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教学中艺术素材的借鉴与应用

2009-06-03 03:14胡明华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学

摘 要:艺术素材的借鉴与应用是指在西方文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图像或影像的形式介绍西方著名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它们必须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具有加深和理解西方文学内容的作用。艺术素材的借鉴与应用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学生能直观感性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内涵,而且对于西方文学中的难点、思潮流派和作品细节的分析介绍都大有益处。

关键词:艺术素材 西方文学 教学

艺术素材的借鉴与应用是指在西方文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图像或影像的形式配合介绍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西方著名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以达到直观感性、准确充分地把握西方文学形象与内涵的效果。这一教学方式有很多优点。首先,是利于知识的记忆。研究表明,人们单纯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单纯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视听结合能够记忆所学内容的65%。[1]其次,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增强西方文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由于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文系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理解西方文学形象及其内涵所需的想象力受到极大制约,而提供形象生动的西方艺术素材作为想象力腾飞的材料应该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此外,西方各类艺术杰作的课堂参与,还有利于学生产生对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深厚兴趣,达到课堂之外的更为主动和深入的学习效果。

教学对象的特点也决定了这一方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西方文学很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与艺术的不解之缘,文学和艺术彼此互相汲取灵感和素材,如19世纪法国作家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圣安东的诱惑》,其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同名的绘画作品,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则把巴黎圣母院这个哥特式大教堂作为描写对象和故事的发生地;甚至有些作家本人也兼具艺术家的身份,有些艺术家也从事文学的创作,前者如对雕像、音乐、歌剧颇有研究和造诣的歌德,后者如米开朗琪罗和瓦格纳等等。

本文主要以西方文学教学中的难点讲解,个别思潮流派介绍,以及具体作品的分析三个方面为例,探讨这一教学方式的具体运用。

希腊和希伯来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根本起源,对它们的理解和把握是整个西方文学史学习的关键。然而,这两种文化跟中国文化相比,呈现出非常迥异的独特面貌,因而其精神内涵难以为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学生准确充分地把握。借助有关的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比较自如地进入到两希文化各自的独特世界中。

希腊神话是希腊文化的生动体现,是西方文学的开篇内容,同时也是非常精彩的一个章节,但是以往在课堂中仅靠语言去讲述希腊神话是较苍白的,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西方的艺术家们以希腊神话为素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因此教师可根据讲授内容的需要配以精美的艺术作品,这样希腊神话就会以美轮美奂的面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希腊艺术的主要成就是雕刻,而雕刻所表现的内容多为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和英雄传说中的英雄形象,古希腊人为后人留下的这些雕像应是最原始最契合神的原始形象和特征的,从中还可以体察到古希腊人对神的观念和态度。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是同形同性的,这个特点反映出古希腊人是按照人的形象来创造神的,神也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虚荣心、嫉妒心等种种缺陷。

雅典娜是古希腊人最敬爱的女神,在他们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在古希腊诸神的雕像中,关于雅典娜的作品最多,包括浮雕、青铜立像和大理石雕塑等多种材料和样式。她不仅具有智慧、勇敢、贞洁的美德,还是主宰纺织和手工艺的勤劳女神,因此这些雕像塑造的她的外在形象多是端庄健美的,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并且充满生命力,更多的是人性化的特征。

还有,爱与美神阿弗洛狄特的雕像也有很多,有圆雕立像也有浮雕。较为著名的如《克尼多斯的维纳斯》,这尊圆雕裸体雕像再现了女神入浴的瞬间,她那多情温柔的性格,健康而优美的体态,正是希腊雕刻家普拉克西特列斯依照希腊美人、他自己钟爱的情人的形象雕刻而成的。在这尊雕像中,人性美与人体美得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蕴含着不可征服的魅力。除了主神之外,其他次要小神也有优秀生动的雕像作品,如希腊巴特农神庙的雕像残片《命运三女神》中的三位女神,她们的任务是纺织人间的命运之线,同时按顺序剪断生命之线。人们从这组雕像残片中看到的不是神,而是人间姐妹之间亲密动人之情,并且从她们的坐躺姿态中隐现出个人的个性气质。还有《小爱神》雕像等都极具人情味和人性美。

