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舞

  • 浅谈傣族舞蹈孔雀舞蹈创作
    一、对傣族舞蹈孔雀舞的认识(一)傣族孔雀舞的特征第一,傣族孔雀舞的舞蹈特征。传统孔雀舞的表演方式差异在于现在大家见到的当前舞台形象,傣族舞蹈经历时代的转变,促进了我国舞蹈文化的发展,逐步变成了一套特有的舞蹈体系,传统孔雀舞的表演方式限制于男子完成,伴奏乐器使用象脚鼓、锣、擦等打击乐伴奏。在表演时需要佩带和孔雀相像的装饰,一个人戴着女面具,两个人戴着一女一男面具,臂膀戴莲花瓣,效仿孔雀平时习惯和自豪的神气,展示孔雀的崇高,尤为凸显孔雀百鸟之王的高贵身份,寄意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6期2023-12-18

  • 云南傣族孔雀舞的具象传承与意象表达
     戴蕊云南傣族孔雀舞溯源1.时间溯源:诞生与发展孔雀舞用傣族语言称为“戛洛勇”,意为孔雀跳,这种具有表演性质的傣族传统舞蹈在云南省傣族地区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关于孔雀舞的起源向来有着不同的版本,它的起源与傣族地区自然生态、流传的神话故事及傣族人民的宗教信仰是不可分割的。在神话起源的版本中有一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森林中住着一群美丽又能歌善舞的孔雀精灵,当她们翩翩起舞时欢乐幸福的氛围便充满了整个森林。某天,森林里突然来了两个恶魔,他们不仅要占林为王,还要霸占孔雀

    寻根 2023年3期2023-07-24

  •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间舞蹈对跨境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以傣族孔雀舞为例
    舞蹈形式,傣族孔雀舞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绽放出了全新的生命力,以独特的文化力量对增进跨境民族文化认同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孔雀舞的起源与发展(一)孔雀舞的起源在云南境内,孔雀舞主要流行于傣族群众之间。傣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孔雀舞为代表的一批民族民间舞蹈与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在本民族个体中代代相传又有所发展,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表现

    艺术评鉴 2022年20期2022-12-21

  • 从乡土化到剧场化看傣族民间孔雀舞创作发展
    以傣族民间舞之孔雀舞的创作源流为线索,探索民间舞创作者将乡土化傣族民间舞向剧场化民间舞推进的过程,以提取乡土民间舞蹈的元素,规划民间舞蹈的场域空间等因素,结合多方力量推动“依传而作”的当代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民间舞是“产生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的舞蹈”,其特点为自娱性的乡土生活表演,尽管多数即兴成分很大,但其风格特点具有稳定性。中国民间舞体系包含了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舞蹈,每一地区的民间舞背后所承载的是各地区人民经历的历史文化变迁、生活劳动习俗等。但随着社会

    艺术家 2022年1期2022-11-23

  • 从傣族孔雀舞民间表演中而来的课堂元素教学
    )一、关于傣族孔雀舞(一)傣族孔雀舞的历史背景及文献记载公元前一世纪,在汉文史籍当中已经有关于傣族的相关记载。汉朝把傣族先民称作“哀牢”或“掸”;唐以后称傣族先民为“乌蛮”“白蛮”“白衣”等;宋以后称傣族先民为“金齿”“白衣”;元以后称傣族先民为“金齿”“白夷”“百夷”“僰夷”等;清朝则称傣族为“摆衣”;民国称傣族为“泰族”。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摒除了民族压迫的制度,按照傣族人民自己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我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

    戏剧之家 2022年6期2022-11-13

  • 解析傣族孔雀舞的形态流变现象及原因
    都有傣族人民。孔雀舞是傣族人民最喜爱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民间舞之一,傣族的许多节日中都会跳孔雀舞,例如,“泼水节(傣族新年)” “关门节” “开门节” “赶摆”等节日中都会跳,孔雀舞蕴含了傣族独特的文化内涵。传统的傣族民间孔雀舞有“徒手孔雀舞”和“带架孔雀舞”两种表演形式,主要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表现形式。二、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傣族孔雀舞在德宏地区的傣语是叫“嘎洛勇”,在西双版南地区的傣语叫“凡糯永” “洛永”和“糯永”都是“孔雀”的意思,“嘎”和“

