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水

  • 岳甫嘉运用四物汤治疗月经病特色*
    养血扶正法见于“经水过多”“经水行后作痛”“经水后期色淡人怯弱”“经水三月一来”等方面。四物汤中行气、养血、活血兼顾,无补气之品,故岳甫嘉以四物汤补益血虚时,常配益气健脾之属。如治疗“经水行后作痛”,用四物汤加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大枣;治“经水后期色淡人怯弱”,则以四物四君双补气血等。2.行气活血祛邪法此法用治气滞血瘀证。气主行血,气机郁滞则血亦随之而滞,若妇人情志低迷、抑郁、焦虑、愤怒,则肝气失疏,气滞血瘀证候即成。气滞不疏、血滞不行,往往又兼疼痛症

    中医文献杂志 2023年4期2024-01-27

  • 基于“经水出诸肾”论治围绝经期月经紊乱
    。文章对傅青主“经水出诸肾”的学术思想进行解析,简要阐述中医、西医发病机制,论述中医特色辨证施治、理法方药。【关键词】傅青主;经水出诸肾;围绝经期综合征;月经紊乱【中图分类号】R271.1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5-0016-03Treatment of Menstrual Disorder in Perimenopause Based on “Menstruation comes from kid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3年3期2023-06-27

  • 冷却方式对TA15 钛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关系的影响
    量与尺寸不同,在经水冷与空冷处理后的组织中初生α 相接近,而经炉冷处理后,初生α 相含量降低,但尺寸最大。在空冷与炉冷处理后的组织中,无明显的β 转变组织。在次生α 相方面,因为水冷处理时,组织中形成较大的过冷度,析出的一定量的次生α 相,同时组织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以及亚稳定β 相,当合金经空冷处理后,因为此时冷却速率较慢,形成具有针状结构的次生α 相减少,其位于初生α 相之间,当合金经炉冷处理后,因为炉冷过程中的冷却速率最慢,使得组织中次生α 相有充足时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3期2023-02-18

  • 论《傅青主女科》柴胡用药规律
    青带、郁结血崩、经水后期、经水先后无定期、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经水未来腹先痛、年未老经水断、气逆难产、产后郁结乳汁不通诸病,病机有肝郁者,皆用柴胡伍白芍,或再辅以当归,三药共投以养血疏肝开郁,补肝体而调肝用,是《女科》治疗肝郁的一大特点。以《调经·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篇为例,由于行经之际,气血耗伤,腠理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导致肝气闭塞,行经道路受阻,邪正交争,气行于阳分则发热,肝气暂舒,经水来潮,气行于阴分则恶寒,肝气郁闭,经水闭塞,不通则痛,出现

    江苏中医药 2022年7期2023-01-05

  • 中医名言拾粹
    经水行后,腹痛绵绵不止,虽曰虚寒宜补,然气亦能作痛,若一概补之,不益痛乎!须视受补与否?如不受补者,以四物加陈皮;如受补者,以八物加香附,血虚者倍参,挟寒者加干姜,血行气滞者加艾。若经净后腰腹疼痛者,此血虚也,宜服八珍散,以白芍易赤芍,白术易砂仁;如觉腹冷,加肉桂。经水过期紫黑有二:有气血混并而成紫黑者,有块痛是也;有血热而成紫黑色者,腹不痛是也,统以四物加连、附治之。经水过期而似鱼脑者,痰多血少也。有绿黄如泥土者,血寒气虚也。其黄绿者宜暖经和血,忌用凉剂

    光明中医 2022年8期2023-01-04

  • 论《陈素庵妇科补解》秦艽应用
    乃治血分3.1 经水先期《补解·调经门卷·经水先期方论》[1]8-9记载“若不及三十日而先至者,血热”,治法当“清热凉血”。补按中谈及“然有内热挟虚而致者,又不可过用凉血之剂,当以补血为主,而佐以清热”。故选方大安营煎,在四物汤养血和营的基础上,加入丹皮一钱五分,焦栀、黄芩各一钱凉血泻火,少佐秦艽一钱、薄荷八分祛散血分之风热,行“养血所以固其本,清热泻火祛风所谓治其标”之意。3.2 经水乍多乍少《补解·调经门卷·经水乍多乍少方论》[1]9-10记载此病症状

