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

  •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中国争论与改造中国(1921—1929)
    版,第175页。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改行新经济政策,从一开始就在世界范围内激起强烈反响并引发巨大争议,“即世界学者亦立在十字街头向左转乎,右转乎而莫之能定”。(2)劳:《三部讨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德文书》,《中华农学会丛刊》1927年4月第54期。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评价,“真成了所谓毁之者半天下誉之者半天下底情状”。(3)彭学沛:《劳农俄国新经济政策论》,《留日学生学报》第1卷第2期,1923年4月1日。作为苏俄的邻国和正处在革命新潮激荡中的中国,新经济政策

    安徽史学 2023年5期2023-12-13

  • 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
    郑 蕴一、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特点(一)曲目来源广泛结合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特点,其存在着曲目来源广泛的特点。由于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特殊性,缺少专业性的文艺队伍及专业的音乐人才,在歌曲创作中,革命文艺工作者难以进入根据地,很多红色歌曲是在现成的曲目上进行填词形成的。如,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中,当时受到苏俄红色经典歌曲的影响,在歌曲创作中主要借鉴当时苏联红色歌曲以及音乐资源,这种音乐传播形式改变了以往单一性的音乐作品创作方法,当代音乐家通过多样音乐元素以及音乐创作

    轻音乐 2022年8期2022-12-29

  • 苏俄新经济政策结束原因再思考
    舒婷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列宁全面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只能通过迂回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在俄共(布)第十次会议上列宁提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通过利用资本主义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是随着列宁逝世,新经济政策由于内部、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其实施后期矛盾日益暴露,俄共(布)党内对新经济政

    西部学刊 2022年21期2022-12-05

  • 列宁关于苏维埃俄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的理论思考*
    提出,争取和平是苏俄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经济关系的出发点。他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决定苏俄可以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的经济关系,或者说西方国家需要苏俄的资源,苏俄则需要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两者在经济发展中已经不能分开了。列宁还提出,苏俄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讲究“艺术”和策略。上述列宁的思想对于当前人们的实践具有思想启示的意义。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产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由此产生了无产阶级国家同西方资本

    理论视野 2022年3期2022-11-23

  • 蒙古问题之争:1920年代知识界对苏俄态度的分化
    识界之所以在对待苏俄问题上呈现出“友俄”“亲俄”“联俄”和“仇俄”之不同态度,苏俄对蒙古的意图和举措是最敏感、最直观的因素。各方对国家主权、世界革命、民族自决理论进行不同阐释与论争的同时,蒙古问题亦不断被上升至“革命”高度,并使之意识形态化。在中俄交涉的特殊困境时期,拥有革命色彩的“民族自决”与主权意识的“国家自决”的博弈交锋,使得蒙古问题从外交事件上升至政治纷争,并延伸至思想学术领域,对国家、民族和革命关系的理论认知与构建发生特殊影响。1924年3月,在

    苏区研究 2021年5期2021-11-27

  • 1920?—1923年苏俄对中国国民党的认知及变化
    1923年8月是苏俄和中国国民党之间的关系由疏转亲、重新认识的重要时期。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便极为关注苏俄的动向。同时,苏俄基于远东政策的需要也不断同孙中山及中国国民党进行接触,维经斯基、维连斯基、马林、越飞等人通过对华工作向苏俄持续传递关于中国国民党的情况,为苏俄远东政策的制定提供情报基础。从苏俄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电报、工作报告等文本,可以看出苏俄经过初步试探与内部的分歧争论后,最终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建立半官方关系。但需要指出的是,苏俄对国民党的认

    红广角 2021年5期2021-11-04

  • 五四时期苏俄在华形象演变的历史考察
    十月革命爆发后,苏俄的严峻形势和敌对势力的反苏宣传主导了时人对苏俄的认知,进而生成并强化了苏俄的负面形象。但随着苏俄政权稳固、马克思主义传播、无产阶级革命兴起和苏俄真实信息播散,苏俄负面形象逐渐消解。尤其是五四运动爆发后,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迎合了中国民众的反帝情绪及爱国热情,在各派的鼓动宣传下,其形象达到“高光时刻”。苏俄形象的演变,其实是各派系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塑造形象的过程,也是在苏俄现实、苏俄信息、时人思想理念和国家权益四个要素互动参与下渐进