    艺术品鉴 2021年23期2021-12-02

  • 浅析传统孔雀舞与杨丽萍孔雀舞之异同
    46)一、传统孔雀舞与杨丽萍孔雀舞之异孔雀舞起源于傣族,广泛分布于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等地区。传统孔雀舞一开始多为男子表演,后来逐渐演变为女性也参与其中。表演者在表演时上肢和下肢以及头部的动作极为丰富,将简单的步伐与动律和上肢灵巧的动作相配合模仿出孔雀的各种姿态,绚丽多彩的舞姿动作和富有艺术性的舞蹈造型通常通过对这些孔雀生活习性的模仿体现出来。杨丽萍孔雀舞是以杨丽萍本人为主体创作出来的个人风格鲜明的孔雀舞,表演时在强调上肢、下

    戏剧之家 2021年17期2021-11-14

  • 从影视作品视角下探究傣族孔雀舞的特点变化与审美价值
    展开对云南傣族孔雀舞特点变化及审美特征的研究。傣族,又可称为泰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故称之为“水的民族”。古代的“百越”族群是傣族的发源地,而傣族则是一个跨五个国家而居的民族,其舞蹈多是在“摆”(节日)时跳的,主要特点为立颈挺身,加之特有的“三道弯”躯体体态及灵活多变的手型。随着时代的发展,傣族独有的孔雀舞的审美价值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在当代,傣族孔雀舞已带有特定时代的审美倾向性。关键词:影视视角  傣族  孔雀舞  风格特点  审

    艺术评鉴 2021年17期2021-10-01

  • 舞蹈教育视角下孔雀舞的发展与传承
    冯琬婷摘要:孔雀舞历史悠久,蕴含着对生命的歌颂、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傣族舞蹈中非常重要的一支,也是我国民间舞蹈中璀璨的瑰宝。孔雀舞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原生态的民间孔雀舞到毛相的《双人孔雀舞》,孔雀舞从傣族民间走向舞台;再到金明的《孔雀舞》和刀美兰的《金色的孔雀》,孔雀舞从舞台走向了世界;之后,杨丽萍通过《雀之灵》对孔雀舞进行了更高层次的创新和艺术回归,大胆地借用现代舞的编创元素,从“形”走向了“意”,成为了一门成熟的舞蹈艺术。笔

    艺术评鉴 2021年14期2021-08-30

  • 《雀之灵》赏析及舞蹈传承之思
    具有代表性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蜡条舞,但最为人们熟知和喜爱的属孔雀舞。孔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在傣族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它象征着吉祥与幸福,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以前很多家庭中都饲养它。最原始的孔雀舞只有在重要的节日时才跳,在节日的欢庆现场,舞者“头戴佛塔型金冠,脸戴慈祥的菩萨面具,表演时,舞者将细竹和绸布做成片片羽翼连在一起,系在腰间,左右两侧各五片做成翅膀,后面三片做尾翼,并用绳子分别系在手臂和手腕上,自由操纵”[1]。道具重达20多公斤,还要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1期2021-04-08

  • 谈谈孔雀舞
    ○李奇钊孔雀舞——傣族舞蹈之一傣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公元1 世纪,汉武帝开发西南后就与内地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来。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不但许多人在家园中饲养孔雀,而且把孔雀视为善良、智慧、美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傣族人最喜爱的舞蹈之一。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几乎月月有节日,年年有歌舞。每逢节日,傣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舞

    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 2020年9期2020-12-04

  • 傣族舞蹈中手型的风格特点
    型;风格特点;孔雀舞;模拟性傣族舞蹈形式多样,但是也有着其共同特性,这些共同特性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民族舞蹈,成为了傣族舞蹈的风格体现。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傣族舞蹈中手型的独特运用,手型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傣族舞蹈的灵动性,其不同的表现方式不仅仅能够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在语言,能够给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精神体验。由此可见,对于傣族舞蹈中的手型展开探讨,是非常具有理论价值的。目前,我国关于傣族舞蹈的研究视角相对宽泛,专门探究手型问题的文献比较少,本

