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登记

  • 全国“仿种子”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两年来依法有序清理问题品种829个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共发布三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撤销公告,撤销向日葵、甜瓜、黄瓜、花生和辣椒登记品种829个。自2021年以来,全国“仿种子”清理取得階段性成效,种业市场得到持续有力净化。按照种业振兴市场净化行动部署,2021年农业农村部先期启动向日葵“仿种子”登记品种清理工作,到2022年7月分两批撤销向日葵登记品种359个。在此基础上,2022年又启动了甜瓜和黄瓜登记品种清理工作,接续开展第三批向日葵登记品种清理,并将这

    中国食品 2023年4期2023-06-29

  • 品种登记系统中角色管理模块的研究与实现
    在新疆推行马品种登记工作[2]。目前,支撑现代马产业发展的马匹登记工作相对滞后,推进缓慢,登记工作主要依靠传统手工登记方式完成[2]。为了实现马品种登记的电子化和信息共享,需要研发一套系统来对马品种进行登记管理,而角色管理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使用户只能访问被授权的内容,通过鉴别用户身份,有效防范非法入侵,提高系统的安全策略,减少系统的管理开销。本研究基于Django框架,结合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ole-Based Ac⁃cess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19期2022-12-28

  •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超过2.6 万个
    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2017 年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第一批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确定了马铃薯、油菜、大白菜等29 种登记农作物。截至目前,全国累计登记品种26235 个。2022 年以来,部省两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种业振兴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品种创新发展、市场净化目标,完善品种登记制度,启动登记办法和登记指南修订;不断规范登记审查,指导各地严把申请材料关,因地制宜推进登记试验指导服务;持续深入推进向日葵“仿种

    中国种业 2022年8期2022-11-17

  • 西藏三个青稞品种获国家新品种登记
    种成功获得新品种登记,意味着这3 个青稞新品种可以进行销售,同时在该自治区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届时有望推动该自治区青稞亩产平均提高10%以上。据了解,新品种“藏青20”在全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5.3千克,对比“喜马拉19号”增产12.1%。“藏青17”在海拔4 200至4 500米的半干旱、高寒地区种植,单产提升明显,该自治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0.5 千克,比“喜马拉19 号”增产13.9%。“藏青3000”全区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1.1千克,相比“藏

    电脑迷 2022年5期2022-11-08

  • 中国高粱品种登记现状分析及建议
    农作物实施了品种登记制度。《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实施是贯彻落实《种子法》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为规范品种管理、促进种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5年多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推动种业健康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根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高粱作为7种粮食作物之一被列入第一批29个非主要农作物目录,2017年开始登记后,高粱品种登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将2017~2021年高粱品种登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4期2022-09-02

  • 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现状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实现良好开局。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实施4 年来,福建省深入贯彻“放、管、服”要求,按照农业农村部的规范要求,严格梳理审查流程,积极宣传引导,主动靠前服务,做好登记作物展示示范推广,扎实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各项工作。截至2021 年12 月底,全省共审核上报31 批17 种作物437 个品种的申请,通过国家品种登记387 个。1 登记现状分析1.1 品种登记主体目前福建省已有70 个单位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完成注册并申请品种登

    中国种业 2022年5期2022-05-18

  • 强化登记许可审查 严格规范品种命名我国品种登记许可质量提升
    国家和各省级品种登记部门紧紧围绕种业市场净化目标,聚焦品种登记管理,依法强化登记许可审查,严格规范品种命名,启动向日葵登记品种清理,大力提升品种登记许可质量,坚决守好农业生产“品种端”,为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按照农业农村部品种登记管理工作部署,各地、各相关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细化老品种登记要求,落实向日葵品种登记差异性检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品种登记申请审查,确保登记材料合法性、完整性、规范性。目前,全国品种登记申请数量高速增长势头已经

    电脑迷 2021年8期2021-11-27

  • 中国菜用甘薯品种登记现状分析(2018-2020年)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目的是通过品种登记,公开发布登记品种的信息,统一保存品种标准种子样品,登记品种接受全社会监督,建立种业信用体系和可追溯体系,确保种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种业安全、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1]。同时,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供品种支撑,满足消费市场对多样化农产品的需求[2]。设立品种登记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各省级种子部门应积极开展品种登记工作,使登记审查规范性、科学性进一步提高,

