及其设计作品为例徐静琪(南京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数字革命推动了书籍传播的变化:与过去不同,信息不再受到环境因素的局限,电子书取代了纸本书籍成为了传播信息的新媒介,但这种发展也塑造了一个新的机会:使纸本书籍的设计变得比过去更重要。本文考察荷兰书籍设计师伊玛·布的书籍设计宣言及创作理念,在其书籍设计作品中,一种额外的“价值”,正是纸本书籍带给读者的独特之处。伊玛·布以其独特的设计思考和形式表现在书籍设计领域卓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7年2期2017-06-05

  • 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吴宝臣口述史
    0018)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吴宝臣口述史丁媛(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哈尔滨 150018)伊玛堪于2011年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宝臣是伊玛堪的重要传承人之一。申请筹建伊玛堪艺术团、参与创作演出《日出一族》、在传习所教授伊玛堪是他传承与保护伊玛堪的重要生命事件。如今,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虽初见成效,但经费紧张、收入微薄、后继乏力依旧使这一工作任重道远。伊玛堪 吴宝臣 口述史 传承采访时间:2014年5月采访地点: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吴

    兰台世界 2017年10期2017-03-12

  •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民族大学)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吴峒竺(辽宁大连民族大学)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来源及其价值1.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来源赫哲族世代生活在黑龙江及乌苏里江沿岸,是我国唯一的以渔猎为主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赫哲语,属“满通古斯语族”。伊玛堪这一名词的发音与赫哲语中“鱼”的发音“伊玛哈”相近,同时伊玛堪这一名词的发音又和赫哲语中“捕鱼”的发音“伊玛卡乞”又非常接近,“卡乞”连读成“堪”。所以伊玛堪可以等同于“伊玛卡乞”。在赫哲人生活的地区,人们管唱伊

    民族音乐 2017年4期2017-02-13

  • 给垃圾开个账户
    姚秦川伊玛斯是印尼茉莉花基金会的负责人。2011年的一天,她发现自己的社区遍地都是垃圾,头脑灵活的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通过当地政府联系到印尼一些大的石油及电力公司,由他们出资,在全国范围内创办社区垃圾银行。届时,居民只要拿着收集好的垃圾送到社区垃圾银行,并在那里开个账户,几天后,便会收到钞票。不过,垃圾银行在社区成立之初,很多居民并不支持。一方面,收集垃圾实在不方便;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城市的环境问题是政府的责任。伊玛斯明白,想要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并非一日之

    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 2017年1期2017-01-21

  • 给垃圾开个账户
    姚秦川伊玛斯是印尼茉莉花基金会的负责人。2011年的一天,她发现自己的社区遍地都是垃圾,头脑灵活的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通过当地政府联系到印尼一些大的石油及电力公司,由他们出资,在全国范围内创办社区垃圾银行。届时,居民只要拿着收集好的垃圾送到社区垃圾银行,并在那里开个账户,几天后,便会收到钞票。不过,垃圾银行在社区成立之初,很多居民并不支持,一方面收集垃圾实在不方便;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城市的环境问题是政府的责任。经过近半年多的奔波,伊玛斯成功地说服了40家社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29期2016-11-10

  • 巴西有个双胞胎小镇/英国“睡美人”一觉59天
    于“睡美人症”,伊玛尔·杜普雷可能突然陷入长时间睡眠状态,行为举止也会变成小孩子,而且还会暴饮暴食。发病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发病期间的状态导致伊玛尔不得不依靠母亲和姐姐24小时贴身照顾。“睡美人症”在全世界都罕见至极,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彻底的治愈方案。伊玛尔甚至说她宁愿患上的是脑肿瘤,因为至少医生知道该怎么办。不过,天性乐观坚强的伊玛尔并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她说她不想被病魔打败,尽管她自己对未来也不确定,但是她会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她还通过自身的努力获

    中老年健康 2016年3期2016-03-26

  • 做与众不同的书——书籍设计师伊玛·布姆专访
    书——书籍设计师伊玛·布姆专访文/乔治伊玛·布姆2010年为巴特勒一家(Butlers)设计的图书《詹姆斯、詹妮弗、乔治娜》(James Jennifer Georgina)很多人将伊玛·布姆形容为书籍的拓荒者,她设计的300多部书里,充满了各种鲜见的形式、材料、色彩,创新的画面和文字处理赋予了书籍新的呈现方式,给读者视觉和触觉的双重阅读体验。伊玛·布姆设计的图书《詹姆斯、詹妮弗、乔治娜》,以上千张明信片为线索勾勒出这个家庭横跨10年的故事。全书以鲜黄色为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3期2016-03-24

  •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历史溯源——以传承人尤文兰口述史为例
    发展智库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艺术的历史溯源 ——以传承人尤文兰口述史为例侯儒(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哈尔滨 150018)“伊玛堪”是赫哲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充分记载了赫哲族的历史和信仰。随着赫哲族语言的逐渐退化与消失,以及“伊玛堪”歌手的相继辞世,赫哲族“伊玛堪”正濒临失传的危险境地。整理“伊玛堪”传承人鲜活的口述史,让读者真实地了解赫哲族民间艺术,已经成为抢救“伊玛堪”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将“伊玛堪”说唱艺术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兰作为主要

