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癌

  • 喉癌、下咽癌同时性多原发癌1例
    221004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及异时性多原发癌。近年来,头颈肿瘤患者多重癌发生有所增加,这与检查方法的进步、原发头颈肿瘤早期发现、治疗方法改进而使治愈率和生存率增加以及人均寿命延长有关[1]。多原发癌是肿瘤发生上较为特殊的现象,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明显影响,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注意。目前,关于喉癌并发下咽癌的同时性多原发癌病例报道极少,近期诊治1例喉癌合并下咽癌多原发癌患者,现报道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32期2023-12-11

  • 腹腔镜辅助下切除消化道同时性双原发癌11 例*
    ,使得消化道多原发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2]。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MPMT)的定义[3]:同一患者在同时或相继诊断有两个及以上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不包括既往癌症的复发或转移,其中,双原发癌是最常见的多原发恶性肿瘤类型。如果在诊断出第一种肿瘤后6 个月诊断出第二种肿瘤,则称为异时性双原发癌;如果在首次诊断后6 个月内诊断第二种肿瘤,称为同时性双原发癌。同时性双原发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异时性双原发癌

    中国肿瘤临床 2023年19期2023-12-05

  • 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中TGF-β1和p53的间质表达及临床意义
    和p53在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间质中的相关性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间质中TGF-β1和p53的表达及预后价值,以提高临床与病理医师的认识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有淋巴结转移的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160例,其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包括患者年龄、肿块直径、组织学分级、转移淋巴结个数、ER、PR、HER-2、Ki-67的表达。患者均为女性,术前均未接受新辅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2年5期2022-08-06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同时性双原发癌1例
    00020)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MPC)是指同一患者患两个及以上、无相关性的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多参考1932年Warren等[1]的论述,国内的发生率约为0.46%~4.1%[2]。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免疫监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免疫逃逸是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之一[3],而多原发癌更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免疫逃逸关系密切[4]。双原发癌是最常见的多原发癌[5],其中间隔时间少于6个月的称为同时性双原发癌(synchronous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2期2022-06-29

  • 女性生殖系统双原发癌的研究进展
    起源的部位称为原发癌原发癌是相对于转移癌而言的,双原发癌指的是两个部位出现了原发癌。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双原发癌的发生概率在1%~2%,有些甚至是组织学类型完全不同的两种相对独立肿瘤,这种现象是女性生殖系统独有的。虽然目前二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为阐明女性生殖系统双原发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条件,但是其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本文就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双原发癌作一综述。1 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双原发癌中,子宫内膜和卵巢是原发癌共存的常见部位[1]。子宫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12-02

  • 口腔颌面部多原发癌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为通讯作者)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是指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无关的原发癌,可发生在同一器官或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也可发生于不同器官或不同系统[1],又称为多原发恶性肿瘤、重复癌等。根据各原发肿瘤诊断时间上的差异,同时诊断或间隔时间≤6个月者称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C),诊断间隔时间>6个月者称为异时性多原发癌(MC)[2],但也有学者认为诊断间隔时间>2个月者[3]称为异时性多原发癌。国内发病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12-01

  • 胃、直肠同时性双原发癌一例
    性肿瘤(也称多原发癌)指同一患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多原发癌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因素(多有家族史,如抑癌基因p53突变)、免疫水平降低(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均明显降低)、医源性因素(放射治疗和化疗导致第二原发癌发生)、个体易感性、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口服药物)及环境等有关[1-3]。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原发癌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内多原发癌的检出率为0.52%~3.66%,国外多原发癌的检出

    上海医学 2021年10期2021-11-01

  • 首发为食管鳞癌的多原发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10000)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cies,MPMs)是指同一个体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者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自1889年 Billroth 首次对1例外耳上皮癌切除术后发生胃癌的病例进行了报道以来,多原发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Warren和Gates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1259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后,首次提出了关于多原发癌的临床诊断标准[2]。近年,多原发癌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10-22

  • 伴结直肠癌的MP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MSI状态分析
    30034)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MPC)是指同一个体的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国外报道多原发癌的发病率为2.7%~10.6%,国内文献多原发性癌的总体发病率在2.4%~17%之间[2]。目前的研究[3]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第二次癌的几率高于正常人的6倍,甚至12倍,其中消化道系统的MPC最为多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0-13

