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病

  • 异病同治”在针灸处方当中的应用 ——以针刺治疗偏头痛和癫痫为例*
    同,可明确病机,异病同治。偏头痛与癫痫均有发作期与间歇期,它们的病因病机存在极大的相似性,故针灸治疗选穴也存在相似之处。《黄帝内经》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思想是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疾病,防止传变,调节未病之处,使得机体恢复平衡。在间歇期针灸治疗头痛与痫证,即在疾病发生之前使用针灸方法激发经络之气,机体正气的提高,可减少疾病的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偏头痛与痫证均为脑部疾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强调辨证论治,确定其病位及病性,再根据脉象、症状,确定病机,运

    西部中医药 2023年12期2024-01-26

  • 半夏白术天麻汤“异病同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半夏白术天麻汤“异病同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1-13]。基础研究显示,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上调miRNA-217,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发挥保护内皮的作用;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减少炎症反应,降低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发挥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4-15]。由于多数研究只针对该方治疗单一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12期2023-07-07

  • 丹枝饮异病同治验案撷要
    100078)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病机和证候时,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进行治疗[1]。丹枝饮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金哲教授的经验方,既往基础试验研究证明其可有效改善盆腔血流动力学,缓解盆腔“血瘀微环境”状态,具有化瘀通络之效[2~4],单盲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也证实该方对以“血瘀”为病机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5]。本文通过总结该方异病同治实践经验,以推广名老中医的诊疗思路。1 验案举隅1.1 慢性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6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抑郁症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
    一定的优势。中医异病同治是中医基础重要理论之一,不同疾病其病机相同即可用同一药方治疗。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3]。已有研究[14]表明,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肾两虚型CGN,疗效确切,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也有研究[15]表明,以参苓白术散为底方,运用健脾益气法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总有效率91%。由于CGN和抑郁症均有脾虚证,而参苓白术散有益气补脾的作用,为异病同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网络药理学主要通过建立“成分-靶标-通路-疾病”网络的方法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9期2022-09-20

  • 异病同治法穴位埋线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气道炎症的 临床研究
    痰。笔者依据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思想,抓住气道黏液高分泌这一发病机理,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选取不同类别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患者中痰浊阻肺型的病例,探讨穴位埋线对该类型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报道如下。本研究项目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范围和研究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认为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医学伦理相关要求,同意开展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呼吸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符合痰浊阻肺型慢性气道炎症住院患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14期2022-07-27

  • 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网络药理学阐释*
    519099)“异病同治”属中医基础治疗手段,首见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载了大量“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实践和方法。“异病同治”是指因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证,故选择同种治疗方法的原则,其核心思想在于“辨病”与“辨证”结合,即病异、同证、同治[1]。如久泻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属不同疾病,但中医学认为三者均为中气下陷证,故可采用具有升提中气功效的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2]。近年来,“异病同治”理论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药业 2022年13期2022-07-11

  • 温经汤“异病同治”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不调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临床应用特点。“异病同治”思想源自黄帝内经,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根本是“证同治亦同”,也是辨证论治的实质体现[3]。网络药理学利用多种方法,包括网络可视化技术、高通量技术、网络分析技术等,通过探索与中医复方治疗疾病相关的作用机制,可以从整体上来描述复方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表明“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疾病”的网络关系[4]。复方中药具有多途径、多成分、多靶点等协同作用的特点,而且由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的机制比较复杂,

    天津药学 2022年2期2022-05-21

  • 二陈汤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肥胖型不孕的“异病同治”研究
    200433)“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病机相同,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学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obes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OPCOS)与肥胖型不孕(obese infertility,OI)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病因病机却相同,都是“恣于酒食”,致使“躯脂满溢,湿痰闭塞子宫”,辨证都可以辨为“痰湿阻滞证”。燥湿化痰是治疗痰湿证的重要法则。因此,利用燥湿化痰的方法治疗这两种疾病符合“异病同治”理论。二陈汤出自《

