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潜在因素及其对策

2009-06-04 04:23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对策

沈 斌

【摘 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中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这一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实用人才的活动,应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重要目标,也就决定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强调学生、教师、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强调显性和隐性课程并重。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潜在因素 对策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改革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中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这一意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实用人才的活动,应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重要目标,也就决定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强调学生、教师、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强调显性和

隐性课程并重。本文试着从影响语文学习的潜在因素作一浅析。

一、来自教师的影响

1.教师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态度

进入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的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带着中招失败的阴影,其语文素养相对较差,学习习惯也很成问题,在潜意识中往往对学习有对立情绪,在此时我们的教师往往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施教,如何先声夺人,掌控教学秩序,而往往不注重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不管教师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其所教学科和内容的情感,并进一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热情和能力的发展。

当教师全身心投入之后,他就不只是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乃至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已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著追求的精神,随着教学内容传递给了学生,从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熏陶作用往往超出一般的言语说教的力量,并且对学生具有持久的,乃至终生的影响。

2.教师自身素养、偏好,采用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等。

语文教学是充满个性的,教师由于拥有的生活体验、学识水平和审美价值观不同,在具体的教学中,会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巧等。所以,语文教学的艺术最终表现为教师个人的风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默默地接受这种“差异”,从而可能产生其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变化,对此教师可能完全是无意识的。据观察发现,许多学生对某一写作文体或表达方式的偏好往往都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突出“偏好”这类文体或表达方式,即对实际教学内容的选择倾向紧密相关。

有的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有的富于诗情画意,颇具形象性,而有的又蕴涵哲理,他们在讲授相同的内容时,也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直接对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产生影响,并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思辨水平等。

不同语文教师采用不同特点的教学方法,也会在无意中对学生产生语文教学本身之外的影响力。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民主、启发”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乃至解决问题,那么,日积月累,学生不仅有效地学习了语文知识,还自觉地获得了更为重要的“知识”——独立思考

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大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中职学生在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等方面都较初中学生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他们和社会的接触也更为紧密,一些时尚的元素,往往他们是首先的尝试者,因此学生所感知、理解、运用的语言通常是比较“时髦”日常生活语言,他们也经常会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方式来发表各种看法和参与各项活动。事实上,全方位出现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学生别无选择的“第二课堂”。唱流行歌曲、穿名牌服装、使用网络语言,在现在的学生中很普遍,而这些文化活动很自然地便成为了他们课堂学习之外的另一种学习。

从周杰伦的《东风破》到《大话西游》至尊宝“爱你一万年”的宣言,再到花儿乐队的《喜刷刷》,新的以“视听”及网络为传播手段的文化在中学生中某种程度上正取代着传统的以纸质媒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文化。流行歌曲,电影、电视插曲便是不少中学生心中的“诗”。他们从这些歌词中感受生活,体味友情,了解人际关系,甚至幼儿学语的第一句话就是广告词。大众文化的无处不在固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它也使学生们更热爱生活,懂得日常生活每一瞬间的意义和价值,使生活充满阳光和欢乐。