  • 同时性多原发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oth提出,多原发癌是指人体同一系统不同部位或不同系统的器官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1]。多原发癌在肿瘤发生学上是一种少见现象,但随着肿瘤诊断和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从而也使得多原发癌的发病率上升。多原发癌的发病率报道不一,日本的发生率为8.1%[2],美国的发病率为16.0%[3],国内发病率为0.4%~2.4%[4],发病年龄集中在50~60岁[5]。由于多原发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病机制复杂,导致其误诊及漏诊率高,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2期2021-07-06

  • 乳腺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中ALDH1A1和TGF-β1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大多集中于乳腺原发癌,然而由于肿瘤基因的变异和肿瘤进展,乳腺转移癌中ALDH1和TGF-β1的表达与原发癌相比,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拟探讨ALDH1A1和TGF-β1在乳腺原发癌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判断预后的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病理科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例,纳入随访资料完备的197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术前均未接受新辅助治疗,入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3-23

  • 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分析
    现两个或以上的原发癌称为多原发癌。多原发癌常见于消化、泌尿系统器官[1]。因此结直肠癌又可同时合并泌尿系统多原发癌。不论是LACRC 累及泌尿系统器官,还是结直肠癌合并泌尿系统的多原发癌,消化及泌尿系统的症状会表现出来。有时常常出现以一种症状为主,另一种症状不明显的情况。泌尿科医师及肛肠科医师如何在术前评估中共同协作及正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可避免手术中被动乃至漏诊。本文通过统计上述两种情况的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愈后过程,以提高相关临床认识。1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11-20

  • 肿瘤间质比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淋巴结转移乳腺癌预后的影响
    目前,有关乳腺原发癌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癌的TSR比较,国内外鲜见报道。本文着重探讨淋巴结阳性的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中TSR和TIL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的认识水平。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为淋巴结阳性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肿块直径、阳性淋巴结数目、组织学分级,纳入对象在术前均未接受新辅助治疗,合计260例。术后随访截至2018年4月或患者死亡,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3期2020-04-20

  • 50例胃结直肠双原发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史文 王海江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又称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多重癌,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改进、医疗技术的提升以及生存时间的延长,MPC 的患者逐渐增多[1-2],其中以双原发癌(double primary cancers,DPC)最为常见,根据两处癌灶出现时间是否≥6 个月分为同时性双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与异时性双原发

    中国肿瘤临床 2019年16期2019-11-12

  • 肺癌、淋巴瘤组成的多原发癌24例临床分析
    [1]提出了多原发癌的概念,即同一例患者体内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首先发现的肿瘤为第一原发癌,同时性原发癌指第二原发癌与第一原发癌同时发生或相继在6个月内出现;异时性原发癌指第二原发癌在第一原发癌发生6个月后出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均不断提高,肿瘤患者的预后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近年来,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约有16%的新发肿瘤为第二原发癌,甚至第三原发癌[2]。关于肺癌和淋巴瘤组成的

    癌症进展 2019年19期2019-03-14

  • 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原发癌的临床分析
    遍上升,发生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 MPC)的概率随之增加。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肿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其中乳头状癌为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85%~90%[2],预后好。10年生存率90%以上[3-4]。但目前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原发癌的临床分析比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以期早发现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原发癌和提高该类患者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1-18

  • 前列腺癌患者第二原发癌的研究进展
    列腺癌合并第二原发癌则指第一原发癌为前列腺癌,第二原发癌为其他的癌的多原发癌。关于前列腺癌患者第二原发癌的发病率是否高于一般人群,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根据美国[2]一项对441 504例前列腺癌患者监测研究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总体第二原发癌的风险明显降低了40%。然而,意大利[3]对4 52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研究却没有观察到前列腺癌后第二原发癌的下降趋势。此外,来自瑞士[4]和德国[5]的报告分别包括20 559例和59 259例前列腺癌患者,显示前列腺癌