    红广角 2021年4期2021-10-11

  • 新时代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中国的传播与作用研究
    命歌曲传播背景和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中国传播影响的基础上, 以20世纪重点传播时期为基本切入点,尤其是对建国之后苏俄革命歌曲传播情况进行总结,验证音乐的传播和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密切关联,并从红色音乐创作、大众音乐创作、民族管弦乐队打造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新时代苏俄红色经典歌曲在中国的传播,旨在文化交流背景下更好地促进我国音乐事业发展。关键词:苏俄;红色经典;音乐歌曲;中国;传播影响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9-10

  • 苏俄检察史料的特点与价值
    闵钐摘 要:苏俄检察史料是研究苏维埃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源,对新中国检察史研究尤为重要。苏俄检察史料种类繁多,包括立法文件和非立法性文件,集中反映了苏俄检察制度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苏俄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当前国内研究者对苏俄检察史料的运用相对充分、集中,但是依然存在过多依赖汉译文本、对原始性材料运用不足以及某些史料翻译不及时等问题。研究中需要对苏俄检察史料继续挖掘、收集、整理和翻译,为学术研究提供资料来源,并体现其应用的学术价值。關键词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21年4期2021-06-08

  • 从组织推动到亮相共产国际舞台
    要:近年披露的苏俄、共产国际档案显示,1920年初至1921年年中,从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处外交科、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俄共(布)西伯利亚州局东方民族部到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这一系列设在苏俄远东、从俄共(布)系统最终转到共产国际系统的机构及其派遣人员,准确抓住了五四运动中兴起的以陈独秀、李大钊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发起力量,给予有力的组织推动,从而加快了中国的建党工作,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并推动中国共产党初登共产国际舞台就奠定了地位。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4-26

  • 浅谈苏俄规律对应理论的发展
    李凯雷内容摘要:苏俄翻译理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一整套理论体系,规律对应理论就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规律对应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翻译实践的拓展和理论认知的突破,不断发展完善的。本文梳理了苏俄历代翻译理论家关于规律对应理论的见解,力图清晰地展示其发展历程,为规律对应理论的学习掌握和实践运用提供参考。关键词:苏俄 翻译理论 规律对应理论苏俄翻译思想经过了漫长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最终在苏联建国后迈进了一个关键阶段——形成阶段。语言学

    文学教育 2020年8期2020-09-06

  • 百年前,白俄罗斯成为争夺焦点
    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和德国都拒绝承认白俄罗斯政府机构,并且干扰其活动。不过,不久之后,德国人认为独立的白俄罗斯可以成为他们实施“中东欧计划”的一部分,按照“中东欧计划”,德国要创造一系列傀儡国家,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将由德国控制。考虑到东西方这两个大国的强大实力,白俄罗斯委员会分别同德国与苏俄展开谈判,努力要求这两大国承认白俄罗斯的自治地位。与此同时,白俄罗斯内部也在继续讨论是否应该成为苏俄内的一个自治区或宣布国家独立。1918年2月,以德国为

    环球时报 2020-08-252020-08-25

  • 二十世纪苏俄文学作品译介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要: 二十世纪的苏俄文学,深深地影响了我国人民的心灵。这一时期中俄两国都经历了两场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导致两国主流文学形态和美学观点基本一致。战争题材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在中俄两国人民经历了相似的苦难之后,两国文学的内在精神能够引起双方的共鸣。本文分析二十世纪苏俄文学中的英雄主义、人性和人道、现实和信仰等,论说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关键词: 二十世纪    苏俄    文学    译介    影响一、苏俄文学作品的汉译背景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范围内战火纷飞,

    文教资料 2020年14期2020-08-13

  •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研究
    集中制。关键词:苏俄;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3-0063-03共产国际是国际共运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因而也被称作第三国际。它成立于1919年3月,解散于1943年6月,期间共历经24年,是20世纪上叶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在共产国际成立后的第三年,即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布成立。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底与苏俄、共产国际的关系有多大?多年来,国内外

