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

  • 不做别人舌头下的奴隶
    ◎ 一笔春秋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他提倡以儒家之道来治理国家,并制订了各种施政方略,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一位真正的大儒。弭大用曾是皇宫的一名古琴待诏,作为皇家的御用琴师,他的弹琴水平很高。耶律楚材酷爱弹琴,所以拜他为师。在当时,弹琴可是大儒们的爱好,也是他们的脸面,他们每次聚会都要比试一下琴技。有时候耶律楚材回来眉飞色舞,弭大用问他:“有什么好事?”耶律楚材说:“我们今天聚会,我演奏了一曲

    思维与智慧 2023年30期2023-12-09

  • 耶律楚材:救百万人性命的大元名相
    朝的后裔——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是契丹族后代辽国皇族的子孙。其父亲是金国官员,60岁得子,当时金朝已开始没落,父亲感慨地说:“吾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父亲借用《左传》中楚国虽有人才,但被晋国所用的典故,为其子取名耶律楚材。耶律氏虽为辽国皇族血脉,但自耶律楚材的祖父起就世代在金朝做官,常居燕京。当时燕京有深厚的汉文化的基础,这使得耶律氏世代受到汉文化熏陶,形成了读书知礼的家风。耶律楚材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他的理想是按照儒

    金秋 2023年4期2023-05-23

  • 耶律楚材西域纪行诗丝路意象的文化传达
    10007)耶律楚材是蒙元初期杰出的诗人、政治家、思想家。他于“戊寅之春,三月既望”[1]1之际,为实现泽民济世的政治理想,接受了成吉思汗的征召,开启了“嗟予十稔浪西游”[2]63的西域之行。“丁亥之冬,奉诏搜索经籍,驰驿来燕”[1]1,他因奉诏返回北京搜集经书而结束西行。他在异域的十年间,即元太祖十三年(1218)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创作了大量表现行程际遇、途中山水与情感心境的诗歌作品。耶律楚材行经于草原丝绸之路,对丝路上的事物心有所感,将丝路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7

  • 这个人历史课本上讲得很少,但真的很伟大
    古的名相——耶律楚材。在金庸笔下,耶律齐是丐帮帮主,也是郭芙的丈夫、郭靖和黄蓉的女婿,是虚构的,但耶律楚材却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大家今天如果去北京颐和园,在昆明湖的东岸还能找到耶律楚材的祠堂和墓。清代修园子时,意外地挖出了耶律楚材的墓地,于是给保护起来,盖起了祠堂。不少人对耶律楚材的功绩并不熟悉,因为中学历史课本里介绍得不多。事实上,他是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对我们的民族恩惠巨大。作为蒙古帝国的名相,他一共辅佐过成吉思汗、窝阔台两任大汗数十年,所担任时间最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22年3期2022-03-22

  • 耶律楚材家族与元好问
    故之寓意释读耶律楚材的名字,即可以反观耶律楚材的人生经历。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辽国契丹皇室后裔,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世孙,辽朝东丹王耶律倍(899—936)八世孙。父亲耶律履(1311—1191),官至金朝尚书右丞。耶律楚材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年青时就有政治抱负。金朝后期,曾出仕为官。蒙古大军攻金中都(今北京)后,金朝廷南迁,命丞相完颜承晖(?—1215)留守协助,耶律楚材以左右司员外郎的身份亦留守中都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3-17

  • “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早出自谁手
    码,稍早一些耶律楚材的《峄山书怀》诗中,就有该句:“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恼苦乐由他人!望极天涯路漫漫,才如江湖命如丝。”峄山,位于山东邹城市东南12公里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东山”,说的就是它,素有“岱南奇观”之誉。耶律楚材,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生于金明昌元年,卒于乃马真后三年。在其逝世30多年后,文天祥始作《过零丁洋》,因而,耶律楚材的創作毫无疑问要早于文天祥。耶律楚材,其父亲耶律履官至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任右丞时,曾偕部下登峄山,并题壁留念),而

    华声文萃 2021年11期2021-11-15

  • 十载绝知音,卜筑临东篱
    。元代初期的耶律楚材就是一个特例。耶律楚材是金末元初人,蒙古灭金后仕蒙古三十年,身居高位。按照常理来说,政治上受到重视的耶律楚材在心态上即使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那至少也应该是安然闲适的。但是,我们在阅读他的诗歌作品时,发现其中较多的内容反而表达了一种渴望隐逸、厌倦官场的情感。这与诗人的外在处境似乎正好相反,实在引人深思。本文便试图通过对耶律楚材诗歌作品的研读来分析其“反常的”隐逸情怀。一、 耶律楚材诗歌中“隐逸情怀”的表现耶律楚材在他的《湛然居士文集》