    环球中医药 2022年2期2023-01-02

  • 《灵枢》十二经水理论探微
    识。例如《灵枢·经水》中关于十二经水理论的论述,“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针对这一段关于十二经脉外合十二经水、内属脏腑的记载,目前就存在部分争议,因此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也请广大同道批评指正。1 历代医家关于十二经水理论观点分析十二经水理论历代医家对此看法不一,其中不乏质疑之声,认为将河流与人体经脉联系在一起太过牵强。李克绍[1]认为:“以中国的河流,江、淮、湖、海等比拟十二经脉,意义不大。”中国中医科学院薛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3

  • 《伤寒论》“热入血室”的诠释方法研究*
    与冲脉有关;其与经水相关的表现为“经水适断”“经水适来”。《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可见冲脉亦主妇人之经水。然《伤寒论》条文第216条中并无“经水”的相关证候,关于“经水”的记载仅见于第143、144、145条中,常为热入血室导致经水不利。冲任为诸经之总任,经水来时,疫邪不入于胃,乘势内侵血室,故入夜有发热谵语[12],故其神志症状表现为“谵语

    天津中医药 2022年7期2022-07-30

  • 治肝理论在《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的应用
    或脾胃久虚,引发经水断绝不行[4]。此为气血虚弱、脾胃虚弱造成的月经不调。《傅青主女科》强调女子以肝为先天,“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治”。肝属木主疏泻、主藏血,精血互化。肝脏功能异常与月经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肝气郁结则气机不畅,肝气郁闭引发月经异常[5]。傅氏在《经水未来腹先疼》篇指出是“肝中之郁火焚烧”。在《经前腹疼吐血》篇中指出“妇人有经未行之前一二日忽然腹疼吐血。人以为火热之极也,谁知是肝气之逆乎”。强调此病位在肝。肝藏血,调节血量;主疏泄,而司血海。肝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1期2022-02-28

  • 基于“枢轴运动”探析“脾-肝-冲任-胞宫月经轴”
    1.1.1 脾为经水之源黄元御“枢轴运动”理论认为脾土左旋生血,胃土右转化气,全身血液源于脾土,经血为全身血液的一部分亦源于脾土。“脾为生血之本”“经水之原,化于己土”[10]。肾为先天之本,主宰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而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先后相资、脾肾互赞方可使人体机能正常。女子月经从初潮到绝经,一生行经30~40年,与脾土化源有着密切关系。女子一生按有无生殖功能可分为幼童期、生育期、老年期。女子在幼童期/老年期虽然“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新医学 2022年12期2022-02-28

  • 跟习爷爷学经典
    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出处:[春秋]管仲《管子·度地第五十七》原典: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乃以其天材、地之所生,利养其人,以育六畜。释义:就我所知,能成王霸之业的,都是天下的圣人。圣人建设都城,一定选在平稳可靠的地方,土地肥饶,倚靠着山,左右有河流或湖泽,城内修砌完备的沟渠排水,随势流入大河。这样就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和农业产品,既供养国人,又繁育六畜。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顺应自然。保

    十几岁 2021年24期2021-11-18

  • 《傅青主女科》经水早断诊治经验探微*
    》一书,其提出,经水早断为心、肝、脾气郁,致肾气郁而不宣,经水不能盈满则无法外泄所致,治疗宜“补肾水为主,柔肝解郁、培土宁心安神”,并创制益经汤,对后世治疗经水早断有指导作用[1]。1 经水早断概述经水早断临床表现为女子未及四十即出现月经稀发,甚至断经,兼有经断前后诸症[2],与西医卵巢早衰类似。经水,指经血,《灵枢·经水》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3]十二经水,指经脉受纳血液而运行于机体周身的状态。傅青主认为,“经原非血也,

    河南中医 2021年11期2021-04-17

  • 傅山“经水出诸肾”理论探析与临证体会
    证尤擅于妇科,“经水出诸肾”出自其代表著作《傅青主女科》。傅山认为经水为“天一真水”,源自于肾,主张调经要从肾论治,以治其本,同时他提出经水正常的盈泄与肝、脾功能的正常密切相关。此观点对后世月经病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以研习傅山“经水出诸肾”学术思想为切入点并结合临床跟诊心得,整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谢京红主任医师相关医案,加深对经典理论的理解,提高临床诊治水平。1 经水的特性与化生1.1 经水非血,天一化而生之《傅青主女科·调经篇·年未老经水