    药学实践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2

  •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理论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的应用
    识和灵活施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辨病与辨证理论相结合的精髓,长期以来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药应用能有效突破西医治疗的局限性,增加PDNMS 临床治疗的灵活性。本文从“异病”有相同病机以及“同病”有不同分期的角度出发,探讨该理论在PDNMS 中的应用。1 中医对“异病同治”理论的认识“异病同治”在《简明中医辞典》中的定义:“不同的疾病,若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4]。“异病同治”一词最早出现在清代陈士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12-01

  •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两种特殊治疗方法。所谓“同病异治”,证同而治同;所谓“异病同治”,证异而治异。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来源1.1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的治则源远流长,首见于《黄帝内经》[1]。《素问·五常政大论》:“岐伯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西北地处高原,位于高纬度地区,海拔高,温度低,人类肌肤腠理紧密,其病多外寒而里热,治疗时应散其外寒而清解里热;东南地处平原,位于低纬度地区,海拔低,又靠近大海,气温常年偏高

    光明中医 2021年18期2021-11-30

  • 《金匮要略》“异病同治”的证治规律探析
    疗杂病的典范。“异病同治”首现《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要略》中对“异病同治”有丰富和灵活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精神[1]。为垂诸仲景“异病同治”之法,以约言而析玄理,撷其粹,极其精核,以供医者参对。笔者以方剂为脉络,统计《金匮要略》中涉及“异病同治”的原文和经方,对医经进行前后联系,详其证候,析其治法,探其理而求其言。通过“方证互测”,寻“异病同治”之旨,启先圣之玄扄,探奇抉奥,以广其法,扩充经旨。本文就《金匮要略》教材中异病同治原文以及方证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4期2021-08-18

  • 左归饮“异病同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闭经、绝经综合征的网络药理学研究①
    等[1]。中医“异病同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指不同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病机,故着眼于这一病机,对不同的疾病,采取同一方法治疗[2]。由于POI、MPS、闭经患者均存在肾阴虚证,具有补阴填精功效的左归饮在“异病同治”理论基础上具有一定依据[3],但其“异病同治”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网络药理学是基于网络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的一种方法,基于现代生物信息技术,通过对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间的相互关系,发掘及阐述中药治疗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06-24

  • 李坤寅基于异病同治理论祛湿化痰法的运用
    要 通过对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探讨,结合代表性医案,以温胆汤化裁灵活使用祛湿化痰法,深刻理解李坤寅教授对岭南地区常见妇科疾病提出的“异病同治,心肾同调,祛湿化痰贯穿始终”重要学术思想以及临床经验,以供后辈学习。关键词 中医;名医经验;异病同治;妇科疾病;心肾同调;祛湿化痰;温胆汤; @ 李坤寅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Removing Dampness and Phlegm by Pro

    世界中医药 2021年3期2021-06-24

  • 基于“异病同治”“体质学说”探讨益气解毒方治疗EB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
    ]。本文从中医“异病同治”“体质学说”理论出发,论证EBV感染相关性疾病具有“气虚染毒”的共同病机基础,同时探究“益气解毒方”在EBV感染相关性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以期为治疗及研究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开辟新的思路及视野。EBV感染的中医体质学研究田道法及王世贞教授通过对EB病毒感染人群进行体质分析,显示:EBV感染者体质主要为正常体质约为45.4%,病理体质中气虚体质为25%,失调偏热质约为13.6%,而EBV感染者的证候主要表现为气虚证候。他们认为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5期2021-04-17

  • 余尚贞异病同治乌梅丸
    广东 江门)1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是祖国医学所特有的临床思维模式,首见于清代医家程文囿的《医述》:“┈┈有时同病须异治,有时异病须同治,而同一病的各个阶段治法又不同。”但这一独创性的临床思维模式早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已经充分展现。吴氏[1]等为研究“异病同治”的适用条件,将《伤寒论》中同一方用于治疗不同疾病的条文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的结论为不同的疾病,若其核心病机相同,则治法相同;若其病因、病位或者脉象相同,治法也相同。临证中如何灵活应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6期2020-12-29