    中国种业 2021年10期2021-10-26

  • 河南省奶牛品种登记培训班暨单产提升技术高峰论坛在正阳召开
    好河南省奶牛品种登记,提升奶牛单产技术水平,6月17日至18日,由河南省畜牧总站主办的河南省奶牛品种登记培训班暨奶牛单产提升技术高峰论坛在驻马店市正阳县召开。会议由来自全省18个省辖市畜牧(技术推广、畜牧改良)站长、负责奶牛品种登记的技术骨干,6个直管县(市)、40多个奶业生产县(市、区)畜牧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人以及70余家奶牛场品种登记技术人员或负责人参加。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任心俊、奶业管理处副处长宋洛文,省畜牧总站站长睢富根、书记徐泽君,河南省种牛

    河南畜牧兽医 2021年13期2021-08-31

  • 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实施进展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赋予种业的新使命,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1-2]。品种登记有利于加快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与推广,保护育种者和农民的合法利益,维护品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提高市场监管效率和水平[3]。全面了解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现状,分析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对于深入推进上海市品种管理工作,全面促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特色产业品牌优势,推进上海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有

    中国种业 2021年7期2021-08-02

  • 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品种登记现状分析
    031)实行品种登记制度,这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创新,是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1]。与登记制度配套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自2017 年5 月1 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步入法治轨道[2]。内蒙古自治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2017 年5 月16 日,也就是《登记办法》发布的当月就印发了《关于做好内蒙古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品种登记工作。4 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

    中国种业 2021年5期2021-05-22

  • 河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进展
    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2017 年5 月1 日正式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标志着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步入法治轨道[1],同时第一批登记目录发布,涉及7 大类(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蔬菜、果树、茶树、热带作物)29 种作物[2-3]。1 概况1.1 登记作物种类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已经开展3 年,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要求,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整体部署,认真落实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中的各项工作,依法扎实推进。近3 年累计登记

    中国种业 2021年1期2021-02-27

  • 品种登记体系全力推进种业振兴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交流会召开。会议学习领会了种业振兴行动核心要义,全面总结了2021年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成效,交流了种业振兴新形势下登记工作经验做法,研讨了品种清理和符合性验证等问题,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会议认为,2021年以来部、省两级紧紧围绕种业振兴行动,聚焦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紧盯事前、事中和事后3个环节,统筹推进登记管理和服务,持续完善制度规范,品种登记工作在丰富农业生产种源、维护种业市场秩序、加快品种更新步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种子科技 2021年24期2021-02-07

  •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成效和问题初探
    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实行品种登记的农作物范围应当严格控制,并根据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消费安全和用种安全的原则确定,登记目录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制定和调整”;根据法律规定,原农业部颁布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和《第一批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2017年4月24日,原农业部印发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各地在品种登记时遵照执行。这样,按照《种子法》的规定,农业农村部关

    青海农技推广 2021年2期2021-01-02

  • 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的探讨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省种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放管服”改革精神,始终坚守制度设立初心,不断完善登记受理审查机制,依法谋划和探索建立品种登记事后管理技术,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有效规范了非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秩序,有力促进了非主要农作物种业健康发展。1 品种登记制度实施取得初步成效1.1 建立了品种管理信息线索与服务索引通过品种登记情况分析,获取了各作物品种特征特性和选育推广等信息,为种业管理决策提供

    中国种业 2020年4期2020-12-18

  • 北京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实施进展
    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1],2017 年5 月1 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同时第一批登记目录发布,涉及7 大类(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蔬菜、果树、茶树、热带作物等)29 种作物[2]。按照《办法》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品种登记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管理,受理品种登记申请,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文件进行书面审查[3]。北京市品种登记工作具体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承担。如今,登记制度实施已满3 年,北京的登记工作进

    中国种业 2020年10期2020-10-26

  • 茶树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要求及进展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实施前,国家认(审)定茶树品种有95个,其中有性系17个、无性系78个[1];国家鉴定无性系品种39个。新《种子法》的实施,对茶树品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对象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种子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第二十三条规定:“应当登记的农作物品种未经登记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不得以登记品种的名义销售”。20

    中国茶叶 2020年3期2020-03-19

  • 开封市奶牛品种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开展奶牛品种登记可以摸清奶牛生产现状、理顺奶牛血缘关系、建立奶牛资源数据库,分析奶牛优缺点,有效组织奶牛群体改良,同时奶牛场可以利用这一资源科学引入良种种质资源开展选种选育,主动更新奶牛群体,动态监测生产水平,实现奶牛场信息化管理,科学指导生产。开展奶牛品种登记工作对于改善奶牛遗传品质,提高奶牛单产和综合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1 开封市开展奶牛品种登记工作的背景和成效2016 年开始,河南省畜牧总站根据河南省奶牛遗传改良要求,安排专项经费,选择郑州、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3期2020-01-10