    西部学刊 2020年3期2020-05-12

  • 美国借救济援助渗透苏俄
    苏俄政权诞生初期,伏尔加河中下游流域、南乌拉尔地区、哈萨克北部地区、西西伯利亚等地区都遭遇了饥荒的侵袭。苏俄政府通过德高望重的高尔基等人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请国际社会伸出援手。1921年7月26日,时任美国救济署署长的胡佛给高尔基回复电报称:美国救济署可以向苏俄饥民提供必要的援助,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苏俄政府必须释放被关押在苏俄监狱中的美国人。1921年8月10日至20日,蘇俄政府代表与美方代表就美方援助苏俄饥民一事举行了谈判。尽管协议中规定:美国救济署

    华声文萃 2020年1期2020-03-08

  •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苏俄革命观的演变 ——以大革命时期中共留苏成员为例★
    314001)苏俄革命不仅对于俄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也让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看到了希望,对中国革命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二大作出正式加入共产国际的决议,此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派出党员前往苏联留学、考察,于大革命时期达到较高的人数。这批留苏成员对于国人了解苏俄革命、学习苏联经验、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革命斗争,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大革命时期中共留苏成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大革命之前已经前往苏俄留学、考察,大革命时期仍然在苏俄留学、考察,或者

    山西档案 2019年3期2019-12-16

  • 美国救济署借援助渗透苏俄
    徐元宫苏俄政权诞生初期,伏尔加河中下游流域、南乌拉尔地区、哈萨克北部地区、西西伯利亚等地区都遭遇了饥荒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以粮食援助为由对苏俄进行了渗透和颠覆。当时,苏俄政府积极应对饥荒,1921年7月成立了中央赈济饥民委员会,各省也成立了相应的地方机构,苏俄政府动员全国的力量来援助饥民,从国家储备粮中动用了1200万普特的种子和3000多万普特的粮食运往饥荒地区(1普特约合16.38公斤)。与此同时,苏俄政府还通过德高望重的高尔基等人向国际社会发出

    环球时报 2019-11-052019-11-05

  • 美国借救济援助渗透苏俄
    苏俄政权诞生初期,伏尔加河中下游流域、南乌拉尔地区、哈萨克北部地区、西西伯利亚等地区都遭遇了饥荒的侵袭。 苏俄政府通过德高望重的高尔基等人向国际社会发出呼吁,请国际社会伸出援手。 1921年7月26日,时任美国救济署署长的胡佛给高尔基回复电报称:美国救济署可以向苏俄饥民提供必要的援助,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苏俄政府必须释放被关押在苏俄监狱中的美国人。 1921年8月10日至20日,苏俄政府代表与美方代表就美方援助苏俄饥民一事举行了谈判。尽管协议中规定:美国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47期2019-09-10

  • 社会主义宪法的历史与未来 ——“纪念苏俄宪法颁布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本法)》(简称“苏俄宪法”),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社会主义宪法的新纪元,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纪念苏俄宪法颁布一百周年,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纪念苏俄宪法颁布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9月13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年2期2019-03-27

  • 列宁在苏俄经济建设进程中“改良主义”思想的特点
    摘 要 苏俄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开展新社会的建设,其国情与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较长、发展程度较高。列宁从苏俄国情出发,逐步形成了苏俄新社会建设的理论,列宁主张苏俄采取渐进的发展方式即在经济建设进程中采用“改良主义”的办法。列宁“改良主义”思想具有显著的特点:它是一个“新事物”;它是“渐进主义”的发展方式;它是“审慎迂回”的行动方式。对这一思想特征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完整准确的理解列宁的思想。关键词 苏俄 改良主义 资本

    法制与社会 2019年6期2019-03-25

  • 去找列宁做生意
    1920年,苏俄刚刚经历了内战,又加上外国军事力量的干涉和封锁,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十分困难。虽然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鼓励吸引外资的新经济政策,但西方国家依然对苏俄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做是可怕的怪物。而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却敏锐地意识到:风险越大,利润也就越大。他不顾朋友和家人的劝阻,毅然决定要去苏俄和列宁做生意。在饱尝大西洋航行晕船之苦和美国秘密警察纠缠之后,哈默终于乘火车进入苏俄境内。沿途,他看到的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