    肿瘤防治研究 2019年6期2019-01-06

  • 甲状腺及乳腺多原发癌临床及超声特征
    甲状腺及乳腺多原发癌也随之增高。多原发癌是指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先后或同时发生≥2种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其主要发生在同一系统器官或成对器官[1-3]。为此, 本研究将本院诊治的乳腺及甲状腺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超声和临床特征, 为乳腺及甲状腺多原发癌的诊断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诊治且符合诊断标准的38例乳腺及甲状腺多原发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皆为女性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9期2018-07-25

  • 31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乳腺癌根据第二原发癌发生的时间被分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是双侧乳腺癌发病的时间间隔≤12个月,异时性双侧乳腺癌被定义为双侧乳腺癌发病的时间间隔﹥12个月。1.3 数据收集采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如年龄、肿瘤大小(T)、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激素受体状态、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发病的时间间隔、化疗及内分泌治疗情况及肿瘤初诊方式等。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

    癌症进展 2018年4期2018-05-16

  • 62例食管癌伴贲门癌患者的生存分析
    15031)多原发癌是指同时或相继的同一患者的不同器官中发生的恶性肿瘤。最早是在1889年被Billroth所报道,此后医学界学者们陆续有所报道。1932年,Warren等提出了多原发癌的诊断标准[1],1961年Meortel又根据多原发癌的各个肿瘤诊断间隔是否大于6个月,将其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与异时性多原发癌[2],从而成为国际上多原发癌诊断与分类的标准之一。由于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寿命的提高,而且在近几十年来对于肿瘤的治疗和诊断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使得多

    医药前沿 2018年7期2018-03-13

  • 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陈 曦,诸一鸣,张 平,朱 滔(浙江省肿瘤医院妇瘤科,浙江 杭州 310000)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浙江省肿瘤医院1998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78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年龄、BMI指数、CA125、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病理分级和肿瘤分期、随访资料等,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和卵巢双原发癌中,CA125正常者25例(32.05%),CA125升高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6期2017-08-07

  • 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的临床分析
    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的临床分析吉文仲 陈建中*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郑州 450014目的 探讨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0-05—2016-05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患者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例乳腺-甲状腺多原发癌均为女性。(2) 同时癌9例,异时癌15例。乳腺癌首发12例,甲状腺癌首发3例。(3)两原发癌发生间隔时间在3a内的18例,占75%。(4)乳腺多原发癌与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3期2017-06-06

  • 胃癌合并腹部恶性孤立性纤维瘤1例
    30021)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又称重复癌,指在同一个体内同时或者先后发生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可在同一器官或同一系统的不同部位发生,也可在不同器官或不同系统发生。多原发癌临床较少见,本文就我院诊治的1例胃癌合并腹部恶性孤立性纤维瘤进行报道。1 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因上腹部不适半年入院。既往:患者自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减低,进食减少,伴反酸、嗳气,偶有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口服抑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2期2017-03-04

  • 原发癌40例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临床评价
    王轶霖多原发癌40例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临床评价王轶霖目的 评价多原发癌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会诊的多原发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评定患者MDT决策执行情况、最终达到MDT预期情况。结果 40例患者随访结果显示,27例完全执行MDT决策,其中26例达到MDT预期;6例部分执行MDT决策,其中4例达到MDT预期;7例完全不执行MDT决策,其中2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1期2017-01-20

  • 123例多原发癌的临床分析
    0)123例多原发癌的临床分析张正伟 张盛 曾贵林 曾守群(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 成都 611130)目的:分析多原发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 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66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123例多原发癌病例,分析多原发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14669例肿瘤患者发现多原发癌123例,多原发癌在肿瘤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84%。123例多原发癌的第一肿瘤以乳腺(25例),大肠(20例),胃(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6年4期2017-01-19

  • 原发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索
    庆·新进展·多原发癌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探索孙俊杰,李双庆*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科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有关多原发癌的文献报道日渐增多。本文通过查阅近5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发病率、肿瘤分布、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针对其可能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认为多原发癌患者预后较单发肿瘤好,并具有潜在长期生存的可能,因此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案,尽可能予以切除,并加强对患者的随访。