    中医药导报 2021年6期2021-04-17

  • 由傅山辨治月经病探析其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与发展脉络。1 经水出诸肾1.1 “经水出诸肾”思想的产生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经水”,并在《素问·离合真邪论》中提到:“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这里的“经水”乃指河流,象征着人身体的经脉[3]。傅山认为古昔圣贤之所以命名为经水,是因为水出于肾,即肾主水,为水脏,由癸干所化[1]。“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4]故“癸干”乃天癸也。肾水的本体是天癸,癸者,水也,肾在五行中属水,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17期2021-03-28

  • 基于心-肾-子宫轴学说调治月经过少
    即净。本病又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经量过少”[1]。随着女性工作和家庭压力的增大,以及长期熬夜、节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月经过少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成为目前临床常见病。近年研究发现本病可能是女性内分泌紊乱的一个信号,提示存在卵巢功能减退风险,影响备孕、孕卵的种植,甚至导致反复流产、不孕等[2-3],给广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尽早诊治本病,对维持正常的生殖生理功能、保持生育能力、延缓卵巢功能减退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西医对于本病多采用激素治疗[

    江苏中医药 2021年7期2021-03-28

  • 从培本补肾谈《傅青主女科》月经病论治
    青主女科·调经·经水先期》论述:“妇科调经尤难,盖经调则无病,不调则百病丛生。”[1]18。傅山对月经病的辨证创立了独特的月经病治疗体系。傅氏将月经病归纳为14 种,从脏腑经络、气血水火立论,辨证详尽,组方严谨,扼要得当。笔者对《傅青主女科》的调经篇进行反复研读后,试从月经病调治中探索培本固肾的诊治思路,管见所及,刍议如下。1 肾为核心,脏腑气化为用《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吉林中医药 2021年12期2021-03-27

  • 岳甫嘉从气论治月经病六法探析
    期”“血崩症”“经水行后作痛”“经水三月一来”“经水后期色淡人怯弱”“经水少而色淡”等病。月经过多和月经先期,主责气虚不摄阴血,如治“经水过多”时,用白术一钱半,生黄芪、陈皮一钱,人参五分,炙甘草三分,并言虚甚者可用人参一钱,重在补气,以复其摄,血崩急症则重用参芪。月经过少和月经后期,主责气血之枯少,如治“经水三月一来”,归因于气血不足,药用当归、川芎、炒白芍、黄芩一钱,白术、山萸肉一钱五分,寒温并用,气血双补,功在调阴阳、益气血。对于经后作痛,主因宫血衰

    中医药通报 2021年4期2021-03-26

  • 叶天士论治温病热入血室经验撷菁
    [3]提出治产后经水适断之异证宜增损柴胡汤等,均丰富了热入血室的理论。在温邪肆虐的清代,由于病邪性质不同,清代各大医家开始从温邪的角度重新认识热入血室,且在立足《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研究分析温病热入血室之治法。叶天士作为温病四大家之一,对温病热入血室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且基于温邪致病提出新的治疗思路。本文依据叶天士热入血室理论,对温病热入血室的辨证及治疗进行解析。1 温病热入血室1.1 温病热入血室之涵义清代温病学家认为,妇人热入血室从

    环球中医药 2021年2期2021-01-05

  • 月经过少源流考
    痛证》,称之为“经水少”[5],但并未对该病进行命名。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月水不调候》载有“月水乍少”之述,并记载其病因病机。金元时期,朱丹溪《丹溪心法》提到“经水微少”“经水涩少”之名。明代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调经门》进一步发挥,其曰:“经水涩少,为虚为涩”[6]27。2 病因病机月经过少之发病机制分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多为精亏血少,冲任气血不足,经血乏源;实者寒凝痰瘀气滞,冲任气血不畅[1]。其病位可及五脏,但以肾、脾、肝为主,尤以肾为关键。总览历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12-25