    华声文萃 2018年8期2018-09-18

  • 苏俄宪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诞生之前,苏俄宪法就已经在中国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和建设新政权的思想基础之一。苏俄宪法虽然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但其精神永存,在世界宪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可抹煞的,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第一,是世界宪法史的分水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1918年苏俄宪法的颁布,改变了世界宪法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19年魏玛宪法直接受到了1918年苏俄宪法的影响,苏俄宪法和魏玛宪法共同建立了社会权体系与哲学,使之成为维护社会

    学术交流 2018年11期2018-02-21

  • 试述我国刑法知识体系之于去“苏俄化”态度的应然之道
    体系中持赞成去“苏俄化”的态度和主张。“去”代表着抛却和剔除,在笔者看来“苏俄化”又是一个被冠以特征性标签的范畴性词汇,在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法和刑法知识体系已经长期被运用和发展的情况下,如果被冠以特征性标签的范畴性词汇不是伪科学,或者不是有缺陷大到不可规避的情况下,用去“某某化”(这里的某某指代任一被冠以特征性标签的范畴性或概括性词汇)来概括和定义刑事立法与刑法知识体系的革新和调整架构都显得并不那么可取,又或者可以说是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笔者认为苏俄的刑事立

    法制博览 2018年26期2018-01-22

  • 胡适的苏俄感观:对社会主义大加赞扬
    胡适又同他们讨论苏俄的教育,参看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统计材料,印象也很不错。胡适在莫斯科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的感想与志摩(即徐志摩)不同。此间的正是我前日信中所说有理想与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他们的理想也许不是我们爱自由的人完全赞同的,但他们的毅志的专笃,却是我们不能不十分顶礼佩服的。他们在此做一个空前的伟大政治新试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使我们愧死。我们这个醉生梦死的民族怎么配批评苏俄!他欣然赞许道:“苏俄虽是狄克推多(当时音译为“专政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12期2018-01-02

  • 胡适的苏俄感观:对社会主义大加赞扬
    吴 晓胡适的苏俄感观:对社会主义大加赞扬吴 晓胡适胡适对马克思主义并不表赞同,这是众所周知的。早在1919年,有关“问题与主义”的讨论中,他与李大钊曾有过一番不小的争论;他与陈独秀的分道扬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赞同与不赞同的问题。然而,1926年胡适在莫斯科只不过短短停留了3天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在给友人的信中畅谈自己的新鲜感受,对社会主义大加赞扬。那么,胡适怎么就去了赤色俄国首都莫斯科呢?这乃鲜为人知之事。1925年3月,英国国会通过关于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议案

    文史博览 2017年12期2017-12-29

  • 苏俄时代的街头流氓(下)
    孙越苏俄街头流氓比沙俄时代更猖狂,这从他们给流氓团伙起的名字上即可见一斑,比如“苏联流氓协会”“苏联酒鬼协会”“苏联二流子协会”“中央痞子委员会”等。各大城市的中学校园不仅出现了“青少年流氓协会”,还选出了委员会,入会者还得向委员会交会费。中学流氓集团对学校威胁很大,当年奔萨市数所中学就因为流氓活动猖獗而被迫停课。中学流氓集团犯罪表现在传播淫秽歌曲和顺口溜、在城市主要交通干线上制造噪音、敲门滋扰市民生活、打群架和使用枪械。奔萨市的街头流氓曾经扒了奔萨到鲁萨

    看世界 2017年24期2017-12-27

  • 苏俄、共产国际帮助广东建立中共组织述论
    组织之一的广东,苏俄和共产国际给予了各种指导和帮助。苏俄和共产国际主要在建党路线、宣传工作、处理党内思想分歧等方面提供了帮助,为中共广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组织基础和阶级基础。同时,给当今党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启示。[关键词]苏俄 共产国际 广东 共产党早期组织广东共产党组织是中华大地上最早建立的中国共产党6个地方组织之一。中共广东组织创建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共产党”——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广东支部,时间跨度是19