  • 从“异病同治”探讨小金丹在乳腺增生症的应用
    效,因此,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小金丹(胶囊)在乳腺增生症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小金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异病同治”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关键词 异病同治;小金丹(胶囊);乳腺增生症;乳癖;疽证;思想;应用;经方Application of Xiaojin Pills in 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eating Different Di

    世界中医药 2019年9期2019-09-10

  • 升降散加味用于异病同治病案举隅
    桴鼓,笔者就其在异病同治中的经验,做简单论述,以飨同道。1 升降散溯源升降散的前身见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瘟疫门》,载为内府仙方。明代张鹤腾《伤暑全书》将其收录为治暑良方,后得清代医家杨栗山的发挥,载于《伤寒瘟疫条辨》,将其作为治疗瘟疫十五方之首,本方由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钱、川大黄(生)四钱组成,研细末使其均匀为散,以黄酒、蜂蜜调匀冷服,中病即止。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胜风除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6期2019-02-26

  • 补阳还五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浅析*
    其优势。本论文从异病同治角度,探讨RNS的发病机制,寻求治疗RNS的有效方剂。1 对RNS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于RNS 中医学没有相应的病名,但从其以水肿、蛋白尿难消为突出临床表现来看,属“水肿”、“尿浊”、“虚劳”等范畴。目前 RNS病机特点的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已得到共识。正虚多以肾虚为主,兼有脾虚或肺虚,标实有风、寒、湿、热、瘀等邪气,而病程较长,病机复杂,病理多变,病邪缠绵难以祛除,决定了其难治性[4-7]。有学者将“微观辨证”引入中医辨证施治,在国内率

    陕西中医 2019年9期2019-02-12

  • 王雪峰教授“异病同治”思想在儿童抽动症与多动症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110032)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如证候或病机相同,即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多发性抽动症与多动症是学龄儿童常见的神经心理疾病,两者颇有相通之处。首先,多发性抽动症病位主要在肝、脾,常涉及心、肾;儿童多动综合征病位主要在心、肝、脾、肾,以心为主导。可见,二者的病因病机均与肝有关。其次,从病名便可看出二者均以“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动症是抽动症最常见的共患病[1],抽动症合并多动症的发病率约为25%~70%。基于此,王雪峰教授潜心研究,以相同药物应用于儿童多

    中医药学报 2019年3期2019-01-05

  • 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讨3种关节性疾病的“异病同证”基础*
    提高临床疗效。“异病同证”是证候分类的代表性理论,是对不同疾病人群再分类的指导原则,与西医学诊断疾病具有不同的维度,这种精细化的分类对提高临床诊疗的精准度举足轻重[4]。如患有同一种疾病的患者,根据证候分类原则分成不同的证候群,接受不同的治疗;同样,不同疾病的患者,由于临床表现相近而被辨证为相同证候,接受相同或相似的治疗方案[5],这就是所谓的“异病同证”。“异病同证”中的因素有病和证,所以如何在疾病分类和证候分类中取得联系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病证结合是

    中医研究 2018年7期2018-07-05

  • 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温胆汤在心、脑、肺系疾病中的应用
    110032)异病同治是中医理论中独有的治疗大法,是中医诊疗特色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在外的表证可以反应在内的疾病,不同的疾病如果发病机理相同,则可以辨为同一证候,在治疗上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这也就是所谓的“异病同治”。温胆汤是化痰的代表方剂,具有理气化痰之功。李敬林教授在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心、脑、肺系统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旨在基于“异病同治”理论,对温胆汤在心、脑、肺系疾病中的应用做初步探讨。1 温胆汤“异病同治”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2018-03-22

  • 哈孝廉应用定经汤治疗妇科病验案3则
    津300193)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采取同一方法进行治疗,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此理论是后人根据《黄帝内经》“同病异治”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1]。《伤寒杂病论》虽未明言,却在记录中将此思想展现尽致,如《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中妇人崩漏病、小产及妊娠下血伴腹痛三种不同的疾病均为任冲脉虚损所致,故用胶艾汤调补冲任,异病同治。其概念直至清代·陈士铎的《石室秘录》才得以记载:“