    中国全科医学 2017年9期2017-01-17

  • 合并肾癌的多原发癌诊断与治疗
    ·合并肾癌的多原发癌诊断与治疗宋 航1, 邱 敏1△, 卢 剑1,田晓军1, 黄 毅1, 马潞林1, 邓绍晖1, 颜 野1, 陆 敏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 泌尿外科; 2. 病理科,北京 100191)肾肿瘤;肿瘤癌,多原发性;诊断;治疗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 MPC)是同一个体在相同或不同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恶性肿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合并肾癌的多原发癌5例,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5期2016-11-23

  • 40例多原发癌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临床分析*
     张杰40例多原发癌姑息治疗多学科会诊临床分析*孙海燕①潘战宇①张新伟②赵路军③肖建宇④史业辉⑤刘方⑥邢文阁⑥张杰①目的:分析多原发癌临床特点,评价肿瘤姑息治疗多学科专家协作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在多原发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姑息治疗MDT会诊40例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基本特征、MDT决策执行情况及其最终达到MDT预期情况。结果:全组参加会诊的

    中国肿瘤临床 2016年15期2016-09-06

  • 消化系统多原发癌1例
    2)消化系统多原发癌1例蔡浩1黄建钊2△刘延3(1.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2)多原发癌; 食管癌; 直肠癌; 肝转移癌现将2015年7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消化系统多原发癌症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男,72岁,因外院行CT检查发现肝占位2 d入院。全身查体未见皮肤巩膜、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左侧锁骨上区扪及大小约4 cm×5 cm肿大淋巴结,融合,质韧,活动度欠佳,边界欠清晰,无波

    贵州医药 2016年6期2016-03-09

  • 34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其与Lynch综合征关系分析
    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其与Lynch综合征关系分析叶天仪①②姚洪文①吴令英①张功逸①张蓉①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预后,并分析与Lynch综合征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4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结直肠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4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1.5(39~76)岁,64.7%(22/34)有肿瘤家族史,子宫内膜样腺癌占79.4%(27/34)。34例中33例双原发癌

    中国肿瘤临床 2015年8期2015-11-23

  • 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癌并上颌窦原发癌1例
    食管胃同时性双原发癌并上颌窦原发癌1例赵倩①②王中堂②张德贤③李宝生②多原发癌 上颌窦癌 胃癌 食管癌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是指同一器官或系统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癌病灶。鼻窦恶性肿瘤中,以原发于上颌窦最多,但并发同时性食管、胃双原发癌者,目前国内少有报道。现将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同时性食管、胃双原发癌并发上颌窦原发恶性肿瘤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72岁。因进食阻挡感20余天,于2013年6月25日就诊于本院。食管镜检查示:食道距门齿27~

    中国肿瘤临床 2015年6期2015-11-23

  • 甲状腺及乳房多原发癌病人甲状腺癌组织WIF-1基因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
    甲状腺及乳房多原发癌病人甲状腺癌组织WIF-1基因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于进堂,刁力,李君平,徐世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阳分院内分泌科,山东 海阳 265100)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房多原发癌病人甲状腺癌组织WIF-1基因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方法 采用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33例甲状腺、乳房多原发癌病人甲状腺癌组织WIF-1基因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30例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和20

    精准医学杂志 2015年2期2015-03-20

  • 同期手术治疗同时性食管、肺原发癌的疗效分析
    同时性食管、肺原发癌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治疗困难[1]。选取2005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同时性食管、肺原发癌患者共50例,同时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选50例同时性食管、肺原发癌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1.26±6.36)岁;发生病变的位置主要包括:食管胸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为6、29、15例;右肺上叶、中叶、下叶分别为13、2、8例;左肺上叶、下叶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4期2015-02-09

  • 同时性多原发肺癌一例
    肺癌一例万莉多原发癌不同于单原发癌的复发和转移,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但在临床实际诊疗中,往往因忽视多原发癌而误诊为单原发癌的转移或复发,最终延误诊治。该文报告了1例79岁老年男性患者,以咳嗽、咳痰起病,CT检查见肺占位伴全身多发转移,左肺穿刺明确为肺小细胞癌,经治疗部分病灶缩小甚至消失,但6个月后患者右肺一病灶增大,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肺鳞癌,予相关治疗有效。该患者半年内先后发生不同部位、2种不同病理类型的肺部恶性肿瘤,符合同时性肺双原发癌诊断标准

