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探讨中药炮制学教学设计 *
——以麸炒枳壳为例

2024-04-24 13:48杜洪志陈志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10期
关键词:麸炒枳壳成品

杜洪志 陈志琳 魏 晴 李 玮

(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1]。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2]。目前,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药炮制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提出了很多教学改革模式和方法,为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提供了重要参考[3-5]。为了进一步挖掘思政元素,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贵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团队积极开展中药炮制学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充分挖掘每个章节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实际教学中。

基于此,本文以麸炒枳壳为例,通过对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预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反思与改进等进行设计,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巧妙融入专业知识点中,探讨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以期为中药炮制学其他章节思政元素挖掘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1)掌握麸炒枳壳的炮制方法以及成品质量要求;(2)熟悉麸炒枳壳的炮制作用及炮制现代研究;(3)了解枳壳的来源及炮制历史沿革。

1.2 能力目标(1)使学生通过对麸炒枳壳炮制方法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其操作程序及关键工艺点;(2)通过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及判断成品质量的能力;(3)利用课下互动及网络信息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3 思政目标(1)通过相关病案的引入,培养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分析能力;(2)通过炮制工艺解析与总结,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通过思维导图层层深入,培养学生清晰的学习思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4)基于“相恶为制”的炮制原则,将中医临床配伍禁忌“相恶”应用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中医药思维。

2 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

2.1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加辅料炒法的学习和多次实验,掌握了相关的操作要点,为本节知识点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枳壳峻烈之性的不良作用容易被忽视,通过相关病案的引入,激发学生对“饮片入药,生熟异用”的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对本节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2 教学预测通过理论课讲授,结合相关教具样本、视频等,增强学生对麸炒枳壳的感性认识;进行课堂互动交流,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火力和火候的掌握及成品质量的判断,是麸炒枳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课前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把工艺程序化、思路清晰化,并针对难点进行解析,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3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以案例式、讨论式教学为主,结合视频教学、结构解析、教具样本等。教学过程为,通过案例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等。

3.1 经典处方案例导入以经典处方中枳壳的炮制使用进行导入,引出本节课“麸炒枳壳”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饮片入药,生熟异用”的思考。

3.2 视频教学演示法借助多媒体视频教学,使学生对麸炒枳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图片、教具加深学生感官印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3.3 问题引导法根据“不同枳壳成品性状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等逐步设问,将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层层深入。

3.4 结构剖析法根据炮制方法的特点,结合思维导图,逐步解析炮制方法和影响成品质量因素的关键工艺点,使学生思路清晰化。

3.5 巧妙融入课程思政(1)通过处方案例,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的能力;(2)通过炮制方法层层解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通过课程关键知识点总结,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4)通过体现“相恶为制”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及“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让学生更深层次领悟中药炮制的精髓,巧妙融入课程思政。

4 教学内容

4.1 课程导入以甘露饮、槟榔木香丸、枳壳木香散、香苏正胃丸等经典处方中枳壳的炮制使用,引出本节麸炒枳壳的内容,提出问题:枳壳为临床上理气宽中除胀之良药,为何不直接用生品,而用麸炒枳壳?其生品有何不良作用或注意事项?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同时介绍本节课中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相关知识目标。

4.2 知识点讲解

4.2.1 药材来源和历史沿革(了解)结合图片讲解枳壳的来源,让学生对枳壳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本品味酸、苦,为后期介绍枳壳的辛燥之性奠定基础。通过介绍枳壳的历史沿革,使学生对不同时期的炮制品有一定的认识,也为本节麸炒枳壳提供前提。

4.2.2 炮制方法的讲解(掌握)(1)视频教学:通过视频教学展示,使学生对麸炒枳壳的炮制工艺有直观认识。(2)炮制方法讲解:①枳壳: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去瓤,切薄片,干燥,筛去碎落的瓤核;②麸炒枳壳: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麦麸,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不断翻动,炒至淡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每100 kg枳壳,用麦麸10 kg。

4.2.3 课堂互动与思考通过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领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如麦麸的来源是什么,在中药炮制中有何应用,主要含有哪些化学物质?如何判断辅料投入时间?麸炒枳壳有哪些关键工艺点?