  • 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研讨会在山东召开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研讨会,来自北京、黑龙江、江苏、山东、广东、甘肃等省(市)的品种登记工作负责人及吉林白城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有关品种DNA指纹检测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到会指导,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刘信主持会议并讲话。會议指出,作为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的种业管理制度创新,2017年5月起正式实施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充分激发了我国特色作物种业市场活力,29种作物登记品种数超过2万个,更好地满足了人们不断升

    种子科技 2020年22期2020-01-07

  •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实施进展、面临技术挑战与建议
    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这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创新,是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1]。自2017 年5 月1 日登记工作启动实施,至今逾2 年时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推进种业绿色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1 品种登记总体概况2017 年5 月1 日品种登记制度实施以来,登记工作全面铺开、稳步推进,取得成效。截至2019 年9 月30 日,登记申请量超过2.5 万个,农业农村部共发布品种登记公告25 批,登记品种14958 个(表1);公告

    中国种业 2019年12期2019-12-25

  • “玫瑰系列”彩色马铃薯新品种获国家认证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此次获得新品种权并完成新品种登记的3個玫瑰系列彩色马铃薯具有营养价值、产量和附加值“三高”特点。这3个新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一般亩产2000公斤。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亩产可以达到4000公斤以上,平均产量高于一般品种30%。其商品薯率能达到85%以上。在品质方面,除了含有普通马铃薯的各种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淀粉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花青素和多酚类高抗氧化活性物质。其花青素含量达到或接近蓝莓的水平,其抗氧化活性物质每100克中含

    农村百事通 2019年22期2019-12-06

  •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推进品种规范管理和优良品种应用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总结会。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种子(种子管理、种业发展)站(总站、中心、局)品种登记工作负责人,有关品种验证试验、展示示范承担单位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2019年品种登记工作取得的成效,讨论分析了向日葵、甜菜等登记品种验证试验情况,研究部署了2020年品种登记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设立品种登记制度是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迫切需求,2019年各省级种子部门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积极

    种子科技 2019年18期2019-10-21

  • 谷子品种登记实施进展与建议
    求。1 实施品种登记制度前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2000年颁布的《种子法》明确规定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但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制度上没有明确规定[7],不审定即可上市销售或者推广,在品种管理上存在法律空白。为弥补原《种子法》对杂粮品种管理的空白,全国农技中心和省级种子管理部门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和办法。全国农技中心于2001年率先组织建立了“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颁布了《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管理办法(试行)》,此后陆续组建了多个非主要农作物的品种鉴

    种子 2019年8期2019-09-11

  • 探讨办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相关要求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依据、步骤等内容。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044-02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标志码: A关键词: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相关要求作为农业活动实施的主要依据,非主要农作物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数量,还增加了农民的最终收入。通过了解实践案例可知,虽然当前工作人员将保障粮食供给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对农作物品种的关注度并不高,且存在“一品多名”现象,不但影响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还提

    种子科技 2019年2期2019-09-10

  • 全国甜瓜登记品种展示观摩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三亚举行
    本次会议以“品种登记促进产业发展,良种良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旨在组织全国甜瓜西瓜育种专家与有关科技人员现场观摩交流甜瓜登记品种的展示情况和探讨甜瓜西瓜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中国工程院吴明珠院士、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品种登记处陈应志处长,新疆农业科学院杜伟副院长,海南省南繁管理局林景山副局长,中国园艺学會副理事长刘君璞、张显,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许勇,海南省农科院曹兵副院长,三亚市农业局曲环副局长,三亚市科工信局张腾副局长,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

    中国瓜菜 2019年2期2019-07-02

  • 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甘蔗高抗黑穗病新品种“中糖2号”获新品种登记证书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该品种获准登记,对广西、广东、海南等蔗区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悉,“中糖2号”是以热引1号为母本、新台糖22号(ROC2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获得的高抗黑穗病的甘蔗新品种。连续多年的选育及多点区域试验观测数据表明,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产量高、蔗糖分高;植株直立、整齐,中茎、实心、节间长;脱叶性极好,螟虫危害率低,高抗黑穗病,宿根性較好,适宜机械化收获,具有较强推广性。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年3期2019-06-20

