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雯 潘 静 李 敏
(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中医针推教研室,山东 烟台 2655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部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1,2]。对于中医药院校来说,教师在医学生临床培养过程中,不仅要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的特点,让学生掌握过硬的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效果。因此,研究中医学课程思政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课程思政与学校教育“三全育人”格局有着较高的意义和价值[3]。本文运用CiteSpace 对中国知网(CNKI)以“中医学课程思政”为主题的文章进行分析,对中医学课程思政研究形成整体认知,以便为更好地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支持[4]。
1.1 数据来源本研究以CNKI 中北大中文核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三类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采用计算机检索与人工排查相结合的方法[5],选取“中医学课程思政”为关键词检索,设定截止发刊时间为2022 年8 月1 日。在初步检索出的文献中,剔除无关内容文献,最终得到相关文献142 篇,以RefWorks 格式导出,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数据库。
1.2 研究方法CiteSpace 又称为科学知识图谱,它通过可视化图形呈现手段,展示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6]。
使用CiteSpace 6.1.R2 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Time Slicing 设置为from 2000 JAN To 2022 JUL;Years Per Slice 设置为1;Selection Criteria 的设置中,Top N 设置为100,Node Types 依次设置为“Author”“Institution”和“Term+Keyword”[7];Pruning 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其他参数设置为默认值[8]。对检索得到的有效样本数据从年载文量、核心作者以及关键词三个方面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探讨国内中医学课程思政研究主题、热点及前沿。
2.1 研究文献时间分布分析(发文量分析)通过对科学知识图谱数据分析可知,2000年—2018年的中医学课程思政文献数量很少,几乎为零,表明课程思政研究在中医药院校中受关注程度明显不高。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9]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意见》[10]的提出,2019年—2022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增长较快,持续走高,在2021年到达统计时段内的峰值(见图1)。由于数据检索截至2022年7月,故2022年的发文量暂为本年8 月之前的数量,虽然只有35 篇,但是发展态势良好。“中医学课程思政”自2019 年开始逐渐得到关注,已经成为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热点。
2.2 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排名前4 位依次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医学、教学设计。中医学课程思政领域中心性关键词排名前2位的是课程思政、思政教育。这表明该领域中的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教育与其他关键词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课程思政、思政教育文章较多,给课程思政领域带来了大量的研究成果[11]。见图2。
图2 中医学课程思政领域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
2.3 核心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分析通过作者共现图谱可知,有关“中医学课程思政”的研究时间尚短,这一领域还未出现成果丰富的专家学者;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也较少,只有少数学者之间存在研究上的联系,其他学者大多为独自研究的状态。作者共现知识图谱显示,发文量最大的作者是曲姗姗、张继苹、黄泳、丁衍文、郑磊5位学者,他们大多是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共同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其他研究人员多为2 篇或1 篇。其中,研究人员大多来自医学高等院校,这说明目前中医学课程思政研究的主阵地在高等院校[11]。见图3。
2.4 中医学课程思政研究热点分析我国中医学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医学课程思政、中医学教学改革、中医学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高校中医学课程与思政教学融合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12]。对关键词共现图谱组成的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中医学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4.1 中医学课程思政(1)关于提升高职及西医院校中医学科课程思政水平的研究。运用多种形式,挖掘中医文化的立德育人资源和内涵;设计调查问卷及多方评价,不断改进与完善教学方法,从而探索出适合西医院校中医课程思政教学的特色课堂模式[13]。
(2)关于如何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融入中医学教学的研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从教、学两个方面传承中医文化之“德”,从组织体系、管理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建立符合自身情况、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14]。
(3)有关中医学课程思政本身内涵和意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背景及意义进行阐释,在“同向同行”原则下,保障课程思政育人格局的有效实现,推进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格局构建[15]。
2.4.2 中医学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方面,大多从思想教育角度研究中医学的教学方式。结合重大事件、社会热点、情景模拟、经典案例、科学创新、身边故事,以及真实数据的共情方案,探讨中医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课程设计与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和改进建议,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以期有效推动和优化中医学课程思政的本科教学,实现“课程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16]。
2.4.3 针对具体中医学专业课程目前,学者大多把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专业知识为载体,融入思政内容,从黄帝内经、温病、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学史、中药炮制、中医妇科等具体中医学课程出发,分别提出发掘这些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力图突破教学瓶颈[17],为具体中医学课程教学发掘课程思政元素、价值引领提供参考。
CiteSpace 研究的结果显示,关键词“中医学教师”仅出现3 次,表明发挥中医学专业教师课程育人主体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欠缺;虽然2020 年12 月教育部提出了课程思政一体化概念和要求[18],但目前很少有从课程思政一体化视角进行的研究;中医学课程研究仍仅关注中医学领域,少有与其他相关学科比如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交叉开展的研究。面对这些问题,帮助一线中医学专业教师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意义,准确地把握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路径,尝试从交叉学科角度出发不断进行探索,进而拓宽中医学课程思政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育人水平,将成为当下中医学课程思政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11]。针对中医学课程所占比例不足、内容单一、方法形式化、考核方式不完善以及研究规模及研究团队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今后中医学课程思政需紧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中[19],积极探索有效模式,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相融合,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培育目标[3],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