  • 月经过多源流考
    正常者,亦称为“经水过多”或“月水过多”[1]。如今妇女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再加上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月经过多日益成为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学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引起的月经过多,或子宫肌瘤、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内节育器等引起的月经过多,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由于月经过多的病因十分复杂,病机涉及多个脏腑,临床表现纷繁,故本研究从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疗入手,对历代重要医籍中月经过多的相关病证论述进行整理,考查其学术脉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12-22

  • 针药结合治疗月经过少验案
    )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经水少”等,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不足正常经量的1/2,或行经持续时间仅1~2 d,甚或点滴即净,连续2个周期或以上[1]。西医又称“月经稀发”。1 追本溯源本病早在晋·王叔和《脉经》中称为“经水少”[2]。《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医学正传·妇人科》:“肾气既乏,则经血日以干涸,渐而至于闭塞不通”。《兰室秘藏》:“妇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医学入门·妇人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2020-12-21

  • 杨怡治疗月经过少验案1则
    2]。古籍有称“经水涩少”“经量过少”等。月经过少会给女性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进一步发展为闭经、卵巢早衰,导致不孕不育等,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危害[3,4]。1 病因病机月经的来潮与否与肾的生理功能紧密相关[5]。《内经》云:“肾气盛,天癸至,月事以时下”阐明了月经产生的机制是以肾为主导。肾主藏精,既藏先天之精,又藏后天之精,精血同源而互相资生。肾精充足则肾气充盛,冲任二脉之血旺盛,气血调和,月经来潮。所以肾主宰着月经的潮与止。《诸病源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00期2020-08-15

  • 《傅青主女科》月经病探析
    律产生影响,导致经水复行、经水先期等月经病。月经周期不固定的发病则与肾气郁结相关,《傅青主女科》提出气动与血动同步,气安则血安,血液停滞则与气逆有关,进而导致患者产生痛经。除脏腑功能失调外,《傅青主女科》中明确提出外邪入侵是不可忽视的月经病病因[1]。女性产生痛经并伴有经行不畅通,主要病因与经期外界风寒入侵相关,外感风寒使患者内应热气较深,热入血室,导致病情加重。部分女性产生经前腹痛则与寒湿相争有关。1.2 肝、肾、脾损伤肝脏在人体中主要的作用为疏泻、藏血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4期2019-02-09

  • 《黄帝内经》“女子不月”之论探析❋
    ”“月事不来”“经水断绝”等。《内经》论及妇产科内容的条文达30多条,其中有7条有关于“女子不月”。可见“女子不月”为《内经》重点论述之妇科疾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深入探究其学术特色,继承发展其精华具有重要意义。现通过分析相关条文总结其病机及治疗特色如下。1 病因病机1.1 肾虚为致病关键《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本文《内经》原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2019-01-09

  •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 ——内关穴
    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归经:手阙阴心包经。穴义: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理失常、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痛经、腹泻等。一、穴位功效内关穴为人体手阙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

    恋爱婚姻家庭 2018年33期2018-11-30

  • 手到病除
    中的经穴,是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经,就是动而不居的意思,因为肺经的经水从这里经过,动而不居,所以被称为经穴。据《甲乙经》记载,此穴位“不可灸,灸之伤人神明”,意思就是说对这个穴位不能用针灸,否则会损伤神明;经常按摩这处穴位,有宣肺利咽、降逆平喘的作用,现代临床中医学经常利用它来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的疾病。【取穴技巧】 伸出左手,掌心向上,用右手给左手把脉,中指所在位置即是。【功用】宣肺利咽、降逆平喘。【伍配治病】◆咳嗽:经渠配肺腧、尺泽。【自我按摩】用中指指腹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8年7期2018-09-17

  • 从“经水出诸肾”论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
    青主女科》曰:“经水出诸肾”,故中医学多从肾论治。1 理论渊源“经水出诸肾”是傅山先生长期理论研究并恰当地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精髓[2]。“经水”一词最早载于《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此处的“经水”指河流,比喻人身之经脉。《灵枢经》中有篇为“经水”,其详细地介绍了十二经脉在机体内的运行,其理论源头在于《内经》。《素问·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1期2018-03-20

  • 《傅青主女科》从肝论治月经病
    之血皆归之”“夫经水出诸肾”,认为经水本源于肾。“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经水由二经而外出”“满则溢而虚则闭”,指出血海充盈,经水自冲任而溢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其性条达,主藏血;脾为后天之本,化生精微,主统血;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故而月经生理病理均与肝、脾、肾、冲任二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傅氏辨治妇人月经病时,重视脏腑辨证,以肝为中心,强调肝、脾、肾、冲任二脉在月经病中的作用。《经水先后无定期》中指出:“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2期2018-02-13