    新医学 2015年1期2015-01-03

  • 23例食管多原发癌综合治疗预后分析
    001)食管多原发癌相对少见,但近年来有增长趋势。食管多原发癌是指在食管不同部位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癌,根据Warren等的报道,符合以下三个诊断标准:(1)X线造影有典型的双癌或多癌征象;(2)X线片显示的两个病变间有正常的黏膜,且间距在4 cm以上;(3)其中一段病变位于下咽及贲门者除外。同时或在6个月以内发生的癌称为同期性食管多原发癌,在半年以上发生的癌称为异时性食管多原发癌。既往的大多数食管多原发癌报道以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为主,笔者回顾

    安徽医药 2014年2期2014-12-13

  • 原发癌11例临床资料分析
    加海,蒋宗惠双原发癌是指患者体内一个或两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多个恶性肿瘤同时发生或发生间隔在6个月以内者称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MPC),发生间隔超过6个月者,称为异时性多原发癌(MMPC)[1]。一些发达国家报告的双原发癌明显高于我国,这可能是由于我们在对双原发癌的认识及诊断技术方面有所欠缺所以造成的,我们通常把再发癌当成第一原发癌的转移,因而减少了报道的发生率。目前随着诊断治疗技术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国内临床上对多原发恶

    淮海医药 2014年5期2014-10-15

  • 1例乳腺癌、肺癌二原发癌临床病理分析
    乳腺癌、肺癌二原发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分析及文献复习。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发现左侧乳房1个月于2011年3月12日入院。查体:左乳表面皮肤无红肿,无乳头溢液或溢血,无乳头凹陷,在左乳内上象限内可触及一大小约3cm×3cm×4cm肿块,质中等,活动,稍压痛。左侧腋下可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固定无压痛,活动可,锁骨上及颈部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辅助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0.6×109/L,血红蛋白86g/L。胸部CT示:左肺下叶见团块状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2期2014-09-11

  • 探讨上消化道双原发癌20例的内窥镜检查及临床特点
    探讨上消化道双原发癌20例的内窥镜检查及临床特点王培龙▲黄 磊 师水生 张 谦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内镜科,山西 长治 046011▲通讯作者:王培龙 Email:weijing-0105@sohu.com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双原发癌的内窥镜检查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消化道双原发癌的内窥镜检查及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上消化道双原发癌临床表现主要为咽部异物感、进行性吞咽困难、上腹部隐痛和闷胀不适等症状。结论食管中段、下段、胃窦处是上消化道双原发癌的主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2期2014-02-15

  • 22例大肠同时性双原发癌的诊治体会
    例大肠同时性双原发癌的诊治体会陈 超(辽宁省丹东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目的探讨大肠同时性双原发癌的诊治要点,避免漏诊漏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大肠同时性双原发癌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2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双原发癌,具有各自独特的病理学形态,按NCCN针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指南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大肠癌患者术前做全面细致的纤维结肠镜检查,术中常规检查标本和根据癌的部位、距离等决定切除范围是诊治大肠多原发癌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3期2014-01-27

  • 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探析
    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探析谭转胜(湖南省冷水江市计生局服务站,湖南 娄底 417500)目的 探究分析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患者54例,根据多原发癌患者的两种癌症的间隔,分为A组(同时性)与B组(异时性)各27例,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探究分析,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工作。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积极诊断与治疗措施后,对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0期2013-06-28

  • 1例87岁老年早期多原发癌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科;2血液科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为同一患者体内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多原发癌又称为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多重癌和重复癌等。临床上,多原发癌(MPC)易与转移及复发的恶性肿瘤相混肴,从而引起误诊。恶性肿瘤转移灶和多原发癌虽然都表现为患者体内出现新的癌灶,但前者本质上来源于原发癌,其病理学性质与原发癌完全相同,而后者则是另一类新发癌灶,这种癌灶与原有癌灶的性质完全不同。因此MP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2-19

  • 双重癌2例
    时间间隔,将双原发癌分为:②同时性双原发癌:二者同时确诊或二者确诊的时间间隔不超过6个月;②异时性双原发癌:二者确诊的时间间隔超过6个月。1932年Warren和 Gates[1]提出多原发癌诊断标准:①每个肿瘤均为恶性。②肿瘤发生在不同部位。③每个肿瘤有各自的病理形态。④排除彼此互为转移的可能。本文报告的两例双原发癌,一例为同时性宫颈、乙状结肠双原发癌,经过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后同时行手术治疗,并及时给予术后放化疗治疗,近期复查肿瘤控制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15期2013-01-22