  • 如何看待登记品种的多与少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实施2 年多来,种子企业、科研单位积极申报登记品种,品种登记申请量已突破2 万个,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近期对品种登记数量较多和较少的作物及排名前3 省份的品种登记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各省品种登记现状,对今后品种登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旨在全面反映品种登记现状,引导业内人士理性看待品种登记,营造自主创新、诚信试验、依法登记的良好舆论氛围。1 品种登记总体概况品种登记制度是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产生的,在登记申请这一环节,充分体

    中国种业 2019年10期2019-01-05

  • 扎实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的思考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的实施,为规范品种管理、促进种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19年2月底,29种作物申请登记品种达到20094个,公告品种12030个。但从品种登记实践来看,依然存在认识不足、能力不强、诚信不够、保障不力等诸多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任务,扎实推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1 深化认识开展品种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设立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是新《种子法》修订的一大亮点,是贯彻落实中

    中国种业 2019年6期2019-01-05

  • 《种子法》实施以来我国谷子品种管理的成效与建议
    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种子法》的要求,2017年农业部制定《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并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谷子在内的29种非主要农作物纳入品种登记管理。品种登记是我国审时度势新设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育种者和农民利益,引导优良绿色品种选育和推广,这对于促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种业强国目标和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品种登记制度实施以来,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

    中国种业 2019年3期2019-01-05

  • 从品种管理制度变迁探索新时代品种登记管理发展新思路
    推广服务中心品种登记处,北京 100026)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40年风雨兼程、40年众志成城、40年春风化雨,40年砥砺前行,种业市场从无到有,从自给自足到开放共享,品种管理体制从探索到建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推动我国种业实现大发展大变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特色作物种业更是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开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

    中国种业 2019年1期2019-01-05

  • 当前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正式颁布实施,为了搞好辖区内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规范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生产经营行为,受省种子管理站委托,烟台市种子管理站积极做好辖区内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材料的初审工作,结合登记工作的开展,将当前登记现状梳理 如下。1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现状非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品种登记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蔬菜和果树等非主要农作物产业在烟台市获得长足发展。截至2017年底,蔬菜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0%,并有持续扩大

    中国种业 2019年1期2019-01-05

  • 农作物品种使用性能的评价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等法律法规规定,农作物品种的实用价值,是指农作物品种的栽培使用性能,包括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优良品质的品种特性。《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依据上述规定,必须是具有栽培使用性能的农作物品种,才是可以推广的农业技术。2 农作物品种的实用价值,必须经过评价《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技成果鉴定规程 (试行)》

    长江蔬菜 2018年20期2018-12-01

  • 蔬菜品种登记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并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1 品种登记进展情况目前,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有29种作物,其中蔬菜为8种。截至2018年9月6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显示:已有7 956个品种成功登记,其中蔬菜品种有4 921个,包括辣椒1 196个、西瓜968个、大白菜892个、番茄644个、甜瓜604个、黄瓜419个、结球甘蓝193个、茎瘤芥5个。从全国登记情况来看(表1),目前登记品种数量排名靠前的省(市

    中国蔬菜 2018年10期2018-10-15

  • 品种登记助力种业发展行稳致远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培训暨杂粮等作物登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在山西召开,这是我国品种登记制度实施以来的第一个登记品种评价展示活动。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出席会议并讲话,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郭建文在会上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种子管理部门、品种评价展示承担单位、种子企业、种植大户代表及技术牵头专家等近百余人参会。会间,全体培训人员还前往晋中市榆次区现场观摩了2018年谷子、高粱和花生登记品种展示与良种良法配套示范情况。品种登记是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市

    种子科技 2018年9期2018-09-10

  • 如何进行果树品种的登记
    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于2017年3月30日公布,并自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贯彻落实《种子法》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2017年4月农业部公布了第一批非主要农作物目录,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蔬菜、果树、茶树、热带作物共计7大类29种,要求列入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之前应当登记,作为市场经营、推广的依据。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的第一大国。据农业部统计,2016年中国

    果农之友 2018年3期2018-04-03

  • 关于品种登记管理工作的思考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正式实施[1],作为一项国家新设的行政审批事项,品种登记工作实施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共完成5批1428个品种的登记工作。全面了解登记品种的现状,分析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对于深入推进品种管理工作、促进种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1 品种登记工作的意义和作用1.1 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中国种业 2018年3期2018-03-20

  • 中国热科院橡胶所3个橡胶树品种获农业农村部新品种登记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首批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包含了粮食、油料、蔬菜、果树、茶叶、热带作物等6大类共计29种农作物,橡胶树是唯一入录的热带作物。为此,橡胶所对兼具推广应用潜力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积极开展登记工作。办法规定,“应当登记的农作物品种未经登记的,不得发布广告、推广,不得以登记品种的名义销售”,上述品种的登记获批,为其在海南、云南、广东等相应生态区域的推广应用及种苗销售提供了法律依据。品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年10期2018-03-14

