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2009-02-01 03:29姚巧玉
师道·教研 2009年12期
关键词:整体口语写作能力

姚巧玉

关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本文的论述是笔者近年来在研究过程中的独立思考与实践,现在诉诸文本,以求专家批评和同行商榷。

策略一:“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里的“同”,既可以是同一单元中出现的描写同一对象的课文,也可以是同组课文中文体的相同。“同中求异”策略具体而言是指引导学生同时阅读描写同一对象(如动物、植物、风景、人物等)或同一文体的若干篇文章,在比较、分析中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或者不同的写作角度,又或者不同的情感表达,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赏析和写作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我认为“同中求异”策略采取“对比阅读”的方法最好,也就是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比,通过对比来感悟文章语言表达、篇章结构与思想感情的丰富多彩。“同中求异”策略的基本教学流程一般为:初读感知;深入感悟、体验写法;同组类比、领悟异同、实践体会、学以致用。如在“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动物的写作风格”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我就写同一动物的两篇文章《白鹅》和《白公鹅》一起进行教学,从行文结构、描写方法、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一一对比学习,并总结出它们的异同,再学习该单元后面几课写动物的文章,最后迁移到“口语交际”和“习作”,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这种比较学习强调同中求异,有助于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迁移与提高,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及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策略二:“异中求同”

“异中求同”是相对于“同中求异”策略提出的另外一种策略。如果说“同中求异”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单元课文,引导学生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究学习活动的话,那么,“异中求同”则应该是一种引导学生从形式到内容的探究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异”指文章描写对象的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方式或语言风格结构特点的不同,而“同”则是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从诸多的“不同”中去感悟相同的主题,或相同的思想与情感表达。

在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适合采用“异中求同”策略进行整体教学的单元。如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这是一个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的单元。该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表达对和平的热爱;有记叙文,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有新闻报道,报道了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整个单元课文体裁各异,题材也不同,但是各篇课文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表达了相同的主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逐篇课文的阅读中,从这一组课文的诸多不同中感悟整单元蕴含的相同的情感内涵,领略文章表达思想感情角度的奥妙,进而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意识,同时也启发学生积累写作技巧。

策略三:“自诵自悟”

“自诵自悟”策略简单讲就是以读代讲,课课诵读,变讲懂为读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让学生通过诵读来领悟文章的写作特色和思想感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诵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有的单元课文内容浅显,文字通俗晓畅,学生理解障碍小,完全有能力自己读懂,而且这些课文都文质兼美,抒情意味浓厚,十分适宜朗读训练,这样,我们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方案时就可采用“自诵自悟”策略。比如,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无论是令人向往的北京,还是美丽富饶的台湾岛,无论是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还是瓜果飘香的葡萄沟,对孩子们来说,没有较大的理解问题,只要学生能声情并茂地读好文章,教学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策略四:“亦说亦写”

“亦说亦写”策略是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而提出的。该策略将学习与积累与运用整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亦说亦写”策略重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不囿于单独的一篇课文,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单元课文的整体感悟,提高单元习作能力,并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增添无限精彩。此策略可应用于许多单元的课堂教学中,如前面提到的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也可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这一主题进行课堂练说练写,既让学生得到口语表达的训练,学到写作表达方式,同时也加深了对单元整体的感悟。“亦说亦写”策略可以优化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责任编辑 赵霭雯

猜你喜欢
整体口语写作能力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