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

2008-05-27 08:23
中州学刊 2008年3期
关键词:视觉文化述评理论研究

徐 巍

摘要:近年来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视觉文化的转向及其性质研究;其二,视觉文化的历史形态及谱系研究;其三,视觉文化的美学特征及其批判;其四,视觉文化与影视新媒体;其五,视觉文化与文学演变研究。视觉文化理论研究中还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即缺乏对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探讨,对视觉文化的批评多于建构,同时要进一步解决视觉文化理论本土化的问题。

关键词:视觉文化;理论研究;述评;不足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3—0216—05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讨论文化转向问题,于是视觉文化概念被广泛讨论。这种起初作为艺术史家研究绘画的理论,最终影响和波及到了整个人文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视觉文化理论被介绍到国内。①最初的视觉文化研究多侧重于对媒体教学的探讨,把视觉文化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愈来愈多的学者意识到视觉文化理论对研究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重要性。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视觉文化伴随着文化研究的兴盛而进一步得到发展。自1988年以来,国内发表以视觉文化为题目的论文149篇。②学术界多次组织介绍视觉文化研究的专题成果。2002年,由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的《文化研究》(第3辑)专题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视觉文化研究成果。《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等专业学术刊物组织了视觉文化研究的专题讨论。同时,国外视觉文化研究的著作也不断被翻译出版,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马尔科姆•巴纳德的《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理查德•豪厄尔斯的《视觉文化》等,吴琼还编译出版了视觉文化系列丛书《视觉文化的奇观》和《凝视的快感》。2004年5月,复旦大学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研讨会以“全球化: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视觉文化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历史、实践、理论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视觉文化已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分支和理论。因此,对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作出及时的总结与反思,非常有利于将视觉文化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视觉文化的转向及其性质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将视角投射于视觉文化的重大变化,结合其美学特征,提出了视觉文化转向的问题。南帆早在1995年就比较了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异同,提出了文化形态的转向。③周宪则从学理角度指出,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向图像主因型的转变,对主体的意识形态和认知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越来越倚重于通过图像来理解和解释世界,适合于视觉文化研究的独特思维范式和方法亦应运而生。当代视觉文化转向的趋势主要表现为:1.视觉性已成为文化的主导因素,广泛的视觉化深刻地改变了许多文化活动的形态;2.呈现出图像压倒文字的发展趋向,视觉文化与感性的、直观的和快感的文化存在内在联系;3.对外观形态过度关注,生活世界外观的美化和显现表明了一种观念的变革;4.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人的视觉在不断延伸,可视性要求不断攀升,新的视觉花样层出不穷。④王宁也认为,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语像写作可以满足广大读者、观赏者的审美需求,这就要求语像批评者必须具备更高的读图能力。语像写作及其批评的崛起,并不意味着人类文字表现能力的衰落,而是观赏阐释能力的提高。在新世纪的“后理论时代”,语像批评虽然处于边缘地带,但是它必定会和生态批评、性别批评、流散批评等新崛起的批评流派,共同组成理论批评的多元格局。由于中国有着象形文字的基础和读图的传统,因而语像写作及其批评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⑤

对于视觉文化的现实基础,许多学者都将其归因于当前的消费社会和后现代社会语境。有学者指出,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消费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认为,消费社会是视觉文化的温床。⑥还有学者却认为,视觉文化产生发展的深层动因,并非近现代以来兴起的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和“消费社会倾向”等因素的影响,而是基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由于视觉经验在人的感性经验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人类对感性经验的广泛依赖必然表现为对视觉经验的广泛依赖,对视觉需求的永恒追求。人类文化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视觉文化的发展史。⑦也有学者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仿像”为大众制造了一个虚拟的、幻想的世界,视觉再现的“真实性”被质疑。视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性、秩序、主体性、相对稳定的价值、意义等观念进行了全面的解构,从而导致视觉的异化、视觉的虚拟和视觉的狂欢。后现代思潮与消费文化的共谋促使视觉再现的“真实感”瓦解,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视觉危机。⑧