  • 6例双原发癌临床分析
    50003)双原发癌(double primary carcinomas)是指同一个体先后或同时患2种原发性恶性肿瘤,它属于多原发癌的范畴[1]。双原发癌较少见,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该病认识不足,常常忽略该病的发生,造成漏诊,若出现则给手术造成困难,甚至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自2011年0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共收治6例双原发癌,现将其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例双原癌患者中,男5例,女1例,

    河南医学研究 2012年4期2012-09-11

  • 家族性多原发癌3例临床分析
    志鹏 陈方进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被定义为同一患者体内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且不是原发肿瘤的浸润、复发或其远处转移(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临床上在治疗原发癌之后的肿瘤时,往往很难区分是一个新的肿瘤还是复发或者转移,特别是成双的器官如乳房、卵巢,或者有形态学相似的癌如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癌。准确区分这些不但可以评估重复癌的风险还可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本文结合国内

    实用癌症杂志 2012年4期2012-05-03

  • 乳腺异时性双原发癌1例报告
    。2 讨 论双原发癌是指同一个体上同时或先后发生在同一器官或不同器官,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独立的两种原发恶性肿瘤,又称重复癌。Warren等[1]指出,双原发癌应具有以下3个特征:(1)每个肿瘤具有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2)每个肿瘤的部位不相连;(3)必须排除第二癌为先诊癌肿浸润和转移的可能。依据第一癌与第二癌确诊的时间间隔,又可将双原发癌分为:(1)同时性双原发癌:二者同时确诊或二者确诊的时间间隔不超过6个月;(2)异时性双原发癌:二者确诊的时间间隔超过6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3期2012-04-07

  • 首发为乳腺癌的相关多原发癌23例临床分析
    延长,但随之多原发癌发病率日益增高。现就笔者所在医院1995年~2008年收治的23例首发为乳腺癌的相关多原发癌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首发肿瘤为乳腺癌患者23例,首诊年龄23~71岁,中位年龄47岁。继发恶性肿瘤为肺癌7例,占30.43%;乳腺癌4例,占17.39%;甲状腺癌2例,占8.70%;宫颈癌2例,占8.70%;卵巢癌2例,占8.70%;子宫内膜癌2例,占8.70%;白血病1例,占4.35%;右胸壁隆突性皮纤维肉瘤1例,占4.35%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6期2011-08-15

  • 食管及肺双原发癌6例临床分析
    诊治食管、肺双原发癌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2~68岁,平均58岁。按照Martini[1]提出的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性癌肿诊断标准,同时性食管、肺双原发癌2例,异时性食管、肺双原发癌4例。6例均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作为首发症状就诊,1例合并血痰。全部经过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癌,其中胸中段癌3例,胸下段癌3例。2例同时性双原发癌患者,术前胸部X-线和CT检查,合并左肺上叶中心型肺癌

    实用癌症杂志 2011年2期2011-04-13

  • 原发癌37例临床分析
    32400)多原发癌是指同一患者在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或不同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由于临床上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诊治的过程中易被遗漏或误诊为原发癌复发或转移而错过根治治疗的机会。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正确诊断和治疗,本文收集本院自1988~2009年近20年来多原发癌37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7例,其中,女23例,男14例,女性居多,男女之比为 1∶1.64;年龄 26~73 岁,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6期2010-08-15

  • 38例多原发癌诊断及治疗体会
    梁志伟 陈哲多原发癌(MPC)由N isbet Billroth首先提出,是指同一患者体内单个或者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又称为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多重癌、重复癌等,每一肿瘤必须由组织学确认为恶性并排除转移的可能。由于多原发癌在病因学、病理学、诊断学和临床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对其报道日渐增多。我院自2003年1月~2009年1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1187例,多原发癌3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