    黄河之声 2020年12期2020-09-23

  • 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跨境耦合效应 ——以中缅边境地区孔雀舞发展为例
    650091)孔雀舞流布于世界上的不少国家和地区,如中国、缅甸、越南及老挝等。孔雀舞,傣语音译为“嘎洛勇”,其中“嘎”是“跳舞”“舞蹈”的意思,“洛勇”即“孔雀”之意。孔雀舞是在模仿孔雀的行为、姿态的基础上,注入艺人的创意,经过加工、改编而来。孔雀舞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及临沧市的傣族聚居区。其中,尤以瑞丽市的孔雀舞最具代表性。孔雀舞于2006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简称非遗) 名录,其申遗地就是瑞丽市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4期2020-02-16

  • “西南边疆与边民社会”专栏导语
    以中缅边境地区孔雀舞发展为例》一文,以中国和缅甸傣族边民所共享的孔雀舞为研究对象,认为傣族孔雀舞在中缅两国境内的传承方式和发展现状存在差异,这与两国不同的文化政策有重要关系。孔雀舞在中国境内的发展为缅甸边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缅甸境内传统的架子孔雀舞也为中国架子孔雀舞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4期2020-02-16

  • 傣族舞蹈中“孔雀形象”的审美特征
    项杨妹摘要:孔雀舞是傣族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孔雀舞作为傣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对傣族舞中“孔雀形象”——这一审美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傣族文化和孔雀舞所蕴含的美学意蕴。关键词:傣族;孔雀舞;审美特征;美学意蕴傣族是我国一个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以傣族舞蹈最为著名。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已经有汉代的史学资料已经出现了关于傣族的文字记载,可见傣族历史的源远流长。目前,傣族人大多聚集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该地区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在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01-07

  • 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摘要:孔雀舞是傣族民间舞中独具特色的表演性舞蹈,其文化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色,体现了傣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本文对傣族孔雀舞的起源、形态特征和发展进行了阐述。希望能让大家了解孔雀舞文化,引起更多人对傣族孔雀舞的关注与喜爱。关键词:傣族;孔雀舞;起源;发展傣族人民喜爱并崇敬孔雀,将孔雀视为幸福、吉祥的象征,根据模仿其形态特征而编创的孔雀舞也成为傣族舞蹈中极具代表性的舞种。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拥”,现称为孔雀舞,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是具

    艺术大观 2019年30期2019-10-12

  • 云南傣族舞蹈文化中的审美符号
    身体。提及傣族孔雀舞必须要说到毛相和杨丽萍,一个成为雄性孔雀舞表演的典范,另一个在雄孔雀古拙厚的基础上发展出雌孔雀的轻盈曼妙,使孔雀舞从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舞台。关键词:傣族;审美;孔雀舞一、毛相眼中的孔雀舞毛相是我国第一位专业傣族民间舞蹈家。受能歌善舞的傣族气息熏陶,他从小热爱舞蹈,酷爱傣族民间孔雀舞。毛相将原生态的祭祀舞转化为表演性的舞蹈。祭祀性孔雀舞动作单一,造型简单,而舞者头戴佛塔形金冠和菩萨形面具,道具大且复杂,因此束缚了人们肢体语言的表达,只能伴

    艺术大观 2019年14期2019-09-28

  • 舞蹈生态学视角下傣族孔雀舞的发展与变迁
    0000)傣族孔雀舞是最典型的传递傣族文化的民间表演性舞蹈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孔雀舞不断吸收,逐渐成长,在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和发展中日益变化着。本文将通过对傣族孔雀舞的舞蹈形态进行科学分析,及研究环境对于傣族孔雀舞发展所产生的变化体现进行论述。一、形态特征的提取傣族是一个居住在亚热带山林里的民族,由着自古以来对孔雀的喜爱和崇拜的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傣族先民对其形态进行了生动形象地模仿。随着小乘佛教的传入,孔雀在傣族人心中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它的温润儒雅

    大众文艺 2019年8期2019-07-12

  • 傣族孔雀舞的发展与变迁研究
    丽洁摘要:傣族孔雀舞经历了从民间到舞台的发展与演变。舞台创作的孔雀舞可以折射出傣族孔雀舞传承与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为了对傣族孔雀舞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本文将在传承、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对孔雀舞蹈作品创作中的传承性与变异性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探究孔雀舞的不断变化规律所在,结合经济、政治、外来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同时从艺术学、文化学的角度分析每个时代作品对于传统舞蹈形态的不同层面的传承,进而获得傣族孔雀舞的更深刻认识,启发民族民间舞的创

