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党内民主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要求

2010-02-15 16:51杨仲林
治理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政党民主建设

□ 杨仲林

一、推进党内民主的历史必然性

什么是党内民主呢?作为国家形态的人民民主表明主权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一切权利。党内民主则属于非国家形态的民主。但党内民主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它是把作为国家形态民主的一般原则和理念引入政党内部。因而党内民主也就是指党员是党内的主人和主体,享有管理党内一切事务的权利。当前,全党上下都关注党内民主建设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1.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实现了两个根本转变,这就是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从不执政到执政,从领导革命到领导建设,从封闭条件到开放条件,这些转变是及其深刻的,它表明我们党的建设已处在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党正面临着伟大的转型任务。政党转型既涉及到党的建设指导思想的正确回归、党的领导功能作用的重新定位、党的活动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也涉及党内的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的调整转换。拿民主集中制来说,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长期以来都坚持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党内生活、处理协调党内关系、实施正确领导。但是,革命党的特点要求我们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时候,比较多的是强调集中和纪律。这是因为,革命党在对敌斗争的严酷环境下,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党的组织和活动是高度保密的,没有实现党内充分民主的条件;另一方面,为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又必须十分强调铁的纪律和高度的服从。可见在战争年代,集中多一点,甚至领导个人有最终决定权,这都是必要的,是由特殊环境决定的,是为了适应军事斗争的需要。而执政党的特点则要求我们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时候,更注重民主和自由。这不仅因为执政党已具备了实现充分民主的条件,而且更重要的是,执政党的任务已经由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转为和平建设、推动国家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搞社会主义建设,更多的是要探索和把握客观规律,这就需要集思广益、凝聚智慧,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需要有更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因此,执政党的组织形式和组织机制也要作出调整转换。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重要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是我国经济体制极为深刻的变革。我们知道,计划经济实质是命令经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所有产品实行统一调配,资源完全被垄断,经济结构单一。与此相应的是高度集中的决策体制和管理体制。也就是说,计划经济体制下,权力结构在运行中是比较强调集中和服从,而忽视民主和自由的。市场经济则不同。有人说,市场经济是一种民主经济,这是指市场经济的活动所表现的民主方式和民主秩序。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作为配置社会资源的根本手段。自由经营、平等竞争、公平交易 、开放流通是它运行的基本原则。在市场中,各经济主体在从事交易活动时,地位都是平等的,实行公平竞争,不允许有超越经济的特权。市场经济所遵行的自由、平等、竞争的原则必然强烈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党内权力结构中高度集中的体制,催生和呼唤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同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经济结构使社会分层和利益关系并不复杂,没有太多的利益诉求。而市场经济则不同。市场经济的多元经济结构,必然形成多元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通过政治上的民主机制来表达多元利益的诉求,整合多元利益。可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党内民主正是市场经济所期盼的。

3.民主政治实践和党员干部的新的觉醒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我国的民主政治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也都有长足地发展。但是,相比较而言,社会主义民主,尤其是基层民主进行了较多地探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各地实施的人民听证制度、村委会直选制度、民主恳谈制度、社区居民的自治制度等等,都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的新创举。而党内民主建设不能说没有进展,但还相对滞后。这就形成一种倒逼机制。这就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实践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我们不否认中国共产党一直关注党内民主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来党内民主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党内民主的状况还不如人意。在党内不讲民主、违背民主、压制民主、践踏民主和搞虚假民主的现象时有发生,党员的民主权利还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障。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党成立88年,新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30年。我们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党。党员干部队伍从整体上都实现了新老交替。目前的党员干部队伍不仅有文化、有知识,而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有了更加宽广的胸襟和开阔的眼界。他们对党内民主建设会有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新的觉醒,他们对党内民主的这种现状会日益不满,更希望加快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广大党员干部对党内民主呼声越来越高的缘由。

二、从新的高度认识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

人们习惯有这样一种看法:发扬党内民主嘛,就是要让人讲话,就是要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把党内民主仅仅理解为党内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氛围、一种精神。这当然没有错,但至少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如何认识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呢?

