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互动教学法的运用

2009-02-01 03:29詹国强
师道·教研 2009年12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一节课教学法

詹国强

高中历史教学如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采取什么教学法才能把新的理念落实在课堂上,这是每个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人以为问题式互动教学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想途径。

一、问题式互动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和认识的升华。问题式互动教学法的作用恰恰在于此,它的具体作用有如下几点:

a) 问题式互动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b) 问题式互动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c) 问题式互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多层次多方面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d) 问题式互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e) 问题式互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养成关注现实社会的情感态度和学以致用的学风。

二、运用问题式互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创新精神

既然问题式互动教学法是一种培养情感和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才能达到目的,我认为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 问题的设计。

好的问题一定要具备几个条件,即问题本身一定要科学,要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广泛性,同一问题里面以及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而且要有梯度,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只有具备这几个条件,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才能够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去研究创造。例如我在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2课:《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针对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原因,我设计了问题一:为什么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很快就爆发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这样的问题直接把前后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学生马上就会产生兴趣。相反,如果按传统的做法,就会这样问: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原因是什么?平淡的问题必定是平淡的反应,当然就不会有良好的效果。又如在这一节课中,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设计了问题二: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的看法和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要解决问题,必然要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必然要知道课文是如何评价的,教学的初步目标就会实现。接着,他们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必然会突破教材的框框,思考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关系,新文化运动后的历史和现实的关系,然后才能做出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而且能够产生争鸣。

2. 课堂的组织。

课堂的组织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组织能力的考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摆正师生的地位和角色,一定要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是原则问题。教师导言要精炼、精彩,直奔问题。问题提出后,教师切忌越俎代庖,而是要指导学生阅读思考,诱导学生思维,组织学生讨论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平等地对待学生,要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发言,切忌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简单否定,或不置可否,或笼统称好。而是要根据学生发言的具体内容,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对出现的常识性错误予以纠正。最后教师要作为讨论参与者身份对讨论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学识,引导讨论不断深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例如在前面的问题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我在听完学生的发言后,我也发表我的看法,我分别从现在的角度和当时的角度做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如果至此为止,只是就题论题,只有能力的提高,而没有现实意义。所以我继续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向现实。我针对建国以后的文化政策、当今的社会问题以及和谐社会思想,阐述我的观点。不管学生是否同意我的看法,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大大缩短了,历史学的借鉴功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3. 课后的延伸。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一些问题由于它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要求高,因此它不可能在课堂上得到完全解决。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撰写小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阅读报刊,通过课外延伸深化认识。例如在讲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课后,布置了一道小论文: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建设我们的新文化?学生不但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认识的升华,而且也能在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看法。 责任编辑潘孟良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一节课教学法
楚怡学校与湖南新文化运动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探讨——基于“新青年”和《新青年》的角度观察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裸体模特之争与文化冲突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