    世界家苑 2019年2期2019-04-16

  • 约相广拉与孔雀舞
    ,指导孙子闪瑞孔雀舞动作 瑞丽文化馆 杨明 摄2016年11月24日的下午,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举办的“百名人才”培训班专门安排了一个下午,分组讨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情况。瑞丽傣族孔雀舞的“百名人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约相广拉由孙女嫩喊代他参加培训,在下午的自由发言中,嫩喊从年轻一辈人的视角,表达了她对当下传承状况的忧虑。几次“百名人才”的培训,《今日民族》都组织了采访团队。这次培训的讨论环节,我刚好参加,所以,不仅听到了来自一线文化传承工作者的各种声音,也

    今日民族 2019年2期2019-04-04

  • 杨丽萍 传奇背后
    印象深刻的就是孔雀舞了,1994年她的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国20世纪民族舞蹈经典作品金奖。为了跳好舞蹈,保持身材,她對自己要求非常苛刻,当然这也引发了一些传言,比如:为了减肥从来不吃米饭,为了跳孔雀舞30年保持5厘米的指甲,为了事业一生不结婚不生子,甚至还有为了身体柔软度拿掉六根肋骨的传闻等等,但是面对这些,杨丽萍从来没有解释过什么。如今已近60岁的杨丽萍依然在跳舞。8月21日,她宣布其新作现代舞剧《春之祭》在昆明首演,预计2018年至2020年在全球巡演

    北广人物 2019年1期2019-03-21

  • 翱翔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傣族孔雀舞—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傣族孔雀舞个案调研
    村寨相望。傣族孔雀舞作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表演性民间舞蹈,主要分布在瑞丽江沿岸的姐相乡和弄岛、勐卯镇。该地区的傣族大体上分傣勒、傣卯和傣德三个语支。 瑞丽傣族的 “泼水节”“中缅胞波狂欢节”等节会已成为瑞丽市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中缅友谊、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促进边疆和谐稳定的重要文化交流平台。[1]基于早年的蛮沙乡孔雀舞老艺人贺费、孔雀舞老艺人秀跌撒,以及毛相、旺腊、约相广拉、喊思、尚卯相等一代又一代数以百计傣族民间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创造,瑞丽傣族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3期2018-10-31

  • 浅析云南德宏傣族传统“孔雀舞”的文化结构与表征
    文化遗产——“孔雀舞”的文化结构进行研究,将其融入到“表征”的概念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表征理论。在我国,民族舞蹈是代表一个民族形象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众多色彩纷呈的民族舞蹈中,傣族的孔雀舞是根植于民间生活、依附于宗教文化的,形象的表现傣族人民性格特征,再现孔雀优美形态的艺术,所以其能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代表性舞种之一,是云岭高原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关键词:孔雀舞;文化结构;象征意义;原生态;作品形态;1 德宏傣族“孔雀舞”的人类学调研与结果分析在德宏

    卷宗 2018年19期2018-10-24

  • 从《雀之灵》到《雀之恋》
    为代表的女性“孔雀舞”,历经“模仿论——表现论——形式论”三重审美阶段的蜕变,完成从“托物寓情——灵性意象——生命意象”的意象升华,今后将作为“东方的”“民族的”“国际的”“时代的”标志,继续在更大的舞台上为我们诉说生命的故事。〔关键词〕舞蹈;孔雀舞;杨丽萍很多人都在赞美杨丽萍的舞蹈,主要是源于《雀之灵》的成功。的确,杨丽萍用她那灵肉合一的舞蹈,将孔雀生命的灵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12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杨丽萍的作品显然是要升华她的艺术灵感,由一男一女两

    艺海 2018年8期2018-09-25

  • 傣族孔雀拳与孔雀舞关系探析
    乐健身为主;跳孔雀舞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幢憬。孔雀拳和孔雀舞是我国傣族传统体育和民间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表演性项目,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挖掘和整理以及保护和传承傣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傣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需要对傣族孔雀拳和孔雀舞的关系做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傣族孔雀拳是在吸收孔雀舞的动作基础上形成的独居特色的拳术,在演练中常是“武中有舞”和“舞中有武”