    江苏中医药 2018年3期2018-02-13

  • 浅谈对异病同治的理解及应用
    安东阳 齐 峰“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又有《简明中医辞典》[1]解释为:“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纵览古今文献中对异病同治内涵的诠释为: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异病之所以能够同治,实际上是以为异病有病机相似的证候,故异病同治的前提必须是异病同证。前后贯穿起来,完整的表达应是异病同证,同病同治[2]。中医治病的法则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5期2018-02-11

  • 如何理解诊断报告里的“请结合临床”
    科经常会讲“同影异病”、“同病异影”。所谓的“同影异病”,就是说不同的疾病可能会有相似的表现。比如常见的肺结核、肺癌、肺炎,这三种病都可以表现为肺部的一个实性肿块,但具体是哪一种疾病,就需要临床科室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疾病的特异性表现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所谓“同病异影”,就是说相同的疾病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影像学特点。比如,同样是肺结核,它既可以表现为纤维索条状影,也可表现为球形肿块样改变,还可表现为空洞状,后两者和肺癌鉴别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

    健康博览 2018年6期2018-01-03

  • 从成语典故“对症下药”谈起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同病异治”,其含义是,对于患者在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同症状要具体分析,由于其病因不尽一致或完全不同,所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是不相同的。正如华佗精辟的分析那样:倪寻和李延所表现出的病痛虽均为头痛、发热,但其一病在外,是感受风寒之邪所造成的,应该用发汗法以驱散风寒;其一病在内,是饮食所伤造成的,应该用泻下法以去除食积。由于他辨证准确,二人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后疾病都立刻消除了。影响同病异治的因素,一般有下列几种:1、病人的

    养生月刊 2017年7期2017-03-23

  • 异病同治思想在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110004)异病同治思想在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喻 佳 赵文楚 李 宁(沈阳市中医院针灸门诊,辽宁 沈阳 110004)评价和探讨“异病同治”思想在雷火灸治疗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异病同治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等常见妇科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等方面的共性明显,其中医辨证往往与“寒、虚、瘀”有关,异病同证同治采用雷火灸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益气血外治干预,疗效较为明显。异病同治;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8期2017-01-28

  • 定经汤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
    美玉 高珊定经汤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陈英华1姚美玉2*高珊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2015级,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的指导下产生的,基于“异病同治”这一原则,阐述定经汤在不孕症、绝经综合征、卵巢早衰、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间期出血、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这6种妇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大量文献资料表明,定经汤在治疗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期2017-01-28

  • 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工作表对《中医内科学》中方剂的研究※
    412012)“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之一,通过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工作表对《中医内科学》中方剂进行梳理,将《中医内科学》中异病同治方剂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期简化《中医内科学》学习,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内科学》,提高学习效率。异病同治;中医内科学;方剂;Excel工作表《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其预防康复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1]。该课程在中医学专业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本校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期2017-01-20

  • 病治异同内涵及临床发微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灵活性和诊疗特点。今且通过查阅古今相关文献,探究、分析、总结古今医家对病治异同治疗原则的阐析、应用,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论述。1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渊源1.1 同病异治 “同病异治”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不仅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这说明这一治疗原则早就存在于中医理论体系及实践之中。《素问·病能论》有言:“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12期2017-01-12

  • 异病同治论小儿便秘与泄泻的辩证相关性
    乔威从异病同治论小儿便秘与泄泻的辩证相关性乔威目的 探讨异病同治原则在治疗小儿便秘和泄泻中的应用。方法 对53例腹泻患儿和28例便秘患儿在明确其证型相同后,均采取口服益生菌和补中益气丸的相同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个疗程后,腹泻和便秘患儿的平均症状评分分别由原来的(2.13±0.62)分和(2.34±0.54)分,下降为(0.31±0.17)分和(0.22±0.1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便秘;泄泻;小儿;异病同治;同证同治小儿腹

