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思维走进数学课堂

2009-02-01 03:29张日雄
师道·教研 2009年12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想象

张日雄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用新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首位,让创新思维走进数学课堂.

一、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常规的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践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就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而要主动的“思维参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观点的机会,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搜索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剪下来的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按课本三个层次要求分别拼图操作,并与同桌讨论以下问题:从上面实验操作可以看出,两个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哪一种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我们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联系?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联系?通过操作,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结论(边总结边版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三角形底和高相等,而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操作可加深理解公式中为什么“除以2”的道理.通过动手摆一摆,动脑去思考,动口说过程,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数学的魅力,引发学生继续探索,不断创新.

三、鼓励质疑问难,形成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有疑,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一切不明白的问题挑战.例如教学互质数时,提出问题:哪些数可以组成互质数.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有的说,1和任何自然数组成互质数;有的说,质数和合数组成互质数;有的说,合数和合数组成互质数;有的说,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互质.对学生提出的说法教师不作答复,而是让学生通过举实例等方式自己动手证明,找出答案.这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在唤起全体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形成创新意识.

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创新能力提供翅膀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造力的重要助推器.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方式偏离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也许会有不同的反应.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别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给孩子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气,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其次,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小学生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难免产生压力,经过长期的校规校纪的教育,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锁”.因此,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各种场合为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想象
快乐的想象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三角形,不扭腰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三角形表演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