甚至一些具有情节性的神话故事在立体雕像中也有所表现,如特洛伊的祭司拉奥孔的故事,他在特洛伊战争中警告同胞千万不要中希腊人设下的木马计,因此得罪了希腊保护神雅典娜。雅典娜为了惩罚拉奥孔,立即派两条巨蟒首先咬死了他的两个儿子,然后又缠绕着拉奥孔。希腊群雕《拉奥孔》表现的就是这个可怕的瞬间,雕像不仅形象再现了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的悲剧状态,还体现了希腊艺术对庄严肃穆的美的追求。

但是大多数的经典神话故事因人物形象众多,情节曲折,往往很难用雕像进行充分地表现,因此教师也可借鉴后期艺术家们的绘画作品进行展现,如宙斯与人间美女的爱情故事,就有达芬奇的《勒达与天鹅》,提香的《欧罗巴》、《达娜厄》等油画作品;还有特洛伊的故事,如17世纪古典主义画家克劳德·洛兰和巴罗克主义画家鲁本斯分别画了《帕里斯的评判》,对其中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作了形象的描绘。

在西方众多的艺术素材中,不同的文学类型应根据其内容和风格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希腊神话可用希腊雕塑进行展现,而《圣经》就不太适宜用雕塑了。《圣经》是西方文学的另一个起点,被称为西方文化传统的母体,对西方文学具有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因此让学生去理解和把握这一著作是非常必要的,对这样一部玄学的宗教经典,空洞枯燥的说教要力求避免,应采用形象化的介绍和讲授方式。西方的艺术家们经常从《圣经》中选取素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其中当属黑白色调的版画更能突出《圣经》崇高庄严的风格。

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版画家古斯塔夫·多雷曾为《圣经》绘制了230幅原版插图,其插图内容主要包括上帝造光、创造夏娃、逐出乐园、兄弟献祭、该隐杀弟、天降洪水、洪水滔天、挪亚方舟等。由于多雷善于表现人类的崇高精神和描绘史诗般的故事,这使得他为《圣经》故事所作的版画插图达到了无法超越的境界,被公认为“左图右史”的绝配之作。因此《圣经》故事配以多雷形象化的经典插图进行讲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去理解《圣经》,更能使他们感受到《圣经》独特的精神境界和充满象征寓意的文学风格。

在西方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思潮流派众多,层出不穷,且独领风骚,它们就像珠子一样串起了西方文学史,掌握了各个思潮流派的特征也就把握住了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方文艺的历史上,仅发生在文学领域内的思潮流派是很有限的,如自然主义,象征主义;更多的思潮流派涉及到美术、音乐、雕塑、建筑等各个领域,如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巴罗克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因此,这类相关的艺术素材就构成了形色兼备、生动立体的文化背景,它们所具有的人文艺术气息比单纯的社会时代背景的介绍要更为形象而深刻。

以文艺复兴为例,这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大高峰,当然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文艺复兴是一场复杂的运动,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主要特点是想要全面复活古代的意旨,挣脱宗教的束缚,恢复人性和理性。而艺术处于这一“复兴”的核心。

文艺复兴是从学术文化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也是这一时期文学的中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即“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竭力歌颂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虽然贯穿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之中,如《十日谈》、《巨人传》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但是却比较抽象而复杂,其实它更为直接而感性地出现在大量的艺术作品之中,而这个大写的“人”是从哪里发现的呢?它就是从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得来的,如众多艺术大师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绘画和雕塑,重现了希腊人对人体美的追求和对人的力量的欣赏。如波提切利的《春》汇集了希腊神话中的春神、爱神、风神、花神和三美神,女神们优雅轻盈的体态和春意盎然的背景,寄托了画家对人体美和自然美的欣赏,还有他创作的第一幅真正的女裸体画《维纳斯的诞生》;提香的《欧罗巴》、《达那厄》;达芬奇的《勒达与天鹅》,米开朗琪罗的雕塑等,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对人性与爱情,力与美的追求,正是希腊古典文化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与彼特拉克在《歌集》,但丁在《新生》,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对爱情的肯定和讴歌,对人的赞美和崇拜都是一致的。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还涌现了许多“巨人”的代表,这个称呼是来自于拉伯雷的《巨人传》,该怎样去理解“巨人”的形象呢?《巨人传》中的高康大和庞大固埃都是充满神话色彩的人物形象,这使得学生难免会从理想化的角度去理解“巨人”形象,认为他们缺乏现实的根基。其实这一形象可结合文艺复兴的巨人代表达芬奇进行讲解,达芬奇的作品因艺术和科学的结合而代表着这一时代,他在绘画中运用解剖学、空间透视法和明暗法的科学原理,代表了艺术越来越知识化的发展倾向和对知识理性的推崇,因为他们都是“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因此讲文艺复兴而不提达芬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文艺复兴最高成就的一种忽视和否认。