    当代医学 2016年6期2016-06-13

  • 从龙胆泻肝汤的男科应用看异病同治的辨证
    肝汤的男科应用看异病同治的辨证刘文生目的 通过经方龙胆泻肝汤[1]的应运阐明中医临床诊疗中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尤其是异病同治的辨证法和应运法。方法 取男科相关病例,尤其是阳强与阳痿,遗精与不射精,这两类临床表现截然相反,但病机却完全相同的病症为参考对象,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以验证异病同治的治疗效果。结果 只要辨证施治正确,用药恰当,不同的疾病因为病机相同, 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完全能收到同样治愈的效果。 结论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的重要体现,熟练和正确掌

    光明中医 2016年6期2016-03-10

  • 《中医内科学》“异病同治”用方规律探析
    《中医内科学》“异病同治”用方规律探析徐慧(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 412000)“异病同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之一,通过对《中医内科学》教材的梳理,将《中医内科学》中异病同治方剂进行归纳和分析,对异病同治的内涵进行剖析,得出异病同治的关键在于证同机同治亦同,异病同治包括异病同证同法同方,亦包括异病同证同法异方,方有主治病机,抓住了病机,方证合宜,就抓住了方剂临床运用的关键。中医内科学;异病同治;方剂《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5年6期2015-04-11

  • 林兰教授异病同治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
    病机相似,因而可异病同治。1 “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异病同治”所体现的治疗原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曾明确提出“同病异治”“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从侧面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学思想。《金匮要略》在辨证立法用药上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精神。后世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均对其有所发挥,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日臻完善。直至清·程文囿在《医述·方论》中详细记载:“临床疾病变化多端,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2-20

  • 从三仁汤临床应用看中医异病同治*
    汤临床应用看中医异病同治*张永康1△曹 方2王素君3徐鸿雁4张玉龙5(1.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2.山西中医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3.山西省怀仁县人民医院,山西 怀仁 038300;4.山西九洲民康药业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5.山西省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异病同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本文通过临床典型案例旨在阐述三仁汤异病同治的临证经验,目的在于如何抓住病机才能抓住主症,辨证准确,在辨证论治的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3期2015-01-24

  • 完带汤的异病同治体会
    7000完带汤的异病同治体会马 东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中西医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完带汤为 《傅青主女科》中治疗脾虚失运、湿浊下注之白带的名方,组方严谨,疗效确切。笔者通过完带汤治疗鼻衄、乳泣和泄泻等杂病的验案,分析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思想。完带汤;鼻鼽;乳泣;泄泻完带汤一方出自 《傅青主女科》,由炒白术、炒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柴胡、陈皮、荆芥穗、甘草十味药组成,原是针对脾虚失运、湿浊下注之白带而设。笔者于临床上运用完带汤治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7期2015-01-24

  • 近二十年异病同治常用方剂文献研究缕析
    莉 高颖1 背景异病同治是中医独有的概念,体现了中医的诊疗特色,展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文献中对异病同治内涵的诠释为: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异病之所以能够同治,实际上是因为异病有病机相似的证候,故异病同治的前提必须是异病同证。前后贯穿起来,完整的表达应是异病同证,同证同治[1]。异病同治的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实践于《伤寒论》。此后,历代医家广泛将异病同治的理念应用于临床,并不断丰富其内涵,直到清代程文囿在《医述·方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6期2014-10-31

  • 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下异病同治(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研究
    于中医理论指导下异病同治(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研究杨娜 赵京红目的 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中医异病同治之理, 探讨以证统病的临床研究评价策略。方法 采用随机观察的方法比较分析, 选择90例患者(其中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各30例), 参照中医西医诊断标准, 均给予祛痰通络法观察临床试验研究情况。结果 冠心病组:总有效率86.67%。高脂血症组:总有效率83.33%;高血压病组:总有效率83.33%。三组之间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2014-09-04