  • 浅析《陈素庵妇科补解》之调经门*
    “妇人诸疾,多由经水不调。调经可以孕子,然后可以却疾”,说明月经对于妇人疾病尤为重要,凡治妇人疾病,首以调经为主。凡是影响月经产生及应期的因素,均可引起月经不调,致其他病症产生,但调其经,则病自愈。女子以血为基本,气乃血之帅,气行则血畅,气血和调,则经水自调。因此陈氏认为调经须先和气,如云:“妇人经水不调,多由气郁……治宜开郁行气……自不致阻塞作痛。”陈氏善用四物汤加减以生血调经,补血之时不忘和气,多用香附、木香、乌药等辛温行气之品以开郁调气,其中尤以香附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0期2018-01-19

  • 继发性闭经诊治体会*
    不月”“经闭”“经水不通”“月水不通”“血枯”等范畴,病程长,短期难以治愈。现代医学将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近年来,继发性闭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笔者在长期的中医临床辨治中颇有体会,现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明·陈木扇女科代表作《陈素庵妇科补解》对闭经就有较为完整的记载,书中列出了“妇人经血不通属血瘀方论、经水不通属外邪风冷方论、经水不通有痰滞方论、经水不通属七情郁结方论、经水不通属脾胃虚弱方论、经水不通属二阳至病方论、经水不通属血枯方论、经水不通属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3期2018-01-19

  • 对《灵枢》中《经水》《邪客》两篇的看法
    李今庸1,2*《经水》是《灵枢》的第十二篇;《邪客》是《灵枢》的第七十一篇。古人在长期的医学活动中,观察到人体内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功用,十二经脉内禀气于五藏六府,五藏六府外濡养于十二经脉;五藏主藏精神而周全性命,六府主化水谷而产生气血,十二经脉主行血气以营运全身,所以《经水》篇说:“五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在五藏六府十二经脉当中,作者一方面指出了心藏为五藏六府的统帅,居于领导地位,主宰

    中医药通报 2018年6期2018-01-18

  • 《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特色浅析
    “妇人诸病,多由经水不调,调经然后可以孕子,然后可以却疾,故以调经为首,序于安胎、保产之前。”后世妇科医籍,多以此编列。陈氏对月经病的认识及分类颇多创新,提出的“治妇人之病,总以调经为第一”“因病而月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去经自调;经不行而后病者,当先调经,经调病自愈”等理论至今还指导着临床,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调经门共53论,出方54张,记录的大多是临证心得,遣方用药精辟独到,对当今中医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颇具指导意义。现笔者就书中“调经门”卷月经病的诊疗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5期2018-01-13

  • 长寿名穴保健康
    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天宗穴在进行肩背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和保健中可以说是必用的穴位。点、按、揉此穴会产生强烈的酸胀感,可以放松整个肩部的肌肉。取穴时一手下垂,另一手从肩关节上方绕过,向下顺着肩胛骨往下走。它的位置相当于肩胛骨的中线上中点处,点按时感觉非常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穴位自己按摩起来不方便,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很简单的方法:现在的小区里有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也有专门按摩后背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器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6期2017-06-29

  • 光阴谣(组诗)
    瘪的青苔我知道,经水一洗,它就复苏一点,浪头拍一下它就抽动一下,它鼓起的小耳朵,能识别春天倒春寒春运过去了,村子里,走的人走了留下的,都留下了靠在墙边晒太阳的锄头,伸了伸腰而一棵草,露了露头,试探了下外面的风声村里的女人都明白偶尔,也会有那么一场雪,深夜返程邻庄轶事有人因盗窃蹲了监狱,至今未出,老婆在外面跟着别人跑了有人因打架斗殴进去了,放出来还是那熊样村口的小桥边,陈家开的小商店烟酒生意一直不错半夜三更,二楼仍灯火通明,有人喊着要把输掉的赌回来某年冬天,