    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5期2021-10-28

  • “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早出自谁手
    码,稍早一些耶律楚材的《峄山书怀》诗中,就有该句:“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恼苦乐由他人!望极天涯路漫漫,才如江湖命如丝。”峄山,位于山东邹城市东南12公里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中的“东山”,说的就是它,素有“岱南奇观”之誉。耶律楚材,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生于金明昌元年,卒于乃马真后三年。在其逝世30多年后,文天祥始作《过零丁洋》,因而,耶律楚材的创作毫无疑问要早于文天祥。耶律楚材,其父亲耶律履官至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任右丞时,曾偕部下登峄山,并题壁留念),而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6期2021-09-16

  • 唐规宋模:围绕耶律楚材香学知识的文化史考察
     要: 围绕耶律楚材诗文中的“香”典,考察其知识结构在辽、宋、金、元易代之际的文化史意义。尽管一代名相耶律楚材作为实干型的政治家与居士型的儒者,被认为更多继承了中古汉唐的文化形态,宋型文化仍然深刻形塑了他的理想人格与价值取向。关键词: 耶律楚材;“香”典;佛教;儒学;唐宋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21)03-0062-(12)DOI:10.13852/J.CNKI.JSHNU.2021.03.006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6-23

  • 蒙元诗人耶律楚材西域茶诗探微
    摘 要:耶律楚材是契丹遗民,蒙元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其人曾扈从成吉思汗西征,西域途中所领略的山川奇景与异俗民风,为其创作西域诗歌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纵观整个蒙元时期的诗作,楚材的西域诗无疑应属这个时期的重要文献。而其中的14首茶诗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楚材在西域的茶事生活,从中窥见这位蒙元重臣的创作心境,以及茶诗对丝路文化传播的些许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原和西域基于“丝绸之路”的相通交往与文化交流史。关键词:耶律楚材 丝绸之路 茶诗 审美意趣 文化传播“丝绸之路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撒马尔罕轶事
    名臣、契丹人耶律楚材随大军也来到这里,开始了他在撒马尔罕长达数年的生活。在耶律楚材的著作《西游录》中,按照当年的习惯写法,撒马尔罕被他写作“寻思干”:“寻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饶故名之。西辽名是城曰河中府,以濒河故也。”稍早些年,寻思干城曾是西辽政权所属的一个城池,被称为河中府。而西辽又是契丹辽国亡国后,由皇族后裔耶律大石率一支人马在西域建立的政权,同为耶律氏后人的耶律楚材来到西辽故地,内心当然难免有所触动。他接着写道:“寻思干甚富庶,用金铜钱,无孔郭

    书屋 2021年3期2021-03-24

  • 耶律楚材:蒙古汗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天一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玉泉老人,又号湛然居士,蒙古汗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元史》卷一四六有专传。他自幼聪颖,博学多才,科举高中后,在金朝任开州同知等职。金中都为蒙古攻占后,耶律楚材被成吉思汗看重而得到任用,先后辅佐成吉思汗、窝阔台父子达三十余年,官至中书令。他待人谦和有礼,对待公事兢兢业业,常常为解除百姓疾苦而上书力谏。虽为高官,但他洁身自好,不贪不腐,以清廉节俭自守。他提倡儒家的治国之道,并据此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汗国的稳定

    月读 2020年9期2020-09-17

  • 耶律楚材生平及其家族考证
    内容摘要:耶律楚材是我国历史上有着巨大功绩的人物,他从小受到中原文化的浸润,他的人生道路就是儒家理想的人生道路。他曾侍金元两朝,四代君主,以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为必生信念。本文主要考证其生平家族,从而对耶律楚材这一生的坎坷经历进行梳理。关键词:耶律楚材 生平家族 考证一.耶律楚材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字晋卿,号玉泉,有号湛然居士,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后裔,元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有《湛然居士文集》、《西游录》和《玄凤庆会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6期2020-07-04

  • 元好问的至暗时刻
    他又主动上书耶律楚材,请求保护人才,加之两度职务升迁,引发纷纷议论。汴京期间,元好问写下了30首左右的丧乱诗,奠定了他在诗歌史上无可争议的崇高地位。关键词:元好问 崔立 耶律楚材 丧乱诗正大八年(1231)七月前后,元好问离开南阳县令的岗位,进入汴京,担任尚书省左司都事(简称尚书省掾)。由地方调入朝廷核心部门,虽是平调,都是正七品,但地位更加重要。元好问与很多人一样,完全没有预料到山雨欲来风满楼,金王朝即将坠入黑暗的深渊,迅速灭亡。我们简单列举一下这恐怖的

    名作欣赏 2020年4期2020-06-28

  • 耶律楚材诗中的“苏轼情结”
    50025)耶律楚材为一代重臣。《元史》载:“以学行事金世宗,特见亲任,终尚书右丞……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金制宰相。”[1]耶律楚材博学多才,泽民救世,为官清廉,政治贡献显赫。如清末芳郭无名人氏在《湛然居士文集后序二》评其云:“扞圉边庭,国威遐震,草创法度,功在庙社。谏革初制之苛猛,苏息民物之疮痍,丰功伟烈,衣被天下,非刘秉忠诸人所能望。”[2]13观其诗之特色,四库馆臣云:“今观其诗,语皆本色,惟意自如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3-02