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值)淹水处理结束后24 h,分别采用SPAD-502 PLUS型叶绿素仪和LCpro-SD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

1.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中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在政治上的完全民主性,是它所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政党和非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克思、恩格斯从建党之初就把党内民主确立为工人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他们在共同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写道;“所有盟员都一律平等”。恩格斯还指出,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他的各委员会有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5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列宁也指出,俄共“整个党组织是按民主原则建立的”。②《列宁全集》第11卷,第418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可见,中国共产党把党内民主作为党内生活根本的政治制度,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现在有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执政党的合法性问题。所谓执政党的合法性是指政党执掌公共权力,能否获得公众广泛的认同和认可。政党合法性有多种来源。多党制国家,主要是通过政党之间的竞争和角逐获得法定多数票的政党上台执政,通常这叫选举的合法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过去是通过顺应历史潮流,推翻反动统治,拯救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从而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叫打天下坐天下,通常称作革命的合法性。但是,政党的合法性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多党竞争可以重新洗盘。革命的合法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淡化。这就要不断补充新的资源,否则就会产生合法性危机。而发展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可以大大增加民众对现存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权力信任、支持和认同,避免合法性资源的流失。因此,发展党内民主直接关系到党执政的合法性,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我们知道,在西方多党竞争体制下,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的压力。我们是非竞争性的政党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长期执政的党如何能保持党自身内部的生机和活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党内民主。通过党内民主使党具有一种自我更新、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在不搞西方多党制的前提下,获得前进的动力,永葆生命活力。

2.党内民主是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

其一,党内民主是党的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民主决策虽然不能和科学决策完全划等号,但是发扬党内民主,实行民主决策可以使更多的人参与决策过程、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从而使决策能更好地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防止由于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而导致决策失误。即使某些情况下发生了失误,在充分民主的条件下也比较容易得到及时纠正。实践充分证明,党内民主可以使决策更科学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二,党内民主是正确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目前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党内外群众仍有不少意见和看法。主要是选人用人还不够公平、公开、公正,由少数人在少数人的范围内选人用人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因此,各种跑官要管、买官卖官现象还屡禁不绝。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发扬民主,健全民主机制,扩大群众的参与度。为什么公推公选的干部群众认可度较高,基本素质相对较好,就是因为公众参与,由少数人选变为多少人选。事实证明,党内民主可以保证干部选拔的公正性。