    党史文苑 2017年22期2017-12-26

  • 苏俄政权诞生初期接受的美方援助
    徐元宫【苏俄政权诞生初期遭遇大饥荒】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之后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以及政权诞生初期苏俄领导人对于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搞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在农民政策问题上出现了失误,还有自然灾害等因素合力作用,造成了1921到1922年的苏俄大饥荒。这次大饥荒是苏联历史上第一次大饥荒,伏尔加河中下游流域、南乌拉尔地区、哈萨克北部地区、西西伯利亚以及南乌克兰等地区,都受到了饥荒的侵袭。苏联历史学家安·弗·安东诺夫-奥费申柯在所写的《斯大

    同舟共进 2017年11期2017-11-14

  • 苏俄、共产国际与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初步奠基
    仰马克思主义。在苏俄、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开始积极探索属于中国人民的国家政权形式。通过对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肯定地指出革命应由工人阶级来领导,强调中国农民要成为工人的同盟和革命的基础,提出要建立属于工农贫苦大众的民主政权,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关键词]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苏俄;共产国际[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009 — 031911年辛亥革命后

    理论观察 2016年11期2017-04-17

  • 苏俄革命视域下自由主义学人的中国革命认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苏俄革命视域下自由主义学人的中国革命认知胡旭华1,冯夏根2(1.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苏俄革命的成功引发了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学人对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的向往,并由此成为其观察与探索中国社会改造问题的重要蓝本。自由主义学人以苏俄革命为参照,从其渐进改造的根本立场出发,对中苏国情进行了比较,对苏俄援助、第三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多数自由主义学人认为近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7期2017-03-07

  • 信与疑:鲁迅如何看苏俄
    命发生后,鲁迅对苏俄曾抱有怀疑的态度。不过,很快鲁迅就开始青睐苏俄。1920年代末期,鲁迅的思想日益左倾,他对苏俄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这种对苏俄的歌颂,在1932年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鲁迅甚至一度想前往苏俄参观。然而到了1934年,看到苏俄肃反的消息后,晚年的鲁迅又对苏俄有了新的疑虑。从怀疑到歌颂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鲁迅对新生的苏俄抱着“冷淡与怀疑”的态度,據他后来回忆,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宣传”。到了1919年,鲁迅对苏俄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

    领导文萃 2017年3期2017-02-27

  • 列宁的租让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主义之间的矛盾为苏俄创造更广阔的国际生存空间,又能吸收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尽快恢复苏俄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思想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能否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优秀成果问题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又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采取多种方式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租让制;苏俄;资本主义优秀成果苏俄在1920年下半年赢得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派的彻底胜利,但它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国际上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2017-01-25

  • 信与疑:鲁迅如何看苏俄
    命发生后,鲁迅对苏俄曾抱有怀疑的态度。不过,很快鲁迅就开始青睐苏俄。1920年代末期,鲁迅的思想日益左倾,他对苏俄的评价也越来越高。这种对苏俄的歌颂,在1932年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鲁迅甚至一度想前往苏俄参观。然而到了1934年,看到苏俄肃反的消息后,晚年的鲁迅又对苏俄有了新的疑虑。从怀疑到歌颂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鲁迅对新生的苏俄抱着“冷淡与怀疑”的态度,据他后来回忆,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宣传”。到了1919年,鲁迅对苏俄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开始

    同舟共进 2016年11期2016-11-14

  • 苏俄时期列宁的“领导和决策”
    义。[关键词] 苏俄;决策;民主集中制;人民利益;创新[中图分类号] A82,K5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8-0010-10这里所谓苏俄时期,是指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苏维埃国家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俄共(布)掌握着苏俄的国家政权,领导着苏俄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事业。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列宁,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形势,面临着摆脱饥荒和恢复国民经济的繁重任务,精心地领导和组织了各方面工作。从当