  • 耶律楚材从政历程考
    ,城破之前,耶律楚材请下了元太宗的圣旨,让金主将他的两位兄弟都送出城外,因为,元蒙军队对于拒不投降的军队在攻破以后要进行大规模的屠城。金朝末代皇帝哀宗是个心地善良的皇帝,他不忍心看到耶律辨才和耶律善才二人被元蒙大军杀害,所以召见了兄弟二人让他们弃城而逃,但兄弟二人都“再拜乞留死于汴梁”,也就出现了传送千古的“哀宗赠金币以遣耶律而兄弟,而君臣相视泣下”这样的君臣佳话。相对于耶律楚材,兄长耶律辩才选择出城并“留寓真定”,于今亡之后的第四年病逝;而耶律善才却没有

    文化学刊 2020年9期2020-01-01

  • “书如其人” ——评耶律楚材《送刘满诗卷》
    ◎宋镇耶律楚材的一生经历了三个王国政权,他生于契丹皇室,又先后奉世于金国和蒙古汗廷。在为蒙古政权服务的三十余年间,耶律楚材将狭隘的异族观念置诸度外,以天下为己任,主张中华民族实现大一统,并为此于政治、文化、经济诸方面创造了丰功伟绩,是一位卓异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耶律楚材同时又是一个被杰出的政事才能所掩盖的书法家,他精通书法,曾在军营中任文书一职,对笔、墨颇有讲究:写字喜用“辽东笔”和“玉泉新墨”。《送刘满诗卷》是耶律楚材唯一存世的书法作品,亦成为后世评其书法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4期2019-09-10

  • 陈舜臣作品中的丝路人物形象研究
    传奇人物——耶律楚材耶律家本属于辽的皇族,辽被金灭亡后,耶律家臣服于金,耶律楚材就是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陈舜臣的小说《耶律楚材》中提到:耶律楚材身体中流淌着契丹人的血脉,熟知汉文化、作为女真人金国宰相之子初入官场,金国就被成吉思汗灭亡,转而辅佐成吉思汗。耶律楚材既不是汉人、契丹人、女真人,也不是蒙古人,他要成为超越民族的人3。耶律楚材先后辅佐金王朝与蒙古国,属于政治变节人物且颇受争议,但在陈舜臣笔下,超越民族的耶律楚材秉承孟子“以民为贵”的思想与“救济众生

    大众文艺 2019年16期2019-07-14

  • 贫乐庵记
    〔元〕耶律楚材三休道人税居于燕城之市a,榜其庵曰贫乐。有湛然居士访而问之曰b:“先生之乐可得闻欤?”曰:“布衣粝食,任天之真。或鼓琴以自娱,或观书以自适,咏圣人之道,归夫子之门。于是息交游,绝宾客,万虑泯绝,无毫发点翳于胸中c。其得失之倚伏,兴亡之反复,初不知也。吾之乐良以此耳!”曰:“先生亦有忧乎?”曰:“乐天知命,吾复何忧?”居士进曰:“予闻之,君子之处贫贱富贵也,忧乐相半,未尝独忧乐也。夫君子之学道也,非为己也。吾君尧舜之君,吾民尧舜之民,此其志也。

    月读 2019年12期2019-01-07

  • 耶律楚材作品存佚情况考辨
    30046)耶律楚材为蒙元开国文臣,一生创作诗文及儒学、历法、术数作品较多。关于他作品的存佚情况,刘晓曾在《耶律楚材评传》中有过简略介绍,但限于著作体例,未能详细展开。除此之外,尚无全面研究的成果出现。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全部作品的存佚情况进行梳理和考辨。从目前掌握的国内外藏书情况来看,耶律楚材著作留存至今且有明确署名者除《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外,尚有《西游录》二卷。《玄风庆会录》与存于《元史》中的《庚午元历》二卷,通过考辨,亦可确定为耶律楚材著作。其余作品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1-03

  • 这个人历史课本上讲得很少,却真的很伟大
    。他的名字叫耶律楚材。此人是蒙古帝国的中书令,地位相当于丞相。光说他的一件事,就值得我们长久记住——他救活了千千万万汉人的生命,甚至阻止了近乎民族灭绝的计划。无数人因为他而躲过了屠刀,其中有可能就包括你我的先祖。耶律楚材,你看他的姓就知道,是契丹人,做了金国的官,后来又投靠了蒙古。按照今天很多愤青的标准,他是辽奸加金奸。他长得很帅, 《元史》里说他“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很高大,声音也很洪亮有磁性。成吉思汗都叫他长胡子公。因为有才,长得又帅,成吉思汗很器重