    武术研究 2018年4期2018-06-19

  • 中国舞蹈赏析
    键词:腰鼓舞;孔雀舞;祭祀舞蹈“腰鼓舞”是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节日集会时表演。原流行于中国陕北地区,以安塞等地腰鼓最为著名。舞者腰挂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持鼓槌边敲边舞。节奏强烈粗犷,动作奔放有力。后在许多地区流行。正如培根所说“舞蹈是有节拍的步调,就像诗歌是有韵律的文体一样”。安塞腰鼓很有力的表现了一种高原人民的磅礴与霸气,黄土高原上的厚重的节奏感在腰鼓表演者的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舞蹈皆含情。安塞腰鼓通过打鼓者快节奏的韵律感与洒脱奔放的舞姿展现了高原人

    世界家苑 2018年3期2018-04-27

  • 浅述傣族孔雀舞的起源与发展
    类繁多,其中以孔雀舞最为著名。孔雀舞动作细腻,自然流畅,极富美感,并以“三道弯”“一顺边”闻名。随着时代的变化,孔雀舞经过不同舞者不断地变革与发展,已经与过去的舞蹈形式有了很大差异。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各种娱乐形式蓬勃发展,孔雀舞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传承并发展孔雀舞成为我们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傣族:孔雀舞;艺术形式一、傣族孔雀舞概述傣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

    活力 2018年24期2018-04-19

  • 浅谈我国傣族“孔雀舞”的传承与发展
    7009)一、孔雀舞的历史由来孔雀舞,是傣族的传统舞蹈,孔雀舞起源于傣族先民的狩猎生活。由于小乘佛教的传入,原本来自民间的孔雀舞,北说成佛祖赐予的舞蹈,所以,从明代以来,傣族佛寺壁画中,人首孔雀身的舞蹈图比比皆是。由于傣族的图腾文化就是孔雀,孔雀舞蹈模仿孔雀飞出巢,安然漫步,河中游泳、河中洗澡、田野的飞翔,自由地觅食等等。孔雀舞蹈运动异常丰富,最常见的类型是孔雀的手型,拇指略微弯曲,食指屈肌,腿从脚跟到臀部扬然后弯曲,伸展,舞蹈风格灵活、缓慢、优雅。舞蹈动

    黄河之声 2018年15期2018-01-27

  • 云南德宏傣族孔雀舞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点分析
    的民间有许多与孔雀舞相关的传说,那里的人民用孔雀象征人的智慧、善良以及吉祥,更是将孔雀舞作为他们民族精神的代表,他们通过表演孔雀舞来向其他人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愿望与理想,期望美好的生活状态能够持续。对于云南德宏傣族人民来说,孔雀舞还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具有的典型代表意义使其逐渐成为傣族最具文化认同感的舞蹈类型。一、傣族孔雀舞的发源无论对于外界的人还是云南德宏傣族的人民来说,孔雀舞都是傣族人民民族舞蹈的重要代表,孔雀舞的飘逸清雅独特的舞姿,表达了细腻含蓄

    北方音乐 2018年17期2018-01-25

  • 从“孔雀舞”的流变看傣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声摘 要:傣族孔雀舞从20世纪初期50年代到80年代在原有基础上经过提炼民族性格和再创造,在旋律和節奏上有了明显的现代色彩,抛弃了原来单一、缺少变化的舞蹈特性。从原生态的孔雀舞到现代杨丽萍的《雀之灵》,孔雀舞从一个民间的舞台走向了世界的大舞台。进入21世纪,以市场为导向的文艺线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不禁令我们产生了一种文化危机感,大力的保护原生态傣族民间舞蹈,及现代人对古老艺术的传承感,成了我们这一代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傣族;孔雀舞;民族舞蹈中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0期2017-11-25

  • 浅析孔雀舞中的傣族文化
    众多的舞蹈中,孔雀舞可以堪称是他们民族形象的象征,它来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傣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并且孔雀是他们民族吉祥幸福的象征。【关键词】 傣族;孔雀舞; 傣族文化由于地理、历史环境等因素,傣族发展成了一个沿水而居,独特的饮食习俗的民族,生活上的无忧,让人们把精力都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上,一支孔雀舞,集聚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也展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一、孔雀舞的起源一种舞蹈的起源不会是人们凭空想象创作出来的,它一定和很多因素联系在一起。(一)自然环境 “