二、视觉文化的历史形态及谱系研究

作为一种新起的理论,视觉文化也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近年来,一些学者十分注重对视觉文化的历史形态和谱系的梳理。周宪就立足于当代文化情境来思考视觉问题,从“看的方式”的变化去考察视觉观念的历史,透过视觉文化从传统向当代形态的转变,剖析了构成“图像时代”之要素的视觉文化的性质和功能,从而把握其内在的文化逻辑。他指出,恰如科学的革命是范式的变革一样,视觉文化的演变也就是看的“范式”的嬗变。视觉文化史就是视觉范式的演变史。从传统的看法向现代的看法的转变,就是突出“透明”、“照亮”、“启蒙”、“看见”、“去蔽”等可视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代性就是凸现视觉作用或使社会和文化普遍视觉化的发展过程。同时,视觉范式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还呈现为图像符号从相似性到自指性的一个发展演变逻辑。⑨此外,他还讨论了视觉文化的历史叙事。这一叙事包括了视觉文化的历史分期研究,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揭示了视觉文化在不同时代或时期的不同特征和差异,进而揭示出这些差异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其次,它在揭示不同时期视觉文化各自特征时,着重于分析视觉文化不同时期及其特征的内在演变逻辑。最后,通过视觉文化的历史叙事,准确把握视觉文化的当代特性,揭示当代文化视觉化的历史必然性。⑩

吴琼则从视觉中心主义以及对它的批判、奇观社会中的拟象进程以及英国文化研究的扩展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视觉文化研究的学术谱系。他指出,视觉文化研究的对象并非视觉产品本身,而是隐藏在一切文化文本中的“视觉性”,而对构成视觉性的“视觉政体”的解构和批判将是这一研究的基本任务。李鸿祥也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视觉活动的二重性以及当代视觉文化的基本性质。他认为,视觉活动具有二重性:一种是来自于对世界整体存在的朴素性要求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视看;一种则是经验论意义上的视看,如我们平常所说的用肉眼的感知。在中西文化史上,思想家们普遍要求人们更加关注视觉的前一种属性,而反对后一种属性。以视觉媒体技术支撑的当代文化发展强化了后一种属性。

三、视觉文化的美学特征及其批判

国内近年来对视觉文化的研究非常注重揭示其美学特征。有学者从虚拟技术的角度探讨了视觉文化的美学意味,指出虚拟图像具有同步性甚至超前性。虚拟图像具有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虚拟图像改变了机械复制时代所形成的原本与摹本的关系,两者之间不再是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还有学者指出,视觉文化的审美特性呈现为图像本身生成意义,追求展示效应,指向作为感性主体的身体和消遣的大众。同时,也有学者关注到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方式的消解,认为随着视觉文化取代传统文化成为大众最普遍的审美娱乐形式,人类的审美方式也发生了从静观到消遣的历史变迁。视觉文化的物质技术根基和传播应用形式在制造视像产品、传播“虚拟现实”、消解“审美距离”、解构人的主体性和想象力的过程中,逐步剥夺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进而消解了静观这种传统的审美方式,建构起消遣这种现代的接受方式。由此,使人类由静观的审美时代进入到了消遣的娱乐时代。有学者则集中研究了一种视觉文化的特性——刺激性,认为刺激性在大众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影像工业的生产中更是如此。它为生产者带来了“流行”,也带来了相当的商业利益。由于商业和快感的双重作用,图像拜物教令人们夸大了图像的功能,进一步强化了人们追逐图像的冲动,导致追求感性刺激的意识形态膨胀。因此,我们似乎更有理由将时代的经济称为“刺激性经济”,因为刺激性乃是注意力的基础,也能更好地体现时代的感性特征。