    意林绘阅读 2018年9期2018-12-28

  • 这个人历史课本上讲得很少,却真的很伟大
    。他的名字叫耶律楚材。此人是蒙古帝国的中书令,地位相当于丞相。光说他的一件事,就值得我们长久记住——他救活了千千万万汉人的生命,甚至阻止了近乎民族灭绝的计划。无数人因为他而躲过了屠刀,其中有可能就包括你我的先祖。耶律楚材,你看他的姓就知道,是契丹人,做了金国的官,后来又投靠了蒙古。按照今天很多愤青的标准,他是辽奸加金奸。他长得很帅,《元史》里说他“身长八尺,美髯宏声”,很高大,声音也很洪亮有磁性。成吉思汗都叫他长胡子公。因为有才,长得又帅,成吉思汗很器重他

    意林绘阅读 2018年9期2018-10-11

  • 刚正不阿的耶律楚材
    。它是为纪念耶律楚材而建立的。耶律楚材是蒙古汗国的一代名臣。他字晋卿,契丹族,是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世居金中都(今北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历法。1215年,成吉思汗(元太祖)夺取燕地后,召用耶律楚材,十分信任他。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即位,耶律楚材越来越受重用。他曾提出设置州郡长官,使军民分治;反對改中原地区为牧场的错误主张,建立赋税制度。蒙古军队攻陷金国汴京时,耶律楚材力谏废除野蛮的屠城旧制,召用儒者设置经籍所、编修所,自此以后,国家的文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8年25期2018-08-14

  • 耶律楚材的“以儒治国”政治思想探究 ——“以儒治国”政治思想在《湛然居士文集》中的体现
    50100)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他出身于一个彻底汉化的契丹贵族家庭,虽为契丹后裔,但是他精晓儒学,熟悉佛学,其文学成就非常显著。他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并在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取得了正面的作用。他提出的“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概念,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耶律楚材提出了“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提出了很多的治国措施,对蒙古汗国的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建议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才任能,并为蒙古统治者采纳,以及在以后形成了制度;他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4-02

  • “不识抬举”的耶律楚材
    唐时月耶律楚材是元朝的开国功臣,此人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尽心尽力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吉思汗特别器重他,曾经对儿子窝阔台说:耶律楚材这样的人才,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现在为我们所用,实在是上天所赐,我们要好好待他,今后凡军国大事,都要向他请教!因此,在整个成吉思汗当政期间,对耶律楚材都尊重有加,耶律楚材也非常感激成吉思汗的知遇之恩,竭尽全力出谋划策。成吉思汗过世后,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继续重用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也继续尽职尽责。有一回,朝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18年3期2018-03-17

  • 耶律楚材 诗之文化内涵
    淼,王素美耶律楚材 诗之文化内涵崔 淼1,王素美2(1.南开大学,天津 300000;2.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65011)儒释道相兼、相融,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标志着三教融合的开始。隋唐的儒、释、道并驾齐驱,互相渗透,终于酿造了宋明理学而使三教思想之融合更显周密。元之际的北方社会正处于多元文化互相冲突,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深入发展的阶段。耶律楚材融合儒释道思想是历史之必然,这些都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来,但学术界目前对此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2-26

  • “不识抬举”的耶律楚材
    唐时月耶律楚材是元朝的开国功臣,此人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尽心尽力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吉思汗特别器重他,曾经对儿子窝阔台说:耶律楚材这样的人才,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现在为我们所用,实在是上天所赐,我们要好好待他,今后凡军国人事,都要向他请教!因此,在整个成吉思汗当政期问,对耶律楚材都尊重有加,耶律楚材也非常感激成吉思汗的知遇之恩,竭尽全力出谋划策。成吉思汗过世后,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继续重用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也继续尽职尽责。有一回,朝

    山海经·故事版 2017年10期2018-02-02

  • 耶律楚材丁亥年汉代人物题咏的隐性叙事*
    杨秀礼耶律楚材丁亥年汉代人物题咏的隐性叙事杨秀礼丁亥年(1227)是耶律楚材人生境遇和思想心态比较特别的年份。蒙古最高统治者更替、十年西征结束等外部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他奉旨南返燕京“搜索经籍”等事件的发生,促使年近不惑的诗人开启新的人生思考。这一年诗人高密度题咏汉代人物,如王昭君、萧何、曹参、张良、蒋诩等,以历史人物相关之古典来暗合当代事件之今典,较隐秘地揭示了他所亲历的相关事件,并因以书写故国情怀与隐逸之思。其古典与今典以多种形式组构契合,大量进入其当