  • 心血管疾病“异病同治”规律探讨
    1)心血管疾病“异病同治”规律探讨郑娴1郭晓东2王铁铮3(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3.沈阳乐善中医疑难病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宗气即为心气之源泉。在病理过程中,宗气不足往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有表现,它最早出现并且贯穿始终,是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机。“以补为功,以通为用”是心血管疾病“异病同治”的基础。运用补虚通阳为主的方剂作为基础,随证加减,符合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共同

    江苏中医药 2014年4期2014-04-15

  • 浅探乳腺增生症与甲状腺结节的异病同治
    215600)“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重要内容,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而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乳腺增生症和甲状腺结节是困扰女性常见疾病。乳腺增生症与甲状腺结节发病部位不同,属于不同的疾病,但笔者认为,根据中医理论,其在疾病过程出现了部分病机相同,故两者可以异病同治,现探讨如下:1 中医病因病机 1.1 肝、脾、肾与冲任不足为本,气滞、痰凝、血瘀为标 乳腺增生症属祖国医学“乳癖”的范畴,根据甲状

    陕西中医 2014年11期2014-04-05

  • 《金匮要略》异病同治方药应用总结
    体会《金匮要略》异病同治方药应用总结林连美1李云海1刘建忠2田玉美1(1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金匮教研室,武汉,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儿科,武汉,430061)异病同治是后人根据《黄帝内经》中的“同病异治”的精神和临床治疗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在《金匮要略》一书中,仲景虽未明言此法,然在《金匮要略》的条文中却体现得淋漓尽致。笔者现不揣浅陋,对《金匮要略》中的常用方,如防己黄芪汤、赤小豆当归散、大承气汤、肾气丸等,进行分析归纳。金匮要略;异病同治;方

    世界中医药 2014年9期2014-04-05

  • 赵建军教授疏肝解郁法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军教授疏肝解郁法异病同治验案举隅刘杰1,陈鸿雁2,赵建军3*(1.柳河县中医院,吉林 通化 135300;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赵建军教授临证谨守病机,深悟异病同治的中医辨证论治精髓,有是证,用是药,不受疾病的限制。抓住病因,结合症状,针对肝脾不和之证,从肝论治,虽为不同疾病,表现症状各异,但发病的病机相同,均为情志不畅所致肝气郁结,肝郁日久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日久引起五脏气血失调,肝气郁结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5期2014-03-29

  • 完带汤异病同治验案3则※
    0021)完带汤异病同治验案3则※仕丽1阎洪臣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研究生2012级,哈尔滨150040;2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021)异病同治;完带汤;多梦;脱发;虚劳对于几种不同的疾病,也会因各种不同的因素,而产生相同性质的证候,即“异病同证”,针对相同的证候,也就可以有相同的治疗方法,即“异病同治”。阎洪臣教授在治疗带下、多梦、虚劳、脱发之肝郁脾虚证时均应用完带汤治疗,实属“异病同治”之典范。《内经》:“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4期2014-02-05

  • 中医论“辨证施治”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种情况。同病异治,说的是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反应的不同,或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反映出不同的病机和证候,其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比如同样是感冒,可以辨为风寒、风热、暑湿等不同的证候,治疗时就要分别采用祛风散寒、疏风清热、清暑化湿等方法。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类似的证候或病机,就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治疗。比如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不同疾病,如果均表现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采用升提中气的

    少林与太极 2013年4期2013-12-07

  • 从古医学试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片面性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亦被奉为医门圭臬,广泛运用。近年来,强测“病”、“证”概念规范化、要求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研究中医治疗学的趋势越来越强烈。从而有必要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进行再认识。一、“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定义据《中医学基础》(1)《中医简明辞》(2)其定义如下:“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型各异、病机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1期2013-08-15

  • 异病同治谈当归六黄汤的临床应用
    643000)异病同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特色之一,是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经典名方——当归六黄汤对三个不同病症的临床应用,诠释了异病可以同治的审症求因的思想,在实际临床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异病同治法则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中医治病法则特点,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异病可以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决定于病症,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4期2013-01-31