其三,党内民主是防止腐败的一把利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是不允许腐败存在的,是坚定不移反腐败的。但虽然党反腐败的决心很大,可一直以来反腐败所取得的成效还不明显,腐败现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制止,还有继续蔓延之势。近年来出现的某些群体性事件,其背后都隐约可见党风廉政问题的复杂影响。部分群众对现状不满,大多也源于不断出现的腐败现象。据《透明国际》最新发表的2009年《全球廉洁指数排行榜》公布,中国内地为3、6分排79位。③《全球廉洁指数排行榜》有关指数是根据各地商人与分析师对各地公共部门贪污程度作出评价,以满分10分代表最廉洁,零分最贪污。与往年相比有上升,但还是比较靠后的。而腐败现象之所以纠而不止,除而复生,成为顽症,说到底还是缺乏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使权力可以为所欲为。因此,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加强党内监督,置权力于民主监督之下,就可以有效防止腐败。解决腐败问题同样需要推进党内民主。其四,党内民主是党的创新的活力源泉。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和现代化,但自身也有个改革和现代化的问题。发展党内民主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激发党的创新活力,为实现党的纲领、路线和目标而团结奋斗。在这里党内民主是党自身改革的推进器、创新的活力源泉。因为,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党内形成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敢讲真话、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局面,真正使党的全部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党内民主关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发展党内民主不仅是党自身存在的内在要求,而且是推进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需要。先从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国家体系的核心部分。执政党的党员许多同时也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从主体来说具有重合性。正像执政党的党风和政风是分不开的一样,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也是分不开的。因此,党内民主的好坏、优劣,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民主的好坏、优劣。再从行为方式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它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是以党内民主生活的一些理念、习惯、经验为基础的。党在民主问题上行成的这些理念、习惯、经验必然会渗透、贯穿、影响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因此,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也就决定着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党内民主搞好了,社会主义民主就有了希望。最后从示范性来看。执政党是全社会的表率,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培育、社会民主制度的构建、都离不开党内民主的率先垂范。尤其在我国目前民主政治建设还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素质和民主作风就更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态度和水平。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求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1.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认为,党的建设从来是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的,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的。党内民主建设也应该体现这个指导思想。我们发展党内民主,从党自身来说,就是要调动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无论在军队或在地方,党内民主都应是为着巩固纪律和增强战斗力,而不是削弱这种纪律和战斗力。”“扩大党内民主,应看做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①《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283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从根本目的来说,就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完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实现党的崇高使命。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服务于党的执政使命和中心任务,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方向。要把党内民主建设置于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围绕党的政治任务来开展,朝着党的奋斗目标来加强。发展党内民主的各种措施和实践,都要有利于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把全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为实现党的政治任务而奋斗上来。并以此来衡量党内民主建设的成效。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党内民主建设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2.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我们也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与中国的民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理论是非常丰富和深刻的,他们不仅把民主确定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原则,并且提出了党内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的思想。我们要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论述,并结合实际来加以应用。二是要认真总结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党内民主建设在实践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宝贵的财富,可以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三、按照党的建设科学化要求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我们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根本要求。我们也要按照提供启迪。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民主、认识民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党内民主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提出发展党内民主的新思路;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将民主建设好的经验、办法加以总结、提炼,使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三是要学习和借鉴国外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有益经验。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办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这里的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就包括西方国家和政党的民主思想、民主方法。从历史上看,资本主义民主建立早于社会主义民主。因为实践早,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就多。当然,西方的民主思想、民主理论是西方历史和社会的产物,有些带有鲜明的阶级特性,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对此我们要坚决地摈弃。但也有一些是反映民主发展普遍规律的,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具有普世价值,对此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如西方的三权鼎立的政治模式并不符合我们的国情,但它所蕴含的要加强权力的制约,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的思想,是西方重要的民主思想,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选择科学的路径

发展党内民主事关政治体制改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计。从国际工运史来看,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既有不正视和缺乏党内民主造成严重危害的教训,又有发扬民主失当而付出沉重代价的教训,我们要认真加以总结。众所周知,党内民主建设既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又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制约。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而且又发展不平衡;在历史上,我国经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的专制统治,封建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民主传统和民主习惯极其匮乏;现在我们的党已是一个拥有7593.1万党员和371.8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大党,党员的结构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区、各部门党组织和党员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世情、国情、党情决定了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从实际出发,选择科学的路径。第一,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积极就是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行动坚决。不能停止、不能倒退,不能以种种理由和借口拒绝民主。稳妥就是有序开展,稳步推进。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不计后果,要注意防范民主失当所带来的风险。总之,要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保证党内民主健康有序的开展。第二,要选好切入点和突破口。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党内民主,“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这里的“基础”、“重点”、“入手”,揭示了发展党内民主的几个重要切入点;“党内民主制度”,则揭示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目标。它为我们新时期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路径,指明了方向。第三,要上下联动,领导带动。发展党内民主领导是倡导者,党员是主体。因此必须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但就目前来说,某些领导的特权思想和家长制作风常常是压制党员的民主权利、阻碍党内民主建设进程的主要障碍,这就要求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中,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起表率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民主意识,培养民主作风,提高发扬党内民主的素质和水平。要通过领导干部带头来影响带动党员群众,提升党内民主的水平,再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猜你喜欢
政党民主建设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