还有观点却认为,当代文化界在经历了语言/精英文化所建构的二元格局后成功地蜕变为一个新的视觉话语场。“话语权”的分散、文化之间日益增强的“互动性”、媒介化的文化资源等现象的出现虽然招致了学者们的剧烈批评,认为它们直接导致了高雅文化的庸俗化,并进而得出了“艺术的终结”和“文化的终结”等结论。事实上,这些说法是十分片面的,“视觉转向”在将精英文化推向边缘、消解其光环的同时,也通过高雅文化的泛化促成了更为公平的文化共享空间的形成,使大众获得了言说权利的同时,也提升了大众的文化层次和素质,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整体进步。

而将视觉文化理论引入对中国当代文化特性的反思和批判,更是近几年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热点。早在2000年,周宪就讨论了当代视觉文化的一种悖论性现象:人为设计的视觉形象的膨胀和自然形象的匿乏。于是,人们从刻意策划的人为形象文化中逃避出来而亲近自然,便成为一种潜在需求和冲动。通过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分析,作者认为这是现代文化的都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因此,视觉文化的生态和谐是一个必须注意的文化问题。此后,他又探讨了时尚这一当代文化现象。作为视觉符号的时尚具有生产功能,它不仅生产出一定的意义,而且生产出相应的解读和认同,由此生产出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时尚的这种社会功能是借助复杂互动的视觉交流实现的,在时尚与现代性、时尚与先锋性、时尚与品味的复杂文化关系背后,蕴含了多重文化意义。

面对当代中国所出现的“身体热”,梅琼林则从历史和哲学的高度做了解析。他指出,身体的解放促成了视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但视觉文化尤其是大众视觉媒介却桎梏了身体的解放,从而背叛了身体。它们确立了身体的标准形象,这一标准使人们对自己的身体产生焦虑,进而施行各种身体的技术以使之符合或接近标准。这一过程的实质是,我们的身体在主动地接受资本权力的规训,主动地成为消费社会的一大动力;人类身体形态的无限多样性被扼杀,身体被外部力量所操控,体验与被赋予了肉体活力的生命力相和谐的动人美感的身体观念已完全淹没在身体产业之中。身体已不复是尼采所赞赏的洋溢着动物精神的身体,不复是积极的生产性的作为权力意志的能够冲决一切的身体。另有学者认为,视觉文化是一种主体性文化,身体叙事是这种文化的主导性叙事符号,身体与影像的结合使这种文化独具特色,从而得以与以前的各种文化形态区别开来。同时,也因为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视觉文化的大背景,使身体成为新文化形态中的强势叙事符码,也使身体叙事有了多层面的发展。

一些学者也针对视觉文化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反思和建议。周宪指出,在视觉文化的蓬勃发展进程中,似乎有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那便是图像对文字的“征服”。我们应该关注视觉文化强势所造成的阅读文化困境,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和立场,重建阅读文化,培育阅读文化。金元浦指出,新世纪的视觉文化转向是在当代高新科技的基础上发生的人类划时代的媒介革命的表征,具有建构的后现代性。当代视觉文化遇到的最具前设性的问题是语言文字与图像的关系问题。倪伟则指出,视觉文化的核心是探讨与“看”的实践相关的种种问题。“看”的方式根本就是社会和文化建构的产物。视觉文化研究应抓住中国的现代性经验不放,在融会各种进步思想的基础上,突入深广的社会历史领域,展开批判性的清理和重建工作。曾军同时提出,20世纪西方文化理论思潮为观看研究提供了意向主义、构成主义和“现实主义”三种路径,但各有研究的困境:意向主义思路对理想观看的描述性分析的有效性值得怀疑;构成主义思路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主体”的有意忽略;而在“现实主义”思路中,无论是批判理论还是视听统计,关注的其实都是将观者定位为被动性的前提之上的“受众”研究。