  • 今年蔬菜品种登记么样搞
    先生问,蔬菜品种登记的范围有哪些,么样搞品种登记?“在线律师”:张先生好,对您提出的问题,我依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相关规定,回答如下。1 什么是非主要农作物以及哪些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应登记非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5种主要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也就是说非主要农作物并不是在推广前都得登记,但是明文规定在推广前应当登记的非主要农作物,没有登记的不得推广。根据农业部公布的《第一批非主

    长江蔬菜 2018年1期2018-02-28

  • 设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的历史必然与现实实践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1 设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的历史必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截至目前,国务院共取消下放各类行政审批事项702项(其中取消下放农业类审批事项19项),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增设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行政许可,既是国内品种管理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借鉴国外品种管理先进经验的结果。1.1 从国内品种管理发展历史看,设置品种登记制度十分必要 2000年颁布实施的

    中国种业 2018年1期2018-01-18

  • 多措并举,加快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是新修订的《种子法》设立的品种管理新制度,填补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品种审定以外品种管理制度的空白[1]。河南是农业大省,登记目录中的花生[2]、瓜菜[3]、果树及茶叶等是本省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全国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加快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加强跟踪监管,是新时期种业管理的新抓手,是满足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求,是乡村振兴相关产业发展的基础。为推进登记工作开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 厘清职能,创造工作条件2017

    中国种业 2018年1期2018-01-18

  •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管理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品种登记办法》)已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步入法治轨道,意味着非主要农作物成为种子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面对这项全新的事业,种子管理部门如何顺应新形势新要求,以更高的眼界、更宽的视野来谋划品种登记工作,写好农作物品种管理新的篇章,值得深入思考。1 品种登记管理是我国审时度势新设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管理,是新修订《种子法》中增设的一项制度,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育

    中国种业 2018年4期2018-01-17

  • 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几点认识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几点认识张志刚 李瑞云 马宾生 郑启功 王福建 王迎杰 魏 民 张 硕(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实施是贯彻落实《种子法》的重要措施之一,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本文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品种登记范围、登记申请文件、样品提交、登记注意事项及品种登记与品种审定的异同等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开展非主要农作物

    中国种业 2017年11期2017-11-20

  •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及法定登记品种作物目录,目录确定西瓜、甜瓜、黄瓜、番茄、辣椒、大白菜、结球甘蓝等29种农作物须进行品种登记,应登记而未登记的品种种子,其推广、宣传、以登记品种的名义销售都是违法行为。有关品种登记如何做,我们将一一为大家介绍。申请者进行西瓜品种登记,首先需在中国种业信息网(www.seed.gov.cn)下载填写西瓜品种登记申请表,同时充分准备的相关申请文件,向所属地(法人以注册地、自然人以身份证所在地为归属地)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提

    中国瓜菜 2017年6期2017-06-30

  • 农业部发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公布了第一批29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办法》和目录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办法》规定,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申请者向住所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申请的受理和审查,农业部复核后予以登记、颁发证书、公告。《办法》还明确了登记申请者的主体责任、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测试试验机构的

    科学种养 2017年6期2017-06-13

  • 品种管理迈出市场化重要一步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公布了第一批29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该《办法》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直以来,我国的品种管理以政府主导的审定制度为主,此次《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29种列入第一批登记目录的非主要农作物中,22种是原《种子法》规定,由农业部和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各自确定的审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甘薯、高粱、大麦(青稞)4种粮食作物,油菜、花生、亚麻(胡麻)、向日葵4种油料作物,甘蔗

    蔬菜 2017年5期2017-01-31

  •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7年第1号)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科学、公正、及时地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用本办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农业部规章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非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种主要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第四条列入非主

    种业导刊 2017年4期2017-01-14

  • 品种管理迈出市场化重要一步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公布了第一批29种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一直以来,我国的品种管理工作都是以政府主导的审定制度为主,此次《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作物品种管理向市场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办法》明确要求,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过去由于没有对非主要农作物进行针对性管理,“一品多名”、“一名多品”等问题屡禁不止,品种真实性无法确认等问题较为突出,给种子市场秩序和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办法》的

