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2009-11-29 10:00
财经 2009年5期
关键词:储蓄率进项税负

避免税收歧视应实行“进项抵扣”等六则

2月16日至3月1日

焦点

避免税收歧视应实行“进项抵扣”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平新乔等

“增值税与营业税的税负

与福利效应研究”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

2009年2月23日

研究发现,中国1994年增值税改革中遗留的一个办法,即对服务业、中小企业按全部产值或营业额为税基,征收营业税或增值税,而不实行“进项抵扣”,在其实施过程中,已导致对服务业和广大中小企业的税收歧视。

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值税税负低于全部工商企业的增值税平均税负,说明当前的中国增值税具有累退性,其背后是“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负过重。

分省数据也显示,北京、上海等八省(区、市),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增值税对中小企业的歧视。

可以考虑的政策选择是,彻底免征“小规模企业”的增值税;逐步推进从营业税到增值税的转变,让服务业的全体企业有权进行“进项抵扣”。

宏观

房屋、教育、保健支出造成个人负担增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Marcos Chamon

康奈尔大学教授 Eswar Prasad

“中國城市家庭储蓄率为何持续上升?”

布鲁金斯全球经济

与发展工作论文系列之31

从1995年至2005年,中国城市家庭储蓄率平均上涨了7个百分点,占家庭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四分之一。我们通过家庭层面的数据,解释在收入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家庭依然延迟消费的原因。

长期的群组追踪研究表明,在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消费缺乏的情况实际上贯穿始终。

最近几年来,按年龄段看,储蓄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状况,分别由年轻人和老年人构成的家庭,具有相对更高的储蓄率。但总体而言,所有年龄群体所对应的储蓄率都有所增长。

我们认为,对此现象的最佳解释就是,房屋、教育及保健方面的支出,造成了个人负担的增加。而且,这些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其预防性的储蓄动机,还可能由于金融业的不发达而被放大,包括对将未来收入转化为当前贷款的限制,以及金融资产回报率过低等问题。

政策

解决“重复建设”宜借力市场而非管制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江飞涛 曹建海

“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2009年2月17日

在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的研究中,以“市场失灵”来解释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形成的研究思路,占据相对主流的位置。政策部门以此为据,始终将对投资和市场准入的行政管制作为“重复建设”治理政策的核心。

重新审视遵循这一思路的主要研究文献,可发现这些研究在理论上均存在根本性缺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体制扭曲下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微观经济的行为,通过成本外部化效应、投资补贴效应和风险外部化效应扭曲企业的投资行为,正是导致企业过度投资、产能过剩和行业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

因此,以行政性管制政策治理“重复建设”是不合适的;解决“重复建设”问题,需要在土地产权、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改革,发挥市场竞争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宏观周报

2009年2月23日第26期

【主题报告】1月贷款“井喷”之谜

今年1月银行贷款激增,部分被直接转化为个人收入,部分通过投资替代和“公款私存”,带动了个人储蓄的增长。因投资替代和货币乘数效应不足,1月信贷激增对投资的拉动效应或不如预期。

【专家访谈】史蒂芬·罗奇:别指望美国消费在三五年内复苏

【辩论综述】解决农民工失业:城市与农村需各负其责

2009年3月2日第27期【主题报告】行业振兴在行业之外

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或通过毁灭需求的方式,发展成中国制造业危机。出口收缩带动用电量快速下滑,产能过剩已从中下游产业延升到中上游产业。行业振兴或意味着更多产能被淘汰,大规模行业并购重组在所难免。只有振兴消费才可带动制造业复苏。

猜你喜欢
储蓄率进项税负
不动产一次性抵扣的增值税新政
浅谈增值税进项管理
外购农产品最新抵扣政策的财税处理及申报填列分析
谈“营改增”后工程项目的进项税筹划
当前中国高储蓄率现象分析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世界第一
企业税负、就业税盾与就业激励
不能“妖魔化”中国储蓄率和投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