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参对话:鲁迅小说《药》的主题及其它

2009-02-01 03:29林秀华
师道·教研 2009年12期
关键词:夏瑜周树人教参

林秀华

当前,中学生学习语文普遍存在着“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作文。诚然文言文、周树人和作文,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中学生怕它们是在所难免的。中学生尚且怕周树人,语文教师又何尝不“怕”鲁迅呢?然而,“怕”归怕,文言文还是要读,周树人还是要讲,文还是要作的。因此,本人在讲授鲁迅先生小说《药》的课文时,也得到“百家争鸣”的熏陶,“斗胆”在课堂上将自己对鲁迅小说《药》的一些不同见解诉诸学生,并写下与《语文教学参考书》对话的文字来。

对话一:人物夏瑜不是秋谨,夏四奶奶不“羞愧”

(一)人物夏瑜的生活原型应该由秋谨与徐锡麟两人塑造而成,而不是秋谨。

教参书中“关于《药》的素材”有这样一句话:“篇中人物夏瑜的姓名系由清末革命者秋谨而来。”而本人认为,夏瑜的人物原型不仅有秋谨的形象更有徐锡麟的影子。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曾说过:“……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很显然鲁迅先生所说的“徐锡林”就是暗指“徐锡麟”。徐锡麟的血也被人“用馒头蘸血舐”,与夏瑜被害的经历,是多么惊人的相似;而秋谨英勇就义的地点——绍光城内古轩亭口,恰恰又是“夏瑜”被害的 “古某亭口”。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夏瑜”不仅是秋谨的化身也是徐锡麟的写照。

(二)人物夏四奶奶及华大妈的某些提法值得商榷——以儿子为“羞愧”的人应该是华大妈,而不是夏四奶奶,夏四奶奶反而觉得心里踏实了。

小说《药》一共写了11个人物,可分为三种类型:人民群众、资产阶级革命者和封建统治阶级爪牙。教参书上是这样分析“夏四奶奶”的人物形象的:“他(指夏瑜)的革命主张不为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甚至他的母亲也以他为‘羞愧。”

在小说里夏瑜这个人物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只是从侧面写他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慨——“关在牢里,还劝牢头造反。”的确,先前夏瑜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这提法是无容置疑的。但是,教参书却又“分析”说:“……甚至他的母亲也以他为‘羞愧。”这就值得商榷了。

确实,夏四奶奶上坟时当初也有些踌躇,表现出羞愧的颜色。但到后来看到了自己儿子坟上的“圆圆的排成一个圈,倒也整齐”的“花环”时,这时夏四奶奶已经完全觉醒过来了,大声说道:“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

相反,华大妈看到自己儿子的坟上“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华大妈认为自己儿子的坟上没有人送花,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此时华大妈便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如人家的儿子死得“光彩”——“儿子的死是悲凉的,寂寞的”。

这时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以儿子为“羞愧”的人应该是华大妈,而不是夏四奶奶。如果说夏瑜的斗争有悲剧性、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那么这“悲剧性”、这“弱点”也只能说是暂时的而不是最后的——“圆圆的排成一个圈,倒也整齐”的“花环”便是最有力的明证。

因此,从夏瑜的“坟上”我们便可以看出,夏瑜的牺牲是悲壮的、凄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不再脱离群众,不再孤军作战,而是后继有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对话二:小说主题提法不妥

关于小说《药》的主题,课文《药》的课后“练习”就有这样一道题:“长期以来对《药》主题说法不一,下面是较有影响的几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课后“练习”关于《药》主题说法的其中第5种是这样的:“通过夏瑜被反动派统治阶级杀害及华老栓们对他牺牲的反映,揭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的致命弱点,显示出唤醒民众,使其摆脱封建阶级的精神毒害的重要,启示人们去探求疗救中国病态社会的良药。”

教参书对这道题是这样解答的:“我们基本同意第5种说法。”其还分析说,“……《药》这篇小说,最重要的是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竟成了贫民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群众的愚味和革命者的悲哀。”

本人认为,教参书上对第5种说法的分析就有以下不妥之处:

一是说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脱离群众”的说法,很难令人信服。且看作品的语言文字的描绘是这样的——“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一个被囚在牢房里的人也还要煽动“牢头”造反,这显然是非常“革命”的了,而“教参书”却硬要说他“不教育群众”、“不发动群众”、“脱离群众”,这就显得很牵强了。

所有这些应做的“宣传鼓动工作”,他(指夏瑜)都已经做了,只不过是由于当时历史社会的局限性所致,由于当时的群众太愚味、太落后了。因此,与其说“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倒不如说“群众难以发动起来”,甚至是“发而不动”更为确切些。

二是说“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群众的愚味和革命者的悲哀”的提法值得探讨。首先,革命者不再悲哀。上文已经提过的不是“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而是“群众难以发动起来”,甚至是“发而不动”。而一个夏瑜牺牲之后,革命者都已经充分觉悟起来了,从夏瑜坟上的那一圈花环便可看出。它暗示了尽管反动派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杀害和镇压,但还是有人在纪念革命烈士,革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革命还后继有人,这是革命者的希望所在。

其次,群众不再愚味。夏四奶奶也从开始上坟时的“羞愧”,到后来的大声说道:“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里就已经表明像夏四奶奶这样的群众已经充分觉醒起来:她相信,残酷杀害她儿子的反动派必定要灭亡的。既然革命者后继有人,以夏四奶奶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也已经觉醒,这是给人以希望和鼓舞的一笔,又怎可以说成“表现群众的愚味和革命者的悲哀”?

注释:文中的楷体文字均为引用《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二册、岭南美术出版社)及《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二册、岭南美术出版社)中的文字

责任编辑 潘孟良

猜你喜欢
夏瑜周树人教参
鲁迅31岁才谋得一个铁饭碗
政治、经济及大众娱乐三重视角下的夏瑜之死及其思想意义
刘西洁作品
场面虽小,亦有乾坤
——作为教学资源的《药》中的场面描写管窥
神秘的教参
代孕“引喜”惹祸,女董事离奇死亡黑手是谁
“比较”引我们走近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