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9-12-04 07:50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8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对策

王 莉

摘要:目前,造成高校就业工作目标实现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水平还有待提高。为此,各高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抓起:重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为二级系选拔并配备专职从事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人员;成立职业指导教研室,专门负责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开发。

关键词: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建设;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河南省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以下简称“就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和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和管理体制,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引导和教育毕业生自主创业,帮助毕业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相对稳定、就业人数和到基层就业人数明显增长。

目前,造成高校就业工作目标实现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水平还有待提高。本研究以洛阳三所高校为例,通过调查这三所高校目前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的现状,透视其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和省里对就业工作的要求,找出解决的对策,为河南高校制定就业工作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笔者自编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2008年3月在洛阳三所高校——河南科技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和洛阳师范学院,抽取了一部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这部分人员包括专门从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学校在编管理人员、各院(系)辅导员和就业指导课教师。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63份,回收率90.00%。为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笔者又多次召开座谈会、进行个人访谈,以获取更充分的第一手资料,还进一步充实了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年轻化,高学历,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欠缺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基本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高低。本次对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称三个方面。就年龄构成而言,40岁以下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占到了87.30%,这表明,青年人是就业工作队伍的主体。就学历而言,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了92.06%,这表明,这支队伍的基本素质是比较高的。从职称情况来看,有初级和中级职称的占到了84.13%,有高级职称的仅占15.87%。将年龄和学历的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后可以看出,目前洛阳三所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的特点是年轻化、高学历。调查结果还反映出,71.43%的被调查对象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工作时间少于5年。

2.大多数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缺乏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教育背景

目前,高校就业工作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就业信息和就业管理。其中,就业指导模块应当是就业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促使大学生理性规划自己的未来。根据工作实际,就业指导模块又可以细分为三项工作任务:实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在校生进行就业指导、职业咨询,举办就业讲座;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研究。

根据以上三项工作内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职业指导等三项核心专业知识。职业指导学是心理学在职业咨询与辅导领域的一个学科分支,所以,对于在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来说,最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洛阳三所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中,获得心理学和教育学教育背景的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在被调查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中,仅有9人获得了心理学和教育学学位,占总人数的14.28%,而另外54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都分布在其他学科领域。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员是非师范类院校和专业毕业的,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

笔者在问卷中还设置了一个了解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在从业之后接受教育学和心理学系统培训情况的题目。调查结果显示,46%的被调查对象从未学习过教育学知识,40%的被调查对象曾经听过相关知识的讲座或自学过相关内容,仅有14%的被调查对象接受过系统培训。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情况与教育学相似。

根据统计可以看出,目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获得心理学和教育学学历教育的情况并不理想,也很少有人接受过这方面的在职培训。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工作任务的完成。

3.现有工作内容多为行政事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主要精力未放在就业指导工作上

河南省教育厅提出,高校要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内容,包括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服务和就业宣传、统计与科研工作等三个部分,其中职业发展教育是排在第一位的,包括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职业观教育、创业教育等。可见,在新的形势下,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目的的就业指导工作立足点更高,着眼点更长远,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相比于其他工作更具积极意义。

本次调查问卷,笔者设计了一道多选题来了解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主要从事哪些工作。调查结果显示,有23.81%和25.40%的被调查对象分别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科研活动”和“职业生涯指导和职业咨询”,处理“就业方面的行政事务”和“从事其他工作(如学生管理)”的占到71.43%。这说明,目前大部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从事的是就业方面的行政事务和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而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方面的教学和科研中。

4.高校培养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规划不明确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提到,高校必须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尽快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从对这三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来看,有60.32%的被调查对象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计划,有22.22%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学校没有类似的计划。在向被调查对象问及“你认为影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哪些”时,有71.43%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学校没有培养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规划和预算”。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参加与工作有关的专业学习的情况并不乐观,对于开展就业工作所需的一些具体学习内容,只有平均不到8%的被调查对象系统学习过,约50%的被调查对象仅仅是听过相关讲座或自学过相关内容, 42%的被调查对象从来没有学习过这些知识。这些情况表明,目前高校对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计划还不太明确,大部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培训。

如果学校没有明确的培养计划,那么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就无法制定长期的、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更无法稳定地投入到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去。这将是阻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一个不利因素,它会直接影响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

四、对策和建议

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根据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笔者认为,河南省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队伍建设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重视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高校就业工作提出的整体发展思路是“集管理、服务、教育、指导为一体”,可见,培养一支由专职到专业再到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同时,随着近几年对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引入,高校开展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也日益重要。

高校应当每年划拨专门经费用于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进修和培训,采取轮训制度,确定培训计划,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用较短时间将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培训一遍,培训内容应当主要包括就业指导基础理论和知识(职业咨询理论与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就业心理研究、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企业用人需求研究等)、就业指导基本技巧、就业指导典型案例分析等。参加培训的人员在考核合格后获得有关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将作为其考核、任职、定级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在适当的时候要求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2.为二级系选拔并配备专职从事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工作人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对象中有52.38%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属于辅导员编制,这导致部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容易把处理行政事务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从而忽视教学实践与研究,忽略职业发展教育的科学研究。因此,建议高校选拔出一批乐于从事职业发展教育的人员到各系,专职从事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这部分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包括课程教学和日常职业咨询)、就业服务和科研工作。对这类专职人员的要求是,能够通晓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具备针对个体和团体辅导与咨询的技能,具备职业测评的知识与技能,了解行业和职业信息,通晓有关就业的政策和法律。

3.成立职业指导教研室,专门负责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开发

按照省里的要求,目前洛阳三所高校都已为毕业生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这门课已经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渠道。这门课程的师资建设情况、师资队伍水平越来越影响着就业指导的成效。为此,高校应该成立职业指导教研室,规范并组织高校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安排相关教学活动,组建就业指导课程专、兼职教师队伍,开展师资培训、教学和科研工作,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提升学校职业发展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剑锋.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石金涛.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何晓丽.青少年生涯教育初探[J].教育科学研究,2006,(6).

[4]昌兵.试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5]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与保障[J].职业技术教育,2006,(19).

[6]林洁.广东成立全国第一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所[N].北京青年报,2007-05-17.

责编:一木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探究如何加强项目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