    决策与信息 2016年8期2016-09-12

  • 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与高尔基的呐喊
    略概述了列宁时代苏俄知识分子的厄运以及高尔基对苏俄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社会才是有前途的。[关键词]苏俄苏俄知识分子;列宁;高尔基十月革命曾经被誉为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是,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以后,人们猛然发现:十月革命的意义和作用应该重新评估。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有相反的的结论: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被奴役的新纪元。首先深受十月革命之害的是前苏联各族人民。同时,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也深受其害。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的倒退与反动。俄国曾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1期2016-05-30

  • 列宁苏俄文化建设特殊性的思想
    殊道路。关键词 苏俄 文化建设 特殊性作者简介:李如占,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中图分类号:A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251-0219世纪中期,恩格斯有共产主义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的思想。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各主要的帝国主义主义国家间的竞争和矛盾加剧,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战期间,列宁深刻分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

    法制与社会 2016年8期2016-05-14

  • 中苏关系(1917—1920)的建构主义解读
    拥有的身份类型,苏俄只拥有团体和类属身份,而中华民国拥有团体、类属、角色和集体身份,由此界定各自的利益,指导接下来双方的互动;第二部分运用社会习得模式来分析中苏1917年至1920年间的互动,通过一段社会习得行为的四段情节,揭示双方如何形成主体间共识,从而完成角色身份的构建。中苏关系建构主义身份社会习得利益研究中苏关系的著作很多,但是以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研究中苏关系的著作却很少,而用建构主义理论解读早期中苏关系的著作几乎没有,然而正是中苏早期互动形成的共

    社科纵横 2016年4期2016-04-12

  • 列宁在俄共(布)十大闭幕词中的观点
    外国媒体歪曲报道苏俄国内情况的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媒体的本质。这篇发言也反映了当时苏俄所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矛盾分为两类:一类是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另一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苏维埃俄国之间的矛盾。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前者的冲突得到了暂时的缓解,而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苏维埃俄国的政权引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与敌视。除了政治制度的差异外,经济利益也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苏俄政府对私有资本的国有

    新闻界 2015年11期2015-11-30

  • 从《滨江时报》报道看20世纪20年代旅俄华侨华工群体
    。关键词:华工;苏俄;滨江时报中图分类号:K835.128.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15)03-0075-11华侨华工问题一直是中外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与我国学者对东南亚、美国、欧洲华侨华工的研究比较,旅俄华侨华工研究相对薄弱和滞后,并且主要集中在十月革命前后这一历史节点和旅俄华侨联合会这一重要组织两个方面。本文是对十月革命后20世纪20年代苏俄远东地区华侨华工的研究,是对旅俄华侨华工整体研究的补充和延续。一、华侨、华工

    西伯利亚研究 2015年3期2015-09-28

  • 从甲午战后到五四时期,中国人对日本、俄国认识的演变与比较
    ,而十月革命后,苏俄政治力量的示好与马列主义思想共同以正面意义传入中国,苏俄正义的国家形象和思想,一致性被中国人接受。国家政治方面对中国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对于从日俄两国传来思想的态度和这些思想在中国的地位。关键词:近代中国;日本;苏俄;思想;历史影响中图分类号:K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世界走向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现代世界”形成的过程。任何国家再想独立封闭,自绝于世界之外已成为不可能。中国对于这一过程,经历了先被动后主动的过程。

    西部学刊 2015年7期2015-08-20

  • 透过苏俄对华宣言中关于庚子赔款的处理分析苏俄对华政策的实质
    7年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先后于1919-1923年间发表三次对华宣言,宣称放弃庚子赔款中的俄国部分。通过分析苏俄三次对华宣言中对于庚子赔款问题的处理,笔者认为,所谓的“放弃庚子赔款”只是苏俄的一个幌子,其真实意图是以此达到同中国政府接触、打破国际上的外交困境。关键词:庚子赔款;苏俄;中国中图分类号:D82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4)04-0067-04一、庚子赔款问题的由来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