    文学与文化 2017年3期2017-11-13

  • 醉梦喀纳斯
    的一位大诗人耶律楚材,也因喀纳斯湖沉醉过。他出身契丹贵族,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被成吉思汗委以重任。因为他身材伟岸,长须飘飘,潇洒俊逸,成吉思汗赞美他为“长髯人”。当成吉思汗挥鞭西征时,耶律楚材是他最忠诚的军师。一路征战风霜,丝毫没有影响耶律楚材的雅兴,西域的美景风情更激发了他澎湃的诗情,他连续写了多首描绘边疆瑰丽雄奇的山川景物的诗歌,其中就有这首:“河中”指的是“河中府”,今天的喀纳斯地区就位于古代的河中府。耶律楚材来到喀纳斯,远处起伏的山峦悄然无声,漫山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7年6期2017-10-30

  • 耶律楚材研究综述
    刘龙摘 要:耶律楚材是蒙元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关于耶律楚材研究,国内已出版的传记不下10部,发表的论文60余篇,这些成果从不同角度对耶律楚材进行研究和探讨,包括他在蒙元初期的历史作用以及他的政治思想、经世治国思想和儒学思想文学倾向、诗歌创作乃至心态等问题。关键词:耶律楚材;蒙元初期;政治家;儒学思想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又号玉泉老人,是契丹皇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直系后裔后裔,据《元史·耶律楚材传》载:为“辽东丹突欲八世孙。”蒙

    青年时代 2017年18期2017-07-29

  • 耶律楚材蒙古之行小议
    10070]耶律楚材蒙古之行小议⊙樊运景[内蒙古大学, 呼和浩特 010070]耶律楚材出生于金代契丹功勋贵族世家,金中都陷落后,曾潜心学佛悟道,后被成吉思汗征召,北上蒙古,并逐渐成为蒙古汗庭举足轻重的名士与权臣。本文侧重分析耶律楚材北上蒙古的原因、行迹及意义。耶律楚材 蒙古 行迹 意义一乱世之中能韬光自持,确是耶律楚材以心修法所致,然而他最终被蒙古征用,这既有偶然性,也是历史的必然。宣宗南迁之时,丞相完颜承晖留守燕京,行尚书省事,耶律楚材被荐举为左右司员

    名作欣赏 2017年15期2017-06-08

  • 21世纪以来耶律楚材家族文学研究述评
    21世纪以来耶律楚材家族文学研究述评罗海燕1赵 静2(1.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天津 300191;2.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21世纪以来,耶律楚材家族文学研究在摆脱历史研究与政治研究束缚后,获得了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具体体现为:研究范围逐步扩展;研究程度逐步加深;将耶律楚材研究与其家族研究有机结合成为新的热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21世纪 耶律楚材 家族文学 研究述评引言在中国辽金元文学史上,耶

    社科纵横 2017年7期2017-04-11

  • 耶律楚材胡汉并重的多元诗歌创作观念
    伟摘 要: 耶律楚材是一位汉化很深的契丹族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碰撞融合的特殊历史时期,其特殊的家世和经历使他具有混融交织的多元文化身份,在诗歌创作上,耶律楚材主张“反对浮华,崇尚古雅”,“追求壮阔,崇尚刚健”,其诗学观亦具有胡汉并重、多元融合的特点。关键词: 耶律楚材 创作观念 胡汉并重 多元融合耶律楚材身为政治家、文学家,一生与诗歌为友。虽然他没有留下专门的诗歌理论著述,但是他在许多诗歌中鲜明地提出自己关于诗歌创作的见解。笔者以其有关诗歌作品为依据,

    考试周刊 2017年2期2017-01-19

  • 耶律楚材绝顶聪明
    秘。大家公认耶律楚材是个绝顶聪明的人,接下来咱们就看一看人家到底抢些什么玩意儿。一家药铺的门口停着两辆大车,耶律楚材在铺子里边指挥兵士们往外搬药材。一名亲信又急又气,跳脚劝道:“哎呀,真是急死我了!耶律大人,人家都忙着抢金银财宝,你却尽抢这些败叶枯草干什么?!”耶律楚材忙得不亦乐乎,顾不上搭理他,打开一个口袋,顿时两眼放光:“啊,藏红花!”又打开一个口袋惊喜地喊了声:“西夏大黄。”又打开一个匣子嗅了嗅:“印度龙涎香!”亲信气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呆呆地看着耶

    特别文摘 2016年17期2016-09-23

  • 成吉思汗为何独不取印度
    ?据《元史·耶律楚材》记载,当年决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率部队攻到印度河时,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这使得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这时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遂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怪兽发出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重臣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怪兽名叫甪端,是上天派来警告成吉思汗为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顺应天意,没有行进。奇形怪兽是可能存在的,至于把怪

    文史博览 2016年8期2016-08-30

  • 鹧鸪天·题七真洞
    边。【赏析】耶律楚材为由金入元的一代英豪人物。元太祖攻占金中都时(即今北京),曾专门召见他,称他为“吾图撕合里”(即长髯人)。后随太祖西征,备受信任。太宗时官至中书令(大丞相),直至去世。在随元兵征战过程中,他阅尽了人世刀兵之苦,产生了一些厌战思想,发出“但愿天下早休兵”(《过济源登裴公亭用闲闲老人韵四绝》)“尚期晚节回天意”(《过燕京和陈秀玉韵》)的呼声。他是少数民族诗人中的高产作者,留有诗篇六百余首,但词仅此一首。这首词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人世变幻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6年28期2016-08-18