三、学生的心理环境

中职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吴福元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中职学生进行了一项智力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16.08,属于中上智力或高智力水平。已故心理学家朱智贤主持的一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但现实是我们的中职学生实际的学习表现却是教人担忧的!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但职中教师不注重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的调节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情绪冲突是中职学生心理冲突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从生理角度看,青春期高级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活动占有优势。从心理角度看,进入中职后,社会角色的变更引起了诸多的心理矛盾,而中职学生的社会经验及认识水平尚未达到真正能独立、正确地调节自身行为的程度,这就使得他们独立支配自己行为的强烈要求与其行为的结果相悖,从而产生内心痛苦和不安。从社会角度看,当前社会的变革也对中职学生情绪有很大影响。在各种社会价值取向面前,中职学生可能会对自己以往的价值观产生怀疑,而导致迷茫和消沉。同时,青年期的情绪又是极为丰富而不稳定的,因而各种矛盾冲突都可能在情绪冲突中得到多种多样的反映。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关注着学生是否在努力、认真地在学习,而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学习时的情绪是积极亢奋还是消极低落,是主动探究还是被动接受,是轻松愉快还是沉重痛苦,是自由宽松还是压抑紧张,乃至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的差异……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果。施教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偏好、情绪变化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四、师生情感的融洽度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以反证的形式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课题在教学实际中的现实意义。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给以启迪;当学生失去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让学生在争论中擦亮思维的火花,教师的劳动便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学生便能在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之后而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针对以上一些影响语文学习的潜在因素,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博览群书,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博览群书来吸纳人类文化的精华,诸如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认识、思考和情感。然后经过积累、沉淀,构建出新的属于自己的思想情感内核,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而这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也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在课堂上,除了拥有活跃的教学气氛,睿智的教学语言,多样、民主的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应凭自己的学术功力渗透进对所讲作品的独特理解与把握,形成一种“场”效应,使每个学生都被吸附、浸泡于其中,受到全身心的感染,同时增强自己的文学直觉与文字感知力。

二、与生活牵手——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引导得法,往往事半功倍。

在学生热衷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中也不乏精品,在品析这些歌词的过程中,无疑也提升语文能力的提升。如现在热播的影视剧《神话》中的主题曲:

解开我最神秘的等待

星星坠落风在吹动

终于再将你拥入怀中

两颗心颤抖

相信我不变的真心

千年等待有我承诺

无论经过多少的寒冬

我决不放手

淡淡几笔白描,便把男女主人公的缠绵悱恻的感情、情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是一个少年武士缓步于回忆的路上,寻找着消逝的旧爱,淡淡的忧伤。

如此,带着愉悦的心境透过音乐的旋律去感受歌词中的意境,岂不一举多得?类似于这种既受学生欢迎,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水平的学习资源还有很多。漫步校园,报栏、板报、标语、告示,都是语文学习材料;回到家中,看电视、打电话、写信读报,都是语文活动;在街头、在商场、在影院、在公园,处处有语文,时时有言意转换。若能细细追根溯源定能达到“厚积”的效果;而学生热衷的写贺卡、写毕业赠言,无疑都是语言的锤炼过程。

三、激发兴趣、创设和保护语文学习的良好心理环境

快乐原则是人类生活取向的一项基本原则,对学生来说,他们无不希望学习愉快、生活开心。研究表明:愉快、轻松的心境能使人头脑清醒,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理解力,快乐的教师满面春风、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地走进课堂伊始就能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别以为中职的学生缺少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幽默感,诙谐逗趣的语言,一个小笑话,都可牵动学生的神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制成的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课件,又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真正实现在玩中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只要愿意,学生便能以一个讲解员(导游)的身份进入“角色”(《雁荡山》中职第三册);或者当一回“文员”,先去体会工作的乐趣(《应用写作——会议记录》中职第一册)。如果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应该练好的“功夫”尚欠火候,就过不了关,也不必急于去责难学生,应充分给予学生以理解的过程。这就给了学生深入探究的动力。从而形成生动活泼、有情有趣的学习气氛,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融洽度

前一阶段,由于社会认识的偏差,学历相对较低的中职学生经常成为不受欢迎的毕业生(人才招聘会),因而在校生中一部分往往情绪很低,无所追求,严重的可能因一时失足在人生道路上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融洽度在当前的中职教育中是当务之急。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同伴,学会交往,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的亦师亦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构建现代课堂互动交往观。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在目前班级集体授课的情况下,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说是教学互动的首选。合作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而教师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师生彼此欣赏,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进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和谐发展。

最后,让我们以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结,让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语文的诗意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让学生在精神漫游的过程中尽情领略语文生活的精微与奇妙,走进语文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情感教学心理学》卢家楣 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2、《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刘新科 主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中职学生心理特点与保健》文彦南湖南软件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