    大经贸 2017年7期2017-08-21

  • 孔雀舞中的傣族文化
    众多的舞蹈中,孔雀舞可以堪称是他们民族形象的象征,它来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傣族人民的性格特征,并且孔雀是他们民族吉祥幸福的象征。【关键词】 傣族 孔雀舞 傣族文化由于地理、历史环境等因素,傣族发展成了一个沿水而居,独特的饮食习俗的民族,生活上的无忧,让人们把精力都投入到了艺术创作上,一支孔雀舞,集聚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也展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一、孔雀舞的起源一种舞蹈的起源不会是人们凭空想象创作出来的,它一定和很多因素联系在一起。(一)自然环境 “傣

    大经贸 2017年6期2017-07-29

  • 孔雀舞浅析佛教对傣族舞蹈的影响
    01399)从孔雀舞浅析佛教对傣族舞蹈的影响邓 斌 (北京城市学院 101399)傣族舞蹈产生和发展中,佛教一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宗教对舞蹈的影响,从最初的形成就已经渗透到了傣族的舞蹈之中。本文旨在调查和研究傣族舞蹈中孔雀舞的小乘佛教因素的影响。佛教传播地域文化和掌握民族内质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以佛教文化与傣族舞蹈所展现的形态和内心情感的精神层面为侧重点。孔雀舞中佛教因素形成的缘由,有关佛教与原始孔雀舞的个性与共性等问题作为论点。小乘佛教;傣族;孔雀

    大众文艺 2017年20期2017-07-15

  • 浅析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孔雀舞的传承发展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孔雀舞的传承发展与保护胡 帅 (云南艺术学院 650504)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与民族艺术。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孔雀舞在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孔雀舞的传承却面临紧迫的危机,通过分析现状敲响人们心中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警钟。傣族;孔雀舞;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赞助项目:新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应用——以傣族孔雀文化VR展示为例(批准号:2016YJS113)傣族,是中国云南这片多民族聚集地中的一个代表

    大众文艺 2017年14期2017-07-13

  • 关于瑞丽孔雀舞的调查报告
    文根据瑞丽傣族孔雀舞四位传承人的访谈资料和舞蹈表演,对他们各自所跳的孔雀舞进行了分析比较,诠释出他们自身对孔雀舞形象的理解与表现,彰显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对孔雀舞教材的编写、落实与深化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并在瑞丽傣族孔雀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处于关键的地位。关键词:孔雀舞;约相;旺腊;尚卯相;喊思孔雀舞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傣族文化中具有典型性,它表现了傣族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除了五大民族的舞蹈教材外,少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期2017-06-28

  • 浅议傣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与学习要领
    特的艺术魅力,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舞动爱好者争相学习的舞蹈艺术。在学习傣族舞蹈时要首先了解傣族的文化起源和傣族舞蹈的发展历程,这样就能更好的领会和学习傣族舞蹈的精髓和特点。关键词:傣族 民族舞蹈 孔雀舞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105-03傣族是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中国南方的热带雨林地区。傣族人民热爱歌舞,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舞蹈艺术特色,风格

    艺术评鉴 2017年3期2017-05-02

  • 傣族“孔雀舞”及其对傣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驿【摘 要】“孔雀舞”主要发源于我国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在傣族传统节日及广场祭祀时进行表演,具有独特的观赏性、艺术性。“孔雀舞”传承着傣族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对傣族“孔雀舞”进行探究和保护,为弘扬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做出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傣族;孔雀舞;傣族文化;探讨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91-01民间舞蹈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单

    戏剧之家 2017年5期2017-04-05

  • 宗教色彩对中国本土舞蹈的影响
    关键词:宗教 孔雀舞 S型 本土舞蹈一、宗教色彩下的中国本土民间舞释迦牟尼在《般若经》中对佛法在世间的传播作出预言:我涅槃之后,此般若经将从中印度向南方传播,此后将从北方再向北方传播。因此从一组涟漪状佛舞文化圈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圈以中印度为中心,此后向北向南进行扩散。1.以孔雀舞为例(1)小乘佛教下的孔雀舞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在释迦牟尼去世之后,由于理解教理与戒律等发生分歧,因而分化成为两个部分。即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