四、视觉文化与影视新媒体

视觉文化研究的热潮,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影视等新媒体的出现。这种传播媒介的变迁直接促使人们对文化转变的思考。正如段运冬所指出的:“艺术的重大流变从来都是伴随着媒介的改变而发生的,依傍着高科技媒介而发展起来的新媒体艺术便是当下电脑、录像、网络、数字成像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混同与整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所以他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的考察,试图寻找新媒体艺术独特的“词汇模式”与“语法规范”,并在新媒体艺术本身语言范式的支点之上,将它置放在与传统绘画样式的对比中进行详细的甄别,探寻新媒体艺术独特的感知方式和审美资质,以及这种感知方式和审美资质对影像文化发展的促动作用。李福也提出,传统视觉文化具有典型的“文笔个性”特征,然而在当代,由于众多媒介手段如电影、电视、网络、虚拟影像等的大量涌现,正在构筑着具有“影像共性”的视觉文化系统,开始了一种技术性、广泛性、大众性、消费性的转向,即从“文笔个性”走向“影像共性”,使得当代视觉文化具有了不同于传统视觉文化的全新内容。传统视觉文化越来越被当代影像视觉文化所替代。而张英进也指出,近年来电影的跨学科研究扩大了电影理论的语境,拓宽了电影学者的视野,同时也获取了新的学术成果。电影理论与跨学科研究的结合,既是西方近几十年的学术机制使然,也是电影研究文化转向的新趋势。

还有学者由此进一步围绕影视艺术展开讨论。韩鸿认为,当代文化从文字主导进入视觉文化主导的时代,随着DV的普及,中国影像生产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对当代中国文化进程和文化转向也将产生深刻影响,尤其在影视生产领域,对大众视觉思维的启蒙、制播分离的促进、民间话语权的解放、影像工业的发展均意义深远。蔡贻象进一步认为,影视消费不是单纯的经济学和观众学的概念,更应是文化美学概念,它的始源性动力来自影视文化实验性中的诗意呈现,时代性动力来自“视觉转向”后的视觉崇拜心理,这就导致了影视消费的以个性化形象美感消费为核心的文化行为,在DV独特的“看”的互动中,实现了对美的追求。贾磊磊则对张艺谋电影的文化悖论现象提出质疑。他认为,文化形态上的更改必然给张艺谋电影的持续发展带来另一种新的规制,而这种规制正是张艺谋电影即将面临的新问题。这比简单的以唯美的画面来适应大众的审美趣味恐怕要难得多,近年来那种动不动就以煽情的泛滥的场面营造已经成为观众唾弃与鄙夷的伎俩。

五、视觉文化与文学演变研究

随着视觉文化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日益感受到视觉文化对当代文学的影响以及当代文学由此发生的演变,学者们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应对方法和策略。有学者认为,现代传媒的崛起不仅使电子文化成为文学艺术本体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形式。审美活动和非审美活动之间的鲜明界限开始模糊,“审美距离说”开始被消解,过去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清晰界限如今已不复存在。也有观点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的阅读对象和阅读主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阅读对象的变化,不仅意味着负载人类文化艺术信息的外在符号形式发生了转换,而且意味着随着符号形式的转换,人类文化艺术的内涵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从而使传统的阅读动机、阅读心理机制、阅读性质、阅读效应、阅读价值等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也有学者通过对当代都市面貌、电影、电视等的研究,探讨了视觉文化语境中当代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习惯所发生的巨大转变,认为视觉文化中的文化接受对象主要是以观众的形式存在的,当代小说的潜在读者实际上存在于这些视觉观众之中,因而小说如果试图继续保持一定的影响力,则必须从视觉观众的群体中争取自己的读者。同时,观众们日益习惯于追求戏剧化、震惊、奇观化效果以及对自身窥视欲的满足。