  • 试析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及其在中医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0试析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及其在中医儿科临床中的应用黄华竖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容县 537500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儿科证同治同,证异治异,是中医临床论治的基本规律。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可见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往往采取 “同病异治”或 “异病同治”的方法。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概念“同病异治”,在 《素问》中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种疾病采用不同的治疗工具;二是同一种疾病运用不同的治疗原则。现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8期2013-01-24

  • 针灸疗法“异病同治”疗效初探*
    床研究针灸疗法“异病同治”疗效初探*任彬彬,刘志诚,徐 斌△(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痛经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1期2012-01-31

  • 异病同治法的临床应用
    宋晓岚“异病同治”即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具有同一性质的证,因而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笔者从医以来运用“异病同治”方法治疗疾病,皆获收效。举例如下。1 胸痹证(冠心病心绞痛型)曲某,女,68岁。2000年6月就诊,胸闷,心前区时刺痛两年加重一周,每因情志不畅胸闷发作,伴心悸,头晕无力,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边隐青,舌苔白,脉沉细涩。发作时含服速效救心丸可缓解。心电图报告:心肌供血不足,右束支传导阻滞。诊断:胸痹证(冠心病心绞痛型)治以疏肝解郁,养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1期2011-08-15

  • 浅谈参苓白术散之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这也体现中医治疗上的灵活性。本人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对于中医之“异病同治”略有体会。“异病同治”即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因为中医诊断疾病要根据审查内外和辨证求因的原则进行,通过四诊合参,对病人做周密的观察和全面的了解。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详细的检查才能见病知源,准确而迅速抓住主要病机,才能做到治病求本。下面略述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妇科之不同疾病的体会。参苓白术散的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21期2011-08-15

  • 张文泰教授“异病同治”学术思想研究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中医独特的医学观念,是祖国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之一。“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相同的证,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具体的内涵是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基本病机变化和相关病机变化的内容,即体内物质异常运动,必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有时在不同的疾病中,却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病理变化。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病因病机相同治疗也就相同,即“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思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2011-03-31

  • 健脾补肾法在异病同治中的应用
    450002)“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1]。病机相同是“异病同治”的前提,病证结合是“异病同治”的关键。王立忠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跟随王老师学习,口传心授,悉心指导,受益匪浅。王师在治疗疑难杂症时,讲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使我对“异病同治”的认识更加深入。现将根据“异病同治”之理,结合临床验案,对水肿、老年性尿失禁、乳糜尿等病证应用的体会分述如下。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年2期2011-02-12

  • 从四逆散的使用看“异病同治”
    四逆散的使用看“异病同治”周荣双 山东省临清市中医院(2526002)武亮亮 田 姗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七年制03级(250012)异病同治;四逆散;中医治则治法学四逆散首见于《伤寒论》一书,乃东汉张仲景所创。原文虽言其本症为少阴寒化证或热化证。然后世医家临证之时用之甚广,究其因者,“异病同治”也。我临床20年来,对中医之“异病同治”有深刻体会,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 “异病同治”内涵的理解“异病同治”的思想最早集中体现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虽然其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0期2010-08-15

  • 试析病治异同及其在推拿临床中的应用
    同包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两个方面,是中医的一项重要治疗原则,其本质就是辨证论治[1],病治异同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重要治疗原则,它是每一个中医临床医生所应必须掌握的,推拿医生亦不例外。基于此,笔者现对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这一重要的治疗原则在推拿临床中的应用浅析如下。1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理论探讨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各异因而采用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的疾病,由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5期2010-02-11

  • 健脾补肾法在异病同治中的应用
    450002)“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1]。病机相同是“异病同治”的前提,病证结合是“异病同治”的关键。王立忠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跟随王老师学习,口传心授,悉心指导,受益匪浅。王师在治疗疑难杂症时,讲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结合,使我对“异病同治”的认识更加深入。现将根据“异病同治”之理结合临床验案,对水肿、老年性尿失禁、带下、乳糜尿等病证应用的体会分述如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11期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