文艺复兴这棵大树不仅汲取了古希腊文化的营养,也吸收了希伯来文化的乳汁。作为转折时期的文艺复兴,也必然会打上基督教文化的烙印,但是这个特点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并不十分明显,以至于学生误认为人文主义是彻底反基督教的,其实并不然。人文主义虽然是反教会的,但它并不是对基督教一概否决,相反,它保留并改造了其中对人文主义有益的成分,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的艺术作品都会以《圣经》为创作素材的原因,如拉斐尔一系列的圣母子画像,《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椅中圣母》等,虽然画的是圣母和圣子,其实表现的都是普通女性的美和她们身上伟大的母性。还有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教堂所作的拱顶壁画,借《创世纪》中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本身所具有的伟大力量。《西斯廷圣母》中圣母为了人类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哀悼基督》中基督为了拯救人类被钉上十字架,基督教所宣扬的这种仁慈和博爱的精神正是后来人文主义发展为人道主义的重要因素。

因此,文艺复兴正是在这样肥沃的土壤里收获了丰硕的果实。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就更能形象地把握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它后来的发展趋向,而不至于仅从书面上得到片面的理解。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巴罗克主义。巴罗克主义是欧洲16世纪末的文化现象,涉及到文学和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但是教材中对巴罗克文学的介绍内容是较少的,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和贡戈拉诗歌流派。其实,巴罗克的风格更多体现在鲁本斯的绘画和贝尼尼的雕塑作品中。

典型的作品如贝尼尼的《圣女德列萨的恍惚》,这件雕塑作品描写的是圣德列萨在幻觉中见到上帝的情景,表现了她对上帝之爱的渴望。她躺在浮云上,宽大的衣袖向下低垂,两眼轻合,嘴唇微张,脸色苍白,在昏迷中祈求着神的爱。在她面前,小爱神面带顽皮,将一支金箭射向她的胸膛。整个雕塑被放在祭坛上,祭坛上方安放了一些镀金的金属条,光线从祭坛顶上照下,被金属条反射,其金色的散光打在白色的大理石上,使人如同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这件雕塑作品不稳定的动感表现和丰富的色彩变化,都传达出了一种宗教狂热的情绪,这种特点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就衍化为华丽的辞藻和极端讲究的文学形式。而巴罗克所充斥的天主教的狂热正好反映了17世纪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反扑给人们意识上所带来的混乱和精神上的消沉。以此为例,学生对巴罗克文学的充满幻想和狂热之风格的理解会更为直观和深刻,弥补了文学史教材中的一些不足,有助于教学情境的成功设置。

此外,还有17世纪的古典主义思潮,无论作家和艺术家都纷纷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和文学中选取题材进行表现,这成为古典主义文艺思潮的一个鲜明特征。如悲剧作家拉辛的《安德洛玛刻》、《费得尔》,画家普桑的《睡着的维纳斯》、《萨宾妇女被劫》、《海尔曼尼克之死》等,各种古典题材一经他用绘画表现出来,都会显示出严肃崇高的古典英雄主义精神,放射着理性美的光辉。18世纪法国的启蒙主义画家格勒兹则在画中表现思想意识主题,发挥启蒙主义思想家们主张文艺承担启迪民众、教化民众的功能,如狄德罗、伏尔泰等;他的画作大多具有严肃的主题和高尚的道德,时常达到催人泪下的程度,如《父亲的诅咒》等。还有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思潮,与乔治·桑、波德莱尔有着亲密友谊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在艺术创作中同文学创作一样都重视想象,反对单纯取法于古典范例。他的著名画作《自由领导人民》就是对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作《悲惨世界》的呼应。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对文学思潮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艺术素材不仅对于西方文学的宏观把握大有裨益,在微观层面上,对于作家作品的具体解读也功不可没,因为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文学的另一种阐释和创造,它往往更能突出其典型的细节和情境,烘托其主题,彰显其独特的美学风格。