面对文学在视觉文化时代所遇到的困境,张永清指出,文学研究者的应对策略不应是纷纷转向文化研究,甚至以文化研究取代文学研究,这样最终就取消了文学与文学研究;也不应只研究广告、服装、影视等流行文化,目前更需要我们研究的是,文学研究如何面对视觉文化的全面挑战。文学研究要突破,一个可能的方向就是需要从媒介的角度来思考语言艺术在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语言艺术在每一阶段,其文学生产机制、传播方式、文本结构、叙事模式、接受方式等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就要求文学研究者的研究范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在以媒介因素为核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因素,把文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张晶则对文艺学的学科前途充满信心,他认为文学与视像不是互相排斥的,文学也用不着在视觉文化面前自卑或气馁。视觉文化从其积极的方面看,应该是更多地吸取文学的乳汁。我们在面对无所不在的视像时,不必持一种抵制或排斥的心理,而应该将其纳入到文艺学的研究格局之中。文学之于视像也非消极的、异己的,而恰恰是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文学本身有着内在的显像功能。电子时代的文艺学是大有可为的,文学自身的规则与特性在图像审美中应有的作用,是一般的文化研究所无法代替的。还有论者却认为,由于不同的文艺形式在不同的传播时代占据着不同的地位。因而在当今视觉文化的时代,小说走向衰落和式微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在当代视觉文化的语境中,影视与小说可能存在着附属、互动与背离三种关系,由此当代作家们也采取了三种应对策略:一部分作家认同乃至迎合视觉文化,主动地投身其中;一部分作家既利用视觉文化环境又坚守小说的艺术本性;还有一小部分作家则以背离的方式继续小说艺术本身的探索。小说与影视的关系也呈现出趋同和背离两种看似矛盾的局面。而赖洪波则提出了作为新视觉文学的摄影文学的概念。摄影文学即是要融合摄影与文学的优势,促进文学在新时代中的发展。摄影艺术是图像的艺术,摄影文学具有一切图像艺术的共同特征,即通过摄影技术,凭借画画留住生活瞬间,给人的视觉制造一种逼真感和即时感。这正是文学针对当代电子传媒的一种全新应对。

六、对视觉文化理论研究的反思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令人欣喜地看到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同时在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值得探讨。

(一)缺乏对视觉文化研究方法的探讨

任何理论的研究归根结底都要有方法论的支持,所以,对方法的研究和总结也是建构一门理论的基础。国内视觉文化研究也同样存在着方法论的问题。虽然表面上一片繁荣,但还缺乏对于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从自身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涵养出发进入视觉文化的研究,这无疑增加了视觉文化研究的丰富性,但往往又会造成研究的混乱和彼此的难以沟通。哲学研究者着力于对理论的阐释,传播学研究者则偏重于考察视觉文化的媒介性,美术研究者则多致力于对艺术史的梳理和探讨,等等。这往往会造成大家对视觉文化概念和内涵理解的差异,造成视觉文化术语、概念的使用缺乏明确的所指性。

有关视觉文化研究方法,国外研究者已经有了很多的总结。理查德•豪厄尔斯在《视觉文化》一书中就重点总结了视觉文化研究的诸多方法,如偏重于视觉文本主题和内容分析的图像学方法、偏重于视觉文本表达形式的研究法、意识形态研究法、艺术史研究法、符号学研究法、解释学研究法,等等。这为国内视觉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当然,除此之外,神话学、精神分析法、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类型研究法等都可以尝试于视觉文化的研究。而这些诸多的研究方法在国内视觉文化研究中还运用的不多,更没有得到自觉的使用。因此,对视觉文化理论做进一步的学科整理和方法总结是当前视觉文化研究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对视觉文化的批评多于建构

近年来国内视觉文化研究中有一种倾向,即学者们对当代视觉文化的批评多于建构。很多人将目光更多地投射到视觉文化对传统纸质文化的倾覆,与当代大众文化的合流,感性美学的复兴,感官刺激和身体崇拜等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人们审美能力的衰退,阅读能力的下降,世俗美学的勃兴,失去了理性的束缚,大众被新的视觉媒体所愚弄等,提出了一系列批判性观点。这些观点深受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否定性”批判理论的影响,对视觉文化多予以批判性解读,在此之中当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发人深思的观点。但法兰克福学派这种对大众文化所持的精英主义立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削弱了其批判力量。

视觉文化在我们当今社会的文化形态中已经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当代视觉文化的研究不能只着眼于其批判立场。研究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到其弊端、缺陷以外,我们也要对其积极性的方面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样,如何把握当代视觉文化的实质和规律,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文化生产和消费,将是视觉文化研究必须完成的课题。

