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草盛豆苗稀”吗?

2009-02-01 03:29
师道·教研 2009年12期
关键词:种豆荷锄豆苗

陈 兵

再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二)这首诗时,对其中的一句诗产生了兴趣。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中的第一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般来说,该句的大意都理解成:“(我)在南山下种豆,(我的豆田里)杂草丛生,豆苗儿长得稀稀疏疏。”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如果粗略想想,似乎很有道理。

陶渊明的家世虽不是“白玉为塘金作马”的世代公侯,可也绝不是蓬门荜户。后人甚至认为他是东晋同时也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足见其文学成就之大,对后世的影响之深。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握重兵镇守长江中游地区,都督八州军事,后封长沙郡公,声威煊赫, 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亦曾出仕。陶氏作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不如南下名族高贵,也是浔阳的大族。虽然陶渊明这一支,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日渐败落。但他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四十一岁,再次出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开始了隐居生活。纵观陶渊明的家世和自身的生活经历,他不可能熟悉农事,所以回家开始耕种时出现“草盛豆苗稀”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仔细想想,这样理解似乎太直白了,缺少一种让人咀嚼的韵味。所以,我倒认为“草盛豆苗稀”这句话并非实写自己的田里杂草丛深,豆苗稀疏,而是看到田地周围的山坡上草木茂盛,和自己的豆苗相比,新长的豆苗就显得稀疏些,瘦弱些了。这是陶渊明的一种不满足感,一种希望自己亲手种植的豆苗长得生机勃勃,同那莽莽林野中的葱葱草木一比高低的希望。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他种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做了不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便弃职归隐。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他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正是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并从情感上产生理解、同情和尊重。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他可能积极地参与了农耕劳动,甚至像一个老农一样,早出晚归,不辍劳作。他的种植技术可能不好,但他一定会把地里的草拔净。再换一个角度讲,他不熟悉农事,但他的身边懂得的人肯定不少,他一定会询问的。因此,我认为,“草盛”不是指农田而是周围的山坡。“豆苗稀”是完全可能的,但这种稀也是与周围的草木和其他农田比较的结果。

从他的内心情感来分析。他在诗中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劳作了整整一天的诗人,“带月荷锄归”,并不是满身的疲惫,一脸的倦容,急匆匆的往家赶路,相反,劳动归来,月下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俨然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耕的自豪。这时的诗人,仿佛完全沉浸在田园的乐趣中,往日所有的不快全都一扫而光了。与其说是在写田园野色的宁静和美好,还不如说是他心灵的平静和淳朴!

从他的个人抱负来分析。“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胸怀大志的陶渊明,经历多年的风风雨雨,渴望找到一处施展自己抱负的地方。然而,一方面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能不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实在难以忍受。于是,一直都是失望,一直都是伤心,一直都是遗憾,心已伤痕累累,“猛志逸四海”的激情处处碰壁,他只能惆怅“深愧平生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其一),终于明白自己的理想与当时的现实是无法调和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就不勉强自己了。

品味陶渊明这一组充满艺术魅力的田园诗,诗人信笔所至,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诗意盎然,令人无比惬意。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种”的是一种放松、恬淡和乐观的心情,“草盛豆苗稀”里流露的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后流浪心灵的寄托和皈依。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种豆荷锄豆苗
Traditional farm tools observed from an ecological and health perspective
割豆苗
豆苗儿家的门辩论会
豆苗儿家的辩论会
清明种树
植树节(1)
有农夫
科学报道,一项种豆得瓜的事业
伢伢种豆
种豆得瓜 猎兔得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