    知与行 2016年9期2016-02-14

  • 伊玛堪说唱”的没落缘由及未来新生
    100024)“伊玛堪说唱”的没落缘由及未来新生孟伟(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024)“伊玛堪说唱”被誉为“赫哲族活的历史教材”、“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是一项可与我国三大民族史诗相媲美的艺术,是我国第七个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然而这一切都鲜为人知。文章将简单介绍“伊玛堪说唱”及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历程,分析其没落缘由并寻找发展新生。伊玛堪说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年发展计划当代著名文艺工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4期2015-10-28

  • 赫哲族民族说唱文学(伊玛堪)及其保护与传承机制
    现形式的文学。“伊玛堪”是赫哲族独有的一种口耳相授、世代传承的古老口头文学样式。这种叙事性说唱文学形式的产生,有其深刻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因素,并在历史学、民族学、哲学、宗教学、美学、语言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中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民族说唱文学(伊玛堪)的概说在赫哲族口头文学中,“伊玛堪”是一种内容最为丰富复杂、形式最富有民族特色、深为民族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因而在人民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叙事传统。这是一种有说有唱、说唱结合、篇幅长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2期2015-08-15

  • 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探讨
    滨150018)伊玛堪是赫哲族文化遗产的百科全书,被世人誉为赫哲族的“英雄史诗”。它不仅充分记载了世代居住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渔猎生活,还全面展现了赫哲族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为历史学、民族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语言学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加剧,伊玛堪所依托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随之发生改变,伊玛堪面临传承危机,因此急需采取特别措施加以保护。在伊玛堪传承保护过程中,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是保护人。因为伊玛堪是靠口耳相传、世代沿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5年4期2015-03-26

  • 当代伊玛堪传承现状分析
    007)赫哲族“伊玛堪”与达斡尔族“乌钦”、鄂伦春族“摩苏昆”被并称为“三小民族英雄史诗”,是承载赫哲族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集体记忆的活化石。因为赫哲族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其历史、文化只能通过代代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留存,而作为一门流传久远的说唱艺术,伊玛堪担负的正是这样一种重要使命。但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冲击下,伊玛堪的生存境遇令人担忧。一、伊玛堪传承面临困境在过去,伊玛堪与赫哲人的生产生活可谓不可分割。这个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在打鱼、捕猎之后、在传统节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5年4期2015-03-26

  • 黑龙江省三少民族说唱音乐的比较研究及传承策略 ——以达斡尔族的乌钦、鄂伦春族的摩苏昆、赫哲族的伊玛堪为例
    摩苏昆、赫哲族的伊玛堪为例王 晔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心” 161006)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是黑龙江省内世居的少数民族,同为游牧渔猎民族,都信仰着萨满教,它们只有语言而没有独立的文字,却创造并发展了本民族丰富的民间艺术。其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乌钦,摩苏昆,伊玛堪三种曲艺音乐形式,传承着三少民族的历史文化,记载着三少民族的艺术形象,始终深受广大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比较研究及传承三少民族的音乐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

    大众文艺 2015年5期2015-01-27

  • 阿联酋最大IPO发行
    14日报道,迪拜伊玛尔商场集团当天发行股票,计划募集15.8亿美元资金。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阿联酋最大一次首次公开募股(IPO)。该集团拥有被誉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的迪拜购物中心。伊玛尔商场集团的母公司——伊玛尔房地产公司是迪拜最大上市公司,包括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在内的诸多标志性房地产项目背后都有其身影。法新社评论称,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益于贸易、交通和旅游产业,迪拜经济正逐步从衰退中实现强劲复苏。▲ (王晓雄)

    环球时报 2014-09-152014-09-15

  •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传承、保护的历史与成就
    斯154007)伊玛堪是赫哲族的独特说唱艺术,在传承赫哲族语言、历史、信仰、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是赫哲族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和活态史诗,具有重要的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语言学、民间文学等多学科的学术研究价值。因此,在近一个世纪里不仅有赫哲族传承人胸怀民族重任,代代口耳相传伊玛堪;更吸引无数专家、学者为传承、保护伊玛堪笔耕不辍,著述刊文。回顾赫哲族伊玛堪的传承史,肯定在其传承过程中取得的成就,正确对待在其传承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8-15

  •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以伊玛堪传承为中心
    要表现形式之一的伊玛堪,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艰辛传承之路。从1930年民族学家凌纯声撰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最早用文字记录伊玛堪开始,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就突破了口耳相传的原始、单一模式,开启了传承、保护的新时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对于伊玛堪的保护与挖掘已在文本记录与整理、作品结集与出版、传承人队伍的建设、文化团体的设置与参演、学术研究的展开以及“申遗”等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然而,目前伊玛堪在其传承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困难与问题,正确面对并解决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4年2期2014-04-05