(三)视觉文化理论有待进一步本土化

进入新世纪,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文化批判和建构的需要,视觉文化研究已不能满足于对视觉文化理论的泛泛之谈,更要完成这一文化理论的本土化问题。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还只是流于一般性的介绍,缺乏对理论的深入探讨,更缺乏田野调查式的研究。近年来对国外视觉文化理论的介绍已经非常全面,但是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当代文化实践还依然值得深入研究,西方理论的本土化始终是当代学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视觉文化理论也不能例外。只是看到当今社会表面的事实是不够的,只有对视觉文化的批判也是不行的。重要的在于如何使这一理论能够真正为我国当今的文化建设服务。

近年来,西方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资源不断被介绍到国内。从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洞穴理论到海德格尔对“世界图像”的预言,从巴拉兹对视觉文化的界定到丹尼尔•贝尔有关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详细论述,齐美尔的都市文化与视觉互动,本雅明有关于机械复制及艺术品灵韵理论,劳拉•马尔维有关于男性凝视的研究,米歇尔•福柯关于后现代与凝视和监视的理论,伯曼对于现代性、现代主义、后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的阐释,杰姆逊有关后现代主义和视觉文化的论述,波德里亚的仿像和超现实性理论,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西方视觉文化理论我们基本上都引进过来了。然而,这些理论的产生立足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它们是否能够完全运用于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实践,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中国当代社会还存在着多元文化交融的复杂性问题。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是均等地影响着全国各地。由于经济、地理、人文等方面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大都市、城市和乡村也有着显著的不同。同时,这些不同的区域间又存在着彼此交融、相互影响和持续变动的关系。这些都为视觉文化研究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因此,进一步加强视觉文化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如何将理论运用于中国当代文化实践仍然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显示,张祖忻发表的《视觉文化的概念•背景•理论•内容》一文,最早介绍了国外的视觉文化理论。②在2007年11底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笔者键入“视觉文化”搜索论文篇名获得的结果。③南帆:《话语与影像——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花城》1995年第2期。④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⑤王宁:《当代文化批评语境中的“图像转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⑥李明文:《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⑦赵维森:《感性经验、视觉需求与视觉文化》,学术中国网:www.xschina.org。⑧方雪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视觉文化批评》,《中州学刊》2007年第3期。⑨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⑩周宪:《视觉文化的历史叙事》,《艺术百家》2007年第1期。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李鸿祥:《论视觉的二重性》,《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张永清:《从虚拟技术的角度看视觉文化的美学意味》,《文艺报》2001年12月18日。张艳艳:《视觉文化转向的审美特性解读》,《天府新论》2004年第4期。甘锋:《论视觉文化对传统审美方式的消解》,《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曲德煊:《论“刺激性”与视觉文化》,《文艺争鸣》2007年第1期。丁莉丽:《视觉文化:语言文化的提升形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梅琼林:《囚禁与解放——视觉文化中的身体叙事》,《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视觉文化转向与身体表达的困境》,《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景国劲:《视觉文化中的身体叙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周宪等:《视觉文化的基本问题(专题讨论)》,《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段运冬:《视觉文化的“创世纪”——新媒体艺术及其对影像文化的促动》,《美术研究》2004年第4期。李福:《从文笔个性走向影像共性——关于视觉文化当代嬗变的再论述》,《嘉兴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张英进:《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世界电影》2004年第5期。韩鸿:《影像的大众生产与意义解读》,《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蔡贻象:《影视消费的文化美学意味》,《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贾磊磊:《张艺谋电影批评的文化悖论》,《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陈定家:《现代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学术论坛》2003年第3期。徐巍:《视觉文化与当代读者审美趣味的转向》,《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张永清:《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策略》,《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张晶:《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粤海风》2005年第2期。徐巍:《视觉文化语境中影视与小说的互动与背离——兼论当代小说自救的可能途径》,《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赖洪波:《“新视觉文学”的开始》,《文艺报》2001年6月15日。

责任编辑:采薇

猜你喜欢
视觉文化述评理论研究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