    种子科技 2017年4期2017-01-13

  • 制度创新 简政放权
    曲折,其中,品种登记制度的设立,争议最大。其最终在《种子法》中得以确立,成为本次《种子法》修订的最大亮点。一、新《种子法》中的品种审定和品种登记制度新《种子法》在第三章“品种选育、审定与登记”中创新地采用了品种审定和品种登记相结合的模式,即:1、国家对主要农作物及主要林木品种实行品种审定制度,审定分为国家级审定和省级审定两个级别,审定的标准“三性”为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为保证品种的可追溯性,一是设立品种审定委员会承担品种审定责任,建立主要农作物和主要林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2016-05-14

  • 农业部9月底公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管理办法》等有关征求意见稿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管理办法》等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将有关要点提示业界关注。列入第一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目录的粮食作物有马铃薯、甘薯、谷子、高粱、青稞、蚕豆、豌豆;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胡麻、向日葵;糖料作物有甘蔗、甜菜;园艺作物有大白菜、西瓜、辣椒、甜瓜、茎瘤芥和柑橘、苹果、香蕉;还有食用菌、茶树、橡胶。登记管理办法中规定:品种登记申请实行属地管理,单位在注册地、个人在户口所在地,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申请登记的品种条件,

    中国瓜菜 2016年11期2016-03-29

  • 新形势下杂粮品种登记管理的建议
    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包括粮食、蔬菜、花卉、麻类、果树、茶树、中药材、绿肥、烟草、食用菌等作物[1]。非主要农作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区域特色作物,在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杂粮作物是其中一类,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谷子、糜子、荞麦、高粱、大麦、薏苡、青稞、燕麦等;豆类作物豇豆、绿豆、小豆、蚕豆、豌豆、芸豆、黑豆、鹰嘴豆等[2],其生育期短、种植面积小、种植地

    种子 2016年2期2016-03-29

  • 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全国进行时 ——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11届年会
    薛惠莉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全国进行时 ——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11届年会本刊编辑/薛惠莉为提高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区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2015年11月24-25日,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11届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组织,共53家地方猪种猪场100余人参加,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家委员会专家王爱国、潘玉春、李学伟、李加琪等出席会议。图1 会议现场四家猪场获得地方猪保护与利用工作经验交流优秀奖

    猪业科学 2015年12期2015-10-31

  • 总结成绩 查摆问题 推动地方猪保护与开发利用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一届年会在京召开
    文以及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先进集体。其中,《济宁地区猪种的起源及演变考证》等10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被授予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先进集体。此外,会议还邀请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潘玉春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王起山副研究员分别就地方猪品种登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登记联网操作步骤进行了讲解,组织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代表开展了地方猪保护和开发利用的业务交流。在地方猪品种登记培训环节,杨红杰介绍了品

    中国猪业 2015年12期2015-07-08

  • 津新鲤2号
    津新鲤2号品种登记号 GS-02-006-2014亲本来源 乌克兰鳞鲤×津新鲤育种单位 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特征特性 该品种是以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后经4代群体选育的乌克兰鳞鲤为母本,以津新鲤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即为津新鲤2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津新鲤2号1龄鱼平均体重比父母本分别提高52.0%和21.3%,2龄鱼平均体重比父母本分别提高53.3%和24.8%,养殖成活率可达98.0%,比其他鲤鱼性成熟晚1~2年。适宜地区 该品种适宜在我国各地人工可控

    乡村科技 2015年15期2015-02-13

  • 天津市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实施登记管理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确定大白菜、黄瓜、番茄、辣椒、芹菜、甘蓝等6种非主要农作物应当登记,除此之外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自愿登记。根据《登记办法》规定,登记的一般程序为提交申请、材料审查、现场评议和发放登记证书。天津市种子管理站负责受理申请、审查材料、组织现场评议,经公示后由天津市农业部门发放登记证书。2009年至2014年间共办理登记22种,195个品种。申请品种登记的单位或个人,可以直接向天津市种子管理站提出申请,需提交的材料

    天津农林科技 2015年3期2015-02-11

  • 先试先行 稳步推进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 ——第一期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培训班在苏州市成功举办
    步推进地方猪品种登记工作 ——第一期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培训班在苏州市成功举办本刊记者 彭华 顾红华2013年6月25日,由全国畜牧总站主办的第一期地方猪品种登记培训班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来自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三省市的畜牧部门和11家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的代表以及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有关单位的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了培训。《中国猪业》杂志作为特邀媒体全程参与了本次会议。全国畜牧总站郑友民副站长出席了培训班开幕式,并作了讲话。开幕式结束后,杨红杰处

    中国猪业 2013年7期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