  • 成吉思汗为何独不取印度
    ?据《元史·耶律楚材》记载,当年决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率部队攻到印度河时,将士们口干舌燥,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这使得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这时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遂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怪兽发出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重臣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怪兽名叫甪端,是上天派来警告成吉思汗为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顺应天意,没有行进。奇形怪兽是可能存在的,至于把怪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8期2016-05-14

  •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原创是谁
    文天祥,而是耶律楚材,并且列出例证,不过这种判断貌似有理,实则漏洞百出。首先《峄山新志》所录的《峄山书怀》应该与中国孟子网所记载的《耶律父子峄山行》应该为同一事件,且看中国孟子网的说明:元太宗时,中书令耶律楚材(契丹人),在归降蒙古十八年之后,为还其父三十年再访峄山之愿(其父金尚书右丞相耶律履曾于1200年访峄),扮成寻常游客,登峄览胜,住东山仙人宫,和崇德真人李志椿结友伴行,互为琴棋,乐而唱和,畅快了“难忘的七个日日夜夜”。在他不告而别的第三天之后,白云

    人生十六七 2016年4期2016-04-06

  • 爱书者无忧
    回味和反思。耶律楚材是元初宰相名臣。他的生前死后曾面临三次杀身或者可能身败名裂的大祸,最终不仅能够转危为安,而且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信仰因果报应的人常常说,是因为他的劝谏让万千民众免遭屠城之祸,让万千良田避免成为养马的草场,换来的好报。但事实上,这三次人生的转折,全和他爱读书有关。第一次杀身之祸是在他出道初期。耶律是契丹皇帝的姓氏,耶律楚材作为辽皇族的皇孙,金国的遗臣,这两个身份都极有可能让他成为元政权的肃清对象。然而,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听说他是一个爱书的

    政工学刊 2015年7期2015-12-05

  • 耶律楚材 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下苍生之福。耶律楚材就是这样一位良相。在担任元朝宰相的权位上,他提出“以佛治心、以儒治国”的主张,以善意待天下,以大道行天下,以制度管天下,为中华文脉的延续和中华民族的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耶律楚材(1190年—1244 年),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蒙元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耶律楚材世居燕京,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通汉族语言文化,通晓天文、地理,历法、医术,是一位具有丰富文化知识的政治人物。成年后,耶律楚材开始走上仕途,最初在金朝为官,曾

    中华儿女 2015年17期2015-11-26

  • 对“角端”与成吉思汗西征退兵的探讨
    ;成吉思汗;耶律楚材;西征退兵《元史·太祖纪》云:“十四年己卯夏六月,西域杀使者,帝率师亲征。”是成吉思汗于公元1219年开始的御驾西征。此次西征征服地域广阔,但有一点是令人疑惑的,蒙古的铁骑征战到了欧洲,唯独没有侵占离自己较近的印度国。这不得不引起他人的注意。历史上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促使成吉思汗班师的原因跟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的一种叫“端”的怪兽有关。据《元史·太祖纪》载:“十九年甲申,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此事元时及后人记载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2015-11-07

  • “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早并非文天祥所说
    年)中,收录耶律楚材《峄山书怀》诗二首,其一云:“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恼苦乐由他人!望极天涯路漫漫,才如江湖命如丝。贤愚千载知谁是?唯有流水自来去。忽闻邹峄仙境妙,踏破铁鞋走天奇。”耶律楚材,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生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卒于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在其逝世30多年后,文天祥始作《过零丁洋》,因而,耶律楚材的创作毫无疑问要早于文天祥。耶律楚材,家世复杂,其八世祖为辽丹东王,父亲耶律履官至金国尚书右丞,而自己又投靠了灭掉金国的蒙古,追随

    晚报文萃 2015年5期2015-10-22

  • 浅析耶律楚材的人生悲情
    14030)耶律楚材是我国十三世纪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也是蒙古初期杰出的改革家和诗人。他侍奉了不同政权的三位君主,政治经历坎坷多变。就其出身的时代背景来说,耶律家族是契丹皇族,他出生在金朝后期的宰相家庭,成长在政权更迭、朝代变更、社会动荡的时代,对他的人生悲情产生外在的推力。就其性格的特殊性而言,由于从小学习汉族传统文化,推崇儒学,他没有汉族文人传统的民族情绪与偏见,以客观的立场分析眼前事实的功过得失。他的内心和行为产生的矛盾,对他的人生悲情产生内在的动