    西伯利亚研究 2014年4期2015-04-29

  • 论胡适苏俄观的演变
    0006)论胡适苏俄观的演变冯夏根1胡旭华2(1.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2.广东药学院 人文社科部, 广东 广州 510006)苏俄的兴起及社会主义思潮对近代中国自由主义学人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受国内外时局、自由主义及实验主义的影响,胡适对苏俄始而逐步“趋近”,继而被“强烈吸引”以致一定程度地“激进”与“左倾”,最后终因苏俄政治体制内在缺陷的暴露及其对外的扩张行径,促使胡适与苏俄“渐行渐远”,并在20世纪50年代放弃了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21

  • 苏俄大国沙文主义的出现及原因
    内。十月革命后,苏俄(1922年12月前,称苏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产生了一个新型的国家。苏俄存在的时间不是很长,却深深影响了苏联。对于大国沙文主义的理解首先是大国以小国为行为对象,其次我们还必须明确它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第二,粗暴干涉对方内政;第三,把自我意志强加于对方。一、沙俄的大国沙文主义传统自从留里克王朝第二任大公奥列格沿着“瓦希商路”兼并基辅罗斯,并从诺夫哥罗德迁都基辅,此后留里克王朝习惯上被称作基辅罗斯,奥列格则被认为俄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2-22

  • 北洋政府与苏俄关于外蒙古问题的交涉
    外蒙古地区受到了苏俄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上的支持,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外交手段与苏俄交涉。北洋政府对外蒙古问题的处理虽有其失误,但总体态度是积极的,原则性也较强。【关键词】北洋政府;苏俄;外蒙古20世纪初在沙俄政府的策动下,外蒙古发生了从中国独立出去的历史事件。北洋政府就此问题与俄国进行了多年交涉,最终于1924年5月31日双方终于达成原则协议,正式签署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本文围绕中俄外蒙问题交涉,着重考察了北洋政府对这一危机的因应,认为北洋政府在内外

    青年与社会 2014年15期2014-08-21

  • 震惊徐志摩的苏俄“自由行”
    3月,徐志摩取道苏俄(苏联已于1922年成立,但徐志摩等人当时仍习惯称之为“苏俄”——编注)赴欧洲,在苏俄游历多日,两个月后写下游记《欧游漫录》,记载了在苏俄的见闻。在这个时期,世界各地有不少人前往苏俄,探寻这个新世界的真相。中国也出现了到苏俄游历、考察的热潮,由此也诞生了很多游记。这些游记绝大多数都是赞美苏俄的,但徐志摩的《欧游漫录》为中国人带来的却是一幅截然不同的苏俄图景。其描述虽有失全面和偏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俄初建时期困窘的社会状况。“俄国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3期2014-05-15

  • 法国与热那亚会议
    ,角度单一,多从苏俄在热那亚会议上的表现入手。*中国学者对热那亚会议的论文研究早期成果主要集中于苏俄方向,所参考的史料也多限于苏联的史料 ,如卢文璞:《热那亚会议与列宁的和平共处政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79年第6期,第35—44页。梁占军教授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的两篇论文(《英国与热那亚会议的缘起》,《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第72—78页;《英国对苏政策与热那亚会议的破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第32—3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4年1期2014-04-16

  • 俄国退还庚子赔款研究述评
    俄驻华公使宣布与苏俄新政府断绝关系,苏俄新政府又未取得各国的承认,北京政府于是打算停止向旧俄代表支付所有的赔款,并就此问题开始进行交涉。1917年12月26日,北京政府外交次长高尔谦会晤旧俄公使库达摄夫,提出了停付庚款的问题。中国的理由是因为俄国政变,新旧政府前途未明,担心“新政府有权力时,道胜银行亦必背贵公使,将款径交与新政府,为之奈何。则将来为此项赔款,将有所为难。且虑各协约国不知内容,谓中国政府接济俄国新政府,更多轇轕。”[2]库达摄夫表示,“中国交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2014-04-07

  • 去找列宁做生意
    中华1920年,苏俄刚刚经历了内战,又加上外国军事的干涉和封锁,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十分困难。虽然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鼓励吸引外资的新经济政策,但西方国家依然对苏俄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做是可怕的怪物。而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却敏锐地意识到:风险越大,利润也就越大。他不顾朋友和家人的劝阻,毅然决定要去苏俄和列宁做生意。在饱尝大西洋航行晕船之苦和美国秘密警察纠缠之后,哈默终于乘火车进入苏俄境内。沿途,他看到的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2期2014-03-03