  • 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民族学方法——以赫哲族史诗《伊玛堪》英译为例
    独特的史诗——《伊玛堪》。《伊玛堪》反映了古代原始部落的征战史和迁徙史,是一部赫哲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和口头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06年被列录“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录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上个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我国一大批优秀民间文学学者深入黑龙江省赫哲族居住区,对赫哲族“伊玛堪”艺人赫哲族语的演唱进行采录,整理了41部“伊玛堪”汉语文本。“当时采录和汉语翻译同步进行,采用分节、分段逐句意译,依照‘忠实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2-10

  • 赫哲族的文化瑰宝 古老的英雄史诗——赫哲族伊玛堪列入联合国机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述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取得成功,填补了我省没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对扩大黑龙江省文化的国际影响和知名度,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缔约国大会于2003年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纳入国际准则,以便更好地保护该遗产。根据《公约》第16条和第17条的规定,设立了两个名

    黑龙江史志 2012年4期2012-08-15

  • 伊玛堪的采录、研究和保护
    滨150018)伊玛堪的采录、研究和保护黄任远a,刁乃莉b(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a.文学所;b.文献信息中心,哈尔滨150018)赫哲族是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但创造了鱼皮文化、桦皮文化、萨满文化,而且还创造了闻名于世界的英雄叙事诗——伊玛堪。伊玛堪世代口耳传承,有说有唱,以歌颂民族英雄莫日根西征复仇为主题,反映了该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渔猎生活、风俗习惯、民族历史、社会状况,是赫哲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黑龙江流域文明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4期2012-04-11

  •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赫哲族伊玛堪的传承与价值
    态视野下的赫哲族伊玛堪的传承与价值汪立珍(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81)伊玛堪是中国赫哲族独有的口头传统文化代表性杰作。“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蕴含赫哲族精神文化底蕴的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文化的标志,也是赫哲族屹立于世界的身份标识。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赫哲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态环境发生变迁,作为赫哲族传统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伊玛堪”却成为“世界级濒危文化遗产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从世界与国家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4期2012-04-11

  •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的再生和保存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的再生和保存于晓飞(日本大学法学部)应该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80年代,汉语已经逐渐取代赫哲语成为赫哲人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语。即便是伊玛堪的演唱也被汉语所代替并逐渐在赫哲人的生活中消失。赫哲人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积极配合调查小组的工作,他们用赫哲语再现了伊玛堪。但是,当时的采录只局限于对内容的记录和整理,而不是用赫哲语来记录伊玛堪故事。笔者本着伊玛堪的保存必须用本民族的语言忠实地记录这一原则,用赫哲语记录了尤金良在1999年和2000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4期2012-04-11

  • 全球化视野下赫哲族伊玛堪的英语翻译
    球化视野下赫哲族伊玛堪的英语翻译王维波(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辽宁大连116600)2002年10月,中国第一届典籍英译研讨会在河北师范大学召开;2004年5月,中国第二届典籍英译研讨会在苏州大学召开。两次全国范围典籍英译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我国典籍英译及研究的提高和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典籍英译及研究在实践与理论方面步入全国范围内系统的学术研究层面。近几年,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工作。如1995年正式立项的《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工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4期2012-04-11

  • 文化生态学 ——伊玛堪传承保护的新视角
    文化生态学 ——伊玛堪传承保护的新视角丛 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18)“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民间口头说唱艺术,是以赫哲语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人文习俗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它浓缩了赫哲族的历史精神与文化精华,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2011年11月23日,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伊玛堪的传承与保护已经进入国际视野,保护好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4期2012-04-11

  • 赫哲族伊玛堪音乐的保护与发展
    0030)赫哲族伊玛堪音乐的保护与发展李思囡 吕秀霞(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伊玛堪音乐是赫哲族千百年来世代口耳相传的文化艺术至宝,也是赫哲族历史的一部活书,涉及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宗教、民俗在内等许多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赫哲族伊玛堪传统音乐在社会的变迁中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因此,对伊玛堪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为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赫哲族;伊玛堪;保护与发展赫哲族是黑龙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3期2011-03-31

  • 对不起,好朋友
    ”索鲁问她。“拉伊玛。”她小声说,样子像是受到了惊吓。“你在哪个学校上学?”拉伊玛摇摇头。“为什么不上学呢?”拉伊玛只是睁大双眼看着他。这时,丽达阿姨说话了:“她和你不一样。她还要在家做家务活呢。”“做家务活?可是她还小呀。”索鲁想让拉伊玛到他的房间去。他想给她看他的玩具和连环画。但是拉伊玛一动不动。索鲁只好把那些好玩的东西搬到拉伊玛的面前。她没有碰这些东西,一直看着他玩。丽达阿姨要离开时,索鲁说:“阿姨,明天还把拉伊玛带来吧。”丽达阿姨只是笑了笑,然后带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2007年3期200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