    星星·散文诗 2017年34期2017-02-17

  • 《傅青主女科》医方集解系列(17)经水先期※
    集解系列(17)经水先期※刘春生(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2405)本文主要讲述傅青主治疗经水先期的证治方药。经水先期即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或1个月两潮,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傅氏认为月经先期之病因为阴虚血热,导致经血不按期而下。经水循月而至,实有赖于肾水肾火之平衡。如二者失调,即可导致月经先期与后期,经血量多与量少之变异。傅氏治疗经水先期的主方有二则,月经先期量多者用清经散,经量少者用两地汤。傅青主女科;经水先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21期2017-01-27

  • 《金匮要略》论治月经病的学术特色
    ,脏腑藏泻得宜,经水按期而至。反之气血亏虚、冲任不足、血海空虚必致月经不调;阳虚生之内寒以及客于胞宫之外寒,凝结日久,久积不散,均可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瘀血积结而成诸多月经病;妇人之体,气机贵乎调达,气调则血调,气郁则血瘀。气机郁滞则成“结气”,而发为闭经、崩漏、痛经等。任何原因引起冲任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皆可致血不归经,或壅聚成癥,胞宫血脉瘀阻,变生妇科诸疾。2 以气血为总纲尤重治血气血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互资生、相互依存。气为血之帅,血为气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2期2017-01-16

  • 浅析《陈素庵妇科补解》论治“经水不当绝而绝”*
    妇科补解》论治“经水不当绝而绝”*马德聪 宣仙英 王 璐 张文瑜 严 航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陈素庵妇科补解》开创性地提出经水不当绝而绝这一疾病名称,并对该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进行论述,从虚实两端进行辨证论治。证分血虚、血滞,治以养血和气为主,注意顾护脾胃,用药平和,为临床治疗卵巢早衰提供新的思路。陈素庵妇科补解 经水不当绝而绝 卵巢早衰 辨治思路《陈素庵妇科补解》一书,由1983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整理出版,题:“宋·陈素庵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8期2017-01-14

  • 《金匮要略》从瘀论治妇科病探析
    医家指出:“虚乃经水断绝之根,变证蜂起之源;积冷乃经水痛闭之始,癥瘕不孕之由;结气乃经带瘀积之起,痛痒杂证之因。”[3]《妇人大全良方》有言“妇人以血为基本,气血宜行,其神自清”[4]。妇人之经、带、胎、产、乳均以血为用,血盛气和,脏腑功能正常,冲任和平,以维持正常之生理。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1.1 气滞致瘀 妇人之病,多见气血之变,主要在于肝郁气滞、阴阳气血不调,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遂成血瘀。各种原因导致气机不利,均可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7期2017-01-11

  • 解溪:治疗脚腕痛
    胃经,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本穴解散并流溢四方。此穴可引上焦郁热下行。《千金方》中记载此穴主治:“腹大下重、厥气上柱腹大、膝重脚转筋、湿痹。”位置: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肌腱与趾长伸肌肌腱之间。主治:此穴有通络祛火、消炎止痛的功效。按摩此穴,可治疗足腕痛、下肢痿痹等疾病。现代临床中医中,还常用此穴治疗足下垂、踝关节及周围的软组织疾患等。取穴技巧正坐,一腿屈膝,脚放平,用同侧的手掌抚膝盖处,大指在上,四指指腹循胫骨直下至足腕处,在系鞋带处、两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12期2017-01-06

  • 哎哟,岔气了!
    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经水在此蒸发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郄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行至本穴后,经水逐步降温,生发出心火所克的肺金特性的凉性水气,如被它物间接指使一般,故名。所以按揉此穴可以缓解岔气。此外,按揉间使穴还有宽胸和胃、清心安神、截疟等功效。没有时间地点限制,按揉的时候,用拇指指腹按压间使穴,每次约5分钟左右,每日2次就可以了。伸伸胳膊也有效岔气后,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调整。把一侧胳膊举起来,然后向相反的一侧伸展,在伸展的同时,深吸一口气,憋住气,保持几秒钟。或