  • 苏俄”、共产国陈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废约政策*
    李 斌“苏俄”、共产国陈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废约政策*李 斌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废约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指导与指示。其中,既有促使中共制定包含反帝废约目标的革命纲领,在反帝废约斗争中实行统一战线的策略的积极成果,也有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指示中共发起 “左”的全面的反帝废约运动,使革命力量遭受损失的消极影响。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中共逐步调整反帝废约策略,确立了以反对日本帝国主

    中共党史研究 2012年3期2012-01-28

  • 苏俄早期(1917—1921)对新疆睦邻政策现实动因之考察
    831100)苏俄早期(1917—1921)对新疆睦邻政策现实动因之考察王恩春1王益平2(1.昌吉学院初等教育学院;2.昌吉学院社会科学系 新疆 昌吉 831100)文章认为革命之初的苏俄政权对新疆采取睦邻政策的基于两个方面的现实动因,一是内因——苏俄政权在中亚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势力干涉、白卫军颠覆、地方民族主义分离等现实威胁;二是外因——新疆地方政府实施的对白卫势力和苏俄政权等距离外交的“中立政策”赢得了苏俄对新疆主权的尊重。而苏俄与新疆政府成功会猎

    黑龙江史志 2011年7期2011-08-15

  • 苏俄时期大饥荒及苏俄政府应对之策
    徐元宫苏俄时期大饥荒及苏俄政府应对之策徐元宫苏俄政权创建之初遭遇的棘手问题之一,是粮食危机和大饥荒问题。1918年春天粮食危机演变成大饥荒,5月9日列宁向全国各地发出电报:“彼得格勒处于空前的危急境地。没有粮食,只能把剩余的土豆粉、面包干发给居民。红色首都因饥荒而处于灭亡的边缘……我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名义,要求你们毫不迟疑地支援彼得格勒。”一、引发苏俄时期大饥荒的原因苏俄时期大饥荒主要由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引发。客观原因主要是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帝国主义武

    俄罗斯问题研究 2010年0期2010-12-01

  • 《中国青年》“苏俄革命纪念特刊”浅论
    )第52期专辟“苏俄革命纪念特刊”,登载了张秋人的《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列宁》、任弼时的《列宁与十月革命》、《苏俄经济政治状况》、《苏俄与青年》、大庆的《去年莫斯科的十一月七日》、恽代英的《苏俄与世界革命》、《苏俄与中国革命运动》等7篇介绍十月革命、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以及苏联社会主义现状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以下方面宣传和介绍了苏俄十月革命:一、宣传和介绍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展示了列宁时代的精神,号召中国青年学习、研究列宁主义列宁以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党史文苑 2010年16期2010-08-15

  • 从国内外形势的转变看苏俄两次对华宣言
    李英俊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出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所体现的精神有着明显的差异。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与苏俄所面临不同的形势有关。本文从两次对华宣言出台之前苏俄面临的形势出发,逐步分析宣言差异的原因。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震憾了资本主义世界。到1918年3月,俄国各地方苏维埃政权相继建立,苏俄革命取得了胜利。但此后革命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国内,敌对势力依靠协约国的援助,屡屡发动叛乱,直接威胁到苏维埃新政权的安全;在国外,一战结束之后的协约国加紧武装干涉苏俄革命

    群文天地 2009年22期2009-05-26

  • 《20年代的欧洲国际关系》教材分析
    。一、20年代的苏俄外交活动苏俄的诞生,揭开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并存、互相对抗的历史序幕。20年代的苏俄外交,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孤立,为苏俄开创出生存和发展的国际条件。对形势的判断是制定政策的基础。在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的新生苏维埃政权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上,苏俄领导人曾寄希望于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列宁在1919年12月全俄苏维埃七大的报告中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至少要无产阶级在若干先进国家中取得胜利后,才能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1年7期200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