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综合导致音乐课本位的缺失

2009-02-01 03:29吴莉莉
师道·教研 2009年12期
关键词:音乐课新课标学科

吴莉莉

镜头回放

镜头一:一年级歌唱课例《草原就是我的家》。一上课老师就给学生展示大草原风光图,包括牧场、原野、蒙古包等,接着介绍蒙古族人民的服饰特点、风俗习惯、节日礼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给吸引过来了。这位教师“趁热打铁”,马上叫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画一幅草原风景图。学生热情高涨地作起画来,恨不得把刚才看到的想到的都画下来。等同学们用了20分钟完成后,只剩下10分钟了,教师匆匆教完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叫学生演唱了两三遍就草草结束了这节音乐课。本来应该解决的节奏、音准、情感处理问题已经没有时间进一步分析、感受、体验与实践了。

镜头二:二年级音乐欣赏课例《龟兔赛跑》。教师一上课首先让学生讲《龟兔赛跑》故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讲了好几个版本的故事情节,有原始版的、现代版的、网络版的。故事讲完后教师导入本课的音乐欣赏,花了11分钟把这个作品欣赏、讲授完毕。紧接着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进行故事表演。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构思着乌龟、兔子的形象,集思广益设计着表演方式,然后分组展示……最后8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同学们各抒已见后便结束了本课。乍一看来,课堂很热闹,学生很投入,细一想来,这不是一节生动的思想品德课吗?音乐欣赏只是其中的一个点缀而已,里面的音乐节奏、主题旋律等音乐元素的分析在本节课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镜头三:二年级音乐综合课《乃哟乃》讲授的是一首土家族的儿歌。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土家族的风土人情,然后组织学生学唱歌曲《乃哟乃》,这首歌虽然只有1、3、5三个音,但是旋律没有规则,要想唱好必须多倾听多练习才行。不过教师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按照教案的设计进行,先教唱,再分组唱、个人唱、集体唱。尽管唱的效果不尽人意,仍然进入下一环节,手工制作。教师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准备了制作土家族小孩穿的鞋子所需的布块、珠子,还有装饰用的福禄寿等字样。学生愉快地制作起来,教师也忙于穿梭着进行深入指导,待学生的作品完成了,下课铃也响了。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人文性、科学性的内容来整合课堂辅助教学。”我们看到的这些课例,往往是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网查阅资料,准备丰富教具,制作精美课件,力求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但实质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现状剖析

过分、过度的综合令非音乐性的内容充斥课堂,从而冲淡了音乐学科本身的特性,偏离了音乐学科的本位,这种滥用的综合是对音乐课本质的曲解,是对综合理念在认识上存在偏颇和误解。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三个方面。

1. 教师对音乐新课标的学习不透彻,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标“学科综合”的理念精神。比如,有些教师认为,所谓综合就是音乐与其它学科的简单组合,从而上成了集美术课、思想品德课、手工课、语言课为一体的“拼盘课”。

2. 盲目追风,教学环节的设计形式花俏,华而不实。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综合的理念的贯彻,过去那种一唱到底、单调的音乐课给形式丰富的综合课取代了,教师开始在课的设计上加入了大量的非音乐元素的题材来丰富课堂活跃气氛,造成了为综合而综合的形式课。例如,京剧课例《蝈蝈与蛐蛐》,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剧种的类别、京剧的唱腔、说唱脸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令人目不暇接,而真正感受音乐、演唱歌曲、体会韵味的重要环节却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草草了之。

3.为了体现教师个人的特长,导致主次不分、学科越位。有些教师具备某方面的特长或爱好,那么在课的设计上体现出个人的风格特点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度了就显得主次不分了。比如,一个有美术爱好的老师,教授《草原就是我的家》《草原赞歌》时,引导学生花上大半时间画草原;学习《春天在哪里》《小雨沙沙》时,也花了不少时间画春天。诸如此类的现象正是主次不分、学科越位的体现。

解决措施

提倡音乐学科综合,标志着音乐课程从传统的学科教育轨道向全面育人的轨道上转移。但音乐应是音乐课堂的核心,是学生探究的主要对象,其他学科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音乐,必须对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表演、创造音乐有所帮助,而不能干扰、削弱音乐本位。针对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当前音乐教师应迫切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 作为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实施者,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新课标理念精神。《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因此,音乐课与其它学科的综合必须凸显出音乐学科的特性,必须以音乐为载体,以丰富的音乐艺术内容、音乐表现形式贯穿音乐课堂的始终。

2. 遵守音乐教学中进行学科综合的两个原则。(1)音乐的学科综合要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音乐元素如感受、体验、鉴赏、表演、吹奏之间的综合,以及音乐与姊妹艺术间的综合是最有可能的;音乐与自然学科,如物理、化学之间综合的可能性则很小,因此要视具体情况而定。(2)音乐学科的综合要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学科综合必须服从音乐与音乐教学的需要。只有在音乐教学有需要的前提与基础上,学科综合才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把握音乐课堂学科综合的尺度,让音乐课回归音乐的本位。作为音乐教师,笔者认为应该深入挖掘音乐方面的元素,如在音乐的感受、体验、鉴赏、表演、创造、评价等方面动脑筋下功夫,而不应该花费大量的精力在音乐的外围问题上去考究做文章,把握好了以音乐为本这个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就有度可循有本可依,就不会偏离音乐学科的轨道。

总之,在音乐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握好音乐的特性,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盲目的追风,走出形式综合的误区,树立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观,才能更好地通过学科综合来服务于音乐课堂,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让音乐课堂返璞归真,真正回归音乐本位。

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音乐课新课标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超学科”来啦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