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应遵循六大原则

2009-12-04 07:50李建坡
河南教育·高教 2009年8期
关键词:学生活动辅导员原则

李建坡

摘要: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职责。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应遵循六大原则:方向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群众性原则、安全性原则。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活动;原则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在大学校园里,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以及铺天盖地的宣传海报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在校园文化繁华表象的背后,学生活动的参与面有多广?学生活动的吸引力有多大?学生活动到底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多大作用?这些都是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应该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目前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结合多年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实践体会,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在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遵循以下六大原则,如此才能使学生活动有品位、上层次、效果好。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方向性原则指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过程应当始终坚持思想领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思想、思潮的影响和冲击,所以辅导员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政治上的引导,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引导他们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引导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潮流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活动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层次性,并且要有品位,这是由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性质和工作职责要求所决定的。因此,辅导员要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敏锐的政治鉴别力,从而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能引导学生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以人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为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学生工作上,不仅要着眼于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还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按照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热情,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要求。其次,必须发挥大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广泛听取他们对开展活动的意见,让他们参与民主决策,保证他们的话语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尊重,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双向交流,让大学生在科学民主的管理中健康成长成才。最后,树立服务意识,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要做到上述三点,就要求辅导员要与大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使活动更加贴近广大学生的实际。

三、目的性原则

马卡连柯说:“方法和目的的关系应当是检验教育逻辑的正确性的实验场所。从这种逻辑出发,我们就不能允许有不去实现既定目的的任何方法。”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要把实现教育目标作为最高标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无论组织者还是参加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端正的态度,要注重实效,而不能赶时髦、搞形式、走过场。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要紧紧围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养成教育等贯穿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在组织活动前,辅导员要注意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必要的学习、讨论和动员,拟定议程和提纲,不打无准备之仗,使活动不仅有新颖的形式而且有鲜明的主题,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方式和方法不仅科学而且新颖,具有创造性,视野新,角度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新时期,国家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激情,渴望创新,勇于挑战,敢于打破束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因此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创新性原则,只有这样学生活动才有吸引力、号召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要周密安排、科学策划,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工夫。

五、群众性原则

群众性原则是指学生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活动的广泛性。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以“尊重学生首创、引导学生参与、确保学生受益、争取学生满意”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原则,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组织学生活动时的具体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因此群众性原则是辅导员在组织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始终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面向广大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的高低、参与活动覆盖面的大小、学生素质提高的程度,是衡量活动是否真正坚持了群众性原则的标准。坚持群众性原则要力戒形式主义,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只能是劳民伤财,只会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目前,一些高校出现了高年级学生参加学生活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组织的学生活动没有真正遵循群众性原则的要求。

六、安全性原则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基本保障。”安全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是关系到个人生命、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大事。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随着高校办学程度的日益开放,各种不安全因素也随之而来。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基本常识,使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不幸却一幕幕上演。因此,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在工作中,辅导员要坚持把安全性放在首位,要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坚持场地、场所、器材的安全性,活动前要认真检查,确保其安全;坚持活动过程的安全性,开展活动要有专人组织、专人负责,确保在活动过程中不出现意外事故。只有在保证活动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使学生活动变得更有意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 责编:路童

猜你喜欢
学生活动辅导员原则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对教学的影响
医学院校将专业教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探索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