    艺术研究 2016年2期2017-02-15

  • 宗教色彩对中国本土舞蹈的影响
    关键词:宗教 孔雀舞 S型 本土舞蹈一、宗教色彩下的中国本土民间舞释迦牟尼在《般若经》中对佛法在世间的传播作出预言:我涅槃之后,此般若经将从中印度向南方传播,此后将从北方再向北方传播。因此从一组涟漪状佛舞文化圈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圈以中印度为中心,此后向北向南进行扩散。1.以孔雀舞为例(1)小乘佛教下的孔雀舞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在释迦牟尼去世之后,由于理解教理与戒律等发生分歧,因而分化成为两个部分。即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

    艺术研究 2016年2期2017-02-15

  • 宗教色彩对中国本土舞蹈的影响
    关键词:宗教 孔雀舞 S型 本土舞蹈一、宗教色彩下的中国本土民间舞释迦牟尼在《般若经》中对佛法在世间的传播作出预言:我涅槃之后,此般若经将从中印度向南方传播,此后将从北方再向北方传播。因此从一组涟漪状佛舞文化圈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圈以中印度为中心,此后向北向南进行扩散。1.以孔雀舞为例(1)小乘佛教下的孔雀舞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至五世纪的古印度,在释迦牟尼去世之后,由于理解教理与戒律等发生分歧,因而分化成为两个部分。即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

    艺术研究 2016年2期2017-02-15

  • 浅谈傣族舞蹈中的佛教印记
    蹈的起源,还是孔雀舞的舞蹈动作,都有着佛教的印记。同时,傣族舞蹈的本质特征和佛教教义有相同之处。小乘佛教;傣族舞蹈;孔雀舞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南部和南部,居住着傣族、景颇族、布依族、侗族、阿昌族,德昂族、僳傈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都属于“百越”“骆越”民族的后裔,其中尤以傣族人口居多,大约有126万。从地理地形上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和南部的亚热带河谷盆地,从行政区划上来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

    大众文艺 2017年5期2017-01-28

  • 通过“雀之灵”试论傣族舞的创新
    爱和尊重。傣族孔雀舞历史悠久,从最初的男子傣舞到现在的剧目《雀之灵》,傣舞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并且,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如何与时俱进也是傣族舞者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雀之灵》作为傣族舞蹈近年来的精品,向我们揭示了傣舞创新之路。关键词:傣族舞蹈;孔雀舞;创新;“雀之灵”众所周知在傣族人民心目中,“圣鸟”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征。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傣族民间传统的孔雀舞有着很长历史,并被纳入了

    东方教育 2016年13期2017-01-12

  • 原生态孔雀舞与表演性孔雀舞的分析
    西南地区。傣族孔雀舞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厚,具有独特的原生态特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也在逐步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形成了现如今的表演性孔雀舞,与原生态的孔雀舞有着很大的差异。【关键词】孔雀舞;原生态;表演性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42-01一、原生态傣族孔雀舞的特色孔雀舞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这些

    戏剧之家 2016年8期2016-05-23

  • 傣族孔雀舞由民间走向舞台的人类学思考
    ●张迪傣族孔雀舞由民间走向舞台的人类学思考●张迪孔雀舞是极具代表性的傣族舞蹈,纵观孔雀舞的发展历程,专业舞蹈编创将其带向舞台促成它的繁荣。在这一重构过程中舞蹈基本元素与傣族文化内涵发生变化,民族结晶化、本质化现象凸显,这种趋势更是在旅游业、艺术市场影响下愈演愈烈。通过文化人类学视角,借用文化层次分析法、舞蹈生态学相关理论窥探傣族孔雀舞由民间走向舞台的变迁过程,对于探寻民间舞蹈发展历程,以及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傣族;孔雀舞;民间舞蹈;舞台创作;

    歌海 2016年6期2016-03-17

  • 傣族舞蹈中“三道弯”的审美属性
    在审美属性傣族孔雀舞中“三道弯”的外在美主要指孔雀舞中“三道弯”的动作特征的美,孔雀舞中“三道弯”动作特征的美主要表现在形态、气态、动律、眼神以及表情等方面,孔雀舞优美的动作、幽静的情境与柔美的独特性,与其他的舞蹈有着不同的美感,它用柔、灵、静等大自然拥有的特点书写着舞蹈的美感,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一)形态美傣族孔雀舞在形态上强调“三道弯”的风格,肢体的各个部位都要有动与静的交替变化,首先是手臂关节上呈现三道弯,舞蹈者的三大手臂包括肩、肘、腕都要处