以但丁的《神曲》为例,作品中地狱、炼狱、天堂的描述对于大多数缺乏基督教文化背景的学生来讲,让他们去想象这三界的情景确实有些勉为其难,但是多雷的插图可弥补这一不足。他为《神曲》作的插图共有136幅,是其创作中规模最大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版画史上的永垂不朽之作。地狱的恐怖、炼狱的宁静和天堂的明亮,多雷以他精确、细致的笔法处理得恰到好处。这些插图使《神曲》这一内容厚重的大部头著作取得了栩栩如生的效果,而且在课堂讲解时也不至于枯燥乏味。同类型的还有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等名著,这类史诗型的巨作因其厚重的思想内容和冗长的篇幅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要引导他们对名著产生兴趣,就要从一个新的角度,用多样化的形式赋予作品以新意。

另外,还有一些具有喜剧性效果的名著,如《巨人传》、《堂吉诃德》,为了进一步加强其效果,展现其夸张荒诞的手法,相关的插图也是锦上添花。夸张滑稽的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对比更能突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在细节刻画方面,有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在这部莎剧代表作中,有一幕极具诗意化的场景,即奥菲利娅落水的场景,因莎士比亚的文字及其优美并富于意境,许多艺术家都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各具特色的绘画作品,有的表现的是奥菲利娅攀上树枝挂花环的举动,如19世纪早期罗伯特·威斯托的《奥菲利娅》;有的表现的是树枝折断,奥菲利娅落水的瞬间,如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奥菲利娅》;还有的表现的是奥菲利娅落入水中顺水漂流的场景,如19世纪中期约翰·艾瓦雷特·米莱的《奥菲利娅》。艺术家们充分地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可谓是异彩纷呈。把这些绘画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欣赏对比,学生不仅会把这幕场景铭记于心,而且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去思考奥菲利娅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悲剧命运。

相似的还有17世纪古典主义剧作家拉辛的《菲德尔》,这是一部戏剧化的悲剧作品,菲德尔因爱生恨的形象在西方的壁画和绘画作品中都有所表现。其中最具戏剧舞台效果的当属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画家彼埃尔·纳西斯·盖亨的版画《菲德尔和希波吕托斯》,在这幅画中,菲德尔和丈夫忒修斯并坐在画面右侧的一张椅子上。忒修斯坦然严厉地注视着面前的儿子,等待着他的辩解;菲德尔正向左侧过脸,面对观众,神情紧张,听身后的女仆献计;而女仆则形容丑陋委琐,站在阴影处,正是她怂恿菲德尔先下手为强,诬蔑了希波吕托斯;希波吕托斯一身猎人装扮站在他们的面前,画面的左侧,他手里拿着弓箭,脚边还站着一只猎犬,这表明了他把猎神阿尔忒弥斯作为自己的保护神的身份特征,他正伸出左臂做着拒绝的姿势,是否认菲德尔诬陷他的行为,还是拒绝为自己辩护呢?仿佛观看戏剧舞台演出一样,学生在这幅画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且能细细揣摩剧中每个角色的内心活动,戏剧冲突得到了最尖锐、最集中的表现。

除了史诗、戏剧之外,近代的小说作品也可借鉴和应用相关的艺术素材。如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因其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被改编成连环画,用连环画作插图,学生能轻松地理清故事脉络,感受其冒险传奇的风格,课堂也增添了趣味。还有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等都有相关的艺术插图,它们更能凸显狄更斯塑造人物形象特有的漫画式手法。

“如果说形象思维是贯穿文学和其它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载体,想象力则是使这个载体插上翅膀,自由翱翔的主要动力”,因此艺术素材在想象力的发挥上为文学提供了最生动的补充和拓展空间,打开这一空间既能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适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需要,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适应新的人才发展目标和就业形势的需要;从实践角度来看,它还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并易于实施的有效途径之一。

注释:

[1]戚万学:《高等教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胡明华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