4.2.4 成品性状(掌握)

4.2.4.1 合格的成品性状(1)枳壳:呈不规则弧形条状薄片或鸭嘴状,表面黄白色,有点状油室;内侧具瓤脱落后的凹窝。质脆,气清香,味苦微酸。(2)麸炒枳壳:形如枳壳片,表面淡黄色至黄色,有光泽,偶有焦斑。质脆,气香,味较弱。见图1。

图1 枳壳和麸炒枳壳合格的成品性状

4.2.4.2 不合格的成品性状(1)未净制:成品未去瓤及其他杂质。影响因素:是否净制挑选。(2)颜色过浅:成品颜色与生品差异不大、微黄,不具有香气。影响因素:火力的大小、翻炒的时间、出锅时间等。(3)焦斑过重:成品颜色较深,表面火斑过重,有明显焦煳味。影响因素:火力的大小、翻炒的均匀性、翻炒的时间等。(4)颜色不均:成品表面有的焦斑过重、有的颜色过浅,颜色不均匀。影响因素:火力控制、翻炒的均匀性(时而过慢,时而过快)、翻炒未“亮锅底”等。(5)色泽暗淡:成品表面颜色黄褐,暗淡无光泽。影响因素:火力的大小、翻炒的时间、麦麸的烟量、辅料的质地等。(6)粘辅料:枳壳表面明显粘有辅料,且不易去。影响因素:枳壳药材的水分、辅料的质地、翻炒的均匀性等。见图2。

图2 枳壳和麸炒枳壳不合格的成品性状

4.2.5 炮制作用(掌握)重点熟悉炮制前后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不同,枳壳生品作用较强,偏于行气宽中除胀;炮制后辛燥之性降低,偏于理气健胃消食,适用于年老体弱而气滞者。同时,还应引入中各经典处方中麸炒枳壳的临床应用,使得前后呼应。

4.2.6 炮制研究(熟悉)通过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工艺等相关研究进展的讲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节知识点的现代研究概况,开创思维,拓展知识面。

4.2.7 本章总结通过总结本节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思维。同时,将中医配伍禁忌“相恶”应用到中药炮制麸炒枳壳中,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以及“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巧妙融入课程思政。

5 教学互动环节设计

5.1 课前互动学生查阅枳壳炮制方法,及不合格的成品性状主要有哪些。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学生可预先了解枳壳不同炮制品临床应用的不同。

5.2 课中互动(1)根据甘露饮、槟榔木香丸、枳壳木香散、香苏正胃丸等经典处方中枳壳的炮制使用,引导学生思考枳壳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2)充分利用启发式、提问式教学,并结合思维导图,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知识点。

5.3 课后思考(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分析,并通过批阅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帮助思维不清晰的学生梳理和理解相关知识点。(2)针对大多数学生的疑难问题,可通过微课堂进行讲解。(3)布置课后思考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其自主学习能力,并及时与学生沟通。

6 课外自主学习设计

(1)要求学生思考“枳壳生品具有良好的理气宽中、消滞除胀之功,临床上是否所有气滞者均可服用枳壳”“枳壳与其炮制品临床应用有何不同”。(2)要求学生掌握麸炒枳壳的关键工艺点及成品质量要求,同时除麦麸炒制外,总结枳壳其他炮制方法的工艺要点、炮制作用及成品质量要求。(3)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网络资源、查阅文献资料,进一步深入了解枳壳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药理作用及炮制工艺,探究其内在成分及药效变化是否与颜色变化相关,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

7 教学反思与改进

(1)本节教学设计采用案例式教学引入,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同时,融入课前、课中、课后的互动环节,可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视频教学及教具样本,学生对相关的炮制操作及不同成品质量有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其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对不合格成品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炮制工艺要点。

(3)通过处方案例,引出麸炒枳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分析能力;通过炮制方法层层解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课程关键知识点的总结,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将中医理论中配伍禁忌“相恶”,融入中药炮制麸炒枳壳中,体现“相恶为制”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及“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让学生更深层次领悟中药炮制的精髓,巧妙融入课程思政。

(4)本节课中,火力和火候的控制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针对具体工艺点的讲解,后期应加强教学设计,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学生疑难。

(5)后期教学设计中,多采用“雨课堂”“调研宝”等教学软件,及线上线下教学方式[6],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本文以麸炒枳壳炮制为例,探讨中药炮制学等专业教育课程领域中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实施。该教学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并不断完善,逐步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教学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
麸炒枳壳成品
不同炮制方法对苍术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苍术麸炒前后苍术苷A的药动学行为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2017年1—4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1—3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
2017年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2017年1—2月热带作物及其成品进出口情况(续)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