    当代医学 2010年7期2010-04-04

  •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诊断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价值
    。1.3 第一原发癌的确立 根据发癌的时间及先后顺序,不难确定异时性BPBC的第一原发癌。对于同时性BPBC的病例,根据M arilyn AR[3]的标准确定第一原发癌:①临床或乳腺摄影检查首先怀疑的病灶;②如果触诊阴性的病例,则是乳腺摄影最先怀疑的病灶;③如果首先或最怀疑的乳腺病灶为多中心时,则以分期最高的为准,但是总体上都算作第一原发癌。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t检验比较同时性BPBC第一和第二原发癌病灶的大小,FFDM与外科体格检查的比较使用χ2检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2期2010-02-27

  • 原发癌(六重癌)1例
    病逝。讨论 多原发癌是指同一个体单个或多个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2种以上原发性恶性肿瘤,又称多重癌、重复癌等。两癌间隔时间<6个月称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6 个月称为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 诊 断 标 准 沿 用 1932 年Warren和 Gates制定:即(1)每一肿瘤都是恶性肿瘤;(2)每一肿瘤有各自的病理形态;(3)彼此排除互为转移或复发。多原发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2期2010-02-09

  • 他与三种肿瘤抗争十八年
    、“膀胱癌”三原发癌患者。所谓原发癌。是指原来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逐渐转变为癌细胞,进而形成癌细胞团块,或称“原发性恶性肿瘤”。人们常常认为,若已经得了一种癌症的话,就不可能再患另一种癌症了。其实不然,癌症患者患第二种癌症的概率远高于正常入。人体除了指(趾)甲和毛发外,几乎各部位、所有器官和组织都可以发生原发性癌。由于目前癌症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普遍延长,这就为多原发癌的发生和发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那么,怎样才

    祝您健康 2009年10期2009-10-23

  • 原发癌:肿瘤病人揪心的话题
    癌?1.啥叫多原发癌:在同一个人的身体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如同时发生肺癌和食管癌),医学上称之为多原发癌,或者也可称二重癌、三重癌。国内资料报道,多原发癌约占恶性肿瘤的1%左右,而国外资料显示为4%~6%,个别报道可高达13%。2.多原发癌与年龄、性别之间的关联:一般来讲,多原发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50~70岁为最多,最小者仅13岁,年长者为96岁。男女性别之间发病率没有太多差别。3.多原发癌的好发部位:人体的成对器官,如人的左右

    家庭医学 2009年1期2009-03-09

  • 原发性二重癌31例临床分析
    诊断标准 多原发癌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恶性肿瘤。其标准目前仍沿用Warren和Cates的标准:(1)每个肿瘤必须是恶性;(2)每个肿瘤发生在不同部位,且两者不相连接;(3)每个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4)明确排除其为转移和复发。第二癌在6个月内发生称同时性多原发癌,在6个月后发生为异时性多原发癌[2]。1.2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为本院收治的病例,都经病理证实和随访。其中男16例,女15例,发病年龄41~69岁,平均55.6岁。全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09年2期2009-02-09

  • 祸不单行的多原发癌
    。一、什么叫多原发癌?在同~个人的身体上,先后或同时发现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称为多原发癌。国外资料报道,多原发癌的发生率占癌肿患者总例数的10.7%。实际上多原发癌的发生率比统计报告的数据还要高一些。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医生们对多原发癌的认识不足,容易把一些多原发癌误诊为转移癌。二、多原发癌与性别、年龄有没有关系?一般来讲,男女之间的发生率没有多大区别。女性以乳腺癌、生殖系统(如子宫、卵巢等)癌较多见,男性以上消化道癌较多见。多原发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祝您健康 1999年12期1999-12-28

  • 值得注意的多原发性癌
    生第二、三、四原发癌的机会增多。多原发性癌的发病因素主要有:①遗传因素:文献报告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26.6~30.4%,尤其是母亲患乳腺癌,其女儿中27%发生乳腺癌,且好发多原发性癌。②易感性因素:有人统计,癌症患者患第二原发癌是正常人患癌的11倍,第二原发癌再患第三原发癌的机率是癌症患者患第二原发癌的2.2~10.89倍。由此可见,癌症患者的易感性增加,患者本身免疫功能降低以及所用的化疗等治疗手段对免疫功能有所损伤,亦可能是患多原发癌的重要因素。③医

    祝您健康 1994年1期199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