    恋爱婚姻家庭 2016年27期2016-10-11

  • 《妇人大全良方》和《傅青主女科》调经特色比较探析
    作用于冲任,引起经水不调或闭经,治宜温补冲任,所以《良方》调经用药常偏温。如姜黄散,药用姜黄、莪术、红花、桂心、川芎、延胡索、牡丹皮、当归、白芍,治血脏久冷,月水不调,脐腹刺痛,此方9味药,偏温热药有了味。同时《良方》也重视四物汤的使用,其中有专篇论述加减四物汤。此处四物汤的基础方是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引《本草》“男子宜熟者,女子宜生者,合用生者为是。”陈氏赞誉此方“自皇朝以来,名医于此四物中增损品味随意,虚实寒焕,无不得其效者”[1])。1.2 《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4期2016-03-10

  • 卵巢早衰病因病机的古代文献研究
    病机特点主要为:经水早断,总分虚实;血气双论,以血为主;心脾为主,兼及肝郁。卵巢早衰 病因病机 古代医籍 文献研究卵巢早衰是临床上的妇科疑难杂症。从现代临床的角度来看,这一病证主要表现为闭经、不孕,只有少数人出现类似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妇女来说常常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这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卵巢功能的衰竭,病因复杂,与人体脏腑、气血、经络、胞宫功能失常以及情志失调关系密切,日久不仅会出现妇女子宫萎缩、阴道分泌物减少、性交痛等表现,还会出现骨质疏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6期2016-01-28

  • 五大穴位赶走未老先衰
    下点工夫。年未老经水断 郁闷惹的祸在中医学上,未到绝经年龄,月经就提前消失的现象叫做年未老经水断,多由心肝脾三经之气郁滞所引起。气郁使肾气不宣,不能化生肾水,无水则月水自枯,就会出现年未老经水断。肝藏血,脾生血、统血,可见二者对于全身的血液有调节作用,与月经来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把身体比做一个王朝,肝就像是将军,脾就像是宰相,将军或宰相出了问题,王朝的安危自然受到影响。肝气郁结 不良情绪是主因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爱失眠、焦躁、易怒。“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5年9期2015-09-12

  • 运用《傅青主女科》“痛经五方”辨证治疗痛经临床观察
    》将痛经分为:“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之肝气不舒证、“经水未来腹先疼”之热极而火不化证、“行经后少腹疼痛”之肾气之涸证、“经前腹疼吐血”之肝气之逆证、“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之下焦寒湿相争证,凡此五类。笔者运用《傅青主女科》“痛经五方”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5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原发性痛经患者58例,年龄14~38岁,平均(22.1±5.4)岁;病程3个月~16年,平均(3.2±2.9)年。治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6期2015-01-27

  • 《傅青主女科》从肾论治妇科疾病举例
    “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带脉关乎脾肾”,“胃为肾之关”等理论,为后世运用补肾法治疗妇科疾病奠定了基础。1肾与月经病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调经以补肾为主,历代医家对调经方法仁智互见,各有所长。《傅青主女科》提出“夫经本于肾”、“经水出诸于肾”之说,并创制了治肾调经诸方药。如经水先期篇曰“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方用两地汤,有“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之意,使肾中水火平衡则经水自调;经水后期篇指出“妇人有经水后期……盖后期而来少,血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6期2014-10-11

  • 从《傅青主女科》对“年未老经水断”的辨治用药论中医治疗卵巢早衰
    经篇》中“年未老经水断”具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的发病特点,与卵巢早衰未至绝经年龄而过早绝经的临床特点相一致,且治疗“年未老经水断”的益经汤被认为是治疗卵巢早衰理法方药完备的有效方剂之一[1],为后世制定卵巢早衰的组方原则提供借鉴[2]。张广梅等[3]的现代实验研究也发现益经汤具有促进各级卵泡发育,尤其是促使优势卵泡成熟化从而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增加雌激素分泌,对卵巢早衰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故根据傅氏对“年未老经水断”的辨治用药,试析卵巢早衰的中医论治,进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2013-04-06

  • 浅析《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特色
    审证求因陈氏认为经水不调,有内因、外因、内外因之分。经行时或大小产后,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外袭致癥瘕痞块等症是外因;惊恐劳怒,忧郁不解或恣食伤脾之品,以致停痰积饮,成积聚痞满等症是内因;更有六淫乘袭,兼受七情郁结,内外交伤而致肌肉消瘦,面黄骨蒸,月水经年月不至之血枯为内外因。并由此展开详细的论述。(1)脾胃虚弱,命门火衰。认为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血不生,发为月经后期、闭经、经行泄泻。(2)血滞。认为阴气乘阳,则胞寒气冷,血不运行,血分瘀滞,发为月经量少、痛