    语文学刊 2015年20期2015-08-15

  • 安邦奇才耶律楚材(下)
    高文瑞站在耶律楚材墓旁,向西望去,昆明湖碧波荡漾,远处连绵起伏的西山,映衬出秀美的玉泉山。山巅的宝塔如生花之笔,突出了玉峰塔影。浑然天成,一幅鸿篇巨制的国画。体会耶律楚材,得到安慰的恰是这如诗般的图画。耶律楚材展奇才1215年,蒙古军攻占中都。1218年,成吉思汗召耶律楚材至漠北,次年同行西征。耶律楚材追随成吉思汗多年,被当作书记官和占卜星相家使用,虽为亲近,但未能完全施展其才。成吉思汗去世,拖雷监国期间和窝阔台即位后,他日益受到重用,元太宗窝阔台汗三年(

    中关村 2015年5期2015-06-08

  • 一副对联保全了一座古刹
    ●何 柳耶律楚材,不是学历史的也许不太熟悉。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也仅是知道,他是继黄蓉、鲁大脚之后的丐帮帮主耶律齐的父亲。实际上,耶律楚材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出身契丹族皇族,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他和山西有过一段缘分:写了一副对联,保全了一座古刹。这副联在交城县卦山天宁寺,并非悬挂于亭台楼阁之上,而是镌于碑上,内容为:山色水声,永作道人活计;渔歌樵唱,备传衲子家风。题名“湛然居士”。写于金正大八年(1231年)。据说,是当时天宁寺的住持写急信请这位“

    对联 2015年11期2015-06-04

  • 耶律楚材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0017)耶律楚材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的关系陈苗(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7)[摘要]耶律楚材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他的卓越功绩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同时他也是一位多才多艺,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卓越修养和多种贡献的人。他不仅有许多政治上的见解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在文学方面亦有不可磨灭之功,为我们留下了颇具艺术价值的诗词篇章,虽无具体的诗学理论著作存世,但通过研读其诗文作品亦可发现耶律楚材独特的诗学思想,耶律楚材的诗文创作正是在其诗学思想的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03-29

  • 《西游录》中耶律楚材的三教思想辨析
    16605)耶律楚材是大蒙古国的一代名臣,蒙元时代,统治者实行宗教兼容政策,儒、释、道三教调和思想盛行。耶律楚材流传至今的作品中,也时时表达出期望三教并行的想法,但研究者对其著作《西游录》的理解颇多争议。本文试图从《西游录》的内容入手,分析耶律楚材真实的三教观。一、对“三教”词义的不同理解《西游录》作于公元1227 年,全书共4900 多字,上半部讲述作者随蒙古大军西征时在西域所见到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下半部表达作者对当时全真教及其前任掌教丘处机的不满。陈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3-21

  • 安邦奇才耶律楚材(上)
    高文瑞耶律楚材其人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法号湛然居士,晚号玉泉老人,元代的朝廷重臣,为成吉思汗、窝阔台两朝做出重要贡献,官至中书令(宰相)。耶律楚材出生于燕京玉泉山契丹贵族家庭,世居金中都,是辽代东丹王突欲的八世孙。父亲给金世宗做过尚书右丞,取《左传》中“虽楚之才,晋实用之”之典,意为楚国虽有人才,但被晋国所用,为耶律楚材取名。耶律楚材也曾为金章宗当过官。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金史》上说他:“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释、

    中关村 2015年3期2015-03-10

  • 试论耶律楚材“以儒治国”的贡献
    切联系,其中耶律楚材采取的“以儒治国”就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此,笔者将对耶律楚材“以儒治国”思想进行简要分析,并深入探究耶律楚材“以儒治国”的贡献。[关键词]耶律楚材;“以儒治国”;贡献耶律楚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期,当时的蒙古正开始崛起强大,金政权已经腐朽不堪。耶律楚材为了尽最大努力协助蒙古建立统一国家的目标,摆脱了狭隘民族意识和传统忠君观念的限制,形成了“以儒治国”的政治思想,加大对汉法的推行力度,最大程度的降低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实现对人民生民和财产的

    黑龙江史志 2014年3期2014-11-24

  • 耶律楚材经济思想浅议
    静[摘 要]耶律楚材出生在一个汉化程度较高的契丹家族,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和中原传统文化熏陶,思想成分比较复杂,同时又是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参与者,所以他的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键词]耶律楚材;经济思想;重农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生于“庚戌(金章宗明昌元年)六月二十日”(1),即公元1190年。卒于窝阔台合罕皇后乃马真氏称制第三年,即1244年,享年五十五岁。耶律楚材生活的年代,正值蒙古不断征战,四处扩张的时期。耶律楚材作为契丹皇族后裔,实际上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3期2014-11-24