    黄河之声 2016年3期2016-02-03

  • 气象学硕士变身“男孔雀”:追爱追梦就是这么任性
    叶子提起孔雀舞,人们自然会想到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而从2013年起,杨丽萍的舞伴王晓波,就以柔美的身姿和妙曼的舞姿,在《星光大道》、《奇舞飞扬》等电视节目及各地卫视大放异彩,成为了著名的“男孔雀”。2012年,王晓波放弃进入北京市气象局工作、获得北京市户口的机会,以半路出家的身份,进入杨丽萍的舞蹈队跳舞。一2011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崂山脚下,月季飘香。在位于青岛的著名学府——中国海洋大学附近的街市上,气象学硕士生王晓波发现了一张杨丽萍早年跳舞的旧光碟《彩云

    女士 2015年7期2015-05-30

  • 浅谈傣族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传面甚广。说起孔雀舞的由来,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据说这是关于傣族的领袖召麻粟带领着民众去寻找幸福的故事。相传,他们到了“来少勐”这个地方之后,听到了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声音,像水果掉进水里和鱼儿吃水的声音,以及看到了孔雀优美的舞姿而情不自禁的模范起来,从此便有了流传至今的孔雀舞。在不同地方,傣族人对于孔雀舞有着不同的叫法,例如在德宏傣语中称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中成为为“凡糯永”等。且各地孔雀舞的跳法也不尽相同,但多以模仿孔雀的神态动作及个性为主。

    戏剧之家 2014年21期2014-03-18

  • 浅析雕塑“孔雀舞”的造型艺术
    雀身。在我国的孔雀舞是傣族人民最崇尚的舞蹈,他们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而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孔雀舞》这件陶塑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抓住艺术动态中完美的瞬间,把雕塑艺术完美的展现出来。孔雀的感情内敛含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雕塑性的舞姿造型,正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创作出了这一件《孔雀舞》陶塑作品。《孔雀舞》在造型上,以立体的形象,在空间中造型,精确塑造以舞姿艺术表现的雕塑作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4期2013-08-15

  • 浅谈图腾艺术在孔雀舞中的运用
    傣族最为原始的孔雀舞便是由模仿孔雀的形态、行为开始,创造出动物造型的舞姿。当时的孔雀舞均由男子表演的,表演之前要进行一番化装,面部要带上非常沉重的、慈祥的菩萨面具,头戴金刚神像的金冠,腰部系上用彩纸和彩绸扎成的孔雀身子和尾巴,并用各种美丽的羽毛进行装饰,两手用线作牵引,使自制的孔雀翅膀可以随时灵活活动。随着铜锣和象脚鼓有节奏的伴奏,演员就表现孔雀的各种动作,这些动作都是极其简单的:上身和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手会一直不停地抖动,而下身则基本保持半蹲状态没

    大众文艺 2013年6期2013-07-25

  • 歌舞表演
    第一个节目是“孔雀舞”,国王的大女儿穿着孔雀衣裳,在她前面有5个女孩,在她后面有7个女孩,都扮演小孔雀,翩翩起舞。3第二个节目是国王的二女儿表演的“天鹅湖”,小天鹅排成7排,每排有5个小天鹅。表演婀娜多姿,赢得了观众的喝彩。4第三个节目是“海鸥舞”,国王的小女儿扮演一只海鸥飞向大海,从前面或者后面数她都是第五名,有4排,每排人数相同。5演出结束了,外国使臣高兴地献上花篮。同学们,请想一想:演“孔雀舞”的有()人,演“天鹅湖”的有()人,演“海鸥舞”的有()

    数学大世界·小学低年级辅导版 2009年2期2009-06-12

  • 孔雀舞的传承基础与审美合力
    以发展的标志。孔雀舞作为傣族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与毛相、刀美兰、杨丽萍为代表的三代艺术家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探索是分不开的。由于他们身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因而理念、技巧上他们各自代表了自身所处那个时代民间文化的特质,他们在自身的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精神风貌和艺术品格。如果说,毛相的孔雀舞还只是停留在原始的图腾娱神也娱人的层面,那么刀美兰的孔雀舞则是在提炼中演化为舞台化的一门艺术,而杨丽萍的孔雀舞却业已上升为一种在创新中的回归。作为一种接通历史的

    艺海 2009年4期2009-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