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

2009-12-04 07:50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8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对策研究

胡 波

摘要:青年学生上网玩游戏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青年学生是上网的主要群体,强化其上网的道德意识势在必行。对此,一是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二是引导青年学生文明上网,从网络上获得有益的知识。

关键词:青年学生;网络活动;对策研究

科技是把“双刃剑”,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为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网络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表明,青年学生上网玩游戏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青年学生作为上网的主要群体,强化其上网的道德意识势在必行。因此,关注网络文化与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特征,阐述其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其健康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郑州市5所大学的610名二、三年级的青年学生。

本课题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文献资料法。笔者查阅了近年来的20余种报刊,并通过上网查询阅读青年学生网上娱乐活动的文章近百篇,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目的和任务。二是观察法。笔者亲自到一些中学及大学周围的网吧,现场调查了网吧营业的时间、管理状况和环境卫生情况,并深入调查了学校课外活动及学生周末的体育活动情况,从而获得了最直接的观察资料。三是调查法。笔者对所调查的5所大学的610名二、三年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问卷591份,有效问卷为570份,问卷有效率为93.44%。四是数据统计法。笔者除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必要的人工统计分类外,还通过计算机统计软件对其他的一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学生经常进行网络活动的有25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5.26%;每隔几天进行网络活动的有31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4.74%;偶尔进行网络活动的有4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72%。从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的总体状况及趋势来看,每隔几天上网的人数最多,经常上网的人数次之,偶尔上网的人数最少。

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的时间段。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网络活动的有28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0.18%;周末白天进行网络活动的有10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42%;周末晚上进行网络活动的有4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42%;节假日进行网络活动的有13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2.98%。从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的时间段来看,课余时间进行网络活动的青年学生人数最多,周末晚上进行网络活动的人数最少。

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个小时的有12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1.58%;每次超过2个小时的有21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7.54%;每次超过3个小时的有86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5.09%;青年学生网络活动时间随机性较大的有12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1.58%。从调查结果看,青年学生网上娱乐活动的时间一般都超过2个小时。

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的场所。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外网吧进行网络活动的青年学生有49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6.49%;在父母办公室进行网络活动的有3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79%;在亲戚或朋友家里进行网络活动的有3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5.44%;在自己家里进行网络活动的有1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28%。从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的场所来看,他们进行网络活动的场所多集中在网吧。

青年学生网络活动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学生在网上看新闻的为241人次,占被调查男生人数的42.28%;在网上聊天、交网友的人数为152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26.67%;在网上看电影、电视剧的人数为260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45.61%;在网上玩游戏的人数为283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49.64%;在网上玩棋牌游戏的人数为202人次,占被调查男生人数的35.43%;在网上进行其他活动的男生人数为101人次,占被调查人数的17.72%。

青年学生月体育消费与网络活动消费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学生月体育消费在5元的人数百分比高于进行网络活动消费人数13.40个百分点,说明他们在此区间的体育消费高于网上消费;青年学生月体育消费在5元至10元的人数百分比为44.04,高于月进行网络活动消费人数22.29个百分点,说明他们在此区间的体育消费高于网上消费;青年学生月体育消费在11元至15元的人数百分比为28.95,低于进行网络活动消费人数13.68个百分点,说明他们在此区间的体育消费低于网上消费;青年学生月体育消费在30元至40元的人数百分比为4.04,低于进行网络活动消费人数5.79个百分点,说明青年学生在此区间的体育消费低于月上网消费支出的费用;青年学生月体育消费在50元以上的人数百分比为1.23,低于进行网络活动消费人数4.03个百分点,说明青年学生在此区间的体育消费低于月进行网络活动消费的支出。

三、青年学生月体育健身消费与网络活动消费总体趋势的比较

从青年学生月体育健身投入的总体趋势可以看出,投入排在第一位的是5元至10元之间,排在第二位的是11元至15元之间,排在第三位的是不超过5元。在30元至40元及50元以上投入的青年学生人数极少。青年学生对健身的投入多半是购买体育活动器材或外出娱乐健身,少数青年学生参加了课外培训班。青年学生体育健身消费与网上活动投入相比差异显著,每月进行网络活动的支出明显高于体育健身的投入。

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学生经常上网和每隔几天网上娱乐的人数为92%,这表明网上娱乐已经成为青年学生课外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多数青年学生选择网上娱乐的时间主要集中在课余,其次是节假日,周末也是网上娱乐的时间段。青年学生每次网上娱乐的时间为2个小时左右,其次多为随机性,也就是说他们上网时间随着自己的心情而定。高校青年学生上网的地点选择在校外网吧的达到86.49%,这说明校外网吧是高校青年学生网上娱乐的主要地点。而且每月用于上网的消费明显高于每月体育健身的消费。从网上娱乐活动的内容来看,青年学生网上娱乐活动的内容依次为游戏、电影、电视剧、聊天。同时,青年学生的上网内容随机性很强。

国内医学专家普遍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青年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最重要的阶段,长时间的网上娱乐活动将会对他们的视力、身体发育等造成极大的危害。此外,“网络色情”也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调查中还发现,高校体育设施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青年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单调和课外锻炼内容单调,多数青年学生得不到很好的辅导也是造成其沉溺网络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学校体育教育,把青年学生吸引到健康的体育活动中来,是确定青年学生良好生活和娱乐方式的最好方法之一。

网络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改变网络。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存在着种种弊端而因噎废食,视网络为洪水猛兽。相反,我们应认真总结和反思,找出各种方法、途径去预防、控制、消除网络的不良影响,使网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对此,笔者提出如下两点建议:一是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通过体育活动减少青年学生上网的时间及次数;二是引导青年学生文明上网,从网络上获得有益的知识,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网络文明程度。此外,学校应对那些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的青年学生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的作用,帮助他们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参考文献:

[1]曾坚朋,杨长征.青年学生“网络文化”现象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3,(2).

[2]嘉格伦.网络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朱燕,高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J].探索,2000,(2).责编:路童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对策研究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以“四进四信”教育引领校园文化研究
论五四时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实现“中国梦”必须在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