  • 从昭君诗看耶律楚材的儒家观
    文人情怀,而耶律楚材作为少数民族的上层精英,第一个吟咏昭君的少数民族文人,其吟咏昭君的诗词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独特性。在耶律楚材的昭君诗词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其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浓厚的儒家思想,这一点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难能可贵,诗词用典中所体现的汉家文化素养以及儒家大一统的观念不仅对耶律楚材本人,而且对整个蒙古民族的政治文化进程都有极大影响。[关键词]耶律楚材;昭君诗;儒家观耶律楚材是契丹贵族,据《元史》载“耶律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突欲八世孙。”(1)宋子贞的《中书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1期2014-11-12

  • 耶律楚材治盗
    阎泽川耶律楚材是蒙古汗国开国名相,13世纪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以拯救斯民为己任,辅佐蒙古统治者,积极推行汉法,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举措,为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是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之一。这里讲一个他为燕京(今北京)百姓除盗的故事。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七月,太祖成吉思汗去世,遗命由其子拖雷监国,代行大汗职权。这年冬天,耶律楚材奉拖雷之召,回到燕京。耶律楚材是契丹皇室之后,出生在燕京,曾在金朝为官。之后投在成

    文史月刊 2014年7期2014-10-31

  • 耶律楚材家族文学的艺术特色
    要:契丹人耶律楚材家族多用汉语进行创作,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特色。大体而言,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风格清健飘逸;二是自然为文,不假雕琢。关键词:耶律履 耶律楚材 耶律铸 耶律希逸 艺术特色由于耶律楚材家族成员多用汉语进行创作,且作品亦用传统文体形制,故难与汉人创作有截然区分,无论从写作内容、语言风格还是艺术技巧,均可找到与汉人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其家学传承,必然有整体特色,故须归纳出来,以便观其总体风貌。通读其家族文学作品,结合前人为其所作序文,可归纳为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3期2014-09-21

  • “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早并非文天祥所说
    》 中,收录耶律楚材《峄山书怀》诗二首,其一云:“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恼苦乐由他人!望极天涯路漫漫,才如江湖命如丝。贤愚千载知谁是?唯有流水自来去。忽闻邹峄仙境妙,踏破铁鞋走天奇。”耶律楚材,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生于金明昌元年(1190年),卒于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在其逝世30多年后,文天祥始作《过零丁洋》,因而,耶律楚材的创作毫无疑问要早于文天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32期2014-08-15

  • 耶律楚材的“不识抬举”
    唐时月耶律楚材是元朝的开国功臣,此人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尽心尽力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为元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成吉思汗特别器重他,曾经对儿子窝阔台说:耶律楚材这样的人才,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现在为我们所用,实在是上天所赐,我们要好好待他,今后凡军国大事,都要向他请教!因此,在整个成吉思汗当政期间,对耶律楚材都尊重有加,耶律楚材也非常感激成吉思汗的知遇之恩,竭尽全力出谋划策。成吉思汗过世后,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继续重用耶律楚材耶律楚材也继续尽职尽责。有一回,朝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6期2014-08-14

  • 理财岂能分民族
    就是契丹族的耶律楚材、回族的阿合马、汉族的卢世荣、藏族的桑哥。除了耶律楚材得以善终外,另外3个人都在理财岗位上以非正常死亡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耶律楚材出生在金中都(今北京)官宦之家,此时其父已年届六旬,官至尚书右丞。由于是老夫少妻所生的小儿子,与孔子、爱因斯坦一样显得特别聪明。两年后父亲去世,他在知书达理的母亲杨氏的教导下学习汉文儒家经籍,“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元太

    浙江经济 2010年14期2010-02-15

  • 几乎被遗忘的元初名相耶律楚材
    史宗义耶律楚材是元代的开国大臣和名相,人称“神人”。他的智慧和才能与人们耳熟能详的萧何、诸葛亮、魏征、房玄龄等比较起来是毫不逊色的。但是,有关他的故事似乎在民间流传甚少,有关他的影视作品更是鲜见。这对一位历史名人来说,无论站在什么角度看,都是很不公平的。所以,笔者把这位元代名相介绍给读者,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并从他的身上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博览群书成“神人”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辽太祖阿保机长子东丹王突欲的八世孙。父亲名叫耶律履,在大

    文史天地 2009年6期2009-06-25

  • 哪里来的陌生人
    很智慧,名叫耶律楚材。这个名字使成吉思汗立即作出判断,此人应该是契丹族,辽朝的后裔。耶律家族是辽朝显赫的王族,后来由于金朝灭辽,也就一起“归顺”了金朝。这应该是耶律楚材祖父一辈的事,到耶律楚材父亲一辈,已经成了金朝的高官了。成吉思汗知道,这个家族在内心对金朝还是不服的,企盼着哪一天能够报仇复国。早在蒙古统一之前,当时还没有成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曾经遇见过作为金朝使节派到蒙古部落来的耶律阿海,两人暗中结交,还立下过共同灭金的志愿。想到这里,成吉思汗笑了,心想这

    青年文摘·下半月 2008年3期200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