    江苏中医药 2013年2期2013-02-19

  • 浅析热入血室与温病营血分证的异同
    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4]。从张仲景的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2013-01-25

  • 《傅青主女科》中芥穗的运用特色
    ,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方用完带汤。”此证主要病机为脾虚肝郁,湿浊带下,治疗上应补脾舒肝,化湿止带,这里的黑芥穗,用量5分,主要在其与柴胡配伍,取其辛散之功,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固血于脉内,体现散中有收;配白芍则舒肝解郁,诸药相伍,寄补于散中,寄消于升内,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3期2013-01-23

  • 《傅青主女科》痛经的证治规律探析
    着手,例如傅氏在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一症中指出:“夫肝属木而藏血,最恶风寒,妇人当行经之际,腠理大开,适逢风之吹,寒之袭,则肝气为之闭塞,而经水之道路亦随之而俱闭”;又如在经水未来腹先疼一症中:“夫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如行经后少腹疼痛中傅青主云:“妇人有少腹疼于经行之后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肾气之涸乎!”,肝肾同源,肝主疏泄而司血海,肾藏精气而司冲任,精血满盈,血溢胞宫,经行正常。经后冲任尤虚,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5期2012-01-28

  • 《傅青主女科》定经汤证治特点述析
    》一书,为治疗“经水先后无定期”之方。傅青主对于月经病,主要抓住肾肝脾的相互关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极为严谨。本文通过分析“经水先后无定期”的病因病机而进一步阐述傅氏所设之定经汤的用药治法及调经思路特点,从补肾、疏肝、肝肾同调等角度来阐述此确为“不治之治,正妙于治”的效方,是妇科调经良方。《傅青主女科》;定经汤;经先后无定期;调经定经汤出自《傅青主女科》,为“经水先后无定期”而设。傅氏认为:“经水出诸肾……肾郁则气必不宣 ,前后之或断或续 ,正肾气之或通或闭

    中医研究 2012年9期2012-01-23

  • 朱丹溪治痰理论及其在妇科中的运用
    怔忡、头眩、妇人经水不调、带下、恶阻等均有验效。现将丹溪治痰理论与其在妇科的应用介绍如下。1 丹溪治痰理论1.1 百病兼痰 丹溪认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金匮钩玄》),或在肺,或在膈间,或在肠胃间,或在经络中,“为喘为咳,为呕为利,或眩或晕,心嘈杂,怔忡心悸,为寒热肿痛,为痞隔,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丹溪心法·痰附录》)。诸多杂症,多与痰有关,充分体现了痰

    世界中医药 2011年5期2011-04-14

  • 针刺治疗赤带症验案
    环之后的一年里,经水淋漓不断,腰酸,小腹胀痛。患者面色萎黄,神态倦怠,喜叹息,自觉心情苦闷。每遇心情不舒畅之事,则血下如崩,神疲乏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B超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西医诊断为排卵期出血病,让其服安宫黄体酮片配合消炎药治疗,患者症状未改变。后患者就诊中医,临床诊断为崩漏,辨证为脾虚不统血,以健脾益气摄血为治疗原则,以参、苓、术等组方,服则血止,停则经水自来。患者复诊,医生让患者继续服用此药,后又加左归丸加强固摄作用,几日后又反复。患者遂来针灸科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10期2011-04-13

  • 基于系统论浅析《傅青主女科》调经方剂用药配伍规律
    痛吐血之顺经汤、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之加味四物汤、经水过多的加减四物汤。在不同的内环境下,二者相伍起到益肾顺气、补血归经、养阴调肝等不同的作用。傅氏汲取历代医家的用药经验,结合自身临床体会,擅长灵活运用药对,扩大了药物的主治功用,但是这种配伍形式蕴含了独特的辨证思维和制方理论,并不适合生搬硬套。从要素间及要素与内环境间关系归纳得出的结论是,青主调经以气血为本,阴血为要,肝脾并治,汇源疏流,用药温和,重补轻行,五脏兼顾,适体合性。2 《傅青主女科》调经方剂配

    中医药信息 2011年4期20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